CN218474025U - 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4025U
CN218474025U CN202223091818.8U CN202223091818U CN218474025U CN 218474025 U CN218474025 U CN 218474025U CN 202223091818 U CN202223091818 U CN 202223091818U CN 218474025 U CN218474025 U CN 218474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belt
belt
output end
telescopic rod
cut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18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金海
辛志海
曾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Zhongruida Foo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Zhongruida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Zhongruida Foo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Zhongruida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18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4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4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4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包括第一传输带、蒸煮机、第二传输带和折叠机构,第一传输带穿过蒸煮机,折叠机构设置于第一传输带的输出端和第二传输带的输入端之间;第一传输带的输出端位于第二传输带的输入端的上方;折叠机构包括两组转向辊组和出料辊组,两组转向辊组和出料辊组从上至下分别设置在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之间;两组转向辊组呈对称设置。通过让较薄的蟹柳料带完成均匀的蒸煮后再折叠变厚,以此保证料带整体蒸煮熟度相似的同时还具有充足饱满的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蟹柳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
背景技术
蟹棒,又称蟹足棒、模拟蟹肉、蟹风味鱼糕,是鱼糜加工的传统产品;蟹棒是模拟阿拉斯加雪蟹的蟹腿肉的质感和风味,肉质结实有韧性,具有咸中略带甜的鲜美海鲜风味,极具仿真效果;蟹棒,属于鱼糜类产品。
蟹棒在生产时是通过挤压成料带逐步通过各个工位加工,在蒸煮时若是料带较厚,则容易外部过熟内部较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包括第一传输带、蒸煮机、第二传输带和折叠机构,第一传输带穿过蒸煮机,折叠机构设置于第一传输带的输出端和第二传输带的输入端之间;第一传输带的输出端位于第二传输带的输入端的上方;折叠机构包括两组转向辊组和出料辊组,两组转向辊组和出料辊组从上至下分别设置在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之间;两组转向辊组呈对称设置。通过让较薄的蟹柳料带完成均匀的蒸煮后再折叠变厚,以此保证料带整体蒸煮熟度相似的同时还具有充足饱满的口感。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转向辊组包括两根导向辊,导向辊呈圆锥形设置。以此对料带转向。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出料辊组的出料辊呈工字形设置。以此可以限制料带折叠后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蒸煮机的输出端和第一传输带的输出端之间还设置有切痕机构,切痕机构包括支撑架、驱动组和切块,支撑架设置在第一传输带的上方,驱动组固设在支撑架上,驱动组的输出端与切块固定连接,切块的底端设置有压槽,压槽内设置有多道切刀;压槽的深度大于切刀的高度。通过切痕机构在料带折叠前先压出切痕,使得折叠时更轻松。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驱动组包括电机、偏心轮、连接杆和伸缩杆;电机的输出端与偏心轮固定连接,连接杆固设在偏心轮的偏心端上,伸缩杆的上端与连接杆铰接设置;切块固设在伸缩杆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支撑架还设置有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管,伸缩杆的上部与滑管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以此保证伸缩杆上下移动时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伸缩杆的下部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与切块相抵,上端与伸缩杆的上部的底端相抵。以此让伸缩杆更好回归原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包括第一传输带、蒸煮机、第二传输带和折叠机构,第一传输带穿过蒸煮机,折叠机构设置于第一传输带的输出端和第二传输带的输入端之间;第一传输带的输出端位于第二传输带的输入端的上方;折叠机构包括两组转向辊组和出料辊组,两组转向辊组和出料辊组从上至下分别设置在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之间;两组转向辊组呈对称设置。通过让较薄的蟹柳料带完成均匀的蒸煮后再折叠变厚,以此保证料带整体蒸煮熟度相似的同时还具有充足饱满的口感。
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组转向辊组示意图(左侧为上位,右侧为下位);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出料辊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块的底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切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传输带;2、蒸煮机;3、第二传输带;4、折叠机构;5、转向辊组;6、出料辊组;7、导向辊;8、切痕机构;9、支撑架;10、驱动组;11、切块;12、压槽;13、切刀;14、电机;15、偏心轮;16、连接杆; 17、伸缩杆;18、滑轨;19、滑管;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包括第一传输带1、蒸煮机2、第二传输带3和折叠机构4,第一传输带1穿过蒸煮机2,折叠机构4设置于第一传输带1的输出端和第二传输带3的输入端之间;第一传输带1的输出端位于第二传输带3的输入端的上方;折叠机构4包括两组转向辊组5和出料辊组6,两组转向辊组5和出料辊组6从上至下分别设置在第一传输带1和第二传输带3之间;两组转向辊组5呈对称设置。较薄的蟹柳料带通过第一传输带1穿过蒸煮机2后被蒸熟,并从第一传输带1的出料端垂直往下落分别穿过两个转向辊组5和出料辊组6后并落在第二传输带3的上方,其中,料带在两个转向辊组5转向弯折后再通过出料辊组6 挤压相叠变厚,这样既能在蒸煮过程时采用较薄的料带蒸煮,熟度更均匀,蒸煮完后再折叠变厚,增加口感。
优选的,转向辊组5包括两根导向辊7,导向辊7呈圆锥形设置。通过将导向辊7设置成圆锥形,以此让两个导向辊7之间的间隙变成斜向,从而扭转,以此,料带分别在通过两组转向辊组5扭转后呈现螺旋的状态转向辊组5扭转后,最后通过出料辊组6复位后挤压完成折叠。
优选的,出料辊组6的出料辊呈工字形设置。通过将出料辊设置成工字形,从而在通过的料带两侧形成限位挡边,以控制挤压捻合相叠后的料带宽度。
优选的,蒸煮机2的输出端和第一传输带1的输出端之间还设置有切痕机构8,切痕机构8包括支撑架9、驱动组10和切块11,支撑架9设置在第一传输带1的上方,驱动组10固设在支撑架9上,驱动组10的输出端与切块11固定连接,切块11的底端设置有压槽12,压槽12内设置有多道切刀13;压槽12的深度大于切刀13的高度。通过在料带从第一传输带1出料端之间设置切痕机构8,让驱动组10带动切块11冲压料带,通过切刀13和压槽12在料带表面切出切痕,使得料带转向折叠时更易弯折,同时使得折叠后的料带之间产生间隙,更易蓬松,丰富口感。
优选的,驱动组10包括电机14、偏心轮15、连接杆16和伸缩杆17;电机14的输出端与偏心轮15固定连接,连接杆16固设在偏心轮15的偏心端上,伸缩杆17的上端与连接杆16铰接设置;切块11固设在伸缩杆17的底端。其中,驱动组10为电机14带动偏心轮15转动,同时,连接杆16做圆周运动,以此,当连接杆16到达左侧中部时,切块11接触第一传输带1,伸缩杆17收缩,切块11随着第一传输带1移动,当连接杆16转动到右端中部时,切块11开始上升,向原位移动,循环运动,从而带动切块11在料带上成段成端的压出切痕。
优选的,支撑架9还设置有滑轨18,滑轨18内滑动连接有滑管19,伸缩杆17的上部与滑管1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当伸缩杆17上下移动时,伸缩杆17的上部在滑管19内上下滑动,并带动滑管19在滑轨18内做横向水平运动,以此保证伸缩杆17在竖直方向上的稳定性。
其中,伸缩杆17的下部上套设有弹簧20,弹簧20的下端与切块11相抵,上端与伸缩杆17的上部的底端相抵。以此切块11与第一传输带1相抵时更好产生作用力,并在切块11上升时,使得伸缩杆17逐渐回归原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传输带(1)、蒸煮机(2)、第二传输带(3)和折叠机构(4),所述第一传输带(1)穿过蒸煮机(2),所述折叠机构(4)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带(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传输带(3)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传输带(1)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传输带(3)的输入端的上方;所述折叠机构(4)包括两组转向辊组(5)和出料辊组(6),两组转向辊组(5)和出料辊组(6)从上至下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带(1)和所述第二传输带(3)之间;两组转向辊组(5)呈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辊组(5)包括两根导向辊(7),所述导向辊(7)呈圆锥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辊组(6)的出料辊呈工字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煮机(2)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传输带(1)的输出端之间还设置有切痕机构(8),所述切痕机构(8)包括支撑架(9)、驱动组(10)和切块(11),所述支撑架(9)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带(1)的上方,所述驱动组(10)固设在所述支撑架(9)上,所述驱动组(10)的输出端与所述切块(11)固定连接,所述切块(11)的底端设置有压槽(12),所述压槽(12)内设置有多道切刀(13);所述压槽(12)的深度大于所述切刀(13)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10)包括电机(14)、偏心轮(15)、连接杆(16)和伸缩杆(17);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与所述偏心轮(1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6)固设在所述偏心轮(15)的偏心端上,所述伸缩杆(17)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16)铰接设置;所述切块(11)固设在所述伸缩杆(17)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9)还设置有滑轨(18),所述滑轨(18)内滑动连接有滑管(19),所述伸缩杆(17)的上部与所述滑管(1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17)的下部上套设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下端与所述切块(11)相抵,上端与所述伸缩杆(17)的上部的底端相抵。
CN202223091818.8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 Active CN218474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1818.8U CN218474025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1818.8U CN218474025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4025U true CN218474025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72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1818.8U Active CN218474025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4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04320U (zh) 一种膨化食品生产用分段切割装置
DE2520596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hipsartigen produkten
CN210519951U (zh) 卷面式面食机
CN111034751A (zh) 一种具有面条自动剪断功能的压面条机
CN109362823A (zh) 一种制皮装置及饺子自动生成线
CN218474025U (zh) 一种v型蟹柳折叠机
AU67107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lipping and aligning a dough sheet
CN209331017U (zh) 一种蛋黄酥生产设备的面团挤压机构
CN110720478A (zh) 一种葱香小油条成型机
US3294545A (en) Corn chip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duct
CN205266888U (zh) 酸菜挤水装置
CN201204898Y (zh) 一种锅糍加工机
CN214206992U (zh) 一种挂面生产加工用压面机
CN212139127U (zh) 一种用于面包糠的挤压装置
CN111838241B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花卷成型机
CN210782720U (zh) 一种自动切面机
CN214257822U (zh) 一种蟹柳生产装置
CN210168880U (zh) 一种全自动蝴蝶面机
CN112602741A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油条制作装置
CN215455041U (zh) 一种基于非油炸方便面的分条装置
CN1669444A (zh) 意大利饺子(合子)及轧合机
CN211129589U (zh) 一种油炸肉串原料自动分离装置
CN212014278U (zh) 坠面生产用切面装置
CN217012711U (zh) 一种鱼糕挤压成型机
CN217487448U (zh) 一种新型挂面切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