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3586U - 控制器、电动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控制器、电动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3586U
CN218473586U CN202222399500.XU CN202222399500U CN218473586U CN 218473586 U CN218473586 U CN 218473586U CN 202222399500 U CN202222399500 U CN 202222399500U CN 218473586 U CN218473586 U CN 218473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assembly
socket
copper bar
magnetic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95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凤传
张星春
李江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Byd Automobile Co ltd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Byd Automobile Co ltd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Byd Automobile Co ltd,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Byd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95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3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3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3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器、电动总成和车辆,所述控制器包括:箱体;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设于所述箱体内;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插接组件的一部分伸出所述箱体适于与电池包和/或直流充电接口连接,所述插接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电控模块连接;磁环,所述磁环设于所述箱体内且套设于所述插接组件的位于所述箱体内的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具有体积小、零部件少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控制器、电动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器、电动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控制器通常包括箱体、插接组件和磁环,插接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箱体,磁环套设于插接组件的一部分,且磁环通过磁环安装座固定于箱体,通过磁环固定盖将磁环压紧到磁环安装座,但是,这样设置导致磁环安装所需空间较大,安装零部件也较多,插接组件和磁环在箱体内的整体安装结构更加复杂,不利于控制器的整体布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体积小、零部件少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控制器的电动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动总成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控制器,包括:箱体;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设于所述箱体内;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插接组件的一部分伸出所述箱体适于与电池包和/或直流充电接口连接,所述插接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电控模块连接;磁环,所述磁环设于所述箱体内且套设于所述插接组件的位于所述箱体内的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具有体积小、零部件少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座,所述插接座安装于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电控模块连接,所述磁环套设于所述插接座,所述箱体设有开口,所述插接座从所述开口露出;线鼻子,所述线鼻子由所述箱体外通过所述开口插接于所述插接座,所述线鼻子适于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包和/或直流充电接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环台,所述环台环绕所述开口,所述线鼻子的外周面设有第一环边,所述第一环边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于所述环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环边的朝向所述环台的一端设有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密封槽且环绕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被压紧于所述环台和所述第一环边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的内壁构造有与所述插接座位置对应的挡板,所述挡板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开口的内周壁向所述开口的中心的方向凸出,所述插接座的外周面设有第二环边,所述第二环边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于所述挡板的从所述开口的内周壁凸出的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插接座且被压紧于所述第二环边和所述挡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安装于所述插接座且位于所述磁环的背向所述第二环边的一侧,所述压板在垂直于所述磁环轴向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沿所述磁环的径向凸出于所述磁环的孔部,所述压板通过第三紧固件将所述磁环固定于所述插接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座包括:插接座本体,所述第二环边设于所述插接座本体的一端,且沿所述插接座本体的径向凸出于所述插接座本体的外周面,所述插接座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紧固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座本体的所述另一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穿过所述磁环的孔部,所述压板设有插孔,所述定位块插入所述插孔;所述压板通过第三紧固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环边,所述定位块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分别设有定位筋,所述压板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分别位于所述插孔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且与所述插孔连通,所述定位筋插入所述定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磁环包括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所述插接组件包括包括两个,分别记为第一插接组件和第二插接组件;所述第一插接组件的线鼻子适于连接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适于与电池包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组件的插接座上套设所述第一磁环;所述第二插接组件的线鼻子适于连接直流充电线,所述直流充电线适于与直流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插接组件的插接座上套设所述第二磁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插接组件和所述第二插接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同一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电容组件,所述电容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电容组件具有第一正极输入铜排、第二正极输入铜排、负极输入铜排和输出铜排,所述输出铜排与所述电控模块的桥臂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输入铜排与所述第二插接组件的正极连接;正极转接铜排,所述正极转接铜排安装于所述电容组件,所述正极转接铜排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输入铜排连接,所述正极转接铜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的正极连接;负极转接铜排,所述负极转接铜排安装于所述电容组件,所述负极转接铜排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负极输入铜排和所述第一插接组件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转接铜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组件的负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驱动负极保险,所述驱动负极保险安装于所述电容组件,所述负极转接铜排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驱动负极保险与所述负极输入铜排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动总成,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动总成,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控制器,具有体积小、零部件少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动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动总成,具有体积小、零部件少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处的详细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插接组件和第二插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A处的详细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容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控制器;2、电动总成;
100、箱体;110、电控模块;120、第一开口;121、开口;130、第一环台;132、第一密封圈;133、第一挡板;134、第二密封圈;135、环台;136、挡板;140、第二开口;150、第二环台;152、第三密封圈;153、第二挡板;154、第四密封圈;160、箱盖;
200、第一插接组件;201、插接组件;210、第一磁环;211、磁环;220、第一插接座;221、第二环边;223、第一定位块;224、第一定位筋;225、插接座;230、直流母线线鼻子;231、第一环边;232、第一紧固件;233、线鼻子;234、密封槽;
300、第一压板;310、第一插孔;311、插孔;320、第三紧固件;
400、第二插接组件;410、第二磁环;420、第二插接座;421、第四环边;422、第五紧固件;423、第二定位块;424、第二定位筋;425、第四螺栓孔;430、直流充电线鼻子;431、第三环边;432、第四紧固件;
500、第二压板;510、第二插孔;520、第六紧固件;530、第二定位槽;540、第三螺栓孔;
600、电容组件;610、第一正极输入铜排;620、第二正极输入铜排;630、负极输入铜排;640、输出铜排;
700、正极转接铜排;800、负极转接铜排;900、驱动负极保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1。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1包括箱体100、电控模块110、插接组件201和磁环211。
电控模块110设于箱体100内,插接组件201安装于箱体100,插接组件201的一部分伸出箱体100适于与电池包和/或直流充电接口连接,插接组件201的另一部分位于箱体100内且与电控模块110连接,磁环211设于箱体100内且套设于插接组件201的位于箱体100内的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1,电控模块110设于箱体100内,插接组件201安装于箱体100,插接组件201的一部分伸出箱体100适于与电池包和/或直流充电接口连接,插接组件201的另一部分位于箱体100内且与电控模块110连接,也就是说,箱体100可以遮挡保护电控模块110,插接组件201固定于箱体100,且插接组件201分别与电池包和直流充电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电控模块110连接,这样电池包能够通过插接组件201为电控模块110供电,或者直流充电接口通过电控模块110后为电池包充电。
另外,磁环211设于箱体100内且套设于插接组件201的位于箱体100内的部分,通过设置磁环211,磁环211能够有效地抑制高频噪声,从而可以减小从直流充电接口或者电池包输入到插接组件201的上的直流电压的波动,这样,电池包的充放电电压中的至少一个的波动幅度以及波动频率都会大幅度地减小,能够提高对电控模块110供电可靠性,以使电控模块110能够稳定地驱动车辆的电机等器件工作,或者保证电池包的充电可靠。
并且,通过将磁环211套设于插接组件201的位于箱体100内的部分,也就是说,磁环211位于箱体100内,磁环211安装于插接组件201的外周面,从而通过插接组件201即可将磁环211的位置固定,这样,在箱体100内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固定磁环211的固定座以及固定盖,不仅减少了控制器1的零部件数量,结构更为简单,而且由于磁环211和插接组件201叠层摆放,可以减小磁环211和插接组件201整体的所需安装体积,提高了箱体100内的空间利用率,便于箱体100内的空间布局,有利于控制器1的小型化设置。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1具有体积小、零部件少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磁环211包括第一磁环210和第二磁环410,插接组件201包括包括两个,分别记为第一插接组件200和第二插接组件400,第一插接组件200的线鼻子适于连接直流母线,直流母线适于与电池包连接,第一插接组件200的插接座上套设第一磁环210,第二插接组件400的线鼻子适于连接直流充电线,直流充电线适于与直流充电接口连接,第二插接组件400的插接座上套设第二磁环410。
具体地,第一插接组件200安装于箱体100,第一插接组件200的一部分伸出箱体100适于与电池包连接,第一插接组件200的另一部分位于箱体100内且与电控模块110连接,第一磁环210套设于第一插接组件200的位于箱体100内的部分,第二插接组件400安装于箱体100,第二插接组件400的一部分伸出箱体100适于与直流充电接口连接,第二插接组件400的另一部分位于箱体100内且通过电感与电控模块110连接,第二磁环410设于箱体100内且套设于第二插接组件400的位于箱体100内的部分。
第一磁环210和第二磁环410能够有效地抑制高频噪声,从而可以减小从第一插接组件200流向电池包的直流电电压的波动,以及从第二插接组件400流向电感与电控模块110的直流电压的波动,从而电池包的充电电压的波动幅度以及波动频率都会大幅度地减小,电池包的充电电压的稳定性更高,不仅能够提高对电池包的充电安全,而且能够避免充电电压波动而导致电池包损耗,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举例而言,电控模块110包括串联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上桥臂和第一插接组件200的正极连接,下桥臂和第一插接组件200的负极连接,第二插接组件400的负极和第一插接组件200的负极连接,第二插接组件400的正极与电感的一端连接,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上桥臂和下桥臂之间,通过控制上桥臂和下桥臂的通断,能够提高电感的电压,使电感的电压大于第二插接组件400的电压,从而实现电池包的升压充电,电池包的充电速度更快且电量更充足。并且,电感可以为电机的电感,以实现电机的电感的复用,节约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插接组件201包括插接座225和线鼻子233,插接座225安装于箱体100内且与电控模块110连接,磁环211套设于插接座225,箱体100设有开口121,插接座225从开口121露出,线鼻子233由箱体100外通过开口121插接于插接座225,线鼻子233适于通过导线与电池包和/或直流充电接口连接。
具体地,第一插接组件200可以包括第一插接座220和直流母线线鼻子230(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下文所述的第二插接组件400和第二磁环410)。
第一插接座220安装于箱体100内且与电控模块110连接,第一磁环210套设于第一插接座220,箱体100设有第一开口120,第一插接座220从第一开口120露出,直流母线线鼻子230由箱体100外通过第一开口120插接于第一插接座220,直流母线线鼻子230适于通过导线与电池包连接。
这样,第一插接座220可以固定于箱体100内,箱体100可以遮盖第一插接座220,且第一插接座220的与直流母线线鼻子230的连接处可以由第一开口120露出,直流母线线鼻子230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20可插拔地与第一插接座220连接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使第一插接座220与箱体100连接更加可靠,而且利用箱体100保护第一插接座220,
第一插接座220更不易损坏,也就是说,第一插接座220的维修次数可以较少,装配时仅通过拆装箱盖160即可实现对第一插接座220的安装,无需为维修安装第一插接座220而在箱盖160上预留小盖,有利于简化箱体100的结构。
另外,通过采用第一插接座220与直流母线线鼻子230的配合使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和电控模块110之间采用两个插接件实现电连接(例如,一个插接件为插接座,另一个插接件为插头),能够降低成本。
举例而言,在进行第一插接座220与箱体100的装配时,第一磁环210可以先套设于第一插接座220上,然后将第一插接座220固定到箱体100内,再利用箱盖160封盖箱体100,从而可以实现第一插接座220、第一磁环210和箱体100的连接固定。
另外,第二插接组件400包括第二插接座420和直流充电线鼻子430。
第二插接座420安装于箱体100内且通过电感与电控模块110连接,第二磁环410套设于第二插接座420,箱体100设有第二开口140,第二插接座420从第二开口140露出,直流充电线鼻子430由箱体100外通过第二开口140插接于第二插接座420,直流充电线鼻子430适于通过导线与直流充电接口连接。
这样,第二插接座420可以固定于箱体100内,箱体100可以遮盖第二插接座420,且第二插接座420的与直流充电线鼻子430的接口可以由第二开口140露出,直流充电线鼻子430可以通过第二开口140可插拔地与第二插接座420连接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使第二插接座420与箱体100连接更加可靠,而且利用箱体100保护第二插接座420,第二插接座420更不易损坏,也就是说,第二插接座420的维修次数可以较少,装配时仅通过拆装箱盖160即可实现对第二插接座420的安装,无需为维修安装第二插接座420而在箱盖160上预留小盖,有利于简化箱体100的结构。
另外,通过采用第二插接座420和直流充电线鼻子430的配合使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直流充电接口和电控模块110之间采用两个插接件实现电连接(例如,一个插接件为插接座,另一个插接件为插头),能够降低成本。
举例而言,在进行第二插接座420与箱体100的装配时,第二磁环410可以先套设于第二插接座420上,然后将第二插接座420固定到箱体100内,再利用箱盖160封盖箱体100,从而可以实现第二插接座420、第二磁环410和箱体100的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箱体100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环台135,环台135环绕开口121,线鼻子233的外周面设有第一环边231,第一环边231通过第一紧固件232安装于环台135。
具体地,箱体100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环台130,第一环台130环绕第一开口120,直流母线线鼻子230的外周面设有第一环边231,第一环边231通过第一紧固件232安装于第一环台130。
具体地,第一环台130凸出于箱体100的外表面,第一环边231凸出于直流母线线鼻子230的外周面,这样,通过设置第一环台130能够增大箱体100的在第一环台130处的厚度,第一紧固件232插入第一环台130的厚度可以较深,使第一紧固件232与箱体100的连接更加可靠,直流母线线鼻子230与箱体100的连接可靠性也随之增加,从而能够提高直流母线线鼻子230与第一插接座220的电连接可靠性。另外,第一环边231的设置,不仅便于第一紧固件232与直流母线线鼻子230的连接,第一紧固件232的安装不会影响到直流母线线鼻子230的电连接。
另外,箱体100的外侧壁设有凸出的第二环台150,第二环台150环绕第二开口140,直流充电线鼻子430的外周面设有第三环边431,第三环边431通过第四紧固件432安装于第二环台150。
具体地,第二环台150凸出于箱体100的外表面,第三环边431凸出于直流充电线鼻子430的外周面,这样,通过设置第二环台150能够增大箱体100的在第二环台150处的厚度,第四紧固件432插入第二环台150的厚度可以较深,使第四紧固件432与箱体100的连接更加可靠,直流充电线鼻子430与箱体100的连接可靠性也随之增加,从而能够提高直流充电线鼻子430与第二插接座420的电连接可靠性。另外,第三环边431的设置,不仅便于第四紧固件432与直流充电线鼻子430的连接,第四紧固件432的安装不会影响到第四紧固件432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器1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32,第一环边231的朝向环台135的一端设有密封槽234,第一密封圈132安装于密封槽234且环绕开口121,第一密封圈132被压紧于环台135和第一环边231之间。
例如,第一密封圈132可以安装于密封槽234且环绕第一开口120,第一密封圈132可以被压紧于第一环台130和第一环边231之间。
这样,第一环边231的密封槽234可以用于固定第一密封圈132的位置,第一密封圈132不易发生偏移,且第一密封圈132可以对第一环台130和第一环边23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可以对第一开口120进行密封,避免灰尘或者液体由直流母线线鼻子230和箱体100之间的间隙进入箱体100内,有利于保证箱体100的内部整洁性,且提高箱体100的电连接的安全性。
另外,控制器1还包括第三密封圈152,第三环边431的朝向第二环台150的一侧设有密封槽234,第三密封圈152安装于密封槽234且环绕第二开口140,第三密封圈152被压紧于第二环台150和第三环边431之间。
这样,第三环边431的密封槽234可以用于固定第三密封圈152的位置,第三密封圈152不易发生偏移,且第三密封圈152可以对第二环台150和第三环边43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可以对第二开口140进行密封,避免灰尘或者液体由直流充电线鼻子430和箱体100之间的间隙进入箱体100内,有利于保证箱体100的内部整洁性,且提高箱体100的电连接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箱体100的内壁构造有与插接座225位置对应的挡板136,挡板136的至少一部分从开口121的内周壁向开口121的中心的方向凸出,插接座225的外周面设有第二环边221,第二环边221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于挡板136的从开口121的内周壁凸出的部分,第二紧固件从开口121露出且依次穿过挡板136和第二环边221。
举例而言,箱体100的内壁构造有与第一插接座220位置对应的第一挡板133,第一挡板133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一开口120的内周壁向第一开口120的中心的方向凸出,第一插接座220的外周面设有第二环边221,第二环边221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于第一挡板133的从第一开口120的内周壁凸出的部分,第二紧固件从第一开口120露出且依次穿过第一挡板133和第二环边221。
这样,第一挡板133可以止挡第一插接座220,以使第一插接座220可以位于第一开口120的朝向箱体100内部的一侧,且第一挡板133的露出第一开口120的一部分便于与第二紧固件连接,以使第二紧固件能够更加轻松地穿过第一挡板133和第二环边221,连接更加方便。
而且,第二紧固件从第一开口120露出,也就是说,第二紧固件由箱体100的外部安装且依次穿过第一挡板133和第二环边221,箱体100的外侧的安装操作空间更大,装配第二紧固件时更易进行操作,进一步简化了第二紧固件的装配步骤。
另外,如图5所示,箱体100的内壁构造有与第二插接座420位置对应的第二挡板153,第二挡板153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二开口140的内周壁向第二开口140的中心的方向凸出,第二插接座420的外周面设有第四环边421,第四环边421通过第五紧固件422安装于第二挡板153的从第二开口140的内周壁凸出的部分,第五紧固件422依次穿过第二挡板153和第四环边421。
这样,第二挡板153可以止挡第二插接座420,以使第二插接座420可以位于第二开口140的朝向箱体100内部的一侧,且第二挡板153的露出第二开口140的一部分便于与第五紧固件422连接,以使第五紧固件422能够更加轻松地穿过第二挡板153和第二四环边,连接更加方便。
而且,第五紧固件422从第二开口140露出,也就是说,第五紧固件422由箱体100的外部安装且依次穿过第二挡板153和第四环边421,箱体100的外侧的安装操作空间更大,装配第五紧固件422时更易进行操作,进一步简化了第五紧固件422的装配步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控制器1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34,第二密封圈134套设于插接座225且被压紧于第二环边221和挡板136之间,例如,第二密封圈134套设于第一插接座220且被压紧于第二环边221和第一挡板133之间。
这样,第二密封圈134可以密封第二环边221和第一挡板133之间的间隙,由此,可以通过第一密封圈132和第二密封圈134对第一开口120进行双层密封,进一步地避免灰尘或者液体由第一开口120进入箱体100内,更有效地提高了箱体100的内部整洁性,且提高箱体100的电连接的安全性。
另外,如图4所示,控制器1还包括第四密封圈154,第四密封圈154套设于第二插接座420且被压紧于第四环边421和第二挡板153之间。
这样,第四密封圈154可以密封第四环边421和第二挡板153之间的间隙,由此,可以通过第四密封圈154和第三密封圈152对第二开口140进行双层密封,进一步地避免灰尘或者液体由第二开口140进入箱体100内,更有效地提高了箱体100的内部整洁性,且提高箱体100的电连接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控制器1还包括压板,压板安装于插接座225且位于磁环211的背向第二环边221的一侧,压板在垂直于磁环211轴向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沿磁环211的径向凸出于磁环211的孔部,也就是压板的外直径大于磁环211的内直径,压板通过第三紧固件320将磁环211固定于插接座225,例如压板与第二环边221共同夹持磁环211。
举例而言,压板可以包括第一压板300,第一压板300安装于第一插接座220且位于第一磁环210的背向第二环边221的一侧,第一压板300的外直径大于第一磁环210的内直径,第一压板300与第二环边221共同夹持第一磁环210,这样,第一压板300与第二环边221在第一磁环210的轴向上固定第一磁环210和第一插接座220的相对位置,第一压板300可以避免第一磁环210向远离第二环边221的方向偏移。
并且,第一压板300的外径可以不大于第一磁环210的外径,这样第一压板300能够止挡第一磁环210,以使第一磁环210与第一插接座220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可靠,而且第一压板300不会超出第一磁环210的外周面,避免了第一压板300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安装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插接座225包括插接座本体,第二环边221设于插接座本体的一端,且沿插接座本体的径向凸出于插接座本体的外周面,插接座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三紧固件320连接。
另外,插接座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定位块,也就是插接座225的远离线鼻子233的一端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穿过磁环211的孔部,压板设有插孔311,定位块插入插孔311,压板通过第三紧固件320安装于第二环边221,定位块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分别设有定位筋,压板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分别位于插孔311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且与插孔311连通,定位筋插入定位槽。
具体地,第一插接座220的远离直流母线线鼻子230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块223,第一压板300设有第一插孔310,第一定位块223插入第一插孔310,第一压板300通过第三紧固件320安装于第二环边221,第一定位块223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筋224,第一压板300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分别位于第一插孔3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与第一插孔310连通,第一定位筋224插入第一定位槽。
这样,通过第一定位块223可以对第一压板300进行预定位,便于第一压板300的安装,且第一定位块223可以对第一压板300在第一压板300的径向进行止挡固定,以使第一压板300与第一插接座220连接稳定,另外,第一定位块223的厚度可以设置较小,这样第一插孔310的横截面积可以较小,第一压板300的横截面积可以更大,有利于提高第一压板300的结构强度,第一压板300与第一插接座220连接更加稳定,且第一压板300能够更稳定地止抵第一磁环210,进一步提高第一磁环210的固定可靠性。
举例而言,第一定位槽可以设于第一插孔31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位于第一插孔3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将第一定位槽和第一插孔310连通,可以简化第一定位槽和第一插孔310的结构,从而可以简化第一压板300的结构,便于加工,而且,通过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筋224配合,能够使第一压板300与第一插接座220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避免了第一压板300与第一插接座220发生位置偏移,安装更加稳定。
另外,如图5所示,控制器1还包括第二压板500,第二插接座420的远离直流充电线鼻子430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块423,第二压板500设有第二插孔510,第二定位块423插入第二插孔510,第二压板500与第四环边421共同夹持第二磁环410。
举例而言,第二压板500的外径可以不小于第二磁环410的内径且可以不大于第二磁环410的外径,这样第二压板500能够止挡第二磁环410,以使第额磁环与第二插接座420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可靠,而且第二压板500不会超出第二磁环410的外周面,避免了第二压板500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安装更加方便。
而且,通过第二定位块423可以对第二压板500进行预定位,便于第二压板500的安装,且第二定位块423可以对第二压板500在第二压板500的径向进行止挡固定,以使第二压板500与第二插接座420连接稳定,另外,第二定位块423的厚度可以设置较小,这样第二插孔510的横截面积可以较小,第二压板500的面积可以更大,有利于提高第二压板500的结构强度,第二压板500与第二插接座420连接更加稳定,且第二压板500能够更稳定地止抵第二磁环410,进一步提高第二磁环410的固定可靠性。
其中,第一压板300的在第一定位槽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可以设有第一螺栓孔,第一插接座220在其朝向第一压板300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栓孔,当第一磁环210套设于第一插接座220后,第三紧固件320可以依次穿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从而可以将第一压板300与第一插接座220固定到一起,以及将第一磁环210固定于第一压板300和第二环边221之间,安装固定更加可靠。
另外,如图5所示,第二压板500通过第六紧固件520安装于第四环边421,第二定位块423的厚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第二定位筋424,第二压板500设有第二定位槽530,第二定位槽530分别位于第二插孔5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与第二插孔510连通,第二定位筋424插入第二定位槽530。
具体地,第二定位槽530可以设于第二插孔51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位于第二插孔5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将第二定位槽530和第二插孔510连通,可以简化第二定位槽530和第二插孔510的结构,从而可以简化第二压板500的结构,便于加工,而且,通过第二定位槽530与第二定位筋424配合,能够使第二压板500与第二插接座420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避免了第二压板500与第二插接座420发生位置偏移,安装更加稳定。
其中,第二压板500的在第二定位槽53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可以设有第三螺栓孔540,第二插接座420在其朝向第二压板500的一侧设有第四螺栓孔425,当第二磁环410套设于第二插接座420后,第六紧固件520可以依次穿过第三螺栓孔540和第四螺栓孔425,从而可以将第二压板500与第二插接座420固定到一起,以及将第二磁环410固定于第二压板500和第四环边421之间,安装固定更加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插接组件200和第二插接组件400安装于箱体100的同一侧壁。
例如,第一插接组件200和第二插接组件400可以都安装于箱体10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一个,这样,箱体100的结构可以更加规整简单,且第一插接组件200和第二插接组件400的距离可以较近,从而可以缩短第一插接组件200和第二插接组件400两者与电控模块110的走线距离,线束长度较短,进而可以使第一插接组件200和第二插接组件400两者与电控模块110的走线更加简单,便于布置,而且电池包的充放电电流损耗更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控制器1还包括电容组件600、正极转接铜排700和负极转接铜排800。
电容组件600安装于箱体100内,电容组件600具有第一正极输入铜排610、第二正极输入铜排620、负极输入铜排630和输出铜排640,输出铜排640与电控模块110的桥臂连接,第二正极输入铜排620与第二插接组件400的正极连接,第二插接组件400的正极还通过电感和电控模块110连接,正极转接铜排700安装于电容组件600,正极转接铜排700的一端与正极输入铜排连接,正极转接铜排700的另一端与第一插接组件200的正极连接,负极转接铜排800安装于电容组件600,负极转接铜排800的一端分别与负极输入铜排630和第一插接组件200的负极连接,负极转接铜排800的另一端与第二插接组件400的负极连接。
通过将第一正极输入铜排610、第二正极输入铜排620、负极输入铜排630、输出铜排640集成于电容组件600,且正极转接铜排700和负极转接铜排800可以安装于电容组件600,这样可以提高电容组件600的集成度,便于控制器1的电连接,且有利于减小控制器1的体积。
并且,电容组件600能够实现第一插接组件200和电控模块110之间的电连接,以及第二插接组件400和电控模块110之间的电连接。另外,电容组件600能够对第二插接组件400的充电电流进行滤波,以及对第一插接组件200的充放电电路进行滤波,控制器1的电路安全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控制器1还包括驱动负极保险900,驱动负极保险900安装于电容组件600,负极转接铜排800的一端通过驱动负极保险900与负极输入铜排630连接。
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负极转接铜排800流向负极输入铜排630的电流过大,以提高电连接的安全性,另外将驱动负极保险900安装于电容组件600,无需额外为驱动负极保险900设置安装结构,控制器1的零件数量更少,有利于节省箱体100内的空间。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总成2,电动总成2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控制器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总成2,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控制器1,具有体积小、零部件少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动总成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动总成2,具有体积小、零部件少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1、电动总成2和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设于所述箱体内;
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插接组件的一部分伸出所述箱体适于与电池包和/或直流充电接口连接,所述插接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电控模块连接;以及
磁环,所述磁环设于所述箱体内且套设于所述插接组件的位于所述箱体内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包括:
插接座,所述插接座安装于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电控模块连接,所述磁环套设于所述插接座,所述箱体设有开口,所述插接座从所述开口露出;以及
线鼻子,所述线鼻子由所述箱体外通过所述开口插接于所述插接座,所述线鼻子适于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包和/或直流充电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环台,所述环台环绕所述开口,所述线鼻子的外周面设有第一环边,所述第一环边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于所述环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环边的朝向所述环台的一端设有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密封槽且环绕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密封圈被压紧于所述环台和所述第一环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构造有与所述插接座位置对应的挡板,所述挡板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开口的内周壁向所述开口的中心的方向凸出,所述插接座的外周面设有第二环边,所述第二环边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于所述挡板的从所述开口的内周壁凸出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插接座且被压紧于所述第二环边和所述挡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板,所述压板安装于所述插接座且位于所述磁环的背向所述第二环边的一侧,所述压板在垂直于所述磁环轴向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沿所述磁环的径向凸出于所述磁环的孔部,所述压板通过第三紧固件将所述磁环固定于所述插接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座包括:
插接座本体,所述第二环边设于所述插接座本体的一端,且沿所述插接座本体的径向凸出于所述插接座本体的外周面,所述插接座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紧固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座本体的所述另一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穿过所述磁环的孔部,所述压板设有插孔,所述定位块插入所述插孔;
所述定位块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定位筋,所述压板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插孔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且与所述插孔连通,所述定位筋插入所述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包括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所述插接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记为第一插接组件和第二插接组件;
所述第一插接组件的线鼻子适于连接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适于与电池包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组件的插接座上套设所述第一磁环;
所述第二插接组件的线鼻子适于连接直流充电线,所述直流充电线适于与直流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插接组件的插接座上套设所述第二磁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和所述第二插接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同一侧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容组件,所述电容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电容组件具有第一正极输入铜排、第二正极输入铜排、负极输入铜排和输出铜排,所述输出铜排与所述电控模块的桥臂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输入铜排与所述第二插接组件的正极连接;
正极转接铜排,所述正极转接铜排安装于所述电容组件,所述正极转接铜排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输入铜排连接,所述正极转接铜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的正极连接;
负极转接铜排,所述负极转接铜排安装于所述电容组件,所述负极转接铜排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负极输入铜排和所述第一插接组件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转接铜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组件的负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负极保险,所述驱动负极保险安装于所述电容组件,所述负极转接铜排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驱动负极保险与所述负极输入铜排连接。
14.一种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总成。
CN202222399500.XU 2022-09-08 2022-09-08 控制器、电动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8473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9500.XU CN218473586U (zh) 2022-09-08 2022-09-08 控制器、电动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9500.XU CN218473586U (zh) 2022-09-08 2022-09-08 控制器、电动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3586U true CN218473586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41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9500.XU Active CN218473586U (zh) 2022-09-08 2022-09-08 控制器、电动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3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1668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junction box
CN108667272B (zh) 单电机逆变器总成
US10608385B2 (en)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electric vehicle
US10298145B2 (en) Power converter capable of converting direct-current electric power or three-phase alternating-current power
EP3029823B1 (en) Power control unit
CN113002336A (zh) 车辆充电口安装总成和车辆
KR101275487B1 (ko) 끼움식 케이스로 구성되는 단위 전지셀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모듈
CN218473586U (zh) 控制器、电动总成和车辆
CN218616548U (zh) 车辆
CN2110175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bdu快速插拔装置
CN210970710U (zh) 电池包装置及汽车
CN213754368U (zh) 电机控制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774903A (zh) 电池包装置及汽车
CN218005555U (zh) 配电装置的面板、配电装置和电池包
JP6654231B2 (ja) コネクタ構造体及び電動車両
CN217590308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17753983U (zh) 电动摩托车
CN215835628U (zh) 壳体、前驱动力总成、后驱动力总成及车辆
CN219780712U (zh) 壳体、配电集成模块及车辆
CN220904667U (zh) 动力总成和车辆
CN220615727U (zh) 用于车辆的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751969U (zh) 车辆充电座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300488U (zh) 充放电连接器、电池盒及电动车
CN220306905U (zh) 光伏组件用线盒
CN216958395U (zh) 电池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清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