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3435U - 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3435U
CN218463435U CN202222991747.0U CN202222991747U CN218463435U CN 218463435 U CN218463435 U CN 218463435U CN 202222991747 U CN202222991747 U CN 202222991747U CN 218463435 U CN218463435 U CN 218463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hock
shock absorber
drive axle
plat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917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召明
焦显阳
韩晓强
任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ZHOU YATONG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ZHOU YATONG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ZHOU YATONG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ZHOU YATONG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917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3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3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3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包括:车架、驱动桥、板簧、减震器和减震垫;车架设置于驱动桥上方;减震器设置于车架内部;减震器的一端连接于车架上,且减震器的另一端连接于驱动桥上;板簧中部连接于驱动桥底部,且板簧的两端均连接于车架上;减震垫设置于驱动桥顶部,且减震垫位于车架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板簧、减震器和减震垫,当车辆经过起伏路面时驱动桥被抬起,减震和车架底部之间的距离缩短,板簧向后摆动,减震器将被压缩,使车辆之间有弹性的活动量,车辆可以有序的摆动,达到减震的目的,从而能够满足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提高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现在无轨胶轮人车的后桥与车架之间采用刚性连接,人员乘坐的舒适性比较差,在经过起伏路面时,道路比较颠簸,后桥轮胎没有减震时,车上的驾乘人员,容易产生晕车的感觉,不利于井下的安全生产工作,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提高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的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包括:车架、驱动桥、板簧、减震器和减震垫;所述车架设置于所述驱动桥上方;所述减震器设置于所述车架内部;所述减震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上,且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桥上;所述板簧中部连接于所述驱动桥底部,且所述板簧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减震垫设置于所述驱动桥顶部,且所述减震垫位于所述车架下方。
优选地,所述减震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器沿所述车架的中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每个所述减震器的一端均通过第一减震器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上,且每个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均通过第二减震器固定座活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桥上。
优选地,所述板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板簧沿所述车架的中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每个所述板簧的前端均通过板簧前座活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上,且每个所述板簧的后端均通过板簧后座和板簧吊耳活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每个所述板簧中部均通过骑马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桥底部。
优选地,每个所述板簧底部与所述骑马螺栓之间均设有垫板。
优选地,所述减震垫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垫沿所述驱动桥的中线对称设置于所述驱动桥顶部。
优选地,所述驱动桥左右两端的轮毂上均设置有聚氨酯填充轮胎。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新型通过设置板簧、减震器和减震垫,当车辆经过起伏路面时驱动桥被抬起,减震和车架底部之间的距离缩短,板簧向后摆动,减震器将被压缩,使车辆之间有弹性的活动量,车辆可以有序的摆动,达到减震的目的,从而能够满足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提高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驱动桥;3、板簧;4、减震器;5、减震垫;6、第一减震器固定座;7、第二减震器固定座;8、板簧前座;9、板簧后座;10、板簧吊耳;11、骑马螺栓;12、垫板;13、聚氨酯填充轮胎;14、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包括:车架1、驱动桥2、板簧3、减震器4和减震垫5;车架1设置于驱动桥2上方;减震器4设置于车架1内部;减震器4的一端连接于车架1上,且减震器4的另一端连接于驱动桥2上;板簧3中部连接于驱动桥2底部,且板簧3的两端均连接于车架1上;减震垫5设置于驱动桥2顶部,且减震垫5位于车架1下方;当车辆经过起伏路面时驱动桥2被抬起,减震垫5和车架1底部之间的距离缩短,板簧3向后摆动,减震器4将被压缩,使车辆之间有弹性的活动量,车辆可以有序的摆动,达到减震的目的,从而能够满足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提高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器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减震器4沿车架1的中线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减震器4的一端均通过第一减震器固定座6固定连接于车架1上,且每个减震器4的另一端均通过第二减震器固定座7活动连接于驱动桥2上。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减震器固定座6均通过螺栓、平垫圈和螺母相配合固定连接于车架1上;每个减震器4顶端均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于第一减震器固定座6上;每个第二减震器固定座7均通过螺栓、平垫圈和弹簧垫圈相配合固定连接于驱动桥2上;每个减震器4底端均通过固定销轴活动连接于相对应的第二减震器固定座7上。
在本实施例中,板簧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板簧3沿车架1的中线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板簧3的前端均通过板簧前座8活动连接于车架1上,且每个板簧3的后端均通过板簧后座9和板簧吊耳10活动连接于车架1上;每个板簧3中部均通过骑马螺栓11固定连接于驱动桥2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板簧3底部与骑马螺栓11之间均设有垫板12。
在本实施例中,板簧前座8固定连接于车架1底部;每个板簧3的前端均通过固定销轴活动连接于板簧前座上,并通过螺栓、平垫圈和弹簧垫圈相配合锁紧固定销轴;每个板簧后座9均固定连接于车架1底部;每个板簧吊耳10均通过固定销轴活动连接于相对应的板簧后座9底部;每个板簧3的后端均固定销轴活动连接于相对应的板簧吊耳10上,并通过内六角螺钉和螺母夹紧。
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垫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减震垫5沿驱动桥2的中线对称设置于驱动桥2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桥2左右两端的轮毂上均设置有聚氨酯填充轮胎13,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桥2上沿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座14;每个板簧3中部均通过骑马螺栓11固定连接于相对应的安装座14底部;每个减震垫5均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连接于相对应的安装座14顶部。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板簧3、减震器4和减震垫5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驱动桥(2)、板簧(3)、减震器(4)和减震垫(5);所述车架(1)设置于所述驱动桥(2)上方;所述减震器(4)设置于所述车架(1)内部;所述减震器(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且所述减震器(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桥(2)上;所述板簧(3)中部连接于所述驱动桥(2)底部,且所述板簧(3)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减震垫(5)设置于所述驱动桥(2)顶部,且所述减震垫(5)位于所述车架(1)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器(4)沿所述车架(1)的中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减震器(4)的一端均通过第一减震器固定座(6)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且每个所述减震器(4)的另一端均通过第二减震器固定座(7)活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桥(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板簧(3)沿所述车架(1)的中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板簧(3)的前端均通过板簧前座(8)活动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且每个所述板簧(3)的后端均通过板簧后座(9)和板簧吊耳(10)活动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每个所述板簧(3)中部均通过骑马螺栓(11)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桥(2)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板簧(3)底部与所述骑马螺栓(11)之间均设有垫板(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垫(5)沿所述驱动桥(2)的中线对称设置于所述驱动桥(2)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2)左右两端的轮毂上均设置有聚氨酯填充轮胎(13)。
CN202222991747.0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 Active CN218463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1747.0U CN218463435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1747.0U CN218463435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3435U true CN218463435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50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91747.0U Active CN218463435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3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1898U (zh) 一种汽车独立后悬架
CN111661094A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悬挂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10284411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悬置总成结构
CN111660724A (zh) 一种无人驾驶扫地车用前桥减震装置
CN218463435U (zh) 一种煤矿井下人车用后桥轮胎减震机构
CN210062597U (zh) 一种多功能的抗震和抗翻车机动车辆悬挂结构
CN201172426Y (zh) 全浮式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
CN218858530U (zh) 一种气囊悬浮房车
CN214450099U (zh) 一种具有多级减震装置的汽车悬架
CN110077187A (zh) 一种高承载能力车辆平台
CN210174563U (zh) 一种汽车悬挂装置
CN212400809U (zh) 一种加强汽车减震效果的汽车支架
CN21141687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后悬架装置
CN211075421U (zh) 一种悬挂调节系统
CN201395025Y (zh) 组合式空气悬挂
CN204749783U (zh) 一种适用于轻卡的前悬架结构
CN213565275U (zh) 一种新型车轮转向连接结构
CN212529230U (zh) 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装置
CN220662330U (zh) 轻量化座椅减振器
CN213920759U (zh) 一种汽车座椅安装板结构
CN210760128U (zh) 一种低底盘的悬挂调节系统
CN210211943U (zh) 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
CN212353513U (zh) 前悬架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363248U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的悬架装置
CN220974449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前置三角和后三角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