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3079U - 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3079U
CN218463079U CN202222800652.6U CN202222800652U CN218463079U CN 218463079 U CN218463079 U CN 218463079U CN 202222800652 U CN202222800652 U CN 202222800652U CN 218463079 U CN218463079 U CN 218463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die
hole
plate
upp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06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鹏
周庆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Xinpeng Industri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Xinpeng Industri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Xinpeng Industrial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Xinpeng Industri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06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3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3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3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上模包括面板、盖板、中板、底板和模套;面板设有多个排气孔,中板设有多个上位孔,盖板设有多个下位孔;排气孔由上至下贯穿面板;下位孔由上至下贯穿盖板;上位孔由上至下贯穿中板;多个排气孔、多个下位孔和多个上位孔一一对应并依次连通;出气孔的顶端与抽风机的输入端相连通;进气孔的顶端与吹风机的输出端相连通。抽风机通过排气孔吸除粉料成型腔顶部的气体,可避免气体在粉料成型腔中积聚并形成气室而导致粉料成型腔的气压增加,还可采用吹风机清除进气孔、出气孔、吸气槽、上位孔、下位孔和排气孔中残留的匣钵粉料,以确保下一个压制过程的吸除气体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锂电池正极材料必须经过高温窑炉的焙烧,烧成过程须采用匣钵来装载。匣钵需要重复使用,须具有良好的密度一致性,不易受热胀冷缩而变形或开裂。
匣钵粉料在粉料成型腔中被压缩会释放出气体,容易导致粉料成型腔的气压上升,降低了匣钵压制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上模设有排气孔,可及时排除粉料成型腔中的气体,可避免粉料成型腔的气压上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安装于匣钵压制模,匣钵压制模包括上下装配的模芯和下模座,以及上模、侧板和下模,上模位于模芯的正上方,侧板环绕并包围模芯的外侧面,下模环绕于模芯和下模座的外围,所述上模包括面板、盖板、中板、底板和模套;
所述面板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中板设有多个上位孔,所述盖板设有多个下位孔;
所述面板、所述盖板、所述中板和所述底板由下至上依次抵接,所述模套套装于所述盖板和所述中板的外侧面,所述模套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所述面板的顶面和所述底板的底面抵接;
所述排气孔由上至下贯穿所述面板;所述下位孔由上至下贯穿所述盖板;所述上位孔由上至下贯穿所述中板;多个所述排气孔、多个所述下位孔和多个所述上位孔一一对应并依次连通;
所述底板设有两个出气孔、两个进气孔、两条联通槽和多条吸气槽;多条所述吸气槽间隔排布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两条所述联通槽分别与多条所述吸气槽相交并连通;所述出气孔和所述进气孔分别由上至下贯穿所述底板,两个所述出气孔和两个所述进气孔分别靠近所述底板的四角;两个所述出气孔的底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吸气槽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气孔的顶端与抽风机的输入端相连通;两个所述进气孔的底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吸气槽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气孔的顶端与吹风机的输出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还包括多个顶针;
所述盖板内设有多个连通孔和两个侧排孔;
多个所述下位孔分为多组并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多个所述连通孔与多组所述下位孔一一对应,所述连通孔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贯穿对应组的多个所述下位孔;两个所述侧排孔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相隔排列,两个所述侧排孔分别与多个所述连通孔相交并连通,所述抽风机和所述吹风机分别与所述侧排孔的左右两端相连通;
所述顶针设有两个工位;当所述抽风机开启时,所述顶针位于所述上位孔,所述顶针的针尖朝下并位于所述下位孔;当所述抽风机关闭,且所述吹风机开启时,所述顶针向下滑落至所述下位孔,所述顶针的针尖穿过所述排气孔,并所述顶针的针尖外露于所述排气孔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还包括多个密封圈;
所述上位孔的顶端和底端均嵌装有所述密封圈,所述顶针的中部设有环形突起,所述环形突起位于所述上位孔的顶端和底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的底面设有环形突边,所述环形突边环绕于所述面板的底面的边缘,所述环形突边与所述面板的底面围成容纳槽;
所述容纳槽均用于容纳防粘胶层。
进一步的,匣钵压制模包括还包括上板和上模座,所述上模的顶面与所述上模座的底面抵接,所述上模座的顶面与所述上板的底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首先,压制过程中,并通过依次连通的出气孔、吸气槽、上位孔、下位孔和排气孔吸除粉料成型腔顶部的气体,可避免气体在粉料成型腔中积聚并形成气室而导致粉料成型腔的气压增加,从而提高匣钵粉料的压制成型的工作效率。
其次,压制完成后,还可采用吹风机,并通过依次连通的进气孔、吸气槽、上位孔、下位孔和排气孔清除进气孔、出气孔、吸气槽、上位孔、下位孔和排气孔中残留的匣钵粉料,以确保下一个压制过程的吸除气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的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的盖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的盖板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的藏针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的底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压制匣钵粉料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板1;上模座2;上模3;模芯4;下模座5;底座板6;侧板7;下模8;模框9;支柱10;面板31;盖板32;中板33;底板34;模套35;顶针36;密封圈37;排气孔311;容纳槽312;环形突边313;下位孔321;连通孔322;侧排孔323;上位孔331;吸气槽341;出气孔342;进气孔343;联通槽3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安装于匣钵压制模,匣钵压制模包括上下装配的模芯4和下模座5,以及上模3、侧板7和下模8,上模3位于模芯4的正上方,侧板7环绕并包围模芯4的外侧面,下模8环绕于模芯4和下模座5的外围,所述上模3包括面板31、盖板32、中板33、底板34和模套35;
所述面板31设有多个排气孔311,所述中板33设有多个上位孔331,所述盖板32设有多个下位孔321;
所述面板31、所述盖板32、所述中板33和所述底板34由下至上依次抵接,所述模套35套装于所述盖板32和所述中板33的外侧面,所述模套35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所述面板31的顶面和所述底板34的底面抵接;
所述排气孔311由上至下贯穿所述面板31;所述下位孔321由上至下贯穿所述盖板32;所述上位孔331由上至下贯穿所述中板33;多个所述排气孔311、多个所述下位孔321和多个所述上位孔331一一对应并依次连通;
所述底板34设有两个出气孔342、两个进气孔343、两条联通槽344和多条吸气槽341;多条所述吸气槽341间隔排布于所述底板34的顶面,两条所述联通槽344分别与多条所述吸气槽341相交并连通;所述出气孔342和所述进气孔343分别由上至下贯穿所述底板34,两个所述出气孔342和两个所述进气孔343分别靠近所述底板34的四角;两个所述出气孔342的底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吸气槽341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气孔342的顶端与抽风机的输入端相连通;两个所述进气孔343的底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吸气槽341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气孔343的顶端与吹风机的输出端相连通。
如图1-3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匣钵压制模还包括上板1、上模座2、底座板6、下模8、模框9和支柱10,上模3的顶面与上模座2的底面抵接,上模座2的顶面与上板1的底面抵接,侧板7安装于模框9的内壁面,模框9的底面和底座板6的顶面分别与支柱10的顶面和底面抵接,油压机的顶出杆的顶端穿过底座板6与下模8的底部相连接。
下模8的顶面、上模3的底面、侧板7的内壁面、模芯4的顶面和模芯4的外侧面围闭成倒扣的斗型的粉料成型腔301,先在粉料成型腔301中加入匣钵粉料,再开启油压机和抽风机,上模3在上板1的推动下向下运动并靠近模芯4的顶面,位于上模3的底面和模芯4的顶面之间的匣钵粉料被压制形成匣钵的底板,下模8在油压机的顶出杆推动下向上靠近上模3的底面并挤压成型腔301中的匣钵粉料,位于上模3的底面、侧板7的内壁面、模芯4的外侧面和下模8的顶面之间的匣钵粉料被压制形成匣钵的环形侧壁。
首先,压制过程中,并通过依次连通的出气孔342、吸气槽341、上位孔331、下位孔321和排气孔311吸除粉料成型腔301顶部的气体,可避免气体在粉料成型腔301中积聚并形成气室而导致粉料成型腔301的气压增加,从而提高匣钵粉料的压制成型的效率,被抽吸排出的气体还会携带热量一同排出,可降低粉料成型腔301中的匣钵粉料的表面温度,继而减少下模8吸收的热量,进而减少下模8的温升,并降低下模8受热变形的风险。
其次,压制完成后,还可开启吹风机,并通过依次连通的进气孔343、吸气槽341、上位孔331、下位孔321和排气孔311清除进气孔343、出气孔342、吸气槽341、上位孔331、下位孔321和排气孔311中残留的匣钵粉料,以确保下一个压制过程的吸除气体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3还包括多个顶针36;
所述盖板32内设有多个连通孔322和两个侧排孔323;
多个所述下位孔321分为多组并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多个所述连通孔322与多组所述下位孔321一一对应,所述连通孔322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贯穿对应组的多个所述下位孔321;两个所述侧排孔323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相隔排列,两个所述侧排孔323分别与多个所述连通孔322相交并连通,所述抽风机和所述吹风机分别与所述侧排孔323的左右两端相连通;
所述顶针36设有两个工位;当所述抽风机开启时,所述顶针36位于所述上位孔331,所述顶针36的针尖朝下并位于所述下位孔321;当所述抽风机关闭,且所述吹风机开启时,所述顶针36向下滑落至所述下位孔321,所述顶针36的针尖穿过所述排气孔311,并所述顶针36的针尖外露于所述排气孔311的下方。
如图4-5所示,在压制过程中,匣钵粉料会进入排气孔311中,甚至会出现粉料堵塞排气孔311的现象,压制完成后,通过吹气机和顶针36,可有效清除堵塞排气孔311的粉料;通过抽风机或吹气机与侧排孔323和连通孔322的配合,还可从盖板32的两侧吸除或吹去堵塞于排气孔311的粉料,可进一步地确保下一个压制过程的吸除气体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3还包括多个密封圈37;
所述上位孔331的顶端和底端均嵌装有所述密封圈37,所述顶针36的中部设有环形突起,所述环形突起位于所述上位孔331的顶端和底端之间。
如图4所示,顶针上下运动时,通过环形突起的上端或下端与同一上位孔331中的顶端的密封圈37或底端的密封圈37相抵,限制顶针36上下运动的行程,可调整两个工位的顶针36的针尖的所在位置。
具体的情况为:当抽风机工作时,环形突起的顶端抵于上位孔331的顶端的密封圈37;反之,当吹气机工作时,环形突起的底端抵于上位孔331的底端的密封圈37。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31的底面设有环形突边313,所述环形突边313环绕于所述面板31的底面的边缘,所述环形突边313与所述面板31的底面围成容纳槽312;
所述容纳槽312均用于容纳防粘胶层。
如图1所示,当压制的匣钵粉料为球磨粉料时,匣钵粉料容易粘结于面板31的底面,在容纳槽312内涂覆防粘胶层,可减少匣钵粉料粘结于面板31的底面,从而可节省清洁面板31的时间,提高匣钵压制模的使用率。
进一步的,匣钵压制模包括还包括上板1和上模座2,所述上模3的顶面与所述上模座2的底面抵接,所述上模座2的顶面与所述上板1的底面抵接。
如图6所示,上模3通过上模座2固定于油压机的上板1的底面,具有良好的安装稳定性。
综上所述,如图1-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首先,压制过程中,并通过依次连通的出气孔342、吸气槽341、上位孔331、下位孔321和排气孔311吸除粉料成型腔301顶部的气体,可避免气体在粉料成型腔301中积聚并形成气室而导致粉料成型腔301的气压增加,从而提高匣钵粉料的压制成型的效率,被抽吸排出的气体还会携带热量一同排出,可降低粉料成型腔301中的匣钵粉料的表面温度,继而减少下模8吸收的热量,进而减少下模8的温升,并降低下模8受热变形的风险。
其次,压制完成后,还可采用吹风机,并通过依次连通的进气孔343、吸气槽341、上位孔331、下位孔321和排气孔311清除进气孔343、出气孔342、吸气槽341、上位孔331、下位孔321和排气孔311中残留的匣钵粉料,以确保下一个压制过程的吸除气体的效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安装于匣钵压制模,匣钵压制模包括上下装配的模芯和下模座,以及上模、侧板和下模,上模位于模芯的正上方,侧板环绕并包围模芯的外侧面,下模环绕于模芯和下模座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面板、盖板、中板、底板和模套;
所述面板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中板设有多个上位孔,所述盖板设有多个下位孔;
所述面板、所述盖板、所述中板和所述底板由下至上依次抵接,所述模套套装于所述盖板和所述中板的外侧面,所述模套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所述面板的顶面和所述底板的底面抵接;
所述排气孔由上至下贯穿所述面板;所述下位孔由上至下贯穿所述盖板;所述上位孔由上至下贯穿所述中板;多个所述排气孔、多个所述下位孔和多个所述上位孔一一对应并依次连通;
所述底板设有两个出气孔、两个进气孔、两条联通槽和多条吸气槽;多条所述吸气槽间隔排布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两条所述联通槽分别与多条所述吸气槽相交并连通;所述出气孔和所述进气孔分别由上至下贯穿所述底板,两个所述出气孔和两个所述进气孔分别靠近所述底板的四角;两个所述出气孔的底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吸气槽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气孔的顶端与抽风机的输入端相连通;两个所述进气孔的底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吸气槽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气孔的顶端与吹风机的输出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多个顶针;
所述盖板内设有多个连通孔和两个侧排孔;
多个所述下位孔分为多组并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多个所述连通孔与多组所述下位孔一一对应,所述连通孔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贯穿对应组的多个所述下位孔;两个所述侧排孔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相隔排列,两个所述侧排孔分别与多个所述连通孔相交并连通,所述抽风机和所述吹风机分别与所述侧排孔的左右两端相连通;
所述顶针设有两个工位;当所述抽风机开启时,所述顶针位于所述上位孔,所述顶针的针尖朝下并位于所述下位孔;当所述抽风机关闭,且所述吹风机开启时,所述顶针向下滑落至所述下位孔,所述顶针的针尖穿过所述排气孔,并所述顶针的针尖外露于所述排气孔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多个密封圈;
所述上位孔的顶端和底端均嵌装有所述密封圈,所述顶针的中部设有环形突起,所述环形突起位于所述上位孔的顶端和底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底面设有环形突边,所述环形突边环绕于所述面板的底面的边缘,所述环形突边与所述面板的底面围成容纳槽;
所述容纳槽均用于容纳防粘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匣钵压制模包括还包括上板和上模座,所述上模的顶面与所述上模座的底面抵接,所述上模座的顶面与所述上板的底面抵接。
CN202222800652.6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 Active CN218463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0652.6U CN218463079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0652.6U CN218463079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3079U true CN218463079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48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0652.6U Active CN218463079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3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17336U (zh) 一种水下井盖生产模具
CN218463079U (zh) 一种用于压制匣钵的上模安装结构
CN216682659U (zh) 实心类氧化锆陶瓷结构件成型用模具
CN110450269A (zh) 一种等压活动齿的瓷砖模具和由该模具压制成的瓷砖
CN211101445U (zh) 一种叶轮铸件浇注过程排气结构
CN216729558U (zh) 一种刚性粉末成型模压装置
CN218639917U (zh) 一种具有抗变形性能的匣钵压制模
KR100812804B1 (ko) 흑연 분리판의 분리가 용이한 흑연 분리판용 금형
CN218310856U (zh) 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矫正机
CN115319891A (zh) 一种耐火隔热材料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CN206982946U (zh) 瓷砖成型液压模具
CN204367144U (zh) 一种节能环保排气模具
CN218906399U (zh) 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模芯安装结构
CN210791483U (zh) 一种陶瓷管内壁凸沿压制模具组件
CN209425739U (zh) 具有一体式模芯的排气模具
CN213891080U (zh) 一种模具抽真空系统
CN215518169U (zh) 纸浆模塑成型机模具组件
CN219114694U (zh) 一种模具型腔抽真空结构
CN213353404U (zh) 一种风窗模具的模芯机构
CN219027861U (zh) 一种活动顶针式瓷砖背纹排气模芯及其产品
CN220825249U (zh) 一种辅助上料负压机
CN211591001U (zh) 一种密封圈气顶模具
CN216782191U (zh) 一种二次压制成型工艺压制锂电池正极材料匣钵的钢模具
CN216300140U (zh) 一种用于加工电子托盘的吸塑模具
CN215473038U (zh) 一种自动脱模型吸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