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3153U - 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53153U
CN218453153U CN202222400896.5U CN202222400896U CN218453153U CN 218453153 U CN218453153 U CN 218453153U CN 202222400896 U CN202222400896 U CN 202222400896U CN 218453153 U CN218453153 U CN 218453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injection
bypass
injection molding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08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luda Xiam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luda Xiam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luda Xiam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luda Xiam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008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53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53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53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涉及控制面板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中的注塑流道;注塑流道包括竖直开设在上模板中的进胶主流道和开设在下模板上的进胶分流道,进胶分流道包括至少一个绕行流道,绕行流道由待注塑产品型腔外向下绕过型腔侧边缘后延伸至型腔中部对待注塑产品进行成型;还包括,连接于下模板上端面边角,进行一种模具注塑的注塑排气通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控制面板前面板注塑模具一般直接通过注塑流通对注塑体进行注入,以进行显示面板的注塑成型,但无法绕开其边缘的装饰层,难以减少对印刷材料的冲击,影响实际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面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控制面板作为电子产品的组成结构之一,如图5所示包括有边缘装饰条420、表面装饰层410以及底板层430,实际生产时,会先将边缘装饰条420和表面装饰层410结合后的印刷面板件固定放置于模具中,合模后再进行底板层430的注塑,实现控制面板的一体成型,但该注塑过程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以下弊端:
现有的控制面板注塑模具,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一般直接通过注塑流通从侧面进胶进行注塑,而该种进胶注塑方式无法绕开位于边缘的边缘装饰条,容易在注塑时直接对边缘装饰条进行冲击,造成将印刷材料冲掉的问题,影响产品实际的使用。
因此,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中的注塑流道;
所述注塑流道包括竖直开设在上模板中的进胶主流道和开设在所述下模板上的进胶分流道,所述进胶分流道包括至少一个绕行流道,所述绕行流道由待注塑产品型腔外向下绕过型腔侧边缘后延伸至型腔中部对待注塑产品进行成型。
进一步地,绕行流道呈牛角状,且绕行流道的口径在进胶方向上由粗变细;
具体的,牛角状的绕行流道进行注入胶体的承接处理,使得注塑原料向下经过一段圆弧后绕回设置于产品下方,用于实现绕开工件边缘易被冲刷的金属材料,以及减少对工件主体的印刷材料的冲击。
进一步地,进胶分流道进一步包括开设在所述下模板表面,实现将进胶主流道一分为二的第一分流道和开设在所述下模板表面,实现将两个第一分流道分别一分为二的第二分流道,所述绕行流道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分流道末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下模板上端面边角的注塑排气通道。
进一步地,任意一个所述注塑排气通道包括承接道、开设于承接道外端中部,并贯穿至外部的纵向排气道、开设于承接道一侧中部,并贯穿至外部的横向排气道和多个等距开设于承接道内侧的导向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流道采用牛角状的绕行流道进行承接处理,使得注塑原料向下经过一段圆弧后绕回设置于产品下方,用于实现绕开工件边缘易被冲刷的金属材料,以及减少对工件主体的印刷材料的冲击,易于使用,满足需求;
且对承接道外侧进行导向道、横向排气道以及纵向排气道的设置,可对注塑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外排出,以提升注塑成型后产品的质量以及美观性;
同时,注塑流道包含的绕行流道采用组合块的拼接结构,可随意进行拆装,易于后续不同需求使用时的结构快速更换。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中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中下模板展示上表面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中下模板展示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中的绕行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工件即控制面板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下模板;110、组合块;200、注塑排气通道;210、纵向排气道;220、横向排气道;230、承接道;240、导向道;250、凸块;300、注塑流道;310、进胶分流道;311、绕行流道;301、第一分流道;302、第二分流道;400、注塑产品;410、油墨层;420、装饰层;430、底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包括上模板(图中未示出)和下模板100,以及设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100中的注塑流道300;
注塑流道300包括竖直开设在上模板中的进胶主流道和开设在下模板100上的进胶分流道310,进胶分流道310包括至少一个绕行流道311,绕行流道311由待注塑产品型腔外向下绕过型腔侧边缘后延伸至型腔中部对待注塑产品进行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流道采用牛角状的绕行流道进行承接处理,使得注塑原料向下经过一段圆弧后绕回设置于产品下方,用于实现绕开工件边缘易被冲刷的边缘装饰条420,以及减少对工件主体的印刷材料的冲击,结构设计巧妙且易于使用。
请参考图4,绕行流道311呈牛角状,且绕行流道311的口径在进胶方向上由粗变细;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有效通过粗口径的流道保证进胶胶量的足够,同时通过细口径确保最终注塑时具有足够的注塑压力。
请参考图1和图2,进胶分流道310进一步包括开设在下模板100表面,实现将进胶主流道一分为二的第一分流道301和开设在下模板100表面,实现将两个第一分流道分别一分为二的第二分流道302,绕行流道311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分流道302末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同时实现一出四,完成多个工件的同时成型。
其中如图2所示,任意一个注塑排气通道200包括承接道230、开设于承接道230外端中部,并贯穿至外部的纵向排气道210、开设于承接道230一侧中部,并贯穿至外部的横向排气道220和多个等距开设于承接道230内侧的导向道240;在进行上述产品注塑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很薄,故若型腔内有空气的话,很容易会在产品上留下起泡,故型腔内的空气可经由导向道240向承接道230内的输送,并经由承接道230向横向排气道220、纵向排气道210进行输送,以实现对气体的外排。
任意一个承接道230内侧形成空间的一端中部连接有凸块250,通过凸块250来对边缘装饰条420和表面装饰层410结合后的印刷面板件进行限位挂设固定,防止在注塑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移。
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下模板100中进行设置有八个组合块110,每两个组合块110拼接在一起进行使用,每个组合块110上开设有一牛角状槽,以实现两个组合块110拼接后形成绕行流道311。
绕行流道采用可拆分的组合块结构,可任意进行拆装,易于后续不同需求使用时的结构快速更换或者在长期使用磨损后进行快速更换,结构设计巧妙,功能易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100),以及设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100)中的注塑流道(300);
所述注塑流道(300)包括竖直开设在上模板中的进胶主流道和开设在所述下模板(100)上的进胶分流道(310),所述进胶分流道(310)包括至少一个绕行流道(311),所述绕行流道(311)由待注塑产品(400)型腔外向下绕过型腔侧边缘后延伸至型腔中部对待注塑产品(400)进行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行流道(311)呈牛角状,且绕行流道(311)的口径在进胶方向上由粗变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分流道(310)进一步包括开设在所述下模板(100)表面,实现将进胶主流道一分为二的第一分流道(301)和开设在所述下模板(100)表面,实现将两个第一分流道(301)分别一分为二的第二分流道(302),所述绕行流道(311)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分流道(302)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下模板(100)上端面边角的注塑排气通道(2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注塑排气通道(200)包括承接道(230)、开设于承接道(230)外端中部,并贯穿至外部的纵向排气道(210)、开设于承接道(230)一侧中部,并贯穿至外部的横向排气道(220)和多个等距开设于承接道(230)内侧的导向道(240)。
CN202222400896.5U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 Active CN218453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0896.5U CN218453153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0896.5U CN218453153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53153U true CN218453153U (zh) 2023-02-07

Family

ID=85125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0896.5U Active CN218453153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53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53153U (zh) 一种新型模具注塑流道结构
CN211591112U (zh) 一种溢流式注塑模具
CN209395188U (zh) 一种侧键注塑装置
CN107225732A (zh) 一种钥匙按钮注塑模具的模仁
CN218196668U (zh) 一种带有3d打印镶件的注塑模具模仁总成
CN209022374U (zh) 一种带随形水路的模具镶件结构
CN106113410A (zh) 注塑模具
CN213530688U (zh) 一种电机端盖的加工模具结构
CN213412783U (zh) 用于汽车电池盖板的专用注塑模具
CN211868494U (zh) 双浇口注塑模具
CN219727050U (zh) 一种连环式进胶口的模具
CN210148629U (zh) 一种自行车铃铛座加工用注射成型模具
CN219632562U (zh) 一种用于缸盖的压铸模具
CN214111258U (zh) 重型卡车扰流板气辅成型模具
CN213860474U (zh) 一种用于生产门帘珠子的多流道注塑模具
JP2002240087A (ja) 型内被覆成形方法及び型内被覆成形品
CN210702348U (zh) 一种汽车制动鼓砂芯模
CN214395164U (zh) 流道结构及三板模及注塑机
CN211763134U (zh) 一种采用潜伏式月牙型进料的注塑模具
CN209775432U (zh) 一种应用于叠层模具的改良型热流道结构
CN109501157A (zh) 一种侧键注塑装置及方法
CN219634392U (zh) 厚壁产品注塑模具
CN209320186U (zh) 用于成型椅底盘的注塑模具
CN216127653U (zh) 一种进胶均匀的注塑模具
CN213227367U (zh) 减小水口的深度的模具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