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1456U - 物流车 - Google Patents

物流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1456U
CN218431456U CN202222963087.5U CN202222963087U CN218431456U CN 218431456 U CN218431456 U CN 218431456U CN 202222963087 U CN202222963087 U CN 202222963087U CN 218431456 U CN218431456 U CN 218431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go box
cab
opening
partition door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30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王洋
王怀章
孙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yu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iyu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iyu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iyun Automobil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1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1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流车,所述物流车包括驾驶室、位于所述驾驶室后侧的货箱以及位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之间的分隔门,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之间具有使所述货箱和所述驾驶室相互连通的开口,所述分隔门设置在所述开口中,用于关闭所述开口以使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相互隔开,所述分隔门能够从所述开口移动到所述货箱中,以打开所述开口,使得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相互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物流车,能够为快递员提供更充足的休息空间,提高快递员的休息舒适度和休息质量,从而提高快递员的工作效率和保证快递员的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物流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车。
背景技术
由于网上购物的便利性以及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网上购物。尤其是在疫情之下,网购业务更是急剧增长,网购业务所产生的包裹量也在不断增加。快递包裹在到达指定的配送站点后,目前主要由快递员驾驶物流车将包裹运送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完成包裹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现有技术中的快递物流车辆通常包括驾驶舱和货舱,货舱用于装载快递包裹。为了使快递车辆能够顺利通过较窄的道路,快递车辆的车身通常很窄,这样使得坐在驾驶室中的快递员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休息,疲劳的时候只能从驾驶室中走出来再蜷缩在货箱中进行休息。然而,货箱的长度和宽度有限,快递员的身体无法得到充分舒展,休息质量很差。在派送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疲劳的身体无法得到有效的恢复,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长期的疲劳作业,还会影响快递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车,以在满足包裹派送的需求的同时,为快递员提供更多的休息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流车,所述物流车包括驾驶室、位于所述驾驶室后侧的货箱以及位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之间的分隔门,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之间具有使所述货箱和所述驾驶室相互连通的开口,所述分隔门设置在所述开口中,用于关闭所述开口以使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相互隔开,所述分隔门能够从所述开口移动到所述货箱中,以打开所述开口,使得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相互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物流车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货箱中,沿着所述货箱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分隔门能够沿着所述导轨前后平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导轨为形成在所述货箱内侧壁上的轨道槽,所述分隔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嵌入所述轨道槽中并沿着所述轨道槽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导轨为形成在所述货箱内侧壁上的筋条,所述分隔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能够卡设在所述筋条上,并沿着所述筋条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导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分隔门的相对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设置为至少两根,并且分别隔开预定距离相互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物流车还包括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之间共用的支撑框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物流车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端的连接梁,所述支撑板沿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驾驶室的地板上并且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下端连接,所述开口由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支撑板围合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货箱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货箱顶板和货箱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货箱顶板和货箱底板之间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包括在所述货箱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货箱底板和货箱顶板上,或者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物流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之间的隔板,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货箱底板和所述货箱顶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物流车还包括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之间共用的支撑框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物流车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端的连接梁,所述支撑板沿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驾驶室的地板上并且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下端连接,所述隔板包括隔开设置的第一子隔板和第二子隔板,所述第一子隔板和第二子隔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子隔板和第二子隔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在所述分隔门移动的路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件,用于将所述分隔门定位在预定位置,所述物流车还包括锁定组件,用于在所述分隔门位于所述开口中时将所述分隔门锁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锁定组件为插销式结构或磁吸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物流车,能够在不额外增加车体尺寸的情况下,为快递员提供更充足的休息空间,提高快递员的休息舒适度和休息质量,从而提高快递员的工作效率和保证快递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物流车在分隔门处于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物流车在分隔门处于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物流车在分隔门处于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
10-驾驶室;12-开口;20-货箱;30-分隔门;
40-支撑框架;41-第一立柱;42-第二立柱;43-连接梁;
50-导轨;51-第一导轨;52-第二导轨;54-限位件;
60-隔板;61-第一子隔板;62-第二子隔板;7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用词或术语,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所具有的通常的含义。
关于本文中如使用“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其次,在本文中如使用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其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为了解决现有的物流车不方便为快递员提供充足的休息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物流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物流车包括驾驶室10和位于驾驶室10后侧的货箱20。货箱20由货箱底板、货箱顶板以及连接在货箱底板和货箱顶板之间的货箱侧板围合而成。为了清楚示出物流车的主要改进结构,附图中的物流车隐藏了货箱侧板和货箱顶板以及驾驶室侧板和顶部等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驾驶室10和货箱20之间具有使驾驶室10和货箱20相互连通的开口12。物流车还包括设置在开口12中的分隔门30,用于关闭开口12以使驾驶室10和货箱20相互隔开,分隔门30还能够从开口12滑动到货箱20中,以使开口12打开,从而驾驶室10和货箱20之间相互连通。为了使得分隔门30能够平滑地移动到货箱20中,货箱20还设置有导轨50,导轨50沿着货箱20的前后方向延伸,分隔门30能够沿着导轨50前后滑动平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驾驶室10和货箱20之间设置开口12并在开口12中设置分隔门30,能够将驾驶室10和货箱20之间在空间上相互隔开,使得货箱20的容纳空间不会因为设置了开口12而受到影响。当快递员需要在货箱20中装入快件包裹时,将分隔门30关闭,即可有效保证包裹存放空间,并且防止包裹从开口12中掉落。当快递员想要休息时,将分隔门30向后滑动打开开口12即可获得加大的空间,例如,快递员可以躺在货箱20中,将腿伸入驾驶室10,还可以坐在驾驶室中,身体上部伸入货箱20中,使得身体能够充分伸展,提高身体的舒适度和休息的质量。分隔门30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额外加大车辆的体积也能够为快递员提供额外的休息空间,还能够确保货箱20的有效容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物流车还包括驾驶室10和货箱20之间共用的支撑框架40,分隔门30可以安装在支撑框架40上。支撑框架40用作车辆的B柱,可以包括分别设置在车辆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柱41和第二立柱42,还可以包括连接在第一立柱41的上端和第二立柱42上端的连接梁43,从而支撑框架40形成为Π型。Π型的支撑框架40能够提高B柱的支撑强度和支撑稳定性,并且为驾驶室10和货箱20提供更好的支撑性能。驾驶室10和货箱20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板70,支撑板70沿着竖直方向布置在驾驶室地板上,位于第一立柱41和第二立柱42之间,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41和第二立柱42的下端连接,进一步加固车体的强度,减小侧面碰撞对车辆造成的损坏。在附图1A和图1B所示的示例中,开口12由支撑框架40与支撑板70围合形成,从而开口12的面积相对较大。
此外,在驾驶室10和货箱2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隔板60,隔板60安装在支撑框架40上,开口12可以形成在隔板60上,分隔门30安装在隔板60上。相对于前述不具有隔板60的情形,形成在隔板60上的开口12的面积相对小一些。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
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1A示出了分隔门30处于关闭状态。图1B示出了分隔门30处于打开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开口12由支撑框架40和支撑板70围合形成,分隔门30的面积相对较大,接近于货箱20的横截面积。分隔门30在关闭状态下,分隔门30的四周能够分别与支撑框架40的内周以及支撑板70的顶部抵接或叠置在支撑框架40和支撑板70的朝向货箱20的一侧,从而将开口12关闭。
该物流车上还可以设置有锁定组件,在分隔门30关闭状态下,分隔门30还能够通过锁定元件与车体锁定。作为示例,锁定组件可以是插销式结构,例如,在支撑框架40上设置有插销,在分隔门30上设置有销孔,在分隔门30滑动到开口12中时,通过将插销与销孔结合,可以将分隔门30锁定。锁定组件还可以设置为磁吸式结构,例如,在支撑框架40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在分隔门30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性相反,当分隔门30移动到开口12中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互面对,从而相互吸合,使得分隔门30被锁定。分隔门30上还可以设置有把手,方便快递员通过抓握把手来推动或拉动分隔门30。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导轨50设置在货箱侧围板上,并沿着货箱20的前后方向延伸。货箱侧围板包括在货箱20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导轨50设置在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中至少一个上。为了使得分隔门30在前后滑动过程中,得到稳定的支撑和导向,导轨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分别设置在货箱左右两侧的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的内侧表面上。
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可以分别设置为至少一根,分别布置在分隔门30的相对的两侧。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分别设置两根,在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上上下间隔并平行布置。进一步地,上下两根平行设置的导轨50分别布置为靠近货箱侧围板的上端和下端。更具体地,货箱20包括货箱框架,货箱侧围板安装在货箱框架上,导轨50可以设置为靠近货箱框架或者利用框架的一部分来形成,从而提高导轨50的支撑强度,也避免突出的导轨50影响在货箱20中堆放包裹。
导轨50可以设置为轨道槽,分隔门30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滑块可以嵌入轨道槽中,从而在分隔门30前后滑动的过程中,通过滑块和轨道槽的滑动配合,使得分隔门30的运动被导向的同时还能够得到稳定支撑。
导轨50还可以为设置在货箱侧围板内侧表面上的筋条,筋条相对于货箱侧围板的内侧表面突出,并沿着货箱20的前后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在分隔门30的左右两侧可以设置有用于与筋条配合的卡槽,卡槽能够卡设在筋条上,从而沿着筋条在货箱20的前后方向上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分隔门30的两侧还可以设置有滚轮,通过滚轮沿着导轨50移动,从而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分隔门30在移动过程中与导轨5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分隔门30的移动更为平滑顺畅,减少运动过程中的卡滞和噪声。
在分隔门30的移动路径上,货箱20中还可设置有限位件54,用于将分隔门30定位在导轨50上的预定位置。限位件54可以设置在导轨50上,还可以设置在货箱20的内侧壁的任意位置,只要能够与分隔门30结合,并能够对分隔门30进行限位即可。与前面提到的锁定组件类似,限位件54可以是插销式结构,例如,在货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插销,在分隔门30上设置有销孔,在分隔门30滑动到预定位置时,通过将插销与销孔结合,可以将分隔门30固定。此外,限位件54还可以采用磁吸式结构,例如,在导轨50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在分隔门30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性相反,当分隔门30移动到预定位置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互面对,从而相互吸合,使得分隔门30被定位。限位件54的设置结构和设置位置不限于上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手段将分隔门30进行限位。此外,限位件54可以沿着导轨50设置为多个,沿着导轨5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不同位置,从而能够根据货箱20中的空间大小以及快递员的选择将分隔门30定位在不同位置。
图2A和图2B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物流车在分隔门处于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下的视图。
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物流车相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物流车,开口12由支撑框架40和支撑板70围合形成,导轨50形成在货箱20中,分隔门30安装在开口12处,并且能够沿着导轨50向后移动进入货箱20中,从而将开口12打开,使得驾驶室10和货箱20连通。
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物流车不同点在于,导轨50形成在货箱顶板和货箱底板上。
具体地,如图2A和图2B所示,导轨50包括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第一导轨51设置在货箱底板的上表面,第二导轨52设置在货箱顶板的下表面,并且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上下相对设置,从分隔门30的上下两端对分隔门30进行支撑和导向。作为示例,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还可以分别设置为两根,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从而对分隔门30进行稳定支撑,防止分隔门30向一侧倾斜,导致分隔门30与货箱20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而滑动不畅。
同样地,导轨50上也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限位件54,用于对分隔门30进行不同位置的限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图3A和图3B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物流车在分隔门处于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物流车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室10和货箱20之间的隔板60,隔板60安装在支撑框架40上,开口12形成在隔板60上。通过隔板60将驾驶室10和货箱20之间的连通通道的一部分进行封堵,从而开口12形成的面积相对较小。隔板60可以为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的。当隔板60为一体式结构时,可以通过将隔板60的局部切割去除来形成开口12。当隔板60形成为分体式结构时,隔板60可以包括多个子隔板,开口12可以形成在相邻子隔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隔板60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子隔板61和第二子隔板62,第一子隔板61和第二子隔板62分别与第一立柱41和第二立柱42固定连接,开口12形成在第一子隔板61和第二子隔板62之间。更具体地,开口12由第一子隔板61、第二子隔板62、连接梁43以及支撑板70围合形成。与前面的实施例相比,开口12以及分隔门30的宽度相对较窄。与分隔门30设置为较宽的实施例相比,分隔门30的前后移动对货箱20的空间占用较小,即使在货箱20中仍然有一部分包裹的情况下,也能将分隔门30向后推动,从而获得扩展的休息空间。
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物流车相同,在第三实施例的物流车中,导轨50分别设置在货箱底板和货箱顶板上。导轨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由于分隔门30的宽度相对较窄,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可以分别设置为一条,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在第三实施例的物流车中,也可以设置有锁定组件以及限位件54等,以对分隔门30在不同位置进行限位。与前面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驾驶室10中设置有驾驶员座椅(未示出)和座椅靠背(未示出)。座椅靠背可以形成在分隔门30的面向驾驶室10的一侧,可以是设置在分隔门30前侧的一层软垫,快递员坐在驾驶室10中,可以向后倚靠在分隔门30上。
此外,除了将座椅靠背设置在分隔门30上之外,可选地,还可以在驾驶室10中单独设置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可以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座椅翻转0-180度,例如,向前翻转0-90度和向后翻转0-90度。当快递员在货箱中休息时,可以将座椅靠背向前翻转,叠置在座椅的支撑面上,从而不会妨碍快递员放置腿部。座椅靠背还可以向后翻转进入货箱。在座椅靠背倾斜一定角度的情况下,驾驶员还可以坐在驾驶室10中,向后斜靠在座椅靠背上小憩。更进一步地,座椅靠背还可以向货箱20翻转后可以放置在货箱底板上,由货箱底板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驾驶室10和货箱20之间设置有开口12并且设有可以打开或关闭开口12的分隔门30,为快递员提供了扩展的休息空间。当快递员送完包裹后,在来不及回配送站点或者回到家里进行休息的情况下,可以将分隔门30打开,将驾驶室和货箱20连通。快递员的身体可以躺卧在货箱20中,腿部伸入驾驶室10中,放置在座椅上,从而充分舒展身体,进行高质量的休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物流车,通过在驾驶室10和货箱20之间设置开口12,并在开口12中设置分隔门30,以简单的结构分隔和连通驾驶室10和货箱2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不需要额外增加车体的尺寸的情况下,为快递员提供了扩展的休息空间,使得快递员在疲劳的情况下能够以比较舒展的姿势进行休息,从而提高休息的质量,保证了快递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虽然前面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这些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或进行变型,这些修改或变型获得的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车包括驾驶室(10)、位于所述驾驶室(10)后侧的货箱(20)以及位于所述驾驶室(10)和所述货箱(20)之间的分隔门(30),所述驾驶室(10)和所述货箱(20)之间具有使所述货箱(20)和所述驾驶室(10)相互连通的开口(12),所述分隔门(30)设置在所述开口(12)中,用于关闭所述开口(12)以使所述驾驶室(10)和所述货箱(20)相互隔开,所述分隔门(30)能够从所述开口(12)移动到所述货箱(20)中,以打开所述开口(12),使得所述驾驶室(10)和所述货箱(20)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车还包括导轨(50),所述导轨(50)设置在所述货箱(20)中,沿着所述货箱(20)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分隔门(30)能够沿着所述导轨(50)前后平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0)为形成在所述货箱(20)内侧壁上的轨道槽,所述分隔门(30)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嵌入所述轨道槽中并沿着所述轨道槽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0)为形成在所述货箱(20)内侧壁上的筋条,所述分隔门(30)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能够卡设在所述筋条上并沿着所述筋条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所述第一导轨(51)和所述第二导轨(52)分别设置在所述分隔门(30)的相对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51)和所述第二导轨(52)分别设置为至少两根,并且分别隔开预定距离相互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车还包括所述驾驶室(10)和所述货箱(20)之间共用的支撑框架(40)和支撑板(70),所述支撑框架(40)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物流车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柱(41)和第二立柱(4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立柱(41)和所述第二立柱(42)上端的连接梁(43),所述支撑板(70)沿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驾驶室(10)的地板上并且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41)和所述第二立柱(42)的下端连接,所述开口(12)由所述支撑框架(40)和所述支撑板(70)围合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箱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货箱顶板和货箱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货箱顶板和所述货箱底板之间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包括在所述货箱(20)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所述第一导轨(51)和所述第二导轨(52)分别设置在所述货箱底板和所述货箱顶板上,或者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围板和所述第二侧围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驾驶室(10)和所述货箱(20)之间的隔板(60),所述开口(12)形成在所述隔板(60)上,所述第一导轨(51)和所述第二导轨(52)分别设置在所述货箱底板和所述货箱顶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车还包括所述驾驶室(10)和所述货箱(20)之间共用的支撑框架(40)和支撑板(70),所述支撑框架(40)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物流车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柱(41)和第二立柱(4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立柱(41)和所述第二立柱(42)上端的连接梁(43),所述支撑板(70)沿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驾驶室(10)的地板上并且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41)和所述第二立柱(42)的下端连接,所述隔板(60)包括隔开设置的第一子隔板(61)和第二子隔板(62),所述第一子隔板(61)和所述第二子隔板(62)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41)和所述第二立柱(42)连接,所述开口(12)位于所述第一子隔板(61)和所述第二子隔板(62)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门(30)移动的路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件(54),用于将所述分隔门(30)定位在预定位置,所述物流车还包括锁定组件,用于在所述分隔门(30)位于所述开口(12)中时将所述分隔门(30)锁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4)和所述锁定组件为插销式结构或磁吸式结构。
CN202222963087.5U 2022-03-04 2022-11-07 物流车 Active CN21843145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0778 2022-03-04
CN2022204726900 2022-03-04
CN202220472690 2022-03-04
CN2022204707789 2022-03-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1456U true CN218431456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0729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3087.5U Active CN218431456U (zh) 2022-03-04 2022-11-07 物流车
CN202222963029.2U Active CN218477569U (zh) 2022-03-04 2022-11-07 物流车
CN202222963226.4U Active CN218400753U (zh) 2022-03-04 2022-11-07 物流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3029.2U Active CN218477569U (zh) 2022-03-04 2022-11-07 物流车
CN202222963226.4U Active CN218400753U (zh) 2022-03-04 2022-11-07 物流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84314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776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河北开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驾驶室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776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河北开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驾驶室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0753U (zh) 2023-01-31
CN218477569U (zh) 202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7315B2 (en) Seat device for vehicle
US20030234550A1 (en) Traveling console
CN218431456U (zh) 物流车
JP464986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システム
CN107618444B (zh) 车辆的货物管理系统
JP3712880B2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
CN218400842U (zh) 物流车
US20200324671A1 (en) Vehicle seat storage system
US20140077536A1 (en) Fold-flat seat assembly
CN111319520A (zh) 车辆车厢
US11021092B2 (en) Positionable platform with a releasable locking mechanism
JP2008230288A (ja) 車両の車室内構造
KR102351255B1 (ko) 차량의 시트 장치
CN109398239A (zh)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JP2020011549A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20230322310A1 (en) Truck cabin
US20210046855A1 (en) Vehicle seat with improved storage space and associated vehicle
US11554695B2 (en) Vehicle seat storage system
JP6166355B2 (ja) 乗り物
KR20240061477A (ko) 차량의 화물 적재 시스템
JP4069501B2 (ja) 自動車の荷室構造
JPH0226741Y2 (zh)
JP594183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H07164942A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2006306131A (ja) 車両用物入れ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