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1025U - 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 - Google Patents

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1025U
CN218431025U CN202222664981.2U CN202222664981U CN218431025U CN 218431025 U CN218431025 U CN 218431025U CN 202222664981 U CN202222664981 U CN 202222664981U CN 218431025 U CN218431025 U CN 218431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tank
bin
dust removal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649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649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1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1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1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固分离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包括罐体、隔板和布袋罐,罐体设有进料口和排料口,进料口用于与除尘塔连通,排料口用于与接收塔连通;隔板设在罐体内,隔板将罐体分为物料仓和除尘仓,物料仓分别与进料口和排料口连通;布袋罐设在除尘仓的上部,布袋罐伸入除尘仓内;隔板的上部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物料仓和除尘仓,通气孔与布袋罐相对设置,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连通物料仓和除尘仓。通过在罐体内设置隔板使其构成除尘仓和物料仓,将布袋罐布置在除尘仓的上部,构成了一个旋风罐的结构,相比于传统的三罐式结构,有利于减少罐体重量,缩短了罐体占用的长度,提高了车辆的可通过性。

Description

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固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
背景技术
钢铁冶金行业的各生产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粉尘,这些粉尘的收集、储存、运输、再利用是冶金行业环境治理的重要工作。目前产生粉尘的各个设备都配备了除尘塔,通过渣土车或吸引压送车将粉尘转到接收塔,变废为宝。渣土车在转运过程中,粉尘会有泄露,周边环境会受到污染,因此逐渐被吸引压送车取代。吸引压送车是一种罐式车辆,各收集点的粉尘通过负压或正压被吸至罐体内,再在收集站通过正压排放到接收塔,整个吸料、运输、排料等过程均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粉尘不外泄飞扬。
目前吸引压送车都是采用分体三罐式结构,即物料罐、旋风罐和布袋罐,布袋罐和旋风罐并排设置在物料罐的前端,物料罐、旋风罐和布袋罐依次连通。进料时,首先高速气流将粉尘吸入进料管,形成气固两相流,流体经过物料罐内部的沉降弯后速度有所降低,分离出大部分的固相,剩余气固混合相进入旋风罐后再次进行分离,最后通过布袋罐进行分离,气相进入真空泵,固相残留在旋风罐和布袋罐,经过三级分离将气固两相完全分离;排料时,物料罐、旋风罐和布袋罐内的粉料通过压缩空气流向接收塔。
而吸引压送车采用分体三罐式结构增加了车辆的长度和重量,不利于吸引压送车的转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引压送车采用分体三罐式结构增加了车辆的长度和重量而不利于吸引压送车转运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固分离罐,包括:
罐体,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与除尘塔连通,所述排料口用于与接收塔连通;
隔板,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罐体分为物料仓和除尘仓,且所述物料仓分别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排料口连通;
布袋罐,设置在所述除尘仓的上部,且所述布袋罐伸入所述除尘仓内;
其中,所述隔板的上部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物料仓和所述除尘仓,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布袋罐相对设置;
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物料仓和所述除尘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固分离罐,还包括:
沉降弯,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沉降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沉降弯穿过所述通气孔并环绕设置在所述布袋罐外,且所述沉降弯的侧部设置有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固分离罐,还包括:
仓门,用于封闭所述出料口,所述仓门活动连接在所述隔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固分离罐,还包括:
真空泵,与所述布袋罐的出气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固分离罐,还包括:
猪嘴,设置在所述罐体上并与所述排料口连通,所述猪嘴通过排料管与所述接收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固分离罐,还包括:
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除尘仓、所述猪嘴和所述排料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固分离罐,还包括:
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外界大气和所述布袋罐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气管通断的第二控制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固分离罐,还包括:
物料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物料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物料仓内粉料的堆积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固分离罐,还包括:
真空度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所述真空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罐体内的真空度;
真空安全阀,设置在所述罐体上,且所述真空安全阀与所述物料仓连通,所述真空安全阀与所述真空度检测元件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引压送车,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固分离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通过在罐体内设置隔板使其构成除尘仓和物料仓,并将布袋罐布置在除尘仓的上部,构成了一个旋风罐的结构。该气固分离罐相比于传统的三罐式结构,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减少罐体重量,降低成本,并且,在同等有效容积下,缩短了罐体占用的长度,提高了车辆的可通过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固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物料仓;2、除尘仓;3、布袋罐;
4、隔板;5、沉降弯;6、通气孔;
7、出料口;8、仓门;9、吸料控制阀;
10、猪嘴;11、排料控制阀;12、真空泵;
13、第一单向阀;14、第一控制阀;15、第二控制阀;
16、真空度传感器;17、正压传感器;18、正压压力表;
19、手动泄压阀;20、料位计;21、真空安全阀;
22、正压安全阀;23、温度传感器;24、空压机;
25、第二单向阀;26、第一阀门;27、第二阀门;
28、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固分离罐,包括罐体、隔板4、布袋罐3。
罐体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料口,进料口用于与除尘塔连通,以使粉料能够进入到罐体内;排料口用于与接收塔连通,以使罐体内的粉料能够进入接收塔内。这样,通过罐体可以将粉料由除尘塔转运至接收塔。
隔板4可以设置在罐体内,并且隔板4可以将罐体分为物料仓1和除尘仓2,物料仓1用于储存进入罐体内的粉料,除尘仓2用于将进入除尘仓2内的粉料分离出来。
这里,物料仓1分别与进料口和排料口连通,以便于进料和排料。
布袋罐3可以设置在除尘仓2的上部,并且布袋罐3可以伸入除尘仓2内,以便于进入除尘仓2的少量粉料随气体(比如氮气)向上运动至布袋罐3处并经过布袋罐3,使布袋罐3通过布袋将气固两相流中的固体(即粉料)阻隔在布袋外侧,使气体和极细微的固相颗粒才能穿透布袋进入布袋罐3内,达到气固分离的效果。
这里,布袋罐3设置在除尘仓2的上部,将布袋罐3布置在除尘仓2的上部,构成了一个旋风罐的结构利用旋风除尘和布袋除尘的原理可以将进入除尘仓2中的粉料分离出来。
其中,隔板4的上部可以设置有通气孔6,通气孔6可以连通物料仓1和除尘仓2,以使进入物料仓1的气体可以进入物料仓1内。
并且,通气孔6可以与布袋罐3相对设置。这样,便于气体经过布袋罐3,使布袋罐3将气体中的固体分离出来。
隔板4的底部可以设置有出料口7,出料口7可以连通物料仓1和除尘仓2,这样,除尘仓2内的粉料可以通过出料口7流入到物料仓1内,以随物料仓1内的粉料一同排出,有利于减少管道和阀门的数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
如此设置,通过在罐体内设置隔板4使其构成除尘仓2和物料仓1,并将布袋罐3布置在除尘仓2的上部,构成了一个旋风罐的结构。该气固分离罐相比于传统的三罐式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取消了罐体下部的流化床,有利于减少罐体重量,降低成本,并且,在同等有效容积下,缩短了罐体占用的长度,提高了车辆的可通过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沉降弯5,沉降弯5可以设置在罐体内,并且沉降弯5可以与进料口连通,以使从除尘塔进入的气固两相流可以经过沉降弯5,沉降弯5使进入的高速气固两相流回旋减速,使气固两相流中的大部分固相(即粉料)分离出来。
另外,沉降弯5可以穿过通气孔6并环绕设置在布袋罐3外,这样,既可以形成旋风除尘的效果,又可以使剩余的气固两相流可以经过布袋罐3,使布袋罐3对气固两相流进行气固分离。
这里,沉降弯5的侧部可以设置有开口,这样,以便于分离出来的固相(即粉料)可以落入物料仓1和除尘仓2内,并且便于气体进入布袋罐3内。
此外,沉降弯5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出口,出口朝向除尘仓2的底部设置,这样,便于沉降弯5内的粉料受重力作用落到除尘仓2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仓门8,仓门8可以用于封闭隔板4上的出料口7,以在气固分离罐吸料过程中,可以避免进入除尘仓2内的气固两相流再流回物料仓1内。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仓门8可以活动连接在隔板4上,并且仓门8可以朝向物料仓1打开,以便于除尘仓2内的粉料进入物料仓1内。
这里,仓门8的顶端可以与隔板4铰接,当罐体在排料举升时,仓门8可以受自身的重力作用打开,使除尘仓2内的粉料可以依靠自重落入物料仓1内,并随物料仓1内的粉料一同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真空泵12,真空泵12可以与布袋罐3的出气口连通。这样,真空泵12通过对布袋罐3抽气可以对整个罐体抽真空,从而便于粉料从除尘塔进入罐体内。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真空泵12可以通过第一气管与布袋罐3的出气口连通,并且,第一气管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4,第一控制阀14能够控制第一气管的通断,以便于对排气进行调控。
一些实施例中,真空泵12的出气口处还可以设置有排气消音器,以降低排气产生的噪音。
并且,第一气管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3,第一单向阀13朝向真空泵12单向导通,以避免真空泵12排出的气体反向流回罐体内。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真空度检测元件和真空安全阀21,真空度检测元件和真空安全阀21均可以设置在罐体上,并且真空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罐体内的真空度,真空安全阀21可以与物料仓1连通,这里,真空安全阀21可以设置在罐体上部,并且真空度检测元件可以与真空安全阀21通信连接。这样,以便于根据罐体内的真空度控制真空安全阀21的启闭,从而对罐体的真空度进行调控,提高气固分离罐的吸料效果以及安全性。
当真空检测元件检测到罐体内的真空度超过真空设定值时,真空安全阀21自动开启,对罐体进行泄压,使罐体内的真空度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分别与真空度检测元件和真空安全阀21通信连接,真空度检测元件可以将检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真空安全阀21的启闭。这里,不对控制器作具体限定,只需能够实现控制即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真空度检测元件可以为真空度传感器16,真空度传感器16可以对罐体内的真空度进行实时监测。
并且,第一控制阀14可以为电动蝶阀或气动蝶阀,真空度检测元件也可以与第一控制阀14和/或真空泵12通信连接,可以根据真空度检测元件检测的罐体内的真空度对第一控制阀14和/或真空泵12的启闭状态进行调节,以进一步地对罐体内的真空度进行调节。
当然,第一控制阀14也可以为手动阀门,在进行吸料时,可以人工打开手动阀门,以便于真空泵12抽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猪嘴10,猪嘴10可以设置在罐体上,并且猪嘴10可以与排料口连通,罐体内的粉料可以通过猪嘴10排出。
并且,猪嘴10可以通过排料管与接收塔连通,以使粉料通过猪嘴10经过排料管排入接收塔内。
这里,沿远离罐体的方向,猪嘴10的内径逐渐减小,以对粉料起到引流的作用,从而便于粉料进入排料管内。
排料管上可以设置有排料控制阀11,排料控制阀11可以控制排料管的通断,这里,排料控制阀11可以为气动阀门或电动阀门,比如排料控制阀11可以为气动球阀,或者,排料控制阀11可以为手动阀门,比如排料控制阀11可以为手动球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空压机24,空压机24的出气口可以分别与除尘仓2、猪嘴10和排料管连通,使一部分压缩空气可以经过除尘仓2流向物料仓1,并吹向猪嘴10,以对除尘仓2内的粉料起到引流作用,使除尘仓2内的粉料流向物料仓1并流入猪嘴10;一部分压缩空气可以进入猪嘴10,使猪嘴10内的粉料经过排料管进入接收塔;一部分压缩空气可以进入排料管,可以起到二次助吹的作用,使排料管内的粉料快速排入接收塔。这样,使空压机24内的压缩空气经过三条路径通过气固分离罐,可以有效提高排料效果,有利于节省排料时间。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空压机24的出气口可以通过第一管路与除尘仓2连通,这里,除尘仓2远离物料仓1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连通口,连通口可以靠近侧壁的底部设置,第一管路可以与连通口密封连接,以实现第一管路与除尘仓2的连接。
并且,第一管路上可以设置有第一阀门26,第一阀门26用于控制第一管路的通断。
空压机24的出气口可以通过第二管路与猪嘴10连通,第二管路可以连接在猪嘴10的底壁,并且猪嘴10的底壁可以为流化板。
并且,第二管路上可以设置有第二阀门27,第二阀门27用于控制第二管路的通断。
空压机24的出气口可以通过第三管路与排料管连通,并且,第三管路上可以设置有第三阀门28,第三阀门28用于控制第三管路的通断。
这里,第一阀门26、第二阀门27和第三阀门28均可以为气动阀门或电动阀门,也可以为手动阀门,比如可以为手动球阀或手动蝶阀。并且,空压机24的出气口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5,第二单向阀25可以避免压缩空气回流至空压机2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第二气管,第二气管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外界大气和布袋罐3连通,第二气管上可以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5,第二控制阀15可以用于控制第二气管的通断。当物料仓1内的粉料满仓后或粉料达到预设高度时,可以打开第二控制阀15,使第二气管将外界大气和布袋罐3连通,外界大气自动吸入布袋罐3内,以对罐体内补气,直至罐体的内外压力平衡;并且在补气过程中,从外界流入布袋罐3的气流可以自动反吹布袋罐3的布袋,使粘附在布袋外壁上的粉料落至除尘仓2的底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物料检测元件,物料检测元件可以设置在罐体内,物料检测元件可以用于检测物料仓1内粉料的堆积高度。这样,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物料仓1内粉料的堆积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物料检测元件可以为料位计20,料位计20可以对罐体内粉料的堆积高度进行检测。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罐体的进料口可以通过进料管与除尘塔连通,并且进料管上可以设置有吸料控制阀9,吸料控制阀9可以控制进料管的通断,以便于对进料量进行控制。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物料检测元件可以分别与真空泵12和吸料控制阀9通信连接。当物料检测元件检测到物料仓1内粉料的堆积高度达到预设高度时,吸料控制阀9可以关闭,以截断进料管,使粉料不能进入罐体,并且关闭真空泵12。
这里,物料检测元件可以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真空泵12和吸料控制阀9可以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物料检测元件可以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真空泵12和吸料控制阀9的通断。
在其他实施例中,吸料控制阀9也可以为手动阀门,当物料检测元件检测到罐体内粉料的堆积高度达到预设高度时,操作人员可以手动关闭吸料控制阀9。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正压传感器17和正压压力表18,正压传感器17用于检测罐体内的压力,正压压力表18与正压传感器17通信连接,以将正压传感器17检测到的压力显示出来,以便于操作人员观察。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正压安全阀22,正压安全阀22设置罐体上,并且正压安全阀22与物料仓1连通,正压安全阀22与正压传感器17通信连接,当正压传感器17检测到罐体内的压力超出预设压力值时,控制正压安全阀22打开,对罐体进行泄压,以保证罐体的压力平衡,从而提高罐体的安全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手动泄压阀19,手动泄压阀19可以与物料仓1连通,当正压传感器17检测到罐体内的压力超出预设压力值时,操作人员可以手动打开手动泄压阀19,对罐体进行泄压。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气固分离罐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23,温度传感器23用于对罐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以便于操作人员清楚罐体内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分离罐,在吸料之前,关闭第一阀门26、第二阀门27、第三阀门28、第二控制阀15、吸料控制阀9和排料控制阀11。在吸料时,开启真空泵12和第一控制阀14,使真空泵12对罐体抽气,直至正压传感器17检测到罐体内的压力达到-0.05MPa时,开启吸料控制阀9,使除尘塔中的粉料和氮气组成的气固两相流进入沉降弯5,气固两相流经过沉降弯5的回旋减速后大部分的粉料通过沉降弯5的开口降落至物料仓1底部;残留的粉料随氮气沿沉降弯5进入除尘仓2,再次回旋减速后,大部分的粉料降落至除尘仓2的底部;剩余极少量的粉料随氮气往布袋罐3的上方运动,其中的粉料被布袋罐3的布袋过滤并掉落至除尘仓2底部或附着在布袋的外壁上;进入布袋罐3的氮气流经第一控制阀14、第一单向阀13和真空泵12以及排气消音器排至外界大气。
当料位计20检测到物料仓1内物料的堆积高度达到预设高度时,关闭真空泵12、第一控制阀14、吸料控制阀9,并开启第二控制阀15,使外界大气自动地吸入布袋罐3,直至罐体的内外压力平衡时,即正压传感器17检测到罐体内的压力为零,关闭第二控制阀15。
在排料时,保持第一控制阀14、第二控制阀15、吸料控制阀9、排料控制阀11和真空泵12处于关闭状态,开启空压机24、第一阀门26、第二阀门27和第三阀门28,直至正压传感器17检测到罐体内的压力达到+0.2MPa时,开启排料控制阀11;将罐体举升到一定角度,使隔板4上的仓门8在重力作用下朝向物料仓1打开,使除尘仓2中的粉料流向物料仓1;并且空压机24的一部分压缩空气经除尘仓2流向物料仓1,将粉料吹向猪嘴10;一部分压缩空气进入猪嘴10将粉料垂直悬浮状态,使粉料随压缩空气(高压气流)经过排料管排至接收塔;另一部分压缩空气直接进入排料管,起到二次助吹的作用,使粉料快速排入接收塔内,实现气固分离罐的排料。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引压送车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吸引压送车与上文描述的气固分离罐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引压送车,可以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气固分离罐。气固分离罐可以设置在底盘上,以便于转运粉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引压送车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固分离罐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相一致,则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固分离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与除尘塔连通,所述排料口用于与接收塔连通;
隔板,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罐体分为物料仓和除尘仓,且所述物料仓分别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排料口连通;
布袋罐,设置在所述除尘仓的上部,且所述布袋罐伸入所述除尘仓内;
其中,所述隔板的上部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物料仓和所述除尘仓,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布袋罐相对设置;
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物料仓和所述除尘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分离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沉降弯,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沉降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沉降弯穿过所述通气孔并环绕设置在所述布袋罐外,且所述沉降弯的侧部设置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分离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仓门,用于封闭所述出料口,所述仓门活动连接在所述隔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分离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真空泵,与所述布袋罐的出气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分离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猪嘴,设置在所述罐体上并与所述排料口连通,所述猪嘴通过排料管与所述接收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固分离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除尘仓、所述猪嘴和所述排料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分离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外界大气和所述布袋罐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气管通断的第二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分离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物料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物料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物料仓内粉料的堆积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分离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真空度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所述真空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罐体内的真空度;
真空安全阀,设置在所述罐体上,且所述真空安全阀与所述物料仓连通,所述真空安全阀与所述真空度检测元件通信连接。
10.一种吸引压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固分离罐。
CN202222664981.2U 2022-10-10 2022-10-10 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 Active CN218431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64981.2U CN218431025U (zh) 2022-10-10 2022-10-10 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64981.2U CN218431025U (zh) 2022-10-10 2022-10-10 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1025U true CN218431025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5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64981.2U Active CN218431025U (zh) 2022-10-10 2022-10-10 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1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6920A (zh) 一种连续式密相正压气力输送设备和输送方法
CN103434844B (zh) 双压送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方法
CN203402719U (zh) 一种谷物吸取器
CN218431025U (zh) 气固分离罐及吸引压送车
CN209209913U (zh) 干法粉料输送装置
CN209337668U (zh) 料仓泵和气力输送设备
CN203806268U (zh) 一种封闭式石墨装车设备
CN215755233U (zh) 一种连续输料系统
CN102491095B (zh) 粉粒状物料风送系统及方法
CN211254436U (zh) 一种仓泵输送系统
CN203529460U (zh) 一种正负压结合的物料输送及处理装置
CN205818390U (zh) 真空上料装置
CN203402701U (zh) 一种谷物吸取头
CN209423499U (zh) 一种气力混合装置
CN208544883U (zh) 大型粉料卸载输送趸船
CN205932544U (zh)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集装箱装车设施
CN202321658U (zh) 粉粒状物料风送设备
CN207986189U (zh) 气动真空输送物料装置
CN219879817U (zh) 一种粉料配料用储料设备
CN203402695U (zh) 一种直管
CN218909068U (zh) 一种炼焦除尘灰外排系统
CN219357235U (zh) 一种高处平台灰尘清扫收集转运排放装置
CN220295794U (zh) 铸造气力送砂系统中砂仓呼吸口的优化结构
CN209410548U (zh) 一种应用于吨袋上的除尘拆包系统
CN216271976U (zh) 一种气动上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