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8357U - 一种蒸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8357U
CN218418357U CN202223002795.9U CN202223002795U CN218418357U CN 218418357 U CN218418357 U CN 218418357U CN 202223002795 U CN202223002795 U CN 202223002795U CN 218418357 U CN218418357 U CN 218418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steam
pipe
mesh bel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27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陈守斌
程梅
陈晓燕
饶永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ongliu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ongliu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ongliu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ongliu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027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8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8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8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米装置,涉及蒸煮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保温壳体,顶部具有泄压管和进料口、下部一侧具有出料口;位于进料口下方的网带,多个网带沿纵向错位排列,任意相邻两个网带的移动方向相反,稻米能够随网带移动并掉落至该网带下方的网带上;蒸汽发生器,顶部具有蒸汽输出管;蒸汽导入管,一端与蒸汽输出管连通、另一端与保温壳体的内部连通;通过蒸汽导入管将高温蒸汽输送至每个网带的下方附近,便能够尽可能地降低这种影响,使得在同一加热时段内,最下方网带上的稻米和最上方网带上的稻米被蒸熟程度的差异不至于太大;在取出被蒸熟的稻米时,蒸米装置无须整体倾斜,能够更方便、更安全地取出被蒸熟的稻米。

Description

一种蒸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米装置。
背景技术
米制品加工工艺中,通常需将稻米蒸煮熟后,方可进行后续加工。目前,稻米采用高温蒸汽蒸煮的方法,将稻米放置于密闭容器内的蒸篦中,向该密闭容器中通入高温蒸汽,再保持一段时间,即可煮熟稻米。
现有的稻米蒸煮装置,在密闭容器内纵向且间隔地活动设置有多个蒸篦,在需要卸下稻米时,只能逐层取放各个蒸篦,效率极低,且需要操作者将手伸入密闭容器内,这一方面存在操作者被烫伤的风险,另一方面存在不易保证食品卫生的问题。
为了应对上述情况,申请号为CN202121178315.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稻米蒸煮装置,其将第二保温壳体设置于第一保温壳体的一侧,从第一保温壳体上取下第二保温壳体后,便可将稻米放置于各层的蒸篦上;在需要取下蒸篦上的稻米时,可在取下第二保温壳体后,在第一保温壳体的一侧放置接料器皿,再通过伸缩气缸使第一保温壳体倾斜,以方便、快捷地倒出稻米;在整个卸料的过程中,无须操作者将手伸入第一保温壳体内,以降低操作者被烫伤的风险,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上述稻米蒸煮装置虽然能够降低操作者被烫伤的风险、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但是,仍然存在如下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1.各层蒸篦沿纵向间隔设置,高温蒸汽聚集在最上层蒸篦的附近,使得位于最上层蒸篦的稻米先于其他蒸篦上的稻米被蒸熟,从而造成在取出稻米时,各层蒸篦上稻米被蒸熟的程度不同。
2.为了避免操作者被烫伤,在每次取出被蒸熟的稻米时,均需要通过伸缩气缸整体地倾斜第一保温壳体和位于第一保温壳体内的各个蒸篦,以倒出被蒸熟的稻米,然而上过程较为繁琐且对伸缩气缸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米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米装置,其主要可以包括:
保温壳体,顶部具有泄压管和可启闭的进料口、下部一侧具有可启闭的出料口;
位于进料口下方的网带,多个网带沿纵向错位排列,任意相邻两个网带的移动方向相反,稻米能够随网带移动并掉落至该网带下方的网带上,最下方的网带的一端靠近出料口;
蒸汽发生器,顶部具有蒸汽输出管;及
蒸汽导入管,一端与蒸汽输出管连通、另一端与保温壳体的内部连通;
其中,蒸汽导入管能够将高温蒸汽输送至每个网带的下方附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网带包括:
用于承载和输送稻米的输送网;
设置在输送网相对两侧的链条;及
安装于保温壳体的链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网带的下方设置有刮米板,刮米板固定于保温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汽导入管的一端连接有位于保温壳体外的竖管,竖管与蒸汽输出管连通,蒸汽导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保温壳体内并连接有横管,横管的两端沿网带的长度方向延伸;
横管上分布有多个出汽管,出汽管的一端沿网带的宽度方向延伸,出汽管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上分布有多个出汽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汽管的长度与网带的宽度相等或基本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料口的宽度与网带的宽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米装置还包括:
下料板,活动设置在出料口的附近,下料板的一端能够穿过出料口,并与最下方的网带的一端相抵接;及
支杆,一端与保温壳体的一侧铰接、另一端固定在下料板的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米装置还包括位于出料口的上方的固定杆,固定杆横向地固定于保温壳体、固定杆的一端插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固定杆可相对转动;
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用于限制支杆逆时针转动的挂钩、另一端具有防脱部,防脱部与固定杆的内部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当网带有两个时,从进料口倒入稻米,稻米将掉落至最上方的网带上,稻米随该网带左移并掉落至位于该网带下方的另一网带上,待稻米基本铺满这两个网带的上侧后,即可停止各个网带的移动,以便于在关闭进料口和出料口后,通过蒸汽导入管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高温蒸汽导入保温壳体内,从而蒸熟稻米;稻米被蒸熟后,即可打开出料口并使各个网带继续移动,以取出被蒸熟的稻米。
2.虽然,高温蒸汽也会聚集在最上方的网带附近,但是,通过蒸汽导入管将高温蒸汽输送至每个网带的下方附近,便能够尽可能地降低这种影响,使得在同一加热时段内,最下方网带上的稻米和最上方网带上的稻米被蒸熟程度的差异不至于太大。
3.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取出被蒸熟的稻米时,蒸米装置无须整体倾斜,能够更方便、更安全地取出被蒸熟的稻米。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蒸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送网和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竖管、蒸汽导入管、横管和出汽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料板、支杆、固定杆、连接杆和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料板的一端与最下方的网带的一端相抵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固定杆、连接杆和挂钩沿上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保温壳体,11-泄压管,12-进料口,13-出料口,
2-网带,21-输送网,22-链条,23-链轮,
3-蒸汽发生器,31-蒸汽输出管,
4-蒸汽导入管,41-竖管,42-横管,43-出汽管,431-出汽孔,
5-刮米板,
61-下料板,62-支杆,
71-固定杆,72-连接杆,721-挂钩,722-防脱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内”、“外”、“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6,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稻米的移动方向;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米装置,其主要可以包括:保温壳体1、网带2、蒸汽发生器3和蒸汽导入管4。
保温壳体1的顶部具有泄压管11和可启闭的进料口12、下部一侧具有可启闭的出料口13;进料口12和出料口13例如可以连接有可启闭的盖板或密封门,泄压管11起到限制保温壳体1内部气压的作用。
网带2位于进料口12的下方,最上方的网带2靠近进料口12设置,多个网带2沿纵向错位排列,任意相邻两个网带2的移动方向相反,稻米能够随网带2移动并掉落至该网带2下方的网带2上,最下方的网带2的一端靠近出料口13,以便于出料。
蒸汽发生器3的顶部具有蒸汽输出管31,蒸汽发生器3利用电能或燃气加热蒸汽发生器3中的水,以产生高温蒸汽。
蒸汽导入管4,一端与蒸汽输出管31连通、另一端与保温壳体1的内部连通;蒸汽导入管4能够将蒸汽发生器3产生的高温蒸汽输送至每个网带2的下方附近。
当网带2有两个时,从进料口12倒入稻米,稻米将掉落至最上方的网带2上,稻米随该网带2左移并掉落至位于该网带2下方的另一网带2上,待稻米基本铺满这两个网带2的上侧后,即可停止各个网带2的移动,以便于在关闭进料口12和出料口13后,通过蒸汽导入管4将蒸汽发生器3产生的高温蒸汽输送至每个网带2的下方附近,使得在同一加热时段内,最下方网带2上的稻米和最上方网带2上的稻米被蒸熟的程度基本一致,从而更好地蒸熟两个网带2上的稻米,待稻米被蒸熟后,即可打开出料口13并重新启动用于驱动网带2的电机等动力设备,以便于取出两个网带2上被蒸熟的稻米;当网带2有三个以上时,与上述过程同理,这里就不再赘述。
上文大体上描述了蒸米装置的主要部件和作用原理,下文将对蒸米装置做更为详细的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网带2主要可以包括:输送网21、链条22和链轮23;输送网21用于承载和输送稻米,两个链条22分别设置在输送网21的左右两侧(图2所示左右方向),链轮23安装于保温壳体1并与链条22配合使用。链轮23可通过设置在保温壳体1外的电机等动力设备驱动。
为了避免稻米粘在网带2上,网带2的下方设置有刮米板5,刮米板5固定于保温壳体1。当需要从出料口13取出被蒸熟的稻米时,随着网带2的移动,刮米板5能够刮落粘在网带2上的稻米。
为了便于通过蒸汽导入管4将蒸汽发生器3产生的高温蒸汽输送至每个网带2的下方附近,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蒸汽导入管4的一端连接有位于保温壳体1后侧(图1所示前后方向)的竖管41,竖管41的上端与蒸汽输出管31连通,蒸汽导入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保温壳体1内并连接有横管42,横管42的两端沿网带2的长度方向(图1所示左右方向)延伸;横管42上分布有多个出汽管43,出汽管43的一端沿网带2的宽度方向(图2所示左右方向)延伸,出汽管43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图2所示左右方向)上分布有多个出汽孔431。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出汽管43的长度与网带2的宽度相等或基本相等,这有利于使网带2上的稻米均匀地受热。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进料口12的宽度与网带2的宽度相等,以便于将稻米均匀地铺在最上方的网带2上。
请参照图1、图4、图5和图6,蒸米装置还可以包括:下料板61和支杆62;下料板61活动设置在出料口13的附近,下料板61的一端能够穿过出料口13,并与最下方的网带2的一端相抵接;支杆62的一端与保温壳体1的一侧铰接、另一端固定在下料板61的侧面。打开出料口13后,逆时针转动支杆62和下料板61,使下料板61的一端穿过出料口13并与最下方的网带2的一端相抵接或靠近该网带2的一端,从而便于引导被蒸熟的稻米至保温壳体1外。
请参照图1、图4和图6,为了便于使下料板61和支杆62保持在出料口13的上方,以方便出料口13的启闭,蒸米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出料口13的上方的固定杆71,固定杆71横向地固定于保温壳体1、固定杆71的一端插接有连接杆72,连接杆72与固定杆71可相对转动;连接杆72的一端固定有挂钩721、另一端具有防脱部722,挂钩721用于钩住支杆62,以限制支杆62沿逆时针方向的转动,防脱部722与固定杆71的内部滑动配合,防脱部722能够避免连接杆72脱离固定杆71。顺时针转动支杆62,使支杆62移动至挂钩721的右侧,当挂钩721钩住支杆62后,在支杆62的作用下,与挂钩721相连的连接杆72不会再相对于固定杆71转动,通过挂钩721也就能够达到限制支杆6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与挂钩721相连的连接杆72是可以相对于固定杆转动的,因此,在顺时针转动支杆62的过程中,可适当转动挂钩721、调整挂钩721的姿态,使挂钩721与支杆62错开,以便于支杆62能够顺利地移动至挂钩721的右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蒸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温壳体,顶部具有泄压管和可启闭的进料口、下部一侧具有可启闭的出料口;
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的网带,多个所述网带沿纵向错位排列,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网带的移动方向相反,稻米能够随所述网带移动并掉落至该网带下方的网带上,最下方的网带的一端靠近所述出料口;
蒸汽发生器,顶部具有蒸汽输出管;及
蒸汽导入管,一端与所述蒸汽输出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保温壳体的内部连通;
其中,所述蒸汽导入管能够将高温蒸汽输送至每个所述网带的下方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带包括:
用于承载和输送稻米的输送网;
设置在所述输送网相对两侧的链条;及
安装于所述保温壳体的链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带的下方设置有刮米板,所述刮米板固定于所述保温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导入管的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保温壳体外的竖管,所述竖管与所述蒸汽输出管连通,所述蒸汽导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保温壳体内并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的两端沿所述网带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横管上分布有多个出汽管,所述出汽管的一端沿所述网带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出汽管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上分布有多个出汽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汽管的长度与所述网带的宽度相等或基本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的宽度与所述网带的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蒸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米装置还包括:
下料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附近,所述下料板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出料口,并与最下方的所述网带的一端相抵接;及
支杆,一端与所述保温壳体的一侧铰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料板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米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横向地固定于所述保温壳体、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杆可相对转动;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用于限制所述支杆逆时针转动的挂钩、另一端具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与所述固定杆的内部滑动配合。
CN202223002795.9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蒸米装置 Active CN218418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2795.9U CN21841835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蒸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2795.9U CN21841835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蒸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8357U true CN218418357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4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2795.9U Active CN21841835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蒸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8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33048A (en) Freeze drying apparatus
US20060213372A1 (en) Rotary cooker and cooler with improved product transfer mechanism
CN210782797U (zh) 低温状态下的冷冻食品快速解冻装置
CN102439116A (zh) 一种生成生物质炭和生物质能的热解过程和设备
JPH06101999B2 (ja) 減圧膨化乾燥装置
JP2008055285A (ja) 水蒸気の水成分と水蒸気の熱にて被処理物を水熱処理する水熱処理装置と方法
WO2010138021A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ушки материалов
CN218418357U (zh) 一种蒸米装置
KR20140070643A (ko) 원료 가열 장치
KR200455426Y1 (ko) 식료품 건조기
CN210128590U (zh) 一种电镀件烘干系统
CN112716318A (zh) 一种使用生物质颗粒的蒸汽烧烤炉
CN104222183B (zh) 一种多联立式真空油炸机
CN217658049U (zh) 一种用于速冻玉米粒加工的蒸煮装置
JP2001163404A (ja) 廃棄物減容処理車
CN216386536U (zh) 一种速冻食品检测用样品解冻装置
CN207147218U (zh) 一种微波链式回转设备
CN215766192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回转滚筒干燥机
CN113729140B (zh) 一种固体食品的超高温短时杀菌装置及其方法
JP2006105523A (ja) 過熱蒸気処理装置
CN208443155U (zh) 一种不锈钢板加热烘干装置
CN215124056U (zh) 一种香肠用蒸煮装置
JP3616038B2 (ja) 成型加工食品の真空凍結乾燥方法および成型加工食品の真空凍結乾燥装置
MX2008004888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cocinar material alimenticio particulado.
CN208875372U (zh) 一种炒货机中的烘烤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