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8428U - 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8428U
CN218408428U CN202222625577.4U CN202222625577U CN218408428U CN 218408428 U CN218408428 U CN 218408428U CN 202222625577 U CN202222625577 U CN 202222625577U CN 218408428 U CN218408428 U CN 218408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upporting
support structure
support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55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硕
刘敦宁
马宏刚
赵培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55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8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8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8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该电机支撑结构包括:连接结构、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和支撑盘;所述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支撑盘均同轴设置;所述支撑盘同轴套设在中间轴上,所述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盘的外缘处,并与变速箱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沿轴向延伸设置在所述支撑盘上。该电机支撑结构,通过电机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为驱动电机提供可靠的支撑结构,为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而且通过连接结构的设置,使该电机支撑结构可拆卸设置在变速箱壳体上,当驱动电机在剧烈运作下损坏了支撑结构后,可以直接对电机支撑结构进行整体更换。

Description

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
背景技术
变速箱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转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的目的。
其中,自动变速箱具有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等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发展方向。自动变速箱是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
越来越多的混动汽车为了更好地驾驶体验以及经济性,也开始配备自动变速箱,而且混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往往会将驱动电机集成在变速箱内部;目前的混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都是将驱动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直接支撑在变速箱壳体上,这就导致当驱动电机以较大功率输出时或者是长时间的驾驶后,产生的抖动很容易直接导致变速箱壳体变形甚至损坏,需要对整个变速箱壳体进行维修甚至更换,后期的维护成本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机支撑结构,包括:连接结构、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和支撑盘;
所述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支撑盘均同轴设置;
所述支撑盘同轴套设在中间轴上,所述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盘的外缘处,并与变速箱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沿轴向延伸设置在所述支撑盘上,并用于支撑电机定子;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盘的内缘处,并用于支撑电机转子。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套设在所述电机定子的外周侧,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内壁用于支撑所述电机定子。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支撑盘的一端开设有敞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内壁与所述电机定子过盈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电机转子之间设有轴承。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设有限位部,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轴承的端面抵接。
可选的,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轴承的外环的端面抵接。
可选的,还包括第三支撑结构,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同轴设置在所述支撑盘上,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旋变定子。
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三支撑结构朝向所述旋变定子凸起,并与所述旋变定子抵接。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电机支撑结构,通过电机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为驱动电机提供可靠的支撑结构,为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而且通过连接结构的设置,使该电机支撑结构可拆卸设置在变速箱壳体上,当驱动电机在剧烈运作下损坏了支撑结构后,可以直接对电机支撑结构进行整体更换,或者将电机支撑结构从变速箱壳体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整形,既能降低支撑结构损坏后的维修更换成本,不需要更换整个变速箱壳体,同时也能方便对电机支撑结构的维修工作,为维修工人提供更方便的维修空间。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安装在变速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结构;21、第一支撑结构;22、第二支撑结构;221、限位部;23、第三支撑结构;24、支撑盘;3、中间轴;4、变速箱壳体;51、电机定子;52、电机转子;53、旋变定子;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变速箱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转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的目的。
其中,自动变速箱具有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等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发展方向。自动变速箱是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
越来越多的混动汽车为了更好地驾驶体验以及经济性,也开始配备自动变速箱,而且混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往往会将驱动电机集成在变速箱内部;目前的混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都是将驱动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直接支撑在变速箱壳体上,这就导致当驱动电机以较大功率输出时或者是长时间的驾驶后,产生的抖动很容易直接导致变速箱壳体变形甚至损坏,需要对整个变速箱壳体进行维修甚至更换,后期的维护成本非常高。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通过电机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为驱动电机提供可靠的支撑结构,为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而且通过连接结构的设置,使该电机支撑结构可拆卸设置在变速箱壳体上,当驱动电机在剧烈运作下损坏了支撑结构后,可以直接对电机支撑结构进行整体更换,或者将电机支撑结构从变速箱壳体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整形,既能降低支撑结构损坏后的维修更换成本,不需要更换整个变速箱壳体,同时也能方便对电机支撑结构的维修工作,为维修工人提供更方便的维修空间。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支撑结构包括:连接结构1、第一支撑结构21、第二支撑结构22和支撑盘24;连接结构1、第一支撑结构21、第二支撑结构22和支撑盘24均同轴设置;支撑盘24同轴套设在中间轴3上,连接结构1设置在支撑盘24的外缘处,并与变速箱壳体4连接;第一支撑结构21沿轴向延伸设置在支撑盘24上,并用于支撑电机定子51;第二支撑结构22设置在支撑盘24的内缘处,并用于支撑电机转子52。
其中,通过电机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为驱动电机提供可靠的支撑结构,为电机定子51和电机转子52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而且通过连接结构1的设置,使该电机支撑结构可拆卸设置在变速箱壳体4上,当驱动电机在剧烈运作下损坏了支撑结构后,可以直接对电机支撑结构进行整体更换,或者将电机支撑结构从变速箱壳体4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整形,既能降低支撑结构损坏后的维修更换成本,不需要更换整个变速箱壳体4,同时也能方便对电机支撑结构的维修工作,为维修工人提供更方便的维修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21为筒状结构,第一支撑结构21套设在电机定子51的外周侧,第一支撑结构21的内壁用于支撑电机定子51;通过筒状结构的第一支撑结构21的设置,能够沿周向包裹在电机定子51的外周侧,最大限度的提高与电机定子51的接触面积,从而显著地提高对电机定子51的支撑效果。
继续参照图1至图3所示,第一支撑结构21远离支撑盘24的一端开设有敞口;应当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支撑结构21和支撑盘24组合形成单侧设有敞口的杯状结构,利用该敞口能够为驱动电机提供稳定的散热通道,从而保证驱动电机的工作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21的内壁与电机定子51过盈配合;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电机定子51在第一支撑结构21上的稳定性,同时,这样设置没有通过其他支撑结构,降低了连接处的结构复杂程度,减少了共振等情况发生,同时利用这种简单的结构也大大降低了电机支撑结构的成本。
继续参照图3所示,第二支撑结构22和电机转子52之间设有轴承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结构22上设有限位部221,至少部分限位部221与轴承6的端面抵接;通过轴承6的设置,能够为电机转子52提供较好的径向支撑以外,还能保证电机转子52的转动受到更少的摩擦力,提高驱动电机的输出效率;轴承6可以是深沟球轴承,通过限位部221的设置,能够对轴承6进行轴向上的限位,进而对电机转子52进行轴向上的限位,防止其在转动的同时沿轴向发生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限位部221与轴承6的外环的端面抵接;这样设置既能实现限位部221的轴向限位的功能,同时也能使其不与转动的轴承6的内环接触,减少摩擦损耗。
继续参照图1至图3所示,该电机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三支撑结构23,第三支撑结构23同轴设置在支撑盘24上,第三支撑结构23用于支撑旋变定子53;通过第三支撑结构23的设置,能够对驱动电机的旋变定子53进行轴向上的支撑限位,从而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机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撑结构23为环形结构,第三支撑结构23朝向旋变定子53凸起,并与旋变定子53抵接;第三支撑结构23也可以是沿周向均匀排布的凸起结构,只要能够与旋变定子53抵接,对旋变定子53实现支撑作用即可。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
具体实现方式和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电机支撑结构实施例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结构(1)、第一支撑结构(21)、第二支撑结构(22)和支撑盘(24);
所述连接结构(1)、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1)、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2)和所述支撑盘(24)均同轴设置;
所述支撑盘(24)同轴套设在中间轴(3)上,所述连接结构(1)设置在所述支撑盘(24)的外缘处,并与变速箱壳体(4)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1)沿轴向延伸设置在所述支撑盘(24)上,并用于支撑电机定子(51);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2)设置在所述支撑盘(24)的内缘处,并用于支撑电机转子(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1)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1)套设在所述电机定子(51)的外周侧,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1)的内壁用于支撑所述电机定子(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1)远离所述支撑盘(24)的一端开设有敞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1)的内壁与所述电机定子(51)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2)和所述电机转子(52)之间设有轴承(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2)上设有限位部(221),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部(221)与所述轴承(6)的端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部(221)与所述轴承(6)的外环的端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结构(23),所述第三支撑结构(23)同轴设置在所述支撑盘(24)上,所述第三支撑结构(23)用于支撑旋变定子(5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结构(23)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三支撑结构(23)朝向所述旋变定子(53)凸起,并与所述旋变定子(53)抵接。
10.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支撑结构。
CN202222625577.4U 2022-09-30 2022-09-30 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 Active CN218408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5577.4U CN218408428U (zh) 2022-09-30 2022-09-30 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5577.4U CN218408428U (zh) 2022-09-30 2022-09-30 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8428U true CN218408428U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9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5577.4U Active CN218408428U (zh) 2022-09-30 2022-09-30 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84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21297A (zh) * 2023-05-08 2023-06-06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总成及其装配工艺以及混动汽车的变速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21297A (zh) * 2023-05-08 2023-06-06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总成及其装配工艺以及混动汽车的变速箱
CN116221297B (zh) * 2023-05-08 2023-09-08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总成及其装配工艺以及混动汽车的变速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1674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变速箱
CN101244747A (zh) 自动变速电动轮毂
CN218408428U (zh) 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
CN203864443U (zh) 电动车的自动变速驱动装置
CN102529572B (zh)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两档自动变速轮毂
CN109203953A (zh) 双电机纯电动多模动力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215908357U (zh) 变速箱输入轴的连接结构以及变速箱
CN212616142U (zh) 便于安装的行星排总成
CN210068789U (zh) 一种用于变速器的离合器、离合器总成、双离合结构及两挡自动变速器
CN212839268U (zh) 用于变速器输出轴的速度检测装置
CN114321330A (zh) 变速箱用支撑结构、变速箱以及车辆
JPS5919139Y2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
CN113280054A (zh) 变速器用离合器总成的安装结构及变速器
CN202491681U (zh) 一种轮边驱动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
CN218408429U (zh) 发电机端盖、变速箱以及混动汽车
CN212839059U (zh) 用于定子轴与制动器外毂的连接结构
CN213064570U (zh) 可同步转动的太阳轮组
CN108343737B (zh) 换挡装置和车辆
CN217081180U (zh) 变速器用离合器总成的安装结构及变速器
CN215762907U (zh) 变速器用离合器总成及变速器
CN118030807A (zh) 定子轴以及变速箱
CN212744954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离合器输入接口装置
CN213064402U (zh) 用于变速器离合器的内毂
CN216923118U (zh) 制动器与齿圈的连接结构、变速箱以及车辆
CN113007292B (zh) 一种特性参数连续可变的滚子行星排传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