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0465U - 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0465U
CN218400465U CN202221549546.9U CN202221549546U CN218400465U CN 218400465 U CN218400465 U CN 218400465U CN 202221549546 U CN202221549546 U CN 202221549546U CN 218400465 U CN218400465 U CN 218400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
connecting plate
rod piece
plate
sid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95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辉
李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Tongl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Tongl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Tongl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Tongl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95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0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0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0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包括侧防护框、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侧防护框通过第一支腿连接于副车架,通过第二支腿连接于底盘大梁。所述第一支腿竖直部位高度大于第二支腿竖直部位高度。所述第一支腿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二支腿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侧防护框包括横梁,横梁内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容易更换。专门设计的支腿特别结构体积小且强度高,可有效利用空间,保证侧防护框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自卸车由于底部具有较大空间,通常需要在侧边安装防护结构。陕汽部分底板加热自卸车底盘由于左侧消音器与电瓶间隙小,而且还要从排气口安装底板加热管道,常用结构侧防护支腿无法安装。若消音器与电瓶间不安装支腿则防护栏横梁悬空太长影响侧防护的整体强度,因而设计出该种结构以满足侧防护的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专用于底板加热自卸车底盘的侧面防护装置,此结构适用于6*4底板加热自卸车。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包括侧防护框、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侧防护框通过第一支腿连接于副车架,通过第二支腿连接于底盘大梁。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支腿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均为倒置L形,第一杆件的一侧与第二杆件的一侧焊接,第一杆件的另一侧通过支撑块与第二杆件连接。
所述第二支腿包括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均为倒置L形,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的水平部位上下并排焊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支腿竖直部位高度大于第二支腿竖直部位高度。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支腿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二支腿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侧防护框包括横梁,横梁内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侧防护框包括纵梁,所述纵梁与横梁固定连接。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支腿水平部位一端焊接在副车架上;
所述第二支腿水平部位一端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上设有垂直于端板向内延伸的两个加强板,端板上设有端板安装孔,通过螺栓与底盘大梁固定连接。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为截面为L形的板状结构,其中一面向外弯折90度,上面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面固定连接到第一支腿竖直部位,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面固定连接到第二支腿竖直部位。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第二连接板上的安装孔为条形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安装拆卸方便,容易更换。
2.结构简单,强度高,外观美观。
3.专门设计的支腿特别结构,体积小且强度高。降低支腿高度以适应陕汽底板加热自卸车底盘左侧消音器与电瓶的间隙,可有效利用空间,保证侧防护框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侧防护框的B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腿结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右视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防护框;2、支撑块;3、第一支腿;4、第二支腿;5、压板;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端板;9、加强板;11、横梁;12、纵梁;30、第一杆件;31、第二杆件;40、第三杆件;41、第四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防护框1、第一支腿3和第二支腿4;所述侧防护框1通过第一支腿3连接于副车架,通过第二支腿4连接于底盘大梁。第一支腿3设置在侧面车尾方向,第二支腿4设置在侧面车头方向。
所述第一支腿3竖直部位高度大于第二支腿4竖直部位高度。第二支腿为专门设计的特别结构,体积小且强度高。第二支腿4的高度降低以适应陕汽底板加热自卸车底盘左侧消音器与电瓶的间隙,可有效避开部件干涉,充分利用空间,保证侧防护框强度。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腿3包括第一杆件30和第二杆件31,均为倒置L形,第一杆件30的一侧与第二杆件31的一侧焊接,第一杆件30的另一侧通过支撑块2与第二杆件31连接。所述第一支腿为常规使用的侧防护支腿。所述第一支腿3水平部位一端通过连接件焊接在副车架上。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支腿4包括第三杆件40和第四杆件41,均为倒置L形,第三杆件40和第四杆件41的水平部位上下并排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腿3和第二支腿4都采用钢管折弯件并焊,增强了强度。支腿设计成组合杆件结构,使得支腿受力性能更好。
第二支腿4高度降低以适应陕汽底板加热自卸车底盘左侧消音器与电瓶的间隙。
所述第一支腿3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第二支腿4设置有第二连接板7;所述侧防护框1包括横梁11,横梁11内设置有压板5,所述压板5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固定连接。横梁11采用钢板折弯C型件,重量轻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也可以在螺栓下安装平垫圈和弹簧垫圈,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侧防护框1包括纵梁12,所述纵梁12与横梁11固定连接,所述纵梁12设置在横梁11两端,构成矩形框架结构。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第二支腿4水平部位一端设置有端板8,所述端板8上设有垂直于端板8向内延伸的两个梯形的加强板9,端板8为长方形,四角上设有端板安装孔,通过螺栓与底盘大梁固定连接。端板8上设置的加强板9贴近第二支腿4侧壁两边,整体固定性能好。
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均为截面为L形的板状结构,其中一面向外弯折90度,上面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与横梁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另一面固定连接到第一支腿3竖直部位,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另一面固定连接到第二支腿4竖直部位。本实施例中连接板各有两个,在支腿上的位置与两个横梁位置相对应。
第二连接板7上的安装孔为条形安装孔。设计成竖直方向的条形孔,可以调节因两个支腿安装时的高度误差造成的侧防护框横梁11高低不平。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防护框(1)、第一支腿(3)和第二支腿(4);所述侧防护框(1)通过第一支腿(3)连接于副车架,通过第二支腿(4)连接于底盘大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腿(3)包括第一杆件(30)和第二杆件(31),均为倒置L形,第一杆件(30)的一侧与第二杆件(31)的一侧焊接,第一杆件(30)的另一侧通过支撑块(2)与第二杆件(31)连接;
所述第二支腿(4)包括第三杆件(40)和第四杆件(41),均为倒置L形,第三杆件(40)和第四杆件(41)的水平部位上下并排焊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支腿(3)竖直部位高度大于第二支腿(4)竖直部位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3)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第二支腿(4)设置有第二连接板(7);所述侧防护框(1)包括横梁(11),横梁(11)内设置有压板(5),所述压板(5)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防护框(1)包括纵梁(12),所述纵梁(12)与横梁(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腿(3)水平部位一端焊接在副车架上;
所述第二支腿(4)水平部位一端设置有端板(8),所述端板(8)上设有垂直于端板(8)向内延伸的两个加强板(9),端板(8)上设有端板安装孔,通过螺栓与底盘大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均为截面为L形的板状结构,其中一面向外弯折90度,上面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与横梁(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另一面固定连接到第一支腿(3)竖直部位,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另一面固定连接到第二支腿(4)竖直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板(7)上的安装孔为条形安装孔。
CN202221549546.9U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 Active CN218400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9546.9U CN218400465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9546.9U CN218400465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0465U true CN218400465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9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9546.9U Active CN218400465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0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13507B1 (en) Vehicle trailer frame cross member/suspension assembly mount
CN218400465U (zh) 一种底板加热自卸车侧面防护装置
CN210027391U (zh) 一种优化的商用车储气筒和干燥器集成框架
CN204095893U (zh) 自卸车用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架组件
CN203391782U (zh) 一种无边梁地铁车辆车顶结构
CN102029884B (zh) 汽车发动机悬置下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CN21579402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网格式铝合金副车架
CN213323345U (zh) 一种偏置港口牵引汽车加强型焊接车架总成
CN205010324U (zh) 一种用于电动客车的打气泵托架
CN211950636U (zh) 带有翻边的跨孔距尿素罐过渡支架
CN109606471B (zh) 一种框架式车用支腿横梁总成
CN215043105U (zh) 稳定型弹簧板安装座组件
CN111746374B (zh) 一种前顶自卸车举升结构支架和前顶自卸车
CN216044036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基座
CN216102362U (zh) 复合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3622948U (zh) 一种平衡悬架支座及汽车起重机
CN216709432U (zh) 一种装载机前车架
CN218806103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斜拉撑横梁结构
CN211364713U (zh) 矿用汽车底架安装结构
CN219575811U (zh) 一种电池固定框架总成及工程机械
CN214396954U (zh) 一种兼顾消音器和挡泥板的安装支架及矿用自卸车
CN204095430U (zh) 板簧托板、板簧悬架系统和车辆
CN214565727U (zh) 一种轻卡货箱的底板结构
CN219565242U (zh) 一种车辆门槛吊挂支架、车辆门槛组件和车辆
CN114655312B (zh) 一种车架横梁及其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