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99336U - 一种模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99336U
CN218399336U CN202222722915.6U CN202222722915U CN218399336U CN 218399336 U CN218399336 U CN 218399336U CN 202222722915 U CN202222722915 U CN 202222722915U CN 218399336 U CN218399336 U CN 218399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s
die
shunt
flow distributio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29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明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in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in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in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in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229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99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99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99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头,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壳体、多个分流壳体和与多个分流壳体一一对应的多个模芯;所述主壳体上开设有入口以及与多个所述分流壳体一一对应的分流管道;所述模芯设置在对应的分流壳体内,所述模芯的外壁与分流壳体的内壁形成模腔;所述分流管道的一端与入口连通,另一端与分流壳体固定连接,且分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模腔连通;所述分流管道的另一端的端面倾斜设置;本申请具有同时输出多个管材半成品,减少模头内残留的原料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模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制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头。
背景技术
挤出机广泛地应用在管材的加工中,挤出机的出料端用于挤出熔融的原料,挤出机的出料端通常设置有模头。
现有技术中的模头包括壳体和模芯,模芯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内壁和模芯的外壁形成模腔,熔融的原料从模腔的一端进入模腔内,经过再分配后从模腔的出口挤出,经冷却成型得到管材,由于需要再分配,因此模头长度会更长,模头内会残留较多的原料,造成原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头,具有同时输出多个管材半成品,减少模头内残留的原料的功能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模头,包括:主壳体、多个分流壳体和与多个分流壳体一一对应的多个模芯;所述主壳体上开设有入口以及与多个所述分流壳体一一对应的分流管道;所述模芯设置在对应的分流壳体内,所述模芯的外壁与分流壳体的内壁形成模腔;所述分流管道的一端与入口连通,另一端与分流壳体固定连接,且分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模腔连通;所述分流管道的另一端的端面倾斜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主壳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主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主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可选的,所述分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分流壳体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分流管道的另一端的端面从内至外逐渐向所述入口倾斜。
可选的,所述模腔为环形模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多个分流管道的设置,能够将原料输入给多个分流壳体,原料经过多个模腔后输出多个管材半成品,然后对多个管材半成品进行冷却成型,从而能够同时得到多个管材;通过分流管道的另一端的端面倾斜设置,能够使得倾斜端面更为靠近壳体的入口处,相比于竖直设置的端面,在壳体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倾斜端面使得分流管道的长度缩短,从而减少了分流管道内残留的原料,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壳体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中:1、主壳体;11、入口;12、分流管道;13、倾斜端面;2、分流壳体;3、模芯;4、模腔;5、支撑架;51、支撑底座;52、第一支撑板;53、第二支撑板;5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头,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主壳体1、多个分流壳体2和与多个分流壳体2一一对应的多个模芯3;所述主壳体1上开设有入口11以及与多个所述分流壳体2一一对应的分流管道12,所有分流管道12呈环状均匀分布,便于入口11处的原料均匀流向各个分流管道12;所述模芯3设置在对应的分流壳体2内,所述模芯3的外壁与分流壳体2的内壁形成模腔4;所述分流管道12的一端与入口11连通,另一端与分流壳体2固定连接,且分流管道12的另一端与模腔4连通;所述分流管道12的另一端的端面倾斜设置,将分流管道12的另一端的端面记为倾斜端面13。
在实际应用中,主壳体1的入口11能够与现有技术中的管材挤出机的出料端连接,用于供管材出料机输出的熔融的原料输入各个分流管道12内,分流管道12内的原料流入对应的模腔4内,流出模腔4后的原料为管材半成品,对管材半成品进行冷却成型得到管材;通过多个分流管道12的设置,能够将原料输入给多个分流壳体2,原料经过多个模腔4后输出多个管材半成品,然后对多个管材半成品进行冷却成型,从而能够同时得到多个管材;通过分流管道12的另一端的端面倾斜设置,具体地,分流管道12的另一端的端面从内至外逐渐向所述入口11倾斜,使得倾斜端面13更为靠近壳体的入口11处,相比于竖直设置的端面,在壳体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倾斜端面13使得分流管道12的长度缩短,从而减少了分流管道12内残留的原料,也就是减少了模头内残留的原料,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与主壳体1固定连接。具体地,支撑架5能够采用不锈钢支撑,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和耐腐蚀性;通过支撑架5的设置,便于主壳体1的放置。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架5包括:支撑底座51、第一支撑板52和第二支撑板53;所述第一支撑板52的一端与主壳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底座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53的一端与主壳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底座51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一支撑板52和第二支撑板53的结构相同,第一支撑板52与支撑底座51和主壳体1能够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二支撑板53与支撑底座51和主壳体1也能够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等,通过第一支撑板52和第二支撑板53的设置,抬高了主壳体1和分流壳体2的高度,分流壳体2的方向具有足够的空间以供模腔4输出的原料进行冷却成型。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底座51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54。在本申请中安装孔5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安装孔54分别开设在支撑底座51的四个角落,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54的数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如支撑底座51的长度、宽度等)增加或减少,通过安装孔54的开设,便于通过螺栓、插销等紧固件将支撑底座51固定在其他部件上,便于支撑架5的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分流管道12的另一端与分流壳体2螺纹连接,具体地,所述分流管道12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分流壳体2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实现了分流管道12的另一端与分流壳体2的螺纹连接,使得分流壳体2可拆卸,从而便于对分流壳体2进行拆卸和更换。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模腔4为环形模腔,流出环形模腔后的原料经冷却成型得到环形管材,具体地,所述环形模腔能够为圆环形模腔或方环形模腔,能够制作圆形管材或方形管材。
本实用新型的模头,通过多个分流管道12的设置,能够将原料输入给多个分流壳体2,原料经过多个模腔4后输出多个管材半成品,然后对多个管材半成品进行冷却成型,同时得到多个管材;通过分流管道12的另一端的端面从内至外逐渐向所述入口11倾斜,使得倾斜端面13更为靠近壳体的入口11处,相比于竖直设置的端面,在壳体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倾斜端面13使得分流管道12的长度缩短,从而减少了分流管道12内残留的原料,也就是减少了模头内残留的原料,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多个分流壳体和与多个分流壳体一一对应的多个模芯;所述主壳体上开设有入口以及与多个所述分流壳体一一对应的分流管道;所述模芯设置在对应的分流壳体内,所述模芯的外壁与分流壳体的内壁形成模腔;所述分流管道的一端与入口连通,另一端与分流壳体固定连接,且分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模腔连通;所述分流管道的另一端的端面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主壳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主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主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分流壳体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道的另一端的端面从内至外逐渐向所述入口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为环形模腔。
CN202222722915.6U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模头 Active CN218399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2915.6U CN218399336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模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2915.6U CN218399336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模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99336U true CN218399336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2915.6U Active CN218399336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模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993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99336U (zh) 一种模头
CN210415459U (zh) 拼装式快速换产模具
CN1746003B (zh) 扁平电缆新型挤出机头
CN213441090U (zh) 聚丁烯管材生产用定径装置
CN214773886U (zh) 基于双螺杆加料的pvc电工套管高效挤出设备
CN211941996U (zh) 一种硅烷交联料挤管模具
CN210116148U (zh) 污水管道挤出设备
CN111873371A (zh) 一种新型的Mpp管材挤出模头
CN218171310U (zh) 一种塑料挤出模具
CN209580442U (zh) 一种能够快速冷却的充电线塑胶模具
CN210453695U (zh) 一种挤出模具多级均分风冷设备
CN211441096U (zh) 一种模块化挤出成型模具
CN219883226U (zh) 一种薄壁多腔型隔热条模具
CN220659173U (zh) 一种一体成型外壳的注塑模具
CN214188391U (zh) 一种管材冷却定型机构
CN218462899U (zh) 一种储能线缆改性塑料的挤出设备
CN110549581A (zh) 一种快速冷却共挤pe木塑模具
CN209775489U (zh) 一种多层型芯的挤出发泡模具
CN215151678U (zh) 一种双层微调机头
CN215750592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降温装置
CN218519149U (zh) 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的挤出机
CN220593994U (zh) 一种管道挤出可拆卸分段式模具
CN213972417U (zh) 一种高效注塑模具
CN219968779U (zh) 一种塑料棒材挤出模具
CN219855903U (zh) 一种破碎塑料挤出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