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3142U - 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3142U
CN218383142U CN202221316754.4U CN202221316754U CN218383142U CN 218383142 U CN218383142 U CN 218383142U CN 202221316754 U CN202221316754 U CN 202221316754U CN 218383142 U CN218383142 U CN 218383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loating
platform
resourc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167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国岩
程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167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3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3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3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包括:立架、固定机构和驱动机构,立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测试板的平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至少一个资源板卡,驱动机构安装在立架上,且驱动机构与固定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用于调节固定机构与平台间的距离。本申请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通过将测试板固定在立架的平台上,将各资源板卡固定在固定机构上,控制驱动机构带动固定机构向靠近平台的方向移动,使固定机构上的各资源板卡均与平台上的测试板对接,既解决人工操作精度不高的问题,又可使多个资源板卡同时进行测试。

Description

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广泛使用半导体芯片。然而半导体芯片在封装后,需要经过生产流程中的再次测试,在不同条件下检测出有缺陷的芯片,提高良品率。
目前用于半导体测试的对接结构多采用直接对接的方式对资源板卡和测试板进行水平对接,或者通过手动助力扳手进行手动对接。
然而,直接对接对资源板卡的放置有空间要求,在有限的空间不能实现多块资源板卡同时测试,对接效率较低。而手动对接需要人工操作且精度不高,另外由于资源板卡和测试板间的插拔力较大,因此需要左右手同时操作,容易造成对位不准确或连接不可靠的问题,更严重的会造成连接器和板卡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有限的空间内不能实现多块资源板卡同时进行高精度对接测试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
一种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包括:
立架,所述立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测试板的平台;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有至少一个固限位,所述固限位用于固定资源板卡;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立架上,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平台间的距离。
上述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通过将测试板固定在立架的平台上,将各资源板卡固定在固定机构上,控制驱动机构带动固定机构向靠近平台的方向移动,使固定机构上的各资源板卡均与平台上的测试板对接,既解决人工操作精度不高的问题,又可使多个资源板卡同时进行测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台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固定机构能够与所述限位结构接触。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限位结构对固定机构与平台间的最近距离进行限定,避免对接操作完成后固定机构依旧向平台靠近,进而造成资源板卡与测试板受损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结构分别固定在所述平台两侧,且相邻两个所述限位结构间的距离与测试板的长度相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限位结构还可对位于平台上的测试板进行限位,增强测试板在平台上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部件、浮动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浮动部件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之间,且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所述浮动部件相对滑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浮动部件使得当固定部件与限位结构接触后,连接部件依旧可靠近固定部件,且连接部件的靠近不会影响固定部件上的资源板卡,保证对接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导向件、传力件和压件,导向件与驱动机构连接,压件与浮动部件连接,传力件固定在导向件和压件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保证连接部件的结构不单薄,提高使用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力件包括连接件和梯形件,连接件与导向件连接,梯形件固定在连接件和压件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梯形结构使传力件能更稳定地将导向件上的力传递给压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动部件包括基底件、浮动件和弹性件,所述浮动件和所述基底件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上,且所述浮动件与所述基底件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弹性件一侧与所述基底件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连接部件或所述浮动件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弹性件的弹性使基底件与浮动件间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进而使得固定部件在带动资源板卡与测试板对接时,资源板卡和测试板间不会受到机械硬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件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纳槽内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件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容纳槽可对弹性件进行遮挡保护,而当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时,通过套设在基底件上的浮动件使弹性件可依旧被遮挡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件与所述浮动件间设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用于防止所述基底件与所述浮动件分离。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防脱结构使浮动件不会脱离基底件,继而使弹性件可一直被遮挡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动件上设有供基底件穿过的通口,当所述防脱结构设置在基底件上时,所述通口内设有容纳防脱结构的滑槽,当所述防脱结构设置在通口上时,所述基底件上设有容纳防脱结构的滑槽,所述防脱结构能在所述滑槽内沿所述连接部件相对于所述平台的移动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导向件相对于所述平台(21)的移动方向上设有通风口,且所述通风口贯穿所述导向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通风口使导向件在向靠近或远离平台的方向进行移动时,导向件与平台平行的侧面上的空气可通过通风口流出,进而使导向件移动时受到的阻力变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架与所述导向件间设有滑动机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滑动机构可辅助驱动机构带动导向件进行移动,进而增强固定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浮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浮动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立架;11、平台;12、顶部支撑板;13、立柱;14、限位结构;
2、固定机构;
21、连接部件;211、导向件;212、传力件;213、压件;
22、浮动部件;221、基底件;222、浮动件;223、弹性件;224、通口;225、防脱结构;226、空隙;227、滑槽;
23、固定部件;
3、驱动机构;
4、通风口;
5、滑动机构;
6、资源板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包括立架1、固定机构2和驱动机构3。
立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测试板的平台11。具体的,立架1可包括顶部支撑板12和至少两个立柱13,两个立柱13均可通过螺丝和销钉分别固定在平台11的左右两侧,顶部支撑板12可通过螺丝和销钉固定在立柱13上。其中,顶部支撑板12用于后续固定驱动机构3,立柱13起到连接平台11和顶部支撑板12的作用。
固定机构2上设有至少一个固限位,固限位用于固定资源板卡6,固定机构2位于相邻两个立柱13之间。其中,固定机构2靠近平台11的侧面上可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资源板卡的槽位,资源板卡固定在相应的槽位上。如图2所示,本申请借助一个资源板卡6对固定机构2的固定情况进行示意,图中展示了资源板卡6固定在固定机构2靠近平台11的侧面上的情况。
驱动机构3安装在立架1上,且驱动机构3与固定机构2连接,驱动机构3用于调节固定机构2与平台11间的距离。其中,驱动机构3可选用电动推杆、电动缸、气缸等结构。当驱动机构3选用电动推杆时,电动推杆通过安装座固定在顶部支撑板12上,且电动推杆的移动杆贯穿顶部支撑板12后与固定机构2连接。
上述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在对资源板卡进行测试时,可将用于对资源板卡进行测试的测试板固定在立架1的平台11上,将多个资源板卡均固定在固定机构2靠近平台11的侧面上,之后控制驱动机构3带动固定机构2向靠近平台11的方向移动,使固定机构2上的各资源板卡均与平台11上的测试板自动对接,既解决人工操作精度不高的问题,又可使多个资源板卡同时进行测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平台11上设有限位结构14,固定机构2能够与限位结构14接触。即,当资源板卡与测试板对接完成后,固定机构2与限位结构14接触。通过限位结构14对固定机构2与平台11间的最近距离进行限定,避免对接操作完成后固定机构2依旧向平台11靠近,进而造成资源板卡与测试板受损的情况。其中,限位结构14至少设有两个,两个限位结构14分别固定在平台11两侧,且两个限位结构14间的距离与测试板的长度相匹配。使得测试板在位于平台11上后,两个限位结构14可分别与测试板相平行的两个侧面接触,进而使限位结构14对测试板进行限位,增强测试板在平台11上的稳定性。其中,限位结构14可选用限位板、限位杆或限位柱,通过使限位板、限位杆或限位柱长边所在的侧面与测试板接触,使测试板与限位结构14的接触面积最大化,进而提高限位结构14对测试板的限位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包括连接部件21、浮动部件22和固定部件23,浮动部件22固定在连接部件21和固定部件23之间,且连接部件21与固定部件23通过浮动部件22相对滑动连接。驱动机构3停止时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而浮动部件22可消除掉因为反应时间而产生的误差。即当检测到资源板卡与测试卡对接成功后,给予驱动机构3停止的信号需要些许时间,而驱动机构3接收到信号并停止操作也需要些许时间,驱动机构3在这些时间中还会带动连接部件21进行移动,因此通过浮动部件22使得当固定部件23与限位结构14接触后,哪怕连接部件21依旧靠近平台11,也不会使固定部件23继续靠近平台11,因此也不会影响到固定部件23上的资源板卡,保证资源板卡与测试卡间的对接效果。其中,浮动部件22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浮动部件22分别设置在固定部件23两侧。通过分别固定在固定部件23两侧的浮动部件22使得连接部件21可更稳定地靠近固定部件23。另外,浮动部件22可设置四个,四个浮动部件22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部件23四角处,四个浮动部件22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连接部件21的四角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件23可选用板状结构,当将固定部件23水平安装在平台11上方时,通过板状结构的平面方便将多个资源板卡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垂直固定在固定部件23上的资源板卡与平台11上的测试卡垂直,进而便于对资源板卡和测试卡对接。
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件21包括导向件211、传力件212和压件213,导向件211与驱动机构3连接,压件213与浮动部件22连接,传力件212固定在导向件211和压件213之间。其中,传力件212和压件213可以通过塑胶模具成型、粉末冶金、五金模具成型、陶瓷模具成型等工艺中的一种一体成型,能够较为方便快捷地实现连接部件21的量产,通过上述工艺中的一种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连接部件21的制备。另外,在驱动机构3与连接部件21进行连接时,驱动机构3的移动端可穿过导向件211并与传力件212连接,保证驱动机构3与连接部件21间的固定效果。另外,压件213可选用与固定部件23面积相同的板状结构,既美观,又可在设置2个以上的浮动部件22时,使压件213的力可均匀地传递到固定部件23上。即,当浮动部件22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浮动部件22的两端可均匀固定在压件213的边缘和固定部件23的边缘上,作用到压件213的力可通过多个浮动部件22均匀地传递到固定部件23上。
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力件212包括连接件2121和梯形件2122,连接件2121与导向件211连接,梯形件2122固定在连接件2121和压件213之间。通过梯形结构可使传力件212能更稳定地将导向件211上的力传递给压件213。其中,梯形件2122至少设有两个,且两个梯形件2122一端分别与连接件2121两侧连接,两个梯形件2122另一端分别与压件213两侧连接。
参阅图3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浮动部件22包括基底件221、浮动件222和弹性件223,浮动件222和基底件221分别安装在连接部件21和固定部件23上,且浮动件222与基底件221滑动配合连接,弹性件223一侧与基底件221连接,另一侧与连接部件21或浮动件222连接。其中,弹性件223可选用弹簧。通过弹性件223的弹性既可对滑动配合的基底件221与浮动件222连接,又可使基底件221与浮动件222间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进而使得固定部件23在带动资源板卡与测试板对接时,资源板卡和测试板间不会受到机械硬伤。
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底件221上设有容纳槽,弹性件223一端固定在容纳槽内部,另一端固定在连接部件21上。通过容纳槽可对弹性件223进行遮挡保护,而由于上述结构使得浮动件222套在基底件221上,因此当连接部件21向远离平台11的方向进行移动,浮动件222也会随之进行移动,此时弹性件223会处于拉伸状态,而套设在基底件221上的浮动件222此时会对弹性件223拉伸出容纳槽外的部分进行遮挡,使弹性件223依旧处于被遮挡保护的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底件221与浮动件222间设有防脱结构225,防脱结构225用于防止基底件221与浮动件222分离。通过防脱结构225使浮动件222不会脱离基底件221,继而使弹性件223可一直被遮挡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浮动件222上设有供基底件221穿过的通口224,当防脱结构225设置在基底件221上时,通口224内设有容纳防脱结构225的滑槽227,当防脱结构225设置在通口224上时,基底件221上设有容纳防脱结构225的滑槽227,防脱结构225能在滑槽227内沿连接部件21相对于平台11的移动方向移动。其中,通口224与基底件221间可存有空隙226,防脱结构225可选用锥形块,锥形块设置在基底件221外侧壁上,滑槽227设置在浮动件222的通口224内侧壁上,且滑槽227可选用锥形槽,当浮动件222相对基底件221进行移动时,由于浮动件222的通口224与基底件221间的空隙226,使得锥形块可在滑槽227内移动且不会完全离开滑槽227,进而防止基底件221与浮动件222分离。
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导向件211相对于平台11的移动方向上设有通风口4,且通风口4贯穿导向件211。通过通风口4使导向件211在向靠近或远离平台11的方向进行移动时,导向件211与平台11平行的侧面上的空气可通过通风口4流出,进而使固定机构2移动时受到的阻力变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立架1与导向件211间设有滑动机构5。具体的,滑动机构5可选用包括导轨和滑块的滑台,其中滑块滑动安装在导轨上,当导轨安装在立架1上时,滑块安装在导向件211上,通过导轨和滑块间的滑动作用可辅助驱动机构3带动固定机构2进行稳定移动。其中,滑块可包括滑动安装在导轨内部的移动块和“L”型连接块,“L”型滑块相垂直的两个面分别与移动块和导向件211连接。另外,滑动机构5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滑动机构5的导轨分别固定在两个立柱13上,两个滑动机构5的滑块分别与固定机构2两侧连接,通过设置两个滑动机构5使得固定机构2可更稳定地进行移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架(1),所述立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测试板的平台(11);
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设有至少一个固限位,所述固限位用于固定资源板卡;
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安装在所述立架(1)上,且所述驱动机构(3)与所述固定机构(2)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调节所述固定机构(2)与所述平台(11)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1)上设有限位结构(14),所述固定机构(2)能够与所述限位结构(14)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连接部件(21)、浮动部件(22)和固定部件(23),所述连接部件(21)与所述固定部件(23)通过所述浮动部件(22)相对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部件(22)包括基底件(221)、浮动件(222)和弹性件(223),所述浮动件(222)和所述基底件(221)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件(21)和所述固定部件(23)上,且所述浮动件(222)与所述基底件(221)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弹性件(223)一侧与所述基底件(22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连接部件(21)或所述浮动件(2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件(221)与所述浮动件(222)间设有防脱结构(225),所述防脱结构(225)用于防止所述基底件(221)与所述浮动件(222)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件(222)上设有供基底件(221)穿过的通口(224),当所述防脱结构(225)设置在基底件(221)上时,所述通口(224)内设有容纳防脱结构(225)的滑槽(227),当所述防脱结构(225)设置在通口(224)上时,所述基底件(221)上设有容纳防脱结构(225)的滑槽(227),所述防脱结构(225)能在所述滑槽(227)内沿所述连接部件(21)相对于所述平台(11)的移动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21)包括导向件(211)、传力件(212)和压件(213),所述导向件(211)与所述驱动机构(3)连接,所述压件(213)与所述浮动部件(22)连接,所述传力件(212)固定在所述导向件(211)和所述压件(21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件(212)包括连接件(2121)和梯形件(2122),所述连接件(2121)与所述导向件(211)连接,所述梯形件(2122)固定在所述连接件(2121)和所述压件(2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向件(211)相对于所述平台(11)的移动方向上设有通风口(4),且所述通风口(4)贯穿所述导向件(21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1)与所述导向件(211)间设有滑动机构(5)。
CN202221316754.4U 2022-05-24 2022-05-24 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 Active CN218383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16754.4U CN218383142U (zh) 2022-05-24 2022-05-24 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16754.4U CN218383142U (zh) 2022-05-24 2022-05-24 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3142U true CN218383142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9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16754.4U Active CN218383142U (zh) 2022-05-24 2022-05-24 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3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89781B2 (ja) 自動テストハンドラー用コンタクトアセンブリー
KR101313531B1 (ko) 시험 장치 및 시험 방법
KR101442035B1 (ko) 카메라 모듈 테스트 장치
US2011000618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and holding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 receiving pockets of a terminal carrier
KR20060039845A (ko) 패널의 검사장치에 이용되는 전기적 접속장치
US10948518B2 (en) Test apparatus for testing electronic device
KR101278131B1 (ko) 배선 기판 유닛 및 시험 장치
CN218383142U (zh) 用于测试板与资源板卡的自动拔插装置
CN215678715U (zh) 一种立体式频射测试机构
KR101077940B1 (ko) 반도체 패키지 인서트 장치
CN219016369U (zh) 一种侧位测试针模模组及测试设备
JP2009089373A (ja) テストソケット
US3702423A (en) Low-force printed circuit male connection apparatus
CN112595958B (zh) 一种pcba测试设备
JP4251122B2 (ja) アライメント検査装置
CN100504516C (zh) 导正装置
CN218157991U (zh) 一种锁紧装置和测试系统
CN110631825A (zh) 一种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检测设备
JP3307166B2 (ja) 回路基板の検査装置
CN218213296U (zh) 信号传输机构和半导体芯片测试机
TWI840639B (zh) 裝載晶片模組的治具及晶片連接器
KR20200056309A (ko) 삽발 기구 및 블록 부재의 교환 방법
CN212821197U (zh) 放料导向结构、取放装置及电子元件测试系统
JP3094779B2 (ja) 回路基板の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CN218135810U (zh) 工件测量工装及激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