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7069U - 一种风机降噪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降噪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77069U CN218377069U CN202222457661.XU CN202222457661U CN218377069U CN 218377069 U CN218377069 U CN 218377069U CN 202222457661 U CN202222457661 U CN 202222457661U CN 218377069 U CN218377069 U CN 2183770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ise reduction
- fan
- inner shell
- shell
- silica g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降噪单元,包括降噪外壳(1)、降噪内壳(2)和风机(3),风机(3)设置在降噪内壳(2)内部,降噪内壳(2)为柱体,在柱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内壳出风口(21),降噪外壳(1)具有柱形的腔体,降噪内壳(2)设置在降噪外壳(1)的柱形腔体中,在降噪内壳(2)的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内壁消音棉(11),使得内壳出风口(21)处吹出的气体吹向内壁消音棉(11),在风机(3)的前端设置有风机前减振硅胶(22),在风机(3)的后端设置有风机后减振硅胶(23),使得风机(3)不与降噪内壳(2)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风机降噪单元对风机产生的气流噪音以及风机的振动噪音均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降噪单元,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清洁类设备一般都会带一个强力风机,达到地面吸尘,吸水,吸污的效果。
为了获得良好的清洁效果,清洁设备中风机的吸力越来越大,一般来说风机吸力越大,所产生的噪音也会越大,过大的噪音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风机结构进行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出一种风机降噪单元,包括降噪外壳1、降噪内壳2和风机3,
所述风机3设置在降噪内壳2内部,所述降噪内壳2为桶状,在桶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内壳出风口21,
所述降噪外壳1具有柱形的腔体,降噪内壳2设置在降噪外壳1的柱形腔体中,在降噪内壳2的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内壁消音棉11,使得内壳出风口21处吹出的气体吹向内壁消音棉11,
在风机3的前端设置有风机前减振硅胶22,在风机3的后端设置有风机后减振硅胶23,使得风机3不与降噪内壳2直接接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噪内壳2包括内壳前盖24和内壳后盖25,内壳前盖24与内壳后盖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风机前减振硅胶22前端具有环形硅胶221,环形硅胶221露出降噪内壳2的前端,形成降噪内壳2的入风口,
所述降噪外壳1的前端具有入风孔,入风孔套设在环形硅胶221前端,
所述风机后减振硅胶23后端具有凸出的连接柱231,所述降噪内壳2对应位置具有通孔,使得连接柱231能够露出降噪内壳2,
在降噪外壳1的后端设置有定位孔13,所述连接柱231插入至定位孔13中,使得降噪内壳2不与降噪外壳1直接接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壳出风口21为长条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壳出风口21的长边与降噪内壳(2)轴线平行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降噪外壳出风口15设置在降噪外壳1的底部侧面上,在降噪内壳2底部侧面上不具有内壳出风口2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降噪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减振垫脚14,所述减振垫脚14为弹性柱体,通过减振垫脚14将降噪外壳1与待安装风机设备主体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噪外壳1包括外壳前盖16和外壳后盖17,外壳前盖16与外壳后盖1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外壳前盖16和外壳后盖1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8。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降噪外壳1的内部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均设置有消音棉。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降噪外壳出风口15中设置有消音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降噪单元,具有以下优点:
(1)对风机产生的气流噪音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2)对风机的振动噪音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3)结构复杂度低,结构整体稳定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机降噪单元降噪内壳爆炸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机降噪单元降噪内壳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机降噪单元降噪内壳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机降噪单元降噪外壳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机降噪单元风机后减振硅胶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机降噪单元外壳后盖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机降噪单元降噪外壳爆炸图;
图8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机降噪单元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降噪外壳;
2-降噪内壳;
3-风机;
11-内壁消音棉;
13-定位孔;
14-减振垫脚;
15-降噪外壳出风口;
16-外壳前盖;
17-外壳后盖;
18-密封圈;
21-内壳出风口;
22-风机前减振硅胶;
23-风机后减振硅胶;
24-内壳前盖;
25-内壳后盖;
221-环形硅胶;
23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降噪单元,包括降噪外壳1、降噪内壳2和风机3,
所述风机3设置在降噪内壳2内部,所述降噪内壳2为桶形,在桶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内壳出风口21,如图1所示,
所述降噪外壳1具有柱形的腔体,降噪内壳2设置在降噪外壳1的柱形腔体中,在降噪内壳2的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内壁消音棉11,如图7所示,使得内壳出风口21处吹出的气体吹向内壁消音棉11,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壁消音棉11不仅直接吸附噪音,并且环形的设计,使得风机吹出的气体呈环形流动,环形状流道可以加长气流通道,减缓气流速度,从而达到环形降噪效果,如图8所示,进行第一次气流噪音降低。
进一步地,在风机3的前端设置有风机前减振硅胶22,在风机3的后端设置有风机后减振硅胶23,使得风机3不与降噪内壳2直接接触,降低风机的共振影响,进行第一次共振减弱,降低风机振动带来的噪音。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噪内壳2包括内壳前盖24和内壳后盖25,内壳前盖24与内壳后盖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便于安装风机3和风机前减振硅胶22、风机后减振硅胶2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壳出风口21为长条形,长边与降噪内壳2轴线平行设置,
长条形的出风口设计,使得气流不会在出风口位置振动产生噪音。
进一步地,长边与降噪内壳2轴线平行设置,使得不同出风口处的风压相同,使得内壁消音棉11能够更加均匀的吸收气流中的噪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降噪内壳2与降噪外壳1接触位置具有弹性材料,以降低降噪内壳2振动带来的共振影响,降低降噪内壳2振动带来的噪音,进行第二次共振减弱。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前减振硅胶22包裹风机3的前端,不仅使得风机前减振硅胶22能够降低风机横向和纵向的振动传导,还保证了风机前减振硅胶22与风机的结合紧密型,避免风机前减振硅胶22在风机高频振动下与风机脱离造成减振失效。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前减振硅胶22的外表面为波纹状凹凸结构,如图2所示,增加了风机前减振硅胶22的频率响应峰值,使得风机前减振硅胶22对应的减振频率增加,从而提高减振效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后减振硅胶23端面具有电源控制线孔,以将风机3的电源控制线引出,同时,利用风机的电源控制线固定风机3与风机后减振硅胶23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后减振硅胶23端面为具有镂空,如图5所示,增加后减振硅胶23的频率响应峰值,使得其能够适应不同振动频率的风机。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前减振硅胶22前端具有环形硅胶221,如图2所示,环形硅胶221露出降噪内壳2的前端,形成降噪内壳2的入风口,如图3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外壳1的前端具有圆形的入风孔,如图2所示,入风孔套设在环形硅胶221前端,如图4所示,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前减振硅胶22的前端还具有多个凸起,在降噪外壳1对应位置具有通孔,使得前减振硅胶22与降噪外壳1之间能够相对固定,避免风机振动造成前减振硅胶22相对降噪外壳1发生移位。
所述风机后减振硅胶23后端具有凸出的连接柱231,如图5所示,所述降噪内壳2对应位置具有通孔,使得连接柱231能够露出降噪内壳2,
在降噪外壳1的后端设置有定位孔13,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柱231插入至定位孔13中,使得降噪内壳2不与降噪外壳1直接接触。
上述设置,通过风机前减振硅胶22、风机后减振硅胶23将风机、降噪内壳、降噪外壳弹性连接在一起,使用较少的结构实现了第一、第二次共振减弱。
优选地,所述降噪外壳出风口15设置在降噪外壳1的底部侧面上,如图4所示。
发明人发现,当降噪内壳2底部侧面上也存在内壳出风口21时,此处吹出的气流未经过环形状的流道直接排出,会出现较大的噪音,
优选地,在降噪内壳2底部侧面上不具有内壳出风口21,如图8所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降噪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减振垫脚14,所述减振垫脚14为弹性柱体,通过减振垫脚14将降噪外壳1与待安装风机设备主体连接,如图4所示,进行第三次共振减弱,以降低降噪外壳1振动对待安装风机设备主体的影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噪外壳1包括外壳前盖16和外壳后盖17,外壳前盖16与外壳后盖1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
进一步地,外壳前盖16和外壳后盖1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8,使得降噪外壳1腔体密封,减少内部噪音向外的传递。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风机3的电源控制线从外壳后盖17处引出,电源控制线与外壳后盖17接触位置设置密封硅胶。
进一步优选地,在降噪外壳1的内部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均设置有消音棉,避免壳体与气流直接接触,以进一步吸收降噪壳体1内部的气流噪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降噪外壳出风口15中设置有消音棉,以降低出风口处的气流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普通;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风机降噪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噪外壳(1)、降噪内壳(2)和风机(3),
所述风机(3)设置在降噪内壳(2)内部,所述降噪内壳(2)为桶状,在桶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内壳出风口(21),
所述降噪外壳(1)具有柱形的腔体,降噪内壳(2)设置在降噪外壳(1)的柱形腔体中,在降噪内壳(2)的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内壁消音棉(11),使得内壳出风口(21)处吹出的气体吹向内壁消音棉(11),
在风机(3)的前端设置有风机前减振硅胶(22),在风机(3)的后端设置有风机后减振硅胶(23),使得风机(3)不与降噪内壳(2)直接接触;
所述风机前减振硅胶(22)前端具有环形硅胶(221),环形硅胶(221)露出降噪内壳(2)的前端,形成降噪内壳(2)的入风口,
所述降噪外壳(1)的前端具有入风孔,入风孔套设在环形硅胶(221)前端,
所述风机后减振硅胶(23)端面具有镂空,
所述风机后减振硅胶(23)后端具有凸出的连接柱(231),所述降噪内壳(2)对应位置具有通孔,使得连接柱(231)能够露出降噪内壳(2),
在降噪外壳(1)的后端设置有定位孔(13),所述连接柱(231)插入至定位孔(13)中,使得降噪内壳(2)不与降噪外壳(1)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降噪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内壳(2)包括内壳前盖(24)和内壳后盖(25),内壳前盖(24)与内壳后盖(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降噪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出风口(21)为长条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降噪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出风口(21)的长边与降噪内壳(2)轴线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降噪单元,其特征在于,
降噪外壳出风口(15)设置在降噪外壳(1)的底部侧面上,在降噪内壳(2)底部侧面上不具有内壳出风口(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降噪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降噪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减振垫脚(14),所述减振垫脚(14)为弹性柱体,通过减振垫脚(14)将降噪外壳(1)与待安装风机设备主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降噪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外壳(1)包括外壳前盖(16)和外壳后盖(17),外壳前盖(16)与外壳后盖(1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外壳前盖(16)和外壳后盖(1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降噪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降噪外壳(1)的内部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均设置有消音棉。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降噪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降噪外壳出风口(15)中设置有消音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57661.XU CN218377069U (zh) | 2022-09-15 | 2022-09-15 | 一种风机降噪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57661.XU CN218377069U (zh) | 2022-09-15 | 2022-09-15 | 一种风机降噪单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77069U true CN218377069U (zh) | 2023-01-24 |
Family
ID=84953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57661.XU Active CN218377069U (zh) | 2022-09-15 | 2022-09-15 | 一种风机降噪单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77069U (zh) |
-
2022
- 2022-09-15 CN CN202222457661.XU patent/CN2183770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306766B (zh) | 一种风道模组结构及呼吸机 | |
CN211299813U (zh) | 一种出风装置及清洁装置 | |
CN218377069U (zh) | 一种风机降噪单元 | |
JP5309516B2 (ja) | 遠心送風機 | |
JP5292759B2 (ja) | 遠心送風機 | |
CN105615768A (zh) | 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
CN210483989U (zh) | 具有减震消音装置的医用压缩式双气泵 | |
CN111979705B (zh) |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装置 | |
JP2007183060A (ja) | 天井埋込型換気扇 | |
CN217696394U (zh) | 清洁设备及其动力装置 | |
CN110822507B (zh) | 用于吸油烟机的蜗壳、风机和吸油烟机 | |
JP5617906B2 (ja) | 遠心送風機 | |
CN212179186U (zh) | 一种有源降噪装置及空调器 | |
CN211975528U (zh) | 一种园林风机 | |
CN111096708B (zh) | 吸尘器的出风罩组件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 |
JP3257306B2 (ja) | 電気掃除機 | |
CN114526267B (zh) | 风机和油烟机 | |
CN220655480U (zh) | 一种清洁器及清洁基站 | |
CN214945304U (zh) | 风机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 |
CN220415784U (zh) | 风机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 |
CN220124610U (zh) | 一种降噪装置及吸尘器 | |
CN219711873U (zh) | 一种静音风机模组及呼吸机 | |
CN220453759U (zh) | 吸油烟机的排烟管道及吸油烟机 | |
CN217547908U (zh) | 一种消声风道装置、风道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 |
CN218676459U (zh) | 一种能够消除真空发生器噪音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