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62089U - 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62089U
CN218362089U CN202222108789.5U CN202222108789U CN218362089U CN 218362089 U CN218362089 U CN 218362089U CN 202222108789 U CN202222108789 U CN 202222108789U CN 218362089 U CN218362089 U CN 218362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die
valve body
pip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87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豪
周于铭
何新廷
陈铭聪
林显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ie And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ie And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ie And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ie And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087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62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62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62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超大型模具技术领域的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包括压铸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下模、上模、第二固定座以及固定件,所述下模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顶部,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顶部,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于所述上模顶部,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下模一侧。通过设置阀芯带动过滤网将压铸的产品顶离阀体,防止压铸的产品卡在阀体表面;通过设置抽气管将模腔内的空气、脱模剂残留的水气等抽出,避免导致压铸充型不良,或者压铸件在加工后出现气孔,进而会导致压铸产品出现气密性不达标及产生泄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超大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现有的模具在压铸时模具型腔内部的空气、脱模剂残留的水气等会导致压铸充型不良,或者压铸件在加工后出现气孔,进而会导致压铸产品出现气密性不达标及产生泄露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在压铸时模具型腔内部的空气、脱模剂残留的水气等会导致压铸充型不良,或者压铸件在加工后出现气孔,进而会导致压铸产品出现气密性不达标及产生泄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包括压铸组件,第一固定座、下模、上模、第二固定座以及固定件,所述下模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顶部,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顶部,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于所述上模顶部,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下模一侧。
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座用于对下模进行固定,通过设置下模用于对上模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座用于对上模进行固定,并带动上模上下移动,固定件用于将下模固定在第一固定座上,将上模固定在第二固定座底部。
抽真空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模内,包括注料件、出料件、抽真空件、扩张件、支撑件以及驱动件,所述注料件设置于所述下模内,所述出料件位于所述上模内,所述抽真空件设置于所述出料件内,所述扩张件设置于所述出料件表面,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上模内,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一侧。
通过设置注料件可将压铸需要的铝粉等物料注射到下模内,出料件用于将压铸的成品从上模上顶出,抽真空件用于将下模和上模之间模具型腔内部的空气、脱模剂残留的水气等抽出,避免导致压铸充型不良,或者压铸件在加工后出现气孔,进而会导致压铸产品出现气密性不达标及产生泄露的问题,扩张件用于对驱动件进行扩张,使驱动件解除对出料件的限位,支撑件用于对驱动件进行支撑,使驱动件可带动出料件进行移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底脚以及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底脚设置于所述下模一侧,所述固定螺栓位于所述固定底脚内。
固定底脚的数量有八个,分别固定在下模底部四周和上模顶部四周,用于对下模和上模进行固定,固定螺栓的数量有八个,均活动连接于固定底脚内。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固定盘以及固定螺母,所述固定盘设置于所述固定螺栓端部,所述固定螺母位于所述固定螺栓表面。
固定盘的数量有八个均固定于固定螺栓端部,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螺栓表面,当转动固定螺母时,通过固定盘卡接在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内,使下模和上模被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一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料件包括射料管以及导料管,所述射料管设置于所述下模内,所述导料管位于所述射料管端部,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模腔。
射料管的数量有两个,分别位于模腔两侧,可将压铸需要的铝粉等物料注射到模腔内,导料管的数量有两个,均与射料管连通,用于对压铸需要的铝粉等物料进行运输。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料件还包括注料安装管、安装螺母以及固定管,所述注料安装管设置于所述导料管内,所述安装螺母位于所述注料安装管表面,所述固定管设置于所述注料安装管端部。
通过安装管通过螺纹连接于导料管内,安装螺母固定于安装管表面,固定管与安装管连通,通过固定管与外界的物料输送管连接可将压铸需要的铝粉等物料通过安装管输送到导料管内,通过旋转安装螺母对安装管进行固定。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件包括阀体、阀芯、第一限位环、第一弹簧以及第二限位环,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上模底部,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第一限位环设置于所述阀芯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环一侧,所述第二限位环设置于所述阀芯端部,所述阀芯表面开设有卡槽。
阀体固定于上模底部,阀芯滑动于上模内,第一限位环固定于阀芯表面,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限位环一侧和上模内壁,第二限位环固定于阀芯端部,通过第一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可使阀芯被弹出阀体内,将压铸的成品顶离阀体。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抽真空件包括过滤网、连接管以及抽气管,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阀芯端部,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过滤网一侧,抽气管位于所述阀芯内。
过滤网和抽气管通过连接管螺纹连接,且过滤网和抽气管一端连通,抽气管的另一端和真空泵连接,过滤网可对模腔内的铝粉等物料进行过滤,使抽气管将模腔内的空气、脱模剂残留的水气等抽出,避免导致压铸充型不良,或者压铸件在加工后出现气孔,进而会导致压铸产品出现气密性不达标及产生泄露的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扩张件包括固定柱以及扩张管,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阀芯表面,所述扩张管设置于所述固定柱一侧。
固定柱固定在上模内,滑动于阀芯表面,扩张管固定在固定柱一侧,扩张管的一侧开设有斜面,便于对驱动件进行扩张,使驱动件解除对阀芯的限位。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柱、第三限位环以及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上模内,所述第三限位环位于所述支撑柱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三限位环一侧。
支撑柱滑动于上模内,第三限位环固定于所述支撑柱表面,第二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限位环一侧和上模内壁,当下模和上模接触时,下模挤压支撑柱,使支撑柱向上移动,此时第三限位环挤压第二弹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架、摆杆、支撑架、支撑轴、第三弹簧、限位杆、限位推块以及第四弹簧,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上模内壁,所述摆杆位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摆杆一侧,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摆杆一侧,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支撑轴表面,所述限位推块设置于所述限位杆一侧,所述第四弹簧端部位于所述限位杆一侧。
固定架固定于所述上模内壁,摆杆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固定架内,支撑架的数量有两个,固定于所述摆杆两侧,支撑轴的数量有两个,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架内,第三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摆杆一侧和上模内顶壁,限位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轴表面,限位推块的数量有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限位杆的一侧,限位推块位于卡槽内,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限位杆的一侧,在下模和上模靠近时,下模挤压支撑柱,使支撑柱向上移动,此时第三限位环挤压第二弹簧,支撑柱挤压摆杆,使摆杆带动两个限位杆进行移动,同时下模挤压过滤网,使过滤网挤压阀芯,使阀芯进行移动,使限位杆一侧的限位推块从扩张管表面滑动到卡槽内,通过摆杆的作用使阀芯的移动距离大于支撑柱,以此使过滤网位于阀体内,当下模和上模远离时,通过第二弹簧的复位弹力使支撑柱被弹出上模,此时摆杆失去支撑柱的支撑作用,在第三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进行移动,同时阀芯在第一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移动,使限位推块向扩张管靠近,通过扩张管一侧的斜面使限位推块远离卡槽,滑动到扩张管的表面,以此使限位推块解除对阀芯的限位,使阀芯带动过滤网将压铸的产品顶离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阀芯带动过滤网将压铸的产品顶离阀体,防止压铸的产品卡在阀体表面。
2、通过设置抽气管将模腔内的空气、脱模剂残留的水气等抽出,避免导致压铸充型不良,或者压铸件在加工后出现气孔,进而会导致压铸产品出现气密性不达标及产生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底脚、固定螺栓,固定盘和固定螺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模和下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5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模和下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中C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下模和射料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射料管、导料管、安装螺母和固定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注料安装管、安装螺母和固定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阀芯、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网和连接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摆杆、支撑架和支撑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杆、限位推块和第四弹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柱和扩张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压铸组件;101、第一固定座;102、下模;103、上模;104、第二固定座;105、固定件;105a、固定底脚;105b、固定螺栓;105c、固定盘;105d、固定螺母;200、抽真空组件;201、注料件;201a、射料管;201b、导料管;201c、注料安装管;201d、安装螺母;201e、固定管;202、出料件;202a、阀体;202b、阀芯;202c、第一限位环;202d、第一弹簧;202e、第二限位环;203、抽真空件;203a、过滤网;203b、连接管;203c、抽气管;204、扩张件;204a、固定柱;204b、扩张管;205、支撑件;205a、支撑柱;205b、第三限位环;205c、第二弹簧;206、驱动件;206a、固定架;206b、摆杆;206c、支撑架;206d、支撑轴;206e、第三弹簧;206f、限位杆;206g、限位推块;206h、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包括压铸组件100,第一固定座101、下模102、上模103、第二固定座104以及固定件105,下模102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01顶部,上模103位于下模102顶部,第二固定座104设置于上模103顶部,固定件105位于下模102一侧。
抽真空组件200,设置于上模103内,包括注料件201、出料件202、抽真空件203、扩张件204、支撑件205以及驱动件206,注料件201设置于下模102内,出料件202位于上模103内,抽真空件203设置于出料件202内,扩张件204设置于出料件202表面,支撑件205位于上模103内,驱动件206设置于支撑件205一侧。
具体的,固定件105包括固定底脚105a以及固定螺栓105b,固定底脚105a设置于下模102一侧,固定螺栓105b位于固定底脚105a内,固定件105还包括固定盘105c以及固定螺母105d,固定盘105c设置于固定螺栓105b端部,固定螺母105d位于固定螺栓105b表面,注料件201包括射料管201a以及导料管201b,射料管201a设置于下模102内,导料管201b位于射料管201a端部,下模102顶部开设有模腔U,注料件201还包括注料安装管201c、安装螺母201d以及固定管201e,注料安装管201c设置于导料管201b内,安装螺母201d位于注料安装管201c表面,固定管201e设置于注料安装管201c端部,出料件202包括阀体202a、阀芯202b、第一限位环202c、第一弹簧202d以及第二限位环202e,阀体202a设置于上模103底部,阀芯202b位于阀体202a内,第一限位环202c设置于阀芯202b表面,第一弹簧202d端部位于第一限位环202c一侧,第二限位环202e设置于阀芯202b端部,阀芯202b表面开设有卡槽V,抽真空件203包括过滤网203a、连接管203b以及抽气管203c,过滤网203a位于阀芯202b端部,连接管203b设置于过滤网203a一侧,抽气管203c位于阀芯202b内,扩张件204包括固定柱204a以及扩张管204b,固定柱204a位于阀芯202b表面,扩张管204b设置于固定柱204a一侧,支撑件205包括支撑柱205a、第三限位环205b以及第二弹簧205c,支撑柱205a设置于上模103内,第三限位环205b位于支撑柱205a表面,第二弹簧205c端部设置于第三限位环205b一侧,驱动件206包括固定架206a、摆杆206b、支撑架206c、支撑轴206d、第三弹簧206e、限位杆206f、限位推块206g以及第四弹簧206h,固定架206a设置于上模103内壁,摆杆206b位于固定架206a内,支撑架206c设置于摆杆206b一侧,支撑轴206d位于支撑架206c内,第三弹簧206e设置于摆杆206b一侧,限位杆206f位于支撑轴206d表面,限位推块206g设置于限位杆206f一侧,第四弹簧206h端部位于限位杆206f一侧。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有益效果。
在下模102和上模103靠近时,下模102挤压支撑柱205a,使支撑柱205a向上移动,此时第三限位环205b挤压第二弹簧205c,支撑柱205a挤压摆杆206b,使摆杆206b带动两个限位杆206f进行移动,同时下模102挤压过滤网203a,使过滤网203a挤压阀芯202b,使阀芯202b进行移动,使限位杆206f一侧的限位推块206g从扩张管204b表面滑动到卡槽V内,通过摆杆206b的作用使阀芯202b的移动距离大于支撑柱205a,以此使过滤网203a位于阀体202a内,当下模102和上模103远离时,通过第二弹簧205c的复位弹力使支撑柱205a被弹出上模103,此时摆杆206b失去支撑柱205a的支撑作用,在第三弹簧206e的复位弹力作用下进行移动,同时阀芯202b在第一弹簧202d的复位弹力作用下移动,使限位推块206g向扩张管204b靠近,通过扩张管204b一侧的斜面使限位推块206g远离卡槽V,滑动到扩张管204b的表面,以此使限位推块206g解除对阀芯202b的限位,使阀芯202b带动过滤网203a将压铸的产品顶离阀体202a,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在压铸时模具型腔内部的空气、脱模剂残留的水气等会导致压铸充型不良,或者压铸件在加工后出现气孔,进而会导致压铸产品出现气密性不达标及产生泄露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铸组件(100),第一固定座(101)、下模(102)、上模(103)、第二固定座(104)以及固定件(105),所述下模(10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01)顶部,所述上模(103)位于所述下模(102)顶部,所述第二固定座(104)设置于所述上模(103)顶部,所述固定件(105)位于所述下模(102)一侧;以及
抽真空组件(200),设置于所述上模(103)内,包括注料件(201)、出料件(202)、抽真空件(203)、扩张件(204)、支撑件(205)以及驱动件(206),所述注料件(201)设置于所述下模(102)内,所述出料件(202)位于所述上模(103)内,所述抽真空件(203)设置于所述出料件(202)内,所述扩张件(204)设置于所述出料件(202)表面,所述支撑件(205)位于所述上模(103)内,所述驱动件(206)设置于所述支撑件(205)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5)包括固定底脚(105a)以及固定螺栓(105b),所述固定底脚(105a)设置于所述下模(102)一侧,所述固定螺栓(105b)位于所述固定底脚(105a)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5)还包括固定盘(105c)以及固定螺母(105d),所述固定盘(105c)设置于所述固定螺栓(105b)端部,所述固定螺母(105d)位于所述固定螺栓(105b)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件(201)包括射料管(201a)以及导料管(201b),所述射料管(201a)设置于所述下模(102)内,所述导料管(201b)位于所述射料管(201a)端部,所述下模(102)顶部开设有模腔(U)。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件(201)还包括注料安装管(201c)、安装螺母(201d)以及固定管(201e),所述注料安装管(201c)设置于所述导料管(201b)内,所述安装螺母(201d)位于所述注料安装管(201c)表面,所述固定管(201e)设置于所述注料安装管(201c)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件(202)包括阀体(202a)、阀芯(202b)、第一限位环(202c)、第一弹簧(202d)以及第二限位环(202e),所述阀体(202a)设置于所述上模(103)底部,阀芯(202b)位于所述阀体(202a)内,所述第一限位环(202c)设置于所述阀芯(202b)表面,所述第一弹簧(202d)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环(202c)一侧,所述第二限位环(202e)设置于所述阀芯(202b)端部,所述阀芯(202b)表面开设有卡槽(V)。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件(203)包括过滤网(203a)、连接管(203b)以及抽气管(203c),所述过滤网(203a)位于所述阀芯(202b)端部,所述连接管(203b)设置于所述过滤网(203a)一侧,抽气管(203c)位于所述阀芯(202b)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件(204)包括固定柱(204a)以及扩张管(204b),所述固定柱(204a)位于所述阀芯(202b)表面,所述扩张管(204b)设置于所述固定柱(204a)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05)包括支撑柱(205a)、第三限位环(205b)以及第二弹簧(205c),所述支撑柱(205a)设置于所述上模(103)内,所述第三限位环(205b)位于所述支撑柱(205a)表面,所述第二弹簧(205c)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三限位环(205b)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06)包括固定架(206a)、摆杆(206b)、支撑架(206c)、支撑轴(206d)、第三弹簧(206e)、限位杆(206f)、限位推块(206g)以及第四弹簧(206h),所述固定架(206a)设置于所述上模(103)内壁,所述摆杆(206b)位于所述固定架(206a)内,所述支撑架(206c)设置于所述摆杆(206b)一侧,所述支撑轴(206d)位于所述支撑架(206c)内,所述第三弹簧(206e)设置于所述摆杆(206b)一侧,所述限位杆(206f)位于所述支撑轴(206d)表面,所述限位推块(206g)设置于所述限位杆(206f)一侧,所述第四弹簧(206h)端部位于所述限位杆(206f)一侧。
CN202222108789.5U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 Active CN218362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8789.5U CN218362089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8789.5U CN218362089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62089U true CN218362089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4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8789.5U Active CN218362089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62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2680B (zh) 一种货车变速箱外壳用的压铸模具
JP2002361387A (ja) モータロータ用ダイカスト装置
CN218362089U (zh) 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
CN110038965A (zh) 一种金属零器件加工用生产压制模具
CN112223683B (zh) 一种智能抽真空的通讯设备外壳注塑模具
CN115156535A (zh) 一种一体化超大型模具动定模阀体用抽真空结构
CN216760676U (zh) 一种降低气泡的注塑模具
CN211031106U (zh) 一种组合填料注塑成型模具
CN211994042U (zh) 一种细水口注塑模具自动脱料装置
CN214349526U (zh) 一种整体式料缸装置
CN112829237A (zh) 一种注塑合模保压机
CN214528691U (zh) 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压铸成型模具
JPS5855859B2 (ja) 横型締,竪鋳込型ダイカスト法および装置
CN220659166U (zh) 一种黑色金属板压铸装置
CN212652666U (zh) 一种带脱料机构的模架
CN220880489U (zh) 一种压铸模具排气结构
CN206242436U (zh) 一种精密模具机构
CN211218615U (zh) 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CN219817967U (zh) 一种上压射立式合模压铸机
CN218080342U (zh) 一种控制盖的铝压铸成型模
CN220837876U (zh) 一种真空泵转子的成型模具
CN219310042U (zh) 一种方便取件的压铸模具
CN219254096U (zh) 一种汽车油封零件用压铸成型模具
CN218838326U (zh) 一种便于下料的塑料轮子生产用模具
CN217529176U (zh) 一种便于限位出料的金属压铸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