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4689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4689U
CN218354689U CN202221795147.0U CN202221795147U CN218354689U CN 218354689 U CN218354689 U CN 218354689U CN 202221795147 U CN202221795147 U CN 202221795147U CN 218354689 U CN218354689 U CN 218354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ayer
aerosol
conducting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51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焱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951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4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4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4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导液件和第二导液件,壳体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第一导液件装配于容置空间内且由柔性材料制成,第一导液件内部具有雾化腔且具有面向雾化腔的雾化面,第一导液件具有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流至雾化面的导液能力。第二导液件装配于壳体内且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导液件的上游。其中,第二导液件的导液速率小于第一导液件的导液速率,在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动的过程中,第二导液件的导液速率最小,提供一定的锁液能力,以减缓液体流向第一导液件的速度,从而避免柔性的第一导液件导液太快造成的漏液现象。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是利用棉层材料形成导液棉吸收并对存储在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导液,然后通过发热体对气溶胶基质生成进行加热,从而产生气溶胶的装置。
由于导液棉具有导液快、气雾还原度好等优点,市场上存在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采用导液棉进行吸收并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导液,以提高气溶胶雾化效率及口感。
然而,由于导液棉的吸液能力强,导致吸液速率过快,气溶胶生成基质会大量涌入导液棉,使得电子雾化装置容易产生漏液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常规的电子雾化装置容易产生漏液现象,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一种雾化器,包括:
壳体,壳体内部具有容置空间;
第一导液件,由柔性材料制成,第一导液件内部具有雾化腔且具有面向雾化腔的雾化面,第一导液件装配于容置空间内、并具有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流至雾化面的导液能力;以及
第二导液件,装配于壳体内且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导液件的上游;
其中,第二导液件的导液速率小于第一导液件的导液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液件的孔隙率小于第一导液件的孔隙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液件由自身具有微孔结构的刚性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液件为微孔陶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液件包括储液层及导液层,储液层设于第二导液件和导液层之间,导液层内部形成雾化腔;
其中,储液层的导液速率大于导液层的导液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液层的孔隙率大于导液层的孔隙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液层和导液层均由棉结构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液件由一层棉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外壳及中心管,中心管设于外壳内部且其内部形成容置空间;
中心管与外壳之间界定形成储液腔,储液腔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壳体构造形成一导液通道,储液腔通过导液通道与容置空间连通,且第一导液件和第二导液件均位于导液通道的流动路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心管的圆周侧壁上具有进液孔,储液腔及进液孔连通形成导液通道;
第二导液件设于储液腔内且面向进液孔设置,且进液孔的另一端面向第一导液件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具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一端与容置空间连通且沿中心管的延伸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及中心管为一体成型制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雾化器还包括发热体,发热体与雾化面接触以加热雾化位于雾化面的气溶胶生成基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雾化器。
上述雾化器,包括壳体、第一导液件和第二导液件,壳体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第一导液件装配于容置空间内且由柔性材料制成,第一导液件具有雾化腔且具有面向雾化腔的雾化面,第一导液件具有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流至雾化面的导液能力,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在雾化面被雾化,从而在雾化腔内生成气溶胶。第二导液件装配于壳体内且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导液件的上游,即气溶胶生成基质先流经第二导液件,再流向第一导液件,最后在雾化腔内被雾化。其中,第二导液件的导液速率小于第一导液件的导液速率,在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动的过程中,第二导液件的导液速率最小,提供一定的锁液能力,以减缓液体流向第一导液件的速度,从而避免柔性的第一导液件导液太快造成的漏液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雾化器;10、壳体;11、外壳;111、吸嘴;13、中心管;131、容置空间;133、进液孔;15、储液腔;17、进气通道;30、第一导液件;31、储液层;33、导液层;35、雾化腔;50、第二导液件;70、发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市场上存在一种采用棉层材料形成导液棉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吸收导液,使其流向特定的雾化位置被雾化生成气溶胶的电子雾化装置,由于导液棉具有导液快、气雾还原度好等优点,此种电子雾化装置具有雾化效率高且口感好的优势,为广大用户所接受。
然而,导液棉这种柔性材料吸液能力非常强,气溶胶生成基质会大量涌入导液棉,当电子雾化装置被放置未使用时或者在用户吸食气溶胶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液态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泄漏现象。
更进一步地,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雾化器和和电性元件,雾化器具有进气通道,电性元件用于提供电能。且为了保证结构紧凑性,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将将电性元件和进气通道沿电子雾化装置的轴向相对设置,导致气溶胶生成基质泄漏时会从进气通道流动掉落到电性元件上,从而对电性元件造成损坏,影响电子雾化装置的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可应用于雾化烟液、药物等液态介质,其可包括雾化器以及与该雾化器电性地连接的电性元件(图中未示出)、以向雾化器供电。雾化器用于对液态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电性元件用于给雾化器进行供电。
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100,雾化器100具体包括壳体10、第一导液件30和第二导液件50,壳体10内部具有容置空间131,第一导液件30装配于容置空间131内且由柔性材料制成,第一导液件30内部具有雾化腔35及面向雾化腔25的雾化面,第一导液件30能够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流至雾化面,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在雾化面被雾化,从而在雾化腔35内生成气溶胶。第二导液件50装配于壳体10内且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导液件30的上游,即气溶胶生成基质先流经第二导液件50,再流向第一导液件30,最后被雾化进入雾化腔35内。
柔性材料是指形态较为柔软的材料如棉花、亚麻棉布或者无纺布等材料,这种材料制成的第一导液件30吸液能力较强,能够快速地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吸入至自身内部,从而加快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雾化速率,使得生成的气溶胶浓度稳定,口感较好。
其中,第二导液件50的导液速率小于第一导液件30的导液速率,在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动的过程中,第二导液件50的导液速率最小,提供一定的锁液能力,以减缓液体流向第一导液件30的速度,从而避免柔性的第一导液件30导液太快造成的漏液现象。
可以理解地,第二导液件50的设置避免了气溶胶生成基质直接与第一导液件30直接接触,而是提供了缓冲作用,避免大量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涌入第一导液件30,导致第一导液件30锁液能力不足产生的漏液现象。
进一步地,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由雾化器100自身提供,也可以由外部辅助结构提供,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液件50的孔隙率小于第一导液件30的孔隙率。孔隙率是指块状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材料孔隙率大小直接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材料的孔隙率高,则表示密实程度小,密实程度小,则导液速率越高,锁液能力越差。
如此,第二导液件50为气溶胶生成基质提供相对于第一导液件30较强的锁液功能,第一导液件30为气溶胶生成基质提供相对于第二导液件50较大量的储液、较快速的供液等功能,以实现快速雾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液件50为自身具有微孔结构的刚性材料,刚性材料是与第一导液件30的柔性材料对立设置的概念,指形态较为坚硬的材料如微孔陶瓷等材料,这种材料制成的第二导液件50锁液能力较强,能够避免吸入自身内部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产生漏液,从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强锁液功能的第二导液件50。
并且,由于第二导液件50自身具有一定的刚度,即使雾化器100产生一定的挤压变形,第二导液件50内部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也不会被挤出产生泄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泄漏的能力。
具体地,第二导液件50为微孔陶瓷,微孔陶瓷是指在陶瓷内部或/及表面含有大量开口或闭口微小气孔的陶瓷体,其孔径一般为微米级或亚微米级。它是一种功能型的结构陶瓷。微孔陶瓷具有吸附性、透气性、耐腐蚀性、环境相容性、生物相容性等,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过滤、气体的过滤及固定生物酶载体和生物适应性载体。
将微孔陶瓷用于本申请中用于锁液,从而减缓液体流向第一导液件30的速度,避免柔性的第一导液件30导液太快造成的漏液现象。当雾化器100被关闭时,微孔陶瓷具有一定阻挡效果,防止气溶胶生成基质过多流至第二导液件50侧产生的泄漏现象。
可以理解地,微孔陶瓷也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其具备一定的锁液能力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导液能力,从而能够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流至第一导液件30,最终在雾化腔35内进行雾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液件30包括储液层31及导液层33,储液层31设于第二导液件50和导液层33之间,导液层33内部形成雾化腔35及面向雾化腔25的雾化面,雾化面背向储液层31设置。其中,储液层31的导液速率大于导液层33的导液速率。
气溶胶生成基质在经过第二导液件50之后,流向第一导液件30的储液层31,储液层31具有较强的导液能力,能够迅速地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吸入自身内部进行储液,而后再导流至导液层33上,保证气溶胶能够快速的抵达雾化面被雾化。
储液层31能够实现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和快速导液,使得气溶胶能够快速的抵达雾化面被雾化,以保证雾化效率和雾化口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液层31的孔隙率大于导液层33的孔隙率,由于第二导液件50的导液速率较慢,提供储液层31以快速吸液导液,能够加快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导液速率,从而保证气溶胶的雾化速度和口感。
可理解地,第二导液件50的孔隙率均小于储液层31和导液层33的孔隙率,即储液层31和导液层33的导液速率均高于第二导液件50,使得第一导液件30能够实现快速导液。
进一步地,储液层31和导液层33均由棉结构制成,例如,可以将储液层31设置为无纺布结构,将导液层33设置为亚麻棉加无纺布的复合导液结构,以提供一种柔性的第一导液件30,使其能够快速吸液。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储液层31和/或导液层33也可以由一层棉结构制成。第一导液件30也可由一层棉制成,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外壳11及中心管13,中心管13设于外壳11内部且其内部形成容置空间131,壳体10的一端具有吸嘴111,容置空间131的一端用于装载第一导液件30,另一端与吸嘴111连通。伴随着用户的抽吸动作,在第一导液件30的雾化腔35内雾化的气溶胶能够流向吸嘴111侧,从而抵达用户体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壳11可以与中心管13一体成型制造,从而使得壳体10的制造简单,且提高壳体10的密封性,避免外壳11和中心管13装配产生装配缝隙,从而引发漏液。
进一步地,中心管13与外壳11之间界定形成储液腔15,储液腔15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壳体10构造形成一导液通道,储液腔15通过导液通道与容置空间131连通,且第一导液件30和第二导液件50均位于导液通道的流动路径上。
在需要使用雾化器100时,储液腔15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入导液通道内,先流经第二导液件50、再流过第一导液件30,最终被雾化流向吸嘴1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心管13的圆周侧壁上具有进液孔133,储液腔15及进液孔133连通形成导液通道,第二导液件50设于储液腔15内且面向进液孔133设置,进液孔133的另一端面向储液层31设置。
在需要使用雾化器100时,储液腔15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先经过设于储液腔15内的第二导液件50,再经过进液孔133,此时储液层31面向注液孔的表面形成导液面,导液面快速吸收进液孔133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并将其导流至雾化面。
如此,避免了储液腔15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直接通过进液孔133大量涌向第一导液件30的情况,避免了雾化器100的漏液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1具有进气通道17,进气通道17的一端与容置空间131连通且沿中心管13的延伸方向设置。
进气通道17与外界空气连通,当用户产生抽吸动作时,外界空气进入容置空间131并将雾化腔35内的气溶胶带走,并伴随用户的抽吸动作进入用户体内。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设置具有一定锁液能力的第二导液件50,提供一定的锁液能力,从而避免液体从进气通道17内由于重力离开雾化器100从而对电性元件造成损坏,以提高雾化器100的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雾化器100还包括发热体70,发热体70与雾化面接触以加热雾化位于雾化面的气溶胶生成基质。
发热体70可以为发热丝、发热网等结构,电性元件与发热体70电连接并提供电能,使得发热体70能够产生热量将雾化面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
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100,设置第二导液件50的导液速率小于第一导液件30的导液速率,且第二导液件50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导液件30的上游,在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动的过程中,第二导液件50的导液速率最小,提供一定的锁液能力,以减缓液体流向第一导液件30的速度,从而避免柔性的第一导液件30导液太快造成的漏液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0。由于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雾化器100的全部技术特征,故其具有与上述雾化器100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置空间;
第一导液件,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导液件内部具有雾化腔且具有面向所述雾化腔的雾化面,所述第一导液件装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具有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流至所述雾化面的导液能力;以及
第二导液件,装配于所述壳体内且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导液件的上游;
其中,所述第二导液件的导液速率小于所述第一导液件的导液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件的孔隙率小于所述第一导液件的孔隙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件由自身具有微孔结构的刚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件为微孔陶瓷。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件包括储液层及导液层,所述储液层设于所述第二导液件和所述导液层之间,所述导液层背向所述储液层的一侧形成雾化面且其内部形成所述雾化腔;
其中,所述储液层的导液速率大于所述导液层的导液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层的孔隙率大于所述导液层的孔隙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层和所述导液层均由棉结构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件由一层棉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中心管,所述中心管设于所述外壳内部且其内部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所述中心管与所述外壳之间界定形成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壳体构造形成一导液通道,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导液通道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且所述第一导液件和所述第二导液件均位于所述导液通道的流动路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的圆周侧壁上具有进液孔,所述储液腔及进液孔连通形成所述导液通道;
所述第二导液件设于所述储液腔内且面向所述进液孔设置,且所述进液孔的另一端面向所述第一导液件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且沿中心管的延伸方向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及所述中心管为一体成型制造。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雾化面接触以加热雾化位于雾化面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
14.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221795147.0U 2022-07-13 2022-07-13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354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5147.0U CN218354689U (zh) 2022-07-13 2022-07-13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5147.0U CN218354689U (zh) 2022-07-13 2022-07-13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4689U true CN218354689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5147.0U Active CN218354689U (zh) 2022-07-13 2022-07-13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4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51344U (zh) 电磁线圈、雾化结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8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12029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88511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21818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44667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A3184069A1 (en) Atomizing structure,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21608884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芯
CN216701657U (zh) 雾化器以及雾化装置
CN219781609U (zh) 具有竖直通孔的倒t形雾化芯及其电子烟雾化器
CN21716110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96640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000756U (zh) 一种吸嘴组件及电子烟
CN22108270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7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6751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US20230148665A1 (en) Atomizing structural member, atomizing device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21858822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65026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US11856989B2 (en) Atomizing structural member, atomizing device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220343667U (zh) 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20458620U (zh) 雾化器、雾化单元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088402U (zh) 一种具有内外换气结构的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18483776U (zh) 雾化单元组件及雾化装置
CN218337732U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