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1768U - 一种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1768U
CN218341768U CN202222804895.7U CN202222804895U CN218341768U CN 218341768 U CN218341768 U CN 218341768U CN 202222804895 U CN202222804895 U CN 202222804895U CN 218341768 U CN218341768 U CN 218341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lamping plate
polishing
seat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48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策
高朝球
王文俊
占接华
彭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Zhenxins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Zhenxins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Zhenxins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Zhenxins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48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1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1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1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抛光装置,其包括固定座、旋转座、滑座和转移架,旋转座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滑座沿水平方向滑移调节在旋转座上,旋转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座滑移的第一驱动件,转移架位于固定座的一侧;其中,滑座上安装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上下相对且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滑座上设有用于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互运动的第二驱动件;转移架上转动连接有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与下压板上下相对,上压板沿靠近下压板的方向移动,转移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上压板移动的第三驱动件。本申请具有方便调整工件抛光的位置,降低劳动强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工业上在生产不锈钢餐具时,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现有技术中,抛光装置大都包括抛光机和夹持机构,抛光机上转动连接有抛光轮,夹持机构位于抛光机设为一侧,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上下相对。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时,先将工件放置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并夹紧,接着再将工件沿靠近抛光轮的方向移动,完成抛光。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进行抛光的时候,由于工件表面的部分面积被夹紧在夹持机构上,当对这部分面积进行抛光时,需要人工改变工件夹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位置,以调整工件抛光的位置,劳动强度较大,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方便调整工件抛光的位置,降低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抛光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抛光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固定座、旋转座、滑座和转移架,旋转座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滑座沿水平方向滑移调节在旋转座上,旋转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座滑移的第一驱动件,转移架位于固定座的一侧;其中,滑座上安装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上下相对且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滑座上设有用于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互运动的第二驱动件;转移架上转动连接有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与下压板上下相对,上压板沿靠近下压板的方向移动,转移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上压板移动的第三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驱动件的作用下,上夹板和下夹板相互靠近将工件夹紧在二者之间;当需要调整工件抛光的位置时,旋转座带动滑座旋转到朝向转移架的位置;接着第一驱动件驱动滑座沿靠近转移架的方向移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工件位于下压板的上方;然后第三驱动件驱动上压板将工件压在下压板上,上压板和下压板同时在转移架上旋转一定的角度,最后上夹板和下夹板重新夹紧调整好位置的工件,实现方便调整工件抛光的位置,降低劳动强度。
优选的,转移架上铰接有支架,上压板和下压板均安装在支架上,转移架上靠近支架铰接的一端安装有齿轮、齿条和气动缸,齿轮啮合在齿条上,齿轮固定连接在支架上,齿条的一端固定在气动缸的伸缩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气动缸的作用下,伸缩杆带动齿条做直线运动,由于齿轮啮合在齿条上,齿条带动齿轮发生转动,齿轮的转动传递给支架进而带动支架转动,实现上压板和下压板转动连接在转移架上。
优选的,第一驱动件为气缸或者油缸,滑座固定在第一驱动件的活塞杆端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驱动件的活塞杆发生伸缩时,带动滑座沿水平方向发生移动。
优选的,滑座上设有第一框架,第一框架上铰接有第一轴,第一轴上铰接有第二框架,第二驱动件为气缸或者油缸且固定在第二框架上;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夹板与第一连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杆连接,下夹板与第二连杆之间通过第四连杆连接;
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上,上夹板固定在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上,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上,下夹板固定在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上;第二框架上铰接第二轴,第二轴位于第三连杆靠近上夹板的一端,第三连杆铰接在第二轴上,第二轴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轴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第四连杆铰接在第一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伸长时,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靠近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轴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靠近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轴之间的距离也减小,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增大,进而带动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之间的夹角增大,实现上夹板与下夹板相互靠近。当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收缩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减小,实现上夹板与下夹板相互远离。
优选的,第三驱动件为气缸或者油缸,上压板固定在第三驱动件的活塞杆端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驱动件的活塞杆发生伸缩时,带动上压板沿靠近或者远离下压板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旋转座上沿滑座滑移方向设有滑轨,滑座滑移在滑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用于滑座滑移,便于提高滑座在滑移时的平稳性。
优选的,滑轨上设有至少两个风琴罩,风琴罩沿滑座的滑移方向伸缩、且位于滑座滑移的路径上,滑座位于两风琴罩之间,两风琴罩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滑轨的两端上,两风琴罩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滑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抛光的过程中会产生碎屑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容易粘附在滑轨上,进而影响滑座在滑轨滑移。将风琴罩安装在滑轨上,避免碎屑与滑轨的轨道直接接触,实现对滑轨的保护。而且风琴罩沿滑座的滑移方向伸缩,当滑座滑移时,风琴罩也跟随伸缩,实现保护的同时也不干扰滑座的正常滑移。
优选的,还包括抛光机,抛光机上转动连接有一对抛光轮,两抛光轮相对转动,滑座沿靠近或者远离抛光轮的方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抛光时,将工件夹紧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接着第一驱动件驱动滑座沿靠近抛光轮的方向滑移,抛光轮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完成抛光。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转移架,夹持组件将夹紧的工件转移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上压板和下压板同时在转移架上旋转一定的角度,最后上夹板和下夹板重新夹紧调整好位置的工件,实现方便调整工件抛光的位置,降低劳动强度;
(2)通过设置齿轮和齿条,在气动缸的作用下,伸缩杆带动齿条做直线运动,齿条带动齿轮发生转动,齿轮的转动传递给支架进而带动支架转动,实现上压板和下压板转动连接在转移架上;
(3)通过设置风琴罩,风琴罩可以避免碎屑与滑轨的轨道直接接触,实现对滑轨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抛光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一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二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凸显转移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抛光机;2、固定座;3、转移架;4、抛光轮;5、旋转座;6、滑轨;7、滑座;8、第一驱动件;9、风琴罩;10、夹持组件;101、上夹板;102、下夹板;11、第二驱动件;12、第一框架;13、第一轴;14、第二框架;15、第一连杆;16、第二连杆;17、第三连杆;18、第四连杆;19、第二轴;20、支架;21、齿轮;22、齿条;23、气动缸;24、上压板;25、下压板;26、第三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抛光装置。参照图1,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1、固定座2和转移架3。固定座2位于靠近抛光机1的一侧,转移架3位于靠近固定座2的一侧。抛光机1上转动连接有一对抛光轮4,两抛光轮4上下相对转动,抛光轮4用于对需要抛光的工件表面进行研磨。
参照图2和图3,固定座2上转动连接有旋转座5,旋转座5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旋转座5通过电机实现转动。旋转座5上设有滑轨6、滑座7和第一驱动件8,滑座7滑移调节在滑轨6上,便于提高滑座7在滑移时的平稳性。滑座7沿水平方向滑移,第一驱动件8用于驱动滑座7滑移。第一驱动件8为气缸或者油缸,本实施例中为气缸,滑座7固定在第一驱动件8的活塞杆端部上。当第一驱动件8的活塞杆发生伸缩时,带动滑座7沿水平方向发生移动。
滑轨6上设有至少两个风琴罩9,本实施例中为两个。风琴罩9位于滑座7滑移的路径上,风琴罩9的伸缩方向与滑座7的滑移方向平行。当滑座7滑移时,风琴罩9也跟随伸缩,实现不干扰滑座7的正常滑移。滑座7位于两风琴罩9之间,两风琴罩9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滑轨6的两端上,两风琴罩9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滑座7上。风琴罩9可以避免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碎屑与滑轨6的轨道直接接触,实现对滑轨6的保护。
参照图4,滑座7上安装有夹持组件10和第二驱动件11,夹持组件10用于夹取待抛光的工件。夹持组件10包括上夹板101和下夹板102,上夹板101与下夹板102上下相对且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第二驱动件11用于驱动上夹板101和下夹板102相互运动。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抛光时,将工件夹紧在上夹板101和下夹板102之间,接着第一驱动件8驱动滑座7沿靠近抛光轮4的方向滑移并与抛光轮4接触、研磨,完成抛光。
参照图5,滑座7上设有第一框架12、第一轴13和第二框架14,第一框架12呈U字形,第一轴13水平设置且铰接在第一框架12上,第二框架14呈U字形且铰接在第一轴13上,第二驱动件11为气缸或者油缸且固定在第二框架14上,本实施例中为气缸。第二驱动件11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有第一连杆15和第二连杆16,第一连杆15与第二连杆16之间形成有夹角。上夹板101与第一连杆15之间通过第三连杆17连接,下夹板102与第二连杆16之间通过第四连杆18连接,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第三连杆17和第四连杆18分别为四边形的四条边。
第三连杆17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15上,上夹板101固定在第三连杆17的另一端上,第四连杆18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16上,下夹板102固定在第四连杆18的另一端上;第二框架14上铰接第二轴19,第二轴19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轴13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第二轴19位于第三连杆17靠近上夹板101的一端。第三连杆17铰接在第二轴19上,第四连杆18铰接在第一轴13上。
当第二驱动件11的活塞杆伸长时,第二驱动件11的活塞杆靠近第一连杆15的一端与第二轴19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二驱动件11的活塞杆靠近第二连杆16的一端与第一轴13之间的距离也减小,实现增大第一连杆15与第二连杆16之间的夹角,进而带动第三连杆17与第四连杆18之间的夹角也增大,进而实现上夹板101与下夹板102相互靠近。当第二驱动件11的活塞杆收缩时,第一连杆15与第二连杆16之间的夹角减小,第三连杆17与第四连杆18之间的夹角也相应减小,实现上夹板101与下夹板102相互远离。
参照图6,转移架3上转动连接有支架20,支架20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转移架3上靠近支架20铰接的一端安装有齿轮21、齿条22和气动缸23,齿轮21啮合在齿条22上,齿轮21固定连接在支架20上,齿条22的一端固定在气动缸23的伸缩杆上。在气动缸23的作用下,伸缩杆带动齿条22做直线运动,齿条22带动齿轮21发生转动,齿轮21的转动传递给支架20进而带动支架20发生转动。
支架20上安装有上压板24和下压板25,上压板24与下压板25上下相对,上压板24沿靠近下压板25的方向移动,转移架3上设有用于驱动上压板24移动的第三驱动件26。第三驱动件26为气缸或者油缸,本实施例中为气缸,上压板24固定在第三驱动件26的活塞杆端部上。当第三驱动件26的活塞杆发生伸缩时,带动上压板24沿靠近或者远离下压板25的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抛光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抛光时,在第二驱动件11的作用下,上夹板101和下夹板102相互靠近将工件夹紧在二者之间;接着第一驱动件8驱动滑座7沿靠近抛光轮4的方向滑移,抛光轮4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完成抛光。
当需要调整工件抛光的位置时,旋转座5带动滑座7旋转到朝向转移架3的位置,第一驱动件8驱动滑座7沿靠近转移架3的方向移动,位于下压板25上方的工件在第三驱动件26作用下,上压板24将工件压在下压板25上;然后气动缸23驱动齿条22做直线运动,齿条22带动齿轮21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支架20转动,完成工件位置的变化,实现方便调整工件抛光的位置,降低劳动强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2)、旋转座(5)、滑座(7)和转移架(3),旋转座(5)转动连接在固定座(2)上,滑座(7)沿水平方向滑移调节在旋转座(5)上,旋转座(5)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座(7)滑移的第一驱动件(8),转移架(3)位于固定座(2)的一侧;其中,滑座(7)上安装有夹持组件(10),夹持组件(10)包括上夹板(101)和下夹板(102),上夹板(101)与下夹板(102)上下相对且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滑座(7)上设有用于驱动上夹板(101)和下夹板(102)相互运动的第二驱动件(11);转移架(3)上转动连接有上压板(24)和下压板(25),上压板(24)与下压板(25)上下相对,上压板(24)沿靠近下压板(25)的方向移动,转移架(3)上设有用于驱动上压板(24)移动的第三驱动件(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移架(3)上铰接有支架(20),上压板(24)和下压板(25)均安装在支架(20)上,转移架(3)上靠近支架(20)铰接的一端安装有齿轮(21)、齿条(22)和气动缸(23),齿轮(21)啮合在齿条(22)上,齿轮(21)固定连接在支架(20)上,齿条(22)的一端固定在气动缸(23)的伸缩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件(8)为气缸或者油缸,滑座(7)固定在第一驱动件(8)的活塞杆端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座(7)上设有第一框架(12),第一框架(12)上铰接有第一轴(13),第一轴(13)上铰接有第二框架(14),第二驱动件(11)为气缸或者油缸且固定在第二框架(14)上;第二驱动件(11)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有第一连杆(15)和第二连杆(16),上夹板(101)与第一连杆(15)之间通过第三连杆(17)连接,下夹板(102)与第二连杆(16)之间通过第四连杆(18)连接;
第三连杆(17)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15)上,上夹板(101)固定在第三连杆(17)的另一端上,第四连杆(18)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16)上,下夹板(102)固定在第四连杆(18)的另一端上;第二框架(14)上铰接第二轴(19),第二轴(19)位于第三连杆(17)靠近上夹板(101)的一端,第三连杆(17)铰接在第二轴(19)上,第二轴(19)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轴(13)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第四连杆(18)铰接在第一轴(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驱动件(26)为气缸或者油缸,上压板(24)固定在第三驱动件(26)的活塞杆端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座(5)上沿滑座(7)滑移方向设有滑轨(6),滑座(7)滑移在滑轨(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轨(6)上设有至少两个风琴罩(9),风琴罩(9)沿滑座(7)的滑移方向伸缩、且位于滑座(7)滑移的路径上,滑座(7)位于两风琴罩(9)之间,两风琴罩(9)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滑轨(6)的两端上,两风琴罩(9)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滑座(7)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抛光机(1),抛光机(1)上转动连接有一对抛光轮(4),两抛光轮(4)相对转动,滑座(7)沿靠近或者远离抛光轮(4)的方向滑移。
CN202222804895.7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抛光装置 Active CN218341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4895.7U CN218341768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4895.7U CN218341768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1768U true CN218341768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4895.7U Active CN218341768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1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5802B (zh) 一种新型缝纫机外壳打磨装置
EP0960691A3 (en) Glass product machining apparatus
CN104942684A (zh) 一种高质量弧形板磨砂机
CN211760560U (zh) 一种多角度磨削装置
CN209532929U (zh) 一种五金板材表面打磨装置
CN111975581A (zh) 一种多功能专用研磨抛光机
CN218341768U (zh) 一种抛光装置
CN209831197U (zh) 一种汽车注塑件的边角打磨装置
CN215881180U (zh) 可调节弧型锄头双面抛光装置
CN115008297B (zh) 一种双面且高效的玻璃生产用磨边抛光机
CN217394522U (zh) 一种用于机械设备边角毛刺的打磨装置
CN214024880U (zh) 一种可同时加工双面的平面磨床
CN212824297U (zh) 一种工具磨床用可倾斜调节的砂轮机构
CN218518299U (zh) 汽车零部件加工用表面抛光装置
CN209902894U (zh) 一种自动抛光打磨机
CN212192516U (zh) 一种具有吸尘功能的鞋扣打磨装置
CN220971692U (zh) 一种高精密刀具研磨机
CN219152446U (zh) 一种浮动式乐器桶体自动打磨装置
CN219747476U (zh) 一种具有辅助支撑的曲面抛光设备
CN215433023U (zh) 一种抛光机的抛光结构
CN217619835U (zh) 一种轮辋的打磨抛光装置
CN220296790U (zh) 一种板材的抛光装置
CN210307182U (zh) 砂带的自动上料机构
CN218185556U (zh) 一种鞋面自动输送机构
CN211161390U (zh) 汽车座椅调节器的滚边压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