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1766U - 一种模具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1766U
CN218341766U CN202222651097.5U CN202222651097U CN218341766U CN 218341766 U CN218341766 U CN 218341766U CN 202222651097 U CN202222651097 U CN 202222651097U CN 218341766 U CN218341766 U CN 218341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 main
main part
mould
internal surface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10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宏
王兴旺
曹兴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e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e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e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e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10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1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1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1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模具主体,装置主体的下端内表面安装有抛光轮组件,装置主体的右侧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横向夹板,横向夹板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装置主体的上端内表面卡接有卡块,卡块的前端内表面设置有伸缩凸块,装置主体的上端内表面开设有孔洞。该模具抛光装置,通过横向夹板以及伸缩凸块的适应性调节夹持,以便对不同规格大小的模具四周进行同步夹持固定,从而提高抛光装置的抛光精度,通过风扇组件吹动碎屑慢慢向孔洞处移动,以便碎屑从孔洞中掉入回收盒中收集起来,接着随着毛刷板来回的清理,方便对模具抛光时的碎屑进行及时清理,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模具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抛光一般是使用油石、砂纸、抛光膏、羊毛轮等,对模具的型腔表面进行打磨,使模具的工作表面能够光亮如镜的过程,称之为模具打磨,模具抛光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增加模具的光洁度,使模具出的产品的表面光洁、漂亮、美观,另一个是可以使模具很容易脱模,使塑料不被粘在模具上而脱不下来,抛光在模具制作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随着塑料制品的日益广泛应用,对塑料制品的外观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塑料模具型腔的表面抛光质量也要相应提高,特别是镜面和高光高亮表面的模具对模具表面粗糙度要求更高,因而对抛光的要求也更高,抛光不仅增加工件的美观,而且能够改善材料表面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还可以方便于后续的注塑加工,如使塑料制品易于脱模,减少生产注塑周期等,而模具的加工中,为了提高模具的生产质量,需要使用到抛光装置对模具进行抛光处理,因此被广泛应用。
现有的模具抛光装置在对模具进行抛光处理时,需要将不同的模具夹持固定起来,以便模具抛光工作稳定的进行,但是由于一般的模具抛光装置大多只能适配夹持同一个规格大小的模具,如果遇到规格大小不一的模具就无法实现夹持固定,从而影响到抛光时的精度,导致模具抛光装置的使用效果较差,且模具经过抛光处理后,去除模具表面的毛刺以及飞边,导致碎屑散布在抛光装置上,如果及时对碎屑进行清理,使得抛光装置的工作环境受到污染,影响后续模具的抛光工作,基于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模具抛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抛光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模具主体,装置主体的下端内表面安装有抛光轮组件,装置主体的右侧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横向夹板,横向夹板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装置主体的上端内表面卡接有卡块,卡块的前端内表面设置有伸缩凸块,装置主体的上端内表面开设有孔洞,装置主体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移动架,移动架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板。
可选的,横向夹板的右侧内表面弹性连接有弹簧一,装置主体的右侧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把手,伸缩凸块的前端内表面弹性连接有弹簧二。
可选的,装置主体的右侧内表面安装有风扇组件,移动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装置主体的前端内表面设置有回收盒。
可选的,卡块的前端内表面开设有圆槽,圆槽与伸缩凸块相适配,伸缩凸块的外壁通过圆槽与卡块的前端内表面滑动连接。
可选的,移动架的左侧内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与装置主体相适配,装置主体的右侧外表面通过滑槽与移动架的左侧内表面滑动连接。
可选的,装置主体的右侧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螺纹把手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装置主体的右侧内表面与螺纹把手的外壁螺纹连接。
可选的,装置主体的前端内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回收盒相适配,回收盒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槽与装置主体的前端内表面相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模具抛光装置,通过将模具主体放入两组横向夹板中,便会挤压横向夹板而让弹簧一的弹性形变可以适应性调节横向夹板的夹持间距,这样就可以让横向夹板带动橡胶垫贴合夹持固定不同规格大小的模具,同时还可以转动调节螺纹把手,来加强横向夹板对模具的夹持力度,接着将卡块卡接在装置主体上,由于弹簧二的弹力作用让伸缩凸块也同时可以适应性夹持模具,这样就可以对不同规格大小的模具四周进行同步夹持固定,从而提高抛光装置的抛光精度。
2、该模具抛光装置,通过启动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将会吹动碎屑慢慢向孔洞处移动,以便碎屑从孔洞中掉入回收盒中收集起来,接着握住控制把手并来回移动移动架,移动架将会带动毛刷板来回清理孔洞附近的碎屑,方便对模具抛光时的碎屑进行及时清理,节约了处理碎屑所需要的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风扇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回收盒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毛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模具主体;3、横向夹板;4、橡胶垫;5、弹簧一;6、螺纹把手;7、卡块;8、伸缩凸块;9、弹簧二;10、孔洞;11、风扇组件;12、移动架;13、毛刷板;14、控制把手;15、回收盒;16、抛光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模具主体2,装置主体1的下端内表面安装有抛光轮组件16,装置主体1的右侧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横向夹板3,横向夹板3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通过横向夹板3和橡胶垫4的配合使用,横向夹板3带动橡胶垫4贴合到模具的表面,以便利用橡胶垫4保护模具,防止划伤模具,降低模具的生产质量,同时横向夹板3可以夹持固定模具的左右两侧,装置主体1的上端内表面卡接有卡块7,卡块7的前端内表面设置有伸缩凸块8,通过卡块7和伸缩凸块8的配合使用,卡块7带动伸缩凸块8对模具的前后两侧进行夹持固定,卡块7的前端内表面开设有圆槽,圆槽与伸缩凸块8相适配,伸缩凸块8的外壁通过圆槽与卡块7的前端内表面滑动连接,装置主体1的上端内表面开设有孔洞10,通过孔洞10的设置,抛光装置工作区域的四周开设有多个孔洞10,以便抛光时产生的碎屑掉落其中,方便对碎屑进行清理,装置主体1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移动架12,移动架12的左侧内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与装置主体1相适配,装置主体1的右侧外表面通过滑槽与移动架12的左侧内表面滑动连接,移动架1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板13,通过移动架12与毛刷板13的配合使用,移动架12安装在抛光装置上,具有一定的移动轨迹,方便利用移动架12带动毛刷板13清理孔洞10附近未掉落的碎屑,进一步提高对碎屑的清理效果。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横向夹板3的右侧内表面弹性连接有弹簧一5,通过弹簧一5的设置,弹簧一5让横向夹板3可以自由调节夹持间距,以便夹持固定不同规格的模具,装置主体1的右侧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把手6,通过螺纹把手6的设置,螺纹把手6可以调节长度,使得螺纹把手6可以抵触横向夹板3,进一步提高夹持模具的稳定性,装置主体1的右侧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螺纹把手6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装置主体1的右侧内表面与螺纹把手6的外壁螺纹连接,伸缩凸块8的前端内表面弹性连接有弹簧二9,通过弹簧二9的设置,弹簧二9让伸缩凸块8可以夹持固定模具,使用方便,装置主体1的右侧内表面安装有风扇组件11,通过风扇组件11的设置,风扇组件11分布在抛光装置的两侧,这样风扇组件11就可以将碎屑集中吹入孔洞10处,以便将碎屑收集起来,移动架1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14,装置主体1的前端内表面设置有回收盒15,通过回收盒15的设置,回收盒15位于孔洞10的下方,这样碎屑就可以从孔洞10中掉落到回收盒15,方便收集碎屑,避免碎屑影响到抛光工作的进行,装置主体1的前端内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回收盒15相适配,回收盒15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槽与装置主体1的前端内表面相卡接。
综上所述,该模具抛光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模具主体2、横向夹板3、橡胶垫4、弹簧一5、螺纹把手6、卡块7、伸缩凸块8与弹簧二9的配合使用,然后将模具主体2放入两组横向夹板3中,便会挤压横向夹板3而让弹簧一5的弹性形变可以适应性调节横向夹板3的夹持间距,这样就可以让横向夹板3带动橡胶垫4贴合夹持固定不同规格大小的模具,同时还可以转动调节螺纹把手6,来加强横向夹板3对模具的夹持力度,接着将卡块7卡接在装置主体1上,由于弹簧二9的弹力作用让伸缩凸块8也同时可以适应性夹持模具,这样就可以对不同规格大小的模具四周进行同步夹持固定,从而提高抛光装置的抛光精度,通过孔洞10、风扇组件11、移动架12、毛刷板13、控制把手14与回收盒15的配合使用,然后启动风扇组件11,风扇组件11将会吹动碎屑慢慢向孔洞10处移动,以便碎屑从孔洞10中掉入回收盒15中收集起来,接着握住控制把手14并来回移动移动架12,移动架12将会带动毛刷板13来回清理孔洞10附近的碎屑,方便对模具抛光时的碎屑进行及时清理,节约了处理碎屑所需要的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模具主体(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内表面安装有抛光轮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横向夹板(3),所述横向夹板(3)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内表面卡接有卡块(7),所述卡块(7)的前端内表面设置有伸缩凸块(8),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内表面开设有孔洞(10),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移动架(12),所述移动架(1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夹板(3)的右侧内表面弹性连接有弹簧一(5),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把手(6),所述伸缩凸块(8)的前端内表面弹性连接有弹簧二(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内表面安装有风扇组件(11),所述移动架(1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14),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内表面设置有回收盒(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7)的前端内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与伸缩凸块(8)相适配,所述伸缩凸块(8)的外壁通过圆槽与卡块(7)的前端内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2)的左侧内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装置主体(1)相适配,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外表面通过滑槽与移动架(12)的左侧内表面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把手(6)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内表面与螺纹把手(6)的外壁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内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回收盒(15)相适配,所述回收盒(15)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槽与装置主体(1)的前端内表面相卡接。
CN202222651097.5U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模具抛光装置 Active CN218341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1097.5U CN218341766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模具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1097.5U CN218341766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模具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1766U true CN218341766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4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1097.5U Active CN218341766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模具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1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9211A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清洗装置
CN211437162U (zh) 一种铸造模具的铸液端口清理装置
CN218341766U (zh) 一种模具抛光装置
CN214489718U (zh) 一种用于模具生产的模具夹持装置
CN216399026U (zh) 一种木塑板多面打磨装置
CN211760520U (zh) 一种模具数控加工设备
CN212653167U (zh) 一种产品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CN212824364U (zh) 一种合金模具设计修磨平台
CN220575506U (zh) 一种模压带模具加工用的端面打磨装置
CN219190971U (zh) 一种注塑产品的毛刺去除机构
CN220162022U (zh) 一种用于模具生产的去毛刺装置
CN215281237U (zh) 一种模具制造用高效去毛刺装置
CN212946946U (zh) 一种涂层模具用研磨装置
CN215317736U (zh) 一种防滑鞋模具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9130069U (zh) 一种模具清理机
CN220279200U (zh) 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15968139U (zh) 一种五金件模具维修保养设备
CN212858925U (zh)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CN220971814U (zh) 一种模具加工去除毛边装置
CN219542639U (zh) 注塑桶生产用毛边处理装置
CN220762084U (zh) 一种手机注塑模具用稳定性好的全自动打磨抛光装置
CN218137051U (zh) 一种生产用模具辅助定位装置
CN216939943U (zh) 一种模具定制加工用表面打磨装置
CN210730243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除尘装置
CN217670850U (zh) 一种具有废弃收集功能的注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