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3843U - 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3843U
CN218323843U CN202222377725.5U CN202222377725U CN218323843U CN 218323843 U CN218323843 U CN 218323843U CN 202222377725 U CN202222377725 U CN 202222377725U CN 218323843 U CN218323843 U CN 218323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g
supporting
pin shaft
lug
sm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77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天泉
王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Zhu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Zhu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Zhu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Zhu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777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3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3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3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它涉及一种附墙支座系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防坠系统由于制造精度低,制动效果不理想,而且结构复杂,防坠限位偏差很大,进而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支顶器安装在壳体的上部,两个开合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可开合安装在壳体的中部,防坠器安装在支座本体的下部;防坠器包括大耳组件、小耳组件、扭簧和销轴,小耳组件内嵌在大耳组件的下部内侧,销轴插装在大耳组件和小耳组件内,且扭簧套装在销轴上,扭簧的一端卡在小耳组件上,扭簧的另一端端部伸出大耳组件,使得小耳组件绕销轴弹性转动。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爬架中。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墙支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国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主流,国家推广新技术降低材料消耗,推广循环经济,在很多先进城市推广爬架,作为建筑物周边的外防护,通过导向支座安装在建筑物结构上,通过电动葫芦带动其上升或下降,已完成建筑物施工外围防护。
为确保爬架在生产施工的安全,必须安装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现有的防坠系统在提升机链条或吊钩失效时,防坠装置可以自动卡在轨道横梁上,产生制动,从而防止架体坠落。但是现有防坠系统由于制造精度低,制动效果不理想,而且结构复杂,防坠限位偏差很大,进而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防坠系统由于制造精度低,制动效果不理想,而且结构复杂,防坠限位偏差很大,进而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包括壳体,它还包括防坠器、支顶器和两个开合装置,支顶器安装在壳体的上部,两个开合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可开合安装在壳体的中部,防坠器安装在壳体的下部;防坠器包括大耳组件、小耳组件、扭簧和销轴,小耳组件内嵌在大耳组件的下部内侧,销轴插装在大耳组件和小耳组件内,且扭簧套装在销轴上,扭簧的一端卡在小耳组件上,扭簧的另一端端部抵设在大耳组件内部的内大耳上,施加使小耳组件绕销轴转动的预紧力。
进一步地,支顶器包括两个支顶安装板、支顶销轴、支顶开口销、两个螺母、正反螺杠、两个支顶限位板和支顶连接板,支顶销轴转动穿设在平行设置的两个支顶安装板上,且支顶销轴与壳体连接并可转动,支顶开口销插装在支顶销轴上,两个支顶限位板之间通过支顶连接板连接,两个螺母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支顶安装板和两个支顶限位板之间,正反螺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开合装置包括一侧设有半圆弧形开口的槽体和两个滚轮,两个滚轮平行并水平转动安装在槽体内,且两个滚轮的轮廓外沿与导轨之间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滚轮的轮廓外沿由圆弧段和直线度组成。
进一步地,槽体为直角梯形槽体。
进一步地,大耳组件包括两个大耳板和两个内大耳,两个内大耳并排紧贴安装,两个大耳板2-1-1分别拼焊在两个内大耳2-1-2的外侧。
进一步地,大耳板的上部为直角梯形,下部为矩形,且大耳板的中部开设有大耳销轴安装孔。
进一步地,内大耳的上部为长条形杆,下部为矩形,且内大耳下部的矩形与大耳板的下部的矩形重合并让开大耳销轴安装孔。
进一步地,小耳组件包括两个小耳板和中部耳板,两个小耳板将中部耳板夹持并拼焊在一起。
进一步地,小耳板为哨子形耳板,且哨子形耳板的圆形部中间设有小耳销轴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防坠器结构简单,在生产制造时,无需铸造,采用零件机械加工的方式即可,尤其适用于批量化生产,成本低,加工精度高,然后将各部件之间进行拼焊,拼焊后的防坠器在保证加工精度高的情况下,装配时,能够按照设定的要求工作,尤其是销轴与轴孔之间的配合顺畅,不会产生无法装配,甚至装配后为不合格产品的问题。此种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2、本实用新型的防坠器与支顶器共同安装在支座本体上,导轨正常升降的情况下,防坠器不与导轨发生卡死现象,当导轨迅速下降的情况下,防坠器与导轨上设置的横杆接触时,即发生防坠卡死状态。整个附墙支座系统采用了三重防坠保险,一重保险是防坠器对导轨横梁的卡死,二重保险和三重保险是通过支顶器上设置的两个弧形内凹弧来实现。进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良好的防坠现象。
3、本实用新型由于防坠器的制造精度高,制动反应速度快,而且结构简单,有效的减少了防坠限位偏差,进而保证了施工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在竖直方向的纵剖示意图;图3 是支座本体和两个开合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开合装置的轴侧示意图;图5 是图4在水平方向中部的横剖示意图;图6是支顶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是支顶器上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防坠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主视图;图10是图8 的俯视图;图11是大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小耳组件2-2的结构示意图;图13 是中部耳板2-2-2的示意图;图14是内大耳2-1-2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坠原理示意图,此图为了能够清楚的示意防坠器2的防坠原理,省略了部分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包括壳体1,它还包括防坠器2、支顶器3和两个开合装置4,支顶器3 安装在壳体1的上部,两个开合装置4在水平方向上可开合安装在壳体1的中部,方便整个附墙支座的安拆,防坠器2安装在壳体1的下部;防坠器2包括大耳组件2-1、小耳组件2-2、扭簧2-3和销轴2-4,小耳组件2-2内嵌在大耳组件2-1的下部内侧,销轴2-4插装在大耳组件2-1和小耳组件2-2内,且扭簧2-3套装在销轴2-4上,扭簧2-3的一端卡在小耳组件2-2上,扭簧2-3的另一端端部抵设在大耳组件2-1内部的内大耳2-1-2上,施加使小耳组件2-2绕销轴2-4转动的预紧力。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2、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支顶器3包括两个支顶安装板3-1、支顶销轴3-2、支顶开口销3-3、两个螺母3-4、正反螺杠 3-5、两个支顶限位板3-6和支顶连接板3-7,支顶销轴3-2转动穿设在平行设置的两个支顶安装板3-1上,且支顶销轴3-2与壳体1连接并可转动,支顶开口销3-3插装在支顶销轴3-2上,两个支顶限位板3-6之间通过支顶连接板3-7连接,两个螺母3-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支顶安装板3-1和两个支顶限位板3-6之间,正反螺杠3-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螺母3-4连接。
如此设置,正反螺杠3-5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满足爬架的架体在组装过程中,支顶限位板3-6与导轨横梁之间存在间隙的问题。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支顶销轴3-2在安装在壳体1上时,与壳体1上的两个连接耳连接,而且支顶销轴3-2的一端通过螺母拧紧并固定支顶器的俯仰角度,当需要调整支顶器的俯仰角度时,只需要旋松螺母即可实现。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开合装置4包括一侧设有半圆弧形开口的槽体4-1和两个滚轮4-2,两个滚轮4-2平行并水平转动安装在槽体4-1内,且两个滚轮4-2的轮廓外沿与导轨之间间隙配合。如此设置,方便整个附墙支座的安拆。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滚轮4-2的轮廓外沿由圆弧段和直线度组成。如此设置,便于与导轨外轮廓形状配合。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中任意一项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槽体4-1为直角梯形槽体。如此设置,两个内大耳2-1-2中部留有空隙,便于安装小耳组件2-2。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中任意一项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8和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大耳组件2-1包括两个大耳板2-1-1和两个内大耳2-1-2,两个内大耳2-1-2并排紧贴安装,两个大耳板2-1-1 分别拼焊在两个内大耳2-1-2的外侧。如此设置,两个内大耳2-1-2中部留有空隙,便于安装小耳组件2-2。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中任意一项相同。
本实施方式大耳组件1的外周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用于焊接时承装焊缝,保证外表面平整。而且弧形凹槽还便于在对大耳组件1进行拼焊时的定位,提高拼装效率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8和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大耳板2-1-1的上部为直角梯形,下部为矩形,且大耳板2-1-1的中部开设有大耳销轴安装孔2-1-3。如此设置,便于安装销轴实现小耳组件的转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中任意一项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大耳板组件与附墙支座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内大耳2-1-2的上部为长条形杆,下部为矩形,且内大耳2-1-2下部的矩形与大耳板2-1-1的下部的矩形重合并让开大耳销轴安装孔2-1-3。如此设置,便于为小耳组件的安装提供空间,而且还能够保证大耳组件的使用强度。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中任意一项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小耳组件2-2包括两个小耳板2-2-1和中部耳板2-2-2,两个小耳板2-2-1将中部耳板2-2-2夹持并拼焊在一起。如此设置,便于对导轨横梁进行支撑限位,实现防坠功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中任意一项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小耳板2-2-1为哨子形耳板,且哨子形耳板的圆形部中间设有小耳销轴安装孔2-2-3。如此设置,小耳销轴安装孔2-2-3便于安装销轴。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中任意一项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小耳板2-2-1的水平段与圆形中部的外切线之间的夹角为110°-130°,小耳板2-2-1尖部的水平段与圆形中部连接线之间的夹角为15°-30°。如此设置,便于实现小耳板组件在摆动过程中对摆动的角度采用实体结构进行限位。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中任意一项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结合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小耳板2-2-1的水平段与圆形中部的外切线之间的夹角为120°,小耳板2-2-1尖部的水平段与圆形中部连接线之间的夹角为20°。如此设置,便于导轨在上升时,能够顺利上升,不受小耳板组件的限制,当导轨下坠时,保证小耳板组件能够对导轨横梁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也就是说小耳板组件能够实现导轨上、下滑动,能够制止导轨突然向下下坠,进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一中任意一项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中部耳板2-2-2的前部水平段与前部下沿之间的夹角为15°,中部耳板2-2-2的后部水平段与后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如此设置,便于为扭簧的安装提供空间。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二中任意一项相同。
在工厂生产制造阶段,先分别对大耳组件和小耳组件进行拼装,然后,将扭簧安装在小耳组件内,再将小耳安装在大耳组件内,最后再将销轴插装在大耳组件和小耳组件内。整个防坠器的生产加工简单,适用于批量化生产,成本低,尤其是装配简单,便于保证零件质量的一致性。材质的选择更加多样化。
结合图1至图1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壳体1通过栓接安装在建筑结构上,根据导轨的尺寸调整并将两个开合装置4安装在壳体1的中部。防坠器2安装在壳体1的下部,防坠器2平时并不与导轨的横梁接触,即使是有接触,小耳组件2-2也是在扭簧的作用和导轨向上滑动时,与导轨的横梁之间产生的间歇性摆动,当导轨下降时,导轨的横梁卡装在小耳组件 2-2上,实现对爬架架体的防坠落。如果爬架的动力装置(电动葫芦)失效,支顶器3还有两个弧形内凹弧来实现导轨防坠,进而实现和保证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另外,结合图1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防坠原理为:
上升工况:防坠器2在安装于壳体1上时,防坠器2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向上倾斜的夹角,所述夹角为20-50°之间,具体角度,可根据实际施工工况进行调整。当导轨上升时,小耳组件的外沿与导轨横梁之间在扭簧和偏心自重的协同作用下向上间歇性的摆动,实现导轨的顺利上升。
下降工况:由于防坠器2的大耳组件在销轴的带动下,能够实现相对转动,但其转动的角度仅限于由向上倾斜的状态向下转动到水平的状态(匀速状态下小耳组件的转动角度会随轨道横梁间隙会处在一个固定范围内)。因此,当导轨按照正常速度下降时,导轨横梁会触碰到小耳组件,小耳组件带动大耳组件绕销轴转动,由于大耳组件转动的角度较小,又在扭簧(及偏心自重)复位的作用下,复位到初始状态,以此往复。其转动的角度能够满足导轨横梁正常速度下降。
防坠工况:由于防坠器2的大耳组件在导轨急速下降的情况下,大耳组件在导轨横梁作用下向下倾斜,还未等其复位,就在下一个导轨横梁的作用下,继续向下倾斜,很快达到了大耳组件处于水平的状态,此时的大耳组件直接将导轨横梁卡住,实现导轨防坠。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他变化,以及应用到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领域中,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它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防坠器(2)、支顶器(3)和两个开合装置(4),支顶器(3)安装在壳体(1)的上部,两个开合装置(4)在水平方向上可开合安装在壳体(1)的中部,防坠器(2)安装在壳体(1)的下部;防坠器(2)包括大耳组件(2-1)、小耳组件(2-2)、扭簧(2-3)和销轴(2-4),小耳组件(2-2)内嵌在大耳组件(2-1)的下部内侧,销轴(2-4)插装在大耳组件(2-1)和小耳组件(2-2)内,且扭簧(2-3)套装在销轴(2-4)上,扭簧(2-3)的一端卡在小耳组件(2-2)上,扭簧(2-3)的另一端端部抵设在大耳组件(2-1)内部的内大耳(2-1-2)上,施加使小耳组件(2-2)绕销轴(2-4)转动的预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支顶器(3)包括两个支顶安装板(3-1)、支顶销轴(3-2)、支顶开口销(3-3)、两个螺母(3-4)、正反螺杠(3-5)、两个支顶限位板(3-6)和支顶连接板(3-7),
支顶销轴(3-2)转动穿设在平行设置的两个支顶安装板(3-1)上,且支顶销轴(3-2)与壳体(1)连接并可转动,支顶开口销(3-3)插装在支顶销轴(3-2)上,两个支顶限位板(3-6)之间通过支顶连接板(3-7)连接,两个螺母(3-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支顶安装板(3-1)和两个支顶限位板(3-6)之间,正反螺杠(3-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螺母(3-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合装置(4)包括一侧设有半圆弧形开口的槽体(4-1)和两个滚轮(4-2),两个滚轮(4-2)平行并水平转动安装在槽体(4-1)内,且两个滚轮(4-2)的轮廓外沿与导轨之间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滚轮(4-2)的轮廓外沿由圆弧段和直线度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槽体(4-1)为直角梯形槽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大耳组件(2-1)包括两个大耳板(2-1-1)和两个内大耳(2-1-2),两个内大耳(2-1-2)并排紧贴安装,两个大耳板(2-1-1)分别拼焊在两个内大耳(2-1-2)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大耳板(2-1-1)的上部为直角梯形,下部为矩形,且大耳板(2-1-1)的中部开设有大耳销轴安装孔(2-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内大耳(2-1-2)的上部为长条形杆,下部为矩形,且内大耳(2-1-2)下部的矩形与大耳板(2-1-1)的下部的矩形重合并让开大耳销轴安装孔(2-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小耳组件(2-2)包括两个小耳板(2-2-1)和中部耳板(2-2-2),两个小耳板(2-2-1)将中部耳板(2-2-2)夹持并拼焊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小耳板(2-2-1)为哨子形耳板,且哨子形耳板的圆形部中间设有小耳销轴安装孔(2-2-3)。
CN202222377725.5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Active CN218323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7725.5U CN218323843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7725.5U CN218323843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3843U true CN218323843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4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7725.5U Active CN218323843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3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23843U (zh) 一种建筑爬架防坠附墙支座系统
CN2858771Y (zh) 索缆式引水渠固体污物高效清除设备
CN210649276U (zh) 一种h型钢焊接设备
CN209368791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水利施工用闸板
CN201334770Y (zh) 附墙支座
CN21753730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钢结构
CN207008160U (zh) 一种高稳定性反射镜架
CN211539302U (zh) 一种土建工程用钢筋弯折设备
CN209429507U (zh) 一种合金轻质吊篮
CN211071350U (zh) 一种带有校正机构的钢结构涂装线
CN210710338U (zh) 一种涂装设备用集渣框起升机构
CN209018599U (zh) 一种擦窗机立柱升降滚轮调节装置
CN208895409U (zh) 一种多方位旋转作业平台
CN208162336U (zh) 一种预应力钢棒自动矫直装置
CN212478495U (zh) 一种建筑施工铝合金爬架用挂架翻板装置
CN205945605U (zh) 分布式光伏组件地面安装结构
CN219949271U (zh) 一种大型罐体安装辅助装置
CN213569259U (zh) 一种可拆卸周转的超高层塔吊附墙装置
CN220658742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喷洒设备
CN218024925U (zh) 一种mbr膜架安装吊装
CN212478475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施工架
CN212151541U (zh) 防坠安全器
CN210480678U (zh) 一种建筑用吊运机
CN216108486U (zh) 一种海洋工程用打桩设备
CN211769807U (zh) 一体式风电叶片腹板的吊运钢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