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8997U - 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8997U
CN218318997U CN202222009625.7U CN202222009625U CN218318997U CN 218318997 U CN218318997 U CN 218318997U CN 202222009625 U CN202222009625 U CN 202222009625U CN 218318997 U CN218318997 U CN 218318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luminum alloy
bearing
short columns
angle ste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96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威
宋喜波
李朝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Mi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Mi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Mi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Mi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96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8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8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8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包括承载架以及平行设置于承载架上的两条轨道,轨道的上表面设置有可沿着轨道运行的车架,承载架通过设置在承载架一端中部的底座固定连接有驱动车架行进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双输出电机动力箱和齿轮,双输出电机动力箱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的上侧面啮合有固定在车架下表面的链条构件;链条构件包括角钢以及短柱,角钢数量为四条,两两对称设置,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的下表面,对称设置的两条角钢之间等距离设置有短柱,短柱数量为多个且相邻短柱的宽度与齿轮圆周边缘设置的齿之间的宽度一致;本实用新型安全性好、转运效率高、运行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卷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
背景技术
铝合金卷材,是经过铸轧机压延拉弯矫加工后的金属产品,广泛应用在电子、包装、建筑、机械等方面;铝合金卷材体积重量大,运输过程中需使用吊车叉车等专用运输机械,但在生产车间中,由于空间狭窄、周转不灵,运输机械施展有限,此外由于运输机械的运行成本高,在车间内频繁转运铝卷也会提高生产成本,降低转运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20827878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四轴跨轨钢卷运输车,包括车体和行走动力机构,车体上侧设有用于承载钢卷的鞍座,行走动力机构固定在车体上,车体连接有至少四组行走滚轮,行走滚轮滚动设置在导轨上,两个导轨的端部间隔形成断轨,每组行走滚轮对称安装在车体两侧,至少两组行走滚轮与行走动力机构连接,相邻两组行走滚轮的中心距大于断轨长度至少100mm,本实用新型的四轴跨轨钢卷运输车的至少两组行走滚轮与行走动力机构连接,当一组行走滚轮落入断轨时另一组行走滚轮可以提供驱动车体前进的动力,既达到过跨目的又满足钢卷运输车整体刚性的需求;然而,该技术方案中的行走动力机构固定在车体上,且为链轮链条结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易出现链条松动或因磨损严重而出现断裂等问题,链条松动易出现链条脱离链轮的情况,导致运行过程不稳定,链条断裂会导致该运输车速度骤降,且钢卷因为惯性滚出鞍座撞坏行走动力机构以及造成安全问题,此外该技术方案中运输车单次只能转运单个铝卷,转运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性好、转运效率高、运行稳定的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包括承载架以及平行设置于承载架上的两条轨道,所述轨道的上表面设置有可沿着所述轨道运行的车架,所述承载架通过设置在所述承载架一端中部的底座固定连接有驱动所述车架行进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双输出电机动力箱和齿轮,所述双输出电机动力箱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侧面啮合有固定在所述车架下表面的链条构件;所述链条构件包括角钢以及短柱,所述角钢数量为四条,两两对称设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下表面,对称设置的两条所述角钢之间等距离设置有短柱,所述短柱数量为多个且相邻短柱的宽度与所述齿轮圆周边缘设置的齿之间的宽度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动力装置设置在车架外部且在车架下方,避免铝合金卷材因突发情况滚出鞍座撞击损坏固定设置在车架上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位置的设置,保证了车架在跨轨道运输过程中动力装置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链条构件由角钢以及实心短柱构成且固定在车架下方与动力装置中的齿轮所啮合,链条构件的设置,避免了常规链条在运行中出现松动的情况导致运行过程不稳定,以及链条断裂运输速度骤减导致铝合金卷材滚出鞍座的情况,保证了车架在跨轨道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中车架车身长,重量大,重心稳定,超长的车身可同时托运多个铝合金卷材,避免单次托运单个铝合金卷材多次托运浪费时间,提高了平移小车的转运效率;
进一步,所述承载架上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可放置铝合金卷材的鞍座,可同时托运多个铝合金卷材,避免单次托运单个的情况,提高转运效率。
进一步,所述车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升起后可支撑起放置于所述承载架上的所述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承载架由两条承载台、多条工字钢板、多个承重立柱以及两条支撑横柱构成,两条承载台平行对称设置,且外侧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凸出部位,所述凸出部位的上表面焊接有承重立柱,所述承重立柱的顶部焊接有可放置所述支撑板的支撑横柱,所述工字钢板等距离垂直焊接在所述两条承载台之间,承载架由钢板以及钢柱焊接而成,整体结构稳固,为移动小车的运行提供了稳定的轨道。
进一步,所述车架包括两个槽钢梁、多条工字钢以及多个滚轮,所述槽钢梁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两个立板的顶端设置有顶板,多条所述工字钢等间距的固定在两个槽钢梁相对侧面的立板上,每个槽钢梁的两个立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滚轮,车架的车身长,自身重量重,重心稳定,在跨轨道运输的过程中稳定运行。
进一步,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中部沿滚轮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突出于所述承载台表面的轨道嵌入匹配。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好、转运效率高、运行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架,2、轨道,3、底座,4、双输出电机动力箱,5、齿轮,6、角钢,7、短柱,8、工字钢,9、立板,10、顶板,11、滚轮,12、支撑板,13、鞍座,14、升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包括承载架1以及平行设置于承载架1上的两条轨道2,所述轨道2的上表面设置有可沿着所述轨道2运行的车架,所述承载架1通过设置在所述承载架1一端中部的底座3固定连接有驱动所述车架行进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双输出电机动力箱4和齿轮5,所述双输出电机动力箱4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5;所述齿轮5的上侧面啮合有固定在所述车架下表面的链条构件;所述链条构件包括角钢6以及短柱7,所述角钢6数量为四条,两两对称设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下表面,对称设置的两条所述角钢6之间等距离设置有短柱7,所述短柱7数量为多个且相邻短柱7的宽度与所述齿轮5圆周边缘设置的齿之间的宽度一致,该平移小车的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车架下方且在车架外部,避免在铝合金卷材因突发状况滚出鞍座撞坏固定在车架上的动力装置,角钢6以及短柱7均为钢材,强度高,塑性以及耐热性较好,由角钢6以及短柱7组合而成的链条构件与常规齿条以及链条相比,链条构件的强度以及耐磨损性均有所增强,减少常规链条易断裂和松动以及常规齿条易跳齿等问题的出现,保证了该平移小车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以及减少了因链条断裂松动以及齿条跳齿等问题影响平移小车匀速运行从而导致铝合金卷材滚出鞍座的安全问题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1以及图3所示,所述承载架1上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上设置有多个可放置铝合金卷材的鞍座13,可同时放置多个铝合金卷材,提高铝合金卷材转运的效率,所述车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结构14,所述升降结构14升起后可支撑起放置于所述承载架1上的所述支撑板12,所述升降结构14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支撑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与车架之间的顶升结构,所述车架的四角处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支撑结构的四角处的下侧面设置有可供所述限位组件插入的插孔,所述支撑结构的下侧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侧面等距离开设有凹槽,所述顶升结构包括行走梁以及轨轮,所述行走梁的内部等距离设置有轨轮,所述轨轮的上下缘凸出所述行走梁的上下侧面,所述轨轮的外周设置有环形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板下侧面的凹槽嵌接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轨轮位于凹槽内的位置决定了支撑结构的升降,所述轨轮滚动至凹槽的两端,带动支撑结构升高,进而使支撑板12升高离开承载架,所述轨轮滚动至凹槽的中间,带动支撑结构降低,进而使支撑板12降低放置在承载架上。
所述承载架1由两条承载台、多条工字钢板、多个承重立柱以及两条支撑横柱构成,两条承载台平行对称设置,且外侧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凸出部位,所述凸出部位的上表面焊接有承重立柱,所述承重立柱的顶部焊接有可放置所述支撑板12的支撑横柱,所述工字钢板等距离垂直焊接在所述两条承载台之间,所述承载架1通过多种钢板与钢柱互相垂直焊接固定,整体结构结实稳固,保证了车架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车架包括两个槽钢梁、多条工字钢8以及多个滚轮11,所述槽钢梁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9,两个立板9的顶端设置有顶板10,多条所述工字钢8等间距的固定在两个槽钢梁相对侧面的立板9上,每个槽钢梁的两个立板9之间设置有多个滚轮11,所述滚轮11的外表面中部沿滚轮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突出于所述承载台表面的轨道2嵌入匹配,所述车架整体车身较长,自重大,车间的承载架1之间的间距远远小于所述车架的长度,超长的车身以及较大的自重保证了车架在跨轨道运行时的稳定性,也能同时转运多个铝合金卷材,提高了转运效率。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包括承载架以及平行设置于承载架上的两条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上表面设置有可沿着所述轨道运行的车架,所述承载架通过设置在所述承载架一端中部的底座固定连接有驱动所述车架行进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双输出电机动力箱和齿轮,所述双输出电机动力箱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侧面啮合有固定在所述车架下表面的链条构件;所述链条构件包括角钢以及短柱,所述角钢数量为四条,两两对称设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下表面,对称设置的两条所述角钢之间等距离设置有短柱,所述短柱数量为多个且相邻短柱的宽度与所述齿轮圆周边缘设置的齿之间的宽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上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可放置铝合金卷材的鞍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升起后可支撑起放置于所述承载架上的所述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由两条承载台、多条工字钢板、多个承重立柱以及两条支撑横柱构成,两条承载台平行对称设置,且外侧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凸出部位,所述凸出部位的上表面焊接有承重立柱,所述承重立柱的顶部焊接有可放置所述支撑板的支撑横柱,所述工字钢板等距离垂直焊接在所述两条承载台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两个槽钢梁、多条工字钢以及多个滚轮,所述槽钢梁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两个立板的顶端设置有顶板,多条所述工字钢等间距的固定在两个槽钢梁相对侧面的立板上,每个槽钢梁的两个立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中部沿滚轮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突出于承载台表面的轨道嵌入匹配。
CN202222009625.7U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 Active CN218318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9625.7U CN218318997U (zh)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9625.7U CN218318997U (zh)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8997U true CN218318997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7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9625.7U Active CN218318997U (zh)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8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0179B (zh) 一种箱梁侧模转运机具
CN218318997U (zh) 一种铝合金卷材转运设备的平移小车
CN102701084B (zh) 起重机
CN112222737A (zh) 可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及方法
CN211032809U (zh) 用于豪华邮轮分段制造运输流水线小车的横梁结构
CN202766136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起重机
CN217516050U (zh) 一种工件输送装置
CN212831042U (zh) 一种新型积放式台车
CN213326572U (zh) 自提升堆垛车
CN110861872B (zh) 一种双工位卷材转运装置及方法
CN103663284A (zh) 一种热轧j型钢及其应用
CN201058805Y (zh) 轮对堆垛机
CN211369711U (zh) 具有伸缩梳齿支架的车辆搬运装置及立体车库
CN211225041U (zh) 一种双工位卷材转运装置
CN211687058U (zh) 一种横移走料机构
CN210032821U (zh) 立体停车设备
CN205294052U (zh) 一种箱梁侧模转运机具
CN216863438U (zh) 一种刚性桁架式堆垛机
CN202499639U (zh) 一种重载型组装式钢质自动人行道踏板结构
CN215631972U (zh) 一种建筑工地中的建筑材料防护棚
CN213230295U (zh) 一种大型设备可转向滑移平台装置
CN104828448A (zh) 输送橇的堆拆垛装置
CN214977267U (zh) 一种桥架折弯辅助随动托料
CN113911926A (zh) 一种刚性桁架式堆垛机
CN213738234U (zh) 一种物料输送用龙门架的轨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