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3169U - 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3169U
CN218313169U CN202221335522.3U CN202221335522U CN218313169U CN 218313169 U CN218313169 U CN 218313169U CN 202221335522 U CN202221335522 U CN 202221335522U CN 218313169 U CN218313169 U CN 218313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se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fixtur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55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飞
何拥军
杜邦迪
王斯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55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3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3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3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包括支撑竖板,其顶部设有限位板,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限位板上贯通开有限位孔。使用时,将底座放置于减振器固定上支座的凹槽内,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与凹槽的两侧侧壁抵触,限制工装的侧向位移,限位孔对准螺纹连杆上端头并将其套设于孔内,在拧紧塔顶螺母时,通过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与凹槽的两侧侧壁抵触,使设于支撑竖板上的限位板保持不动,限位孔限制螺纹连杆上端头转动,可避免螺纹连杆跟随塔顶螺母一起转动,从而可将塔顶螺母拧紧到设计的力矩值。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使用方便,其大大提高了减振器安装或拆卸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属于车辆装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在生产过程中,某车型弹簧集成式结构的后减振器在装配时,减振器上支柱塔顶螺母无法拧紧到设计要求的力矩值。经分析减振器结构发现,减振器总成中螺纹连杆与外套筒焊接在一起,当装配与螺杆连接的塔顶螺母时,塔顶螺母随螺纹连杆转动,塔顶螺母无法拧紧,此种情况影响后续减振器装配质量,对车辆的安全行驶埋下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塔顶螺母随螺纹连杆转动致使塔顶螺母无法拧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以解决此类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包括底座,其为板状结构,包括底座前端面和底座后端面分别垂直固定设于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两者分别与凹槽内的两侧侧壁抵触;垂直设于底座顶部中间处的支撑竖板,包括竖板前端面和竖板后端面;一端垂直设于所述竖板后端面上端的限位板,其另一端上贯通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小与螺纹连杆上端头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竖板前端面与底座顶部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接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底部与竖板后端面之间还设有第二连接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部两侧还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竖板后端面与底座的底座后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工装各部件采用钢材制成。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通过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与凹槽的两侧侧壁抵触,使设于支撑竖板上的限位板保持不动,所述限位孔限制螺纹连杆上端头转动,可避免螺纹连杆跟随塔顶螺母一起转动,能使塔顶螺母拧紧到设计的力矩值,装配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大大提高了减振器安装或拆卸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通过限位孔对螺纹连杆上端头进行限位避免螺纹连杆转动,在拧紧塔顶螺母时,力矩沿限位板7依次通过支撑竖板、底座传递至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上,由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与凹槽内两侧侧壁抵触,可抵抗拧紧塔顶螺母时产生力矩,使装配工装不发生位移,及完成装配工装定位后,利用减振器固定上支座的结构特性完成对装配工装的固定限位工作,无需装配人员对装配工装进行扶正,降低了装配人员的劳动强度,装配工装可快速定位和拆卸,提高了装配人员的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通过设有第一连接加强板和第二连接加强板,加强了装配工装的结构强度,有效抵抗了抗拧紧塔顶螺母时产生的力矩对装配工装连接部位造成的损害,使装配工装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降低了装配工装的使用及维护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所述装配工装采用钢材制作,各部位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其生产成本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与车架纵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配工装用于限位螺纹连杆上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底座、101-倒角、102-底座前端面、103-底座后端面、2-第一定位板、3-第二定位板、4-支撑竖板、401-竖板前端面、402-竖板后端面、5-第一连接加强板、6-第二连接加强板、7-限位板、701-限位孔、8-减振器、801-塔顶螺母、802-螺纹连杆上端头、9-车架纵梁、91-减振器固定上支座、911-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包括支撑竖板4,其上端的设有限位板7,底部设有底座1,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所述限位板7上贯通开有限位孔701。使用时,将底座1放置于减振器固定上支座901的凹槽911内,使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分别与凹槽911的两侧侧壁抵触,限制工装的侧向位移,所述限位孔701对准螺纹连杆上端头802并将其套设于孔内,在拧紧塔顶螺母801时,通过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分别与凹槽911的两侧侧壁抵触,使设于支撑竖板4上的限位板7保持不动,所述述限位孔701限制螺纹连杆上端头802转动,可避免螺纹连杆跟随塔顶螺母801一起转动,能使塔顶螺母801拧紧到设计的力矩值。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大大提高了减振器安装或拆卸的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装配工装包括底座1、第一定位板2、第二定位板3、支撑竖板4、底部连接加强板5、顶部连接加强板6、限位板7及限位孔701。所述底座1为板状结构,其长度与凹槽911内两侧侧壁间的距离相同,其顶部两侧分别垂直固定设有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在装配工装放入凹槽911内后,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分别与凹槽911内两侧侧壁抵触,可限制底座1的横向位移。优选地,所述底座1底部两侧还设有倒角101,对底座1放入凹槽911内时进行导向,使工装置入或取出凹槽911 时更加方便。所述支撑竖板4垂直固定设于底座1顶部中间处,其竖板后端面402与底座1的底座后端面103平齐;所述竖板前端面401与底座1 顶部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接加强板5,用于加强底座1与支撑竖板4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支撑竖板4在侧向受力时其与底座1的连接部位产生断裂。所述限位板7一端垂直固定设于竖板后端面402上端,所述限位板7底部与竖板后端面402之间还设有第二连接加强板6,用于加强限位板7支撑竖板4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限位板7侧向受力时其与支撑竖板4的连接部位产生断裂。所述限位板7另一端上贯通设有限位孔701,所述限位孔701 的孔径大小与螺纹连杆上端头802相适配,可将螺纹连杆上端头802套入孔内对其进行限制,避免其在限位孔701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在使用时,利用底座1底部两侧的倒角101进行导向滑入凹槽911内,沿凹槽911纵向移动装配工装,使限位孔701与螺纹连杆上端头802对齐,对齐后将装配工装下沉至凹槽911底部,此时螺纹连杆上端头802套入限位孔701内,完成对螺纹连杆的限位后,利用扭矩扳手按照设定扭矩值将塔顶螺母801拧紧。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通过限位孔701对螺纹连杆上端头802进行限位避免螺纹连杆转动,在拧紧塔顶螺母801时,力矩沿限位板7依次通过支撑竖板4、底座1传递至第一定位板2或-第二定位板3上,由于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分别与凹槽911内两侧侧壁抵触,可抵抗拧紧塔顶螺母801时产生力矩,使装配工装不发生位移,及完成装配工装定位后,利用减振器固定上支座的结构特性完成对装配工装的固定限位工作,无需装配人员对装配工装进行扶正,降低了装配人员的劳动强度,装配工装可快速定位和拆卸,提高了装配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设有第一连接加强板5和第二连接加强板6,加强了装配工装的结构强度,有效抵抗了抗拧紧塔顶螺母801时产生的力矩对装配工装连接部位造成的损害,使装配工装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降低了装配工装的使用及维护成本。所述装配工装各部件采用钢材制成,各部位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其生产成本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其为板状结构,包括底座前端面(102)和底座后端面(103)
分别垂直固定设于所述底座(1)顶部两侧的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两者分别与凹槽(911)内的两侧侧壁抵触;
垂直设于底座(1)顶部中间处的支撑竖板(4),包括竖板前端面(401)和竖板后端面(402);
一端垂直设于所述竖板后端面(402)上端的限位板(7),其另一端上贯通设有限位孔(701),所述限位孔(701)的孔径大小与螺纹连杆上端头(802)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前端面(401)与底座(1)顶部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接加强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7)底部与竖板后端面(402)之间还设有第二连接加强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两侧还设有倒角(101)。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后端面(402)与底座(1)的底座后端面(103)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装各部件采用钢材制成。
CN202221335522.3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 Active CN218313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5522.3U CN218313169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5522.3U CN218313169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3169U true CN218313169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6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5522.3U Active CN218313169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3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6552B (zh) 一种汽车独立悬架下摆臂总成
CN210060341U (zh) 一种高强度翻边减震器衬套用压装机
CN218313169U (zh) 一种弹簧集成式结构减振器装配工装
CN201073919Y (zh) 轿车发动机右悬置支架
CN205310115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动态冲击试验的定位工装
CN108657194B (zh) 一种磁浮列车直线电机定位装置
CN212082702U (zh) 一种车载压力传感器用安装支座
CN212254527U (zh) 一种基于公路护栏的强度检测装置
CN208085717U (zh) 一种动车用碳纤维保险杠以及动车
CN210359990U (zh) 汽车防护件定位夹紧装置
CN219361237U (zh) 电动车后平叉
CN219263541U (zh) 一种抗冲击的支架
CN219406151U (zh) 一种车辆水泵减震支架
KR101000403B1 (ko) 차량용 범퍼백빔
CN115817087B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汽车减振器安装支架
CN219912197U (zh) 一种锅炉辅机钢构件管道架设装置
CN219840968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减震器
CN210133243U (zh) 三轮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和三轮摩托车
CN220500924U (zh) 三轮电动车的电磁阀平衡减震器
CN220687439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挂钩组件
CN208730934U (zh) 一种汽车吸能盒安装机构
CN212455322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新型活塞杆紧固结构
CN214267761U (zh) 一种用于军用重卡转向节的固定法兰
CN210734323U (zh)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驾驶室前悬支架总成
CN203472450U (zh) 带限位孔的汽车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