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93733U - 进气管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进气管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93733U
CN218293733U CN202222705221.1U CN202222705221U CN218293733U CN 218293733 U CN218293733 U CN 218293733U CN 202222705221 U CN202222705221 U CN 202222705221U CN 218293733 U CN218293733 U CN 218293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ction
air inlet
spiral
spira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052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勇强
孙志勇
李双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052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93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93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93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进气管和车辆,其中,所述进气管包括管本体和螺旋结构,所述管本体内设有用以供空气通过的流通腔,所述流通腔的出气段用以与所述空滤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管本体的底侧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流通腔相连通;所述螺旋结构设于所述流通腔的进气段,并用以使流经的空气呈螺旋状轨迹前进,所述排污口设于所述螺旋结构的靠近所述出气段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排除空气中夹杂的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提高空滤器的滤芯寿命。

Description

进气管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气管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长期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工程类车型,经常行驶在环境恶劣的施工地上,施工地的空气中漂浮了大量的污物颗粒、灰尘等杂质,这些杂质会随着空气进入进气管及空滤器;另外,如遇雨雪天气,水珠也会跟随空气进入进气管及空滤器。而这些杂质和水珠进入空滤器,会造成空滤器滤芯的使用寿命显著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进气管,旨在让气体在进气管内就能得到初步过滤,以使其所携带的杂质或水珠能够被部分过滤掉,从而提高空滤器的滤芯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进气管,用以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空滤器,所述进气管包括:
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内设有用以供空气通过的流通腔,所述流通腔的出气段用以与所述空滤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管本体的底侧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流通腔相连通;和
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设于所述流通腔的进气段,并用以使流经的空气呈螺旋状轨迹前进,所述排污口设于所述螺旋结构的靠近所述出气段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螺旋结构包括多个螺旋单元,所述螺旋单元包括安装筒、及设于所述安装筒内的螺旋杆,多个所述螺旋单元沿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进气段。
可选地,所述螺旋结构还包括若干安装隔板,所述螺旋单元设于所述安装隔板,所述安装隔板嵌设于所述进气段;
可选地,所述螺旋杆具有靠近所述出气段的尾端桨叶,所述尾端桨叶朝底侧向下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螺旋结构还包括阻挡隔板,所述阻挡隔板设于所述进气段,并位于所述螺旋结构靠近出气段的一侧,所述隔板设有多个空气过孔。
可选地,所述阻挡隔板设于所述排污口与所述螺旋结构之间,所述阻挡隔板还设有污物过口,所述污物过口设于所述阻挡隔板的底侧。
可选地,所述流通腔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通于所述进气段和所述出气段之间,在由所述进气段朝向所述出气段的方向上,所述过渡段的底侧逐渐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排污口设于所述进气段靠近所述过渡段的一端。
可选地,在由所述进气段朝向所述出气段的方向上,所述过渡段的顶侧逐渐向上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进气管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管本体的外侧,并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收集装置包括除尘袋,所述除尘袋设于所述排污口的外侧,并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空滤器和上述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气段与所述空滤器连接。
上述进气管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进气管的流通腔的进气段设置螺旋结构,使得进入进气管的空气呈螺旋状轨迹前进,从而使得质量较重的水、污物颗粒以及灰尘等杂质与空气进行离心分离,进而使得质量较重的水、污物颗粒以及灰尘等杂质回流到进气管的底部,最终可以通过排污口排出流通腔外部。再者,如果车辆在恶劣环境中行驶,发动机功率需求增加,进气量也随之提升,进空气速也相应提高;流速越快产生的离心力越大,对空气中的较大的粉尘和水滴进行离心过滤的强度也就会更强;可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排除空气中夹杂的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在提高空滤器的滤芯寿命的同时,为内燃机提供干爽、洁净的空气,进而避免发动机无法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发动机拉缸、爆缸等故障,增加车辆的维护里程;最终提升客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的螺旋结构的螺旋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管本体 110 进气段
120 过渡段 130 出气段
200 螺旋结构 210 螺旋单元
211 安装筒 212 螺旋杆
220 安装隔板 230 阻挡隔板
231 空气过孔 232 污物过口
300 收集装置 400 引流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进气管。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进气管用以车辆,车辆包括空滤器,进气管包括管本体100和螺旋结构200,管本体100内设有用以供空气通过的流通腔,流通腔的出气段130用以与空滤器的进气端连接,管本体100的底侧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流通腔相连通;螺旋结构200设于流通腔的进气段110,并用以使流经的空气呈螺旋状轨迹前进,排污口设于螺旋结构200的靠近出气段130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底侧指的是进气管在安装到车辆本体上的状态时,其最靠近地面的一侧;顶侧指的是进气管在安装到车辆本体上的状态时,远离地面的一侧。
具体地,整车在较为复杂的工况或者是暴雨天气中行驶,例如但不限于在工地上满载各种建筑材料或建筑垃圾时,发动机需要大量空气进入燃烧室做功,这就使得进气道内部会产生相对外界的负压;可以理解,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污物颗粒、灰尘和水等杂质会随着空气进入进气管,从而进入空滤器,进而造成空滤器滤芯的使用寿命显著下降。本方案通过在进气管的流通腔的进气段110设置螺旋结构200,使得进入进气管的带有杂质的空气呈螺旋状轨迹前进,从而使得质量较重的水、污物颗粒以及灰尘等杂质与空气进行离心分离,进而使得质量较重的水、污物颗粒以及灰尘等杂质回流到进气管的底部,最终可以通过排污口排出流通腔外部。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滤器可以是车载空调系统的空滤器,也可以是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空滤器等等,也即,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可以是车载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进气管配置为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实施例中,如果车辆在恶劣环境中行驶,发动机功率需求增加,进气量也随之提升,进空气速也相应提高;流速越快产生的离心力越大,对空气中的较大的粉尘和水滴进行离心过滤的强度也就会更强。可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排除空气中夹杂的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在提高空滤器的滤芯寿命的同时,为内燃机提供干爽、洁净的空气,进而避免发动机无法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发动机拉缸、爆缸等故障,增加车辆的维护里程;最终提升客户满意度。
可选地,螺旋结构200包括多个螺旋单元210,螺旋单元210包括安装筒211、及设于安装筒211内的螺旋杆212,多个螺旋单元210沿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于进气段110;可以理解,安装筒211前后开口,将螺旋结构200设置成多个螺旋单元210,这样可以使空气分散进入螺旋单元210,减少每个螺旋单元210空气量,从而增加带有杂质的空气的离心分离的效果,进而增加进入空滤器的空气的清洁度。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螺旋结构200也可以只包括一个螺旋单元210,螺旋单元210的安装筒211与流通腔的腔壁固定,螺旋杆212位于进气段110的中心。
可选地,螺旋结构200还包括若干安装隔板220,螺旋单元210设于安装隔板220,安装隔板220嵌设于进气段110,可以理解,将螺旋单元210嵌设于安装隔板220,再将安装隔板220嵌设于进气段110,这样便于安装螺旋单元210,增加螺旋单元210的安装效率。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螺旋结构200也可以包括固定筒,先将螺旋单元210设于固定筒内,再将固定筒整体安装在进气段110的端口,固定筒与该端口是焊接。
可选地,安装隔板220设有两个,两个安装隔板220沿空气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于进气段110,螺旋单元210的首部和中部各设于一安装隔板220上。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隔板220也可以设有三个,三个安装隔板220沿空气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于进气段110,螺旋单元210的首部、中部及尾部各设于一安装隔板220上。
可选地,螺旋杆212具有靠近出气段130的尾端桨叶,尾端桨叶朝底侧向下延伸设置;可以理解,将尾端桨叶朝底侧向下延伸设置,可以利用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的惯性,使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使得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向下运动,从而能使更多的杂质集中在流通腔的底部,最终可以通过排污口排出流通腔外部,这样可以增加离心过滤的效果。
可选地,螺旋结构还包括阻挡隔板230,阻挡隔板230设于进气段110,并位于螺旋结构200靠近出气段130的一侧,阻挡隔板230设有多个空气过孔231。如此,可以使更多的杂质在通过螺旋结构后,因撞击阻挡隔板230,而掉落至进气段110的底部,最终通过排污口排出;空气过孔231用以供空气通过。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阻挡隔板230,让分离后的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通过自身的重力掉落至进气段110的底部。
进一步地,阻挡隔板230的板体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部分遮挡螺旋单元210的离心通道,这样可以增加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撞击阻挡隔板230的几率,加快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掉落的速度。
可选地,阻挡隔板230设于排污口与螺旋结构200之间,阻挡隔板230还设有污物过口232,污物过口232设于阻挡隔板230的底侧;可以理解,刚从螺旋结构200分离的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的速度大于运行到进气段110尾部的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的速度,将阻挡隔板230设于排污口与螺旋结构200之间,可以使分离后的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撞击隔板的反作用力更大,更容易掉落至进气段110底部。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阻挡隔板230也可以设于排污口与出气段130之间。
可选地,流通腔还包括过渡段120,过渡段120连通于进气段110和出气段130之间,在由进气段110朝向出气段130的方向上,过渡段120的底侧逐渐向上倾斜设置,排污口设于进气段110靠近过渡段120的一端。可以理解,过渡段120的底侧逐渐向上倾斜设置,可以引导位于出气段130下沉的水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流入进气段110的底侧,从而集中通过排污口排出流通腔外部。再者,过渡段120的底侧逐渐向上倾斜设置,可以使得进气段110具有凸出于出气段130的底侧的遮挡部,排污口设于遮挡部,该遮挡部的受负压的影响较小,这样可以避免落入遮挡部的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受负压的影响重新吸入空滤器。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流通腔也可以不设置过渡段120,进气段110直接与出气段130相连接,落入流通腔底侧的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直接通过排污口排出流通腔。
可选地,在由进气段110朝向出气段130的方向上,过渡段120的顶侧逐渐向上倾斜设置,可以理解,这样可以使得出气段130整体高于进气段110,从而使进入空滤器前的空气从下至上流动,进一步排除空气中的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由进气段110朝向出气段130的方向上,过渡段120的顶侧也可以呈水平设置。
可选地,进气管还包括收集装置300,收集装置300至少部分位于管本体100的外侧,并与排污口相连通;可以理解,收集装置300的设置可以集中收集和处理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便于集中处理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进而降低杂质在由排污口向外排放时受负压的影响,又有部分重新被吸入流通腔的风险。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收集装置300,当过渡段120的底侧逐渐向上倾斜设置,使得进气段110具有凸出于出气段130的底侧的遮挡部,排污口设于遮挡部,该遮挡部的受负压的影响较小,这样可以避免落入遮挡部的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受负压的影响重新吸入空滤器,此时也可以只设置排污口而不设置收集装置300。
可选地,收集装置300还包括除尘袋,除尘袋设于排污口的外侧,并与排污口相连通;这是由于除尘袋的除尘效率高,袋式除尘依靠纤维滤料做成的滤袋,最主要的是通过滤袋表面粉尘层净化气体,所以袋式除尘对于可净化的粉尘粒子的气体效率较高,一般可以达到99%;并且性能稳定;而且除尘袋的操作系统比较简单,运行方便,维护方便,粉尘处理容易,使用起来很灵活。再者,除尘袋的效率好,含尘气体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对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阻力影响不大。可见,除尘袋可以增加进气管的除杂效率。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收集装置300也可以包括收集筒,收集筒设于排污口的外侧,并与排污口相连通。
可选地,排污口设有引流道400,在由管本体100的外侧朝向内侧的方向上,引流道400的口径逐渐增大设置,可以理解,这样可以增加水、污物颗粒和灰尘等杂质落入收集装置300的速度,从而增加进进气管的除杂效率。
可选地,收集装置300与引流道400可拆卸连接,这是由于可拆卸连接可以在收集装置300功能下降或是损坏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收集装置300拆卸,进而进行检修或是更换新的收集装置300。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收集装置300与引流道400也可以为固定连接,例如粘接、过盈适配连接。
进一步地,收集装置300与引流道400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制造、使用简单,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且节材、节能,通用性好不受连接材料的限制,可以增加收集装置的安装效率。例如但不限于当收集装置300配置为除尘袋时,可以在除尘袋的上端加个固定环,环内侧有螺纹孔,引流道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拧紧,从起固定除尘袋。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收集装置300与引流道400也可以为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空滤器和进气管,该进气管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进气管,用以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包括:
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内设有用以供空气通过的流通腔,所述流通腔的出气段用以与所述空滤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管本体的底侧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流通腔相连通;和
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设于所述流通腔的进气段,并用以使流经的空气呈螺旋状轨迹前进,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螺旋结构的靠近所述出气段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结构包括多个螺旋单元,所述螺旋单元包括安装筒、及设于所述安装筒内的螺旋杆,多个所述螺旋单元沿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进气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结构还包括若干安装隔板,所述螺旋单元设于所述安装隔板,所述安装隔板嵌设于所述进气段;和/或
所述螺旋杆具有靠近所述出气段的尾端桨叶,所述尾端桨叶朝底侧向下延伸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结构还包括阻挡隔板,所述阻挡隔板设于所述进气段,并位于所述螺旋结构靠近出气段的一侧,所述阻挡隔板设有多个空气过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隔板设于所述排污口与所述螺旋结构之间,所述阻挡隔板还设有污物过口,所述污物过口设于所述阻挡隔板的底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腔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通于所述进气段和所述出气段之间,在由所述进气段朝向所述出气段的方向上,所述过渡段的底侧逐渐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排污口设于所述进气段靠近所述过渡段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进气段朝向所述出气段的方向上,所述过渡段的顶侧逐渐向上倾斜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管本体的外侧,并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除尘袋,所述除尘袋设于所述排污口的外侧,并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滤器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气段与所述空滤器连接。
CN202222705221.1U 2022-10-13 2022-10-13 进气管和车辆 Active CN218293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5221.1U CN218293733U (zh) 2022-10-13 2022-10-13 进气管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5221.1U CN218293733U (zh) 2022-10-13 2022-10-13 进气管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93733U true CN218293733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8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05221.1U Active CN218293733U (zh) 2022-10-13 2022-10-13 进气管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93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19408B2 (ja) 吸気システム
CN212250280U (zh) 一种用于高灰尘地区的全地形车进气系统
CN218293733U (zh) 进气管和车辆
CN216278207U (zh) 一种车用egr系统除水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
CN113006983B (zh) 一种高稳定型具有降噪功能的车用空气滤清器
CN106150790B (zh) 进气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客车
CN211948178U (zh) 一种扫路车循环喷雾降尘系统
CN104454087B (zh) 装载机的尾气处理装置
CN220687463U (zh) 用于液压挖掘机的发动机系统及液压挖掘机
CN210206265U (zh) 一种涡卷湿式集尘机
CN217957825U (zh) 用于联合收割机的吸尘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CN220748420U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20003265U (zh) 一种清扫车尾部排气降尘装置
CN216767600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
CN214437253U (zh) 一种气体分离装置
CN212267477U (zh) 一种供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331323U (zh) 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管和车辆
CN216171079U (zh) 湿式集尘器
CN218653601U (zh) 水幕除尘器
CN214616817U (zh) 双节履带式全地形装甲车进气系统
CN212833099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16457691U (zh) 一种带有颗粒杂质收集机构的无隔板高效过滤器
CN221074461U (zh) 一种进气道总成及车辆
CN218474563U (zh) 用于清洁机的分离装置及清洁机
CN210993373U (zh) 厂矿用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0000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2

Address after: 310000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