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9431U -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89431U
CN218289431U CN202222196639.4U CN202222196639U CN218289431U CN 218289431 U CN218289431 U CN 218289431U CN 202222196639 U CN202222196639 U CN 202222196639U CN 218289431 U CN218289431 U CN 218289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support frame
plate
component
station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966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亮
逄效伟
郑先云
吴越
夏炎
胡魏巍
廖平强
周绍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Xin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Xinnuo Microelectronic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Xinnuo Microelectronic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Xinnuo Microelectronic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966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89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89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89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包括支撑架体;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第一工位平台,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且所述第一工位平台在第一位置A1时与所述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在水平方向上对接、在第二位置A2时与第一加工设备对接;第一平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上,且所述第一平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工位平台连接。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的第一工位平台、第二工位平台是并行设置在一起的,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板状工件在第一加工设备与翻转设备之间以及在翻转设备与第二加工设备之间输送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板状工件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板状工件的加工输送流程为:先通过第一工件输送装置将板状工件输送至第一加工位,以使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的第一面进行加工;然后通过中间工件输送装置将该板状工件输送至翻转工位,以方便翻转设备对板状工件进行上下面翻转;接着通过另一个中间工件输送装置将板状工件输送至第二加工位,以方便第二加工设备对板状工件的第二面进行加工;最后通过第二工件输送装置将上下两面都加工完成的板状工件输送至工件收集处。
例如,对电路板进行双面曝光处理时,需要先通过辊筒输送装置将电路板输送至第一台曝光设备处以进行第一面曝光处理,然后再通过辊筒输送装置将电路板输送至翻板机进行上下翻转,接着再通过辊筒输送装置将电路板输送至第二台曝光设备处以进行第二面曝光处理,最后再通过辊筒输送装置将两面都曝光完成的电路板输送至电路板收集处进行收集。
但是,上述板状工件的加工输送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第一加工设备、翻转设备、第二加工设备是独立分散设置的,板状工件由第一加工位通过中间工件输送装置输送至翻转工位以及由翻转工位通过中间工件输送装置输送至第二加工位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这使得一块板状工件的总体加工时间较长,进而导致板状工件的加工效率较低;2、当第二加工位上的板状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等待下一个板状工件由翻转工位输送至第二加工位才能继续对板状工件进行加工处理,即加工流程是不连续的,进一步导致板状工件的加工效率低;3、第一加工设备、翻转设备、第二加工设备分散设置(需要配设中间工件输送装置),使得整个板状工件加工输送系统的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厂房空间的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工效率高、空间利用高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包括
支撑架体;
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
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
第一工位平台,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且所述第一工位平台在第一位置A1时与所述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在水平方向上对接、在第二位置A2时与第一加工设备对接;
第一平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上,且所述第一平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工位平台连接;
第二工位平台,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且所述第二工位平台在第一位置B1时与所述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以及与处于第一位置A1的所述第一工位平台在水平方向上对接、在第二位置B2时与第二加工设备对接;
第二平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上,且所述第二平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工位平台连接;
工件移送翻转机构,包括
第一吸附组件,在第一水平位置a1时与所述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的顶部对接、在第一水平位置a2时与处于第一位置A1的所述第一工位平台的顶部对接、在第三水平位置a3时与处于第一位置B1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的顶部对接;
旋转部件,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吸附组件连接;
第一升降部件,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
第一水平移动部件,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且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连接;
工件吸附下放机构,包括
第二吸附组件,与处于第一位置B1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的顶部对接;
第二升降部件,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且所述第二升降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连接;
工件转移机构,包括
第三吸附组件,在第一水平位置b1时与处于第一位置B1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的顶部对接、在第二水平位置b2时与所述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的顶部对接;
第三升降部件,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连接;
第三水平移动部件,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且所述第三水平移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升降部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体包括支撑台;
所述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的第一直线电机,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第一动子与所述第一工位平台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的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第二动子与所述第二工位平台的底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第一定位安装槽,以及安装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第二定位安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包括
主支撑架;
吸盘支撑架,与所述主支撑架连接;
吸盘本体,安装在所述吸盘支撑架上;
真空发生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架上,且与所述吸盘本体通过气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主支撑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部件包括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的壳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部件包括第三直线电机,所述第三直线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且所述第三直线电机的第三动子一与所述第一电缸的壳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升降部件包括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壳体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且所述第二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升降部件包括第三电缸,所述第三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水平移动部件包括第三直线电机,所述第三直线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且所述第三直线电机的第三动子二与所述第三电缸的壳体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位平台、第二工位平台是并行设置在一起的,通过工件移送翻转机构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由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移送至第一工位平台,通过工件移送翻转机构与工件吸附下放机构配合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由第一工位平台翻转后移送至第二工位平台,通过工件转移机构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由第二工位平台移送至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两中间工件输送装置,节省了板状工件在第一加工设备与翻转设备之间以及在翻转设备与第二加工设备之间的输送时间,从而提高了板状工件的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其上料、第一面加工、翻转、第二面加工以及出料之间是有序对接的,每一个工序动作时,与其相邻的工序已经准备就绪,不会出现需要等待加工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板状工件的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对现有技术的第一加工位、翻转设备、第二加工位进行了改进以将第一加工位、翻转设备、第二加工位集成在了一起,使得整个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进而提高了厂房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第一工位平台、第二工位平台与支撑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工件移送翻转机构及工件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工件移送翻转机构及工件转移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包括支撑架体1,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第一工位平台5,第一平台驱动机构,第二工位平台6,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和工件转移机构9。
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的进料口与第一工件输送装置对接。第一工件输送装置是现有技术中就存在的,第一工件输送装置可以是辊筒输送装置,现有技术中的第一工件输送装置是将待加工的板状工件4直接输送至第一加工设备对应的第一加工位,而本实施例是将待加工的板状工件4输送至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可以采用辊筒输送方式,也可以采用皮带输送方式,也可以采用静置并精确定位物料的上料仓的方式,其具体结构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
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的出料口与第二工件输送装置对接。第二工件输送装置是现有技术中就存在的,第二工件输送装置可以是辊筒输送装置,现有技术中的第二工件输送装置是与第二加工设备对应的第二加工位对接,以将加工完成的板状工件4输送至板状工件收集处,而本实施例是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对接。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可以采用辊筒输送方式,也可以采用皮带输送方式,也可以采用静置并粗定位物料的下料仓的方式,其具体结构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
第一工位平台5可以是一块支撑板,第一平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第一工位平台5通过第一平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架体1间接连接。第一平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工位平台5连接,能够带动第一工位平台5在第一位置A1与第二位置A2之间移动。当第一工位平台5在第一位置A1时正好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在水平方向上对接,以方便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板状工件4移送至第一工位平台5上;当第一工位平台5在第二位置A2时正好与第一加工设备对接,以方便第一加工设备对板状工件4进行加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体1包括支撑台1-1。所述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1上的第一直线电机,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第一动子与所述第一工位平台5的底部连接。当第一工位平台5需要从第一位置A1(或第二位置A2)移动至第二位置A2(或第一位置A1)时,可以启动第一直线电机,使得第一直线电机的第一动子能够沿直线移动,进而使第一工位平台5能够沿直线方向稳定地从第一位置A1(或第二位置A2)移动至第二位置A2(或第一位置A1)。其中,第一直线电机的具体结构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
第二工位平台6可以是一块支撑板,第二平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第二工位平台6通过第二平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架体1间接连接。第二平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连接,能够带动第二工位平台6在第一位置B1与第二位置B2之间移动。当第二工位平台6在第一位置B1时正好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以及与处于第一位置A1的第一工位平台5在水平方向上对接,以方便移送翻转机构7将加工一半的板状工件4从第一工位平台5移送至第二工位平台6上方并通过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将板状工件4放置第二工位平台6上,或者方便工件转移机构9将加工完成的板状工件4从第二工位平台6移送至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上;当第二工位平台6在第二位置B2时正好与第二加工设备对接,以方便第二加工设备对板状工件4进行加工。另外,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如电路板进行双面曝光处理),第一加工设备和第二加工设备可以采用同一个加工设备。
具体的,所述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1上的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第二动子与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底部连接。当第二工位平台6需要从第一位置B1(或第二位置B2)移动至第二位置B2(或第一位置B1)时,可以启动第二直线电机,使得第二直线电机的第二动子能够沿直线移动,进而使第二工位平台6能够沿直线方向稳定地从第一位置B1(或第二位置B2)移动至第二位置B2(或第一位置B1)。其中,第二直线电机的具体结构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台1-1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第一定位安装槽1-1a,安装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第二定位安装槽1-1b。
通过第一定位安装槽1-1a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一直线电机本身的安装精确度,避免第一直线电机安装时发生倾斜而影响第一工位平台5在第一位置A1与第二位置A2的之间的直线移动。通过第二定位安装槽1-1b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二直线电机本身的安装精确度,避免第二直线电机安装时发生倾斜而影响第二工位平台6在第一位置B1与第二位置B2的之间的直线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包括第一吸附组件7-1,旋转部件7-2,第一升降部件7-3和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吸附组件7-1包括一个主支撑架7-1a,多个吸盘支撑架7-1b,多个吸盘本体7-1c和多个与吸盘支撑架7-1b一一对应设置的真空发生器。主支撑架7-1a呈直杆状且水平设置,主支撑架7-1a的横截面呈矩形。吸盘支撑架7-1b也呈直杆状且水平设置,一部分吸盘支撑架7-1b与主支撑架7-1a的顶面垂直连接,另一部分吸盘支撑架7-1b与主支撑架7-1a的底面垂直连接,使得主支撑架7-1a的上下两面都能够安装吸盘本体7-1c。吸盘本体7-1c安装在吸盘支撑架7-1b上,且一部分吸盘本体7-1c安装在与主支撑架7-1a顶面连接的吸盘支撑架7-1b上,另一部分吸盘本体7-1c安装在与主支撑架7-1a底面连接的吸盘支撑架7-1b上,使得主支撑架7-1a的上下两面都能够通过吸盘本体7-1c与板状工件4连接。真空发生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架7-1a上,且与所述吸盘本体7-1c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发生器能够使吸盘本体7-1c产生负压。当真空发生器启动时,与板状工件4接触连接的吸盘本体7-1c会产生负压(即真空吸附力),从而能够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当真空发生器关闭时,吸盘本体7-1c与板状工件4之间失去真空吸附力,从而能够与板状工件4分离。
旋转部件7-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吸附组件7-1连接。具体的,旋转部件7-2包括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连接架与所述主支撑架7-1a的长度方向一端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能够转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架以及第一吸附组件7-1围绕主支撑架7-1a的长度方向转动,进而能够实现第一吸附组件7-1的上下面翻转。其中,电机的具体结构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
第一升降部件7-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旋转部件7-2连接。具体的,第一升降部件7-3包括第一电缸,第一电缸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电机的壳体连接。第一电缸的动力输出端能够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架、电机、第一连接架以及第一吸附组件7-1整体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实现第一吸附组件7-1下移至与板状工件4接触连接、上移至与板状工件4分离。其中,第一电缸的具体结构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
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7-3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包括第三直线电机,所述第三直线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三直线电机的第三动子一与所述第一电缸的壳体连接。第三直线电机的第三定子与支撑架体1连接固定,且第三定子的设置方向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的工件运输方向相同。第三定子能够驱动第三动子一沿第三定子的设置方向来回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升降部件7-3、旋转部件7-2以及第一吸附组件7-1的整体能够沿第三定子的设置方向来回移动。当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驱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1时,第一吸附组件7-1正好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的顶部对接;当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驱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2时,第一吸附组件7-1正好与处于第一位置A1的所述第一工位平台5的顶部对接;当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驱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3时,第一吸附组件7-1正好与处于第一位置B1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对接。其中,第三直线电机的具体结构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
如图2和图3所示,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包括第二吸附组件8-1和第二升降部件8-2。第二吸附组件8-1与处于第一位置B1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对接。第二吸附组件8-1的结构与第一吸附组件7-1的结构类似,同样包括主支撑架7-1a,吸盘支撑架7-1b,吸盘本体7-1c和真空发生器。第二吸附组件8-1与第一吸附组件7-1的区别仅在于第二吸附组件8-1只在主支撑架7-1a的底面设置吸盘支撑架7-1b和吸盘本体7-1c,第二吸附组件8-1只需在其底面产生真空吸附力。
第二升降部件8-2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二升降部件8-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8-1连接。具体的,第二升降部件8-2包括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壳体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固定,第二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8-1的主支撑架7-1a连接。第二电缸的动力输出端能够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整体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实现第二吸附组件8-1下移至与板状工件4接触连接、上移至与板状工件4分离。其中,第二电缸的具体结构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
如图4和图5所示,工件转移机构9包括第三吸附组件9-1,第三升降部件9-2和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
第三吸附组件9-1结构与第一吸附组件7-1的结构类似,同样包括主支撑架7-1a,吸盘支撑架7-1b,吸盘本体7-1c和真空发生器。第三吸附组件9-1与第一吸附组件7-1的区别仅在于第三吸附组件9-1只在主支撑架7-1a的底面设置吸盘支撑架7-1b和吸盘本体7-1c,第三吸附组件9-1只需在其底面产生真空吸附力。
第三升降部件9-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9-1连接。具体的,第三升降部件9-2包括第三电缸,所述第三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9-1的主支撑架7-1a连接。第三电缸的动力输出端能够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整体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实现第三吸附组件9-1下移至与板状工件4接触连接、上移至与板状工件4分离。其中,第三电缸的具体结构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
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升降部件9-2连接。具体的,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包括第三直线电机,所述第三直线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三直线电机的第三动子二与所述第三电缸的壳体连接。第三直线电机的第三定子与支撑架体1连接固定,且第三定子的设置方向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的工件运输方向相同。第三定子能够驱动第三动子二沿第三定子的设置方向来回移动,进而使得第三升降部件9-2以及第三吸附组件9-1的整体能够沿第三定子的设置方向来回移动。当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驱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b1时,第三吸附组件9-1正好与处于第一位置B1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对接;当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驱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b2时,第三吸附组件9-1正好与所述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的顶部对接。其中,第三直线电机的具体结构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与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采用的第三直线电机为双动子直线电机。
本实施例中,板状工件4的加工输送流程为:
步骤1,待加工的1号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件输送装置送入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
步骤2,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1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1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然后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2(即位于第一工位平台5的顶部)。接着,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接触并将1号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1号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此时,下一个待加工的2号板状工件4也已经由第一工件输送装置送入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当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2号板状工件4被移走后,第一工件输送装置会继续给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依次送入其他的待加工板状工件4。当采用上料仓方式时,板状工件被精确堆叠定位在上料仓的上料位内。当上层的1号板状工件4被第一吸附组件7-1取走后,2号板状工件4自然露出,成为新的待取工件。当上层的2号1号板状工件4被第一吸附组件7-1取走后,3号板状工件4自然露出,成为新的待取工件。
步骤3,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一位置A1移动至第二位置A2,使得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1号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2返回至第一位置A1。
在1号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过程中,第一吸附组件7-1并不是停止不动的。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会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1,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2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2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接着旋转部件7-2带动整个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使第一吸附组件7-1底部空着。最后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2等待1号板状工件4,直到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2返回至第一位置A1。
步骤4,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1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1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然后旋转部件7-2带动整个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使1号板状工件4在上,2号板状工件4在下。接着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接触并将2号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2号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最后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3(即位于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
在2号板状工件4放置到第一工位平台5上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会带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一位置A1移动至第二位置A2,使得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2号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再带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2返回至第一位置A1。
步骤5,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一吸附组件7-1上的1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1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接着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开。最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接触并将1号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二工位平台6上,1号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
步骤6,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一位置B1移动至第二位置B2,使得第二加工设备能够对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1号板状工件4进行第二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二位置B2返回至第一位置B1。
与此同时,水平移开的第一吸附组件7-1也不是停止不动的。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会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1,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3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3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接着旋转部件7-2带动整个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使第一吸附组件7-1底部空着。最后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2等待2号板状工件4,直到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2返回至第一位置A1。当2号板状工件4返回后,第一吸附组件7-1会将2号板状工件4拿起并将3号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以便对3号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处理。
步骤7,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b1(即位于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然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1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1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接着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b2(即位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的顶部)。最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接触并将1号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上,1号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
当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1号板状工件4被第三吸附组件9-1移走后,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会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3,以使第二吸附组件8-1能够继续吸附2号板状工件4。另外,水平移开第一吸附组件7-1会继续吸附4号板状工件4,以在3号板状工件4的第一面加工完后将3号板状工件4从第一工位平台5上拿起并将4号板状工件4放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
步骤8,加工完成的1号板状工件4由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送入第一工件输送装置。当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采用静置并粗定位的下料仓方式时,工件被第三吸附组件9-1放入下料仓的下料位。
本实施例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首先其第一工位平台5、第二工位平台6是并行设置在一起的,通过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移送至第一工位平台5,通过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与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配合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位平台5翻转后移送至第二工位平台6,通过工件转移机构9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4由第二工位平台6移送至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两中间工件输送装置,节省了板状工件4在第一加工设备与翻转设备之间以及在翻转设备与第二加工设备之间的输送时间,从而提高了板状工件4的加工效率。
其次,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板状工件4在第一面加工完成取出后会立即有下一块板状工件4放置到第一工位平台5上以进行第一面加工处理,同理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板状工件4在第二面加工完成取出后会立即有下一块板状工件4放置到第二工位平台6上以进行第二面加工处理,即上料、第一面加工、翻转、第二面加工以及出料之间是有序对接的,每一个工序动作时,与其相邻的工序已经准备就绪,不会出现需要等待加工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板状工件4的加工效率。
最后,本实施例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对现有技术的第一加工位、翻转设备、第二加工位进行了改进以将第一加工位、翻转设备、第二加工位集成在了一起,使得整个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进而提高了厂房的空间利用率。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工位平台5与所述支撑架体1直接连接,第一工位平台5底部设有导向槽(或导向凸起),支撑架体1的支撑台1-1顶面设有与导向槽(或导向凸起)装配连接的导向凸起(或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凸起配合起移动导向作用,使第一工位平台5能够沿直线移动。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体1上的气缸,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直接与第一工位平台5连接,以给第一工位平台5提供移动的动力。
第二工位平台6与所述支撑架体1直接连接,第二工位平台6底部设有导向槽(或导向凸起),支撑架体1的支撑台1-1顶面设有与导向槽(或导向凸起)装配连接的导向凸起(或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凸起配合起移动导向作用,使第二工位平台6能够沿直线移动。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体1上的气缸,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直接与第二工位平台6连接,以给第二工位平台6提供移动的动力。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对板状工件4的加工输送方式正好相反。
具体的,首先待加工的板状工件4由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进入,通过工件转移机构9将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上的板状工件4移送至第二工位平台6。
然后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将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一位置B1移动至第二位置B2,使得第二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第一面加工完成后,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再将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二位置B2移动返回至第一位置B1。
接着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将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板状工件4吸起,然后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第一吸附组件7-1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3,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将板状工件4下放到第一吸附组件7-1上,第一吸附组件7-1将板状工件4吸附住。
再然后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第一吸附组件7-1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2,并通过旋转部件7-2将板状工件4上下面翻转,接着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板状工件4下放到第一工位平台5上。
再接着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将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一位置A1移动至第二位置A2,使得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4进行第二面加工,第二面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再将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2移动返回至第一位置A1。
最后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加工完成的板状工件4移送至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10)

1.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体(1);
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
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
第一工位平台(5),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一工位平台(5)在第一位置A1时与所述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在水平方向上对接、在第二位置A2时与第一加工设备对接;
第一平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且所述第一平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工位平台(5)连接;
第二工位平台(6),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在第一位置B1时与所述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以及与处于第一位置A1的所述第一工位平台(5)在水平方向上对接、在第二位置B2时与第二加工设备对接;
第二平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且所述第二平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连接;
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包括
第一吸附组件(7-1),在第一水平位置a1时与所述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的顶部对接、在第二水平位置a2时与处于第一位置A1的所述第一工位平台(5)的顶部对接、在第三水平位置a3时与处于第一位置B1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对接;
旋转部件(7-2),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吸附组件(7-1)连接;
第一升降部件(7-3),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旋转部件(7-2)连接;
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7-3)连接;
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包括
第二吸附组件(8-1),与处于第一位置B1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对接;
第二升降部件(8-2),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二升降部件(8-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8-1)连接;
工件转移机构(9),包括
第三吸附组件(9-1),在第一水平位置b1时与处于第一位置B1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对接、在第二水平位置b2时与所述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的顶部对接;
第三升降部件(9-2),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9-1)连接;
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升降部件(9-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1)包括支撑台(1-1);
所述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1)上的第一直线电机,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第一动子与所述第一工位平台(5)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1)上的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第二动子与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1)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第一定位安装槽(1-1a),以及安装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第二定位安装槽(1-1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组件(7-1)包括
主支撑架(7-1a);
吸盘支撑架(7-1b),与所述主支撑架(7-1a)连接;
吸盘本体(7-1c),安装在所述吸盘支撑架(7-1b)上;
真空发生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架(7-1a)上,且与所述吸盘本体(7-1c)通过气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7-2)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主支撑架(7-1a)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7-3)包括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的壳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包括第三直线电机,所述第三直线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三直线电机的第三动子一与所述第一电缸的壳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部件(8-2)包括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壳体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二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8-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升降部件(9-2)包括第三电缸,所述第三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9-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包括第三直线电机,所述第三直线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三直线电机的第三动子二与所述第三电缸的壳体连接。
CN202222196639.4U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 Active CN218289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6639.4U CN218289431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6639.4U CN218289431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89431U true CN218289431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795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96639.4U Active CN218289431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89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5233A (zh) 一种电饭锅中层冲压生产线
JP5759779B2 (ja) 板材の加工装置
CN218289431U (zh)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
CN106427169A (zh) 一种具有双模治具机构的贴合机
CN212245423U (zh) 一种印刷品分离装置
CN209919418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取件装置
CN211210077U (zh) 一种pcb加工用smt贴片机
CN109994574B (zh) 电池串构件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112456140A (zh) 用于铝制吹胀均热板的自动送料系统
CN110817023A (zh) 一种贴标机自动上下料与载具回转机构
CN215683134U (zh) 嵌铜机及铜块取出装置
CN214824777U (zh) 一种连线剥单机
CN214269317U (zh) 用于铝制吹胀均热板的自动送料系统
CN115196297A (zh)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
CN115872135A (zh) 充电器底盖自动上料装置
CN211614087U (zh) 一种电饭锅中层冲压生产线
CN114714070A (zh) 多面螺丝自动锁付生产线
CN210456596U (zh) 一种电路板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CN210524396U (zh) 一种皮革配件组装的设备
CN218907771U (zh) 一种自动码垛打包装置
CN220596279U (zh) 定子冲片生产用接料转运装置
CN217577188U (zh) 清洗机用上料结构
CN217192179U (zh) 一种侧边自动上下料机
CN216188944U (zh) 充电器底盖自动上料装置
CN212173776U (zh) 一种自动插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400 No. 3 Mingzhu Road, Torch Development Zone,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Xinnuo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Area E, 1st Floor, Building 9, Zhangqi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 No. 70, Zhongshangang Avenue, Torch Development Zone,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Xinnuo Microelectronic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