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6297A -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6297A
CN115196297A CN202211002694.3A CN202211002694A CN115196297A CN 115196297 A CN115196297 A CN 115196297A CN 202211002694 A CN202211002694 A CN 202211002694A CN 115196297 A CN115196297 A CN 115196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late
drives
workpiece
ad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026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亮
逄效伟
郑先云
吴越
夏炎
胡魏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n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n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n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n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026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6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6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6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14Articles of special size, shape or weigh
    • B65G2201/022Fl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L1板状工件进入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L2工件移送翻转机构将板状工件由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工位平台上;L3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由第一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A,以使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进行第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由第二位置A返回至第一位置A。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位平台、第二工位平台是并行设置在一起的,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两中间工件输送装置,节省了板状工件在第一加工设备与翻转设备之间以及在翻转设备与第二加工设备之间的输送时间,从而提高了板状工件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板状工件的加工输送方法为:先通过第一工件输送装置将板状工件输送至第一加工位,以使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的第一面进行加工;然后通过中间工件输送装置将该板状工件输送至翻转工位,以方便翻转设备对板状工件进行上下面翻转;接着通过另一个中间工件输送装置将板状工件输送至第二加工位,以方便第二加工设备对板状工件的第二面进行加工;最后通过第二工件输送装置将上下两面都加工完成的板状工件输送至工件收集处。
例如,对电路板进行双面曝光处理时,需要先通过辊筒输送装置将电路板输送至第一台曝光设备处以进行第一面曝光处理,然后再通过辊筒输送装置将电路板输送至翻板机进行上下翻转,接着再通过辊筒输送装置将电路板输送至第二台曝光设备处以进行第二面曝光处理,最后再通过辊筒输送装置将两面都曝光完成的电路板输送至电路板收集处进行收集。
但是,上述板状工件的加工输送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第一加工设备、翻转设备、第二加工设备是独立分散设置的,板状工件由第一加工位通过中间工件输送装置输送至翻转工位以及由翻转工位通过中间工件输送装置输送至第二加工位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这使得一块板状工件的总体加工时间较长,进而导致板状工件的加工效率较低;2、当第二加工位上的板状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等待下一个板状工件由翻转工位输送至第二加工位才能继续对板状工件进行加工处理,即加工流程是不连续的,进一步导致板状工件的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工效率高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L1板状工件进入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
L2工件移送翻转机构将板状工件由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工位平台上;
L3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由第一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A,以使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进行第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由第二位置A返回至第一位置A;
L4工件移送翻转机构将板状工件由第一工位平台翻转后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B的第二工位平台上方,工件吸附下放机构将板状工件从工件移送翻转机构上取下并下放至第二工位平台上,同时工件移送翻转机构水平移开;
L5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由第一位置B移动至第二位置B,以使第二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进行第二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由第二位置B返回至第一位置B;
L6工件转移机构将板状工件由第二工位平台移送至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L2具体包括
L21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上的板状工件接触并与板状工件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L22第一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
L23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接触并将板状工件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上,板状工件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L3同时还包括
L31第一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
L32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上的下一块板状工件接触并与下一块板状工件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L33旋转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进行上下面翻转;
L3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
作为优选,所述L4具体包括
L41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上的板状工件接触并与板状工件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L42旋转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进行上下面翻转以使下一块板状工件位于第一吸附组件底部;
L43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接触并将下一块板状工件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上,下一块板状工件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L4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
L45第二升降部件带动第二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一吸附组件上的板状工件接触并与板状工件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二升降部件带动第二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L46第一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水平移开;
L47第二升降部件带动第二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接触并将板状工件放置在第二工位平台上,板状工件放好后,第二升降部件带动第二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L5同时还包括
L51第一水平移动部件带动水平移开的第一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
L52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上的下下块板状工件接触并与下下块板状工件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L53旋转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进行上下面翻转;
L5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
作为优选,所述L6具体包括
L61第三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b;
L62第三升降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上的板状工件接触并与板状工件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三升降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L63第三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b;
L64第三升降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接触并将板状工件放置在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上,板状工件放好后,第三升降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板状工件进入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
S2工件转移机构将板状工件由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B的第二工位平台上;
S3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由第一位置B移动至第二位置B,以使第二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进行第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由第二位置B返回至第一位置B;
S4工件吸附下放机构将板状工件从第二工位平台上吸附起来,工件移送翻转机构将工件吸附下放机构上的板状工件翻转后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A的第一工位平台上;
S5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由第一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A,以使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进行第二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由第二位置A返回至第一位置A;
S6工件移送翻转机构将板状工件由第一工位平台移送至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S2具体包括
S21第三升降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上的板状工件接触并与板状工件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三升降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S22第三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b;
S23第三升降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接触并将板状工件放置在第二工位平台上,板状工件放好后,第三升降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S24第三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三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b。
作为优选,所述S4具体包括
S41第二升降部件带动第二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上的板状工件接触并与板状工件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二升降部件带动第二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S42第一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
S43第二升降部件带动第二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一吸附组件接触并将板状工件与第二吸附组件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二升降部件带动第二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S4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
S45旋转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进行上下面翻转;
S46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接触并将板状工件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上,板状工件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S6具体包括
S61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上的板状工件接触并与板状工件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S62第一水平移动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
S63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接触并将板状工件放置在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上,板状工件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带动第一吸附组件上升复位。
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位平台、第二工位平台是并行设置在一起的,通过工件移送翻转机构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由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移送至第一工位平台,通过工件移送翻转机构与工件吸附下放机构配合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由第一工位平台翻转后移送至第二工位平台,通过工件转移机构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由第二工位平台移送至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两中间工件输送装置,节省了板状工件在第一加工设备与翻转设备之间以及在翻转设备与第二加工设备之间的输送时间,从而提高了板状工件的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上料、第一面加工、翻转、第二面加工以及出料之间是有序对接的,每一个工序动作时,与其相邻的工序已经准备就绪,不会出现需要等待加工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板状工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第一工位平台、第二工位平台与支撑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工件移送翻转机构及工件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工件移送翻转机构及工件转移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采用如图1、图2所示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L1板状工件4进入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
L2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工位平台5上。
其中,所述L2具体包括L21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L22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L23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L3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一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A,以使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返回至第一位置A。
其中,所述L3同时还包括L31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L32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下一块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下一块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L33旋转部件7-2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L3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
L4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位平台5翻转后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B的第二工位平台6上方,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将板状工件4从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上取下并下放至第二工位平台6上,同时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水平移开。
其中,所述L4具体包括L41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L42旋转部件7-2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以使下一块板状工件4位于第一吸附组件7-1底部。L43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接触并将下一块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下一块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L4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L45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一吸附组件7-1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L46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开。L47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二工位平台6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
L5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一位置B移动至第二位置B,以使第二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4进行第二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二位置B返回至第一位置B。
其中,所述L5同时还包括L51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水平移开的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L52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下下块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下下块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L53旋转部件7-2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L5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2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
L6工件转移机构9将板状工件4由第二工位平台6移送至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
其中,所述L6具体包括L61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b。L62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L63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b。L64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
本实施例中方法采用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的具体结构包括支撑架体1,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第一工位平台5,第一平台驱动机构,第二工位平台6,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和工件转移机构9。
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的进料口与第一工件输送装置对接。第一工件输送装置是现有技术中就存在的,第一工件输送装置可以是辊筒输送装置,现有技术中的第一工件输送装置是将待加工的板状工件4直接输送至第一加工设备对应的第一加工位,而本实施例是将待加工的板状工件4输送至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可以采用辊筒输送方式,也可以采用皮带输送方式。
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的出料口与第二工件输送装置对接。第二工件输送装置是现有技术中就存在的,第二工件输送装置可以是辊筒输送装置,现有技术中的第二工件输送装置是与第二加工设备对应的第二加工位对接,以将加工完成的板状工件4输送至板状工件收集处,而本实施例是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对接。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可以采用辊筒输送方式,也可以采用皮带输送方式。
第一工位平台5可以是一块支撑板,第一平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第一工位平台5通过第一平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架体1间接连接。第一平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工位平台5连接,能够带动第一工位平台5在第一位置A与第二位置A之间移动。当第一工位平台5在第一位置A时正好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在水平方向上对接,以方便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板状工件4移送至第一工位平台5上;当第一工位平台5在第二位置A时正好与第一加工设备对接,以方便第一加工设备对板状工件4进行加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体1包括支撑台1-1。所述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1上的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第一动子及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第二动子与所述第一工位平台5的底部连接。当第一工位平台5需要从第一位置A(或第二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A(或第一位置A)时,可以同步启动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使得第一直线电机的第一动子与第二直线电机的第二动子能够沿直线同步移动,进而使第一工位平台5能够沿直线方向稳定地从第一位置A(或第二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A(或第一位置A)。
第二工位平台6可以是一块支撑板,第二平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第二工位平台6通过第二平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架体1间接连接。第二平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连接,能够带动第二工位平台6在第一位置B与第二位置B之间移动。当第二工位平台6在第一位置B时正好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以及与处于第一位置A的第一工位平台5在水平方向上对接,以方便移送翻转机构7将加工一半的板状工件4从第一工位平台5移送至第二工位平台6上方并通过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将板状工件4放置第二工位平台6上,或者方便工件转移机构9将加工完成的板状工件4从第二工位平台6移送至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上;当第二工位平台6在第二位置B时正好与第二加工设备对接,以方便第二加工设备对板状工件4进行加工。
具体的,所述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1上的第三直线电机和第四直线电机,所述第三直线电机的第三动子及所述第四直线电机的第四动子与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底部连接。当第二工位平台6需要从第一位置B(或第二位置B)移动至第二位置B(或第一位置B)时,可以同步启动第三直线电机和第四直线电机,使得第三直线电机的第三动子与第四直线电机的第四动子能够沿直线同步移动,进而使第二工位平台6能够沿直线方向稳定地从第一位置B(或第二位置B)移动至第二位置B(或第一位置B)。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台1-1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第一定位安装槽1-1a,安装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第二定位安装槽,安装所述第三直线电机的第三定位安装槽,以及安装所述第四直线电机的第四定位安装槽1-1b。
通过第一定位安装槽1-1a、第二定位安装槽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一直线电机、第二直线电机本身的安装精确度,避免第一直线电机、第二直线电机安装时发生倾斜而影响第一工位平台5在第一位置A与第二位置A的之间的直线移动。通过第三定位安装槽、第四定位安装槽1-1b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三直线电机、第四直线电机本身的安装精确度,避免第三直线电机、第四直线电机安装时发生倾斜而影响第二工位平台6在第一位置B与第二位置B的之间的直线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包括第一吸附组件7-1,旋转部件7-2,第一升降部件7-3和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吸附组件7-1包括一个主支撑架7-1a,多个吸盘支撑架7-1b,多个吸盘本体7-1c和一个真空发生器。主支撑架7-1a呈直杆状且水平设置,主支撑架7-1a的横截面呈矩形。吸盘支撑架7-1b也呈直杆状且水平设置,一部分吸盘支撑架7-1b与主支撑架7-1a的顶面垂直连接,另一部分吸盘支撑架7-1b与主支撑架7-1a的底面垂直连接,使得主支撑架7-1a的上下两面都能够安装吸盘本体7-1c。吸盘本体7-1c安装在吸盘支撑架7-1b上,且一部分吸盘本体7-1c安装在与主支撑架7-1a顶面连接的吸盘支撑架7-1b上,另一部分吸盘本体7-1c安装在与主支撑架7-1a底面连接的吸盘支撑架7-1b上,使得主支撑架7-1a的上下两面都能够通过吸盘本体7-1c与板状工件4连接。真空发生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架7-1a上,且与所述吸盘本体7-1c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发生器能够使吸盘本体7-1c产生负压。当真空发生器启动时,与板状工件4接触连接的吸盘本体7-1c会产生负压(即真空吸附力),从而能够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当真空发生器关闭时,吸盘本体7-1c与板状工件4之间失去真空吸附力,从而能够与板状工件4分离。
旋转部件7-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吸附组件7-1连接。具体的,旋转部件7-2包括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连接架与所述主支撑架7-1a的长度方向一端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能够转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架以及第一吸附组件7-1围绕主支撑架7-1a的长度方向转动,进而能够实现第一吸附组件7-1的上下面翻转。
第一升降部件7-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旋转部件7-2连接。具体的,第一升降部件7-3包括第一电缸,第一电缸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电机的壳体连接。第一电缸的动力输出端能够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架、电机、第一连接架以及第一吸附组件7-1整体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实现第一吸附组件7-1下移至与板状工件4接触连接、上移至与板状工件4分离。
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7-3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包括第五直线电机,所述第五直线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五直线电机的第五动子与所述第一电缸的壳体连接。第五直线电机的第五定子与支撑架体1连接固定,且第五定子的设置方向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的工件运输方向相同。第五定子能够驱动第五动子沿第五定子的设置方向来回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升降部件7-3、旋转部件7-2以及第一吸附组件7-1的整体能够沿第五定子的设置方向来回移动。当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驱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时,第一吸附组件7-1正好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的顶部对接;当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驱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时,第一吸附组件7-1正好与处于第一位置A的所述第一工位平台5的顶部对接;当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驱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时,第一吸附组件7-1正好与处于第一位置B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对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包括第二吸附组件8-1和第二升降部件8-2。第二吸附组件8-1与处于第一位置B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对接。第二吸附组件8-1的结构与第一吸附组件7-1的结构类似,同样包括主支撑架7-1a,吸盘支撑架7-1b,吸盘本体7-1c和真空发生器。第二吸附组件8-1与第一吸附组件7-1的区别仅在于第二吸附组件8-1只在主支撑架7-1a的底面设置吸盘支撑架7-1b和吸盘本体7-1c,第二吸附组件8-1只需在其底面产生真空吸附力。
第二升降部件8-2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二升降部件7-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8-1连接。具体的,第二升降部件8-2包括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壳体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固定,第二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8-1的主支撑架7-1a连接。第二电缸的动力输出端能够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整体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实现第二吸附组件8-1下移至与板状工件4接触连接、上移至与板状工件4分离。
如图4和图5所示,工件转移机构9包括第三吸附组件9-1,第三升降部件9-2和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
第三吸附组件9-1结构与第一吸附组件7-1的结构类似,同样包括主支撑架7-1a,吸盘支撑架7-1b,吸盘本体7-1c和真空发生器。第三吸附组件9-1与第一吸附组件7-1的区别仅在于第三吸附组件9-1只在主支撑架7-1a的底面设置吸盘支撑架7-1b和吸盘本体7-1c,第三吸附组件9-1只需在其底面产生真空吸附力。
第三升降部件9-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9-1连接。具体的,第三升降部件9-2包括第三电缸,所述第三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9-1的主支撑架7-1a连接。第三电缸的动力输出端能够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整体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实现第三吸附组件9-1下移至与板状工件4接触连接、上移至与板状工件4分离。
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升降部件9-2连接。具体的,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包括第六直线电机,所述第六直线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体1连接,且所述第六直线电机的第六动子与所述第三电缸的壳体连接。第六直线电机的第六定子与支撑架体1连接固定,且第六定子的设置方向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的工件运输方向相同。第六定子能够驱动第六动子沿第六定子的设置方向来回移动,进而使得第三升降部件9-2以及第三吸附组件9-1的整体能够沿第六定子的设置方向来回移动。当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驱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b时,第三吸附组件9-1正好与处于第一位置B的所述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对接;当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驱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b时,第三吸附组件9-1正好与所述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的顶部对接。
本实施例中板状工件4的加工输送流程为:
首先,待加工的1号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件输送装置送入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
其次,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1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1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然后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即位于第一工位平台5的顶部)。接着,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接触并将1号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1号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此时,下一个待加工的2号板状工件4也已经由第一工件输送装置送入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当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2号板状工件4被移走后,第一工件输送装置会继续给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依次送入其他的待加工板状工件4。
然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一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A,使得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1号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返回至第一位置A。
在1号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过程中,第一吸附组件7-1并不是停止不动的。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会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2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2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接着旋转部件7-2带动整个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使第一吸附组件7-1底部空着。最后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等待1号板状工件4,直到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返回至第一位置A。
接着,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1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1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然后旋转部件7-2带动整个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使1号板状工件4在上,2号板状工件4在下。接着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接触并将2号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2号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最后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即位于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
在2号板状工件4放置到第一工位平台5上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会带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一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A,使得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2号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再带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返回至第一位置A。
再然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一吸附组件7-1上的1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1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接着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开。最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接触并将1号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二工位平台6上,1号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
再接着,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一位置B移动至第二位置B,使得第二加工设备能够对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1号板状工件4进行第二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二平台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二位置B返回至第一位置B。
与此同时,水平移开的第一吸附组件7-1也不是停止不动的。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会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3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3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接着旋转部件7-2带动整个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使第一吸附组件7-1底部空着。最后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等待2号板状工件4,直到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返回至第一位置A。当2号板状工件4返回后,第一吸附组件7-1会将2号板状工件4拿起并将3号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以便对3号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处理。
最后,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b(即位于第二工位平台6的顶部)。然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1号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1号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接着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b(即位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的顶部)。最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接触并将1号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上,1号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
当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1号板状工件4被第三吸附组件9-1移走后,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会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以使第二吸附组件8-1能够继续吸附2号板状工件4。另外,水平移开第一吸附组件7-1会继续吸附4号板状工件4,以在3号板状工件4的第一面加工完后将3号板状工件4从第一工位平台5上拿起并将4号板状工件4放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加工完成的1号板状工件4由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送入第一工件输送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第一工位平台5、第二工位平台6是并行设置在一起的,通过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移送至第一工位平台5,通过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与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配合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位平台5翻转后移送至第二工位平台6,通过工件转移机构9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4由第二工位平台6移送至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两中间工件输送装置,节省了板状工件4在第一加工设备与翻转设备之间以及在翻转设备与第二加工设备之间的输送时间,从而提高了板状工件4的加工效率。
其次,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板状工件4在第一面加工完成取出后会立即有下一块板状工件4放置到第一工位平台5上以进行第一面加工处理,同理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板状工件4在第二面加工完成取出后会立即有下一块板状工件4放置到第二工位平台6上以进行第二面加工处理,即上料、第一面加工、翻转、第二面加工以及出料之间是有序对接的,每一个工序动作时,与其相邻的工序已经准备就绪,不会出现需要等待加工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板状工件4的加工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对现有技术的第一加工位、翻转设备、第二加工位进行了改进以将第一加工位、翻转设备、第二加工位集成在了一起,使得整个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进而提高了厂房的空间利用率。
实施例2: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仍旧采用如图1、图2所示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实现,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对板状工件4的加工输送顺序与实施例1正好相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板状工件4进入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
S2工件转移机构9将板状工件4由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B的第二工位平台6上。
其中,所述S2具体包括S21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S22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b。S23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二工位平台6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S24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b。
S3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一位置B移动至第二位置B,以使第二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二位置B返回至第一位置B。
S4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将板状工件4从第二工位平台6上吸附起来,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上的板状工件4翻转后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A的第一工位平台5上。
其中,所述S4具体包括S41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S42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S43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一吸附组件7-1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与第二吸附组件8-1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S4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S45旋转部件7-2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S46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S5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一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A,以使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4进行第二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返回至第一位置A。
S6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位平台5移送至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其中,所述S6具体包括S61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S62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S63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本实施例中的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第一工位平台5、第二工位平台6是并行设置在一起的,通过工件转移机构9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4由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移送第二工位平台6,通过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与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配合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4由第二工位平台6翻转后移送至第一工位平台5,通过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能够直接将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位平台5移送至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两中间工件输送装置,节省了板状工件4在第一加工设备与翻转设备之间以及在翻转设备与第二加工设备之间的输送时间,从而提高了板状工件4的加工效率。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10)

1.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L1板状工件(4)进入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
L2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工位平台(5)上;
L3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一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A,以使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返回至第一位置A;
L4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位平台(5)翻转后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B的第二工位平台(6)上方,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将板状工件(4)从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上取下并下放至第二工位平台(6)上,同时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水平移开;
L5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一位置B移动至第二位置B,以使第二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4)进行第二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二位置B返回至第一位置B;
L6工件转移机构(9)将板状工件(4)由第二工位平台(6)移送至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2具体包括
L21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L22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
L23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3同时还包括
L31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
L32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下一块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下一块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L33旋转部件(7-2)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
L3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4具体包括
L41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L42旋转部件(7-2)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以使下一块板状工件(4)位于第一吸附组件(7-1)底部;
L43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接触并将下一块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下一块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L4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
L45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一吸附组件(7-1)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
L46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开;
L47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二工位平台(6)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5同时还包括
L51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水平移开的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
L52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的下下块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下下块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L53旋转部件(7-2)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
L5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2)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6具体包括
L61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b;
L62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
L63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b;
L64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
7.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板状工件(4)进入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
S2工件转移机构(9)将板状工件(4)由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B的第二工位平台(6)上;
S3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一位置B移动至第二位置B,以使第二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4)进行第一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二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工位平台(6)由第二位置B返回至第一位置B;
S4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将板状工件(4)从第二工位平台(6)上吸附起来,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工件吸附下放机构(8)上的板状工件(4)翻转后移送至处于第一位置A的第一工位平台(5)上;
S5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一位置A移动至第二位置A,以使第一加工设备能够对板状工件(4)进行第二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平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位平台(5)由第二位置A返回至第一位置A;
S6工件移送翻转机构(7)将板状工件(4)由第一工位平台(5)移送至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
S21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件进出料部件(3)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
S22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b;
S23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二工位平台(6)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三升降部件(9-2)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上升复位;
S24第三水平移动部件(9-3)带动第三吸附组件(9-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b。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包括
S41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二工位平台(6)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
S42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三水平位置a;
S43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下降至与第一吸附组件(7-1)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与第二吸附组件(8-1)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二升降部件(8-2)带动第二吸附组件(8-1)上升复位;
S44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a;
S45旋转部件(7-2)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进行上下面翻转;
S46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位平台(5)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具体包括
S61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位平台(5)上的板状工件(4)接触并与板状工件(4)吸附连接,连接完成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S62第一水平移动部件(7-4)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水平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置a;
S63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下降至与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接触并将板状工件(4)放置在第一工件进出料部件(2)上,板状工件(4)放好后,第一升降部件(7-3)带动第一吸附组件(7-1)上升复位。
CN202211002694.3A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 Pending CN115196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2694.3A CN115196297A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2694.3A CN115196297A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6297A true CN115196297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73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2694.3A Pending CN115196297A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629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312484U (zh) * 2019-06-25 2020-04-14 苏州微影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多工位双面移载装置及处理系统
CN111874588A (zh) * 2020-07-24 2020-11-03 深圳凯世光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双面加工的上下料设备
CN112124956A (zh) * 2019-06-25 2020-12-25 苏州微影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多工位双面移载装置及处理系统
CN212711471U (zh) * 2020-07-24 2021-03-16 深圳凯世光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双面加工的上下料设备
CN215827761U (zh) * 2021-06-18 2022-02-15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翻面装置
CN216686506U (zh) * 2022-02-14 2022-06-07 东莞科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翻板功能的pcb收放板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312484U (zh) * 2019-06-25 2020-04-14 苏州微影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多工位双面移载装置及处理系统
CN112124956A (zh) * 2019-06-25 2020-12-25 苏州微影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多工位双面移载装置及处理系统
CN111874588A (zh) * 2020-07-24 2020-11-03 深圳凯世光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双面加工的上下料设备
CN212711471U (zh) * 2020-07-24 2021-03-16 深圳凯世光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双面加工的上下料设备
CN215827761U (zh) * 2021-06-18 2022-02-15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翻面装置
CN216686506U (zh) * 2022-02-14 2022-06-07 东莞科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翻板功能的pcb收放板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6170C (zh) 运送装置
CN1698178A (zh) 传送和存储半导体晶片的容器的系统和传送机构
JP3549327B2 (ja) 部品装着方法及び部品装着機
CN109516197A (zh) 一种板材自动拆分上下料装置
JP5759779B2 (ja) 板材の加工装置
CN115138581A (zh) 一种集上料、ccd检测、组装和下料的一体机
JP7224725B2 (ja) 搬送システム
CN115196297A (zh)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方法
CN212245423U (zh) 一种印刷品分离装置
CN218289431U (zh) 一种板状工件加工输送设备
CN216686506U (zh) 一种具有翻板功能的pcb收放板机构
CN212197398U (zh) 一种自动移载翻面机构及喷印系统
JP2539911Y2 (ja) 自動基板裁断装置における清掃兼用搬送機
KR100328345B1 (ko) 표면실장장치 및 그 실장방법
CN215248072U (zh) 一种led陶瓷灯条自动上料机
CN115872135A (zh) 充电器底盖自动上料装置
CN116408635A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铁片和磁铁组装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KR20210012909A (ko) 반송 시스템
JP3745479B2 (ja) 表面実装機のエア供給回路
CN217200790U (zh) 用于板材双面曝光的移载装置
JPH10291643A (ja) 製品搬出仕分け装置
JPH09110165A (ja) 物品積層時におけるロボット利用の合紙供給装置
CN217626270U (zh) 防止出现漏料的可调节pcb上料设备
CN114772278B (zh) 板材曝光设备
CN217577188U (zh) 清洗机用上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