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4957U -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84957U
CN218284957U CN202221898713.0U CN202221898713U CN218284957U CN 218284957 U CN218284957 U CN 218284957U CN 202221898713 U CN202221898713 U CN 202221898713U CN 218284957 U CN218284957 U CN 218284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products
casing
grinding device
polishing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987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之远
彭春剑
路德刚
陈秋英
路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Kailid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Kailid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Kailid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zhou Kailid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987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84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84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84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涉及塑料制品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盖体和下壳体,上盖体和下壳体之间共同连接有竖向液压缸,上盖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喷水结构和打磨结构,上盖体和下壳体呈对称分布,下壳体上连接有从动辊和吸尘器,打磨结构和喷水结构与下壳体相对分布。该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通过将塑料制品放置在从动辊和主动辊上,随后打磨结构对塑料制品打磨,能够实现塑料制品产生的碎屑收纳在下壳体的腔体中,当吸尘器在使用时,下壳体腔体的内部呈负压状态,可以实现上盖体和下壳体之间漂浮的碎屑收纳在腔体的内部,避免塑料制品产生的碎屑四处飘散。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在生产时,需要使用到打磨装置对塑料制品的表面打磨处理,目前市面上能够应用到塑料制品打磨处理的打磨装置有很多,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现有的塑料制品生产用打磨装置不具有较好的碎屑收集功能,塑料制品在生产时产生的碎屑容易出现四处散落的现象,同时这些碎屑很容易漂浮在空气中,在对车间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时,还会严重的影响车间内部的光线传播,从而对车间内部的工作人员造成不便于继续工作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包括上盖体和下壳体,所述上盖体和下壳体之间共同连接有竖向液压缸,所述上盖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喷水结构和打磨结构,所述上盖体和下壳体呈对称分布,所述下壳体上连接有从动辊和吸尘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磨结构和喷水结构与下壳体相对分布,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辊和主动辊相互配合,所述下壳体的端面与支架的横截面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和下壳体之间共同连接有横向液压缸,所述吸尘器的收纳端与下壳体上的腔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辊与下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呈对称分布在下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的端部与传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辊的最高点与从动辊的最高点相同,所述主动辊分布在下壳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通过将塑料制品放置在从动辊和主动辊上,随后打磨结构对塑料制品打磨,能够实现塑料制品产生的碎屑收纳在下壳体的腔体中,当吸尘器在使用时,下壳体腔体的内部呈负压状态,可以实现上盖体和下壳体之间漂浮的碎屑收纳在腔体的内部,避免塑料制品产生的碎屑四处飘散。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预先将打磨结构与上盖体的内壁连接,随后使用者将塑料制品搭接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使用者开启横向液压缸工作,可以实现横向液压缸调节支架与下壳体之间的间距,能够实现支架带动主动辊对塑料制品支撑,同时主动辊能够对塑料制品输送,实现塑料制品自动化打磨处理,当竖向液压缸在工作时,竖向液压缸能够通过上盖体带动打磨结构下移,从而实现打磨结构对不同厚度的塑料制品打磨处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动辊和横向液压缸与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喷水结构和打磨结构与上盖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上盖体;2、喷水结构;3、打磨结构;4、竖向液压缸;5、从动辊;6、主动辊;7、传动电机;8、横向液压缸;9、支架;10、下壳体;11、吸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包括上盖体1和下壳体10,上盖体1和下壳体10之间共同连接有竖向液压缸4,上盖体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喷水结构2和打磨结构3,上盖体1和下壳体10呈对称分布,下壳体10上连接有从动辊5和吸尘器11,该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通过将塑料制品放置在从动辊5和主动辊6上,随后打磨结构3对塑料制品打磨,能够实现塑料制品产生的碎屑收纳在下壳体10的腔体中,当吸尘器11在使用时,下壳体10腔体的内部呈负压状态,可以实现上盖体1和下壳体10之间漂浮的碎屑收纳在腔体的内部,避免塑料制品产生的碎屑四处飘散。
请参阅图1-3所示,打磨结构3和喷水结构2与下壳体10相对分布,下壳体10上开设有腔体,腔体在使用时,能够对塑料制品产生的碎屑收纳,从动辊5和主动辊6相互配合,主动辊6配合从动辊5使用时,能够对塑料制品快速输送,下壳体10的端面与支架9的横截面相同,支架9和下壳体10之间共同连接有横向液压缸8,支架9能够带动主动辊对塑料制品辅助支撑,吸尘器11的收纳端与下壳体10上的腔体连通,吸尘器11的收纳端连接有过滤网,可以实现碎屑收纳在下壳体10的腔体内部,从动辊5与下壳体10转动连接,从动辊5呈对称分布在下壳体10上,支架9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辊6,主动辊6的端部与传动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传动电机能够带动主动辊6对塑料制品,主动辊6的最高点与从动辊5的最高点相同,主动辊6分布在下壳体10的两侧,使用者预先将打磨结构3与上盖体1的内壁连接,随后使用者将塑料制品搭接在主动辊6和从动辊5上,使用者开启横向液压缸8工作,可以实现横向液压缸8调节支架9与下壳体10之间的间距,能够实现支架9带动主动辊6对塑料制品支撑,同时主动辊6能够对塑料制品输送,实现塑料制品自动化打磨处理,当竖向液压缸4在工作时,竖向液压缸4能够通过上盖体1带动打磨结构3下移,从而实现打磨结构3对不同厚度的塑料制品打磨处理。
工作原理:该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通过将塑料制品放置在从动辊5和主动辊6上,随后打磨结构3对塑料制品打磨,能够实现塑料制品产生的碎屑收纳在下壳体10的腔体中,当吸尘器11在使用时,下壳体10腔体的内部呈负压状态,可以实现上盖体1和下壳体10之间漂浮的碎屑收纳在腔体的内部,避免塑料制品产生的碎屑四处飘散,使用者预先将打磨结构3与上盖体1的内壁连接,随后使用者将塑料制品搭接在主动辊6和从动辊5上,使用者开启横向液压缸8工作,可以实现横向液压缸8调节支架9与下壳体10之间的间距,能够实现支架9带动主动辊6对塑料制品支撑,同时主动辊6能够对塑料制品输送,实现塑料制品自动化打磨处理,当竖向液压缸4在工作时,竖向液压缸4能够通过上盖体1带动打磨结构3下移,从而实现打磨结构3对不同厚度的塑料制品打磨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包括上盖体(1)和下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1)和下壳体(10)之间共同连接有竖向液压缸(4),所述上盖体(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喷水结构(2)和打磨结构(3),所述上盖体(1)和下壳体(10)呈对称分布,所述下壳体(10)上连接有从动辊(5)和吸尘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结构(3)和喷水结构(2)与下壳体(10)相对分布,所述下壳体(10)上开设有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5)和主动辊(6)相互配合,所述下壳体(10)的端面与支架(9)的横截面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9)和下壳体(10)之间共同连接有横向液压缸(8),所述吸尘器(11)的收纳端与下壳体(10)上的腔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5)与下壳体(10)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5)呈对称分布在下壳体(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9)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辊(6),所述主动辊(6)的端部与传动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6)的最高点与从动辊(5)的最高点相同,所述主动辊(6)分布在下壳体(10)的两侧。
CN202221898713.0U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 Active CN218284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98713.0U CN218284957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98713.0U CN218284957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84957U true CN218284957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792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98713.0U Active CN218284957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84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18909U (zh) 一种人造合成石材自动抛光装置
CN113953936A (zh) 一种绿色电池打磨装置
CN210024799U (zh) 一种晶体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
CN215239896U (zh) 一种适用于pe管生产用的切割打磨装置
CN218284957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带有碎屑收集功能的打磨装置
CN211867414U (zh) 一种砂轮机吸尘除尘装置
CN21119318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导流板打磨除尘装置
CN117207002A (zh) 一种可收集废屑的磨边装置
CN214817422U (zh) 一种适用于机械零部件深加工的打磨装置
CN214322829U (zh) 卧式玻璃直线四边磨边机
CN218304714U (zh) 一种可以自动运作吸尘器转向机构
CN216577346U (zh) 一种基于复杂曲面磨粒流精加工用吸尘装置
CN215317906U (zh) 一种3d单盘扫光机
CN21632710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打磨机
CN218746779U (zh) 一种具有灰尘收集功能的金属打磨工作台
CN218611449U (zh) 一种天线生产加工用放料装置
CN213828343U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打磨砂轮机
CN213054032U (zh) 一种装饰装修用带吸尘装置的墙面打磨机
CN216859254U (zh) 一种家具用砂轮机集尘装置
CN21761964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后视镜加工用磨边装置
CN220637373U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多功能抛光机
CN212496966U (zh) 一种打磨设备
CN217800751U (zh) 一种玻璃杯加工用磨边装置
CN220259664U (zh) 一种龙门铣加工中心用集尘装置
CN219598989U (zh) 一种五档结合齿轮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