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0226U - 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0226U
CN218240226U CN202221835270.0U CN202221835270U CN218240226U CN 218240226 U CN218240226 U CN 218240226U CN 202221835270 U CN202221835270 U CN 202221835270U CN 218240226 U CN218240226 U CN 218240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late
current end
frame
electric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52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玲
崔利兵
蒋玉琦
鲍加敏
王大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yang Instrum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iyang Instru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iyang Instrum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iyang Instru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52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0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0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0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包括机架、左电流端、右电流端和升降机构,被测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左电流端上,被测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电流端上,机架上设有第一推杆,依靠第一推杆的伸展向被测导线施加拉力,通过左电流端或右电流端向被测导线引入电流,所述升降机构和机架之间设有采集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左电流端和右电流端将被测导线固定在机架上,由于右电流端活动连接在机架上,因此,测试前可通过右电流端在机架上的活动而向被测导线施加一定的拉力,使被测导线处于笔直状态,提高了采集机构与被测导线的接触质量,有利于电压的采集,提高了采集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导线一般由铜或铝制成,用来疏导电流或者是导热,导体的直流电阻值是判定其导电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劣质导体导线一旦投入电网使用,会带来传输电能损耗大、导线温升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因此,在投入电网使用前,新导线都必需进行直流电阻测试试验,测试得到新导线的直流电阻值,以判断其优劣;GB/T 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的相关规定,现有测试时,导线往往为弯曲的结构,没有对导线进行拉直处理,大大影响了测试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测试前能对导线进行拉直处理,大大提高了测试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包括机架、左电流端、右电流端和升降机构,所述左电流端固定连接在机架的一端,所述右电流端活动连接在机架的另一端,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且位于左电流端和右电流端之间,被测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左电流端上,被测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电流端上,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右电流端在机架上往复运动的第一推杆,依靠第一推杆的伸展向被测导线施加拉力,通过左电流端或右电流端向被测导线引入电流,所述升降机构和机架之间设有采集被测导线电压的采集机构。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水平直线导轨,所述水平直线导轨上设有水平滑块,所述右电流端固定连接在水平滑块上,所述第一推杆与水平滑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杆设置在底板下方的机架上,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与水平滑块相连的滑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滑板相配合的滑槽,且所述滑板上设有与水平滑块相连的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左电流端和右电流端均包括基座、下压板和上压板,所述基座上设有与上压板相连的第二推杆,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在基座上,所述下压板和上压板上均设有两条宽度不相等的压槽,所述下压板上设有第一接线柱。
优选的,所述采集机构包括左电位端和右电位端,所述左电位端和右电位端均包括上接触片和下接触片,所述下接触片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上接触片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所述上接触片和下接触片上均设有与压槽对应的卡槽,所述上接触片和下接触片上均设有第二接线柱。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固定板、滚珠丝杆、滚珠螺母和压杆,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伺服电机上设有与滚珠丝杆相连的联轴器,所述滚珠螺母套设在滚珠丝杆上,所述滚珠螺母上设有与压杆相连的连接板,所述上接触片设置在压杆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机架相连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上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上设有与压杆相连的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与导向套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设有固定下接触片的固定槽,以及与卡槽对应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压杆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底端设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照明灯,所述机架的底端设有移动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左电流端和右电流端将被测导线固定在机架上,由于右电流端活动连接在机架上,因此,测试前可通过右电流端在机架上的活动而向被测导线施加一定的拉力,使被测导线处于笔直状态,提高了测试机构与被测导线的接触质量,有利于电压的采集,提高了采集的精确度,另一方面,第一推杆的设置,通过第一推杆的推力来推动右电流端的活动,能使拉力处于恒定,提高了被测导线拉直的质量,其次,通过升降机构和机架之间的采集机构对被测导线进行电压采集,由于经左电流端或右电流端引入被测导线内的电流为恒定不变的数值,因此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大小能快速的计算出被测导线的直流电阻,大大提高了直流电阻的采集效率,由于采集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和机架之间,因此,采集机构在被测导线安装和拉直过程中不会对被测导线形成空间上的干涉,大大提高了采集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左电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推杆与右电流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右电流端在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接触片在固定块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测试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10底板、11水平直线导轨、12水平滑块、13第一推杆、14滑板、15滑槽、16加强筋、17固定块、170绝缘板、171固定槽、172限位槽、18照明灯、19移动轮、2左电流端、3右电流端、4升降机构、41伺服电机、42固定板、421导向轴、422导向套、423连接块、43滚珠丝杆、44滚珠螺母、45压杆、451延伸板、452固定框、46联轴器、47连接板、5采集机构、51左电位端、52右电位端、53上接触片、54下接触片、55卡槽、56第二接线柱、6温度传感器、7基座、71下压板、72上压板、73第二推杆、74压槽、75第一接线柱、8电阻测试仪、9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包括机架1、左电流端2、右电流端3和升降机构4,所述左电流端2固定连接在机架1的一端,所述右电流端3活动连接在机架1的另一端,所述升降机构4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且位于左电流端2和右电流端3之间,被测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左电流端2上,被测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电流端3上,如果是被测导线为绝缘线,则需将被测导线上的绝缘层及其他覆盖物剥除,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右电流端在机架上往复运动的第一推杆,依靠第一推杆的伸展向被测导线施加拉力,通过左电流端或右电流端向被测导线引入电流,所述升降机构和机架之间设有采集被测导线电压的采集机构。具体的使用时,将被测导线放置在左电流端2和右电流端3之间,将电阻测试仪8和触摸屏9安装在机架上,使采集机构5、左电流端2、右电流端3与电阻测试仪7相连,所述电阻测试仪7和与触摸屏8相连,通过触摸屏能实时的显示直流电阻信息,从而减少了工作量和人为出错概率,有效提高了试验效率。
通过左电流端和右电流端将被测导线固定在机架上,由于右电流端活动连接在机架上,因此,测试前可通过右电流端在机架上的活动而向被测导线施加一定的拉力,使被测导线处于笔直状态,提高了测试机构与被测导线的接触质量,有利于电压的采集,提高了采集的精确度,另一方面,第一推杆的设置,通过第一推杆的推力来推动右电流端的活动,能使拉力处于恒定,提高了被测导线拉直的质量,其次,通过升降机构和机架之间的采集机构对被测导线进行电压采集,由于经左电流端或右电流端引入被测导线内的电流为恒定不变的数值,因此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大小能快速的计算出被测导线的直流电阻,大大提高了直流电阻的采集效率,由于采集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和机架之间,因此,采集机构在被测导线安装和拉直过程中不会对被测导线形成空间上的干涉,大大提高了采集机构的使用寿命。
所述机架1上设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上设有水平直线导轨11,所述水平直线导轨11上设有水平滑块12,所述右电流端3固定连接在水平滑块12上,所述机架1上设有驱动水平滑块12在水平直线导轨11上往复运动的第一推杆13,由于水平滑块12能在第一推杆13的驱动力作用下在水平直线导轨11上往复运动,因此,右电流端3能随水平滑块12而同步运动,水平直线导轨11和水平滑块12能保证水平滑块12运动时的直线度。所述第一推杆13设置在底板10下方的机架1上,所述第一推杆13上设有与水平滑块12相连的滑板14,所述底板10上设有与滑板14相配合的滑槽15,且所述滑板14上设有与水平滑块12相连的加强筋16,将第一推杆13设置在底板10下方的机架1上,能使被测导线在安装过程中不受第一推杆13在空间上的干涉,提高了被测导线的安装质量,其次,滑板14的设置,一方面能实现第一推杆13和水平滑块12的快速连接,另一方面,由于滑板14和滑槽15的设置,能确保水平滑块12移动时的稳定性。
所述左电流端2和右电流端3均包括基座7、下压板71和上压板72,所述基座7上设有与上压板72相连的第二推杆73,所述下压板71固定连接在基座7上,所述下压板71和上压板72上均设有两条宽度不相等的压槽74,所述下压板71上设有第一接线柱75,将左电流端2和右电流端3设置成基座7、下压板71和上压板72的结构,由于下压板71固定连接在基座7上,因此,方便被测导线的放置,然后通过第二推杆73驱动上压板72向下运动,实现被测导线的夹持在下压板71和上压板72之间,提高了被测导线的固定质量,在右电流端3运动时能减少被测导线与左电流端2和右电流端3的相对运动,提高了被测导线的拉直质量,其次,本实施例在下压板71和上压板72上设置两条宽度不相等的压槽74,使其能适应不同大小的导线,具体的,本实施中的一个压槽74的适用于导体直径φ12mm以下的导线,另一个压槽74适用于导体直径为φ12mm~φ58mm的导线。
所述采集机构5包括左电位端51和右电位端52,所述左电位端51和右电位端52均包括上接触片53和下接触片54,所述下接触片54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上接触片53设置在升降机构4上,所述上接触片53和下接触片54上均设有与压槽74对应的卡槽55,所述上接触片53和下接触片54上均设有第二接线柱56,将左电位端51和右电位端52均设置成上接触片53和下接触片54,由于卡槽55的设置,因此,能提高上接触片53、下接触片54对被测导线的接触质量,提高电位的采集质量,第二接线柱56的设置,能简化测试线的安装,也提高看测试线的连接质量。
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1、固定板42、滚珠丝杆43、滚珠螺母44和压杆45,所述伺服电机4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2上,所述伺服电机41上设有与滚珠丝杆43相连的联轴器46,所述滚珠螺母44套设在滚珠丝杆43上,所述滚珠螺母44上设有与压杆45相连的连接板47,所述上接触片53设置在压杆45的两端,将升降机构4设置成伺服电机41、固定板42、滚珠丝杆43、滚珠螺母44和压杆45的结构,通过伺服电机41的转动来驱动滚珠丝杆43的转动,由于滚珠螺母44设置在滚珠丝杆43上,因此,滚珠丝杆43在做旋转运动时,滚珠螺母44能沿滚珠丝杆43做直线运动,由于滚珠螺母44上设有与压杆45相连的连接板47,从而滚珠螺母44在直线运动时能带动压杆45同步运动,整个升降机构4传动效率高,能保证压杆45升降时的平稳性,具体的,使用时,当伺服电机41正转带动滚珠丝杆43正转,滚珠螺母44在滚珠丝杆43上向下运动,从而实现了压杆45的下降,当伺服电机41反转带动滚珠丝杆43反转,滚珠螺母44在滚珠丝杆43上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了压杆45的上升。
所述固定板42上设有与机架1相连的导向轴421,所述导向轴421上设有导向套422,所述导向套422上设有与压杆45相连的连接块423,且所述连接块423与导向套422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导向套422在导向轴421上的运动来带动压杆45的移动,能保证压杆45移动时的直线度,保证上接触片53与被测导线的接触质量,其次,连接块423的设置,能增大导向套422与压杆45的接触面积,提高压杆45的固定质量,而且连接块423与导向套422为一体式结构,能简化连接块423与导向套422之间的安装工艺,大大的提高了连接块423与导向套422之间的连接强度。
所述机架1上设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上设有绝缘板170,所述绝缘板170上设有固定下接触片54的固定槽171,以及与卡槽55对应的限位槽172,能实现下接触片54快速的安装在机架1上,而且通过在绝缘板170上设置限位槽172对被测导线进行限位,能提高被测导线在下接触片54的固定质量。所述压杆45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板451,所述延伸板451上设有固定框452,所述固定框的底端设有温度传感器,使电压采集过程中能同步对被测导线的温度进行采集,而且能使温度传感器6安装时不会对上接触片53形成空间上的干涉,提高了温度传感器6的固定质量,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框452内设有与温度传感器6相连的电源,实现温度传感器6的连续性工作,检测时,将温度传感器6与触摸屏电连接,能实时的显示温度信息,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延伸板451可与压杆45设置成一体式结构,能提高延伸板451的固定强度,而且能简化延伸板451可与压杆45之间的安装工艺,提高延伸板451可与压杆45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机架1上设有照明灯18,所述机架1的底端设有移动轮19,照明灯18的设置,使其能适应夜间或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操作,移动轮19的设置,方便整个装置的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左电流端、右电流端和升降机构,所述左电流端固定连接在机架的一端,所述右电流端活动连接在机架的另一端,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且位于左电流端和右电流端之间,被测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左电流端上,被测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电流端上,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右电流端在机架上往复运动的第一推杆,依靠第一推杆的伸展向被测导线施加拉力,通过左电流端或右电流端向被测导线引入电流,所述升降机构和机架之间设有采集被测导线电压的采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水平直线导轨,所述水平直线导轨上设有水平滑块,所述右电流端固定连接在水平滑块上,所述第一推杆与水平滑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设置在底板下方的机架上,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与水平滑块相连的滑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滑板相配合的滑槽,且所述滑板上设有与水平滑块相连的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电流端和右电流端均包括基座、下压板和上压板,所述基座上设有与上压板相连的第二推杆,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在基座上,所述下压板和上压板上均设有两条宽度不相等的压槽,所述下压板上设有第一接线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机构包括左电位端和右电位端,所述左电位端和右电位端均包括上接触片和下接触片,所述下接触片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上接触片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所述上接触片和下接触片上均设有与压槽对应的卡槽,所述上接触片和下接触片上均设有第二接线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固定板、滚珠丝杆、滚珠螺母和压杆,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伺服电机上设有与滚珠丝杆相连的联轴器,所述滚珠螺母套设在滚珠丝杆上,所述滚珠螺母上设有与压杆相连的连接板,所述上接触片设置在压杆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机架相连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上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上设有与压杆相连的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与导向套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设有固定下接触片的固定槽,以及与卡槽对应的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底端设有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照明灯,所述机架的底端设有移动轮。
CN202221835270.0U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 Active CN218240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5270.0U CN218240226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5270.0U CN218240226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0226U true CN218240226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5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5270.0U Active CN218240226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0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58815B (zh) 一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57781U (zh) 电能表自动接线装置
CN114428210B (zh) 一种高效的直流接触器综合测试设备
CN106019385A (zh) 电缆接续管内钢管位置自动检测装置
CN105953756A (zh) 基于同步带驱动的电缆接续管内钢管位置检测装置
CN218240226U (zh) 一种导线直流电阻测试装置
CN213023427U (zh) 一种电线电缆绝缘测试装置
CN211236174U (zh) 一种开关电源的测试工装
CN219757935U (zh) 一种电线接头拉力试验装置
CN115372708A (zh) 一种便于导线直流电阻测试的装置
CN218567405U (zh) 一种汽车温度线束生产用电路通断连接检测装置
CN115877085A (zh) 一种电缆电阻率检测工装
CN212110890U (zh) 一种立式电缆曲挠试验机
CN210323272U (zh) 一种高速精准四线pcb板测试装置
CN213516680U (zh) 一种电缆拉伸测试设备
CN114706030A (zh) 一种霍尔传感器测试设备
CN109445415B (zh) 一种plc输入输出通道的精度测试设备
CN212932786U (zh)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20751833U (zh) 一种线束端子拉力测试装置
CN209979113U (zh) 一种扭力检测设备
CN220251549U (zh) 一种电线电缆测试夹具
CN217034112U (zh) 一种电性能检测装置
CN115656808B (zh) 基于智能回路终端自动调检装置
CN220961809U (zh) 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装置
CN217931234U (zh) 一种单芯线缆耐摩擦试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