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5998U - 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5998U
CN218235998U CN202222197614.6U CN202222197614U CN218235998U CN 218235998 U CN218235998 U CN 218235998U CN 202222197614 U CN202222197614 U CN 202222197614U CN 218235998 U CN218235998 U CN 218235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ox body
intermediate shaft
shaft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976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泽
王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Shirun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Shiru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Shirun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Shiru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976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5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5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5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属于减速机技术领域;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包括:箱体、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锥齿轮、第一齿轮、第二中间轴、第二齿轮、第三外齿、第三中间轴、第三齿轮、第五外齿、输出轴、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通过使第五齿轮带动润滑油向上飞溅,以实现对位于第五齿轮上方的零件进行润滑,从而避免位于箱体顶部的零件因无法被润滑油润滑而需采用甘油润滑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甘油检查和注入次数,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提高齿轮运行的平稳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适应渣罐车行走机构的结构,减少减速机水平方向占用的空间,需要将减速机设计成立式结构,从而使减速机内的传动齿轮沿纵向排列。当将润滑油注入箱体内,位于减速机顶部的传动齿轮因与润滑油的距离过远而无法被润滑油润滑;为了保证该传动齿轮的正常使用,需要采用甘油润滑,当采用甘油润滑,需定期检查和人工注入,造成了工作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保证该传动齿轮的正常使用,需要采用甘油润滑,当采用甘油润滑,需定期检查和人工注入,造成了工作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采用使第五齿轮带动润滑油向上飞溅,以实现对位于第五齿轮上方的零件进行润滑,从而避免位于箱体顶部的零件因无法被润滑油润滑而需采用甘油润滑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甘油检查和注入次数,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提高齿轮运行的平稳性和使用寿命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包括:箱体、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锥齿轮、第一齿轮、第二中间轴、第二齿轮、第三外齿、第三中间轴、第三齿轮、第五外齿、输出轴、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箱体为中空腔体,且箱体内注有润滑油;输入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输入轴的一端穿过箱体,输入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第一锥齿轮嵌入箱体内;第一中间轴嵌入箱体内,第一中间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第一中间轴与输入轴相垂直;第二锥齿轮套装在第一中间轴的外侧,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齿,第一齿轮套装在第一中间轴的外侧;第二中间轴嵌入箱体内,第二中间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第二中间轴位于第一中间轴的下方;第二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齿,第二齿轮套装在第二中间轴的外侧,且第二齿轮的第二外齿与第一齿轮的第一外齿相啮合;第三外齿设置在第二中间轴的外壁上;第三中间轴嵌入箱体内,第三中间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第三中间轴位于第二中间轴的下方;第三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外齿,第三齿轮套装在第三中间轴的外侧,第三齿轮的第四外齿与第二中间轴的第三外齿相啮合;第五外齿设置在第三中间轴的外壁上;至少部分输出轴嵌入箱体内,输出轴的一端穿出箱体,输出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输出轴位于第三中间轴的下方;第四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六外齿,第四齿轮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且第四齿轮的第六外齿与第三中间轴的第五外齿相啮合;第五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七外齿,第五齿轮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且第五齿轮的第七外齿与第三齿轮的第四外齿相啮合;其中,第五齿轮与输出轴为间隙配合,且第五齿轮嵌入润滑油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外齿与第二中间轴为一体式结构;第五外齿与第三中间轴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第一减重孔、第二减重孔和第三减重孔;至少两个第一减重孔设置在第二齿轮上;至少两个第二减重孔设置在第三齿轮上;至少两个第三减重孔设置在第四齿轮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套装在输出轴一端的外侧,且第一轴承嵌入箱体内;第二轴承套装在输出轴另一端的外侧,且第二轴承嵌入箱体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第一轴承盖和第二轴承盖;第一轴承盖固定在箱体上,且第一轴承盖与第一轴承相贴合;第二轴承盖固定在箱体上,且第二轴承盖与第二轴承相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骨架油封;骨架油封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且骨架油封嵌入第一轴承盖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轴肩和轴用挡圈;轴肩设置在输出轴的外壁上,且轴肩位于第五齿轮的一侧;轴用挡圈套装在输出轴的外壁上,且轴用挡圈位于第五齿轮的另一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螺纹孔、螺塞和通气罩;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螺纹孔设置在箱体的底部;螺塞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螺塞嵌入螺纹孔内;通气罩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其中,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通过使第五齿轮带动润滑油向上飞溅,以实现对位于第五齿轮上方的零件进行润滑,从而避免位于箱体顶部的零件因无法被润滑油润滑而需采用甘油润滑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甘油检查和注入次数,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提高齿轮运行的平稳性和使用寿命。
2.通过将第三外齿与第二中间轴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以提高第三外齿与第二中间轴的连接强度,并减少了安装步骤,提高了产品的装配速度,而且还降低了产品的体积,并提高了产品传动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五外齿与第三中间轴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以提高第五外齿与第三中间轴的连接强度,并减少了安装步骤,提高了产品的装配速度,而且还降低了产品的体积,并提高了产品传动的稳定性。
3.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减重孔设置在第二齿轮上,以降低第二齿轮的整体重量,不仅降低移动第二齿轮的难度,还降低了第二中间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的难度,从而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通过至少两个第二减重孔设置在第三齿轮上,以降低第三齿轮的整体重量,不仅降低移动第三齿轮的难度,还降低了第三中间轴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的难度,从而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通过至少两个第三减重孔设置在第四齿轮上,以降低第四齿轮的整体重量,不仅降低移动第四齿轮的难度,还降低了输出轴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的难度,从而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4.通过将第一轴承套装在输出轴一端的外侧,将第二轴承套装在输出轴另一端的外侧,并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嵌入箱体内,以实现箱体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对输出轴的两端进行支撑,从而提升输出轴转动的灵活性。
5.通过第一轴承盖将第一轴承固定在箱体内,从而避免第一轴承从箱体内脱离,以提升第一轴承的稳定性;通过第二轴承盖将第二轴承固定在箱体内,从而避免第二轴承从箱体内脱离,以提升第二轴承的稳定性。
6.通过将骨架油封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并使骨架油封嵌入第一轴承盖内,以实现对输出轴与第一轴承盖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润滑油从输出轴与第一轴承盖之间的间隙流出。
7.通过将轴肩设置在输出轴的外壁上,使轴肩位于第五齿轮的一侧,将轴用挡圈套装在输出轴的外壁上,并使轴用挡圈位于第五齿轮的另一侧,以限制第五齿轮在输出轴上移动距离,避免第五齿轮与其他零件发生干涉,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8.当产品运行一段时间后,旋拧螺塞,将螺栓从箱体上取下,从而使箱体的润滑油经螺纹孔流出,从而便于对润滑油进行更换。通过将通气罩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以实现空气经通气罩流通,从而平衡箱体内部和外部的大气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箱体,11输入轴,12第一锥齿轮,13第一中间轴,14第二锥齿轮,15第一齿轮,16第二中间轴,17第二齿轮,18第三外齿,19第三中间轴,20第三齿轮,21第五外齿,22输出轴,23第四齿轮,24第五齿轮,25第一减重孔,26第二减重孔,27第三减重孔,29第一轴承,30第二轴承,31第一轴承盖,32第二轴承盖,33骨架油封,34轴肩,35轴用挡圈,36螺塞,37通气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如图1至图3所示,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包括:箱体10、输入轴11、第一中间轴13、第二锥齿轮14、第一齿轮15、第二中间轴16、第二齿轮17、第三外齿18、第三中间轴19、第三齿轮20、第五外齿21、输出轴22、第四齿轮23和第五齿轮24;箱体10为中空腔体,且箱体10内注有润滑油;输入轴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2,输入轴11的一端穿过箱体10,输入轴11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第一锥齿轮12嵌入箱体10内;第一中间轴13嵌入箱体10内,第一中间轴13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第一中间轴13与输入轴11相垂直;第二锥齿轮14套装在第一中间轴13的外侧,且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锥齿轮12相啮合;第一齿轮15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齿,第一齿轮15套装在第一中间轴13的外侧;第二中间轴16嵌入箱体10内,第二中间轴16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第二中间轴16位于第一中间轴13的下方;第二齿轮17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齿,第二齿轮17套装在第二中间轴16的外侧,且第二齿轮17的第二外齿与第一齿轮15的第一外齿相啮合;第三外齿18设置在第二中间轴16的外壁上;第三中间轴19嵌入箱体10内,第三中间轴19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第三中间轴19位于第二中间轴16的下方;第三齿轮2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外齿,第三齿轮20套装在第三中间轴19的外侧,第三齿轮20的第四外齿与第二中间轴16的第三外齿18相啮合;第五外齿21设置在第三中间轴19的外壁上;至少部分输出轴22嵌入箱体10内,输出轴22的一端穿出箱体10,输出轴22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输出轴22位于第三中间轴19的下方;第四齿轮2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六外齿,第四齿轮23套装在输出轴22的外侧,且第四齿轮23的第六外齿与第三中间轴19的第五外齿21相啮合;第五齿轮24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七外齿,第五齿轮24套装在输出轴22的外侧,且第五齿轮24的第七外齿与第三齿轮20的第四外齿相啮合;其中,第五齿轮24与输出轴22为间隙配合,且第五齿轮24嵌入润滑油内。
通过将输入轴11的一端穿过箱体10,将输入轴11与箱体10转动连接,以实现箱体10对输入轴11进行支撑,并可实现输入轴11在箱体10内转动,同时,将输入轴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2,并使第一锥齿轮12嵌入箱体10内,以实现当输入轴11转动时,输入轴11带动第一锥齿轮12在箱体10内转动;通过将第一中间轴13与箱体10转动连接,将第二锥齿轮14套装在第一中间轴13的外侧,并将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锥齿轮12相啮合,以实现当输入轴11转动时,输入轴11通过第一锥齿轮12和第二锥齿轮14带动第一中间轴13转动。通过将第一齿轮15套装在第一中间轴13的外侧,将第二齿轮17套装在第二中间轴16的外侧,并使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7相啮合,以实现当第一中间轴13转动时,第一中间轴13通过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7带动第二中间轴16转动。通过将第三外齿18设置在第二中间轴16的外壁上,将第三齿轮20套装在第三中间轴19的外侧,并使第三齿轮20的第四外齿与第二中间轴16的第三外齿18相啮合,以实现当第二中间轴16转动时,第二中间轴16带动第三中间轴19转动;通过将第五外齿21设置在第三中间轴19的外壁上,将第四齿轮23套装在输出轴22的外侧,并使第四齿轮23的第六外齿与第三中间轴19的第五外齿21相啮合,以实现第三中间轴19带动输出轴22转动,从而实现动力的输出。由于第二中间轴16位于第一中间轴13的下方,第三中间轴19位于第二中间轴16的下方,且输出轴22位于第三中间轴19的下方,因此第一中间轴13、第二中间轴16、第三中间轴19和输出轴22沿纵向排列,从而节省产品沿水平方向占用的空间。通过将第五齿轮24套装在输出轴22的外侧,将第五齿轮24的第七外齿与第三齿轮20的第四外侧相啮合,使第五齿轮24与输出轴22为间隙配合,以实现第三齿轮20带动第五齿轮24在输出轴22的外侧转动;由于第五齿轮24与输出轴22为间隙配合,因此当第五齿轮24发生转动时,第五齿轮24将不妨碍输出轴22的正常转动;同时,将第五齿轮24嵌入润滑油内,以实现当第五齿轮24转动时,第五齿轮24将带动润滑油向上飞溅,从而实现对位于第五齿轮24上方的零件进行润滑。
在具体使用产品时,先将输入轴11与驱动装置(电机)相连接,以实现驱动装置带动输入轴11转动;同时,将润滑油注入箱体10内,并至少部分第五齿轮24没入润滑油内。当输入轴11转动时,输入轴11通过第一锥齿轮12和第二锥齿轮14带动第一中间轴13转动;当第一中间轴13转动时,第一中间轴13通过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7带动第二中间轴16转动;当第二中间轴16转动时,第二中间轴16通过第三齿轮20和第三外齿18带动第三中间轴19转动;当第三中间轴19转动时,第三中间轴19通过第五外齿21和第四齿轮23带动输出轴22转动;由于输出轴22的一端穿过箱体10,因此负载装置可与输出轴22相连接,从而实现动力的输出。由于至少部分第五齿轮24没入润滑油内,且第五齿轮24与第三齿轮20相啮合,因此当第三中间轴19与第三齿轮20同步转动时,第三齿轮20将带动第五齿轮24转动,从而使第五齿轮24带动润滑油向上飞溅,从而实现对位于第五齿轮24上方的零件进行润滑。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第五齿轮24带动润滑油向上飞溅,以实现对位于第五齿轮24上方的零件进行润滑,从而避免位于箱体10顶部的零件因无法被润滑油润滑而需采用甘油润滑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甘油检查和注入次数,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提高齿轮运行的平稳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第三齿轮20的齿数大于第五齿轮24的齿轮,因此第五齿轮24的转速大于第三齿轮20的转速,从而提升第五齿轮24带动润滑油向上飞溅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三外齿18与第二中间轴16为一体式结构;第五外齿21与第三中间轴19为一体式结构。
通过将第三外齿18与第二中间轴16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以提高第三外齿18与第二中间轴16的连接强度,并减少了安装步骤,提高了产品的装配速度,而且还降低了产品的体积,并提高了产品传动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五外齿21与第三中间轴19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以提高第五外齿21与第三中间轴19的连接强度,并减少了安装步骤,提高了产品的装配速度,而且还降低了产品的体积,并提高了产品传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第一减重孔25、第二减重孔26和第三减重孔27;至少两个第一减重孔25设置在第二齿轮17上;至少两个第二减重孔26设置在第三齿轮20上;至少两个第三减重孔27设置在第四齿轮23上。
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减重孔25设置在第二齿轮17上,以降低第二齿轮17的整体重量,不仅降低移动第二齿轮17的难度,还降低了第二中间轴16带动第二齿轮17转动的难度,从而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通过至少两个第二减重孔26设置在第三齿轮20上,以降低第三齿轮20的整体重量,不仅降低移动第三齿轮20的难度,还降低了第三中间轴19带动第三齿轮20转动的难度,从而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通过至少两个第三减重孔27设置在第四齿轮23上,以降低第四齿轮的整体重量,不仅降低移动第四齿轮23的难度,还降低了输出轴22带动第四齿轮23转动的难度,从而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第一轴承29和第二轴承30;第一轴承29套装在输出轴22一端的外侧,且第一轴承29嵌入箱体10内;第二轴承30套装在输出轴22另一端的外侧,且第二轴承30嵌入箱体10内。
通过将第一轴承29套装在输出轴22一端的外侧,将第二轴承30套装在输出轴22另一端的外侧,并将第一轴承29和第二轴承30嵌入箱体10内,以实现箱体10通过第一轴承29和第二轴承30对输出轴22的两端进行支撑,从而提升输出轴22转动的灵活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第一轴承盖31和第二轴承盖32;第一轴承盖31固定在箱体10上,且第一轴承盖31与第一轴承29相贴合;第二轴承盖32固定在箱体10上,且第二轴承盖32与第二轴承30相贴合。
通过将第一轴承盖31固定在箱体10上,并将第一轴承盖31与第一轴承29相贴合,以实现通过第一轴承盖31将第一轴承29固定在箱体10内,从而避免第一轴承29从箱体10内脱离,以提升第一轴承29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轴承盖32固定在箱体10上,并将第二轴承盖32与第二轴承30相贴合,以实现通过第二轴承盖32将第二轴承30固定在箱体10内,从而避免第二轴承30从箱体10内脱离,以提升第二轴承3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骨架油封33;骨架油封33套装在输出轴22的外侧,且骨架油封33嵌入第一轴承盖31内,
通过将骨架油封33套装在输出轴22的外侧,并使骨架油封33嵌入第一轴承盖31内,以实现对输出轴22与第一轴承盖3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润滑油从输出轴22与第一轴承盖31之间的间隙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轴肩34和轴用挡圈35;轴肩34设置在输出轴22的外壁上,且轴肩34位于第五齿轮24的一侧;轴用挡圈35套装在输出轴22的外壁上,且轴用挡圈35位于第五齿轮24的另一侧。
通过将轴肩34设置在输出轴22的外壁上,使轴肩34位于第五齿轮24的一侧,将轴用挡圈35套装在输出轴22的外壁上,并使轴用挡圈35位于第五齿轮24的另一侧,以限制第五齿轮24在输出轴22上移动距离,避免第五齿轮24与其他零件发生干涉,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螺纹孔、螺塞36和通气罩37;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螺纹孔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螺塞36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螺塞36嵌入螺纹孔内;通气罩37设置在箱体10的顶部;其中,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
通过将螺纹孔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将螺塞36嵌入螺纹孔内,并使螺纹孔内的内螺纹与螺栓外壁上的外螺纹相适配,以实现螺塞36与箱体10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对螺纹孔进行封堵。采用上述结构,当产品运行一段时间后,旋拧螺塞36,将螺栓从箱体10上取下,从而使箱体10的润滑油经螺纹孔流出,从而便于对润滑油进行更换。通过将通气罩37设置在箱体10的顶部,以实现空气经通气罩37流通,从而平衡箱体10内部和外部的大气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为中空腔体,且所述箱体内注有润滑油;
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输入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锥齿轮嵌入所述箱体内;
第一中间轴,所述第一中间轴嵌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中间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中间轴与所述输入轴相垂直;
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装在所述第一中间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齿,所述第一齿轮套装在所述第一中间轴的外侧;
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嵌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中间轴位于所述第一中间轴的下方;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齿,所述第二齿轮套装在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外齿与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外齿相啮合;
第三外齿,所述第三外齿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外壁上;
第三中间轴,所述第三中间轴嵌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三中间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中间轴位于所述第二中间轴的下方;
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外齿,所述第三齿轮套装在所述第三中间轴的外侧,所述第三齿轮的第四外齿与所述第二中间轴的第三外齿相啮合;
第五外齿,所述第五外齿设置在所述第三中间轴的外壁上;
输出轴,至少部分所述输出轴嵌入所述箱体内,所述输出轴的一端穿出所述箱体,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第三中间轴的下方;
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六外齿,所述第四齿轮套装在所述输出轴的外侧,且所述第四齿轮的第六外齿与所述第三中间轴的第五外齿相啮合;
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七外齿,所述第五齿轮套装在所述输出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五齿轮的第七外齿与所述第三齿轮的第四外齿相啮合;
其中,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输出轴为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五齿轮嵌入润滑油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外齿与所述第二中间轴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五外齿与所述第三中间轴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
第一减重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
第二减重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上;
第三减重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四齿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装在所述输出轴一端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轴承嵌入所述箱体内;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装在所述输出轴另一端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轴承嵌入所述箱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
第一轴承盖,所述第一轴承盖固定在所述箱体上,且所述第一轴承盖与所述第一轴承相贴合;
第二轴承盖,所述第二轴承盖固定在所述箱体上,且所述第二轴承盖与所述第二轴承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
骨架油封,所述骨架油封套装在所述输出轴的外侧,且所述骨架油封嵌入所述第一轴承盖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
轴肩,所述轴肩设置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壁上,且所述轴肩位于所述第五齿轮的一侧;
轴用挡圈,所述轴用挡圈套装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壁上,且所述轴用挡圈位于所述第五齿轮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渣罐车行走减速机还包括:
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
螺塞,所述螺塞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塞嵌入所述螺纹孔内;
通气罩,所述通气罩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
其中,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
CN202222197614.6U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 Active CN218235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7614.6U CN218235998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7614.6U CN218235998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5998U true CN218235998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3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97614.6U Active CN218235998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5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78366U (zh) 一种具备取力功能的变速箱
US77088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iltration in a sun pinion bore
CN218235998U (zh) 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
CN201246446Y (zh) 水车式增氧机的减速箱
CN211423335U (zh) 一种减速机
CN218235997U (zh) 一种皮带减速机
CN206175629U (zh) 一种纵置式电动新能源汽车变速箱
CN210371904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长途客车的螺旋锥齿轮
CN101973385A (zh) 全回转式舵桨的自润滑系统
CN207634616U (zh) 一种卫生级搅拌专用减速传动机构
CN217951165U (zh) 一种辅助减速机装置
CN219866160U (zh) 一种高抗压齿轮减速机
CN201872939U (zh) 全回转式舵桨的自润滑系统
CN218494168U (zh) 一种带角度输出行星式减速箱结构
CN218267035U (zh) 一种立式减速机
CN220706363U (zh) 一种星轮减速机
CN220505694U (zh) 一种双输出减速机
CN220016005U (zh) 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
CN212861779U (zh) 一种新型轴传动装置
CN211562676U (zh) 一种分体式潜水双曲面搅拌机
CN217977292U (zh) 一种行走减速机
CN209688044U (zh) 侧入式搅拌齿轮减速机
CN205155112U (zh) 带气压平衡结构的立体停车库减速机
CN217563464U (zh) 一种防渗油的减速电机
CN216555165U (zh) 一种高速泵用立式齿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