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6005U - 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6005U
CN220016005U CN202321000569.9U CN202321000569U CN220016005U CN 220016005 U CN220016005 U CN 220016005U CN 202321000569 U CN202321000569 U CN 202321000569U CN 220016005 U CN220016005 U CN 220016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ox body
intermediate shaft
shaft
external tee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05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晓兵
徐秋剑
周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Qian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Qian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Qian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Qian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05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6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6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6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属于减速机技术领域;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包括:箱体、输入轴、第一外齿、第一中间轴、第一齿轮、第三外齿、第二中间轴、第二齿轮、第五外齿、第三中间轴、第三齿轮、第七外齿、输出轴和第四齿轮;通过使输入轴带动第一中间轴转动,使第一中间轴带动第二中间轴转动,使第二中间轴带动第三中间轴转动,使第三中间轴带动输出轴转动,以实现四级传动结构,从而实现逐级降速,进而使产品运行的更加平稳,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天车主要用于吊装重物,将重物移动至指定位置上。通常天车将驱动装置(电机)与减速机相连接,以实现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并利用减速机进行减速,以获得所需要的输出转速。
当天车吊装重物时,为了保证重物在被移动时的平稳性,需要减速机运行的更加平稳,因此设计一款运行平稳的减速机是十分必要的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采用使输入轴带动第一中间轴转动,使第一中间轴带动第二中间轴转动,使第二中间轴带动第三中间轴转动,使第三中间轴带动输出轴转动,以实现四级传动结构,从而实现逐级降速,进而使产品运行的更加平稳,以提升产品使用体验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包括:箱体、输入轴、第一外齿、第一中间轴、第一齿轮、第三外齿、第二中间轴、第二齿轮、第五外齿、第三中间轴、第三齿轮、第七外齿、输出轴和第四齿轮;箱体为中空腔体;至少部分输入轴嵌入箱体内,输入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输入轴的一端位于箱体的外侧,第一外齿设置在输入轴的外壁上;第一中间轴嵌入箱体内,第一中间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第一中间轴位于输入轴的一侧;第一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齿,第一齿轮套装在第一中间轴的外侧,且第一齿轮的第二外齿与第一外齿相啮合;第三外齿设置在第一中间轴的外壁上;第二中间轴嵌入箱体内,第二中间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第二中间轴位于第一中间轴的一侧;第二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外齿,第二齿轮套装在第二中间轴的外侧,且第二齿轮的第四外齿与第三外齿相啮合;第五外齿设置在第二中间轴的外壁上;第三中间轴嵌入箱体内,第三中间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第三中间轴位于第二中间轴的一侧;第三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六外齿,第三齿轮套装在第三中间轴的外侧,第三齿轮的第六外齿与第五外齿相啮合;第七外齿设置在第三中间轴的外壁上;输出轴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至少部分输出轴嵌入箱体内,输出轴的一端位于箱体的外侧,输出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输出轴位于第三中间轴的一侧;第四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八外齿,第四齿轮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且第四齿轮的第八外齿与第七外齿相啮合。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防护板;防护板固定在输出轴的另一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电机座和电机本体;电机座固定在箱体的侧壁上,且电机座位于输入轴的下方;电机本体固定在电机座相连接,且所电机本体与输入轴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键、第二连接键、第三连接键和第四连接键;第一连接键同时嵌入第一齿轮和第一中间轴内;第二连接键同时嵌入第二齿轮和第二中间轴内;第三连接键同时嵌入第三齿轮和第三中间轴内;第四连接键同时嵌入第四齿轮和输出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第一减重孔、第二减重孔、第三减重孔和第四减重孔;三个所述第一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上;三个所述第二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三个所述第三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上;三个所述第四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四齿轮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包括:下箱体和上箱体;下箱体为顶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上箱体为底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上箱体扣合在下箱体上,且上箱体与下箱体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观测口、观测盖和通气罩;观测口设置在上箱体的顶壁上;观测盖固定在上箱体上,且观测盖盖设在观测口上;通气罩安装在观测盖上;其中,观测盖为透明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放油孔和螺塞;放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放油孔设置在下箱体的底部;螺栓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螺塞嵌入放油孔内;其中,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通过使输入轴带动第一中间轴转动,使第一中间轴带动第二中间轴转动,使第二中间轴带动第三中间轴转动,使第三中间轴带动输出轴转动,以实现四级传动结构,从而实现逐级降速,进而使产品运行的更加平稳,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2.通过将防护板固定在输出轴的另一端,以实现防滑罩对输出轴的另一端进行封闭,从而避免杂物进入到输出轴内。
3.通过将电机本体固定在电机座相连接,并将电机本体与输入轴相连接,以实现电机座对电机本体进行支撑,从而提升电机本体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实现电机本体带动输入轴转动,进而实现动力的输入。
4.通过将第一连接键同时嵌入第一齿轮和第一中间轴内,以实现第一中间轴与第一齿轮同步转动连接;通过将第二连接键同时嵌入第二齿轮和第二中间轴内,以实现第二中间轴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连接;通过将第三连接键同时嵌入第三齿轮和第三中间轴内,以实现第三中间轴与第三齿轮同步转动连接;通过将第四连接键同时嵌入第四齿轮和第四中间轴内,以实现第四中间轴与第四齿轮同步转动连接。
5.通过将三个第一减重孔设置在第一齿轮上,以实现降低第一齿轮的重量,从而降低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中间轴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装配效率。通过将三个第二减重孔设置在第二齿轮上,以实现降低第二齿轮的重量,从而降低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二中间轴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装配效率。通过将三个第三减重孔设置在第三齿轮上,以实现降低第三齿轮的重量,从而降低第三齿轮安装在第三中间轴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装配效率。通过将三个第四减重孔设置在第四齿轮上,以实现降低第四齿轮的重量,从而降低第四齿轮安装在输出轴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装配效率。
6.通过将下箱体设置为顶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将上箱体设置为底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将上箱体扣合在下箱体上,并将上箱体与下箱体相连接,以实现使箱体呈分体式结构,从而便于将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第三中间轴和输出轴等零件安装在下箱体和上箱体内。
7.通过将观测口设置在上箱体的顶壁上,将被设置为透明体的观测盖固定在上箱体上,并将观测盖盖设在观测口上,以实现通过观测盖对观测口进行封闭,从而实现利用观测盖观察箱体内润滑油的情况,进而实现能够根据润滑油的情况,及时对润滑油进行更换。通过将通气罩安装在观测盖上,以实现通过通气罩平衡箱体内外的气压。
8.通过将放油孔设置在下箱体的底部,以实现箱体内的润滑油能够经放油孔排出,从而实现对润滑油进行更换。通过将螺塞嵌入放油孔内,以实现对放油孔进行封闭,从而避免在正常使用产品时,润滑油从箱体内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的正视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箱体,101下箱体,102上箱体,11输入轴,12第一外齿,13第一中间轴,14第一齿轮,15第三外齿,16第二中间轴,17第二齿轮,18第五外齿,19第三中间轴,20第三齿轮,21第七外齿,22输出轴,23第四齿轮,24防护板,25电机座,26第一连接键,27第二连接键,28第三连接键,29第四连接键,30第一减重孔,31第二减重孔,32第三减重孔,33第四减重孔,34观测盖,35通气罩,36螺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包括:箱体10、输入轴11、第一外齿12、第一中间轴13、第一齿轮14、第三外齿15、第二中间轴16、第二齿轮17、第五外齿18、第三中间轴19、第三齿轮20、第七外齿21、输出轴22和第四齿轮23;箱体10为中空腔体;至少部分输入轴11嵌入箱体10内,输入轴11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输入轴11的一端位于箱体10的外侧,第一外齿12设置在输入轴11的外壁上;第一中间轴13嵌入箱体10内,第一中间轴13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第一中间轴13位于输入轴11的一侧;第一齿轮14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齿,第一齿轮14套装在第一中间轴13的外侧,且第一齿轮14的第二外齿与第一外齿12相啮合;第三外齿15设置在第一中间轴13的外壁上;第二中间轴16嵌入箱体10内,第二中间轴16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第二中间轴16位于第一中间轴13的一侧;第二齿轮17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外齿,第二齿轮17套装在第二中间轴16的外侧,且第二齿轮17的第四外齿与第三外齿15相啮合;第五外齿18设置在第二中间轴16的外壁上;第三中间轴19嵌入箱体10内,第三中间轴19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第三中间轴19位于第二中间轴16的一侧;第三齿轮2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六外齿,第三齿轮20套装在第三中间轴19的外侧,第三齿轮20的第六外齿与第五外齿18相啮合;第七外齿21设置在第三中间轴19的外壁上;输出轴22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至少部分输出轴22嵌入箱体10内,输出轴22的一端位于箱体10的外侧,输出轴22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输出轴22位于第三中间轴19的一侧;第四齿轮2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八外齿,第四齿轮23套装在输出轴22的外侧,且第四齿轮23的第八外齿与第七外齿21相啮合。
通过将至少部分输入轴11嵌入箱体10内,将输入轴11与箱体10转动连接,并使输入轴11的一端位于箱体10的外侧,以实现箱体10对输入轴11进行支撑,从而实现输入轴11能够在箱体10内转动,同时,还能实现驱动装置能够与输入轴11相连接。通过将第一中间轴13嵌入箱体10内,并使第一中间轴13与箱体10转动连接,以实现箱体10对第一中间轴13进行支撑,从而实现第一中间轴13能够在箱体10内转动;通过将第一齿轮14套装在第一中间轴13的外侧,并将第一齿轮14的第二外齿与输入轴11外壁上的第一外齿12相啮合,以实现当输入轴11转动时,输入轴11通过第一外齿12和第一齿轮14带动第一中间轴13转动。通过将第二中间轴16嵌入箱体10内,将第二中间轴16与箱体10转动连接,以实现箱体10对第二中间轴16进行支撑,从而实现第二中间轴16能够在箱体10转动;通过将第二齿轮17套装在第二中间轴16的外侧,将第二齿轮17的第四外齿与第一中间轴13外壁上第三外齿15相啮合,以实现当第一中间轴13转动时,第一中间轴13通过第三外齿15和第二齿轮17带动第二中间轴16转动。通过将第三中间轴19嵌入箱体10内,将第三中间轴19与箱体10转动连接,以实现箱体10对第三中间轴19进行支撑,从而实现第三中间轴19在箱体10内转动;通过将第三齿轮20套装在第三中间轴19的外侧,将第三齿轮20的第六外齿与第二中间轴16的第五外齿18相啮合,以实现第二中间轴16转动时,第二中间轴16通过第五外齿18和第三齿轮20带动第三中间轴19转动。通过将输出轴22设置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将输出轴22嵌入箱体10,使输出轴22的一端位于箱体10的外侧,并使输出轴22与箱体10转动连接,以实现箱体10对输出轴22进行支撑,从而实现输出轴22能够在箱体10内转动,同时,还能实现负载装置能够与输出轴22相连接,进而带动负载装置运行。通过将第四齿轮23套装在输出轴22的外侧,将第四齿轮23的第八外齿与第三中间轴19的第七外齿21相啮合,以实现当第三中间轴19转动时,第三中间轴19通过第七外齿21和第四齿轮23带动输出轴22转动。
在具体使用产品时,先将驱动装置与输入轴11的一端相连接,以实现驱动装置带动输入轴11转动;同时,将输出轴22与负载装置相连接;由于第一外齿12与第一齿轮14的第二外齿相啮合,因此当输入轴11转动时,输入轴11将带动第一中间轴13转动;由于第三外齿15与第二齿轮17的第四外齿相啮合,因此当第一中间轴13转动时,第一中间轴13带动第二中间轴16转动;由于第五外齿18与第三齿轮20的第六外齿相啮合,因此当第二中间轴16转动时,第二中间轴16带动第三中间轴19转动;由于第七外齿21与第四齿轮23的第八外齿相啮合,因此当第三中间轴19转动时,第三中间轴19带动输出轴22转动,从而带动负载装置运行。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输入轴11带动第一中间轴13转动,使第一中间轴13带动第二中间轴16转动,使第二中间轴16带动第三中间轴19转动,使第三中间轴19带动输出轴22转动,以实现四级传动结构,从而实现逐级降速,进而使产品运行的更加平稳,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输出轴22内设置有安装槽,负载装置设置有转轴,转轴嵌入输出轴22内,并将安装键同时嵌入安装槽和转轴内,以实现转轴与输出轴22相卡接,从而实现转轴与输出轴22相连接,进而实现输出轴22带动辅助装置运转。
具体地,第一外齿12与输入轴11为一体式结构,第三外齿15与第二中间轴16为一体式结构,第五外齿18与第三中间轴19为一体式结构,第七外齿21与输出轴22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防护板24;防护板24固定在输出轴22的另一端。
通过将防护板24固定在输出轴22的另一端,以实现防滑罩对输出轴22的另一端进行封闭,从而避免杂物进入到输出轴2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电机座25和电机本体;电机座25固定在箱体10的侧壁上,且电机座25位于输入轴11的下方;电机本体固定在电机座25相连接,且所电机本体与输入轴11相连接。
通过将电机座25固定在箱体10的侧壁上,使电机座25位于输入轴11的下方,以实现箱体10对电机座25进行支撑;通过将电机本体固定在电机座25相连接,并将电机本体与输入轴11相连接,以实现电机座25对电机本体进行支撑,从而提升电机本体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实现电机本体带动输入轴11转动,进而实现动力的输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键26、第二连接键27、第三连接键28和第四连接键29;第一连接键26同时嵌入第一齿轮14和第一中间轴13内;第二连接键27同时嵌入第二齿轮17和第二中间轴16内;第三连接键28同时嵌入第三齿轮20和第三中间轴19内;第四连接键29同时嵌入第四齿轮23和输出轴22内。
通过将第一连接键26同时嵌入第一齿轮14和第一中间轴13内,以实现第一中间轴13与第一齿轮14同步转动连接;通过将第二连接键27同时嵌入第二齿轮17和第二中间轴16内,以实现第二中间轴16与第二齿轮17同步转动连接;通过将第三连接键28同时嵌入第三齿轮20和第三中间轴19内,以实现第三中间轴19与第三齿轮20同步转动连接;通过将第四连接键29同时嵌入第四齿轮23和第四中间轴内,以实现第四中间轴与第四齿轮23同步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第一减重孔30、第二减重孔31、第三减重孔32和第四减重孔33;三个所述第一减重孔30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14上;三个所述第二减重孔31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17上;三个所述第三减重孔32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20上;三个所述第四减重孔33设置在所述第四齿轮23上。
通过将三个第一减重孔30设置在第一齿轮14上,以实现降低第一齿轮14的重量,从而降低第一齿轮14安装在第一中间轴13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装配效率。通过将三个第二减重孔31设置在第二齿轮17上,以实现降低第二齿轮17的重量,从而降低第二齿轮17安装在第二中间轴16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装配效率。通过将三个第三减重孔32设置在第三齿轮20上,以实现降低第三齿轮20的重量,从而降低第三齿轮20安装在第三中间轴19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装配效率。通过将三个第四减重孔33设置在第四齿轮23上,以实现降低第四齿轮23的重量,从而降低第四齿轮23安装在输出轴22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0包括:下箱体101和上箱体102;下箱体101为顶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上箱体102为底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上箱体102扣合在下箱体101上,且上箱体102与下箱体101相连接。
通过将下箱体101设置为顶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将上箱体102设置为底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将上箱体102扣合在下箱体101上,并将上箱体102与下箱体101相连接,以实现使箱体10呈分体式结构,从而便于将输入轴11、第一中间轴13、第二中间轴16、第三中间轴19和输出轴22等零件安装在下箱体101和上箱体10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观测口、观测盖34和通气罩35;观测口设置在上箱体102的顶壁上;观测盖34固定在上箱体102上,且观测盖34盖设在观测口上;通气罩35安装在观测盖34上;其中,观测盖34为透明体。
通过将观测口设置在上箱体102的顶壁上,将被设置为透明体的观测盖34固定在上箱体102上,并将观测盖34盖设在观测口上,以实现通过观测盖34对观测口进行封闭,从而实现利用观测盖34观察箱体10内润滑油的情况,进而实现能够根据润滑油的情况(箱体10内润滑油含量的多少及润滑油清洁程度),及时对润滑油进行更换。通过将通气罩35安装在观测盖34上,以实现通过通气罩35平衡箱体10内外的气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放油孔和螺塞36;放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放油孔设置在下箱体101的底部;螺栓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螺塞36嵌入放油孔内;其中,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
通过将放油孔设置在下箱体101的底部,以实现箱体10内的润滑油能够经放油孔排出,从而实现对润滑油进行更换。通过将螺塞36嵌入放油孔内,以实现对放油孔进行封闭,从而避免在正常使用产品时,润滑油从箱体10内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为中空腔体;
输入轴,至少部分所述输入轴嵌入所述箱体内,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输入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
第一外齿,所述第一外齿设置在所述输入轴的外壁上;
第一中间轴,所述第一中间轴嵌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中间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中间轴位于所述输入轴的一侧;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齿,所述第一齿轮套装在所述第一中间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外齿与所述第一外齿相啮合;
第三外齿,所述第三外齿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的外壁上;
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嵌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中间轴位于所述第一中间轴的一侧;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外齿,所述第二齿轮套装在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齿轮的第四外齿与所述第三外齿相啮合;
第五外齿,所述第五外齿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外壁上;
第三中间轴,所述第三中间轴嵌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三中间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中间轴位于所述第二中间轴的一侧;
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六外齿,所述第三齿轮套装在所述第三中间轴的外侧,所述第三齿轮的第六外齿与所述第五外齿相啮合;
第七外齿,所述第七外齿设置在所述第三中间轴的外壁上;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至少部分所述输出轴嵌入所述箱体内,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第三中间轴的一侧;
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八外齿,所述第四齿轮套装在所述输出轴的外侧,且所述第四齿轮的第八外齿与所述第七外齿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
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固定在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
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固定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且所述电机座位于所述输入轴的下方;
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固定在所述电机座相连接,且所电机本体与所述输入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键,所述第一连接键同时嵌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中间轴内;
第二连接键,所述第二连接键同时嵌入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中间轴内;
第三连接键,所述第三连接键同时嵌入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三中间轴内;
第四连接键,所述第四连接键同时嵌入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输出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
第一减重孔,三个所述第一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上;
第二减重孔,三个所述第二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
第三减重孔,三个所述第三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上;
第四减重孔,三个所述第四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四齿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
下箱体,所述下箱体为顶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
上箱体,所述上箱体为底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上箱体扣合在所述下箱体上,且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
观测口,所述观测口设置在所述上箱体的顶壁上;
观测盖,所述观测盖固定在所述上箱体上,且所述观测盖盖设在所述观测口上;
通气罩,所述通气罩安装在所述观测盖上;
其中,所述观测盖为透明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还包括:
放油孔,所述放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放油孔设置在所述下箱体的底部;
螺塞,所述螺塞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塞嵌入所述放油孔内;
其中,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
CN202321000569.9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 Active CN220016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569.9U CN220016005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569.9U CN220016005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6005U true CN220016005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3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0569.9U Active CN220016005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6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15676U (zh) 一种橡塑机械专用减速机
CN205101472U (zh) 电动车三级减速齿轮箱
CN220016005U (zh) 一种天车驱动行走减速装置
CN112762153A (zh) 一种组合齿轮传动的电动驱动轮
CN210416222U (zh) 一种带三级传动齿轮箱的电动汽车后桥总成
CN206186782U (zh) 空心转子电机及双档行星减速带差速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CN201381093Y (zh) 二齿差风冷式电动滚筒
CN214743064U (zh) 一种自动门用减速箱
CN112483448A (zh) 一种新型电风扇
CN217977292U (zh) 一种行走减速机
CN202065420U (zh) 离合式蜗轮减速机
CN218235998U (zh) 一种渣罐车行走减速机
CN219712287U (zh) 一种空冷岛减速机
CN207421280U (zh) 一种微型防水减速电机
CN20660044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主减速器和后桥结构
CN215831098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农用收割机变速箱箱体
CN210716231U (zh) 电动阀门执行器变速箱改进结构
CN221058133U (zh) 一种直流无刷减速电机
CN219843480U (zh) 一种电机箱体
CN214743065U (zh) 一种门用u型减速箱
CN218480138U (zh) 一种用于轻工业设备的微型高效直交轴减速机
CN219740127U (zh) 一种三合一电机
CN219366755U (zh) 齿轮箱传动装置
CN201524956U (zh) 抛光磨头装置
CN213575444U (zh) 一种新型回转盘式行星减速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