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2483U - 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32483U CN218232483U CN202222231934.9U CN202222231934U CN218232483U CN 218232483 U CN218232483 U CN 218232483U CN 202222231934 U CN202222231934 U CN 202222231934U CN 218232483 U CN218232483 U CN 2182324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uction device
- quenching
- coil
- positioning
- ind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8000010791 quenc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0000000171 quen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41000219098 Parthenociss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9 thermal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包括三轴移动机构,设置在龙门架上,用于驱动淬火变压器进行三维平移;变位平台,位于龙门架下方,用于为履带板提供姿态调整;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及第三感应装置分别用于连接淬火变压器,分别用于对履带板上的啮合面、踏面及销孔进行淬火处理;还包括用于放置各个感应装置的安装总成;各感应装置上均设置有定位组件,淬火变压器上设置有与定位组件相配合的夹紧组件,淬火变压器通过夹紧组件选择性与安装总成上的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或第三感应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实现淬火变压器与安装总成中的感应装置进行切换,切换效率高,操作工序简单,大大提高履带板各个淬火面的淬火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
背景技术
大型挖掘机和大型起重机的行走部分大多采用履带板结构,如图1所示,履带板的结构包括底板100,底板100的中部设置有两个与起重机的驱动轮啮合的啮合块200,啮合块200的两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与起重机的导向轮相接触的啮合面A,两个啮合块200之间与底板之间形成有踏面B,用于与起重机的支重轮相接触。研究结果表明,在履带板的上述部件中,啮合面及踏面是履带板上承受磨损最严重的面,上述表面的磨损程度决定着履带板的使用寿命。另外,履带板宽度方向两侧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铰耳和第二铰耳,第一铰耳和第二铰耳中分别设置有相互连接的销孔C,履带板之间通过第一铰耳和第二铰耳配合,并通过销轴在销孔中连接,实现多块履带板之间进行串接,由于履带板在行走时,销孔需要承受较大的传动力,因此,销孔内壁也需要具备一定硬度,避免销轴长期磨损销孔,导致履带板之间连接存在松动。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履带板的使用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耐磨性和足够的承压能力,一般采用热处理方式对履带板的啮合面、踏面及销孔进行淬火处理,为了保证履带板淬火硬度和淬硬层厚度的均匀性。现阶段通常采用感应淬火对履带板表面进行淬火处理,由于履带板啮合块与底板之间形成的感应淬火部位形状复杂,导致淬火面使得一个感应器无法完全包容,且淬火部位的公差也很大,加热时无法各处兼顾,硬度的均匀性很难保证。中国专利CN102181611B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履带板的感应淬火方法及装置,其是通过使用第一感应加热装置对履带板的啮合面进行表面淬火处理,使用第二感应加热装置对履带板的支承面(踏面)进行表面淬火处理,可以实现对履带板淬火面分别进行淬火处理,使各个淬火面符合要求的淬火硬度和淬硬层厚度。
上述专利虽然没有公开销孔的淬火,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以采用第三感应加热装置独立实现对履带板销孔的淬火加工,但履带板通常情况下体积庞大,待淬火区域面积较大,在进行履带板不同淬火面感应淬火处理时,需要作业人员在淬火设备上手动切换相应的感应加热装置,存在安装操作工序复杂,生产节拍增加,导致履带板淬火热处理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来解决人工在淬火设备上切换感应加热装置对履带板不同淬火面淬火过程中,存在安装操作工序复杂,生产节拍增加,履带板淬火热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其包括龙门架、三轴移动机构、变位平台、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第三感应装置及淬火变压器;其中,
三轴移动机构设置在龙门架上,用于驱动淬火变压器进行X、Y及Z轴平移;
变位平台,位于龙门架下方,用于为履带板提供姿态调整;
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及第三感应装置分别用于连接淬火变压器,第一感应装置用于对履带板上的啮合面进行淬火处理,第二感应装置用于对履带板上的踏面进行淬火处理,第三感应装置用于对履带板上的销孔进行淬火处理;
还包括用于放置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及第三感应装置的安装总成;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第二感应装置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第三感应装置上设置有第三定位组件,所述淬火变压器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及第三定位组件相配合的夹紧组件,所述淬火变压器通过夹紧组件选择性与安装总成上的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或第三感应装置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一本体及第一线圈,第一线圈设置在第一本体长度方向一端,第一定位组件固定设置在第一本体长度方向远离第一线圈的一端,并与第一线圈相连接;第二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二本体及第二线圈,第二线圈设置在第二本体长度方向一端,第二定位组件固定设置在第二本体长度方向远离第二线圈的一端,并与第二线圈相连接;第三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三本体及第三线圈,第三线圈设置在第三本体长度方向一端,第三定位组件固定设置在第三本体长度方向远离第三线圈的一端,并与第三线圈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及第三定位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正极定位板及负极定位板,第一线圈上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第一定位组件上的正极定位板及负极定位板相连接;第二线圈上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第二定位组件上的正极定位板及负极定位板相连接;第三线圈上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第三定位组件上的正极定位板及负极定位板相连接;所述淬火变压器上设置有正极过渡排及负极过渡排,所述正极过渡排用于和正极定位板电连接,所述负极过渡排用于和负极定位板电连接,所述夹紧组件对称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正极过渡排及负极过渡排外侧壁,用于使正极过渡排和正极定位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及用于使负极过渡排和负极定位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正极过渡排和正极定位板之间、负极过渡排和负极定位板之间均设置有定位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座、夹持气缸及夹紧臂,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正极过渡排或负极过渡排上,夹持气缸水平固定在固定座上,夹紧臂的一端具有铰接部及旋转部,另一端具有夹持部,所述旋转部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与铰接部转动连接,夹持气缸用于驱动夹紧臂相对于固定座旋转,以使夹持部对正极定位板或负极定位板远离淬火变压器的一面进行抵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安装总成设置在变位平台一侧,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顶面沿支撑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三个用于容纳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或第三感应装置的放置工位,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及第三定位组件均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安装板,第一定位组件上的两组安装板竖直固定在第一本体宽度方向两侧壁,第二定位组件上的两组安装板竖直固定在第二本体宽度方向两侧壁,第三定位组件上的两组安装板竖直固定在第三本体宽度方向两侧壁,放置工位内侧设置有用于插设安装板的插接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截面均为矩形状,第一线圈竖直设置在第一本体长度方向端部,第二线圈竖直设置在第二本体长度方向端部,第三线圈的截面为圆形状,其竖直设置在第三本体长度方向端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变位平台包括翻转变位机及旋转平台,所述翻转变位机水平固定在龙门架下方,旋转平台固定安装在翻转变位机上,旋转平台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装夹平台,用于水平装夹履带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龙门架顶部滑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与翻转变位机平行,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动架,滑动架上设置有与横梁相互垂直的竖梁,竖梁底端固定安装所述淬火变压器,所述三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直线模组、Y轴直线模组及Z轴直线模组,X轴直线模组设置在横梁与龙门架之间,用于驱动横梁相对于龙门架沿X轴方向移动,Y轴直线模组设置在滑动架与横梁之间,用于驱动竖梁相对龙门架沿Y轴方向移动,Z轴直线模组设置在滑动架与竖梁之间,用于驱动竖梁相对于龙门架沿Z轴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通过设置安装总成,来存放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及第三感应装置,通过设置变位平台,可以实现对履带板进行装夹并提供姿态调整,通过在龙门架上设置三轴移动机构可以驱动淬火变压器在X、Y及Z轴移动,利用淬火变压器上设置的夹紧组件可以与各个感应装置上对应的定位组件连接,从而使淬火变压器快速实现与安装总成上的相应的感应装置建立连接,在变位平台及三轴移动机构的协同作用下,可以分别实现第一感应装置对履带板上的啮合面进行淬火处理,第二感应装置对履带板上的踏面进行淬火处理,第三感应装置对履带板上的销孔进行淬火处理,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的淬火机构通过一个淬火变压器可以快速实现与安装总成中不同的感应装置建立连接,感应装置切换效率高,操作工序简单,生产节拍减少,可以大大提高履带板各个淬火面的淬火效率,同时可以保证各个淬火面淬火工艺要求;
(2)通过正极过渡排和正极定位板之间、负极过渡排和负极定位板之间均设置有定位结构,可以使淬火变压器在切换感应装置时,可以快速实现淬火变压器与感应装置之间的定位,从而提高淬火变压器与感应装置连接精度;
(3)通过夹紧组件的设置,其结构简单,在正极过渡排和正极定位板之间相互配合定位后,以及负极过渡排和负极定位板之间相互配合定位后,利用夹持气缸驱动夹紧臂,可以快速实现夹紧臂对正极定位板及负极定位板夹持,从而实现淬火变压器与感应装置之间建立牢固稳定的连接;
(4)通过在安装总成设置的安装工位上设置插接槽,并在各个感应装置对应的定位组件上设置安装板,通过安装板竖直插设在插接槽中,实现感应装置快速在安装工位上拆卸;
(5)通过变位平台包括翻转变位机及旋转平台,可以实现履带板翻转及旋转,从而对履带板进行多姿态调整,方便三轴移动机构驱动感应装置在三维空间内移动,并在变位平台的配合下,实现感应装置在履带板淬火面灵活的进行淬火热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履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淬火变压器与感应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淬火变压器与夹持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第一感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第二感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第三感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安装总成与感应装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三轴移动机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三轴移动机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P、履带板;100、底板;200、啮合块;A、啮合面;B、踏面;C、销孔;1、龙门架;2、三轴移动机构;3、变位平台;4、第一感应装置;5、第二感应装置;6、第三感应装置;7、淬火变压器;8、安装总成;40、第一定位组件;50、第二定位组件;60、第三定位组件;71、夹紧组件;41、第一本体;42、第一线圈;51、第二本体;52、第二线圈;61、第三本体;62、第三线圈;S1、正极定位板;S2、负极定位板;72、正极过渡排;73、负极过渡排;711、固定座;712、夹持气缸;713、夹紧臂;7131、铰接部;7132、旋转部;7133、夹持部;81、支撑架;811、放置工位;8111、插接槽;S3、安装板;31、翻转变位机;32、旋转平台;33、装夹平台;11、横梁;12、滑动架;13、竖梁;21、X轴直线模组;22、Y轴直线模组;23、Z轴直线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结合图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其包括龙门架1、三轴移动机构2、变位平台3、第一感应装置4、第二感应装置5、第三感应装置6及淬火变压器7。
其中,三轴移动机构2设置在龙门架1上,用于驱动淬火变压器7进行X、Y及Z轴平移,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三维移动机构来连接一台淬火变压器7,使本实施例中三种规格的感应装置可以分别实现由一台淬火变压器7提供中频或高频感应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履带板P啮合面A、踏面B及销孔C处单独淬火,本实施例设置了第一感应装置4、第二感应装置5及第三感应装置6,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通过将第一感应装置4、第二感应装置5及第三感应装置6分别连接淬火变压器7,利用淬火变压器7为各个感应装置通入一定的感应电流,来实现感应装置对履带板P相应淬火面实施淬火热处理,具体的,第一感应装置4可以实现对履带板P上的啮合面A进行淬火处理,第二感应装置5可以实现对履带板P上的踏面B进行淬火处理,第三感应装置6可以实现对履带板P上的销孔C进行淬火处理。
由于上述三种型号的感应装置在与淬火变压器7连接后,感应装置只能在三轴移动机构2的驱动下,实现空间范围内三维平移,但履带板P上淬火面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变位平台3,来为履带板P提供一定的姿态调整,辅助三轴移动机构2,来实现感应装置在履带板P表面灵活可控的实现淬火。
具体而言,变位平台3,位于龙门架1下方,本实施例中的,龙门架1为门字形结构,其固定在地平面上,变位平台3位于龙门架1长度方向的一端,变位平台3也固定设置在地平面上,用来安装履带板P并未履带板P提供姿态调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变位平台3包括翻转变位机31及旋转平台32,翻转变位机31水平固定在龙门架1下方,旋转平台32固定安装在翻转变位机31上,旋转平台32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装夹平台33,用于水平装夹履带板P。由此设置,通过装夹平台33将履带板P沿装夹平台33长度方向进行水平装夹,使履带板P及装夹平台33与翻转变位机31平行,通过翻转变位架实现履带板P由水平翻转至侧立,通过旋转平台32可以实现履带板P水平旋转。由此设置,通过变位平台3实现对履带板P进行多姿态调整,方便三轴移动机构2驱动感应装置在三维空间内移动,并在变位平台3的配合下,实现感应装置在履带板P淬火面灵活的进行淬火热处理。
现有技术中,三个感应装置在履带板P淬火过程中,大多采用人工拆卸前一个感应装置,再更换新的感应装置,此种操作方式费事费力,同时安装操作工序复杂,导致生产加工节拍增加,降低履带板P整体淬火热处理效率。
为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安装总成8,来分别放置第一感应装置4、第二感应装置5及第三感应装置6。同时在第一感应装置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40,第二感应装置5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50,第三感应装置6上设置有第三定位组件60,并在淬火变压器7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组件40、第二定位组件50及第三定位组件60相配合的夹紧组件71,淬火变压器7通过夹紧组件71选择性与安装总成8上的第一感应装置4、第二感应装置5或第三感应装置6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龙门架1上设置三轴移动机构2可以驱动淬火变压器7在X、Y及Z轴移动,利用淬火变压器7上设置的夹紧组件71可以与各个感应装置上对应的定位组件连接,从而使淬火变压器7快速实现与安装总成8上的相应的感应装置建立连接,在变位平台3及三轴移动机构2的协同作用下,可以分别实现第一感应装置4对履带板P上的啮合面A进行淬火处理,第二感应装置5对履带板P上的踏面B进行淬火处理,第三感应装置6对履带板P上的销孔C进行淬火处理,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的淬火机构通过一个淬火变压器7可以快速实现与安装总成8中不同的感应装置建立连接,感应装置切换效率高,操作工序简单,生产节拍减少,可以大大提高履带板P各个淬火面的淬火效率,同时可以保证各个淬火面淬火工艺要求。
为了方便各个感应装置能在变位平台3的配合下,实现对其装载的履带板P表面淬火,同时也方便各个感应装置能够快速实现与淬火变压器7建立连接,本实施例对各个感应装置进行了结构设置。
参照附图5-7所示,第一感应装置4还包括第一本体41及第一线圈42,第一线圈42设置在第一本体41长度方向一端,第一定位组件40固定设置在第一本体41长度方向远离第一线圈42的一端,并与第一线圈42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41为绝缘材质,或者为金属材质,但和第一线圈42及第一定位组件40之间保持电性隔离。第一线圈42设置在第一本体41长度方向一端,方便与变位平台3上的履带板P的啮合面A进行热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42的截面均为矩形状,第一线圈42竖直设置在第一本体41长度方向端部,通过翻转变位机31,实现履带板P翻转一定角度,即可实现第一线圈42与履带板P上的啮合面A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40固定设置在第一本体41长度方向远离第一线圈42的一端,方便与淬火变压器7建立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40为导电材质,第一线圈42通过第一定位组件40与淬火变压器7进行电流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感应装置5还包括第二本体51及第二线圈52,第二线圈52设置在第二本体51长度方向一端,第二定位组件50固定设置在第二本体51长度方向远离第二线圈52的一端,并与第二线圈52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本体51为绝缘材质,或者为金属材质,但和第二线圈52及第二定位组件50之间保持电性隔离。第二线圈52设置在第二本体51长度方向一端,方便与变位平台3上的履带板P的踏面B进行热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线圈52的截面均为矩形状,第二线圈52竖直设置在第二本体51长度方向端部,由于踏面B的面积大于啮合面A的面积,因此第二线圈52的宽度大于第一线圈42的宽度,通过翻转变位机31,使履带板P由水平翻转至侧立,即可实现第二线圈52与履带板P上的踏面B面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组件50固定设置在第二本体51长度方向远离第二线圈52的一端,方便与淬火变压器7建立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组件50为导电材质,第二线圈52通过第二定位组件50与淬火变压器7进行电流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感应装置6还包括第三本体61及第三线圈62,第三线圈62设置在第三本体61长度方向一端,第三定位组件60固定设置在第三本体61长度方向远离第三线圈62的一端,并与第三线圈62相连接。
具体的,第三本体61为绝缘材质,或者为金属材质,但和第三线圈62及第三定位组件60之间保持电性隔离。第三线圈62设置在第三本体61长度方向一端,方便与变位平台3上的履带板P的踏面B进行热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线圈62的截面为圆形状,其竖直设置在第三本体61长度方向端部,通过翻转变位机31,使履带板P由水平翻转至侧立,在通过旋转平台32将履带板P旋转至竖立状态,即可实现第三线圈62伸入到履带板P的销孔C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定位组件60固定设置在第三本体61长度方向远离第三线圈62的一端,方便与淬火变压器7建立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定位组件60为导电材质,第三线圈62通过第三定位组件60与淬火变压器7进行电流导通。
为了实现感应装置通过各自的定位组件与淬火变压器7建立连接,第一定位组件40、第二定位组件50及第三定位组件60结构相同,均包括正极定位板S1及负极定位板S2。正极定位板S1及负极定位板S2均为导电材质,优选为铜材质。正极定位板S1和负极定位板S2之间建立电性隔离,第一线圈42上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第一定位组件40上的正极定位板S1及负极定位板S2相连接;第二线圈52上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第二定位组件50上的正极定位板S1及负极定位板S2相连接;第三线圈62上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第三定位组件60上的正极定位板S1及负极定位板S2相连接。
参照附图3和4所示,淬火变压器7上设置有正极过渡排72及负极过渡排73,正极过渡排72用于从淬火变压器7中引出正极电流,负极过渡排73用于从淬火变压器7中引出负极电流。正极过渡排72用于和正极定位板S1电连接,负极过渡排73用于和负极定位板S2电连接,由此一来,通过正极过渡排72和正极定位板S1建立电连接,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建立电连接,即可实现淬火变压器7为相应感应装置中的线圈通入一定强度的感应电流。为了实现定位组件与淬火变压器7保持相对位置固定,本实施例设置了夹紧组件71,具体的,夹紧组件71对称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正极过渡排72及负极过渡排73外侧壁,用于使正极过渡排72和正极定位板S1之间可拆卸连接,及用于使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之间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夹紧组件71来实现正极过渡排72和正极定位板S1夹紧前,以及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之间夹紧前,需要将正极过渡排72和正极定位板S1进行位置对位,避免二者在竖直方向发生相对滑移,同时需要将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进行位置对位,避免二者在竖直方向发生相对滑移。
为此,本实施例在正极过渡排72和正极定位板S1之间、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之间均设置有定位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结构是:在正极过渡排72表面开设若干定位孔,在正极定位板S1表面开设若干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当然,定位孔和定位销在二者之间可以互换位置,同理,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之间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案。由此设置,通过定位结构避免正极过渡排72和正极定位板S1在竖直方向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同时避免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在竖直方向发生相对滑移,提高感应装置与淬火变压器7连接位置精度。
当正极过渡排72和正极定位板S1、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之间进行位置对位后,为了保证淬火变压器7与感应装置之间相对位置固定,同时也可以方便拆卸,本实施例对夹紧组件71进行了结构设置,具体的,夹紧组件71包括固定座711、夹持气缸712及夹紧臂713,所述固定座711固定设置在正极过渡排72或负极过渡排73上,夹持气缸712水平固定在固定座711上,夹紧臂713的一端具有铰接部7131及旋转部7132,另一端具有夹持部7133,所述旋转部7132与固定座711转动连接,夹持气缸712的活塞杆与铰接部7131转动连接,夹持气缸712用于驱动夹紧臂713相对于固定座711旋转,以使夹持部7133对正极定位板S1或负极定位板S2远离淬火变压器7的一面进行抵持。本实施例中夹紧组件71结构简单,在正极过渡排72和正极定位板S1之间相互配合定位后,以及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之间相互配合定位后,利用夹持气缸712驱动夹紧臂713,可以快速实现夹紧臂713对正极定位板S1及负极定位板S2夹持,从而实现淬火变压器7与感应装置之间建立牢固稳定的连接。当需要使感应装置与淬火变压器7脱离连接时,反方向启动夹持气缸712,使夹紧臂713反向旋转即可。
为了方便淬火变压器7快速与各个感应装置建立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安装总成8来实现,参照附图8所示,具体的,安装总成8设置在变位平台3一侧,其包括支撑架81,支撑架81顶面沿支撑架81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三个用于容纳第一感应装置4、第二感应装置5或第三感应装置6的放置工位811,第一定位组件40、第二定位组件50及第三定位组件60均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安装板S3,第一定位组件40上的两组安装板S3竖直固定在第一本体41宽度方向两侧壁,第二定位组件50上的两组安装板S3竖直固定在第二本体51宽度方向两侧壁,第三定位组件60上的两组安装板S3竖直固定在第三本体61宽度方向两侧壁,放置工位811内侧设置有用于插设安装板S3的插接槽81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工作前,由人工将三个感应装置按顺序分别放置到三个放置工位811中,并通过安装板S3插入到插接槽8111中,实现感应装置在放置工位811上稳定装夹,当需要取用相应感应装置时,通过三轴移动机构2驱动淬火变压器7移动到放置工位811处,使正极过渡排72和正极定位板S1、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之间进行位置对位后,通过夹紧组件71来完成感应装置与淬火变压器7的牢固连接,当需要切换其他感应装置时,将淬火变压器7携带的感应装置通过安装板S3插设到插接槽8111中,再通过夹紧组件71释放感应装置与淬火变压器7的连接,从而可以使淬火变压器7对其他感应装置进行连接。
作为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9和10所示,本实施例的龙门架1顶部滑动设置有横梁11,横梁11与翻转变位机31平行,横梁11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动架12,滑动架12上设置有与横梁11相互垂直的竖梁13,竖梁13底端固定安装所述淬火变压器7,三轴移动机构2包括X轴直线模组21、Y轴直线模组22及Z轴直线模组23,X轴直线模组21设置在横梁11与龙门架1之间,用于驱动横梁11相对于龙门架1沿X轴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X轴直线模组21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由此设置,可以保证传动精度,同时保证感应装置平稳移动,横梁11在龙门架1上沿X轴平移,可以使感应装置靠近或远离变位平台3。
Y轴直线模组22设置在滑动架12与横梁11之间,用于驱动竖梁13相对龙门架1沿Y轴方向移动,Y轴直线模组22也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用来驱动感应装置沿履带板P长度方向平移。
Z轴直线模组23设置在滑动架12与竖梁13之间,用于驱动竖梁13相对于龙门架1沿Z轴方向移动。Z轴直线模组23也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用来调节感应装置上的线圈与履带板P淬火面的距离。
上述三轴移动机构2、及龙门架1均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在龙门架1上设置三轴移动机构2可以驱动淬火变压器7在X、Y及Z轴移动,利用淬火变压器7上设置的夹紧组件71可以与各个感应装置上对应的定位组件连接,从而使淬火变压器7快速实现与安装总成8上的相应的感应装置建立连接,在变位平台3及三轴移动机构2的协同作用下,可以分别实现第一感应装置4对履带板P上的啮合面A进行淬火处理,第二感应装置5对履带板P上的踏面B进行淬火处理,第三感应装置6对履带板P上的销孔C进行淬火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其包括龙门架(1)、三轴移动机构(2)、变位平台(3)、第一感应装置(4)、第二感应装置(5)、第三感应装置(6)及淬火变压器(7);其中,
三轴移动机构(2)设置在龙门架(1)上,用于驱动淬火变压器(7)进行X、Y及Z轴平移;
变位平台(3),位于龙门架(1)下方,用于为履带板提供姿态调整;
第一感应装置(4)、第二感应装置(5)及第三感应装置(6)分别用于连接淬火变压器(7),第一感应装置(4)用于对履带板上的啮合面(A)进行淬火处理,第二感应装置(5)用于对履带板上的踏面(B)进行淬火处理,第三感应装置(6)用于对履带板上的销孔(C)进行淬火处理;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第一感应装置(4)、第二感应装置(5)及第三感应装置(6)的安装总成(8);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40),第二感应装置(5)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50),第三感应装置(6)上设置有第三定位组件(60),所述淬火变压器(7)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组件(40)、第二定位组件(50)及第三定位组件(60)相配合的夹紧组件(71),所述淬火变压器(7)通过夹紧组件(71)选择性与安装总成(8)上的第一感应装置(4)、第二感应装置(5)或第三感应装置(6)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感应装置(4)还包括第一本体(41)及第一线圈(42),第一线圈(42)设置在第一本体(41)长度方向一端,第一定位组件(40)固定设置在第一本体(41)长度方向远离第一线圈(42)的一端,并与第一线圈(42)相连接;第二感应装置(5)还包括第二本体(51)及第二线圈(52),第二线圈(52)设置在第二本体(51)长度方向一端,第二定位组件(50)固定设置在第二本体(51)长度方向远离第二线圈(52)的一端,并与第二线圈(52)相连接;第三感应装置(6)还包括第三本体(61)及第三线圈(62),第三线圈(62)设置在第三本体(61)长度方向一端,第三定位组件(60)固定设置在第三本体(61)长度方向远离第三线圈(62)的一端,并与第三线圈(62)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40)、第二定位组件(50)及第三定位组件(60)结构相同,均包括正极定位板(S1)及负极定位板(S2),第一线圈(42)上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第一定位组件(40)上的正极定位板(S1)及负极定位板(S2)相连接;第二线圈(52)上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第二定位组件(50)上的正极定位板(S1)及负极定位板(S2)相连接;第三线圈(62)上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第三定位组件(60)上的正极定位板(S1)及负极定位板(S2)相连接;所述淬火变压器(7)上设置有正极过渡排(72)及负极过渡排(73),所述正极过渡排(72)用于和正极定位板(S1)电连接,所述负极过渡排(73)用于和负极定位板(S2)电连接,所述夹紧组件(71)对称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正极过渡排(72)及负极过渡排(73)外侧壁,用于使正极过渡排(72)和正极定位板(S1)之间可拆卸连接,及用于使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之间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过渡排(72)和正极定位板(S1)之间、负极过渡排(73)和负极定位板(S2)之间均设置有定位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71)包括固定座(711)、夹持气缸(712)及夹紧臂(713),所述固定座(711)固定设置在正极过渡排(72)或负极过渡排(73)上,夹持气缸(712)水平固定在固定座(711)上,夹紧臂(713)的一端具有铰接部(7131)及旋转部(7132),另一端具有夹持部(7133),所述旋转部(7132)与固定座(711)转动连接,夹持气缸(712)的活塞杆与铰接部(7131)转动连接,夹持气缸(712)用于驱动夹紧臂(713)相对于固定座(711)旋转,以使夹持部(7133)对正极定位板(S1)或负极定位板(S2)远离淬火变压器(7)的一面进行抵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总成(8)设置在变位平台(3)一侧,其包括支撑架(81),支撑架(81)顶面沿支撑架(81)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三个用于容纳第一感应装置(4)、第二感应装置(5)或第三感应装置(6)的放置工位(811),所述第一定位组件(40)、第二定位组件(50)及第三定位组件(60)均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安装板(S3),第一定位组件(40)上的两组安装板(S3)竖直固定在第一本体(41)宽度方向两侧壁,第二定位组件(50)上的两组安装板(S3)竖直固定在第二本体(51)宽度方向两侧壁,第三定位组件(60)上的两组安装板(S3)竖直固定在第三本体(61)宽度方向两侧壁,放置工位(811)内侧设置有用于插设安装板(S3)的插接槽(8111)。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42)和第二线圈(52)的截面均为矩形状,第一线圈(42)竖直设置在第一本体(41)长度方向端部,第二线圈(52)竖直设置在第二本体(51)长度方向端部,第三线圈(62)的截面为圆形状,其竖直设置在第三本体(61)长度方向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平台(3)包括翻转变位机(31)及旋转平台(32),所述翻转变位机(31)水平固定在龙门架(1)下方,旋转平台(32)固定安装在翻转变位机(31)上,旋转平台(32)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装夹平台(33),用于水平装夹履带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1)顶部滑动设置有横梁(11),所述横梁(11)与翻转变位机(31)平行,横梁(11)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动架(12),滑动架(12)上设置有与横梁(11)相互垂直的竖梁(13),竖梁(13)底端固定安装所述淬火变压器(7),所述三轴移动机构(2)包括X轴直线模组(21)、Y轴直线模组(22)及Z轴直线模组(23),X轴直线模组(21)设置在横梁(11)与龙门架(1)之间,用于驱动横梁(11)相对于龙门架(1)沿X轴方向移动,Y轴直线模组(22)设置在滑动架(12)与横梁(11)之间,用于驱动竖梁(13)相对龙门架(1)沿Y轴方向移动,Z轴直线模组(23)设置在滑动架(12)与竖梁(13)之间,用于驱动竖梁(13)相对于龙门架(1)沿Z轴方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31934.9U CN218232483U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31934.9U CN218232483U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32483U true CN218232483U (zh) | 2023-01-06 |
Family
ID=84684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231934.9U Active CN218232483U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324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84680A (zh) * | 2024-03-14 | 2024-04-16 | 常熟市龙腾辽鞍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快速装夹的履带板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
-
2022
- 2022-08-24 CN CN202222231934.9U patent/CN2182324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84680A (zh) * | 2024-03-14 | 2024-04-16 | 常熟市龙腾辽鞍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快速装夹的履带板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
CN117884680B (zh) * | 2024-03-14 | 2024-05-14 | 常熟市龙腾辽鞍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快速装夹的履带板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232483U (zh) | 一种履带板感应淬火机构 | |
KR100846840B1 (ko) | 복수 쌍의 배터리의 양면을 동시에 용접하기 위한 용접장치 | |
CN112705829A (zh) | 一种电池生产用自动点焊机 | |
CN111889937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加工用焊接装置 | |
CN219342367U (zh) | 一种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片铜电极电镀装置 | |
CN210677254U (zh) | 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引脚焊接装置 | |
CN216632940U (zh) | 一种用于igbt模块的pin针焊接夹持夹具 | |
CN215697929U (zh) | 一种加工模具固定工装结构 | |
CN213827737U (zh) | 一种用于铅酸电池极耳加工的焊接设备 | |
CN211588885U (zh) | 一种双平台式点凸焊机 | |
CN112775517B (zh) | 一种回流装置 | |
CN214024026U (zh) | 底钢组件自动焊接装置 | |
CN211682160U (zh) | 一种用于锂电池夹取变距的机械手装置 | |
CN211277083U (zh) | 桁架焊接装置及桁架加工工装 | |
CN218969296U (zh) | Tbm刀座淬火快速精准定位装置 | |
CN210220705U (zh) | 一种锂电池裸电芯接触式预热炉 | |
CN108406190B (zh) | 一种零部件焊接定位工装 | |
CN218756118U (zh) | 一种电镀导电治具 | |
CN216575990U (zh) | 点焊机 | |
CN213184932U (zh) | 一种连接排加工用的固定装置 | |
KR20200123703A (ko) | 리드 용접기용 픽커 | |
CN219520830U (zh) | 一种密封钉焊接装置 | |
CN221538432U (zh) | 一种锂电池组装用点焊机 | |
CN214350239U (zh) | 定位装置及焊接设备 | |
CN218488422U (zh) | 一种可多方向调节的搬运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