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1719U - 搬运车 - Google Patents

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1719U
CN218231719U CN202220195911.4U CN202220195911U CN218231719U CN 218231719 U CN218231719 U CN 218231719U CN 202220195911 U CN202220195911 U CN 202220195911U CN 218231719 U CN218231719 U CN 218231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cart
sliding blocks
unit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59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亮
陈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ltiway Robot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ltiway Robot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ltiway Robot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ltiway Robot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59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1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1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1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搬运车,上述搬运车包括:壳体、至少两个第一滑块、第一货叉以及第一驱动组件,壳体设有并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导轨;其中的两个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两个第一导轨;第一货叉连接两个第一滑块;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其中之一第一滑块,以驱动第一货叉沿第一导轨运动。如此,第一驱动组件只需连接其中之一第一滑块,并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导轨运动,即可使第一货叉沿第一导轨伸缩运动,结构简单且平稳可靠。

Description

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搬运车。
背景技术
搬运车即起搬运货物作用的物流搬运设备。搬运车在搬运站使用时将其承载的货叉插入托盘孔内,由液压系统来实现托盘货物的起升和下降,以完成搬运作业。
目前,现有的搬运车的货叉驱动形式不够平稳,致使其效率较低,而若搬运车的配重不均则容易造成搬运过程中的倾倒等事故,并会产生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搬运车,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平稳可靠的货叉驱动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搬运车,所述搬运车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并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导轨;
至少两个第一滑块,其中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一导轨;
第一货叉,所述第一货叉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以及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其中之一所述第一滑块,以驱动所述第一货叉沿所述第一导轨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件;和
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其中之一所述第一导轨并行设置,所述第一丝杆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连接其中之一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车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丝杆端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从动齿轮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车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有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升降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货叉,以驱动所述第一货叉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设有两个所述升降单元,所述两个升降单元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第一滑块;
和/或,所述升降单元为多级升降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导向单元,所述升降导向单元与所述升降单元并行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一货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连接所述升降单元,所述液压油缸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导轨之间,并设于所述壳体内沿第二方向的中间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并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方向的下方,所述搬运车还包括:
两个第二滑块,所述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导轨;
第二货叉,所述第二货叉连接所述两个第二滑块;以及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滑块,以驱动所述第二货叉沿所述第二导轨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设于所述搬运车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车还设有拖链,所述拖链与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二导轨并行设置,所述拖链一端固定,所述拖链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搬运车,上述搬运车包括:壳体、至少两个第一滑块、第一货叉以及第一驱动组件,壳体设有并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导轨;其中的两个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两个第一导轨;第一货叉连接两个第一滑块;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其中之一第一滑块,以驱动第一货叉沿第一导轨运动。如此,第一驱动组件只需连接其中之一第一滑块,并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导轨运动,即可使第一货叉沿第一导轨伸缩运动,结构简单且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搬运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搬运车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搬运车又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搬运车再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搬运车 241 液压油缸
10 壳体 242 升降单元
11 第一导轨 243 升降导向单元
12 第二导轨 30 第二驱动组件
13 第一货叉 31 第二驱动件
14 第二货叉 32 第二丝杆
20 第一驱动组件 33 第二滑块
21 第一驱动件 41 第一传动组件
22 第一丝杆 411 第一传送链条
23 第一滑块 42 第二传动组件
24 升降机构 60 拖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搬运车100,搬运车100包括:壳体10,壳体10设有并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导轨11;至少两个第一滑块23,其中的两个第一滑块23分别滑动连接两个第一导轨11;第一货叉13,第一货叉13连接两个第一滑块23;以及第一驱动组件20,第一驱动组件20连接其中之一第一滑块23,以驱动第一货叉13沿第一导轨11运动。
下面以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为水平方向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解释说明。
参照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外轮廓大致呈长方体状,搬运车100水平放置时,第一方向沿其高度方向,第二方向沿其长度方向,第三方向沿其宽度方向。壳体10内形成安装各种元器件的安装空间,壳体10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两条轨道槽,该轨道槽是由各部分壳体10围合而成的,两个第一导轨11便分设于两条轨道槽内,并与壳体10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连接。第一货叉13设有并行的两条叉齿,上述的叉齿是指货叉延伸出来的,用于叉取货物的部分,两叉齿的一端通过一立板相连接。为适应壳体10的结构布置,本实施例中,立板呈倒“U”形,立板的两支分别与两叉齿连接,而立板则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两个第一滑块23。如此,第一驱动组件20只需连接其中之一第一滑块23,并驱动第一滑块23沿第一导轨11运动,即可使第一货叉13沿第一导轨11伸缩运动,结构简单且平稳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20包括:
第一驱动件21;和
第一丝杆22,第一丝杆22与其中之一第一导轨11并行设置,第一丝杆22设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连接其中之一第一滑块23,第一驱动件21连接第一丝杆22的一端。
参照图2,常见地,第一驱动件21为第一驱动电机,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丝杆22转动,第一丝杆22在旋转过程中轴向方向上保持不动,第一螺母在第一丝杆22转动下沿着丝杆的轴线方向运动,并通过第一螺母带动其中之一第一滑块23沿第一导轨11移动。而又因为第一货叉13同时连接两个第一滑块23,在其中之一滑块进行移动的同时,第二滑块33随之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平稳地驱动第一货叉13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搬运车100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41,第一丝杆22端部设有从动齿轮,第一驱动件2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组件41与从动齿轮连接。第一驱动件21设于第一丝杆22的一侧,并与第一丝杆22通过第一传动组件41连接,以使第一驱动件21避开第一导轨11设置,避免第一驱动组件20与其他构造之间的干涉,进一步提高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提高空间利用率。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41设有第一传送链条411,第一传送链条411连接第一驱动件21和从动齿轮,采用链条传动相比于其他传动方式具有着承载能力高、效率高的优点,直接作用于转轴的力较小,使第一传动组件41与第一驱动组件20的配合更为稳定可靠。
参照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搬运车100还包括升降机构24,升降机构24设有升降单元242,升降单元242通过连接板连接第一滑块23,升降单元242的一端连接第一货叉13,以驱动第一货叉13沿第一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升降单元242分为初级单元和次级单元,初级单元和次级单元均为圆柱状实体,其中,次级单元的直径小于初级单元的直径以使初级单元套设于次级单元。具体地,初级单元通过连接板连接第一滑块23,次级单元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第一货叉13,根据上述实施例,次级单元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立板。升降单元242可以采用气压或液压驱动,以使次级单元相对于初级单元沿第一方向运动,并带动第一货叉13上下运动,方便叉取或抬升货物。
基于上一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升降机构24设有两个升降单元242,两个升降单元242通过两个连接板分别连接两个第一滑块23;两个升降单元242分设于两轨道槽内,使得搬运车100两边配重均匀,运行更平稳。进一步地,升降单元242为多级升降单元242。升降单元242可以包括多级单元,如一级单元、二级单元、三级单元和四级单元,通过设置具有多级单元的升降单元242,占用空间更小,方便在仓库内运输和转向,运输效率更高。
更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升降机构24还包括升降导向单元243,升降导向单元243与升降单元242并行设置,并连接第一货叉13。升降导向单元243设于升降单元242一侧,当升降单元242驱动第一货叉13沿第一方向运动时,升降导向单元243也随之沿第一方向伸缩,如此可以使升降单元242更平稳地运行,使结构更为稳固。具体地,搬运车100设有两个升降单元242时,升降导向单元243亦设有两个并与升降单元242一一对应,升降单元242设有多级时,升降导向单元243亦可以对应设置多级,以保证搬运车100良好的运行状态。
再一次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升降机构24还包括液压油缸241,液压油缸241连接升降单元242,液压油缸241设于两个第一导轨11之间,并设于壳体10内沿第二方向的中间部分。本实施例中,升降单元242由液压油缸241进行驱动,液压油缸241还为搬运车100内其他需要液压驱动的装置提供动力来源。正因此,液压油缸241常有着不容忽视的重量和体积,将液压油缸241设于壳体10中部,可以使搬运车100稳定贴合地面,使之不至于在货叉叉取货物时发生倾倒,提高安全性。
参照图2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还设有并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导轨12,第二导轨12设于第一导轨11沿第一方向的下方,搬运车100还包括:两个第二滑块33,两个第二滑块33分别滑动连接两个第二导轨12;第二货叉14,第二货叉14连接两个第二滑块33;以及第二驱动组件30,第二驱动组件30连接其中之一第二滑块33,以驱动第二货叉14沿第二导轨12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20驱动第一货叉13能够沿第一导轨11移动,对应的工作状态为第一货叉13的伸出或缩回;同时,升降机构24使得第一货叉13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对应的是第一货叉13的上升和下降。具体地,当第一货叉13叉取货物后,可由升降机构24驱动第一货叉13上升,而后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0驱动第一货叉13缩回至壳体10上方,这样第一货叉13不占用额外空间,方便第二货叉14叉取货物,不会起到干涉和遮挡。同样地,第二货叉14可在第二驱动组件30的驱动下沿第二导轨12的方向移动,当不需要使用第二货叉14时,第二驱动组件30控制所述第二货叉14缩回壳体10内;当需要叉取货物时,第二驱动组件30驱动第二货叉14伸出,叉取货物。如此设计即可通过第一货叉13和第二货叉14,搬运车100一次可以叉取两托盘的货物,提高了运输效率。
可以理解地,搬运车100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42,第二驱动件31设于第二丝杆32的一侧,并与第二丝杆32通过第二传动组件42连接,以使第二驱动件31避开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设置。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分设于搬运车100的两侧。也就是说,在这一实施例中,搬运车100设有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其中,第一导轨11设于第二导轨12沿第一方向的上方。相应地,第一导轨11设有第一货叉13,第二导轨12设有第二货叉14,第一驱动组件20设于沿第三方向左侧的第一导轨11,则第二驱动组件30设于第三方向右侧的第二导轨12,反之亦然。如此设置,一方面,避免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相互干涉,使搬运车100空间布置更为合理;另一方面,保证搬运车100的左右两侧配重均匀,防止搬运车100倾覆,保证其运行平稳。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搬运车100还设有拖链60,拖链60与远离第二驱动组件30的第二导轨12并行设置,拖链60一端固定,拖链6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滑块33。具体地,搬运车100设有拖链导向板,该拖链导向板与壳体10连接并形成一布线空间,拖链60连同导线设于其内,导线可随拖链60的牵引而运动,方便布线并提高线路的可靠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车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并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导轨;
至少两个第一滑块,其中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一导轨;
第一货叉,所述第一货叉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以及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其中之一所述第一滑块,以驱动所述第一货叉沿所述第一导轨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件;和
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其中之一所述第一导轨并行设置,所述第一丝杆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连接其中之一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车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丝杆端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从动齿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车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有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升降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货叉,以驱动所述第一货叉沿第一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设有两个所述升降单元,所述两个升降单元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第一滑块;
和/或,所述升降单元为多级升降单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导向单元,所述升降导向单元与所述升降单元并行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一货叉。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连接所述升降单元,所述液压油缸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导轨之间,并设于所述壳体内沿第二方向的中间部分。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并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方向的下方,所述搬运车还包括:
两个第二滑块,所述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导轨;
第二货叉,所述第二货叉连接所述两个第二滑块;以及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滑块,以驱动所述第二货叉沿所述第二导轨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设于所述搬运车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车还设有拖链,所述拖链与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二导轨并行设置,所述拖链一端固定,所述拖链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
CN202220195911.4U 2022-01-24 2022-01-24 搬运车 Active CN218231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5911.4U CN218231719U (zh) 2022-01-24 2022-01-24 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5911.4U CN218231719U (zh) 2022-01-24 2022-01-24 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1719U true CN218231719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5911.4U Active CN218231719U (zh) 2022-01-24 2022-01-24 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1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67645A1 (en) Inverse telescopic system and automatic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CN210480774U (zh) Rgv双向伸缩式货叉及rgv小车
CN209797402U (zh) 反向伸缩系统及自动搬运设备
CN110979137A (zh) 一种带可伸缩滑臂吊装机构的厢式运输车
CN113753464A (zh) 顶升换向一体式穿梭车
CN113860221A (zh) 搬运车
CN218231719U (zh) 搬运车
CN214987889U (zh) 一种重载四向穿梭车
CN107226434B (zh) 一种可伸缩的叉车货叉辅助结构
CN211569024U (zh) 一种堆垛机用自动伸缩载货台
CN210313356U (zh) 一种rgv升降式伸缩货叉
CN111847323A (zh) 一种自驱动齿轮齿条叉车
CN204778662U (zh) 双门架堆高车
CN215711505U (zh) 一种叉车起升装置及叉车
CN218231721U (zh) 上下货叉式搬运车
CN211109274U (zh) 一种多连杆联动升降搬运设备
CN211970589U (zh) 一种涡轮蜗杆驱动式的搬运设备
CN211970587U (zh) 一种顶升和换向一体式的搬运设备
CN212333637U (zh) 顶升装置以及包括该顶升装置的自动引导车
CN216190838U (zh) 搬运车
CN206645775U (zh) 一种货叉自动调节堆高车
CN217600223U (zh) 一种可万向移动的龙门框架式搬运车
CN218231718U (zh) 搬运车
CN212954171U (zh) 托箱机构、跨栏吊具及堆高机
CN212581450U (zh) 随车叉车及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