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4078U - 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4078U
CN218224078U CN202222089727.4U CN202222089727U CN218224078U CN 218224078 U CN218224078 U CN 218224078U CN 202222089727 U CN202222089727 U CN 202222089727U CN 218224078 U CN218224078 U CN 218224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hannel
bottom plate
passageway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97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立杰
刘瑞龙
张颖华
刘金生
史福祥
刘垒
高原
候晓晖
陈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ougang Cold Rolled She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Cold Rolled She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Cold Rolled She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Cold Rolled She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897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24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4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4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包括引导部和连接部,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先将通道的底板边沿插入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的第一空间内,进而与通道固定连接,同时通过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二弧形连接段使引导部一端延伸至滑台下方,另一端延伸至通道内,带钢边丝与带钢分离后,在滑台的引导作用下朝向通道移动,并在引导部的引导作用下稳定进入通道内,避免带钢边丝移动到滑台与通道之间的间隙内,还通过第二段、第三段和第三弧形连接段限制引导部的位移范围,提高稳定性,还通过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三弧形连接段将通道底板与第二段完成夹持,避免引导部出现的位移,提高引导部的安装效率和适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轧修边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冷轧带钢经连续退火处理后,需要使用切边剪对带钢边部进行切边处理,并通过压块机设备处理边丝挤压成块的作用,来满足订单要求,提高产线一检合格率。
切边剪通过切边让边丝进入压块废料通道,使其挤压成块,推出并倒入斗车内,即完成一个流程。但切边剪与压块废料通道两个设备之间存在间隙,在切边完成后,边丝由于设备间隙的影响未能正常入通道,而直接从间隙处飞出,最终导致炉区工艺降速处理,从而影响产线正常稳定生产,而且由于连退机组通常为高速率运行,因此处理边丝时难度极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设备间隙影响边输送和维护困难不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包括:
引导部,一端用于延伸至滑台下方,另一端用于延伸至通道内;
连接部,一端与引导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通道内壁上,且所述连接部上具有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连接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连接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三段之间设有第三弧形连接段,且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三段之间具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用于卡持在所述通道的底板边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段所在的平面具有相交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滑台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段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靠近所述滑台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段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段所在的平面具有相交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段靠近所述滑台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段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段具有弹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段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四段所在的平面具有相交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段靠近所述滑台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段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三弧形连接段具有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引导部,引导部上固定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上具有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以及第一弧形连接段、第二弧形连接段和第三弧形连接段,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先将通道的底板边沿插入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的第一空间内,进而与通道固定连接,同时通过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二弧形连接段使引导部一端延伸至滑台下方,另一端延伸至通道内,带钢边丝与带钢分离后,在滑台的引导作用下朝向通道移动,并在引导部的引导作用下稳定进入通道内,避免带钢边丝移动到滑台与通道之间的间隙内,还通过第二段、第三段和第三弧形连接段限制引导部的位移范围,提高稳定性,还通过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三弧形连接段将通道底板与第二段完成夹持,避免引导部出现的位移,提高引导部的安装效率和适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体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引导部;21、第一段;22、第二段;23、第三段;24、第四段;31、第一弧形连接段;32、第二弧形连接段;33、第三弧形连接段;4、滑台;5、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5的装置,其包括:
引导部1,一端用于延伸至滑台4下方,另一端用于延伸至通道5内,引导部1具有引导面,带钢边丝移动到引导部1上之后,不论带钢边丝是否呈连续状,带钢边丝都会在引导面上滑动到通道5内,以便于进行后续作业,还可以将引导设置为可拼装的组成部分,以调整引导面的大小,并适应不同大小规格的通道5。
连接部,一端与引导部1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通道5内壁上,且所述连接部上具有第一段21、第二段22、第三段23和第四段24,所述第一段21与所述第二段22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连接段31,所述第三段23与所述第四段24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连接段32,所述第二段22与所述第三段23之间设有第三弧形连接段33,且所述第二段22与所述第三段23之间具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用于卡持在所述通道5的底板边沿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引导部1,引导部1上固定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上具有第一段21、第二段22、第三段23和第四段24,以及第一弧形连接段31、第二弧形连接段32和第三弧形连接段33,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先将通道5的底板边沿插入第二段22与第三段23之间的第一空间内,进而与通道5固定连接,同时通过第一段21、第二段22和第二弧形连接段32使引导部1一端延伸至滑台4下方,另一端延伸至通道5内,带钢边丝与带钢分离后,在滑台4的引导作用下朝向通道5移动,并在引导部1的引导作用下稳定进入通道5内,避免带钢边丝移动到滑台4与通道5之间的间隙内,还通过第二段22、第三段23和第三弧形连接段33限制引导部1的位移范围,提高稳定性,还通过第三段23、第四段24和第三弧形连接段33将通道5底板与第二段22完成夹持,避免引导部1出现的位移,提高引导部1的安装效率和适用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段2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段22所在的平面具有相交线,也就是第一段21与第二段22为非平行设置,进而避免第一段21远离第一弧形连接段31的一侧与第二段22之间的距离增加,也就避免在长时间拆装、使用过程中,引导部1出现相对引导位置的偏移。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段21靠近所述滑台4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段21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引导部1相对于通道5倾斜一定角度,提高引导部1承接滑台4上落下的带钢边丝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段22靠近所述滑台4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段22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当通道5地板安装到第二段22与第三段23之间的第一空间内时,设置第二段22一侧与底板之间接触时,第二段22另一侧与底板之间的间隙,提高第二段22对底板的夹持力,避免第二段22平行于底板时第二段22容易从底板上滑落。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段2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段23所在的平面具有相交线,也就是第二段22与第三段23为非平行设置,进而避免第一段21远离第一弧形连接段31的一侧与第二段22之间的距离增加,同时,当第二段22一侧压在通道5底板上时,第三段23也有一侧压在底板上,保持第二段22、第三段23与通道5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段23靠近所述滑台4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段23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保持第二段22压在通道5底板上的一侧,与第三段23压在通道5底板上一侧不在同侧,也就是使底板在第一空间内被倾斜夹持,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弧形连接段33具有弹性,在底板进入第一空间内之后,第三弧形连接段33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并张开,第二段22与第三段23夹持在通道5底板上,并在第三弧形连接段33的形变恢复力作用下,夹住通道5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段23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四段24所在的平面具有相交线,也就是第三段23与第四段24为非平行设置,保持第三段23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形,也就避免在长时间拆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相对通道5来说的松动位移。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四段24靠近所述滑台4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段24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以确保,第三段23靠近第二弧形连接段32的一侧始终压在底板上,提高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段31和/或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段32具有弹性,通过第一弧形连接段31、第二弧形连接段32发生形变后具备的形变恢复力,使得连接部与通道5底板之间、连接部与引导部1之间稳定连接,且能根据使用需要进行灵活装配。
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该公开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引导部,一端用于延伸至滑台下方,另一端用于延伸至通道内;
连接部,一端与引导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通道内壁上,且所述连接部上具有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连接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连接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三段之间设有第三弧形连接段,且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三段之间具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用于卡持在所述通道的底板边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段所在的平面具有相交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滑台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段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靠近所述滑台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段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段所在的平面具有相交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靠近所述滑台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段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段具有弹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四段所在的平面具有相交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段靠近所述滑台的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段另一端到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三弧形连接段具有弹性。
CN202222089727.4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 Active CN218224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9727.4U CN218224078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9727.4U CN218224078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4078U true CN218224078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0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9727.4U Active CN218224078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24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24078U (zh) 一种便于带钢边丝进入通道的装置
CN206028869U (zh) 一种用于酸连轧圆盘剪的废边导槽装置
CA2510060C (en) Deviation device for a coiler installation for coiling strips
CN107336283A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废功能的导电圈模切机
CN1213592A (zh) 一种螺纹钢的两线切分轧制工艺
CN212599255U (zh) 一种具有自动送料装置的冷轧钢板剪板机
CN211362554U (zh) 一种风网边框的加工装置
CN208894946U (zh) 一种落料模刀口结构及落料模
CN210023248U (zh) 横移式卡断剪装置
CN214978076U (zh) 用于钢板废边的导向装置
CN207289028U (zh) 全自动压着端子料带切断机
CN109622727A (zh) 一种错位横切模具
CN213729242U (zh) 一种方坯连铸机通长辊道
CN106734209B (zh) 用于冷轧带钢双通道生产的转向夹送辊
CN210848031U (zh) 冲压模具侧推滑块
CN104400112A (zh) 一种横切双工位快换隔板装置
CN2619739Y (zh) 新型剪切机孔型刀板
CN216398219U (zh) 一种金属带材的切边装置
CN115213982B (zh) 一种带防刮装置的电池极片裁切模具的下模结构
CN204183023U (zh) 一种横切双工位快换隔板装置
WO2019090943A1 (zh) 切割与接料机一体机
CN215902835U (zh) 月牙剪防护装置及月牙剪
CN212494801U (zh)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
CN202097456U (zh) 一种用于带钢的冲边剪切机
CN211464466U (zh) 一种钢卷开平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