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9150U - 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9150U
CN218219150U CN202222223852.XU CN202222223852U CN218219150U CN 218219150 U CN218219150 U CN 218219150U CN 202222223852 U CN202222223852 U CN 202222223852U CN 218219150 U CN218219150 U CN 218219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net
oil guide
shaped heating
device b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38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eleipeng Atomiz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eleipeng Atomiz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eleipeng Atomiz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eleipeng Atomiz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38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9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9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9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包括外壳,导油座,导油介质,支架,网状发热片,以及底座,外壳内设有储存腔,导油座置于储存腔内、并用于液体导向;网状发热片包括网状发热丝、以及与网状发热丝一体成型且分别设于网状发热丝两侧的第一接电位和第二接电位;底座的一端连接于外壳底部,底座安装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一接电位电连接,第二电极与第二接电位电连接。本发明采用网状发热片和网状发热丝,不需要在外部卷绕棉芯,直接贴合导油结构即可,制造效率高,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设备包括雾化装置和为雾化装置供电的供电器,雾化装置内部构建有储液腔、气流通道及电子雾化组件。供电器开设有容纳槽,雾化装置安装于容纳槽内,并与供电器建立电性连接。当供电器为雾化装置内部的电子雾化组件供电时,雾化组件将储液腔内部存储的溶液雾化成气雾排出。
雾化装置内部设置发热元件,发热元件用于将液体雾化形成气溶胶,现有的发热元件包括有发热片、发热丝等结构,现有的发热结构一般结构成本高,而且在制备过程中难度高,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了网状发热片,并采用一体设置的网状发热丝与接电位配合接电和发热,将导油介质所导入的液体进行加热形成气雾,结构简单紧凑,结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加热雾化效果好的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包括外壳,导油座,导油介质,支架,网状发热片,以及底座,所述外壳内设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储存有液体;所述导油座置于储存腔内、并用于液体导向;所述导油介质设于导油座、并用于液体储存以及导流;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于导油座;所述网状发热片安装在支架、并与导油介质贴合连接,所述网状发热片包括网状发热丝、以及与网状发热丝一体成型且分别设于网状发热丝两侧的第一接电位和第二接电位;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于外壳底部,所述底座安装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一接电位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二接电位电连接,所述底座与网状发热丝之间形成有雾化腔。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壳设有气道,所述导油座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与雾化腔连通,所述气道穿过储存腔与导气通道连接,所述外壳顶端设有气嘴,所述气嘴与气道连通。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储存腔内设有储油棉,所述储油棉与导油介质连接、并用于将储存的液体导入到导油介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油座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连通储存腔以及导油介质,所述导油座外部包覆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将导油座的外沿密封于储存腔的内壁。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油介质包括置于导油座内的储油元件、以及设于支架并与储油元件贴合的导油元件,所述导油元件背离储油元件一面与网状发热片贴合。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支架包括安置腔、连接于安置腔两侧的侧板、以及开设于安置腔的安置槽,所述侧板与导油座连接,所述网状发热片设于安置槽内,所述导油元件置于安置腔内。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安置腔上方设有固定压片,所述固定压片将导油元件压紧在安置腔内,所述安置槽底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将网状发热片托起。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网状发热丝包括相互连接的网状发热线,所述网状发热线将第一接电位与第二接电位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座两侧设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与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靠近固定卡扣设有密封圈。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雾化腔设有隔油钢网,所述隔油钢网下侧设有吸油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的雾化发热片,本发明采用了网状发热片,并采用一体设置的网状发热丝与接电位配合接电和发热,将导油介质所导入的液体进行加热形成气雾,结构简单紧凑,结构成本低,加热雾化效果好。具体是,设置了外壳,导油座,导油介质,支架,网状发热片,以及底座,所述外壳内设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储存有液体;所述导油座置于储存腔内、并用于液体导向;所述导油介质设于导油座、并用于液体储存以及导流;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于导油座;所述网状发热片安装在支架、并与导油介质贴合连接,所述网状发热片包括网状发热丝、以及与网状发热丝一体成型且分别设于网状发热丝两侧的第一接电位和第二接电位;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于外壳底部,所述底座安装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一接电位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二接电位电连接,所述底座与网状发热丝之间形成有雾化腔。通过储存腔用于液体储存,将液体通过导油介质导入至网站发热丝,在电极的作用下给予接电位导电使得网状发热丝发热将液体加热形成气雾,雾化效果好,结构可靠。
另外,采用网状发热片和网状发热丝,不需要在外部卷绕棉芯,直接贴合导油结构即可,制造效率高,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的网状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壳1、储存腔11、气道12、气嘴13、导油座2、导气通道21、导油槽22、硅胶套23、导油介质3、储油元件31、导油元件32、支架4、安置腔41、固定压片411、侧板42、安置槽43、托板431、网状发热片5、网状发热丝51、网状发热线511、第一接电位 52、第二接电位53、底座6、第一电极61、第二电极62、雾化腔63、隔油钢网 631、吸油棉632、固定卡扣6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设置了外壳1,导油座2,导油介质3,支架4,网状发热片5,以及底座6,所述外壳1内设有储存腔11,所述储存腔11内储存有液体;所述导油座2置于储存腔11内、并用于液体导向;所述导油介质3设于导油座2、并用于液体储存以及导流;所述支架 4的一端连接于导油座2;所述网状发热片5安装在支架4、并与导油介质3贴合连接,所述网状发热片5包括网状发热丝51、以及与网状发热丝51一体成型且分别设于网状发热丝51两侧的第一接电位52和第二接电位53;所述底座6 的一端连接于外壳1底部,所述底座6安装有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所述第一电极61与第一接电位52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62与第二接电位53电连接,所述底座6与网状发热丝51之间形成有雾化腔63。
外壳1设有气道12,所述导油座2设有导气通道21,所述导气通道21与雾化腔63连通,所述气道12穿过储存腔11与导气通道21连接,所述外壳1 顶端设有气嘴13,所述气嘴13与气道12连通,在使用中,网状发热丝51加热雾化后通过导气通道21将雾化后的气体导入至气道12,气道12再将气体导出至气嘴13。
储存腔11内设有储油棉,所述储油棉与导油介质3连接、并用于将储存的液体导入到导油介质3,本实施例中,在储存腔11内设置储油棉用于储存液体,并可将液体导入到导油介质3上。
导油座2设有导油槽22,所述导油槽22连通储存腔11以及导油介质3,所述导油座2外部包覆有硅胶套23,所述硅胶套23将导油座2的外沿密封于储存腔11的内壁,通过硅胶套23气道12密封作用,预防出现漏液现象,同时还具有导油槽22用于将液体导流。
导油介质3包括置于导油座2内的储油元件31、以及设于支架4并与储油元件31贴合的导油元件32,所述导油元件32背离储油元件31一面与网状发热片5贴合,通过储油元件31配合导油元件32用于液体的导向,具体两者均为棉质材料进行导油。
支架4包括安置腔41、连接于安置腔41两侧的侧板42、以及开设于安置腔41的安置槽43,所述侧板42与导油座2连接,所述网状发热片5设于安置槽43内,所述导油元件32置于安置腔41内,进一步改进为,安置腔41上方设有固定压片411,所述固定压片411将导油元件32压紧在安置腔41内,所述安置槽43底部设有托板431,所述托板431将网状发热片5托起,在固定压片 411的作用下将导油元件32压紧贴合于网状发热片5,而托板431将网状发热片5托起,将结构固定贴合,液体导向稳定,加热稳定。
网状发热丝51包括相互连接的网状发热线511,所述网状发热线511将第一接电位52与第二接电位53连接,采用相互连接的网状发热线511在导电后发热,发热后将液体形成气雾。
底座6两侧设有固定卡扣64,所述固定卡扣64与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6靠近固定卡扣64设有密封圈,通过固定卡扣64配合底座6与外壳1 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结构连接稳定。
雾化腔63设有隔油钢网631,所述隔油钢网631下侧设有吸油棉632,通过隔油钢网631和吸油棉632的作用下用于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液进行吸附,预防漏液。
本发明采用了网状发热片5,并采用一体设置的网状发热丝51与接电位配合接电和发热,将导油介质3所导入的液体进行加热形成气雾,结构简单紧凑,结构成本低,加热雾化效果好。具体是,设置了外壳1,导油座2,导油介质3,支架4,网状发热片5,以及底座6,所述外壳1内设有储存腔11,所述储存腔 11内储存有液体;所述导油座2置于储存腔11内、并用于液体导向;所述导油介质3设于导油座2、并用于液体储存以及导流;所述支架4的一端连接于导油座2;所述网状发热片5安装在支架4、并与导油介质3贴合连接,所述网状发热片5包括网状发热丝51、以及与网状发热丝51一体成型且分别设于网状发热丝51两侧的第一接电位52和第二接电位53;所述底座6的一端连接于外壳1 底部,所述底座6安装有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所述第一电极61与第一接电位52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62与第二接电位53电连接,所述底座6与网状发热丝51之间形成有雾化腔63。通过储存腔11用于液体储存,将液体通过导油介质3导入至网站发热丝,在电极的作用下给予接电位导电使得网状发热丝51发热将液体加热形成气雾,雾化效果好,结构可靠。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储存有液体;
导油座,所述导油座置于储存腔内、并用于液体导向;
导油介质,所述导油介质设于导油座、并用于液体储存以及导流;
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于导油座;
网状发热片,所述网状发热片安装在支架、并与导油介质贴合连接,所述网状发热片包括网状发热丝、以及与网状发热丝一体成型且分别设于网状发热丝两侧的第一接电位和第二接电位;
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于外壳底部,所述底座安装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一接电位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二接电位电连接,所述底座与网状发热丝之间形成有雾化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气道,所述导油座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与雾化腔连通,所述气道穿过储存腔与导气通道连接,所述外壳顶端设有气嘴,所述气嘴与气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腔内设有储油棉,所述储油棉与导油介质连接、并用于将储存的液体导入到导油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座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连通储存腔以及导油介质,所述导油座外部包覆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将导油座的外沿密封于储存腔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介质包括置于导油座内的储油元件、以及设于支架并与储油元件贴合的导油元件,所述导油元件背离储油元件一面与网状发热片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安置腔、连接于安置腔两侧的侧板、以及开设于安置腔的安置槽,所述侧板与导油座连接,所述网状发热片设于安置槽内,所述导油元件置于安置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腔上方设有固定压片,所述固定压片将导油元件压紧在安置腔内,所述安置槽底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将网状发热片托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发热丝包括相互连接的网状发热线,所述网状发热线将第一接电位与第二接电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设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与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靠近固定卡扣设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设有隔油钢网,所述隔油钢网下侧设有吸油棉。
CN202222223852.XU 2022-08-22 2022-08-22 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219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3852.XU CN218219150U (zh) 2022-08-22 2022-08-22 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3852.XU CN218219150U (zh) 2022-08-22 2022-08-22 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9150U true CN218219150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4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3852.XU Active CN218219150U (zh) 2022-08-22 2022-08-22 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9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86397U (zh) 电子烟及雾化器
CN115211599A (zh) 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CN104828777A (zh) 液相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制氢装置及其制氢方法
CN218219150U (zh) 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CN209807156U (zh) 一种基于微型液泵的主动供油式电子雾化烟弹
CN201461153U (zh) 与柴油滤清器配套使用的加热器
CN206808679U (zh) 用于电子烟的发热元件及其雾化器
CN205728060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8232253A (zh) 一种燃料重整反应器
CN219556319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8831977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7389991U (zh) 一种便携雾化装置
CN220000762U (zh) 一种一体式发热体支架、雾化芯以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430488U (zh) 一种多能互补的畜牧养殖业采暖供热装置
CN211730990U (zh) 一种车载加湿器
CN218773344U (zh) 基于玻璃发热片的雾化导油结构
CN210035779U (zh) 一种从顶部加水的电热式加湿器
CN220326839U (zh) 一种硅片雾化装置
CN217658208U (zh) 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CN220675136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303392U (zh) 一种雾化设备
CN220192185U (zh) 雾化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04643831U (zh) 一种液相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制氢装置
CN219422193U (zh) 电子雾化器
CN21879051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