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8208U - 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8208U
CN217658208U CN202220866310.1U CN202220866310U CN217658208U CN 217658208 U CN217658208 U CN 217658208U CN 202220866310 U CN202220866310 U CN 202220866310U CN 217658208 U CN217658208 U CN 217658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liquid
atomizing
liquid guide
atomiz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663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鹏飞
黄惠华
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s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 Net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 Net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 Net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663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8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8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8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发热组件、支撑件;发热组件包括导液件、以及与导液件的一侧贴合的加热件;发热组件设置在支撑件上,且支撑件至少将导液件夹持固定。雾化模块结构简单,在导液件、加热件安装在支撑件上后,再将支撑件可以直接与雾化装置的壳体、导气管、底座组装配合,不需要预装配,实现雾化装置自动化生产。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适用于气溶胶雾化液的气溶胶雾化模块有以下缺点:
1)热分布不均匀,容易炸油;
2)陶瓷基体类雾化模块,雾化颗粒小,口感不够浓郁,电热体通过印刷烧结制成,寿命短;
3)不好装配,不利于自动化生产,或装配过程中发生变形,产品一致性差,影响口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发热组件、支撑件;
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导液件、以及与所述导液件的一侧贴合的加热件;
所述发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支撑件至少将所述导液件夹持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为金属材质、合金材质、电致热材料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材质包括镍、钛中的一种,所述合金包括不锈钢、钛合金、镍铬、铁铬铝中的一种,所述电致热材质包括碳纤维、导电型金属化合物纤维、导电高分子纤维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包括多孔片状或网状的加热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还包括与所述加热本体连接的导通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件包括天然有机棉、合成纤维、无机纤维、多孔有机泡沫、多孔金属泡沫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件为一层结构;或,所述导液件为多层结构,所述导液件的不同层的材质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贴合在所述导液件的一面,所述导液件所在的贴合面对应的层的密度不小于其他层的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件通过冲压、水刺、压制成型、模压成型、压铸成型、注射成型、沉积中的一种方式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发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盖设到所述安装孔并压合所述导液件上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进液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加热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上设有卡口,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用于卡入到所述卡口的凸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上设有卡口,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卡入到所述卡口内,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供所述导电体插入的定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材质为陶瓷、塑胶、硅胶中的一种,所述盖体的材质为五金件或塑胶。
一种雾化模块,包括所述的雾化组件。
一种雾化装置,包括所述的雾化模块。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雾化模块结构简单,在导液件、加热件安装在支撑件上后,再将支撑件可以直接与雾化装置的壳体、导气管、底座组装配合,不需要预装配,实现雾化装置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雾化模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雾化模块的A_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雾化模块的B_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雾化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4中雾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8是图7中雾化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7中雾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第三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仰视方向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雾化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管座上流通口的位置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雾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第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导液件为多层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第五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导电体插入到定位孔定位加热件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第五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1包括雾化组件11、壳体12、导气管13、底座14、嘴帽15等,壳体12上设有出气口121,导气管13位于壳体12内,一端插接到出气口121,雾化组件11安装在导气管13的另一端,底座14安装在壳体12与出气口121相对的一端,将雾化组件11、导气管13固定。导气管13和壳体12之间形成储液腔A,供雾化液存储。
雾化组件11包括发热组件111、支撑件112,发热组件111包括导液件 1111、以及与导液件1111的一侧贴合的加热件1112,发热组件111设置在支撑件112上,且支撑件112可以将导液件1111夹持固定,另外让加热件1112 固定在支撑件112外侧,也可同时将导液件1111、加热件1112夹持固定在支撑件112上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雾化模块1结构简单,在导液件1111、加热件1112安装在支撑件112上后,再将支撑件112可以直接与雾化装置的壳体12、导气管13、底座14组装配合,不需要预装配,实现雾化装置自动化生产。
进一步地,底座14上通常设置导电体113,导电体113导通加热件1112 和电源模块,使加热件1112通电后发热。
底座14上设有进气口141,支撑件112上设有流通口1121,进气口141、流通口1121、导气管13、出气口121依次连通,形成气流通道。
支撑件112材质为陶瓷、塑胶、硅胶中的一种,起到支撑作用。导液件 1111包括天然有机棉、合成纤维、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等)、多孔有机泡沫、多孔金属泡沫中的一种或多种材质,用来吸附雾化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件1111为一层结构,材质相同,密度相同,均匀吸附雾化液。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液件1111为多层结构,可以让导液件1111 的不同层的材质相同,且各层的密度不同,也可选择不同密度的材质做成多层的导液件1111,让导液件1111的不同层的材质不同。
进一步地,导液件1111通过冲压、水刺、压制成型、模压成型、压铸成型、注射成型、沉积中的一种方式形成,无需粘结剂,供油充足,口感浓郁。
储液腔A内的雾化液会流到导液件1111上被吸附,在加热件1112通电后,对导液件1111上的雾化液加热雾化,并在气流带动下,让雾化形成的气溶胶流出。
加热件1112为金属材质、合金材质、电致热材料中的一种,在通电后发热加热雾化液形成气溶胶。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材质包括镍、钛中的一种,合金包括不锈钢、钛合金、镍铬、铁铬铝中的一种,电致热材质包括碳纤维、导电型金属化合物纤维、导电高分子纤维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件1112包括多孔片状或网状的加热本体1112a,以及与加热本体1112a连接的导通部1112b。加热本体1112a为多孔片状或网状,加热均匀,不炸油,导通部1112b可以方便与导电体113接触,导通部 1112b可以为片状,也可为条状,当然,也可为多孔片状或网状。
加热件1112贴合在导液件1111的一面,且位于气流通道上,带走雾化形成的气溶胶。
优选地,导液件1111所在的贴合面对应的层的密度不小于其他层的密度,让导液件1111背离加热件1112的其他密度小的层能吸附更多的雾化液,但能减缓流向加热件1112所在面的速度,起到阻止雾化液泄露并提供适量的雾化液给加热件1112加热雾化,保证雾化液的供给平衡。
优选地,结合图4至图6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支撑件112将导液件 1111、加热件1112夹持固定。导液件1111朝向储液腔A,加热件1112朝向气流通道,让气体流动带动加热件1112雾化行测的气溶胶。
进一步地,支撑件112上设有安装孔1127,发热组件111安装在安装孔 1127内。安装孔1127的一端内圈设有挡边1122,对加热件1112进行支撑,挡边1122上设有引孔1126,导电体113穿过引孔1126,与加热件1112连接后为加热件1112导电。
当然,结合图7至图9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1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盖设到安装孔1127并压合导液件1111上的盖体114,盖体 114上设有进液孔1141,可以供储液腔A内的雾化液经进液孔1141流到导液件1111上。盖体114的材质为五金件或塑胶,盖体114为五金件时的材质可为不锈钢、铜镀镍、铝、白铜、铜镀铬等。
在盖体114压力作用下,导液件1111和加热件1112紧密贴合,导液件1111和加热件1112紧密结合,有效防止加热件1112在装配过程中变形,避免加热件1112局部过热断开,加热件1112寿命长。
结合图10至13所示,进一步地,在第三实施例中,导液件1111安装在安装孔1127内,通过安装孔1127的夹持定位导液件1111。加热件1112固定在安装孔1127外侧,也可起到对导液件1111的定位作用,将导液件1111压在安装孔1127内。
支撑件112上设有管座1123,管座1123与导液件1111相抵,对导液件 1111的内侧进行支撑,管座1123供导气管13插接,管座1123侧壁设有流通口1121。管座1123与导液件1111相抵的端部封闭,避免雾化液进入管座1123 内。管座1123的外围形成进液孔1141,供储液腔A内的雾化液流到导液件 1111。
加热件1112上设有卡口1112c,支撑件112上设有用于卡入到卡口1112c 的凸台1124。优选地,采用激光或热熔工艺,将凸台1124熔化、压合后将加热件1112压紧固定。
结合图14所示,对应地,在第四实施例中,支撑件112的结构与第三实施例中的相同,导液件1111为多层结构,密度小的层靠近储液腔A,便于吸附雾化液。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加热件1112位于支撑件112外,加热件1112 上设有卡口1112c,支撑件112上设有用于卡入到卡口1112c的凸台1124。优选地,采用激光或热熔工艺,将凸台1124熔化、压合后将加热件1112压紧固定。
优选地,底座14上设置插接孔142,供导电体113插接定位,导电体113 穿过插接孔142后与发热体接触导通。
结合图15所示,在第五实施例中,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加热件1112 不靠凸台1124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12上取消凸台1124,在支撑件 112上设置于卡口1112c位置对应的定位孔1125,导电体113卡入到卡口1112c 内,将加热件1112定位。
进一步地,底座14上设置插接孔142,供导电体113插接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体113穿过插接孔142后卡入到卡口1112c,并插入到定位孔1125。
结合图16所示,进一步地,参考第三、第四、第五实施例中的支撑件112,在进液孔1141的底部设有补气槽1142,可以在储液腔A内的雾化液流到导液件1111后,及时向内补充空气,保持内外压力平衡,让雾化液能顺畅的流出。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组件(111)、支撑件(112);
所述发热组件(111)包括导液件(1111)、以及与所述导液件(1111)的一侧贴合的加热件(1112);
所述发热组件(111)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12)上,且所述支撑件(112)至少将所述导液件(1111)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1112)为金属材质、合金材质、电致热材料中的一种;
所述金属材质包括镍、钛中的一种,所述合金包括不锈钢、钛合金、镍铬、铁铬铝中的一种,所述电致热材质包括碳纤维、导电型金属化合物纤维、导电高分子纤维中的一种;
所述加热件(1112)包括多孔片状或网状的加热本体(1112a);
所述加热件(1112)还包括与所述加热本体(1112a)连接的导通部(1112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件(1111)包括天然有机棉、合成纤维、无机纤维、多孔有机泡沫、多孔陶瓷、多孔金属泡沫中的一种;
所述导液件(1111)为一层结构;或,所述导液件(1111)为多层结构,所述导液件(1111)的不同层的材质相同或不同;
所述加热件(1112)贴合在所述导液件(1111)的一面,所述导液件(1111)所在的贴合面对应的层的密度不小于其他层的密度;
所述导液件(1111)通过冲压、水刺、压制成型、模压成型、压铸成型、注射成型、沉积中的一种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2)上设有安装孔(1127),所述发热组件(111)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12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11)还包括盖设到所述安装孔(1127)并压合所述导液件(1111)上的盖体(114),所述盖体(114)上设有进液孔(1141),所述支撑件(112)材质为陶瓷、塑胶、硅胶中的一种,所述盖体(114)的材质为五金件或塑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件(1111)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127)内,所述加热件(1112)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127)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1112)上设有卡口(1112c),所述支撑件(112)上设有用于卡入到所述卡口(1112c)的凸台(11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1112)上设有卡口(1112c),所述雾化组件(11)还包括导电体(113),所述导电体(113)卡入到所述卡口(1112c)内,所述支撑件(112)上设有供所述导电体(113)插入的定位孔(1125)。
9.一种雾化模块(1),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11)。
10.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模块。
CN202220866310.1U 2022-04-14 2022-04-14 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Active CN217658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6310.1U CN217658208U (zh) 2022-04-14 2022-04-14 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6310.1U CN217658208U (zh) 2022-04-14 2022-04-14 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8208U true CN21765820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2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66310.1U Active CN217658208U (zh) 2022-04-14 2022-04-14 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8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59914B (zh) 连体烟
WO2021227742A1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293029U (zh) 雾化集成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292995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14041627A (zh) 加热雾化芯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WO2020186486A1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7658208U (zh) 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CN109875126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09825209U (zh)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片及雾化器
CN209825222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4711469A (zh) 雾化装置及雾化模块和雾化组件
CN113712271A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1838771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44318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3768202A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245210A (zh) 雾化器的组装方法
CN211211430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13662256A (zh)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220654768U (zh) 雾化组件及雾化设备
CN113367395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140821U (zh) 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WO2022021138A1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8527685U (zh) 一次性电子雾化装置
CN220423144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953749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4

Address after: Room D, 17th Floor, Xiangming Building, 118 Xinhua Middle Road, Xiaolan,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0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Shengyufeng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7th floor, 35 Cuijing Road,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NET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6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207, Phase 2, Fen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aoyu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ish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D, 17th Floor, Xiangming Building, 118 Xinhua Middle Road, Xiaolan,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Shengyufeng Trad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