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1672U - 立梁组件及电梯轿架 - Google Patents

立梁组件及电梯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1672U
CN218201672U CN202222027771.2U CN202222027771U CN218201672U CN 218201672 U CN218201672 U CN 218201672U CN 202222027771 U CN202222027771 U CN 202222027771U CN 218201672 U CN218201672 U CN 218201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beam assembly
flanging
reinforcemen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277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生根
童海波
童浙
董为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277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1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1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1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梁组件及电梯轿架。一种立梁组件,安装于电梯轿架中,电梯轿架包括上梁组件及托架;立梁组件包括立柱及加强件,立柱的上端用于连接上梁组件,下端用于连接托架,加强件可拆卸地设于立柱上,并沿着立柱的高度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件以改变立柱的抗弯强度,当需要应用于载荷较大的电梯中时,在立柱上设置加强件,或加厚加强件,当需要应用于载荷较小的电梯中时,将加强件去掉,或设置较薄的加强件,如此,则无需改变立梁组件零部件的结构,只需要通过增减加强件即可使得立梁组件能够应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梯,不仅能够降低加工成本,还能够减少立梁组件零部件的规格,便于管理。

Description

立梁组件及电梯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梁组件及电梯轿架。
背景技术
电梯包括对重、曳引系统和轿厢,轿厢包括电梯轿架和轿厢体,曳引系统包括曳引机、曳引绳索、导向轮。曳引绳索一端与对重连接,另一端绕过曳引机的曳引轮和导向轮后与轿架连接,通过曳引机驱动曳引绳索实现轿厢体的升降。电梯轿架通常包括上梁组件、托架和立梁组件,立梁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托架及上梁组件,上梁组件为主要的承重部件,当电梯的载荷过重时,立梁组件的立柱可能会发生弯曲。因此,因电梯的载荷不同,立梁组件所需的抗弯强度不同。
现有的立梁组件因需要安装于载荷不同的电梯中,需要结构不同的立梁组件,导致立梁组件的零部件的规格种类繁多,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造成管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载荷的电梯中的立梁组件。
一种立梁组件,安装于电梯轿架中,所述电梯轿架包括上梁组件及托架;所述立梁组件包括立柱及加强件,所述立柱的上端用于连接上梁组件,下端用于连接所述托架,所述加强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立柱上,并沿着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件以改变立柱的抗弯强度,当需要应用于载荷较大的电梯中时,在立柱上设置加强件,或加厚、加多加强件,当需要应用于载荷较小的电梯中时,将加强件去掉,或设置较薄的加强件,加强件的种类可设置的较少,如此,则无需改变立梁组件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只需要通过增减加强件即可使得立梁组件能够应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梯,不仅能够降低加工成本,还能够减少立梁组件零部件的规格,便于管理,而且,加强件与立柱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具有安装面,所述加强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贴设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本体的两端朝向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有连接段,两段所述连接段分别贴设于所述立柱与所述安装面相邻的两侧面。
如此设置,不仅能够加强强度,还能够加强加强件与立柱的连接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为两根,两根所述立柱间隔设置,每根所述立柱上均设有所述加强件,所述立柱具有第一侧面,两根所述立柱的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加强件设于所述第一侧面上。
如此设置,能够节省立柱其他侧面的空间,避免与立梁组件的其他零部件形成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梁组件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于两根所述立柱之间,所述连接座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所述立柱上的所述加强件。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座起到支撑作用,能够加强立柱的抗弯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座的两端设有第三翻边,两个所述第三翻边分别贴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三翻边上设有安装孔,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加强件及所述立柱,以将所述连接座及所述加强件连接于所述立柱。
可以理解的是,将加强件设置在第一侧面上,利用一根紧固件即可连接加强件和连接座,能够简化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包括主体以及设于所述主体的两侧并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侧体,两个所述侧体与所述主体形成凹槽,两个所述侧体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翻边及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朝向所述第二翻边延伸,所述第二翻边朝向所述第一翻边延伸,且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间隔设置以形成开口。
如此设置,能在不增大立柱体积的情况下增强立柱的强度和抗弯性能,并且方便通过开口安装紧固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的横截面的长度L和宽度W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1)至(1.5:1)。
通过将立柱的长度缩短,将宽度变宽,从而进一步加强立柱宽度方向上的抗弯能力,进而加强轿厢宽度方向上的抗弯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翻边及/或所述第二翻边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贯穿所述第一翻边及/或所述第二翻边的侧部并与所述开口连通。
如此设置,能够扩大开口,外部工具能够从具有缺口的开口处进入立柱内,从而进行紧固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件的上端相对于所述立柱的上端缩进设置,所述加强件的下端相对于所述立柱的下端缩进设置。
如此设置,能够给上梁组件及安全钳等零部件预留安装空间,防止形成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件为钢板。
如此设置,钢板的强度高,能够加强立柱的抗弯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轿架,包括上梁组件、托架及上述的立梁组件,所述立梁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立梁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托架的两侧,所述立梁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托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上梁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立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立柱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轿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00、电梯轿架;10、立梁组件;11、立柱;110、安装面;111、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113、开口;114、第一翻边;115、第二翻边;116、缺口;117、主体;118、侧体;119、凹槽;12、连接座;121、第三翻边;122、安装孔;13、加强件;131、本体;132、连接段;14、拉耳;15、拉杆;16、支撑座;20、上梁组件;30、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梁组件10,安装于电梯轿架100中,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现有的立梁组件安装于电梯轿架中,而电梯轿架应用于不同的电梯中,由于不同电梯的载荷不同,导致电梯轿架的承重不同,因而立梁组件所需的抗弯强度不同,为了适应不同的电梯载荷,需要生产不同结构的立梁组件的零部件,不仅提高了加工成本,而且立梁组件的零部件的种类繁多,造成管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立梁组件10包括立柱11及加强件13,立柱11的上端连接于上梁组件20,下端连接于托架30,加强件13可拆卸地设于立柱11上并沿着立柱11的高度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件13以改变立柱11的抗弯强度,当需要应用于载荷较大的电梯中时,在立柱11上设置加强件13,或加厚加强件13,当需要应用于载荷较小的电梯中时,将加强件13去掉,或设置较薄的加强件13,加强件13可只设置一种或少数几种规格,如此,则无需改变立梁组件10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只需要通过增减加强件13即可使得立梁组件10能够应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梯,不仅能够降低加工成本,还能够减少立梁组件10零部件的规格,便于管理,而且,加强件13和立柱11可拆连接,可以随意增减加强件13。
在一实施例中,加强件13为钢板,钢板的强度高,能够加强立柱11的抗弯能力。
加强件13的上端面相对于立柱11的上端面缩进,加强件13的下端面相对于立柱11的下端面缩进。由于立柱11的上端跟上梁组件20连接,下端连接有安全钳等零部件,将加强件13的长度设置为比立柱11的高度短,能够给上梁组件20及安全钳等零部件预留安装空间,防止形成干涉。
请参见图3,加强件13包括本体131,本体131的两端朝向远离本体131的方向延伸以形成两段连接段132,以使加强件13的横截面形成“凵”形,立柱11具有安装面110,本体131设于安装面110上,两段连接段132分别贴合于安装面110相邻的两侧面上,不仅能够加强强度,还能够加强加强件13与立柱11的连接强度。
本体131与连接段132之间圆弧过渡,能够减少本体131和连接段132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防止加强件13断裂。
立柱11为两根,两根立柱11两根间隔设置,两根立柱11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托架30及上梁组件20,每根立柱11上均设有加强件13,以加强每根立柱11的抗弯能力。
立柱11具有第一侧面111,两根的立柱11的第一侧面111相对设置,加强件13设于两根立柱11相对的第一侧面111上,即,第一侧面111为安装面110,能够节省立柱11其他侧面的空间。
请参见图2,立柱11包括主体117及两个侧体118,两个侧体118分别设于主体117的两侧以形成凹槽119,主体117及侧体118均沿着立柱11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侧面111位于其中一个侧体118远离凹槽119的侧面,立柱11还具有第二侧面112,第二侧面112与第一侧面111相背设置,第二侧面112位于另外一个侧体118远离凹槽119的一侧。
两个侧体118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翻边114及第二翻边115,第一翻边114及第二翻边115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也即,第一翻边114朝向第一侧面111延伸,第二翻边115朝向第二侧面112延伸,且第一翻边114与第二翻边115间隔设置以形成开口113,紧固件从开口113处进入立柱11内部进行固定连接。第一翻边114及第二翻边115的设置能够加强立柱11的强度和抗弯性能,并且,开口113的设置方便紧固件进入立柱11内。
开口113的宽度大于紧固件的最大宽度,若立柱11与上梁组件20通过螺栓及螺母固定连接,则开口113的宽度大于螺母的宽度,使得螺母能够从开口113处进入立柱11内。
具体的,立柱11可以采用C形槽钢制成。
请参见图2,立柱11的横截面的长宽L和宽度W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1)到(1.5:1),通过将立柱11的长度缩短,将宽度变宽,从而加强立柱11宽度方向上的抗弯能力,进而加强轿厢宽度方向上的抗弯能力。也就是说,立柱11的长度可为立柱11的宽度的1倍、1.2倍、1.3倍、1.4倍、1.5倍或1倍到1.5倍之间的其他任意的数值。需要说明的是,立柱11的长度方向指的是,当立梁组件10安装于电梯轿架100时,轿厢体的深度方向,立柱11的宽度方向指的是轿厢体的宽度方向。
请参见图4及图5,立柱11的下端的第一翻边114或第二翻边115上开设有缺口116,缺口116贯穿第一翻边114或第二翻边115的侧面并与开口113连通,外部工具,例如套筒等能够从缺口116及开口113的连通部位进入槽钢内进行操作。或者,在第一翻边114及第二翻边115上同时设置缺口116,两个缺口116相对设置,从而加大此处开口113的大小,方便外部工具的进入。
立梁组件10还包括连接座12,连接座12设于两根的立柱11之间,连接座12的一端连接于加强件13,另一端连接于另外一个加强件13,连接座12起到支撑作用,加强立柱11的抗弯能力。
连接座12的两端设有第三翻边121,两个第三翻边121贴设于两个立柱11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111上,第三翻边121上开设有安装孔122,紧固件穿设于安装孔122内并贯穿加强件13,再穿设于立柱11以将连接座12及加强件13连接于立柱11。将加强件13设置在第一侧面111上,利用一根紧固件即可连接加强件13和连接座12,能够简化结构。紧固件可为螺栓、螺母,通过螺栓及螺母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紧固件也可为铆钉。
举个例子,当紧固件为螺栓及螺母时,螺栓依次穿设于安装孔122、加强件13及立柱11,螺母从开口113中进入立柱11内,套筒从具有缺口116的开口113中进入立柱11内,将螺母固定住,在立柱11外部旋转螺栓,从而进行紧固连接。
连接座12与第三翻边121之间也圆弧过渡,以减少两者之间的应力集中,防止断裂。
连接座12为多个,多个连接座12间隔设置,并沿着立柱11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立梁组件10还包括两个拉耳14及两个拉杆15,两个拉耳14分别设于两个立柱11的第二侧面112上,拉杆15的一端与拉耳1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托架30固定连接,两个拉杆15分别连接于托架30的两端,以防止托架30晃动。
立梁组件10还包括两个支撑座16,支撑座16设于立柱11的两侧,支撑座16一部分贴靠于第二侧面112上,并与立柱11固定连接,一部分贴靠于托架30的侧面并与托架30固定连接,支撑座16能够加强立柱11与托架30安装的牢固性。
请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一种电梯轿架100,包括上述的上梁组件20、立梁组件10及托架30,立梁组件10为两组,两组立梁组件10分别连接于托架30的两侧,上梁组件20连接于立梁组件10的顶部。
每组立梁组件10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立梁组件10。例如,当每组立梁组件10为1个时,每个立梁组件10设置于托架30沿轿厢体深度方向的侧面的中部;当每组立梁组件10为2个时,4个立梁组件10设置于托架30的四角。
在安装时,立柱11的开口113朝向电梯轿架100的外侧设置,方便安装人员在电梯轿架100的外部进行组装。
在安装过程中,当立梁组件10安装于载荷较大的电梯中时,将加强件13安装在立柱11的侧面,并将连接座12设于立柱11之间,通过紧固件将连接座12及加强件13固定连接至立柱11上;当立梁组件10安装于载荷较小的电梯中时,去掉加强件13或选择厚度较薄的加强件13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减加强件13即可使得立梁组件10适应于不同载荷的电梯,而无需改变立梁组件10其他零部件的结构,能够降低成本,并减少立梁组件10的零部件的规格,从而方便生产管理。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立梁组件,安装于电梯轿架中,所述电梯轿架包括上梁组件(20)及托架(30);
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组件包括立柱(11)及加强件(13),所述立柱(11)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上梁组件(20),下端用于连接所述托架(30),所述加强件(13)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立柱(11)上,并沿着所述立柱(11)的高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具有安装面(110),所述加强件(13)包括本体(131),所述本体(131)贴设于所述安装面(110),所述本体(131)的两端朝向远离所述本体(131)的方向延伸形成有连接段(132),两段所述连接段(132)分别贴设于所述立柱(11)与所述安装面(110)相邻的两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为两根,两根所述立柱(11)间隔设置,每根所述立柱(11)上均设有所述加强件(13),所述立柱(11)具有第一侧面(111),两根所述立柱(11)的第一侧面(111)相对设置,所述加强件(13)设于所述第一侧面(1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组件还包括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设于两根所述立柱(11)之间,所述连接座(1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所述立柱(11)上的所述加强件(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2)的两端设有第三翻边(121),两个所述第三翻边(121)分别贴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111)上,所述第三翻边(121)上设有安装孔(122),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22)、所述加强件(13)及所述立柱(11),以将所述连接座(12)及所述加强件(13)连接于所述立柱(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包括主体(117)以及设于所述主体(117)的两侧并沿所述立柱(1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侧体(118),两个所述侧体(118)与所述主体(117)形成凹槽(119),两个所述侧体(118)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翻边(114)及第二翻边(115),所述第一翻边(114)朝向所述第二翻边(115)延伸,所述第二翻边(115)朝向所述第一翻边(114)延伸,所述第一翻边(114)与所述第二翻边(115)间隔设置以形成开口(1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的横截面的长度L和宽度W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1)至(1.5: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114)及/或所述第二翻边(115)上开设有缺口(116),所述缺口(116)贯穿所述第一翻边(114)及/或所述第二翻边(115)的侧部并与所述开口(113)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3)的上端相对于所述立柱(11)的上端缩进设置,所述加强件(13)的下端相对于所述立柱(11)的下端缩进设置。
10.一种电梯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组件(20)、托架(30)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立梁组件,所述立梁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立梁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托架(30)的两侧,所述立梁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托架(3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上梁组件(20)。
CN202222027771.2U 2022-07-29 2022-07-29 立梁组件及电梯轿架 Active CN218201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7771.2U CN218201672U (zh) 2022-07-29 2022-07-29 立梁组件及电梯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7771.2U CN218201672U (zh) 2022-07-29 2022-07-29 立梁组件及电梯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1672U true CN218201672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27771.2U Active CN218201672U (zh) 2022-07-29 2022-07-29 立梁组件及电梯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1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01672U (zh) 立梁组件及电梯轿架
CN212769546U (zh) 一种带有限位预警结构的抱箍式塔吊附墙
CN219773570U (zh) 一种伸缩式承重梁
CN215974498U (zh) 一种双轿厢分段式立梁结构
CN211034807U (zh) 一种家用电梯导向限位机构
CN108638971B (zh) 一种汽车侧踏板安装结构
CN213118428U (zh) 一种带支撑架的铝合金型材
CN220620677U (zh) 一种吊顶转换层装置
CN113335322B (zh) 一种多折弯立柱及多折弯立柱布置承载轻量化侧墙
CN214059577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机架
CN212668948U (zh) 一种大跨度框架内空吊装工具
CN218595827U (zh) 一种后置导轨的电梯结构
CN209872095U (zh) 一种斜拉式的电梯门机
CN218950749U (zh) 一种用于平台电梯的背包架
CN218950796U (zh) 一种电动葫芦吊装工具
CN220620988U (zh) 一种电梯安装用支撑架
CN220785887U (zh) 后轮转向装置以及车辆
CN219118706U (zh) 一种花篮螺栓悬挑脚手架
CN214302566U (zh) 一种锚固结构
CN212799183U (zh) 一种电梯用组合导轨支架
CN216304448U (zh) 一种挂篮
CN218581394U (zh) 一种驾驶室用锁钩装置
CN213897504U (zh) 一种高强度榫卯结构
CN218172261U (zh) 一种底架边梁及设备吊挂结构
CN216002800U (zh) 一种钢板与铝型材复合铆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