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5218U - 气雾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雾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5218U
CN218185218U CN202221999798.1U CN202221999798U CN218185218U CN 218185218 U CN218185218 U CN 218185218U CN 202221999798 U CN202221999798 U CN 202221999798U CN 218185218 U CN218185218 U CN 218185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ssage
air
generating device
annular groov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97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太
周胜文
郭永录
范方琴
彭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97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5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5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5218U/zh
Priority to PCT/US2023/065519 priority patent/WO2023239982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雾发生装置,气雾发生装置包括外壳、烟弹与支架,其中:外壳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烟弹固定于支架上,烟弹包括雾化组件、发热组件以及油舱,雾化组件内部开设有中心气道;支架装设于容置腔内,支架上固定有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与发热组件电连接,支架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开口朝向外壳,环形凹槽的内壁向内开设有侧气道,侧气道的内侧向上开设有过气道,环形凹槽与进气孔、侧气道以及过气道均连通,过气道与中心气道相连通,且侧气道的轴线方向与中心气道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上述气雾发生装置,烟弹下表面与支架上表面之间不存在间隙,进入至雾化组件中的气流量恒定,提高用户的抽吸体验。

Description

气雾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仿真香烟电子产品,主要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电子烟一般都是由主体与烟弹组成,主体的顶部位置开设有收纳空间,将烟弹装设于收纳空间内,以实现电子烟的连接组装。主体内装设有电路板、电池以及对接端子,电池既与电路板连接,又与对接端子连接;烟弹包括外壳与设置于外壳内部的雾化组件,雾化组件与外壳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油的油舱,雾化组件内设置有发热体,且其内部开设有烟雾通道,发热体电连接有导电端子。当烟弹装设于收纳空间时,对接端子与导电端子接触,在检测到用户的抽吸动作时,电路板控制电池供电,导通发热体,使发热体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对发热体上汲取或吸附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形成模拟烟气的烟雾从烟雾通道流出供用户吸食。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子烟在雾化组件底部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烟雾通道相连通,主体内设置有支架,电路板、电池以及对接端子均固定于支架上,主体的侧壁开设有气流孔。当烟弹装设于收纳空间内,且检测到用户的抽吸动作时,外界空气通过气流孔水平流动至烟弹下表面与支架上表面的间隙处,并通过进气孔进入至雾化组件中参与烟油的雾化工作。但由于电子烟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误差,主体与其配套的烟弹之间的间隙不易控制,易出现不同产品的烟弹下表面与支架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存在差异的现象,导致通过进气孔进入至雾化组件中的外界空气的气流量存在差异,用户在抽吸过程中吸阻不同,影响用户的抽吸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电子烟通过进气孔进入至雾化组件中的外界空气的气流量存在差异,影响用户抽吸体验的问题,提供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包括外壳、烟弹与支架,其中:
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进气孔;
所述烟弹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烟弹包括雾化组件、发热组件以及油舱,所述雾化组件内部开设有中心气道,所述发热组件装设于所述中心气道内,用于对所述油舱内的烟油进行雾化;
所述支架装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所述支架在靠近所述烟弹的端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开口朝向所述外壳,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向内开设有侧气道,所述侧气道的内侧向上开设有过气道,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进气孔、所述侧气道以及所述过气道均连通,所述侧气道与所述中心气道相连通,且所述侧气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中心气道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周向侧面,所述烟弹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环形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端,且其开口于所述周向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沿所述过气道的轴向方向向下开设有存液槽,所述存液槽开口朝向所述中心气道,用于承接所述中心气道内部的冷凝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多个所述进气孔均与所述环形凹槽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弹与所述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侧气道、所述过气道以及所述中心气道均连通,所述通孔内装设有管体,所述管体呈两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座在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具有凸出部,所述支架开设有与所述凸出部对应的凹陷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座采用硅胶、塑胶中的其中一种制备而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弹还包括吸嘴,所述吸嘴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上,所述吸嘴开设有吸气口、第一气道和多条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多条所述第二气道均与所述吸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中心气道同轴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相互连通,且其连通位置靠近所述中心气道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舱内设置有储油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件与导液件,所述导液件设置于所述中心气道内,且其两端抵接于所述储油件上,所述发热件固定于所述导液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电路板以及感应模块,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感应模块、所述电池均信号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
上述气雾发生装置,将烟弹固定于支架上,并与支架一同装设于容置腔内,实现烟弹、支架与外壳之间的固定连接。用户在进行抽吸动作时,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流动至环形凹槽内,并通过侧气道与过气道进入至中心气道中参与烟油的雾化,且感应到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时,电源组件导通发热组件,使发热组件产生热量对油舱内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该气雾发生装置,烟弹与支架连接为一体,进气孔与环形凹槽相连通,外界空气直接通过进气孔流动至环形凹槽中,烟弹下表面与支架上表面之间不存在间隙,不受烟弹与支架之间加工误差的影响,通过侧气道与过气道进入至雾化组件中参与烟油雾化的气流量恒定,保证用户在抽吸过程中吸阻恒定,提高用户的抽吸体验;并且侧气道的轴线方向与中心气道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避免雾化组件中未雾化完全的烟油在中心气道的侧壁上形成冷凝液直接在重力作用下流动至支架上,防止对电源组件造成腐蚀、浸润等不良影响,延长气雾发生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雾发生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雾发生装置的正视图;
图7为图6中D-D向结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气雾发生装置;
110、外壳;111、容置腔;112、进气孔;
120、烟弹;121、雾化组件;122、发热组件;1221、发热件;1222、导液件;123、储油件;124、中心气道;125、吸嘴;1251、吸气口;1252、第一气道;1253、第二气道;
130、支架;131、电源组件;1311、电池;1312、电路板;1313、感应模块;132、环形凹槽;133、侧气道;134、第一端;135、第二端;136、周向侧面;137、存液槽;138、过气道;139、凹陷部;
140、密封座;141、通孔;142、管体;143、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雾发生装置100,气雾发生装置 100包括外壳110、烟弹120与支架130。
外壳110内部形成有容置腔111,换言之,外壳110呈内部中空的腔体式结构,容置腔111位于外壳110的内部。外壳11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容置腔111相连通的进气孔112,进气孔112的一开口端与外界相连通,进气孔112的另一端与容置腔111相连通,使外界空气能够通过进气孔112进入至容置腔111内。
烟弹120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支架130上。烟弹120包括雾化组件121、发热组件122以及油舱,其中,油舱是由雾化组件121与外壳110形成的,油舱用于对烟油进行储存。雾化组件121内部开设有中心气道124,发热组件122 装设于中心气道124内,发热组件122用于对油舱内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以形成模拟烟气的烟雾从中心气道124中流出供用户吸食。
支架130装设于容置腔111内,由于烟弹120固定于支架130上,支架130 连同烟弹120共同装设于容置腔111内。支架130上固定有电源组件131,电源组件131与发热组件122电连接,当电源组件131电导通发热组件122时,电源组件131可给发热组件122供电,使发热组件122产生热量,用于对油舱内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支架130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32,环形凹槽132位于支架 130靠近烟弹120的端部,环形凹槽132开口朝向外壳110,即环形凹槽132的槽深方向沿支架130的实体部分向内延伸,环形凹槽132的内壁向内开设有侧气道133,侧气道133的内侧向上开设有过气道138。在本实施例中,侧气道133 与过气道138均开设于支架130上,且位于支架130靠近烟弹120的端部,侧气道133与过气道138相连通。环形凹槽132与进气孔112、侧气道133以及过气道138均连通,侧气道133与中心气道124相连通。用户在进行抽吸动作时,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112流动至环形凹槽132内,并通过侧气道133与过气道 138进入至中心气道124参与烟油的雾化。相较于传统的侧气道与中心气道同轴,雾化组件中未雾化完全的烟油在中心气道的侧壁上形成冷凝液易在重力作用下直接通过烟弹下表面与支架上表面的间隙泄漏泄漏 至支架上,对支架上的电源组件等部件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雾发生装置100,侧气道133的轴线方向与中心气道124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由于侧气道133与中心气道124之间存在弯折部,过气道138开设于弯折部处,即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侧气道133与过气道138,可避免雾化组件121中未雾化完全的烟油在中心气道124的侧壁上形成冷凝液直接流动至支架130上,防止对电源组件131造成腐蚀、浸润等不良影响,延长气雾发生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上述气雾发生装置100,将烟弹120固定于支架130上,并与支架130一同装设于容置腔111内,实现烟弹120、支架130与外壳110之间的固定连接。用户在进行抽吸动作时,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112流动至环形凹槽132内,并通过侧气道133与过气道138进入至中心气道124中参与烟油的雾化,且感应到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112时,电源组件131导通发热组件122,使发热组件122 产生热量对油舱内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该气雾发生装置100,烟弹120与支架 130连接为一体,进气孔112与环形凹槽132相连通,外界空气直接通过进气孔112流动至环形凹槽132中,烟弹120下表面与支架130上表面之间不存在间隙,不受烟弹120与支架130之间加工误差的影响,通过侧气道133与过气道138 进入至雾化组件121中参与烟油雾化的气流量恒定,保证用户在抽吸过程中吸阻恒定,提高用户的抽吸体验;并且侧气道133的轴线方向与中心气道124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避免雾化组件121中未雾化完全的烟油在中心气道124的侧壁上形成冷凝液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动至支架130上,防止对电源组件131 造成腐蚀、浸润等不良影响,延长气雾发生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2与图5所示,支架13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4与第二端 135,第一端134与第二端135分别位于支架130的两个端部。支架130还具有连接第一端134与第二端135的周向侧面136,烟弹120连接于第二端135,以实现烟弹120与支架130之间安装固定。环形凹槽132开设于第二端135,并且环形凹槽132开口于周向侧面136上,即环形凹槽132开口于周向侧面136上,且朝向支架130内部延伸。用户在进行抽吸动作时,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112 流动至环形凹槽132内,并通过侧气道133进入至中心气道124参与烟油的雾化。
为了进一步延长气雾发生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如图5-图8所示,支架130 沿过气道138的轴向方向向下开设有存液槽137,存液槽137开口朝向中心气道 124,存液槽137用于承接中心气道124内部的冷凝液,在本实施例中,存液槽 137开设于第二端135,并且存液槽137位于中心气道124的正下方。当雾化组件121中存在未完全雾化的烟油时,这部分烟油附着于中心气道124的侧壁上,遇冷后形成冷凝液在重力作用下沿中心气道124的侧壁向下流动,并流动至存液槽137中储存起来,防止由于该部分冷凝液的形成量过多,溢出容置腔111 或渗透至电源组件131内部,出现烟油泄漏泄漏 与腐蚀、浸润电源组件131的现象,对电源组件131造成损坏,进而延长气雾发生装置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提高气雾发生装置100的进气量,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进气孔112为多个,多个进气孔112均匀分布于外壳110的侧壁上,多个进气孔112均与环形凹槽132相连通。外界空气可通过多个进气孔112流动至环形凹槽132内,并通过侧气道133与过气道138进入至中心气道124中参与烟油的雾化。由于多个进气孔112均可作为外界空气进入气雾发生装置100的入口,可提高气雾发生装置100的进气量,在用户进行抽吸动作时,防止出现因进气量不足导致雾化后的烟雾量过少,或用户无法进行吸食的不良现象,进而提高用户的吸食体验。
为了实现烟弹120与支架130之间的固定连接,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烟弹120与支架130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座140。具体地,将密封座140固定于支架130的第二端135,并将烟弹120通过固接、卡接等方式固定于密封座140上,通过密封座140实现烟弹120与支架130之间的固定连接。其中。密封座140可以通过硅胶、塑胶或其他柔性材料制备,将烟弹120与支架130共同装设于容置腔111内时,密封座140可有效填补烟弹120、支架130 与外壳110之间的间隙,防止烟弹120中未雾化或冷凝的烟油下渗,保证固定于支架130上的电源组件131的健康使用,进而延长气雾发生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其中,密封座140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41,即密封座140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141,通孔141与侧气道133、过气道138以及中心气道124均连通。在用户进行抽吸动作时,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112流动至环形凹槽132,依次经过侧气道133、过气道138以及通孔141进入至中心气道124中参与烟油的雾化。
由于密封座140具有柔性,密封座140在受挤压或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易出现通孔141孔径变化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孔141内装设有管体142,管体142呈两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管体142采用金属或玻璃钢制备而成。由于金属管体142或玻璃钢管体142不易变形,可对通孔141进行支撑,防止通孔141在受挤压或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出现通孔141孔径变化的现象,以保证进入至中心气道124中参与雾化的空气气流量恒定。
需要说明的是,管体142不局限于上述提供金属或玻璃钢制备而成,还可以为其他刚性材料制备而成,对于管体142的具体材料,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只需满足管体142具有刚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变形的现象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密封座140在朝向支架130的一侧具有凸出部143,支架130开设有凹陷部139,凹陷部139与凸出部143相对应。在密封座140固定于支架130的第二端135的装配过程中,通过凸出部143与凹陷部 139的相互配合,可起到密封座140在安装过程中的导向作用,防止由于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导致密封座140与支架130的相对位置出现偏差,通孔141的有效孔径发生变化,通孔141内通过的空气气流量发生变化,在用户进行抽吸动作时,气雾发生装置的吸阻发生变化,影响用户的抽吸体验。
为了防止雾化后的烟雾温度过高,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与图4所示,烟弹120还包括吸嘴125,吸嘴125套设于雾化组件121上。吸嘴125开设有吸气口1251、第一气道1252与多条第二气道1253,第一气道1252与吸气口1251 相连通,第二气道1253也与吸气口1251相连通。第一气道1252与中心气道124 同轴且相互连通,第一气道1252与第二气道1253相互连通,并且两者的连通位置靠近中心气道124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气道1252靠近中心气道 124的端部与第二气道1253靠近中心气道124的端部相互连通。从中心气道124中流出的烟雾,一部分烟雾继续在第一气道1252中流动,另一部分烟雾继续在第二气道1253中流动,并在吸气口1251处汇聚供用户吸食。该吸嘴125通过在靠近吸气口1251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气道1252与第二气道1253,延长烟雾的流动路径,烟雾的温度可进一步降低,防止雾化后的烟雾温度过高,避免烫伤用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与图3所示,油舱内设置有储油件123,储油件123可供油舱内烟油的储存。发热组件122包括发热件1221与导液件1222,导液件1222设置于中心气道124内,并且导液件1222 的两端均抵接于于储油件123上,可对储油件123内储存的烟油进行汲取,发热件1221固定于导液件1222上,当发热件1221导通时,发热件1221可对导液件1222上汲取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以形成模拟烟气的烟雾供用户吸食。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储油件123为储油棉,储油棉内部的微孔结构可容纳吸收烟油,供烟油的储存。导液件1222可以为导油棉或多孔基体,导液件 1222以对储油件123内储存的烟油进行汲取,使烟油附着于导液件1222上。发热件1221可以为发热丝或发热片,若是发热件1221为发热丝,发热丝呈螺旋状绕设于导液件1222上,若是发热件1221为发热片,发热片可贴附于导液件 1222表面,当发热件1221发热时,可以对导液件1222上附着的烟油进行雾化供用户吸食。
进一步地,如图1-图8所示,电源组件131包括电池1311、电路板1312 以及感应模块1313。电路板1312与感应模块1313、电池1311均信号连接,电池1311与发热组件122电连接。当用户进行抽吸动作时,感应模块1313通过进气孔112的气流量发生变化,当气流量达到阈值时,感应模块1313发出电信号给电路板1312,电路板1312控制电池1311给发热组件122供电,使发热组件122产生热量,发热组件122产生的热量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以形成模拟烟气的烟雾供用户吸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烟弹与支架,其中:
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进气孔;
所述烟弹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烟弹包括雾化组件、发热组件以及油舱,所述雾化组件内部开设有中心气道,所述发热组件装设于所述中心气道内,用于对所述油舱内的烟油进行雾化;
所述支架装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所述支架在靠近所述烟弹的端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开口朝向所述外壳,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向内开设有侧气道,所述侧气道的内侧向上开设有过气道,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进气孔、所述侧气道以及所述过气道均连通,所述过气道与所述中心气道相连通,且所述侧气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中心气道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周向侧面,所述烟弹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环形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端,且其开口于所述周向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沿所述过气道的轴向方向向下开设有存液槽,所述存液槽开口朝向所述中心气道,用于承接所述中心气道内部的冷凝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多个所述进气孔均与所述环形凹槽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弹与所述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侧气道、所述过气道以及所述中心气道均连通,所述通孔内装设有管体,所述管体呈两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在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具有凸出部,所述支架开设有与所述凸出部对应的凹陷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采用硅胶、塑胶中的其中一种制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弹还包括吸嘴,所述吸嘴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上,所述吸嘴开设有吸气口、第一气道和多条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多条所述第二气道均与所述吸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中心气道同轴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相互连通,且其连通位置靠近所述中心气道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舱内设置有储油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件与导液件,所述导液件设置于所述中心气道内,且其两端抵接于所述储油件上,所述发热件固定于所述导液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电路板以及感应模块,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感应模块、所述电池均信号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
CN202221999798.1U 2022-06-10 2022-07-29 气雾发生装置 Active CN218185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9798.1U CN218185218U (zh) 2022-07-29 2022-07-29 气雾发生装置
PCT/US2023/065519 WO2023239982A1 (en) 2022-06-10 2023-04-07 Disposable vaporiz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9798.1U CN218185218U (zh) 2022-07-29 2022-07-29 气雾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5218U true CN218185218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3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9798.1U Active CN218185218U (zh) 2022-06-10 2022-07-29 气雾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5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4694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4382193U (zh) 雾化器以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JP2022525368A (ja) 電子タバコ用霧化コア及びアトマイザー
CN113287793B (zh) 雾化装置
CN212325387U (zh) 液体回收利用雾化装置
WO2021036837A1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216019106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1671149A (zh) 液体回收利用雾化装置
CN216019105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1602862A (zh) 电子烟的供电组件及电子烟
CN218185218U (zh) 气雾发生装置
CN218942274U (zh) 一种具有平衡通气结构的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16821778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3455709A (zh) 一种多口味的雾化器
CN113576040A (zh) 机身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109103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72269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芯
CN21989466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776105U (zh) 电子烟雾化发生装置及电子烟
CN219781540U (zh) 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CN218650280U (zh) 电子气雾发生装置
CN219288750U (zh) 一种滑动连接式电子烟
CN217826783U (zh) 电子烟弹及气雾发生器
CN218457306U (zh) 防漏液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85217U (zh) 吸嘴及气雾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