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2084U - 一种开关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2084U
CN218182084U CN202221912379.XU CN202221912379U CN218182084U CN 218182084 U CN218182084 U CN 218182084U CN 202221912379 U CN202221912379 U CN 202221912379U CN 218182084 U CN218182084 U CN 218182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lock
main shaft
electric
assembly
contro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23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23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2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2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2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关电器,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的电操控制组件,在壳体侧面设置可在电操模式下电动合分闸的主轴,电操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主轴的电操模式,在壳体正面设置有与电操控制组件配合的挂锁组件,在电操模式下且主轴位于分闸位置时,挂锁组件受驱挂锁并驱动电操控制组件切断主轴的电操模式以与电操控制组件抵持,使电操控制组件保持切断主轴的电操模式。本申请通过挂锁组件能够提高检修等作业时的安全性,同时,在设置时,将挂锁组件设置于壳体的正面,以方便用户能够以正对的方式和较大的操作空间对挂锁组件进行直接的操作,保证了侧面操作产品中挂锁组件的操作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开关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于用电安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为了增加用电的安全性,通常是在电路中接入开关电器。其中,开关电器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元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开关电器可以位于供电电源和负载之间,通过控制开关电器处于分闸位,对应的可以使得负载断电,进而较为安全的检修或维护。
开关电器包括正面操作和侧面操作的不同类型,在侧面操作的产品中,受限于侧面操作的不便,难以设置挂锁结构,因此,侧面操作的产品虽然可以在断电情况下对负载进行检修或维护,但是由于挂锁结构的缺失,在检修或维护的情况下仍然存在意外合闸所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关电器,通过将挂锁结构布置于侧面操作产品的正面,避免侧面操作的不便,以改善侧面操作的产品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开关电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的电操控制组件,在壳体侧面设置可在电操模式下电动合分闸的主轴,电操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主轴的电操模式,在壳体正面设置有与电操控制组件配合的挂锁组件,在电操模式下且主轴位于分闸位置时,挂锁组件受驱挂锁并驱动电操控制组件切断主轴的电操模式以与电操控制组件抵持,使电操控制组件保持切断主轴的电操模式。
可选的,电操控制组件具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具有驱动面和抵持面,在挂锁组件受驱挂锁时,先经驱动面驱动电操控制组件切断主轴的电操模式,再与抵持面抵持使电操控制组件保持切断主轴的电操模式。
可选的,驱动面为导向斜面或导向弧面。
可选的,在壳体上还设置有与电操控制组件配合的行程开关,电操控制组件具有第二延伸部,在挂锁组件驱动电操控制组件时,带动第二延伸部作用于行程开关以通过行程开关切断主轴的电操模式。
可选的,电操控制组件沿主轴的轴向滑动套设于主轴外周,在挂锁组件驱动电操控制组件时,电操控制组件相对主轴的轴向滑动以切断主轴的电操模式。
可选的,主轴可相对壳体转动以合闸或分闸,电操控制组件沿主轴转动方向与主轴同步转动,电操控制组件具有第三延伸部,在电操模式下且挂锁组件解除挂锁时,主轴受驱合闸并带动电操控制组件的第三延伸部与挂锁组件卡接,以限制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
可选的,主轴还具有可手动合分闸的手操模式,开关电器还包括沿主轴的轴向滑动套设于主轴外周的手操控制件,手操控制件与电操控制组件驱动配合;在挂锁组件受驱挂锁时,手操控制件与挂锁组件抵持,使手操控制件保持切断主轴的手操模式;在电操模式下且挂锁组件解除挂锁时,手操控制件受驱建立主轴的手操模式,并由手操控制件带动电操控制组件切断主轴的电操模式。
可选的,手操控制件具有第一凸部,在挂锁组件受驱挂锁时,手操控制件的第一凸部与挂锁组件抵持;在电操模式下且挂锁组件解除挂锁时,手操控制件受驱开启主轴的手操模式,并使第一凸部与挂锁组件卡接,以限制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
可选的,电操控制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操控制件和第一弹性件,电操控制件与手操控制件同轴套设于主轴的外周,第一弹性件用于向电操控制件提供复位力,以使电操控制件具有开启主轴电操模式的趋势和使手操控制件具有切断主轴手操模式的趋势。
可选的,挂锁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挂锁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用于向挂锁件提供复位力。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开关电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的电操控制组件,在壳体侧面设置可在电操模式下电动合分闸的主轴,电操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主轴的电操模式,在壳体正面设置有与电操控制组件配合的挂锁组件,在电操模式下且主轴位于分闸位置时,挂锁组件受驱挂锁并驱动电操控制组件切断主轴的电操模式以与电操控制组件抵持,使电操控制组件保持切断主轴的电操模式。本申请通过挂锁组件能够提高检修等作业时的安全性,同时,在设置时,将挂锁组件设置于壳体的正面,由此,在用户操作时,能够以正对的方式和较大的操作空间对挂锁组件进行方便且直接的操作,保证了侧面操作产品中挂锁组件的操作便利性。此外,本申请能够有效简化实现挂锁功能的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实现挂锁功能的部件的占用体积,有利于开关电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锁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锁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操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操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标:100-壳体;101-滑块;102-拉簧固定柱;103-主轴安装孔;104-滑槽;105-正面;106-侧面;110-挂锁件;111-止位面;112-锁孔;113-滑孔;114-拉簧固定孔;115-第二卡接台;116-让位斜面;117-限位面;118-第一卡接台;119-滑动面;120-电操控制件;121-第一延伸部;1211-抵持面;1212-驱动面;122-第二延伸部;123-第三延伸部;124-方轴孔;125-弧形让位孔;130-手操控制件;131-第一凸部;132-第二凸部;133-推动面;134-轴孔;140-第二弹性件;150-第一弹性件;160-行程开关;170-主轴;171-插孔;18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结合后的实施例依然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开关电器,开关电器可以作为单电源或双电源产品,具体的,当开关电器作为单电源产品时,即指开关电器接入仅具有一个电源的负载回路,其能够通过合闸或分闸控制负载的通断电;当开关电器作为双电源产品时,指开关电器接入具有两个电源的负载回路,即在主电源正常供电时,负载的供电来源为主电源,开关电器可以于主电源和负载之间控制负载的通断电,而当主电源供电异常时,开关电器还可以将供电的主电源切换至备用电源,由备用电源继续对负载进行供电,并且开关电器也可以于备用电源和负载之间控制负载的通断电,由此保证了负载的正常工作,尤其适用于工业化中的不间断生产。
请参阅图6所示,开关电器包括壳体100以及位于壳体100上的电操控制组件、主轴170和挂锁组件,其中,主轴170的运动可以实现开关电器的合分闸(合分闸即指合闸或分闸)动作,鉴于远程控制的需求,通常采用电信号控制电动设备以电动的方式驱动主轴170朝向合闸方向或分闸方向运动(即主轴170在电操模式下电动合分闸)以此实现开关电器的合闸或分闸。例如:主轴170与开关电器中的动触头驱动连接,由此,在主轴170朝向合闸方向运动时即可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合闸,在主轴170朝向分闸方向运动时即可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闸。应当理解的是,作为双电源转换开关时,本申请中的分闸位置即指双分位,双电源转换开关位于双分位时,代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均与负载断开。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6,在壳体100的侧面106设置主轴安装孔103,主轴170对应转动安装于主轴安装孔103内,从而使得主轴170位于壳体100的侧面106,由此,主轴170在电操模式或后续实施例中的手操模式下,可以通过相对壳体100转动的方式实现合闸或分闸。
请参阅图4和图6,在壳体100上设置有电操控制组件,电操控制组件可以控制主轴170的电操模式,包括开启主轴170的电操模式和切断主轴170的电操模式。
请参阅图2、图3和图6,在壳体100的正面105设置挂锁组件,挂锁组件受驱可以在挂锁和解除挂锁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在电操模式下且主轴170位于分闸位置时,挂锁组件可以与电操控制组件建立驱动。
在电操模式下,如图6所示,示出了主轴170处于分闸位置且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的位置,此时,若要进行合闸,可以使得主轴170受电动设备的驱动下朝向合闸位置转动(设置有主轴170的壳体100侧面106为正视视角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直至如图8所示,主轴170处于合闸位置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
在电操模式下,如图6所示,示出了主轴170处于分闸位置且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的位置,此时,若要进行挂锁,以便于实现更加安全的检修等作业,如图7所示,可以由正面105对位于壳体100正面105的挂锁组件直接进行操作,即外力(可以由用户直接施加或通过工具施加)驱动挂锁组件运动,使得挂锁组件从解除挂锁切换至挂锁位置,在挂锁组件运动的过程中,也会驱动电操控制组件,从而使得电操控制组件切断主轴170的电操模式,使得主轴170保持在分闸位置无法被电动设备驱动合闸,避免在检修等作业时,由于误操作使得主轴170被电动设备驱动意外合闸。并且,在挂锁组件处于挂锁位置时,能够对应与电操控制组件抵持,使得电操控制组件保持在切断主轴170电操模式的位置,由此,便可以使得只要挂锁组件处于挂锁位置,便能够保证主轴170处于分闸位置,且主轴170的电操模式被电操控制组件切断。由此,能够使得处于挂锁状态下的开关电器提高检修等作业时的安全性。
综上,本申请通过挂锁组件能够提高检修等作业时的安全性,同时,在设置时,将挂锁组件设置于壳体100的正面105,由此,在用户操作时,能够以正对的方式和较大的操作空间对挂锁组件进行方便且直接的操作,保证了侧面106操作产品中挂锁组件的操作便利性。此外,本申请能够有效简化实现挂锁功能的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实现挂锁功能的部件的占用体积,有利于开关电器的小型化。
应当理解的是,主轴170的电操模式被电操控制组件切断,可以是电动设备和主轴170之间的物理传动关系被切断,也可以是电动设备的控制回路的供电被切断,使得电动设备无法通电,继而无法动作。
请参阅图2、图3和图6,挂锁组件包括挂锁件110和第二弹性件140,挂锁件110与电操控制组件可以在需要时驱动配合,第二弹性件140的一端连接于挂锁件110,第二弹性件140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100,以此,第二弹性件140可以向挂锁件110提供复位力,在复位力的作用下,挂锁件110具有保持在解除挂锁位置的趋势,例如在挂锁件110受驱由解除挂锁位置运动至挂锁位置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件140储能,通过锁具将挂锁件110锁定以使挂锁件110保持在挂锁位置,第二弹性件140无法释能;而在锁具去除后,挂锁件110解除锁定,第二弹性件140释能,带动挂锁件110由挂锁位置复位至解除挂锁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2、图3和图6,挂锁件110可以滑动设置于壳体100,由此,在如图6所示状态时,挂锁件110缩回壳体100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如图7所示,外力沿竖向提起挂锁件110,使得挂锁件110通过运动切换至挂锁位置。具体的:请参阅图1,在壳体100上设置有滑块101,请参阅图2和图3,在挂锁件110上设置有滑孔113,如图6所示,将挂锁件110的滑孔113和滑块101装配,使得挂锁件110可以沿竖向相对壳体100滑动,进而切换挂锁位置和解除挂锁位置。如图1,在壳体100上还设置有拉簧固定柱102,如图2和图3所示,在挂锁件110上设置有拉簧固定孔114,如图6所示,第二弹性件140为拉簧,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拉簧固定孔114,拉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拉簧固定柱10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具锁定挂锁件110的方式可以是:在挂锁件110上设置有锁孔112,当挂锁件110被竖向提起至挂锁位置时(如图7所示状态),锁具可以穿过挂锁件110上设置的锁孔112,将挂锁件110锁定,使其无法缩回壳体100处于解除挂锁位置。
请参阅图4所示,电操控制组件具有第一延伸部121,第一延伸部121具有驱动面1212和抵持面1211,驱动面1212和抵持面1211可以沿挂锁件110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在电操模式下且主轴170处于分闸位置时,挂锁组件受驱朝向挂锁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挂锁组件先与驱动面1212接触,并通过驱动面1212驱动电操控制组件从而切断主轴170的电操模式,然后挂锁组件再与抵持面1211抵持,从而使得电操控制组件保持在切断主轴170的电操模式的位置。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挂锁件110上具有作用部,作用部具有滑动面119和止位面111,如图4所示,电操控制组件包括电操控制件120和第一弹性件150(图4中未示出),如图6所示,在挂锁件110处于解除解锁位置时,挂锁件110的作用部上的滑动面119与电操控制件120上的驱动面1212配合,当挂锁件110受驱向上提起的过程中,作用部上的滑动面119先与驱动面1212接触并经驱动面1212推动电操控制件120运动,在电操控制件120切断主轴170的电操模式后,滑动面119与驱动面1212分离,然后,作用部上的止位面111与电操控制件120上的抵持面1211接触并抵持,由此,使得电操控制件120处于切断的位置。
如图6所示,在挂锁件110切换至挂锁位置的过程中,会驱动电操控制件120运动,由此,使得与电操控制件120连接的第一弹性件150储能。如图7所示,挂锁件110处于挂锁位置,此时,挂锁件110与电操控制件120抵持,从而使得电操控制件120保持于切断主轴170电操模式的位置,第一弹性件150无法释能;当挂锁件110切换至解除挂锁位置时,挂锁件110解除与电操控制件120的抵持,此时,第一弹性件150释能,从而带动电操控制件120复位,从而开启主轴170的电操模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电操控制件120上的驱动面1212为导向斜面或导向弧面,利用斜面或弧面从而使得电操控制件120能够在挂锁件110的作用部的驱动下产生位移。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作用部上的滑动面119为滑动斜面,由此,能够提高挂锁件110驱动电操控制件120时的顺畅性。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壳体100上还设置有与电操控制组件配合的行程开关160,行程开关160可以根据需求向电动设备的控制回路发出电信号,以此在行程开关160被电操控制组件作用时,对应发出切断信号,由此,切断电动设备的控制回路的供电,使得主轴170无法被电动设备驱动合分闸。具体的:如图4所示,电操控制组件具有第二延伸部122,由此,如图6至图7所示,在挂锁组件挂锁的过程中,驱动电操控制组件时,可以带动第二延伸部122,使其作用于行程开关160,由此触发行程开关160,从而切断主轴170的电操模式。
同理,为了保证在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且主轴170处于电操模式下,主轴170的正常电动合分闸,无论主轴170处于合闸位置或是分闸位置,均应当使得电操控制组件上的第二延伸部122不作用于行程开关16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行程开关160可以是微动开关、接近开关等。
如图6所示,电操控制组件沿主轴170的轴向滑动套设于主轴170外周,由此,在挂锁组件驱动电操控制组件时,电操控制组件可以相对主轴170的轴向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延伸部122作用于行程开关160,从而切断主轴170的电操模式。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电操控制件120上设置有通孔,电操控制件120通过通孔套设于主轴170的外周,行程开关160安装至壳体100,且行程开关160位于电操控制件120靠近壳体100的一侧,对应的,第二延伸部122朝向行程开关160延伸,在电操模式开启时,第二延伸部122与行程开关160分离,在挂锁组件沿电操控制件120的驱动面1212驱动电操控制件120时,电操控制件120相对主轴170朝向靠近壳体100的方向滑动,以此使得第二延伸部122作用于行程开关160,从而切断主轴170的电操模式。
如图4所示,设置于电操控制件120上的通孔可以是方轴孔124,对应的主轴170可以是方轴,由此,在电操控制件120通过方轴孔124套设于主轴170外周时,既能够使得电操控制件120可以在挂锁件110的驱动下相对主轴170的轴向滑动,同时,也能够在主轴170进行合闸或分闸时,带动电操控制组件沿主轴170的转动方向与主轴170同步转动。具体的:如图4所示,电操控制件120上具有第三延伸部123,对应的,如图3所示,在挂锁件110上具有第一卡接台118,如图6所示,主轴170位于分闸位置,在主轴170处于电操模式且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时,主轴170受驱由分闸位置朝向合闸位置转动(设置有主轴170的壳体100侧面106为正视视角时,主轴17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电操控制件120跟随主轴170同步转动,在主轴170处于合闸位置时,如图8所示,电操控制件120上的第三延伸部123会与挂锁件110上的第一卡接台118卡接,由此,限制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即在主轴170处于合闸位置时,挂锁件110无法切换至挂锁位置,由此,避免在合闸位置出现挂锁的情况,使得挂锁时,主轴170必须处于分闸位置。当然,在主轴170受驱由合闸位置朝向分闸位置转动时,电操控制件120跟随主轴170同步转动,对应的,能够使得第三延伸部123与第一卡接台118解除卡接。
如图6和图9所示,主轴170还具有可手动合闸的手操模式,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主轴170的侧面106设置有用于插设手柄180的插孔171,当需要主轴170处于手操模式时,如图9所示,对应的可以将手柄180插设于插孔171内,进而扳动手柄180对应带动主轴170进行合闸。
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实现主轴170的手操模式和电操模式的切换,还可以对应设置有手操控制件130,如图5所示,手操控制件130上开设有轴孔134,如图6所示,手操控制件130可以通过轴孔134沿主轴170的轴向滑动套设于主轴170外周,手操控制件130位于电操控制件120的外侧。如图5所示,手操控制件130可以仅相对主轴170轴向滑动,因此,可以在手操控制件130上设置有第二凸部132,对应的,如图1所示,在壳体100上设置有容置第二凸部132的滑槽104,由此,通过滑槽104和第二凸部132的配合,使得手操控制件130仅可相对于主轴170轴向滑动,无法跟随主轴170转动。如图5所示,为了避免手操控制件130跟随主轴170转动,还可以使得轴孔134为圆轴孔134。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第二凸部132与壳体100上的滑槽104配合,还可以在电操控制件120上开设弧形让位孔125,由此,第二凸部132可以穿过弧形让位孔125插入滑槽104内。同时,鉴于手操控制件130仅具有沿主轴170轴向滑动的自由度,而电操控制件120同时具有沿主轴170轴向滑动的自由度以及跟随主轴170转动的自由度,因此,弧形让位孔125可以避免手操控制件130和电操控制件120的运动干涉。
如图6所示,在电操控制组件和手操控制件130均套设于主轴170时,电操控制件120内侧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50,第一弹性件150可推动电操控制件120与手操控制件130抵接,通过第一弹性件150施加于电操控制件120的复位力,可以使得电操控制件120具有处于开启主轴170电操模式位置的趋势,同时,也可以使手操控制件130在电操控制件120的推动下具有处于切断主轴170手操模式位置的趋势,换言之,如图6所示,在电操控制件120未被挂锁件110驱动且手操控制件130未被驱动时,由于第一弹性件150的复位力,电操控制件120和手操控制件130均处于靠近主轴170外侧端头的初始位置,此时,电操控制件120开启主轴170的电操模式,手操控制件130切断主轴170的手操模式。
如图7所示,在挂锁组件受驱运动至挂锁位置时,对应的,手操控制件130与挂锁组件抵持,使手操控制件130保持切断主轴170的手操模式,此时,主轴170的电操模式被切断,主轴170的手操模式也被切断,主轴170均无法被电操或手操驱动进行合闸,由此,能够保证检修时的安全性。
如图6所示,此时主轴170处于电操模式,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当需要将主轴170的电操模式切换为手操模式时,如图9所示,可以将手柄180插设于主轴170侧面106的插孔171内,在手柄180插设于插孔171内的过程中,对应的,手柄180会驱动手操控制件130朝向靠近电操控制件120的方向运动,并随之推动电操控制件120同步运动,此时,第一弹性件150储能,当手柄180插设到位后,手操控制件130开启主轴170的手操模式,同时,电操控制件120上的第三延伸部123作用于行程开关160,从而使得电操控制件120切断主轴170的电操模式,由此,完成主轴170由电操模式切换至手操模式。当需要由手操模式切换为电操模式时,对应的,可以从插孔171内拔出手柄180,由此,电操控制件120和手操控制件130在第一弹性件150的释能下复位至初始位置,即电操控制件120开启主轴170的电操模式,手操控制件130切断主轴170的手操模式。
为了便于手柄180对手操控制件130的驱动以使主轴170切换至手操模式,如图6所示,可以使得手操控制件130在处于切断手操模式的位置时,半遮盖主轴170侧面106的插孔171,手操控制件130具有推动面133,手柄180的端部设置为尖端,由此,在手柄180插设至插孔171的过程中,对应由尖端的斜面作用于推动面133,从而推动手操控制件130沿主轴170的轴向滑动,一来对手柄180的尖端让位,二来可以使得手操控制件130开启主轴170的手操模式。
在手操模式下,如图9所示,主轴170处于分闸位置,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当需要合闸时,通过扳动手柄180带动主轴170朝向合闸位置转动,如图10所示,主轴170处于合闸位置。当需要分闸时,可以在分闸机构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至分闸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主轴170由电操模式切换为手操模式时,在主轴170的合分闸过程中,电操控制件120上的第二延伸部122始终作用于行程开关160,以保证主轴170的电操模式被始终切断。此外,在手操模式下,当主轴170朝向合闸位置转动时,对应的电操控制件120跟随主轴170同步转动,当主轴170处于合闸位置时,电操控制件120上的第三延伸部123与挂锁件110上的第一卡接台118卡接,由此,限制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即在主轴170处于合闸位置时,挂锁件110无法切换至挂锁位置。
如图5所示,手操控制件130具有第一凸部131,如图2所示,挂锁件110具有限位面117和第二卡接台115,如图7所示,在挂锁组件受驱挂锁时,手操控制件130的第一凸部131与挂锁组件的限位面117抵持,由此,使得手操控制件130保持在切断主轴170的手操模式的位置。如图9所示,在电操模式下且挂锁组件解除挂锁时,手操控制件130受驱沿主轴170的轴向朝向靠近电操控制件120的方向滑动从而开启主轴170的手操模式,同时带动第一凸部131,使得第一凸部131滑动至挂锁件110的第二卡接台115的正上方,并与其卡接,如此便可以使得挂锁件110无法被提起,从而限制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即在手操模式下,无论主轴170处于分闸或合闸位置,挂锁件110均无法切换至挂锁位置(手操控制件130不跟随主轴170转动)。由此,保证了手操模式的优先级最高。
如图2所示,在挂锁件110的第二卡接台115靠近手操控制件130的一侧设置有让位斜面116,通过让位斜面116能够使得第一凸部131滑动至第二卡接台115上方的顺畅性。
此外,本申请通过挂锁组件、手操控制件130和电操控制组件便能够实现挂锁功能,从而能够有效简化实现挂锁功能的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实现挂锁功能的部件的占用体积,有利于开关电器的小型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00)的电操控制组件,在所述壳体(100)侧面(106)设置可在电操模式下电动合分闸的主轴(170),所述电操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主轴(170)的电操模式,在所述壳体(100)正面(105)设置有与所述电操控制组件配合的挂锁组件,在所述电操模式下且所述主轴(170)位于分闸位置时,所述挂锁组件受驱挂锁并驱动所述电操控制组件切断所述主轴(170)的电操模式以与所述电操控制组件抵持,使所述电操控制组件保持切断所述主轴(170)的电操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操控制组件具有第一延伸部(121),所述第一延伸部(121)具有驱动面(1212)和抵持面(1211),在所述挂锁组件受驱挂锁时,先经所述驱动面(1212)驱动所述电操控制组件切断所述主轴(170)的电操模式,再与抵持面(1211)抵持使所述电操控制组件保持切断所述主轴(170)的电操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面(1212)为导向斜面或导向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0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操控制组件配合的行程开关(160),所述电操控制组件具有第二延伸部(122),在所述挂锁组件驱动所述电操控制组件时,带动所述第二延伸部(122)作用于所述行程开关(160)以通过所述行程开关(160)切断所述主轴(170)的电操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操控制组件沿所述主轴(170)的轴向滑动套设于所述主轴(170)外周,在所述挂锁组件驱动所述电操控制组件时,所述电操控制组件相对所述主轴(170)的轴向滑动以切断所述主轴(170)的电操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70)可相对所述壳体(100)转动以合闸或分闸,所述电操控制组件沿所述主轴(170)转动方向与所述主轴(170)同步转动,所述电操控制组件具有第三延伸部(123),在所述电操模式下且所述挂锁组件解除挂锁时,所述主轴(170)受驱合闸并带动所述电操控制组件的第三延伸部(123)与所述挂锁组件卡接,以限制所述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70)还具有可手动合分闸的手操模式,所述开关电器还包括沿所述主轴(170)的轴向滑动套设于所述主轴(170)外周的手操控制件(130),所述手操控制件(130)与所述电操控制组件驱动配合;在所述挂锁组件受驱挂锁时,所述手操控制件(130)与所述挂锁组件抵持,使所述手操控制件(130)保持切断所述主轴(170)的手操模式;
在所述电操模式下且所述挂锁组件解除挂锁时,所述手操控制件(130)受驱建立所述主轴(170)的手操模式,并由所述手操控制件(130)带动所述电操控制组件切断所述主轴(170)的电操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操控制件(130)具有第一凸部(131),在所述挂锁组件受驱挂锁时,所述手操控制件(130)的第一凸部(131)与所述挂锁组件抵持;在所述电操模式下且所述挂锁组件解除挂锁时,所述手操控制件(130)受驱开启所述主轴(170)的手操模式,并使所述第一凸部(131)与所述挂锁组件卡接,以限制所述挂锁组件处于解除挂锁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操控制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操控制件(120)和第一弹性件(150),所述电操控制件(120)与所述手操控制件(130)同轴套设于所述主轴(170)的外周,所述第一弹性件(150)用于向所述电操控制件(120)提供复位力,以使所述电操控制件(120)具有开启所述主轴(170)电操模式的趋势和使所述手操控制件(130)具有切断所述主轴(170)手操模式的趋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锁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挂锁件(110)和第二弹性件(140),所述第二弹性件(140)用于向所述挂锁件(110)提供复位力。
CN202221912379.XU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开关电器 Active CN218182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2379.XU CN218182084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开关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2379.XU CN218182084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开关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2084U true CN218182084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2379.XU Active CN218182084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开关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2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66651C (en) Remotely-operated switchgear racking device and a moun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EP3332926B1 (en) Utility knife
KR101809389B1 (ko) 회로 차단기 장치
US5495388A (en) Disconnectable switch
KR101638648B1 (ko) 자물쇠 박스
CN113053687B (zh) 一种可远程解锁释能的控制机构及旋转开关
CN218182084U (zh) 一种开关电器
JP2008092669A (ja) 引出し形受配電機器の鎖錠装置
JP2002369321A (ja) 引出形電気機器ユニットのロック装置
CN211173483U (zh) 电子挂锁
KR100788434B1 (ko) 개폐기용 조작기
CN109273302A (zh) 一种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
CN117476379A (zh) 一种开关电器
CN208889525U (zh) 一种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
CN215418002U (zh) 一种防止二次合闸的联锁装置
CN215183673U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CN201820660U (zh) 负荷开关及熔断器组合柜五防联锁操作装置
CN218102859U (zh) 一种带手动优先的电动推进机构
CN220121700U (zh) 自动转换开关的联锁机构和具有其的自动转换开关
CN219420079U (zh) 一种手动优先的底盘车中门联锁
CN220208873U (zh) 一种储能型电操的锁板机构
CN115579254B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7740415U (zh) 隔离开关闭锁装置
CN218676850U (zh) 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和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14477106U (zh)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快速切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