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3673U - 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3673U
CN215183673U CN202121421033.5U CN202121421033U CN215183673U CN 215183673 U CN215183673 U CN 215183673U CN 202121421033 U CN202121421033 U CN 202121421033U CN 215183673 U CN215183673 U CN 215183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operating
state
lock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10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勇
吴仁争
黄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eny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eny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enyi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eny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210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3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3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3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推杆,所述操作转轴从断开状态转动到闭合状态后,所述操作转轴推动储能推杆使储能转轴移动到储能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旋转开关的壳体内增设储能机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当需要快速切断,而储能机构可以通过操作操作转轴实现储能,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开关大多是利用人工去进行操作来实现开启和关闭电路,随着电气应用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开关的功能、安全操作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光伏电站上的应用。光伏电站面积大、距离远,作为旋转隔离开关,本身是用来切断故障电路来保证电气电路和人身安全,例如当光伏组件出现火灾时,需要及时关闭电路降低损失,利用人工去操作旋转开关,很难做到快速切断电路,保障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储能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可转动具有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所述储能机构具有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当所述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所述操作机构可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转动切换,当储能机构从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转变时,所述储能机构可驱动闭合状态的操作机构使其断开;
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轴,手动操作转动所述操作转轴可使操作机构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转轴、第二储能元件,所述储能转轴具有释能位置和转动后使第二储能元件储能的储能位置;
还包括有储能锁定机构和断开操动机构,当所述储能转轴位于储能位置时,所述储能锁定机构对储能转轴形成锁定作用使储能转轴保持储能位置,所述断开操动机构可驱动储能锁定机构使储能锁定机构解除对储能转轴的锁定作用;
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推杆,所述储能推杆与储能转轴以及与壳体之间设有导向限位配合结构,所述导向限位配合结构为限位导向滑槽和导向限位柱插接配合,在操作转轴从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转动切换的移动路径中,所述储能推杆的部分部位位于所述操作机构的部分部位从断开状态向切换状态移动的方向一侧,以及当所述操作转轴从断开状态转动到闭合状态后,所述操作转轴推动储能推杆使储能转轴移动到储能位置。
所述操作转轴外周设有用于推动储能推杆的储能推块,在操作转轴从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转动切换的移动路径中,所述储能推杆的端部位于储能推块向闭合转动的方向一侧。
所述储能机构位于所述操作机构的一侧,所述储能机构外周设有推动部,所述操作机构外周设有被推动部,当所述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所述推动部避开所述被推动部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转动切换的移动路径;当所述操作机构为闭合状态时,所述被推动部位于所述推动部在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之间转动切换的移动路径。
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座,所述被推动部为设置在操作转座外周的若干凹齿槽;所述推动部为储能机构外周对应凹齿槽高度设置的若干凸齿块;当所述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储能机构外周连续的若干凸齿块与操作转座外周连续的若干凹齿槽为分开;当储能机构从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转变时,储能转座关于其轴心转动,其外周连续的若干凸齿块可与闭合状态的操作转座外周连续的若干凹齿槽啮合。
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转座,所述若干凸齿块为设置在储能转座外周;所述储能转轴与储能转座同心设置,当储能机构从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转变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储能转轴带动储能转座转动;所述储能转轴朝向储能转座的一侧设有储能转座推动块,所述储能转座上设有与储能转座推动块配合的被动推块,当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被动推块位于储能转座推动块向释能转动的方向的一侧,当储能机构从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转变的至少部分路径中,储能转座推动块向释能转动推动被动推块。
所述储能锁定机构为储能锁定件,所述储能转轴上设有储能锁定凹槽,当所述储能转轴位于储能位置时,所述储能锁定件部分位于储能锁定凹槽内对储能转轴形成锁定作用使储能转轴保持储能位置,所述断开操动机构可驱动储能锁定件使储能锁定件离开储能锁定凹槽解除对储能转轴的锁定作用。
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座、设置在操作转轴和操作转座之间的用于驱动所述操作转座转动的第一储能元件以及用于锁定操作转座的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所述操作转座上设有凸起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两侧形成对操作转座的锁定;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位置时,通过抬起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可解除对操作转座的锁定;当操作机构位于断开位置时,通过抬起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可解除对操作转座的锁定。
所述止动装置为止动件,所述止动件相对壳体不可转动;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分别为止动件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支臂端部形成的凸块,止动件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支臂表面上分别设有与第一解锁块配合的第一解锁推动凸块和第二解锁推动凸块,当第一解锁块位于第一解锁推动凸块或第二解锁推动凸块下方位置,则对应的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或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则相应抬起。
还包括有脱扣连杆;所述脱扣连杆具有正常位置和脱扣位置,所述断开操动机构可带动脱扣连杆在正常位置和脱扣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操作机构为闭合位置时,使所述脱扣连杆从正常位置切换到脱扣位置过程中,所述脱扣连杆使止动件解除对操作转座的锁定。
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所在支臂的外侧设有脱扣凸块,所述断开操动机构包括连杆驱动件,所述脱扣连杆的中部与壳体铰接,所述脱扣连杆一端位于脱扣凸块的下方,另一端位于连杆驱动件的一侧,驱动所述连杆驱动件向脱扣连杆方向移动,可使脱扣连杆抬起脱扣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旋转开关的壳体内增设储能机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当需要快速切断,而储能机构可以通过操作操作转轴实现储能,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旋转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旋转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a)以及壳体中上盖内壁的结构示意图(b),其中为了便于理解,(b)为镜像处理后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旋转开关中操作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旋转开关中操作机构中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a)止动件;(b)为操作转轴;(c)为第一储能元件;(d)为操作转座;
图5为一种实施例中电磁驱动机构与操作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关中储能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关中储能机构中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a)储能推杆;(b)为储能转轴;(c)为第二储能元件;(d)为储能转座;
图8为一种实施例中储能转座与操作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a)为储能状态下的位置关系;(b)为释能状态下的位置关系;
图9为一种实施例中电磁驱动机构与操作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1,联动凸块;102,限位导向滑槽;104,第二立板;2,止动件;201,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2,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3,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4,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5,联动凹槽;206,脱扣凸块;3,操作转轴;301,第一解锁块;302,定位柱;303,第一扭簧驱动臂;304,储能推块;4,第一储能元件;401,第一扭臂;402,第二扭臂;5,操作转座;501,第一限位块;502,第二限位块;503,第二扭簧驱动臂;504,定位圆环座;505,凹齿槽;6,电磁驱动机构;601,电磁驱动杆;7,连杆驱动件;8,脱扣连杆;9,储能转轴;901,第三扭簧驱动臂;902,储能转座推动块;903,储能锁定凹槽;904,储能推杆铰接柱;10,第二储能元件;1001,第三扭臂;1002,第四扭臂;11,储能转座;1101,被动推块;1102,凸齿块;12,储能推杆;1201,铰接孔;1202,导向限位柱;13,储能锁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操作机构和储能机构,还包括有电磁驱动机构6,所述储能机构位于操作机构一侧。具体的,壳体1包括上下两部分,上下组装后形成将操作机构和储能机构设置在内腔中的壳体1。
如图3-4所示,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止动件2、操作转轴3、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所述操作转轴3与所述操作转座5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储能元件4设置于操作转轴3与所述操作转座5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操作转轴3和所述操作转座5抵接配合,所述止动件2中心与壳体1抵接且相对壳体1不可转动,如图4(a)所示,所述止动件2向操作转座5方向凸起形成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所述操作转座5向止动件2方向凸起形成第一限位块501和第二限位块502,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2两侧,如图4(b)所示,所述操作转轴3上设有用于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或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抬起的第一解锁块301,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闭合转向断开/断开转向闭合时,所述第一解锁块301可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抬起。操作转轴3一端穿过止动件2和壳体,用于手动转动操作闭合/断开。
如图2(b)所示,所述壳体1内壁上设有联动凸块101,如图4(a)所示,所述止动件2上设有与联动凸块101配合的联动凹槽205,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分别为止动件2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支臂端部形成的凸块,同时,止动件2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支臂下侧表面上分别设有与第一解锁块301配合的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和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当第一解锁块301滑到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或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下方位置,则对应的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或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则相应抬起。如图4(b)所示,所述操作转轴3上设有用于与操作转座5同心定位配合的定位柱302、用于与第一储能元件4的第一扭臂401配合的第一扭簧驱动臂303、用于抬高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的第一解锁块301;如图4(c)所示,所述第一储能元件4为储能扭簧,其包括第一扭臂401、第二扭臂402;如图4(d)所示,所述操作转座5上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2、用于与第一储能元件4的第二扭臂402配合的第二扭簧驱动臂503以及与定位柱302同心插接定位配合的定位圆环座504。
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断开转向闭合的过程中,首先操作转轴3的第一扭簧驱动臂303带动第一扭臂401转动,第一储能元件4开始储能,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解锁块301与止动件2配合,当第一解锁块301滑到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下方位置,先使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抬起,然后在操作转轴3接近于转过到闭合位置时,第一解锁块301转动到位于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下方位置,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抬起,此时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在第二扭簧驱动臂503的带动下,旋转至闭合状态,断开过程则为反向。
如图4(a)所示,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所在支臂的外侧设有脱扣凸块206,如图5所示,所述电磁驱动机构6包括有电磁驱动杆601,所述电磁驱动杆601上设有连杆驱动件7,所述壳体1内设有脱扣连杆8,脱扣连杆8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所述脱扣连杆8一端位于脱扣凸块206的下方,另一端位于连杆驱动件7的下方,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电磁驱动杆601下降,带动连杆驱动件7下降,脱扣连杆8位于连杆驱动件7的下方的一端随之下降,因为所述脱扣连杆8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所以脱扣连杆8位于脱扣凸块206的下方的一端向上抬起,推动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向上抬起,此时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
如图6所示,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转轴9、第二储能元件10、储能转座11、储能推杆12,如图7(b)所示,所述储能转轴9上凸起有第三扭簧驱动臂901,所述第二储能元件10为储能扭簧,其上设有第三扭臂1001、第四扭臂1002,所述第三扭臂1001与第三扭簧驱动臂901配合,所述第四扭臂1002与壳体1配合,所述储能转轴9具有非储能位置和带动第三扭臂1001转动使储能扭簧10储能的储能位置;所述储能转轴9与储能转座11同心设置,所述储能转轴9朝向储能转座11的一侧设有储能转座推动块902,所述储能转座11上设有与储能转座推动块902配合的被动推块1101;所述储能转座11外周设有若干凸齿块1102,如图4(d)所示,所述操作转座5外周设有与若干凸齿块1102配合的若干凹齿槽505。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上设有第二立板104,所述第四扭臂1002与第二立板104配合,即在储能转轴9转动过程中,第四扭臂1002与第二立板104保持抵接关系,两者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储能转轴9带动第三扭臂1001转动可使第二储能元件10变形储能。
如图8(a)所示,所述储能机构位于操作机构一侧,当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被动推块1101位于储能转座推动块902释能转动方向的一侧,储能转座11外周的若干凸齿块1102与操作转座5外周的若干凹齿槽505之间没有配合,此时,可以通过操作转轴3完成断开/闭合的操作,当操作机构为闭合状态且储能机构释能时,储能转轴9顺时针转动,带动储能转座11顺时针转动,储能转座11外周的若干凸齿块1102与操作转座5外周的若干凹齿槽505啮合,带动操作转座5逆时针转动,使其转动到分断位置,此时位置关系如图8(b)所示。
如图9所示,所述壳体1内设有储能锁定件13,储能锁定件13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所述储能锁定件13一端位于用于对储能状态下的储能转轴9形成锁定作用,另一端位于连杆驱动件7的下方,如图7(b)和图8所示,所述储能转轴9上侧设有储能锁定凹槽903,当所述储能转轴9位于储能位置时,所述储能锁定件13远离连杆驱动件7的一端位于储能锁定凹槽903内,对储能转轴9形成锁定,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远程的断开指令信号时,电磁驱动杆601下降,带动连杆驱动件7下降,储能锁定件13位于连杆驱动件7的下方的一端也随之下降,因为所述储能锁定件13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所以储能锁定件13位于储能锁定凹槽903内的一端向上抬起,解除对储能转轴9的锁定作用,此时储能转轴9获得自由。储能锁定件13的动作类似于杠杆,当与连杆驱动件7连接的一端下降时,另一端上升。具体的,储能锁定件13与第二立板104铰接。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具体为通过电磁驱动机构6实现旋转开关的快速分断,具体为正常状态下,储能锁定件13位于储能锁定凹槽903内、脱扣连杆8远离连杆驱动件7的一端位于脱扣凸块206的下方,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收到断开信号时,电磁驱动杆601下降,带动连杆驱动件7使储能机构解锁释能以及使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为可转动的。
如图7所示,所述储能推杆12上设有与储能转轴9铰接的铰接孔1201、凸起的导向限位柱1202,所述壳体1上设有限位导向滑槽102,所述导向限位柱1202位于限位导向滑槽102内,如图8所示,所述储能推杆12的端部与操作转轴3配合,如图4(b)所示,所述操作转轴3外周设有用于推动储能推杆12的储能推块304,如图8(b)所示,在所述操作转轴3为断开状态以及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所述储能推杆12的端部位于储能推块304向闭合转动的方向一侧,转动操作转轴3使其向闭合方向转动时,推动储能推杆12使导向限位柱1202沿限位导向滑槽102滑移,由于储能推杆12与储能转轴9铰接,所以储能推杆12推动储能转轴9转动,直至操作转轴3转动到闭合位置,此时,储能转轴9转动到储能位置,以及储能锁定件13位于储能锁定凹槽903内对储能转轴9形成锁定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驱动机构6接收到信号后,可以实现旋转开关的快速断开,电磁驱动机构6可以通过电路系统实现采用远程控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操作机构、储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可转动具有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所述储能机构具有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当所述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所述操作机构可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转动切换,当储能机构从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转变时,所述储能机构可驱动闭合状态的操作机构使其断开;
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轴(3),手动操作转动所述操作转轴(3)可使操作机构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转轴(9)、第二储能元件(10),所述储能转轴(9)具有释能位置和转动后使第二储能元件储能的储能位置;
还包括有储能锁定机构和断开操动机构,当所述储能转轴(9)位于储能位置时,所述储能锁定机构对储能转轴(9)形成锁定作用使储能转轴(9)保持储能位置,所述断开操动机构可驱动储能锁定机构使储能锁定机构解除对储能转轴(9)的锁定作用;
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推杆(12),所述储能推杆(12)与储能转轴(9)以及与壳体(1)之间设有导向限位配合结构,所述导向限位配合结构为限位导向滑槽和导向限位柱插接配合,在操作转轴(3)从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转动切换的移动路径中,所述储能推杆(12)的部分部位位于所述操作机构的部分部位从断开状态向切换状态移动的方向一侧,以及当所述操作转轴(3)从断开状态转动到闭合状态后,所述操作转轴(3)推动储能推杆(12)使储能转轴(9)移动到储能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转轴(3)外周设有用于推动储能推杆(12)的储能推块(304),在操作转轴(3)从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转动切换的移动路径中,所述储能推杆(12)的端部位于储能推块(304)向闭合转动的方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位于所述操作机构的一侧,所述储能机构外周设有推动部,所述操作机构外周设有被推动部,当所述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所述推动部避开所述被推动部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转动切换的移动路径;当所述操作机构为闭合状态时,所述被推动部位于所述推动部在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之间转动切换的移动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座(5),所述被推动部为设置在操作转座(5)外周的若干凹齿槽(505);所述推动部为储能机构外周对应凹齿槽(505)高度设置的若干凸齿块(1102);当所述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储能机构外周连续的若干凸齿块(1102)与操作转座(5)外周连续的若干凹齿槽(505)为分开;当储能机构从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转变时,储能转座(11)关于其轴心转动,其外周连续的若干凸齿块(1102)可与闭合状态的操作转座(5)外周连续的若干凹齿槽(505)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转座(11),所述若干凸齿块(1102)为设置在储能转座(11)外周;所述储能转轴(9)与储能转座(11)同心设置,当储能机构从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转变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储能转轴(9)带动储能转座(11)转动;所述储能转轴(9)朝向储能转座(11)的一侧设有储能转座推动块(902),所述储能转座(11)上设有与储能转座推动块(902)配合的被动推块(1101),当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被动推块(1101)位于储能转座推动块(902)向释能转动的方向的一侧,当储能机构从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转变的至少部分路径中,储能转座推动块(902)向释能转动推动被动推块(1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锁定机构为储能锁定件(13),所述储能转轴(9)上设有储能锁定凹槽(903),当所述储能转轴(9)位于储能位置时,所述储能锁定件(13)部分位于储能锁定凹槽(903)内对储能转轴(9)形成锁定作用使储能转轴(9)保持储能位置,所述断开操动机构可驱动储能锁定件(13)使储能锁定件(13)离开储能锁定凹槽(903)解除对储能转轴(9)的锁定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座(5)、设置在操作转轴(3)和操作转座(5)之间的用于驱动所述操作转座(5)转动的第一储能元件(4)以及用于锁定操作转座(5)的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所述操作转座(5)上设有凸起的第一限位块(501)和第二限位块(502),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2)两侧形成对操作转座(5)的锁定;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位置时,通过抬起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可解除对操作转座(5)的锁定;当操作机构位于断开位置时,通过抬起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可解除对操作转座(5)的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为止动件(2),所述止动件(2)相对壳体(1)不可转动;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分别为止动件(2)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支臂端部形成的凸块,止动件(2)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支臂表面上分别设有与第一解锁块(301)配合的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和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当第一解锁块(301)位于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或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下方位置,则对应的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或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则相应抬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脱扣连杆(8);所述脱扣连杆(8)具有正常位置和脱扣位置,所述断开操动机构可带动脱扣连杆(8)在正常位置和脱扣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操作机构为闭合位置时,使所述脱扣连杆(8)从正常位置切换到脱扣位置过程中,所述脱扣连杆(8)使止动件(2)解除对操作转座(5)的锁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所在支臂的外侧设有脱扣凸块(206),所述断开操动机构包括连杆驱动件(7),所述脱扣连杆(8)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所述脱扣连杆(8)一端位于脱扣凸块(206)的下方,另一端位于连杆驱动件(7)的一侧,驱动所述连杆驱动件(7)向脱扣连杆(8)方向移动,可使脱扣连杆(8)抬起脱扣凸块(206)。
CN202121421033.5U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Active CN215183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1033.5U CN21518367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1033.5U CN21518367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3673U true CN21518367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2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1033.5U Active CN21518367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36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3645A (zh) * 2021-12-30 2022-04-19 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转换开关的传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3645A (zh) * 2021-12-30 2022-04-19 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转换开关的传动装置
CN114373645B (zh) * 2021-12-30 2023-06-27 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转换开关的传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53687B (zh) 一种可远程解锁释能的控制机构及旋转开关
CN109712839B (zh) 一种用于旋转式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15183673U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CN107068438B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装置
CN113782377B (zh) 一种可快速切断的旋转开关
CN113963978B (zh) 一种旋转开关
CN113053689B (zh)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快速切断结构
CN202210497U (zh) 断路器用锁定及解锁机构
CN113314371A (zh)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快速切断装置
CN113096999A (zh) 一种单储能元件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CN215933454U (zh) 一种可快速切断的旋转开关
CN113053688B (zh) 一种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
CN214477106U (zh)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快速切断装置
CN214898201U (zh) 一种单储能元件的可快速切断旋转开关
CN216435821U (zh) 一种分闸与合闸一体式机构
US6505405B2 (en) Electric can opener
CN215220627U (zh)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的锁定系统
CN210296222U (zh) 真空断路器联锁机构
CN219759431U (zh) 一种可自由脱扣的旋转开关
CN115719695B (zh) 断路器用机械联锁装置
CN215496508U (zh)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CN216902654U (zh) 一种脱扣装置和隔离开关
CN213401069U (zh) 一种自动重合闸机构和断路器
CN113851340B (zh) 一种三工位操动机构及开关柜
CN218182084U (zh) 一种开关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25000 Wenzhou Bridge Industrial Park, Beibeixiang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Benyi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600 Daqiao Industrial Zone, beibaixiang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BENYI ELECTR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