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6508U -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6508U
CN215496508U CN202121726234.6U CN202121726234U CN215496508U CN 215496508 U CN215496508 U CN 215496508U CN 202121726234 U CN202121726234 U CN 202121726234U CN 215496508 U CN215496508 U CN 215496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block
locking
operat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62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勇
吴仁争
晏礼乐
黄南杰
周奕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eny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eny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enyi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eny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262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6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6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6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轴、操作转座、设置在操作转轴和操作转座之间的用于驱动所述操作转座转动的第一储能元件以及用于锁定操作转座的止动装置,当所述操作机构为闭合状态的位置时,所述操作转座的部分位于操作转轴的部分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转动到断开状态的移动路径上。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在闭合状态的位置时,通过机械结构的配合,转动操作转轴可以同步带动操作转座,这样无需使第一储能元件储能,可实现快速、可靠的切断。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通常包括操作转轴、操作转座、设置在操作转轴和操作转座之间的用于驱动所述操作转座转动的储能元件以及用于锁定操作转座的止动装置,操作通/断时,通过操作转轴带动储能元件储能,操作转座在止动装置的作用下保持不动,在操作转轴接近行程终点时,推动止动装置使操作转座在储能元件释能的作用下转动。在断开时,转动操作转轴的外力需要大于其中储能元件储能的弹力,在需要快速切断的环境下,影响切断速度以及影响切断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轴、操作转座、设置在操作转轴和操作转座之间的用于驱动所述操作转座转动的第一储能元件以及用于锁定操作转座的止动装置,所述操作机构具有断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在所述操作机构在断开状态时和在闭合状态时,所述操作转座被锁定,操作转座保持不动作,转动所述操作转轴使其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转动到断开状态的位置或从断开状态的位置转动到闭合状态的位置使得第一储能元件完成储能后使止动装置解除对操作转座的锁定,操作转座在第一储能元件的作用下转动,当所述操作机构为闭合状态的位置时,所述操作转座的部分位于操作转轴的部分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转动到断开状态的移动路径上。
所述操作转轴与操作转座上下同轴设置,所述操作转轴凸起形成第一驱动臂,所述操作转座凸起形成第二驱动臂,当所述操作机构为闭合状态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驱动臂位于第二驱动臂的内侧或外侧,所述第一驱动臂上设有联动凸块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臂位于联动凸块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转动到断开状态的移动路径上且相邻近设置,或第二驱动臂上设有联动凸块以及所述联动凸块位于第一驱动臂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转动到断开状态的移动路径上且相邻近设置。
所述第二驱动臂上端部分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可在联动凸块推动作用下径向摆动,且第二驱动臂两端的侧面设有第三导向面,所述联动凸块相对靠近闭合状态的位置的一侧侧壁为第二导向面且相对靠近断开状态的位置的一侧侧壁为联动作用面,当操作转座被止动装置锁定的情况下,联动作用面在一定的外力下与第三导向面相互作用可以推开第二驱动臂,当操作转座解除止动装置锁定作用时,联动作用面与第二驱动臂相互作用会直接推动第二驱动臂周向转动。
所述第一储能元件为储能扭簧,其包括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所述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分别位于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的两侧。
一种设有如上所述的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的旋转开关,包括壳体、储能机构、驱动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包括第二储能元件、储能锁块,所述第二储能元件具有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当所述第二储能元件从储能状态切换为释能状态时,所述第二储能元件驱动闭合状态下的操作转轴使其转动到断开状态的位置;
所述储能锁块具有对储能状态的第二储能元件形成锁定作用使其保持储能状态的锁定位置和解除对储能状态的第二储能元件的锁定作用使其释能的解锁位置;
还包括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可对锁定位置的储能锁块驱动使其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以及,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可对止动装置驱动使其解除对在闭合状态时的操作转座的锁定作用。
所述第二储能元件为扭簧,其两端分别为固定臂和储能臂,所述固定臂的位置相对壳体固定,所述储能臂具有储能位置和释能位置,当储能臂为储能位置及储能锁块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储能锁块对储能臂形成限位使其保持储能位置,当储能锁块移动到解锁位置,解除对储能臂的限位作用。
所述储能锁块上设有储能锁槽,当储能臂为储能位置及储能锁块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储能臂位于储能锁槽内,以及当储能锁块移动到解锁位置,储能臂离开储能锁槽。
所述储能锁块与壳体之间设有弹性件,在该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储能锁块保持锁定位置,克服该弹性件的作用力推动储能锁块可使其移动到解锁位置,还包括脱扣连杆,所述脱扣连杆的中部与壳体铰接,所述脱扣连杆的一端位于储能锁块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脱扣连杆使其绕铰接部位转动推动储能锁块使其移动到解锁位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驱动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有电磁驱动杆,所述脱扣连杆远离储能锁块的一端与电磁驱动杆的外端部配合,当电磁驱动机构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电磁驱动杆动作推动脱扣连杆使脱扣连杆绕其与壳体铰接的铰接轴转动。
所述止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所述操作转座上设有凸起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两侧形成对操作转座的锁定;
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位置时,通过抬起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可解除对操作转座的锁定;
当操作机构位于断开位置时,通过抬起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可解除对操作转座的锁定;
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上设有用于被推动抬起的脱扣凸块,所述储能锁块上对应所述脱扣凸块设有脱扣推动部,当所述储能锁块为锁定位置时,所述脱扣凸块位于脱扣推动部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的路径上,当述储能锁块为解锁位置,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被抬起解除对操作转座的锁定。
所述止动装置为止动件,所述止动件相对壳体不可转动;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分别为止动件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支臂端部形成的凸块,所述操作转轴凸起形成第一解锁块,所述止动件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支臂表面上分别设有与第一解锁块配合的第一解锁推动凸块和第二解锁推动凸块,当第一解锁块位于第一解锁推动凸块或第二解锁推动凸块下方位置,则对应的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或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则相应抬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在闭合状态的位置时,通过机械结构的配合,转动操作转轴可以同步带动操作转座,这样无需使第一储能元件储能,可实现快速、可靠的切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止动件(a)、第一操作转轴(b)、第一储能元件(c)、操作转座(d)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操作转轴与操作转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a)为操作机构为断开状态的位置;(b)为手动旋转第一操作转轴从断开状态的位置至闭合状态的位置;(c)为操作机构为闭合状态的位置;(d)为手动旋转第一操作转轴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至断开状态的位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操作转轴(a)、齿条(b)、中壳体(c)、储能锁块(d)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操作第二操作转轴使第二储能元件完成储能的状态示意图,(a)为0°闭合位置;(b)为d°的位置;(c)为a°的闭合位置;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驱动脱扣连杆实现脱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1,上壳体;102,中壳体;103,下壳体;104,齿条限位滑槽;105,扭簧限位块;106,储能锁定推块;107,第一导向面;108,支撑平面;2,止动件;201,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2,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3,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4,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5,联动凹槽;206,脱扣凸块;207,复位凹槽;3,第一操作转轴;301,第一解锁块;302,定位柱;303,第一驱动臂;304,联动凸块;305,第二导向面;306,联动作用面;4,储能元件;401,第一扭臂;402,第二扭臂;5,操作转座;501,第一限位块;502,第二限位块;503,第二驱动臂;504,定位圆环座;505,第三导向面;6,电磁驱动机构;601,电磁驱动杆;602,作用弹簧;603,连接凹槽;7,第二储能元件;8,第二操作转轴;801,齿轮部;802,储能推块;803,锁定推块通孔;9,齿条;901,释能推块;10,储能锁块;1001,储能锁槽;1002,脱扣推动部;13,脱扣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操作机构、电磁驱动机构6、储能机构。所述壳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壳体101、中壳体102、下壳体103,其中,上壳体101与中壳体102之间形成上层空腔,中壳体102与下壳体103之间形成下层空腔,其中,操作机构设置于下层空腔,储能机构设置于上层空腔。
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止动件2、第一操作转轴3、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所述第一操作转轴3与所述操作转座5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储能元件4设置于第一操作转轴3与所述操作转座5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操作转轴3和所述操作转座5抵接配合,所述止动件2中心与壳体1抵接且相对壳体1不可转动,所述止动件2向操作转座5方向凸起形成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所述操作转座5向止动件2方向凸起形成第一限位块501和第二限位块502,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2两侧,所述第一操作转轴3上设有用于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抬起的第一解锁块301,在所述第一操作转轴3从闭合转向断开/断开转向闭合时,所述第一解锁块301可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抬起。第一操作转轴3一端穿过止动件2和壳体,用于手动转动操作闭合/断开。
所述壳体1内壁上设有联动块,如图3(a)所示,所述止动件2上设有与联动块配合的联动凹槽205,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分别为止动件2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支臂端部形成的凸块,同时,止动件2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支臂下侧表面上分别设有与第一解锁块301配合的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和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当第一解锁块301滑到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或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下方位置,则对应的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或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则相应抬起。如图3(b)所示,所述操作转轴3上设有用于与操作转座5同心定位配合的定位柱302、用于与第一储能元件4的第一扭臂401配合的第一驱动臂303、用于抬高第二卡簧204的第一解锁块301,如图3(c)所示,所述第一储能元件4为储能扭簧,其包括第一扭臂401、第二扭臂402;如图3(d)所示,所述操作转座5上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2、用于与第一储能元件4的第二扭臂402配合的第二驱动臂503以及与定位柱302同心插接定位配合的定位圆环座504。
所述第一解锁块301与止动件2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支臂配合,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闭合状态转向断开状态和从断开状态转向闭合状态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第一解锁块301沿两个支臂接近操作转座5的一侧表面滑移,当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闭合状态转向断开状态和从断开状态转向闭合状态接近终点时,所述第一解锁块301分别位于一侧支臂的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和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下方位置,对应的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或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则相应抬起。进一步的,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和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两侧均为复位凹槽207,当第一解锁块301不与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和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相互作用时,第一解锁块301位于复位凹槽207内,第一解锁块301对止动件2不形成推力,避免止动件2在长时间推动作用下弹性减弱。
如图4所示,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断开转向闭合的过程中,首先操作转轴3的第一扭簧驱动臂303带动第一扭臂401转动,第一储能元件4开始储能,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解锁块301与止动件2配合,在操作转轴3接近于转过到闭合位置时,第一解锁块301转动到位于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下方位置,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抬起,此时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在第二扭簧驱动臂503的带动下,旋转至闭合状态,断开过程则为反向。
如图5所示,所述储能机构包括第二储能元件7、第二操作转轴8、齿条9、储能锁块10。其中,所述第一操作转轴3穿过中壳体102与所述第二操作转轴8同轴插接设置,使两者周向联动配合,同时,第二操作转轴8上端部穿过上壳体101以与手动操作手柄或电动操作机构相连接,以操作第一操作转轴3和第二操作转轴8在0°的断开位置转动到a°的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切换。如图5(c)所示,所述中壳体102上设有齿条限位滑槽104,所述齿条9限位于齿条限位滑槽104中沿直线可滑移,如图5(a)所示,所述第二操作转轴8外周沿环周设有齿轮部801,所述齿条9位于第二操作转轴8一侧且与齿轮部801保持啮合关系,在所述第二操作转轴8在0°的断开位置转动到a°的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切换过程中,所述齿条9沿直线滑移在第一齿条位置(对应第二操作转轴8在0°的断开位置)和第二齿条位置(对应第二操作转轴8在a°的闭合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储能锁块10与中壳体102插接配合使其仅可沿第二操作转轴8轴向方向滑移。所述储能锁块10沿第二操作转轴8轴向方向可滑移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储能锁块10与上壳体101之间设有弹性件,在该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所述储能锁块10位于锁定位置,以及推动储能锁块10克服该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可使储能锁块10移动到解锁位置。
所述第二储能元件7为扭簧,套设在第二操作转轴8上,所述第二储能元件7的两端分别为固定臂和储能臂,如图5(c)所示,所述中壳体102上设有扭簧限位块105,所述第二储能元件7的固定臂抵接扭簧限位块105使其位置相对壳体1固定。如图5(b)所示,所述齿条9上设有释能推块901,如图5(d)所示,所述储能锁块10上设有储能锁槽1001,所述储能锁槽1001位于齿条9直线滑移路径的一侧。所述储能臂具有储能位置和释能位置,当储能臂位于释能位置以及第二操作转轴8位于断开位置时,所述储能臂位于释能推块901向第二齿条位置移动的方向一侧;当储能臂为储能位置及储能锁块10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储能臂端部位于储能锁槽1001内使储能锁块10对储能臂形成锁定作用,当储能锁块10从锁定位置切换为解锁位置时,储能臂端部离开储能锁槽1001,使储能锁块10解除对储能臂的锁定作用,第二储能元件7释能使所述储能臂移动到释能位置,所述第二齿条位置的齿条的释能推块901位于储能臂从储能位置移动到释能位置的移动路径上,因此,当第二储能元件7释能时,齿条9、第二操作转轴8、第一操作转轴3依次传动,使第一操作转轴3从闭合状态向断开状态移动。
电磁驱动机构6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远程信号控制的驱动机构使用,所述电磁驱动机构6包括有电磁驱动杆601,电磁驱动杆601上设有作用弹簧602,作用弹簧602对电磁驱动杆601形成向上的推力,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收到信号时,对电磁驱动机构6形成向下的拉力,克服弹簧的作用力。电磁驱动杆601上连接有脱扣连杆13,所述脱扣连杆13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所述脱扣连杆13远离电磁驱动杆601的一端位于储能锁块10的下方,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电磁驱动杆601下降,推动脱扣连杆13使脱扣连杆13绕其与壳体1铰接的铰接轴转动,脱扣连杆13位于储能锁块10的下方的端部向上抬起,推动储能锁块10从锁定位置切换为解锁位置。具体的,电磁驱动杆601端部设有连接凹槽603,脱扣连杆13的端部限位于连接凹槽603内。
同时,如图3(a)所示,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外侧设有脱扣凸块206,如图5(d)所示,所述储能锁块10上对应所述脱扣凸块206设有脱扣推动部1002,当所述储能锁块10为锁定位置时,所述脱扣推动部1002位于脱扣凸块206下方,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如图7所示,储能锁块10从锁定位置切换为解锁位置,所述脱扣推动部1002推动脱扣凸块206向上抬起,此时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
如图3(b)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臂303外侧凸起形成联动凸块304,如图4所示,当所述操作机构为闭合状态的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臂503位于联动凸块304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转动到断开状态的移动路径上,具体设置为相邻近设置,相邻近设置即指两者相贴合或之间有较小间隙。这样,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在操作转轴从闭合转动到断开位置的过程中,联动凸块304推动第二驱动臂503,而第一储能元件不会储能或者仅极少量的拉开储能,这样旋转开关切断过程中,第一储能元件4始终为释能状态或基本接近于释能状态,对操作转座5与第一操作转轴3基本不会形成阻力作用,带动操作机构的外力仅为第二储能元件7的弹力。
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臂503上端部分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可在联动凸块304推动作用下向外摆动,且第二驱动臂503两端的侧面设有第三导向面505,所述联动凸块304相对靠近闭合状态的位置的一侧侧壁为第二导向面305且相对靠近断开状态的位置的一侧侧壁为联动作用面306。在闭合位置时,联动作用面306与第二驱动臂503相邻,在手动操作操作转轴从闭合转动到断开位置的过程中,操作转座5在止动件2的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联动作用面306作用于第二驱动臂503的一侧的第三导向面505上,推开具有一定弹性的第二驱动臂503滑过第二驱动臂503,当操作转轴转动到断开位置时,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在第一储能元件4释能的作用下,转动到第二导向面305贴合第二驱动臂503的一侧的第三导向面505然后相互作用推开具有一定弹性的第二驱动臂503滑过第二驱动臂503,最后操作转座5转动到断开位置。第三导向面505可以为如图所示的光滑凸曲面,也可以为光滑导向斜面。第二导向面305可以为如图所示的光滑凸曲面,也可以为光滑导向斜面。当操作转座5被止动件2锁定的情况下,联动作用面306在一定的外力下与第三导向面505相互作用可以推开第二驱动臂503,当操作转座5解除止动件2锁定作用时,联动作用面306与第二驱动臂503相互作用会直接推动第二驱动臂503周向转动而不是推开第二驱动臂503,联动作用面306具体可以为如图所示的平面,也可以为内斜面或者内凹曲面。
如图5(a)所示,所述第二操作转轴8上固设有储能推块802以及设有锁定推块通孔803,如图5(c)所述,所述中壳体102上固设有储能锁定推块106,所述储能锁定推块106穿过锁定推块通孔803且端部相对第二操作转轴8表面凸起,所述储能锁定推块106接近0°的断开位置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107(可以为凸曲面或斜面,图中为凸曲面)以及顶端设有支撑平面108,所述第一导向面107用于对沿第一导向面107移动的储能臂形成沿轴向方向的作用力;当第二操作转轴8为0°的断开位置以及储能臂为释能位置时,所述储能臂位于储能推块802 转动到a°的闭合位置的移动路径上,在第二操作转轴8为b°的位置时,储能推块802与储能臂相抵,在第二操作转轴8从b°的位置转动到c°的位置过程中,储能推块802推动储能臂,当第二操作转轴8为c°的位置时,储能推块802与第一导向面107相抵,在第二操作转轴8从c°的位置转动到d°的位置过程中,储能推块802推动储能臂,且储能臂沿第一导向面107滑移使其向上抬起,当第二操作转轴8为d°的位置时,储能臂沿第一导向面107移动到支撑平面108上,此时,储能臂为储能位置,位于锁定位置的储能锁块10对储能臂形成锁定作用,同时,储能臂恰好高于储能推块802,因此储能臂的位置被固定,形成储能作用,同时,储能推块802可以自由移动,也就是第二操作转轴8可以在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自由切换,可以手动操作分合闸,a≥d>c>b≥0。
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转动第二操作转轴8使第二储能元件7储能。优选的,a大于d,当第二操作转轴8在转动到a°的闭合位置前,第二储能元件7已经完成储能。在本实施例中,d为75左右,a为85左右。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轴、操作转座(5)、设置在操作转轴和操作转座(5)之间的用于驱动所述操作转座(5)转动的第一储能元件(4)以及用于锁定操作转座(5)的止动装置,所述操作机构具有断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在所述操作机构在断开状态时和在闭合状态时,所述操作转座(5)被锁定,操作转座(5)保持不动作,转动所述操作转轴使其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转动到断开状态的位置或从断开状态的位置转动到闭合状态的位置使得第一储能元件(4)完成储能后使止动装置解除对操作转座(5)的锁定,操作转座(5)在第一储能元件(4)的作用下转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机构为闭合状态的位置时,所述操作转座(5)的部分位于操作转轴的部分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转动到断开状态的移动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转轴与操作转座(5)上下同轴设置,所述操作转轴凸起形成第一驱动臂(303),所述操作转座(5)凸起形成第二驱动臂(503),当所述操作机构为闭合状态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驱动臂(303)位于第二驱动臂(503)的内侧或外侧,所述第一驱动臂(303)上设有联动凸块(304)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臂(503)位于联动凸块(304)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转动到断开状态的移动路径上且相邻近设置,或第二驱动臂(503)上设有联动凸块(304)以及所述联动凸块(304)位于第一驱动臂(303)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转动到断开状态的移动路径上且相邻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臂(503)上端部分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可在联动凸块(304)推动作用下径向摆动,且第二驱动臂(503)两端的侧面设有第三导向面(505),所述联动凸块(304)相对靠近闭合状态的位置的一侧侧壁为第二导向面(305)且相对靠近断开状态的位置的一侧侧壁为联动作用面(306),当操作转座(5)被止动装置锁定的情况下,联动作用面(306)在一定的外力下与第三导向面(505)相互作用可以推开第二驱动臂(503),当操作转座(5)解除止动装置锁定作用时,联动作用面(306)与第二驱动臂(503)相互作用会直接推动第二驱动臂(503)周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元件(4)为储能扭簧,其包括第一扭臂(401)、第二扭臂(402),所述第一扭臂(401)和第二扭臂(402)分别位于第一驱动臂(303)和第二驱动臂(503)的两侧。
5.一种设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储能机构、驱动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包括第二储能元件(7)、储能锁块(10),所述第二储能元件(7)具有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当所述第二储能元件(7)从储能状态切换为释能状态时,所述第二储能元件(7)驱动闭合状态下的操作转轴使其转动到断开状态的位置;
所述储能锁块(10)具有对储能状态的第二储能元件(7)形成锁定作用使其保持储能状态的锁定位置和解除对储能状态的第二储能元件(7)的锁定作用使其释能的解锁位置;
还包括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可对锁定位置的储能锁块(10)驱动使其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以及,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可对止动装置驱动使其解除对在闭合状态时的操作转座(5)的锁定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能元件(7)为扭簧,其两端分别为固定臂和储能臂,所述固定臂的位置相对壳体(1)固定,所述储能臂具有储能位置和释能位置,当储能臂为储能位置及储能锁块(10)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储能锁块(10)对储能臂形成限位使其保持储能位置,当储能锁块(10)移动到解锁位置,解除对储能臂的限位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锁块(10)上设有储能锁槽(1001),当储能臂为储能位置及储能锁块(10)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储能臂位于储能锁槽(1001)内,以及当储能锁块(10)移动到解锁位置,储能臂离开储能锁槽(100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锁块(10)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性件,在该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储能锁块(10)保持锁定位置,克服该弹性件的作用力推动储能锁块(10)可使其移动到解锁位置,还包括脱扣连杆(13),所述脱扣连杆(13)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所述脱扣连杆(13)的一端位于储能锁块(10)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脱扣连杆(13)使其绕铰接部位转动推动储能锁块(10)使其移动到解锁位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驱动机构(6),所述电磁驱动机构(6)包括有电磁驱动杆(601),所述脱扣连杆(13)远离储能锁块(10)的一端与电磁驱动杆(601)的外端部配合,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电磁驱动杆(601)动作推动脱扣连杆(13)使脱扣连杆(13)绕其与壳体(1)铰接的铰接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所述操作转座(5)上设有凸起的第一限位块(501)和第二限位块(502),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2)两侧形成对操作转座(5)的锁定;
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位置时,通过抬起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可解除对操作转座(5)的锁定;
当操作机构位于断开位置时,通过抬起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可解除对操作转座(5)的锁定;
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上设有用于被推动抬起的脱扣凸块(206),所述储能锁块(10)上对应所述脱扣凸块(206)设有脱扣推动部(1002),当所述储能锁块(10)为锁定位置时,所述脱扣凸块(206)位于脱扣推动部(1002)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的路径上,当述储能锁块(10)为解锁位置,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被抬起解除对操作转座(5)的锁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为止动件(2),所述止动件(2)相对壳体(1)不可转动;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分别为止动件(2)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支臂端部形成的凸块,所述操作转轴凸起形成第一解锁块(301),所述止动件(2)外周两个相对分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支臂表面上分别设有与第一解锁块(301)配合的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和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当第一解锁块(301)位于第一解锁推动凸块(203)或第二解锁推动凸块(204)下方位置,则对应的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或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则相应抬起。
CN202121726234.6U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Active CN215496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6234.6U CN215496508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6234.6U CN215496508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6508U true CN215496508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2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6234.6U Active CN215496508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6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40355B1 (en) Valve with hinged valve element
US11524871B2 (en) Actuator, remote triggering device, governor assembly and elevator
CN113782377B (zh) 一种可快速切断的旋转开关
CN106088837B (zh) 电机离合把手
CN108278052A (zh) 开关锁机构和锁具组件以及车辆
CN113053687A (zh) 一种可远程解锁释能的控制机构及旋转开关
JPS62111085A (ja) 自動車に使用される施錠装置
CN215496508U (zh)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CN113436925A (zh)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操作机构及旋转开关
CN215933454U (zh) 一种可快速切断的旋转开关
CN113314371A (zh)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快速切断装置
CN113053689B (zh)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快速切断结构
CN212027446U (zh) 一种锁用拨叉的离合控制机构及其防盗锁
CN208294289U (zh) 开关锁机构和锁具组件以及车辆
CN219759431U (zh) 一种可自由脱扣的旋转开关
CN214477106U (zh)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快速切断装置
CN116469715A (zh) 一种可自由脱扣的旋转开关
CN114783840A (zh) 应用于旋转式电动机断路器上的旋钮机构
CN113053688B (zh) 一种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
CN217386981U (zh) 一种操作机构及隔离开关
CN220815275U (zh) 一种闭锁器儿童防护结构
CN109708395B (zh)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JPH039577Y2 (zh)
CN220849248U (zh) 一种闭锁器解锁结构
CN113851340B (zh) 一种三工位操动机构及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25000 Wenzhou Bridge Industrial Park, Beibeixiang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Benyi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600 Daqiao Industrial Zone, beibaixiang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BENYI ELECTR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