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8267U -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8267U
CN218158267U CN202222118848.7U CN202222118848U CN218158267U CN 218158267 U CN218158267 U CN 218158267U CN 202222118848 U CN202222118848 U CN 202222118848U CN 218158267 U CN218158267 U CN 218158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achine body
power battery
test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88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文林
甘礼豪
曾顺
张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1188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8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8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8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靠近传送带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进口,进口的底端转动连接有L型板,机体的一侧内壁面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柱,电动推柱的延伸端通过支块设置于L型板的底端;位于L型板下方的所述机体底部内壁设置有不合格品收集腔;所述机体的一侧内壁插接有推杆;所述机体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器,缓冲器和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绝缘挡板,且与缓冲器连接的绝缘挡板顶端滑动连接于设置于机体顶部内壁的导向槽内壁;位于缓冲器下方的所述机体底部内壁设置有合格品收集腔。本实用新型便于根据测试结果自动分开收集合格电池和不合格电池,为后期人们取货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短路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一般为锂电池,其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以及位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等组成,不仅在电子设备领域得到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动力电池内部的短路会容易造成动力电池自放电导致动力电池失效,从而严重影响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因此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短路测试。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642681.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包括与锂离子电池上部相匹配的壳体以及连接片;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保证所述连接片穿过的限位孔;所述连接片呈“L”形,所述连接片的一条边设有与外部电池测试线连接的测试孔,另一条边设有便于电池极柱通过的极柱通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将电池盒壳体固定的锁紧螺栓。上述专利中的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存在以下不足:由于不能根据测试结果分开收集测试的动力电池,因此在每次测试结束后,均需要人们根据测试结果手动分开存放电池,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靠近传送带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进口,进口的底端转动连接有L型板,机体的一侧内壁面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柱,电动推柱的延伸端通过支块设置于L型板的底端;
位于L型板下方的所述机体底部内壁设置有不合格品收集腔;
所述机体的一侧内壁插接有推杆;所述机体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器,缓冲器和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绝缘挡板,且与缓冲器连接的绝缘挡板顶端滑动连接于设置于机体顶部内壁的导向槽内壁;
位于缓冲器下方的所述机体底部内壁设置有合格品收集腔;
所述L型板的顶部面设置有高度调节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杆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的外壁啮合有齿轮,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机体的一侧内壁上,且齿轮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固定于机体底部内壁的电机二输出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度调节部包括设置于L型板顶部面的顶柱、固定连接于顶柱顶部面的绝缘承载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承载板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触碰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口的相对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撑件,顶撑件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绝缘板,绝缘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测试接触块,且绝缘板的底端与L型板的顶部面构成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合格品收集腔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呈倾斜状的缓冲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合格品收集腔和不合格品收集腔的出口端均设置有箱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顶部面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机体的一侧外壁通过支板连接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传送带的输入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通过设置有电机二和电动推柱等结构,检测合格时电机二启动,经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传动,使得推杆向前推动检测完毕的动力电池至合格品收集腔上方,由于此时该动力电池下方不再受到支撑,故而会经缓冲板缓冲后掉落至动力电池内收集;存在短路状况时,电动推柱启动,使得L型板由水平翻转为竖直状态,以便绝缘承载板上的动力电池掉落至下方的不合格品收集腔内暂存,便于根据测试结果自动分开收集合格电池和不合格电池,为后期人们取货提供便利,节省人们全程看顾的精力。
2.该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根据待测试动力电池的规格,上拉顶柱调节绝缘承载板在L型板上的延伸高度,使得待测试动力电池放置于绝缘承载板上时,其两极可以与前后两个测试接触块保持水平,适用于对不同规格的待测电池进行支撑。
3.该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动力电池落至绝缘承载板上后,两个绝缘挡板对动力电池的两侧进行自动夹持贴合,使其固定于绝缘承载板上,提高测试期间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的背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的L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传送带、3-电机一、4-进口、5-显示屏、6-箱门、7-绝缘承载板、8-L型板、9-绝缘板、10-顶撑件、11-测试接触块、12-触碰传感器、13-合格品收集腔、14-缓冲板、15-缓冲器、16-导向槽、17-绝缘挡板、18-推杆、19-齿条、20-电机二、21-不合格品收集腔、22-顶柱、23-电动推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为了输送待测动力电池,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部面转动连接有传送带2,机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支板连接有电机一3,电机一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传送带2的输入端相连接;将多个待测试动力电池依次有序放置于传送带2上,启动电机一3带动传送带2对待测试动力电池进行按序传输。
为了方便进行短路测试,如图1-4所示,所述机体1靠近传送带2的顶部外壁开设有进口4,进口4的相对一侧面均焊接有顶撑件10,顶撑件10的一侧面焊接有绝缘板9,绝缘板9的一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测试接触块11;
进一步的,所述进口4的底端转动连接有L型板8,机体1的一侧内壁面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柱23,电动推柱23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电动推柱23的延伸端通过支块套设于L型板8的底端,且绝缘板9的底端与L型板8的顶部面构成滑动配合;启动电动推柱23带动L型板8发生翻转。
优选的,所述顶撑件10可为弹簧等弹性材质;
优选的,所述测试接触块11的一端可与外部电压表或短路测试仪相连接,以便精确得出当前测试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短路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L型板8的顶部面设置有高度调节部,高度调节部包括卡接于L型板8顶部面的顶柱22、通过螺栓固定于顶柱22顶部面的绝缘承载板7;
优选的,所述绝缘承载板7的顶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触碰传感器12,触碰传感器12的型号为MPR121QR2,触碰传感器12、电机一3分别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事先根据待测试动力电池的规格,上拉顶柱22调节绝缘承载板7在L型板8上的延伸高度,使得待测试动力电池放置于绝缘承载板7上时,其两极可以与前后两个测试接触块11保持水平;作业时,当待测试动力电池从传送带2上掉落至进口4内的绝缘承载板7上,位于待测试动力电池两端的测试接触块11在顶撑件10的推动下与待测试动力电池的两极保持紧密贴合,以便进行短路测试。
为了方便区别合格与不合格的动力电池,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机体1的一侧内壁插接有推杆18;所述机体1的另一侧内壁焊接有缓冲器15,缓冲器15和推杆18的一端均焊接有绝缘挡板17,且与缓冲器15连接的绝缘挡板17顶端滑动连接于开设于机体1顶部内壁的导向槽16内壁;
优选的,所述绝缘挡板17为橡胶材质;夹持动力电池的同时,也具有形变能力,使得不会影响动力电池从绝缘承载板7上左右移出。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18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齿条19,齿条19的外壁啮合有齿轮,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机体1的一侧内壁上,且齿轮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固定于机体1底部内壁的电机二20输出端相连接,电机二20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作为补充的,位于缓冲器15下方的所述机体1底部内壁开设有合格品收集腔13,合格品收集腔13的一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呈倾斜状的缓冲板14;动力电池落至绝缘承载板7上后,两个绝缘挡板17对动力电池的两侧进行自动夹持贴合,使其固定于绝缘承载板7上,同时触碰传感器12检测到动力电池落至绝缘承载板7上后传递信号至控制模块,其电性连接控制电机一3关闭,当短路测试结束尤其是检测合格后,控制模块操控电机二20启动,经齿轮和齿条19的啮合传动,使得推杆18向前推动检测完毕的动力电池,当该动力电池从绝缘承载板7上被推至合格品收集腔13上方,由于此时该动力电池下方不再受到支撑,故而会经缓冲板14缓冲后掉落至动力电池内收集;当触碰传感器12检测到绝缘承载板7上无电池后,控制模块操控电机二20反向启动,以便下一待测动力电池可以进入两个绝缘挡板17之间进行检测。
作为补充的,位于L型板8下方的所述机体1底部内壁开设有不合格品收集腔21,且合格品收集腔13和不合格品收集腔21的出口端均铰接有箱门6;当检测动力电池存在短路状况时,控制模块操控电动推柱23启动,使得L型板8由水平翻转为竖直状态,以便绝缘承载板7上的动力电池掉落至下方的不合格品收集腔21内暂存,后期打开箱门6依次取出合格电池和不合格电池即可。
优选的,所述合格品收集腔13和不合格品收集腔21的底部内壁均为倾斜状;方便收集的动力电池在掉落后自动排序。
工作原理:将多个待测试动力电池依次有序放置于传送带2上;然后事先根据待测试动力电池的规格,上拉顶柱22调节绝缘承载板7在L型板8上的延伸高度,使得待测试动力电池放置于绝缘承载板7上时,其两极可以与前后两个测试接触块11保持水平。
作业时,启动电机一3带动传送带2对待测试动力电池进行按序传输,待测试动力电池从传送带2上掉落至进口4内的绝缘承载板7上,两个绝缘挡板17对动力电池的两侧进行自动夹持贴合,使其固定于绝缘承载板7上,同时触碰传感器12检测到动力电池落至绝缘承载板7上后传递信号至控制模块,其电性连接控制电机一3关闭,位于待测试动力电池两端的测试接触块11在顶撑件10的推动下与待测试动力电池的两极保持紧密贴合,以便进行短路测试;
检测合格时,控制模块操控电机二20启动,经齿轮和齿条19的啮合传动,使得推杆18向前推动检测完毕的动力电池,当该动力电池从绝缘承载板7上被推至合格品收集腔13上方,由于此时该动力电池下方不再受到支撑,故而会经缓冲板14缓冲后掉落至动力电池内收集;当触碰传感器12检测到绝缘承载板7上无电池后,控制模块操控电机二20反向启动,以便下一待测动力电池可以进入两个绝缘挡板17之间进行检测;
检测不合格时,控制模块操控电动推柱23启动,使得L型板8由水平翻转为竖直状态,以便绝缘承载板7上的动力电池掉落至下方的不合格品收集腔21内暂存,后期打开箱门6依次取出合格电池和不合格电池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了解动力电池的短路测试结果;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机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显示屏5,显示屏5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显示屏5上显示控制模块操控电机二20和电动推柱23的开启次数,以便人们了解每批动力电池的短路测试结果。
工作原理:人们通过观看显示屏5可了解当前批次动力电池的短路测试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靠近传送带(2)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进口(4),进口(4)的底端转动连接有L型板(8),机体(1)的一侧内壁面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柱(23),电动推柱(23)的延伸端通过支块设置于L型板(8)的底端;
位于L型板(8)下方的所述机体(1)底部内壁设置有不合格品收集腔(21);
所述机体(1)的一侧内壁插接有推杆(18);所述机体(1)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器(15),缓冲器(15)和推杆(1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绝缘挡板(17),且与缓冲器(15)连接的绝缘挡板(17)顶端滑动连接于设置于机体(1)顶部内壁的导向槽(16)内壁;
位于缓冲器(15)下方的所述机体(1)底部内壁设置有合格品收集腔(13);
所述L型板(8)的顶部面设置有高度调节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8)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齿条(19),齿条(19)的外壁啮合有齿轮,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机体(1)的一侧内壁上,且齿轮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固定于机体(1)底部内壁的电机二(20)输出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部包括设置于L型板(8)顶部面的顶柱(22)、固定连接于顶柱(22)顶部面的绝缘承载板(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承载板(7)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触碰传感器(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4)的相对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撑件(10),顶撑件(10)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绝缘板(9),绝缘板(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测试接触块(11),且绝缘板(9)的底端与L型板(8)的顶部面构成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格品收集腔(1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呈倾斜状的缓冲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格品收集腔(13)和不合格品收集腔(21)的出口端均设置有箱门(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面转动连接有传送带(2),机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支板连接有电机一(3),电机一(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传送带(2)的输入端相连接。
CN202222118848.7U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 Active CN218158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8848.7U CN218158267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8848.7U CN218158267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8267U true CN218158267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99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8848.7U Active CN218158267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8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80312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用正反极检测设备
CN11199461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安全性能检测设备
CN218158267U (zh)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用工装
CN215449520U (zh) 一种针刺挤压设备
CN211027156U (zh) 电芯短路检测装置
CN217543359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开路隐患检测工装
CN105977542A (zh) 一种具有短路检测功能的电芯传输设备
CN217385704U (zh) 一种电气部件用的绝缘耐压测试机构
CN114355196B (zh) 电子设备锂电池导电测试装置
CN213986759U (zh) 一种电池分容测试装置
CN113189502A (zh) 一种储能电池性能检测平台
CN210923899U (zh) 一种电路板充放电检测设备
CN214409126U (zh) 一种电池内阻测试仪
CN114545232A (zh) 一种梯次重组电池自放电检测系统
CN213302470U (zh) 一种多用途锂离子电池内阻测试系统
CN21692688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检测装置
CN212932897U (zh) 一种电池寿命检测装置
CN217901070U (zh) 一种软包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
CN211965042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同时自动综合测试装置
CN221100986U (zh) 一种简易模组测试工装
CN220514785U (zh) 一种电池生产用夹持装置
CN214750716U (zh) 锂电池的测试结构
CN219512374U (zh) 一种圆柱电池生产用批量测试装置
CN214825933U (zh) 一种智能电池收纳盒
CN114397584B (zh) 一种可有效回收残余产品的电池充放电试验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