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1315U - 消音器、消音器装置、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消音器、消音器装置、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1315U
CN218151315U CN202221481686.7U CN202221481686U CN218151315U CN 218151315 U CN218151315 U CN 218151315U CN 202221481686 U CN202221481686 U CN 202221481686U CN 218151315 U CN218151315 U CN 218151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muffling
silencing
hole
bu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16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智秋
陟成刚
朱松
邓志洪
袁运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16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1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1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1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音器、消音器装置、压缩机和空调系统,所述消音器包括:第一消音罩和第二消音罩,所述第一消音罩和所述第二消音罩中的一个设有间隙配合孔且另一个设有抵压配合孔,所述第一消音罩与所述第二消音罩焊接固定且使所述间隙配合孔与所述抵压配合孔同轴分布。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不会出现不同消音罩由于需要螺栓连接装配错位的问题,减少排气噪音波动,且在消音罩之间不易出现装配间隙,利于保证降噪效果。同时,将消音器安装于待消音件的装配效率高,人力成本低。

Description

消音器、消音器装置、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音器、消音器装置、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运行中的压缩机会产生气流噪声,通过在轴承上加装抗性消音器以实现降噪,其原理是通过改变气流路径上截面的大小,实现气流间的干涉,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目前采用较多的是靠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分离式双层消音罩来实现逐层降噪,但这种分离式消音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消音罩与消音罩间存在一定的装配错位问题,造成排气中心孔偏移而使得排气噪音出现波动;第二、消音罩间存在装配间隙,造成排气气体在从缝隙中泄漏,使得降噪效果变差。此外,分离式消音器在实际产线装配中需额外增加专人堆叠消音罩,影响产线节拍,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消音器,该消音器的消音罩之间为焊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后安装于待消音件,消音效果好,且在待消音件上的装配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包括:第一消音罩和第二消音罩,所述第一消音罩和所述第二消音罩中的一个设有间隙配合孔且另一个设有抵压配合孔,所述第一消音罩与所述第二消音罩焊接固定且使所述间隙配合孔与所述抵压配合孔同轴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不会出现不同消音罩由于需要螺栓连接装配错位的问题,减少排气噪音波动,且在消音罩之间不易出现装配间隙,利于保证降噪效果。同时,将消音器安装于待消音件的装配效率高,人力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消音器,所述第一消音罩包括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二消音罩包括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贴合相连且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消音器,所述第一消音罩包括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二消音罩包括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和所述第二翻边部均设有定位配合孔,所述第一翻边部上的定位配合孔与所述第二翻边部上的定位配合孔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消音器,所述第一消音罩还包括第一罩体部,所述第一翻边部环绕所述第一罩体部设置,所述第二消音罩还包括第二罩体部,所述第二翻边部环绕所述第二罩体部设置,所述第一罩体部和所述第二罩体部中的一个设有所述间隙配合孔且另一个设有所述抵压配合孔。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消音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消音器装置,包括:待消音件,所述待消音件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包括第一消音罩和第二消音罩,所述第一消音罩和所述第二消音罩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消音罩与所述第二消音罩中的一个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壁抵压配合,且另一个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壁间隙配合以形成排气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消音器装置,所述第一消音罩包括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二消音罩包括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相连且在焊接固定后与所述主体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消音器装置,所述第一翻边部具有第一连接平面,所述第二翻边部具有第二连接平面,所述第一连接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平面贴合且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消音器装置,所述第一翻边部和所述第二翻边部均设有定位配合孔,所述第一翻边部上的定位配合孔与所述第二翻边部上的定位配合孔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消音器装置,所述第一消音罩还包括第一罩体部,所述第一翻边部环绕所述第一罩体部设置,所述第二消音罩还包括第二罩体部,所述第二翻边部环绕所述第二罩体部设置,所述第一罩体部和所述第二罩体部中的一个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壁抵压配合且另一个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壁间隙配合以形成所述排气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消音器装置,所述主体部设有排气孔,所述第一消音罩与所述主体部限定出与所述排气孔连通的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罩与所述第二消音罩之间限定出第二消音腔;其中,所述第一消音罩和所述第二消音罩中的一个设有消音孔,所述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与外部空间通过所述消音孔和所述排气间隙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压缩机,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消音器装置,所述消音器装置设于所述压缩机的压缩部件,且所述压缩部件的轴承设置为所述待消音件。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设置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
所述空调系统、所述压缩机、所述消音器装置和上述的消音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与定位托盘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与定位托盘装配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的俯视图(有焊接点);
图6-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的装配流程图。
附图标记:
消音器装置1000,
消音器100,
第一消音罩1,第一罩体部11,第一底板111,第一侧围板112,第一翻边部12,抵压配合孔13,消音孔14,第二消音罩2,第二罩体部21,第二底板211,第二侧围板 212,第二翻边部22,间隙配合孔23,定位配合孔31,排气间隙32,第一消音腔33,第二消音腔34,第一焊接点41,第二焊接点42,焊接辅助圆51,中心辅助线52,对称线53,辅助定位孔54,
待消音件200,主体部201,排气孔202,延伸部203,
定位托盘1001,定位销1002,压紧夹具10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消音器100,该消音器100 的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焊接固定为一个整体,且在焊接固定后共同安装于待消音件200,不会存在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依次通过螺栓安装于待消音件200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消音效果好,且装配于待消音件200的效率高。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100,包括: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消音器100用于对待消音件200进行消音,即在实际安装时,为与待消音件200安装配合,且待消音件200可包括主体部201和延伸部203,其中,主体部201和延伸部203固定相连且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中的一个设有间隙配合孔23,且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中的另一个设有抵压配合孔13,第一消音罩1与第二消音罩2焊接固定且使间隙配合孔23与抵压配合孔13同轴分布。即可在第一消音罩1设有间隙配合孔23 且在第二消音罩2设置抵压配合孔13,或者在第一消音罩1设有抵压配合空间且在第二消音罩2设置间隙配合孔23。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以第一消音罩1设有抵压配合孔13 且第二消音罩2设有间隙配合孔23为例进行描述,当然,另一种设置方式也应当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即均可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技术问题。
也就是说,在将消音器100安装于待消音件200之前,可先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进行焊接固定,如二者采用激光脉冲点焊、电阻焊或其它方式进行焊接,以使第一消音罩1与第二消音罩2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此时,第一消音罩1与第二消音罩 2的相对位置固定,尤其抵压配合孔13与间隙配合孔23的相对位置固定,且间隙配合孔23和抵压配合孔13同轴分布,即可将间隙配合孔23和抵压配合孔13构造为圆形孔,且间隙配合孔23的轴线与抵压配合孔13的轴线重合。换言之,间隙配合孔23的轴线与抵压配合孔13的轴线具有共用轴线,且间隙配合孔23的内周边沿在周向上的各个位置到共用轴线的间距均匀,同样地抵压配合孔13的内周边沿在周向上的各个位置处到共用轴线的间距均匀。
且在具体安装时,可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焊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后的消音器100安装于待消音件200,如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均套设于待消音件200 的延伸部203,且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再与主体部201连接固定。其中,延伸部203构造为圆柱状结构,且主体部201构造为圆盘状结构,延伸部203的一端端面与主体部201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同时,在主体部201上设有排气孔202。第一消音罩 1和第二消音罩2在安装于延伸部203后,第一消音罩1与延伸部203为过盈配合,即抵压配合孔13的内周边沿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抵压接触,以避免第一消音罩1的内周壁与延伸部203之间出现明显气流导通,同时,第二消音罩2与延伸部203为间隙配合,即间隙配合孔23的内周边沿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间隔开以形成排气间隙32,且第一消音罩1、第二消音罩2可通过螺栓共同固定于主体部201。其中,第一消音罩1 与主体部201之间的空间、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之间的空间处于连通状态且均与排气孔202连通,以使排气孔202处的气流以及伴随在气流中的噪音可进入到第一消音罩1与主体部201之间的空间、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之间的空间,进而从排气间隙32中流出,且在气流流动过程中,噪音可在两个空间内实现反射消减、弱化,实现降噪过程。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消音罩1与第二消音罩2为焊接为一个整体,且间隙配合孔23和抵压配合孔13为同轴设置。这样,在将两个消音罩套设于延伸部203后,抵压配合孔13的内周边沿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贴合,以使第一消音罩1与延伸部203的相对位置固定同时第二消音罩2与延伸部203的相对位置随之固定,换言之,间隙配合孔23的内周边沿与延伸部203的间隙保持固定,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消音罩1与延伸部203为抵压配合,使得抵压配合孔13的轴线与延伸部203的轴线重合,同样地,间隙配合孔23的轴线与延伸部203的轴线重合,由此,间隙配合孔23的内周边沿在周向上的各个位置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之间的间距均匀,因此,可保证间隙配合孔23的内周边沿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的排气间隙32在周向上的径向宽度均匀,以使排气间隙32在周向上的各个位置处的径向宽度恒定或相差较小,即排气间隙32在周向上各个位置处的排气量较为均衡。
由此,在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如本实用新型中焊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后,可保证在共同安装于待消音件200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间隙配合孔23和抵压配合孔13错位的问题,从而不会产生排气噪音出现波动的问题,且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为先焊接固定后安装于待消音件200,可在焊接过程中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紧密地贴合,避免二者之间出现装配间隙,保证降噪效果。以及,将消音器100在产线上装配于待消音件200时,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以焊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即不需额外增加人工堆叠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从而利于加快装配产线的节拍,提升安装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100,不会出现不同消音罩由于需要螺栓连接装配错位的问题,减少排气噪音波动,且在消音罩之间不易出现装配间隙,利于保证降噪效果。同时,将消音器100安装于待消音件200的装配效率高,人力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音罩1包括第一翻边部12,其中,第一翻边部12可构造为环形翻边,且第一翻边部12构造为平板状,即第一翻边部12具有贴合平面。第二消音罩2包括第二翻边部22,第二翻边部22可构造为环形翻边,且第二翻边部22构造为平板状,即第二翻边部22具有贴合平面。
由此,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进行焊接固定时,可将第一翻边部12的贴合平面与第二翻边部22的贴合平面贴合,进而使得二者为面接触,增大接触面积,且在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焊接固定后,可极大地提高第一翻边部12与第二翻边部22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保证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利于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安装于待消音件200。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一翻边部12与第二翻边部22贴合固定,可通过压紧结构对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进行压紧,以提升第一翻边部12与第二翻边部22之间的贴合效果,从而防止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在焊接后出现装配间隙,进而在将消音器100安装于待消音件200后,消音器100内的气流以及伴随在气流中的噪音不会从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之间流至消音器100外,保证气流排出的消音行程,提高消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音罩1包括第一翻边部12,第一翻边部12可构造为环形翻边,且第一翻边部12构造为平板状,即第一翻边部12具有贴合平面。第二消音罩2 包括第二翻边部22,第二翻边部22可构造为环形翻边,且第二翻边部22构造为平板状,即第二翻边部22具有贴合平面,其中,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可相对定位。
具体地,可在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均设有定位配合孔31,第一翻边部12上的定位配合孔31与第二翻边部22上的定位配合孔31对应,进而通过第一翻边部12 的定位配合孔31与第二翻边部22上的定位配合孔31和定位件进行配合,以实现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的相对位置固定。其中,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均可设置多个定位配合孔31,如第一翻边部1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31在其周向上间隔开分布,且第二翻边部2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31在其周向上间隔开分布,且第一翻边部1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31与第二翻边部2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31沿间隙配合孔23的轴轴线或抵压配合孔13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正对分布。
在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实际装配时,可先将第一翻边部12的定位配合孔31和第二翻边部22的定位配合孔31正对,且将定位件如定位销1002穿设于两个翻边部的定位配合孔31,以使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可执行对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的压紧以及焊接操作,保证焊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消音罩1还包括第一罩体部11,第一翻边部12环绕第一罩体部11设置,其中,第一罩体部11构造为包括第一底板111和第一侧围板 112,第一侧围板112为环形板,且第一底板111连接于第一侧围板112的一端以对第一侧围板112的端部进行封闭,第一罩体部11构造为具有敞开槽。其中,第一翻边部 12环绕第一侧围板112设置,且第一翻边部12连接于第一侧围板112背离第一底板111 的一端,且第一翻边部12在第一侧围板112的端部沿径向向外延伸,从而在第一罩体部11的敞开侧实现与主体部201的连接。
如图1所示,第二消音罩2还包括第二罩体部21,第二翻边部22环绕第二罩体部 21设置,其中,第二罩体部21构造为包括第二底板211和第二侧围板212,第二侧围板212为环形板,且第二底板211连接于第二侧围板212的一端以对第二侧围板212的端部进行封闭,即第二罩体部21也构造为具有敞开槽。其中,第二翻边部22环绕第二侧围板212设置,且第二翻边部22连接于第二侧围板212背离第二底板211的一端,且第二翻边部22在第二侧围板212的端部沿径向向外延伸,从而在第二罩体部21的敞开侧实现与第一翻边部12的连接。
其中,第一罩体部11和第二罩体部21中的一个设有间隙配合孔23,且另一个设有抵压配合孔13。也就是说,在实际设计时,可将间隙配合孔23设于第一罩体部11且将抵压配合孔13设于第二罩体部21,或者将间隙配合孔23设于第二罩体部21且将抵压配合孔13设于第一罩体。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罩体部11设有抵压配合孔13,且抵压配合孔13设于第一底板111的中心区域,同时,第二罩体部21设有间隙配合孔23,且间隙配合孔23设于第二底板211的中心区域。换言之,在将第一消音罩1套设于延伸部203时,第一底板111的内周边沿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压紧配合,以及将第二消音罩2套设于延伸部203时,第二底板211的内周边沿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间隔开且形成排气间隙32。
且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以第一罩体部11设有抵压配合孔13且第二罩体部21设有间隙配合孔23为例进行设置,且如图1所示,第一翻边部12与主体部201贴合相连,第一罩体部11与主体部201之间形成第一消音腔33,第一消音腔33与排气孔202 连通,第二翻边部22与第一翻边部12相连,且第一罩体部11与第二罩体部21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消音腔34,且第一消音腔33和第二消音腔34连通,如第一底板111和/或第一侧围板112上设置消音孔14,以使第一消音腔33和第二消音腔34通过消音孔14 连通,且第二消音腔34通过排气间隙32连通,进而使得排气孔202依次经过第一消音腔33、消音孔14、第二消音腔34和排气间隙32与消音器100的外部空间连通,进而使得排气孔202处伴随在气流中的噪音可在第一消音腔33、消音孔14、第二消音腔34 和排气间隙32中进行消除、弱化,减少排气噪音。
由此,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消音器100,在进行消音器100的设计和装配时,可先将第一消音罩1的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消音罩2的第二翻边部22定位压紧贴合后焊接固定,从而使得第一罩体部11上的抵压配合孔13与第二罩体部21上的间隙配合孔23实现同轴分布,进而在将消音器100安装于待消音件200时,不会出现不同消音罩由于需要螺栓连接装配错位的问题,间隙配合孔23在周向上的径向宽度较为均匀,减少排气噪音波动。且在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之间不易出现装配间隙,利于保证消音器100的降噪效果。同时,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为焊接固定为一体后共同安装于待消音件200,在装配产线中不需人工对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进行按压装配,人力成本低,装配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消音器装置10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装置1000,包括:待消音件200和消音器100。
其中,如图1所示,待消音件200可包括主体部201和延伸部203,主体部201和延伸部203固定相连且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在实际构造时,可将延伸部203构造为圆柱状结构,且主体部201构造为圆盘状结构,延伸部203的一端端面与主体部201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同时,在主体部201上设有排气孔202。且需要说明的是,主体部201 可形成待消音件200所在的设备的腔室的周壁的一部分,且主体部201背离延伸部203 的一侧为朝向设备的腔室内的一侧,主体部201与延伸部203相连的一侧为设备的腔室内的外侧,且设备的腔室内的气流可从排气孔202处排出。
消音器100包括: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其中,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焊接固定,即在消音器100安装于待消音件200之前,可先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进行焊接固定,如二者采用激光脉冲点焊、电阻焊或其它方式进行焊接,以使第一消音罩1与第二消音罩2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此时,第一消音罩1与第二消音罩 2的相对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将消音器100的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形成为一个整体套设于延伸部203外,且第一消音罩1与第二消音罩2中的一个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抵压配合,且另一个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间隙配合以形成排气间隙32。即可将第一消音罩1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抵压配合且将第二消音罩2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间隙配合以形成排气间隙32,或者将第二消音罩2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抵压配合且将第一消音罩1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间隙配合以形成排气间隙32。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以第一消音罩1 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抵压配合且将第二消音罩2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间隙配合以形成排气间隙32为例进行描述,当然,另一种设置方式也应当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即均可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技术问题。
因此,在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在安装于延伸部203后,第一消音罩1与延伸部203为过盈配合,以避免第一消音罩1的内周壁与延伸部203之间出现明显气流导通,同时,第二消音罩2与延伸部203为间隙配合,即第二消音罩2的内周边沿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间隔开以形成排气间隙32,且第一消音罩1、第二消音罩2可通过螺栓共同固定于主体部201。其中,第一消音罩1与主体部201之间的空间、第一消音罩 1和第二消音罩2之间的空间处于连通状态且均与排气孔202连通,以使排气孔202处的气流以及伴随在气流中的噪音可进入到第一消音罩1与主体部201之间的空间、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之间的空间,进而从排气间隙32中流出,且在气流流动过程中,噪音可在两个空间内实现反射消减、弱化,实现降噪过程。
由此,在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焊接固定为一个整体的消音器100后在安装于待消音件200,可保证消音器100在安装于待消音件200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装配错位的问题,使得排气间隙32在周向上各个位置处的径向宽度较为均匀,从而不会产生排气噪音出现波动的问题,且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 2为先焊接固定后安装于待消音件200,可在焊接过程中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 紧密地贴合,避免二者之间出现装配间隙,保证降噪效果。以及,将消音器100在产线上装配于待消音件200时,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以焊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即不需额外增加人工堆叠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从而利于加快装配产线的节拍,提升安装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消音器装置1000,在将其消音器100安装于待消音件200时不会出现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由于需要螺栓连接装配错位的问题,减少排气噪音波动,且在消音罩之间不易出现装配间隙,利于保证降噪效果。同时,将消音器100安装于待消音件200的装配效率高,人力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音器100的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分别包括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其中,第一翻边部12可构造为环形翻边,且第一翻边部12构造为平板状,第二翻边部22可构造为环形翻边,且第二翻边部22构造为平板状。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一翻边部12与第二翻边部22贴合固定,可通过压紧结构对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进行压紧,以提升第一翻边部12与第二翻边部22之间的贴合效果,从而防止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在焊接后出现装配间隙,进而在将消音器100安装于待消音件200后,消音器100内的气流以及伴随在气流中的噪音不会从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之间流至消音器100外,保证气流排出的消音行程,提高消音效果。
其中,第一翻边部12与第二翻边部22相连且在焊接固定后与主体部201相连。具体地,消音器100形成为一体整体后,可将第一翻边部12背离第二翻边部22的一侧与主体部201贴合,进一步地,可通过螺栓将第二翻边部22、第一翻边部12和主体部201 穿设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且在穿设过程中,第二翻边部22与第一翻边部12相对焊接,且始终为一个整体,不会出现二者由于分别进行螺栓穿设而存在的问题,可靠性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翻边部12具有第一连接平面,第二翻边部22具有第二连接平面,第一连接平面与第二连接平面贴合且焊接固定。
由此,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进行焊接固定时,可将第一连接平面与第二连接平面贴合,进而使得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为面接触,增大接触面积,且在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焊接固定后,可极大地提高第一翻边部12与第二翻边部22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保证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利于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安装于待消音件200。
且将第一翻边部12与第二翻边部22通过第一连接平面与第二连接平面贴合固定后,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之间不易形成装配间隙,从而可保证在两个翻边部连接固定后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均设有定位配合孔31,第一翻边部12上的定位配合孔31与第二翻边部22上的定位配合孔31对应,进而通过第一翻边部12的定位配合孔31与第二翻边部22上的定位配合孔31和定位件进行配合,以实现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的相对位置固定。其中,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 22均可设置多个定位配合孔31,如第一翻边部1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31在其周向上间隔开分布,且第二翻边部2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31在其周向上间隔开分布,且第一翻边部1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31与第二翻边部2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31沿间隙配合孔23的轴轴线或抵压配合孔13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正对分布。
在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实际装配时,可先将第一翻边部12的定位配合孔31和第二翻边部22的定位配合孔31正对,且将定位件如定位销1002穿设于两个翻边部的定位配合孔31,以使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可执行对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的压紧以及焊接操作,保证焊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消音罩1还包括第一罩体部11,第一翻边部12环绕第一罩体部11设置,其中,第一罩体部11构造为包括第一底板111和第一侧围板 112,第一侧围板112为环形板,且第一底板111连接于第一侧围板112的一端以对第一侧围板112的端部进行封闭,第一罩体部11构造为具有敞开槽。其中,第一翻边部 12环绕第一侧围板112设置,且第一翻边部12连接于第一侧围板112背离第一底板111 的一端,且第一翻边部12在第一侧围板112的端部沿径向向外延伸,从而在第一罩体部11的敞开侧实现与主体部201的连接。如图1所示,第二消音罩2还包括第二罩体部21,第二翻边部22环绕第二罩体部21设置,其中,第二罩体部21构造为包括第二底板211和第二侧围板212,第二侧围板212为环形板,且第二底板211连接于第二侧围板212的一端以对第二侧围板212的端部进行封闭,即第二罩体部21也构造为具有敞开槽。其中,第二翻边部22环绕第二侧围板212设置,且第二翻边部22连接于第二侧围板212背离第二底板211的一端,且第二翻边部22在第二侧围板212的端部沿径向向外延伸,从而在第二罩体部21的敞开侧实现与第一翻边部12的连接。
其中,第一罩体部11和第二罩体部21中的一个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抵压配合,且另一个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间隙配合以形成排气间隙32。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罩体部11设有抵压配合孔13,且抵压配合孔13设于第一底板111的中心区域,同时,第二罩体部21设有间隙配合孔23,且间隙配合孔23设于第二底板211的中心区域。换言之,在将第一消音罩1套设于延伸部203时,第一底板111的内周边沿与延伸部203 的外周壁压紧配合,以及将第二消音罩2套设于延伸部203时,第二底板211的内周边沿与延伸部203的外周壁间隔开且形成排气间隙3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201设有排气孔202,第一消音罩1与主体部201限定出与排气孔202连通的第一消音腔33,第一消音罩1与第二消音罩2之间限定出第二消音腔34,其中,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中的一个设有消音孔14,第一消音腔33、第二消音腔34与外部空间通过消音孔14和排气间隙32连通。
且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以第一罩体部11设有抵压配合孔13且第二罩体部21设有间隙配合孔23为例进行设置。第一翻边部12与主体部201贴合,排气孔202沿主体部201的厚度方向贯通主体部201,第一罩体部11与主体部201之间形成第一消音腔 33,第一消音腔33与排气孔202连通,第二翻边部22与第一翻边部12相连,且第一罩体部11与第二罩体部21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消音腔34,且第一消音腔33和第二消音腔34连通,如第一底板111和/或第一侧围板112上设置消音孔14,以使第一消音腔33 和第二消音腔34通过消音孔14连通,且第二消音腔34通过排气间隙32连通,进而使得排气孔202依次经过第一消音腔33、消音孔14、第二消音腔34和排气间隙32与消音器100的外部空间连通,进而使得排气孔202处伴随在气流中的噪音可在第一消音腔 33、消音孔14、第二消音腔34和排气间隙32中进行消除、弱化,减少排气噪音。
由此,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消音器装置1000,在进行消音器装置1000的设计时,可先将第一消音罩1的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消音罩2的第二翻边部22定位压紧贴合后焊接固定,以使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焊接固定为一个整体的消音器100,进而在将消音器100安装于待消音件200时,不会出现不同消音罩由于需要螺栓连接装配错位的问题,间隙配合孔23在周向上的径向宽度较为均匀,减少排气噪音波动。且在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之间不易出现装配间隙,利于保证消音器100的降噪效果。同时,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为焊接固定为一体后共同安装于待消音件200,在装配产线中不需人工对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进行按压装配,人力成本低,装配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消音器装置1000,消音器装置1000设于压缩机的压缩部件,且压缩部件的轴承设置为待消音件200。由此,通过在压缩机的轴承上设置消音器100,可使得消音器100能够对轴承处的排气孔202 处排出的气流进行有效地消音降噪,且降噪效果较佳。
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可为包括驱动部件的压缩机,且驱动部件用于对压缩部件进行驱动,以使压缩部件在包括轴承限定出的压缩腔内进行气流压缩,例如驱动部件可以为包括转子和定子的驱动电机。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可以为低背压压缩机,驱动部件可以设置在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的低压腔,压缩部件可以设置在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的高压腔。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且通过设置该压缩机,可使得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压缩机的整体噪音较小,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消音器100可采用以下装配方法进行焊接固定,如图6-图9所示,装配方法包括:
S1: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进行定位和压紧处理。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消罩包括第一翻边部12和第一罩体部11,且第二消音罩2包括第二翻边部22和第二罩体部21。其中,在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均设有定位配合孔31,第一翻边部12上的定位配合孔31与第二翻边部22上的定位配合孔31对应,进而通过第一翻边部12的定位配合孔31与第二翻边部22上的定位配合孔31和定位件如定位销1002 进行配合,以实现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的相对位置固定。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定位时,可通过定位托盘1001实现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的定位,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托盘1001在一侧表面设有定位销1002,定位销1002可用于与定位配合孔31定位配合。且在具体执行S1时,可先将第一消音罩1的定位配合孔31与定位托盘1001上的定位销1002对准,且将第一消音罩1朝向定位托盘1001压入,以使第一消音罩1在定位托盘1001上的位置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可包括步骤S11和步骤S12。其中,步骤S11:将第二消音罩2的定位配合孔31和第一消音罩1的定位配合孔31定位对准,即将第二消音罩2的定位配合孔31也与定位托盘1001上的定位销1002对准,从而使得第一消音罩1的定位配合孔31与第二消音罩2的定位配合孔31正对,进一步地将第二消音罩2朝向第一消音罩1压入,实现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的定位安装。
其中,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均可设置多个定位配合孔31,如第一翻边部1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31在其周向上间隔开分布,且第二翻边部2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 31在其周向上间隔开分布,且第一翻边部1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31与第二翻边部22的多个定位配合孔31沿间隙配合孔23的轴轴线或抵压配合孔13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正对分布,进而可执行对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的压紧以及焊接操作,保证焊接可靠性。
且在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定位完成后,执行步骤S12:将第二消音罩2朝向第一消音罩1压紧贴合。即可对第二消音罩2施加压紧力,以使第二消音罩2与第一消音罩1贴合固定。其中,在进行压紧操作时,可通过压紧夹具1003对第二消音罩2 进行压紧。如图4所示,压紧夹具1003设有配合孔,且定位销1002在穿设于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后,压紧夹具1003从第二消音罩2背离第一消音罩1的一侧压入,且使得定位销1002的端部伸至配合孔内,保证压紧夹具1003的压入方向沿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的分布方向,进而通过压紧夹具1003对第二翻边部22进行压紧,实现对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的压紧作用。
S2:将进行定位和压紧处理后的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进行焊接,即在通过S1中步骤将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定位压紧后,即可对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进行焊接,如在第二消音罩2背离第一消音罩1的一侧进行焊接,焊接方式可采用激光脉冲点焊、电阻焊或其它方式。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将进行定位和压紧处理后的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进行焊接可包括步骤S21、步骤S22和步骤S23。其中,步骤S21:在第二消音罩2作焊接辅助圆51。具体地,在第二翻边部22的上表面作焊接辅助圆51,且焊接辅助圆51为以第二翻边部22的上表面的外周边沿的半径缩小设定距离为作圆,且设定距离为L,满足L≥1mm,即焊接辅助圆51的圆心位于消音器100的轴线上。
在获取到焊接辅助圆51后执行步骤S22,在焊接辅助圆51上获取焊接点。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焊接点的执行步骤具体可包括S221、S222和S223。其中,步骤S221:作过消音器100的消音孔14的圆心与消音器100的横截面的圆心的中心辅助线52。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定位后,消音器100的任意横截面的圆心均是确定的且位于消音器100的轴线上,消音器100的轴线、抵压配合孔13的轴线、间隙配合孔23的轴线均重合,同时,在消音器100设置有消音孔14,如第一消音罩1 设有消音孔14,消音孔14与第一消音罩1上的抵压配合孔13间隔开,由此,作焊接辅助圆51和中心辅助线52可得两个交点。
以及,在步骤S222中,选取中心辅助线52和焊接辅助圆51的两个交点中的距离消音孔14较近的一个交点为第一焊接点41,如图5所示,中心辅助线52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中心辅助线52与焊接辅助圆51具有两个交点,两个交点中位于上方的一个交点作为第一焊接点41,其中,此处所指的上下方向仅代表图5中所示方向,不对实际布置造成限定。
进一步地,在步骤S223中,选取距离两个交点中的另一个交点最近的一个定位配合孔31为辅助定位孔54,且选取辅助定位孔54与相邻的定位配合孔31之间的对称线53 与焊接辅助圆51的交点为第二焊接点42。如图5所示,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 22均包括五个定位配合孔31,且如图5所示,五个定位配合孔31在第二翻边部22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且位于最下方的一个定位配合孔31与中心辅助线52与焊接辅助圆 51的两个交点中的位于下方的一个交点沿第二翻边部22的厚度方向正对,即以最下方的一个定位配合孔31为辅助定位孔54,且该辅助定位孔54和位于其左侧的一个定位配合孔31之间的对称线53与焊接辅助圆51的交点为一个第二焊接点42,且辅助定位孔 54和其右侧的一个定位配合孔31之间的对称线53与焊接辅助圆51的交点为另一个第二焊接点42。
由此,在焊接辅助圆51上选取有三个焊接点,即一个第一焊接点41和两个第二焊接点42。
最后,执行步骤S23,在焊接点处进行焊接。具体包括将焊枪从第二翻边部22背离第一翻边部12的平坦面上的第一焊接点41、第二焊接点42上分别进行焊接,焊接方式可采用激光脉冲点焊、电阻焊或其它方式。由此,可实现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 的焊接固定,且通过多个焊接点焊接相连,利于提高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的焊接稳定性。
由此,通过上述装配方法对消音器100进行装配后,可使得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实现同轴分布,进而在将消音器100安装于待消音件200时,不会出现不同消音罩由于需要螺栓连接装配错位的问题,间隙配合孔23在周向上的径向宽度较为均匀,减少排气噪音波动。且在第一翻边部12和第二翻边部22之间不易出现装配间隙,利于保证消音器100的降噪效果。同时,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为焊接固定为一体后共同安装于待消音件200,在装配产线中不需人工对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进行按压装配,人力成本低,装配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消音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所述第一消音罩(1)和所述第二消音罩(2)中的一个设有间隙配合孔(23)且另一个设有抵压配合孔(13),所述第一消音罩(1)与所述第二消音罩(2)焊接固定且使所述间隙配合孔(23)与所述抵压配合孔(13)同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罩(1)包括第一翻边部(12),所述第二消音罩(2)包括第二翻边部(22),所述第一翻边部(12)与所述第二翻边部(22)贴合相连且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罩(1)包括第一翻边部(12),所述第二消音罩(2)包括第二翻边部(22),所述第一翻边部(12)和所述第二翻边部(22)均设有定位配合孔(31),所述第一翻边部(12)上的定位配合孔(31)与所述第二翻边部(22)上的定位配合孔(31)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罩(1)还包括第一罩体部(11),所述第一翻边部(12)环绕所述第一罩体部(11)设置,所述第二消音罩(2)还包括第二罩体部(21),所述第二翻边部(22)环绕所述第二罩体部(21)设置,所述第一罩体部(11)和所述第二罩体部(21)中的一个设有所述间隙配合孔(23)且另一个设有所述抵压配合孔(13)。
5.一种消音器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消音件(200),所述待消音件(200)包括主体部(201)和延伸部(203);
消音器(100),所述消音器(100)包括第一消音罩(1)和第二消音罩(2),所述第一消音罩(1)和所述第二消音罩(2)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消音罩(1)与所述第二消音罩(2)中的一个与所述延伸部(203)的外周壁抵压配合,且另一个与所述延伸部(203)的外周壁间隙配合以形成排气间隙(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器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罩(1)包括第一翻边部(12),所述第二消音罩(2)包括第二翻边部(22),所述第一翻边部(12)与所述第二翻边部(22)相连且在焊接固定后与所述主体部(20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音器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部(12)具有第一连接平面,所述第二翻边部(22)具有第二连接平面,所述第一连接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平面贴合且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音器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部(12)和所述第二翻边部(22)均设有定位配合孔(31),所述第一翻边部(12)上的定位配合孔(31)与所述第二翻边部(22)上的定位配合孔(31)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音器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罩(1)还包括第一罩体部(11),所述第一翻边部(12)环绕所述第一罩体部(11)设置,所述第二消音罩(2)还包括第二罩体部(21),所述第二翻边部(22)环绕所述第二罩体部(21)设置,所述第一罩体部(11)和所述第二罩体部(21)中的一个与所述延伸部(203)的外周壁抵压配合且另一个与所述延伸部(203)的外周壁间隙配合以形成所述排气间隙(32)。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器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01)设有排气孔(202),所述第一消音罩(1)与所述主体部(201)限定出与所述排气孔(202)连通的第一消音腔(33),所述第一消音罩(1)与所述第二消音罩(2)之间限定出第二消音腔(34);
其中,所述第一消音罩(1)和所述第二消音罩(2)中的一个设有消音孔(14),所述第一消音腔(33)、所述第二消音腔(34)与外部空间通过所述消音孔(14)和所述排气间隙(32)连通。
1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装置(1000),所述消音器装置(1000)设于所述压缩机的压缩部件,且所述压缩部件的轴承设置为所述待消音件(200)。
12.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
CN202221481686.7U 2022-06-13 2022-06-13 消音器、消音器装置、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Active CN218151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1686.7U CN218151315U (zh) 2022-06-13 2022-06-13 消音器、消音器装置、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1686.7U CN218151315U (zh) 2022-06-13 2022-06-13 消音器、消音器装置、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1315U true CN218151315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1686.7U Active CN218151315U (zh) 2022-06-13 2022-06-13 消音器、消音器装置、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1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86767B2 (ja) タービンハウジングアセンブリ
JP5984446B2 (ja) タービンハウジング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タービンハウジング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US20060171835A1 (en) Discharge muffler system for a rotary compressor
EP3926171B1 (en) Scroll compressor,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and vehicle
JPH05180195A (ja) 板金製ポンプケーシング
CN218151315U (zh) 消音器、消音器装置、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JP6805391B2 (ja) 回転圧縮機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KR20240016340A (ko) 압축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20532683A (ja) 圧縮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267085A (zh) 消音器、消音器装置、压缩机、空调系统和消音器的装配方法
JPS63268995A (ja) スクロ−ル形圧縮機
US20060279047A1 (en) Flange arrangement of an engine cylinder head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flange arrangement
CN217029077U (zh) 用于分段式歧管的柔性连接结构
CN208669600U (zh) 一种旋转压缩机的双支撑结构、旋转压缩机及空调器
JP2005320915A (ja) 過給機の吸気サイレンサ
JP3323353B2 (ja) コンプレッサ
CN215213945U (zh) 一种内置焊接隔板的压缩机上盖组件
CN220059711U (zh) 一种用于方舱电站便于安装拆卸的排烟管安装结构
CN210859198U (zh) 一种适用于压缩机的气缸、泵体组件以及压缩机
CN114576170B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下法兰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18760518U (zh) 一种通风管风机
CN211144815U (zh) 消音器组件、压缩机及热交换工作设备
CN218971373U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05370U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管道消声器
CN214304246U (zh) 一种压缩机用消音盖以及压缩机泵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