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4415U - 一种自动贴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贴片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44415U CN218144415U CN202222374426.6U CN202222374426U CN218144415U CN 218144415 U CN218144415 U CN 218144415U CN 202222374426 U CN202222374426 U CN 202222374426U CN 218144415 U CN218144415 U CN 2181444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ing mechanism
- material taking
- driving
- station
- tak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贴片系统,包括:工作平台、物料组件、第一工位组件、第一加工组件,物料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一料台,第一料台安装于第一移动机构上,第一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料台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工位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一工位台,第一工位台安装于第二移动机构上;第一加工组件包括第三移动机构、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和点胶机构,第三移动机构跨设于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方,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和点胶机构安装于第三移动机构上,第三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和点胶机构运动。解放人力,自动化程度高,克服了现有的人工贴片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激光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贴片系统。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在军事上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制导、引信、夜视光源、激光雷达、引爆、测距、侦察和识别等。除了军用以外,主要用于医疗、加工、通讯、光盘、打印、显示、计算机等,且需求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加。
现有技术中,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电学转化率高、预热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极少维护以及易于光纤或光学镜片组成导光系统耦合等优点。激光器包括泵浦源、增益介质、谐振腔三大功能部件,泵浦源为激光器提供光源,泵浦源的底座和泵浦源芯片分体式安装,先在底座上安装若干陶瓷片、若干过渡片,再将泵浦源芯片安装于过渡片上。现有技术中,由工作人员操作将陶瓷片和过渡片贴合粘接在底座上,人工作业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贴歪,影响激光器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贴片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人工贴片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一种自动贴片系统,包括:
工作平台;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物料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一料台,所述第一料台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料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料台用于放置料盒;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第一工位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一工位台,所述第一工位台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工位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工位台用于放置待加工件;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第一加工组件,包括第三移动机构、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和点胶机构,所述第三移动机构跨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和点胶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三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三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和点胶机构运动,所述第一取料机构用于转移所述待加工件,所述第二取料机构用于转移所述料盒内的待贴合件,所述点胶机构用于在所述待加工件上涂覆胶水,以将所述待贴合件粘连在所述待加工件上。
可选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视觉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取料机构的移动路径上;
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加工组件和所述视觉组件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
驱动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取料机构、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和所述点胶机构移动,控制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将所述待加工件转移至所述第一工位台上;
控制所述点胶机构在所述待加工件上涂覆胶水;
控制所第二取料机构吸取所述待贴合件移动至所述视觉组件处,所述视觉组件对所述待贴合件进行拍照,获得所述待贴合件的照片;
根据所述照片计算出所述第二取料机构的调整路径;
控制所述第二取料机构按所述调整路径移动调整所述待贴合件的姿态;
驱动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取料机构移动,将所述待贴合件贴合于所述待加工件上。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第二工位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一工位台,所述第一工位台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工位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工位台用于放置待加工的所述待加工件。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第二加工组件,所述第二加工组件与所述第一加工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工组件包括第四移动机构、第三取料机构、第四取料机构,所述第四移动机构跨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方,所述第三取料机构和第四取料机构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机构上,所述第四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和第二取料机构运动,所述第三取料机构用于转移所述待加工件,所述第四取料机构用于转移所述待贴合件。
可选的,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机架、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一机架跨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方,所述第一机架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和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和所述点胶机构安装于第一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安装于第二直线模组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上;
夹持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持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夹持部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待加工件。
可选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上;
胶针,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一所述胶针,两所述胶针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胶针沿第三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包括:
第三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
第四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三驱动部的输出端;
第五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四驱动部的输出端;
吸取部,安装于所述第五驱动部的输出端,第五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吸取部转动,所述第四驱动部用于沿第三方向驱动所述第五驱动部和所述吸取部移动,所述第三驱动部用于沿第一方向驱动所述第四驱动部带动所述第五驱动部和所述吸取部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位台包括:
支撑部,安装于第二移动机构上;
底板,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底板用于放置所述待加工件;
抵持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用于固定所述待加工件。
可选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上料台,上位于所述第一取料机构的移动路径上,所述上料台用于放置待加工件;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下料台,位于所述第三取料机构的移动路径上,所述上料台用于放置组装后的待加工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贴片系统,通过设置于工作平台上的物料组件、第一工位组件和第一加工组件,利用第一取料机构实现、待加工件自动上料和下料,第二取料机构和点胶机构将待贴合件安装粘连于待加工件上,解放人力,自动化程度高,克服了现有的人工贴片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中物料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中第一工位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中第一工位台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中第一加工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中第一取料机构和点胶机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中第二取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中视觉组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中第二加工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中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贴片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人工贴片效率低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贴片系统,包括工作平台1,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的物料组件2、第一工位组件3和第一加工组件4,物料组件2包括第一移动机构20和第一料台21,第一料台21安装于第一移动机构20上,第一移动机构20用于驱动第一料台2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料台21用于放置待贴合件;第一工位组件3包括第二移动机构30和第一工位台31,第一工位台31安装于第二移动机构30上,第二移动机构30用于驱动第一工位台3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工位台31用于放置待加工件100;第一加工组件4包括第三移动机构40、第一取料机构41、第二取料机构42和点胶机构43,第三移动机构40跨设于第一移动机构20和第二移动机构30上方,第一取料机构41、第二取料机构42和点胶机构43安装于第三移动机构40上,第三移动机构40用于驱动第一取料机构41、第二取料机构42和点胶机构43运动,第一取料机构41用于转移待加工件100,第二取料机构42用于转移待贴合件,点胶机构43用于在待加工件100上涂覆胶水,以将待贴合件粘连在待加工件100上。
可以理解的,参见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待加工件100上需要贴上24片过渡片、2片陶瓷片和1片导电块,本申请实施例中将24片过渡片、2片陶瓷片和1片导电块统称为待贴合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可通过人工或者第一取料机构41将料盒110放置于第一料台21上,第一移动机构20驱动第一料台21移动至指定位置,料盒110内防止待贴合件,第一取料机构41将待加工件100转移放置在第一工位台31上,第二移动机构30驱动第一工位台31移动至指定位置,点胶机构43对待加工件100进行涂覆胶水,涂覆完成后,第二移动机构30驱动第一工位台31移动至下一指定位置,可以理解的,在涂覆完成后也可以不移动第一工位台31,然后,第二取料机构42从料盒110内将待贴合件放置于待加工件100的特定位置上,上述工作流程可以通过软件控制程序控制完成,自动化贴片,提高了待加工件100的加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方向是指X轴方向,第二方向是指Y轴方向,第三方向是Y轴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8所示,自动贴片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的视觉组件5和控制系统,视觉组件5包括并联设置于底座52上的相机50和光源51,视觉组件5位于第一工位台31旁,视觉组件5位于第二取料机构42的移动路径上,第一加工组件4和视觉组件5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用于:
驱动第三移动机构40带动第一取料机构41、第二取料机构42和点胶机构43移动,控制第一取料机构41将待加工件100转移至第一工位台31上;
控制点胶机构43在待加工件100上涂覆胶水;
控制所第二取料机构42吸取待贴合件移动至视觉组件5处,视觉组件5对待贴合件进行拍照,获得待贴合件的照片;
根据照片计算出第二取料机构42的调整路径;
控制第二取料机构42按调整路径移动调整待贴合件的姿态;
驱动第三移动机构40带动第二取料机构42移动,将待贴合件贴合于待加工件100上。
可以理解的,由于料盒110上料过程中,待贴合件可能会发生位移角度偏转的情况,如直接将待贴合件贴合在待加工件100上,待贴合件的角度和方向可能会偏差,因此,设置视觉组件5,在贴合前,调整待贴合件的姿势,保证待贴合件的贴合姿态准确,避免贴歪,提高了激光器整机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3所示,自动贴片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的第二工位组件6,包括第二移动机构30和第一工位台31,第一工位台31安装于第一移动机构20上,第二移动机构30用于驱动第一工位台3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工位台31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待加工件100。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工位组件6和第一工位组件3的结构相同,设置两个第一工位台31,可以在其中一个第一工位台31上贴合陶瓷片,在另一个第一工位台31上贴合过渡片,两台待加工件100可以同时加工,进一步提高待加工件100的加工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9所示,自动贴片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的第二加工组件7,第二加工组件7与第一加工组件4间隔设置,第二加工组件7包括第四移动机构70、第三取料机构71、第四取料机构72,第四移动机构70跨设于第一移动机构20和第二移动机构30上方,第三取料机构71和第四取料机构72安装于第四移动机构70上,第四移动机构70用于驱动第四取料机构72安装于第四移动机构70运动,第三取料机构71用于转移待加工件100,第四取料机构72用于转移待贴合件。
可以理解的,虽然可以通过第一取料机构41完成待加工件100的上料和下料,但是第三移动机构40要实现多轴运动,结构较为复杂,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第二加工组件7,不仅结构简单,更进一步提高了待加工件100的加工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所示,第三移动机构40包括第一机架400、第一直线模组401和第二直线模组402,第一机架400跨设于第一移动机构20和第二移动机构30上方,第一机架400安装于工作平台1上,第一直线模组401和第二直线模组402设置于第一机架400上,第一取料机构41和点胶机构43安装于第一直线模组401上,第二取料机构42安装于第二直线模组402上。
可以理解的,当设置第四移动机构70时,第四移动机构70的结构与第三移动机构4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机架400、第一直线模组401和第二直线模组40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所示,上述的第一取料机构41包括:第一驱动部410和夹持部411,第一驱动部410安装于第一直线模组401上,第一驱动部410的输出端连接夹持部411,第一驱动部410用于驱动夹持部411沿第三方向移动,夹持部411用于夹持待加工件100。
可以理解的,参见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部410为直线气缸,夹持部411包括驱动部4101和两夹爪4102,驱动部4101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两夹爪4102连接驱动部4101的输出端,驱动部4101驱动两夹爪4102相对靠近或者背离,以实现夹持或者松开待加工件100。作为变形的,夹持部411也可以采用真空吸附结构将待加工件100转移。另外,第一取料机构41和第三取料机构71的结构相同,设置位置不同,第一取料机构41用于进行待加工件100的上料,第三取料机构71用于进行待加工件100的下料,其中上料是指将待加工件100转移到第一工位台31上,下料是指将待加工件100从第一工位台31上转移出去,第一取料机构41和第三取料机构71的结构简单、紧凑,方便安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所示,上述的点胶机构43包括:第二驱动部430和胶针431,第二驱动部430安装于第一直线模组401上,第二驱动部430的输出端连接一胶针431,第二驱动部430用于驱动胶针431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三移动机构40带动第二驱动部430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实现对待加工件100的点胶涂覆。为了提高点胶涂覆效率,也可以设置多组胶针431,同时进行多位置点胶涂覆,提高效率。
示例性的,参见图6所示,第一直线模组401上设置有安装板4011,第一驱动部410和第二驱动部430均安装于该安装板4011上,安装板4011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垂直设置,第一面板的一侧面与第一直线模组401连接,第一面板的另一侧面与第一驱动部410连接,第二面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二驱动部430,通过安装板4011将第一取料机构41和点胶机构43整合成一体,产品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所示,上述的第二取料机构42包括:第三驱动部420、第四驱动部421、第五驱动部422和吸取部423,第三驱动部420安装于第二直线模组402上,第四驱动部421安装于第三驱动部420的输出端,第五驱动部422安装于第四驱动部421的输出端,吸取部423安装于第五驱动部422的输出端,第五驱动部422用于驱动吸取部423转动,第四驱动部421用于沿第三方向驱动第五驱动部422和吸取部423移动,第三驱动部420用于沿第一方向驱动第四驱动部421带动第五驱动部422和吸取部423移动。
可以理解的,吸取部423为真空吸附头部,第三驱动部420和第四驱动部421为直线气缸,第五驱动部422为旋转电机,通过第五驱动部422调整待贴合件的姿态。同时设置第一加工组件4和第二加工组件7时,第二取料机构42和第四取料机构72的结构相同,且第二取料机构42和第四取料机构72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示,上述的第一工位台31包括支撑部310、底板311和抵持部312,支撑部310安装于第二移动机构30上,底板311安装于支撑部310上,底板311用于放置待加工件100,抵持部312设置于底板311上,抵持部312用于固定待加工件100。
示例性的,参见图4所示,第一工位台31包括支撑部310、底板311和抵持部312,其中,支撑部310与第二移动机构30滑动连接,底板311安装于支撑部310远离第二移动机构30的一侧面上,底板311上设有容纳待加工件100的容纳区,底板311一侧设有侧板,抵持部312包括两抵持部,两抵持部间隔设置,与侧板相对设置,通过抵持部抵持待加工件100的一侧面,待加工件100的另一侧面与底板311的侧板贴合,通过两抵持部和侧板共同作用固定待加工件100,作为变形的,也可以在待加工件100的两侧或者多侧设置抵持部,多个抵持部共同作用固定待加工件100,底板311靠近气缸的一侧设有凹槽314,气缸靠近待加工件100的一侧设有定位开关313,定位开关与凹槽相对设置,当定位开关313导通发出信号,控制气缸停止运行,提示待加工件100移动到指定位置上了,第一工位台31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方便定位,控制简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10所示,上述的自动贴片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的加热机构8,其包括加热台80、加压组件81和测距组件82,加热台80用于放置待加工件100,给待加工件100加热,加压组件81位于加热台80旁,用于压紧待贴合件,测距组件82位于加热台80旁,用于检测待贴合件的平整度。
示例性的,参见图10所示,加热机构8包括加热台80、加压组件81和测距组件82,其中加热台80设置于第三直线模组83上,第三直线模组83驱动加热台沿第二方向移动,加热台80维持在140℃的温度,加热台80给待加工件100加热,加压组件81包括第四直线模组810、滑台811、滑块812、压座813和压头814,滑台811安装于加热台80的一侧,滑块812与滑台811连接,压座813与滑块812连接,第四直线模组810的输出端连接压座813,第四直线模组810驱动压座813沿第三方向移动,压头814安装于压座813靠近加热台80的一端,压头814位于加热台80的上方,通过第四直线模组810驱动压座813带动压头814上下移动,压头814压紧待贴合件,压紧10秒钟,测距组件82包括激光测距仪820和第五直线模组821,激光测距仪820安装于第五直线模组821上,第五直线模组821带动激光测距仪820沿第一方向移动,激光测距仪820位于加热台80的上方,激光测距仪820测量待贴合件的平整度,控制系统判断平整度是否合格,并记录不合格的位置。
参见图1所示,自动贴片系统除包括上述结构外,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的上料台90和下料台91,上料台90位于第一取料机构41的移动路径上,上料台90用于放置待加工件100,下料台91位于第三取料机构71的移动路径上,上料台90用于放置加工完的待加工件100。通过第一取料机构41和第三取料机构71实现待加工的待加工件100和已加工的待加工件100的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人工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贴片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平台;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物料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一料台,所述第一料台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料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料台用于放置料盒;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第一工位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一工位台,所述第一工位台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工位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工位台用于放置待加工件;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第一加工组件,包括第三移动机构、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和点胶机构,所述第三移动机构跨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和点胶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三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三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和点胶机构运动,所述第一取料机构用于转移所述待加工件,所述第二取料机构用于转移所述料盒内的待贴合件,所述点胶机构用于在所述待加工件上涂覆胶水,以将所述待贴合件粘连在所述待加工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视觉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取料机构的移动路径上;
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加工组件和所述视觉组件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
驱动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取料机构、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和所述点胶机构移动,控制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将所述待加工件转移至所述第一工位台上;
控制所述点胶机构在所述待加工件上涂覆胶水;
控制所第二取料机构吸取所述待贴合件移动至所述视觉组件处,所述视觉组件对所述待贴合件进行拍照,获得所述待贴合件的照片;
根据所述照片计算出所述第二取料机构的调整路径;
控制所述第二取料机构按所述调整路径移动调整所述待贴合件的姿态;
驱动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取料机构移动,将所述待贴合件贴合于所述待加工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第二工位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一工位台,所述第一工位台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工位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工位台用于放置待加工的所述待加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第二加工组件,所述第二加工组件与所述第一加工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工组件包括第四移动机构、第三取料机构、第四取料机构,所述第四移动机构跨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方,所述第三取料机构和第四取料机构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机构上,所述第四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和第二取料机构运动,所述第三取料机构用于转移所述待加工件,所述第四取料机构用于转移所述待贴合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机架、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一机架跨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方,所述第一机架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和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和所述点胶机构安装于第一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安装于第二直线模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上;
夹持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持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夹持部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待加工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上;
胶针,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一所述胶针,两所述胶针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胶针沿第三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包括:
第三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
第四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三驱动部的输出端;
第五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四驱动部的输出端;
吸取部,安装于所述第五驱动部的输出端,第五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吸取部转动,所述第四驱动部用于沿第三方向驱动所述第五驱动部和所述吸取部移动,所述第三驱动部用于沿第一方向驱动所述第四驱动部带动所述第五驱动部和所述吸取部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位台包括:
支撑部,安装于第二移动机构上;
底板,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底板用于放置所述待加工件;
抵持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用于固定所述待加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上料台,上位于所述第一取料机构的移动路径上,所述上料台用于放置待加工件;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下料台,位于所述第三取料机构的移动路径上,所述上料台用于放置组装后的待加工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74426.6U CN218144415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自动贴片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74426.6U CN218144415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自动贴片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44415U true CN218144415U (zh) | 2022-12-27 |
Family
ID=84561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74426.6U Active CN218144415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自动贴片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444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88618A (zh) * | 2023-07-17 | 2023-08-15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工件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2022
- 2022-09-07 CN CN202222374426.6U patent/CN2181444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88618A (zh) * | 2023-07-17 | 2023-08-15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工件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6588618B (zh) * | 2023-07-17 | 2023-10-03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工件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738769B1 (ko) | 전자부품 장착장치 및 전자부품 장착방법 | |
JP4788759B2 (ja) | 部品実装装置 | |
CN218144415U (zh) | 一种自动贴片系统 | |
US11495571B2 (en) | Mounting method and mounting device | |
JP4710432B2 (ja) | 部品実装装置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 |
CN218640354U (zh) | 一种自动粘棉机 | |
JP5018747B2 (ja) | 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方法 | |
CN210623318U (zh) | 一种热熔胶胶带的热压装置 | |
JPH1062804A (ja) | 液晶実装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5498497A (zh) | 一种自动贴片系统及贴片方法 | |
US7950140B2 (en) | Connection device for electric components | |
CN110919346B (zh) | Lcm自动组装工艺 | |
CN210742586U (zh) | 滤光件自动贴装装置 | |
JP5365618B2 (ja) | 位置調整装置及び位置調整方法 | |
JP3246282B2 (ja) | 表示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表示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 |
CN107461387B (zh) | 一种点胶贴合设备和点胶贴合方法 | |
CN111908112B (zh) | 一种支架粘接设备及粘接方法 | |
CN213888986U (zh) | 丝印组装设备 | |
CN210739047U (zh) | 一种钢网对贴机 | |
CN212288827U (zh) | 自动组装装置 | |
CN113555301A (zh) | 一种倒装芯片贴合装置及加工方法 | |
CN112296667A (zh) | 丝印组装设备 | |
CN210377019U (zh) | 光罩贴片装置 | |
CN211017025U (zh) | 一种全自动芯片粘接器件的装置 | |
CN216084806U (zh) | 一种倒装芯片贴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