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0926U - 一种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40926U CN218140926U CN202222214108.3U CN202222214108U CN218140926U CN 218140926 U CN218140926 U CN 218140926U CN 202222214108 U CN202222214108 U CN 202222214108U CN 218140926 U CN218140926 U CN 2181409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ber
- absorber bearing
- assembly
- rear shock
- mounting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700030570 pad-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一种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包括后减震器座补板和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和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焊接一体组成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沿车身宽度方向安装于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总成之间,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设置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上朝向后轮罩总成的一侧,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与后减震器座螺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降低了后减震器座安装板的厚度以及减震器座总成零件数量,使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的重量降低,焊接零件对应减少,焊接用工装夹具成本大幅降低,降低了后减震器座安装板的成型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逐年递增,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许多厂商通过减重和轻量化设计以提高电动车能效,同时降低整车成本,而对电动车局部结构,尤其是减震器处进行优化则是减重增效的重要手段。
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设置于上车身侧围内板后轮罩处,其与后轮罩内板焊接固定,后减震器装配于其内。为了达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设定所需刚度及强度,避免在使用中开裂变型等问题,目前常见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采用四种或四种上的较厚的钣金材料以点焊连接而成,随后焊接到后轮罩总成上,并与后减震器螺接。此种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的重量较大,结构复杂,零件不易成型,多层钣金结构在焊接时需要增加工装夹具进行辅助,同时因焊接层级增加,零件的精度也随之降低,材料、模具和夹具成本均有所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只采用两种零部件焊接而成、成型难度和成本都较低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包括后减震器座补板和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和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焊接一体组成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沿车身宽度方向安装于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总成之间,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设置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上朝向后轮罩总成的一侧,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与后减震器座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与所述后轮罩总成焊接一体,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沿车身宽度方向夹设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和所述后轮罩总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焊接一体,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设置于所述后轮罩内板上朝向所述后轮罩总成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包括凸包部,所述凸包部凸设于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中部,所述凸包部朝向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的一侧形成一用于容置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的凹槽部,所述凸包部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焊接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还包括减震器座安装部,所述减震器座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凸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减震器座安装部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焊接一体,所述凸包部由所述减震器安装部的内缘向所述后轮罩总成一侧凸伸而得。
进一步地,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还包括凸焊螺母和凸焊螺栓,所述凸焊螺母和所述凸焊螺栓相邻设置,复数组所述凸焊螺母和所述凸焊螺栓分别设置于所述凸包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凸焊螺母和所述凸焊螺栓设置于所述减震器座安装部上,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通过所述凸焊螺母和所述凸焊螺栓与所述后减震器座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包括凸起筋,所述凸起筋朝向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一侧凸出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的中部,所述凸起筋容置于所述凹槽部内,所述凸包部贴设于所述凸起筋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包部还包括过孔部,所述过孔部沿车身高度方向开设于所述凸包部的顶端,所述过孔部为由所述凸包部的底端向所述凸包部的顶端开设的U型豁口。
进一步地,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包括安装过孔,所述后减震器座通过所述安装过孔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装配,所述安装过孔与所述过孔部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对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通过点焊一体的后减震器座补板和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以两块板料完成了后减振器座的安装板和后轮罩总成的连接,降低了后减震器座安装板的厚度以及减震器座总成零件数量,使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的重量降低,焊接零件对应减少,焊接用工装夹具成本大幅降低,降低了后减震器座安装板的成型难度,装配精度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与后轮罩装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减震器座补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减震器座补板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减震器座补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包括后减震器座补板1和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后减震器座补板1和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焊接一体组成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沿车身宽度方向安装于后轮罩内板3和后轮罩总成4之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后减震器座补板1点焊于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上,本实用新型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能够设置于电动车车身的左后轮轮罩处,也能设置于电动车车身的右后轮轮罩处,或是对称设置于电动车车身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与后轮罩总成4焊接一体,后减震器座补板1沿车身宽度方向夹设于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和后轮罩总成4之间,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与后轮罩内板3焊接一体,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设置于后轮罩内板3上朝向后轮罩总成4的一侧。具体地,请着重参阅图2,图2从实际车身结构中去除了部分车身零部件,以示出展示了本实施例中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与后轮罩总成4和后轮罩内板3的相对位置关系,后减震器座补板1被后轮罩总成4遮挡,几乎不可视,图2的视点为从电动车的车门外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也可设置于后轮罩总成4上相对本实施例有所偏移的其他位置,只要能够同时连接后减震器座和后轮罩总成4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进一步地,后减震器座补板1包括凸包部11和减震器座安装部12,凸包部11凸设于后减震器座补板1中部,凸包部11朝向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的一侧形成一用于容置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的凹槽部17,凸包部11与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焊接一体,减震器座安装部12设置于凸包部11的左右两侧,减震器座安装部12与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焊接一体,凸包部11由减震器安装部的内缘向后轮罩总成4一侧凸伸而得,凸包部11还包括过孔部16,过孔部16沿车身高度方向开设于凸包部11的顶端,过孔部16为由凸包部11的底端向凸包部11的顶端开设的U型豁口。请着重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后减震器座补板1呈蝴蝶状,后减震器座补板1的中部尺寸小于其两侧的减震器座安装部12,减震器座安装部12则以凸包部11为轴,对称设置于过孔部16的两侧,减震器座安装部12的边缘还设置有用于与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贴合的翻边结构13。过孔部16用于避让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上的安装过孔22,后减震器座通过安装过孔22与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装配,安装过孔22与过孔部16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对位设置。
进一步地,后减震器座补板1还包括凸焊螺母14和凸焊螺栓15,凸焊螺母14和凸焊螺栓15相邻设置,复数组凸焊螺母14和凸焊螺栓15分别设置于凸包部11的两侧。具体地,凸焊螺母14和凸焊螺栓15设置于减震器座安装部12上,后减震器座补板1通过凸焊螺母14和凸焊螺栓15与后减震器座装配,在本实施例中,两组凸焊螺母14和凸焊螺栓15对称设置于过孔部16的两侧,后减震器座与凸焊螺母14和凸焊螺栓15螺接,固定于后减震器座补板1和后轮罩内板3的背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凸焊螺母14和凸焊螺栓15也可以不以组对称设置于凸包部11的两侧,只要位于后减震器座补板1上且能够与后轮罩内板3上的减震器座安装点对位设置即可。
进一步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包括凸起筋21,凸起筋21朝向后减震器座补板1一侧凸出于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的中部,凸起筋21容置于凹槽部17内,凸包部11贴设于凸起筋21上。在本实施例中,凸起筋21和凸包部11都沿近似车身高度方向设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通过点焊一体的后减震器座补板和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以两块板料完成了后减振器座的安装板和后轮罩总成的连接,降低了后减震器座安装板的厚度以及减震器座总成零件数量,使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的重量降低,焊接零件对应减少,焊接用工装夹具成本大幅降低,降低了后减震器座安装板的成型难度,装配精度有所提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减震器座补板(1)和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1)和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焊接一体组成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沿车身宽度方向安装于后轮罩内板(3)和后轮罩总成(4)之间,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1)设置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上朝向后轮罩总成(4)的一侧,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1)与后减震器座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与所述后轮罩总成(4)焊接一体,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1)沿车身宽度方向夹设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和所述后轮罩总成(4)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与所述后轮罩内板(3)焊接一体,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设置于所述后轮罩内板(3)上朝向所述后轮罩总成(4)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1)包括凸包部(11),所述凸包部(11)凸设于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1)中部,所述凸包部(11)朝向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的一侧形成一用于容置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的凹槽部(17),所述凸包部(11)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焊接一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1)还包括减震器座安装部(12),所述减震器座安装部(12)设置于所述凸包部(11)的左右两侧,所述减震器座安装部(12)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焊接一体,所述凸包部(11)由所述减震器安装部的内缘向所述后轮罩总成(4)一侧凸伸而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1)还包括凸焊螺母(14)和凸焊螺栓(15),所述凸焊螺母(14)和所述凸焊螺栓(15)相邻设置,复数组所述凸焊螺母(14)和所述凸焊螺栓(15)分别设置于所述凸包部(11)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焊螺母(14)和所述凸焊螺栓(15)设置于所述减震器座安装部(12)上,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1)通过所述凸焊螺母(14)和所述凸焊螺栓(15)与所述后减震器座装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包括凸起筋(21),所述凸起筋(21)朝向所述后减震器座补板(1)一侧凸出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的中部,所述凸起筋(21)容置于所述凹槽部(17)内,所述凸包部(11)贴设于所述凸起筋(21)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部(11)还包括过孔部(16),所述过孔部(16)沿车身高度方向开设于所述凸包部(11)的顶端,所述过孔部(16)为由所述凸包部(11)的底端向所述凸包部(11)的顶端开设的U型豁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包括安装过孔(22),所述后减震器座通过所述安装过孔(22)与所述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本体(2)装配,所述安装过孔(22)与所述过孔部(16)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对位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14108.3U CN218140926U (zh) | 2022-08-22 | 2022-08-22 | 一种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14108.3U CN218140926U (zh) | 2022-08-22 | 2022-08-22 | 一种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40926U true CN218140926U (zh) | 2022-12-27 |
Family
ID=84553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214108.3U Active CN218140926U (zh) | 2022-08-22 | 2022-08-22 | 一种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40926U (zh) |
-
2022
- 2022-08-22 CN CN202222214108.3U patent/CN2181409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161695A1 (zh) | 汽车的车身 | |
CN107380265B (zh) | 可适配多类散热器且具有容差功能的通用型前端框架 | |
CN202378968U (zh) | 一种汽车机舱盖 | |
CN218140926U (zh) | 一种后减震器座安装板总成 | |
CN213292442U (zh) | 汽车前舱盖铰链安装点结构 | |
CN216886927U (zh) | 一种新型的翼子板安装支架 | |
CN214823647U (zh) | 翼子板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113363658B (zh) | 一种蓄电池托盘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10087052U (zh) | 汽车侧车门锁扣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212766491U (zh) | 多向调节式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15398348U (zh) | 一种用于自卸车前端的附件支架 | |
CN213892678U (zh) | 一种翼子板支架及侧边梁结构 | |
CN216002792U (zh) | 一种翼子板下安装支架、翼子板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213354619U (zh) | 一种汽车车身翼子板支架的安装结构 | |
CN216034688U (zh) | 一种汽车翼子板支架及汽车 | |
CN203902693U (zh) | 一种汽车后轮罩内饰板安装支架 | |
CN209938286U (zh) | 汽车中铰链安装结构及包含其的汽车 | |
CN215553589U (zh) | 翼子板安装结构 | |
CN212921714U (zh) | 汽车前翼子板固定支架总成 | |
CN204801898U (zh) | 一种发动机罩z向装配偏差快速调整结构 | |
CN215752664U (zh) | 一种新能源车发盖安装支架 | |
CN201068168Y (zh) | 一种汽车翼子板保险杠一体安装托架 | |
CN214523297U (zh) | 铰链加强板、内板总成、车门总成及车辆 | |
CN210258312U (zh) | 一种防止汽车前保险杠下沉的结构 | |
CN210191406U (zh) | 一种车载蓄电池安装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