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7997U - 一种训练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训练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7997U
CN218127997U CN202222366416.8U CN202222366416U CN218127997U CN 218127997 U CN218127997 U CN 218127997U CN 202222366416 U CN202222366416 U CN 202222366416U CN 218127997 U CN218127997 U CN 218127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opstick body
chopstick
training
protrus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664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chuang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chuang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chuang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chuang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7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7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1/00Table-ware
    • A47G21/10Sugar tongs; Asparagus tongs; Other food tongs
    • A47G21/103Chop-stic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训练筷,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筷子本体和第二筷子本体,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一端为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端为第二夹持端;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另一端均连接,通过所述连接主体能够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移动;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能够支撑使用者的第三手指,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辅助工具,从而使幼儿更快的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训练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训练筷。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一种用于夹取食物并将食物送入口中的食具,通常由两根细长的杆状部件组成并配合使用。用筷子时需要手部进行一系列复杂而又精细的动作;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儿童而言,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形成筷子的使用姿势,为了让儿童快速的形成正确的用筷姿势,市面上出现一些儿童筷子,用于辅助儿童学习使用筷子,但现有的辅助儿童使用的筷子只有基础的使用方式的训练,当儿童初步掌握筷子的使用方式时则没有配套的训练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训练筷,实现了辅助幼儿学习使用筷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训练筷,包括:第一筷子本体和第二筷子本体,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一端为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端为第二夹持端;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另一端均连接,通过所述连接主体能够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移动;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能够支撑使用者的第三手指。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训练筷中,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连接,所述抵接部具有第一受力面,使用者的第一手指向所述第一受力面施力时,所述第一夹持端向接近所述第二夹持端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训练筷中,所述抵接部包含向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和向接近所述第二筷子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远离所述第一夹持端的一面为所述第一受力面,所述第二凸起的靠近所述第一夹持端的一面为第二受力面;使用者的第二手指向所述第二受力面施力时,所述第一夹持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夹持端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凸起上且距离所述第一筷子本体最远的点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抵接部的靠近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的交点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交点中的一个交点为第一交点,第一交点与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交点与在所述第一凸起上且距离所述第一筷子本体最远的点的连线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60°;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凸起上且距离所述第一筷子本体最远的点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抵接部的靠近所述第一夹持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的交点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交点中的一个交点为第二交点,第二交点与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交点与在所述第二凸起上且距离所述第一筷子本体最远的点的连线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55°。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训练筷中,所述连接主体包括连接部以及向所述第二夹持端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连接主体的朝向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另一端能够通过所述开口伸入至所述连接主体内;所述连接主体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训练筷中,所述空腔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厚度,当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转动时,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延伸部上;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另一端延伸;优选地,所述支撑面的形状与使用者第三手指相匹配,使用时,所述第三手指的指肚朝向所述延伸部;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另一端延伸后形成限位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限位部一体成型;优选地,相对于所述抵接部,所述支撑面更靠近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训练筷中,所述第一筷子本体可拆卸地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有凸块,当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时,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能够绕所述凸块转动,所述空腔配合凸块能够限制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转动方向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在转动时不会相对于所述第二筷子本体错位;优选地,所述凸块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训练筷中,所述空腔内设有弹件,所述弹件的一端向所述开口处延伸,所述弹件向所述开口处延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接触后能够限制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与所述第二筷子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训练筷中,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安装槽相匹配,所述连接块设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弹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优选地,所述弹件、连接块和所述支撑部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弹件的材质为硅胶。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训练筷中,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具有安装段,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其中一段的外围尺寸缩小形成所述安装段,所述安装段用于安装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还具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均与所述第一套管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套管能够套设在所述安装段处;所述第一套管的长度与所述安装段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套管为硅胶材质。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训练筷中,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连接;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所述第一环部能够插入使用者的第一手指,所述第二环部能够插入使用者的第二手指,通过所述辅助机构,使用者能够使所述第一夹持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一环部和所述第二环部均位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侧;优选地,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一环部和所述第二环部均与所述第二套管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套管为硅胶材质;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端和所述第二夹持端均设有摩擦凸起组,两个所述摩擦凸起组的朝向相对;优选地,所述第一环部的圆心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之间的连线在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轴线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环部的圆心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轴线方向上的投影的夹角为70°-110°。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延伸段、第一凸起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位于所述抵接部上且靠近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延伸段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面为第三受力面,所述第一受力面和所述第三受力面组成主受力面,从所述第一凸起至所述第一延伸段,所述主受力面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主受力面向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方向凹陷。
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训练筷,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辅助工具,从而使幼儿更快的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装抵接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装辅助机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部和弹件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筷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主体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抵接部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部和弹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抵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筷子本体;2第二筷子本体;3第一凸起;4第二凸起;5第一套管;6连接主体;7支撑部;8弹件;9第一环部;10第二环部;11第二套管;12安装段;13摩擦凸起组;14空腔;41第一延伸段;42第二延伸段;100主受力面;31第一受力面;51第三受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示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实用新型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所附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详细描述使用了数字和字母标记来指代附图中的特征。附图和描述中的相似或类似标记的已经用于指代本实用新型的相似或类似的部分。如本文所用的那样,用语“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等可互换地使用,以将一个构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且不旨在表示单独构件的位置或重要性。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训练筷,包括:第一筷子本体1和第二筷子本体2,第一筷子本体1的一端为第一夹持端、第二筷子本体2的一端为第二夹持端;连接主体6,连接主体6与第一筷子本体1的另一端和第二筷子本体2的另一端均连接,通过连接主体6能够使第一筷子本体1相对于第二筷子本体2移动;支撑部,支撑部的一端与连接主体连接,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支撑面能够支撑使用者的第三手指,第三手指一般指拇指,支撑部7在使用时能够提供用于支撑拇指的支撑面,通过支撑部7能够提供给使用者正确的拇指的支撑位置,方便于使用者使用,使使用者养成正确的握持筷子的姿势。
优选地,还包括抵接部,抵接部可拆卸地与第一筷子本体1连接,抵接部具有第一受力面,使用者的第一手指向第一受力面施力时,第一夹持端向接近第二夹持端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在第一凸起3上且距离第一筷子本体1的最远的点与第一筷子本体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抵接部的靠近连接主体6的一端与第一平面的交点的数量为两个,交点中的一个交点为第一交点,第一交点与第一凸起3位于第一筷子本体1的同一侧,第一交点与在第一凸起3上且距离第一筷子本体1的最远的点的连线与第一筷子本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60°,夹角可选为20°、30°、40°、50°、60°,优选为30°,当夹角为20°-60°时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加舒适,操控性更好;优选地,在第二凸起4上且距离第一筷子本体1的最远的点与第一筷子本体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抵接部的靠近第一夹持端的一端与第一平面的交点的数量为两个,交点中的一个交点为第二交点,第二交点与第二凸起4位于第一筷子本体1的同一侧,第二交点与在第二凸起4上且距离第一筷子本体1的最远的点的连线与第一筷子本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55°,夹角可选为15°、25°、35°、45°、55°,优选为25°,当夹角为15°-55°时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加舒适,操控性更好。
优选地,抵接部包含向远离第二筷子本体2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3和向接近第二筷子本体2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4;第一凸起3的远离第一夹持端的一面为第一受力面,第二凸起4的靠近第一夹持端的一面为第二受力面;使用者的第二手指向第二受力面施力时,第一夹持端向远离第二夹持端的方向移动;在幼儿学习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当幼儿能够初步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时,通过抵接部能够更好的模拟真实使用筷子时的施力与握持状态,从而方便幼儿进一步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在一般情况下第一手指为食指,第二手指为中指。
优选地,连接主体6包括连接部以及向第二夹持端方向延伸的延伸部;第一筷子本体1的另一端与连接部连接,第二筷子本体2的另一端与延伸部连接;连接主体6的朝向第一筷子本体1的一侧设有开口,第一筷子本体1的另一端能够通过开口伸入至连接主体6内;连接主体6的内部具有空腔14,开口与空腔14连通。通过延伸部可以使连接主体6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拥有能够安装其他结构的空间,通过空腔14可以在不影响连接主体6原本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连接主体6的重量。
优选地,第一筷子本体1可拆卸地与连接主体6连接;第一筷子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凹槽,连接部的内部设有凸块,当第一筷子本体1与连接部连接时,凸块位于凹槽内,第一筷子本体1能够绕凸块转动;凹槽一般为两个,两个凹槽相互平行,两个凹槽分别位于第一筷子本体1的另一端,相对应的凸块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凸块分别位于两个凹槽内从而使第一筷子本体1的转动更加顺畅。
优选地,凸块的形状为圆柱形,凹槽与凸块的形状相匹配,圆柱形的凸块能够使第一筷子本体1的转动更加顺滑。
优选地,空腔14的厚度大于第一筷子本体1的厚度,当第一筷子本体1转动时,第一筷子本体1的一部分位于空腔14内,空腔14配合凸块能够限制第一筷子本体1的转动方向使第一筷子本体1在转动时不会相对于第二筷子本体2错位,空腔14的厚度具体是指在图4中空腔14在垂直于图片的方向上的长度,第一筷子本体1的厚度具体是指在图4中第一筷子本体1在垂直于图片的方向上的长度。
优选地,支撑部7设于延伸部上,由于支撑部7设于延伸部上与第一筷子本体1的中上位置相对应,即正常使用筷子时拇指所应该施力的位置,通过支撑部7与第一筷子本体1的配合,能够使使用者养成正确的握持筷子的姿势。
优选地,支撑面的形状与使用者第三手指相匹配,使用时,第三手指的指肚朝向延伸部;支撑部7的另一端向第二筷子本体2的另一端延伸后形成限位部;支撑部7和限位部一体成型;相对于抵接部,支撑面更靠近连接部,支撑部7起到从下方支撑第三手指的作用,并且支撑部7的位置比抵接部高,使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加方便。
优选地,支撑部7的另一端向第二筷子本体2的另一端延伸,从而使支撑部7形成一个类似凹槽的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撑第三手指。
优选地,空腔14内设有弹件8,弹件8的一端向开口处延伸,弹件8向开口处延伸的一端与第一筷子本体1接触后能够限制第一筷子本体1与第二筷子本体2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第一筷子本体1与第二筷子本体2过于接近。使用者通过第一筷子本体1和第二筷子本体2夹持后,弹件8会由于弹性形变将第一筷子本体1和第二筷子本体2分开至一定距离,从而便于使用者再次夹持使用。
优选地,延伸部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空腔14连通;支撑部7的一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截面形状与安装槽相匹配,连接块设于安装槽中,弹件8的另一端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伸入至安装槽后,由于连接块的形状与安装槽相匹配,因此连接块相当于固定在安装槽中,从而实现了对弹件8和支撑部7的定位。
优选地,弹件8、连接块和支撑部7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方式能够减少弹件8、连接块和支撑部7之间的位置误差,提高成品率,同时也方便于本实用新型耳钉组装。
优选地,弹件8的材质为硅胶,弹件8的内弧朝向连接部,整体类似于鱼钩的形状,通过弹件8弯曲带来的弹性形变阻止第一筷子本体1和第二筷子本体2过于接近。
优选地,第一筷子本体1上具有安装段12,第一筷子本体1的其中一段的外围尺寸缩小形成安装段12,安装段12的外围尺寸小于与安装段12相接的部分第一筷子本体1的外围尺寸,安装段12用于安装抵接部,方便抵接部卡在安装段12处。抵接部还具有第一套管5,第一凸起3与第二凸起4均与第一套管5一体成型,第一套管5能够套设在安装段12处;第一套管5的长度与安装段12的长度相同;第一套管5为硅胶材质;当安装段12位圆柱形时,第一套管5的内径与安装段12的直径相同。通过第一套管5的方式方便第一筷子本体1与抵接部的安装,第一套管5为硅胶材质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便于将第一套管5套设于第一筷子本体1上。
优选地,还包括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可拆卸地与第一筷子本体1连接;辅助机构包括第一环部9和第二环部10,第一环部9能够插入使用者的第一手指,第二环部10能够插入使用者的第二手指,通过辅助机构,使用者能够使第一夹持端靠近或远离第二夹持端;第二套管11位于第一筷子本体1的远离第二筷子本体2的一侧;优选地,辅助机构包括第二套管11,第一环部9和第二环部10均与第二套管11一体成型,第二套管11能够套设与安装段12上;第二套管11的长度与安装段12的长度相同;第二套管11为硅胶材质;当安装段12位圆柱形时,第二套管11的内径与安装段12的直径相同。通过第一环部9和第二环部10能够使刚开始学习使用筷子的幼儿更容易抓持筷子,能够方便幼儿从零开始学习使用筷子。
优选地,第一环部9的圆心与第一筷子本体1之间的连线在第一筷子本体1轴线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二环部10的圆心与第一筷子本体1之间的连线第一筷子本体1轴线方向上的投影的夹角为70°-110°,夹角可选为70°、80°、90°、100°、110°,优选为90°。
优选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均设有摩擦凸起组13,两个摩擦凸起组13的朝向相对。通过摩擦凸起组13可以增大被夹持物与第一筷子本体1和第二筷子本体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方便夹持。
优选地,抵接部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延伸段41、第一凸起3和第二延伸段42;第一凸起3向远离第二筷子本体2的方向延伸,第一延伸段41位于抵接部上且靠近连接主体6的一端;第一延伸段41远离第二筷子本体2的一面为第三受力面51,第一受力面31和第三受力面51组成主受力面100,从第一凸起3至第一延伸段41,主受力面100与第一筷子本体1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具体是指主受力面100与第一筷子本体1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使用时使用者的食指放在主受力面100上,主受力面100有一定的长度,食指在放置在主受力面100上时有一定的余量,使抵接部不过多地对使用者的食指位置做限定,从而训练使用者掌握在使用筷子时食指如何发力。
优选地,主受力面100向第一筷子本体1的方向凹陷,向第一筷子本体1方向的凹陷能够更好的适应使用者的手指形状,从而便于使用者使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辅助机构能够辅助没有筷子使用经验的幼儿学习使用筷子,通过抵接部能够使有一定筷子使用经验的幼儿进一步地学习使用筷子,使幼儿逐步学会如何使用普通筷子,抵接部的第一凸起3和第二凸起4,提供了使用普通筷子时的用力点,能够让幼儿更快的掌握筷子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辅助工具,从而使幼儿更快的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筷子本体和第二筷子本体,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一端为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端为第二夹持端;
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另一端均连接,通过所述连接主体能够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移动;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能够支撑使用者的第三手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连接,所述抵接部具有第一受力面,使用者的第一手指向所述第一受力面施力时,所述第一夹持端向接近所述第二夹持端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含向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和向接近所述第二筷子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的远离所述第一夹持端的一面为所述第一受力面,所述第二凸起的靠近所述第一夹持端的一面为第二受力面;
使用者的第二手指向所述第二受力面施力时,所述第一夹持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夹持端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第一凸起上且距离所述第一筷子本体最远的点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抵接部的靠近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的交点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交点中的一个交点为第一交点,第一交点与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交点与在所述第一凸起上且距离所述第一筷子本体最远的点的连线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60°;
在所述第二凸起上且距离所述第一筷子本体最远的点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抵接部的靠近所述第一夹持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的交点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交点中的一个交点为第二交点,第二交点与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交点与在所述第二凸起上且距离所述第一筷子本体最远的点的连线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5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包括连接部以及向所述第二夹持端方向延伸的延伸部;
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连接;
所述连接主体的朝向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另一端能够通过所述开口伸入至所述连接主体内;所述连接主体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厚度,当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转动时,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延伸部上;
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另一端延伸;
所述支撑面的形状与使用者第三手指相匹配,使用时,所述第三手指的指肚朝向所述延伸部;
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另一端延伸后形成限位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限位部一体成型;
相对于所述抵接部,所述支撑面更靠近所述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可拆卸地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
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有凸块,当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时,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能够绕所述凸块转动,所述空腔配合凸块能够限制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转动方向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在转动时不会相对于所述第二筷子本体错位;
所述凸块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的形状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弹件,所述弹件的一端向所述开口处延伸,所述弹件向所述开口处延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接触后能够限制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与所述第二筷子本体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安装槽相匹配,所述连接块设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弹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所述弹件、连接块和所述支撑部一体成型;
所述弹件的材质为硅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上具有安装段,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其中一段的外围尺寸缩小形成所述安装段,所述安装段用于安装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还具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均与所述第一套管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套管能够套设在所述安装段处;
所述第一套管的长度与所述安装段的长度相同;
所述第一套管为硅胶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连接;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所述第一环部能够插入使用者的第一手指,所述第二环部能够插入使用者的第二手指,通过所述辅助机构,使用者能够使所述第一夹持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持端;
所述第一环部和所述第二环部均位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侧;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一环部和所述第二环部均与所述第二套管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套管为硅胶材质;
所述第一夹持端和所述第二夹持端均设有摩擦凸起组,两个所述摩擦凸起组的朝向相对;
所述第一环部的圆心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之间的连线在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轴线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环部的圆心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一筷子本体轴线方向上的投影的夹角为70°-110°。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延伸段、第一凸起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位于所述抵接部上且靠近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延伸段远离所述第二筷子本体的一面为第三受力面,所述第一受力面和所述第三受力面组成主受力面,从所述第一凸起至所述第一延伸段,所述主受力面与所述第一筷子本体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训练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受力面向所述第一筷子本体的方向凹陷。
CN202222366416.8U 2021-09-06 2022-09-06 一种训练筷 Active CN21812799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8827.8A CN113693420A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训练筷
CN2021110388278 2021-09-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7997U true CN218127997U (zh) 2022-12-27

Family

ID=7866056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8827.8A Pending CN113693420A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训练筷
CN202211086245.1A Pending CN115474816A (zh) 2021-09-06 2022-09-06 一种训练筷
CN202222366416.8U Active CN218127997U (zh) 2021-09-06 2022-09-06 一种训练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8827.8A Pending CN113693420A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训练筷
CN202211086245.1A Pending CN115474816A (zh) 2021-09-06 2022-09-06 一种训练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369342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230U (zh) * 1988-04-02 1989-01-25 孔建华 握筷器
CN201076304Y (zh) * 2007-08-22 2008-06-25 赵开星 一种辅助使用筷
CN101991331A (zh) * 2009-08-05 2011-03-30 胡泽明 训练用筷子及其使用方法
HK1141198A2 (en) * 2010-08-02 2010-10-29 Wong So Ying Learning chopsticks
TWM399669U (en) * 2010-09-13 2011-03-11 Jin Yi Siang Entpr Co Ltd Food clip
TWM408313U (en) * 2010-10-07 2011-08-01 Kuo-Kuang Huang Device to hold chopsticks
JP5922354B2 (ja) * 2011-08-31 2016-05-24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幼児用の練習用箸
CN211049026U (zh) * 2019-12-13 2020-07-21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训练筷
CN212261077U (zh) * 2020-04-10 2021-01-01 心田贸易(广州)有限公司 儿童学习用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4816A (zh) 2022-12-16
CN113693420A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1331A (zh) 训练用筷子及其使用方法
CN218127997U (zh) 一种训练筷
JP4851205B2 (ja) 指動作補助具
JP2017046851A (ja) 矯正用指当て具を有する練習用箸
JP3151079U (ja) 握り姿勢矯正用ペン
CN218127998U (zh) 一种筷子
JP3176931U (ja) 打球用具のグリップ矯正具
CN209851890U (zh) 一种握笔器
JPH10228234A (ja) 持ち方練習用箸
JP2012095941A (ja) 飲食用具
CN220757126U (zh) 一种学习筷
KR200345870Y1 (ko) 유아용 필기 보조 기구
CN211748616U (zh) 左右手互换练习筷
JP2863718B2 (ja) 箸の持ち方練習具
JP3034180U (ja) 箸の正しい持ち方習得用器具
KR100841943B1 (ko) 집필 교정구
KR200406177Y1 (ko) 교정용 필기구 홀더
CN217592502U (zh) 儿童学习筷
CN218683619U (zh) 一种易于握持的儿童训练筷
TWI507157B (zh) 筷子
CN211567443U (zh) 一种矫正握笔姿势的五指定位握笔器
CN204914991U (zh) 一种握笔器
CN218500438U (zh) 一种儿童训练筷
CN219154084U (zh) 一种新型硅胶握笔器
CN220410117U (zh) 一种矫姿中性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