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3262U - 撕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撕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3262U
CN218113262U CN202221716446.0U CN202221716446U CN218113262U CN 218113262 U CN218113262 U CN 218113262U CN 202221716446 U CN202221716446 U CN 202221716446U CN 218113262 U CN218113262 U CN 218113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rotating
workpiece
clamping jaw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64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波
汤爱军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64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3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3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3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vancing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撕膜装置,包括:移载件;旋转组件,设于移载件的一侧并连接于移载件;吸附件,连接于旋转组件,用于吸附工件上的保护膜的侧部,并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转动,以使保护膜的侧部与工件之间形成间隙;及夹持组件,连接于移载件,且夹持组件包括可移动地夹爪,夹爪用于移向并夹持与工件形成间隙的保护膜的侧部,移载件用于带动夹持组件背离工件移动,以使保护膜脱离工件。上述撕膜装置撕膜通过旋转组件带动吸附件转动,使得吸附件所吸附的保护膜的侧部与工件之间形成间隙,以使夹爪准确夹持保护膜的侧部,并通过移载件带动夹爪所夹持的保护膜背离工件移动,以使保护膜脱离工件,快速撕掉工件上所覆盖的保护膜,提高了撕膜效率。

Description

撕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撕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撕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件的生成过程中,通常会在工件的表面上覆盖一层保护膜,例如:工件为手机中框,保护膜可以避免工件被刮伤,提高了工件的产品质量和美观度。
一般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将覆盖于工件上的保护膜撕掉,以便加工设备加工处理工件。然而,人工作业的强度大,降低了撕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撕膜装置,以解决上述的人工撕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撕膜装置,用于将保护膜从工件上移除,包括:移载件;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移载件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移载件;吸附件,连接于所述旋转组件,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工件上的所述保护膜的侧部,并在所述旋转组件的带动下转动,以使所述保护膜的所述侧部与所述工件之间形成间隙;及夹持组件,连接于所述移载件,且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可移动地夹爪,所述夹爪用于移向并夹持与所述工件形成所述间隙的所述保护膜的所述侧部,所述移载件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组件背离所述工件移动,以使所述保护膜脱离所述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抵压件,与所述夹持组件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移载件;旋转件,穿设于所述移载件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移载件,所述旋转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附件,所述旋转件的另一端设有齿轮部;及齿条件,连接于所述移载件背离所述抵压件的一侧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齿槽,且所述齿槽与所述齿轮部相适配,所述齿槽卡接于所述齿轮部,所述旋转件在所述抵压件抵压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齿轮部在所述齿槽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旋转件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连接件,套设于所述旋转件并滑动连接于所述移载件,用于限位所述旋转件的移动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压件包括:抵压驱动部,设于所述移载件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移载件;抵压部,连接于所述抵压驱动部,且所述抵压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横截面积从所述抵压部指向所述旋转件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抵压部在所述抵压驱动部的驱动下抵压所述旋转件,以使所述旋转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旋转件并与所述吸附件分别位于所述齿轮部的相对两侧;复位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移载件,用于使所述旋转件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件包括:导气头,连接于所述旋转件远离所述齿轮部的一端;吸盘,连接并连通于所述导气头,所述吸盘在所述导气头的导通下抽真空以吸附所述保护膜的所述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动力件,设置于所述移载件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夹爪,用于驱动所述夹爪朝向与所述工件形成所述间隙的所述侧部移动;抵持件,与所述动力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移载件,所述抵持件用于抵接所述夹爪,所述夹爪在所述抵持件的抵推下夹持所述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爪包括:下夹爪部,连接于所述动力件;上夹爪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夹爪部并抵接于所述抵持件,所述上夹爪部在所述抵持件的抵推下朝向所述下夹爪部转动,以夹持所述保护膜的所述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夹爪弹性件,设于所述上夹爪部和所述下夹爪部之间,且所述夹爪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上夹爪部和所述下夹爪部,用于使所述上夹爪部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载件包括:移载部,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夹持组件均连接于所述移载部;移载驱动部,连接于所述移载部,用于驱动所述移载部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移动,以使被夹持的所述保护膜脱离所述工件。
上述撕膜装置撕膜时,首先,通过移载件带动吸附件移至工件的上方,以使吸附件吸附工件上所覆盖的保护膜的侧部,接着,旋转组件带动吸附件转动,以使被吸附的保护膜的侧部与工件之间形成间隙,然后,夹爪移向并夹持与工件形成间隙的侧部,最后,移载件带动夹爪移动背离工件移动,以使夹爪所夹持的保护膜脱离工件。如此,通过旋转组件带动吸附件转动,使得吸附件所吸附的保护膜的侧部与工件之间形成间隙,以使夹爪准确夹持保护膜的侧部,并通过移载件带动夹爪所夹持的保护膜背离工件移动,以使保护膜脱离工件,实现快速撕掉工件上所覆盖的保护膜,提高了撕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工件及保护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撕膜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旋转组件及吸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旋转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撕膜装置的Ⅵ位置的放大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夹持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撕膜装置 100
移载件 10
滑轨 11
移载部 12
移载驱动部 13
旋转组件 20
抵压件 21
抵压驱动部 211
抵压部 212
旋转件 22
齿轮部 221
齿条件 23
齿槽 231
连接件 24
通孔 241
第一轴承 25
复位弹性件 26
第二轴承 27
第三轴承 28
吸附件 30
导气头 31
吸盘 32
夹持组件 40
夹爪 41
下夹爪部 411
上夹爪部 412
动力件 42
上连接部 421
动力部 422
下连接部 423
抵持件 43
夹爪弹性件 44
工件 200
保护膜 300
贴附部 301
侧部 302
间隙 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撕膜装置,应用于撕掉工件上所覆盖的保护膜,工件可以为手机中板等,保护膜包括相连接的贴附部和侧部,贴附部粘附于工件上,侧部未粘附于工件上,提高了撕膜效率。具体地,撕膜装置包括:移载件;旋转组件,设于移载件的一侧并连接于移载件;吸附件,连接于旋转组件,吸附件用于吸附工件上的保护膜的侧部,并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转动,以使保护膜的侧部与工件之间形成间隙;及夹持组件,连接于移载件,且夹持组件包括可移动地夹爪,夹爪用于移向并夹持与工件形成间隙的保护膜的侧部,移载件用于带动夹持组件背离工件移动,以使保护膜脱离工件。
上述撕膜装置撕膜时,首先,通过移载件带动吸附件移至工件的上方,以使吸附件吸附工件上所覆盖的保护膜的侧部,接着,旋转组件带动吸附件转动,以使被吸附的保护膜的侧部与工件之间形成间隙,然后,夹爪移向并夹持与工件形成间隙的侧部,最后,移载件带动夹爪移动背离工件移动,以使夹爪所夹持的保护膜脱离工件。如此,通过旋转组件带动吸附件转动,使得吸附件所吸附的保护膜的侧部与工件之间形成间隙,以使夹爪准确夹持保护膜的侧部,并通过移载件带动夹爪所夹持的保护膜背离工件移动,以使保护膜脱离工件,实现快速撕掉工件上所覆盖的保护膜,提高了撕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工件200与保护膜3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保护膜300包括贴附部301和侧部302,侧部302连接于贴附部301的一侧,贴附部301粘附于工件200上,侧部302未粘附于工件200。
请参阅图2,撕膜装置100包括移载件10、旋转组件20、吸附件30和夹持组件40。旋转组件20设于移载件10的一侧并连接于移载件10。吸附件30连接于旋转组件20,吸附件30用于吸附工件200上的保护膜300的侧部302,并在旋转组件20的带动下转动而翘起,以使保护膜300的侧部302与工件200之间形成间隙303。夹持组件40连接于移载件10,夹持组件40包括可移动地夹爪41,夹爪41用于移向并夹持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的保护膜300的侧部302,移载件10用于带动夹持组件40背离工件200移动,以使保护膜300脱离工件200。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40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两个夹爪41,以用于夹持保护膜300的两个侧部302。
上述撕膜装置100的作业过程大致为:
首先,移载件10带动吸附件30移至工件200的上方,以使吸附件30吸附工件200上所覆盖的保护膜300的侧部302;接着,旋转组件20带动吸附件30转动,以使被吸附的保护膜300的侧部302与工件200之间形成间隙303;然后,夹爪41移向并夹持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的侧部302;最后,移载件10带动夹持组件40背离工件200移动,以使保护膜300的贴附部301脱离工件200。
如此,通过旋转组件20带动吸附件30转动,以使吸附件30所吸附的保护膜300的侧部302与工件200之间形成间隙303,使得夹爪41准确夹持保护膜300的侧部302,并通过移载件10带动夹爪41所夹持的保护膜300背离工件200移动,以使保护膜300脱离工件200,实现快速稳定地撕掉工件200上所粘附的保护膜300,提高了撕膜效率。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20包括抵压件21、旋转件22和齿条件23。抵压件21与夹持组件40间隔设置并连接于移载件10。旋转件22穿设于移载件10并转动连接于移载件10,旋转件22的一端连接于吸附件30,旋转件22的另一端设有齿轮部221。齿条件23连接于移载件10背离抵压件21的一侧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齿槽231,且齿槽231与齿轮部221相适配,齿槽231卡接于齿轮部221,旋转件22在抵压件21抵压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且齿轮部221在齿槽231上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旋转件22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图3中建立一三维坐标系,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
如此,通过在旋转件22的另一端设置齿轮部221,并设置齿轮部221与齿槽231相适配,当旋转件22在抵压件21的抵压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即沿图3所示的X轴方向移动,齿轮部221在齿槽231上沿第一方向转动,使得旋转件22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并相对于移载件10旋转,以使旋转件22所连接的吸附件30旋转预设角度,从而使得被吸附的保护膜300的侧部302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以便于夹爪41夹持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的侧部302,进而提高了撕膜稳定性。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膜300包括两个侧部302,两个侧部302分别连接于贴附部301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地,旋转件22、吸附件30和夹爪41的数量和侧部302的数量相一致。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撕膜装置100包括两个旋转件22、两个吸附件30和两个夹爪41,两个旋转件22间隔设置并转动连接于移载件10,两个吸附件30连接于对应的旋转件22,两个夹爪41相对设置并位于保护膜300的相对两侧。
如此,通过设置两个旋转件22和两个吸附件30,以使两个吸附件30分别吸附对应的侧部302,并在对应的旋转件22的带动下同步旋转预设角度,使得两个侧部302均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并通过两个夹爪41分别夹持对应的侧部302,以使移载件10通过两个夹爪41同步背离工件200移动,能够实现快速撕掉工件200上所覆盖的保护膜300,避免夹持单边侧部302撕膜时保护膜300难以脱离工件200的情况,提高了撕膜效率。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20还包括连接件24,移载件10设置有滑轨11,且滑轨11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件24套设于旋转件22并滑动连接于滑轨11,用于限位旋转件22的移动方向。可以理解地,连接件24的数量与旋转件22的数量相一致。
如此,通过设置连接件24滑动连接于滑轨11,限定了旋转件22的移动方向,以使旋转件22在抵压件21的抵压下始终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齿轮部221在齿槽231上也始终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使旋转件22所连接的吸附件30能够稳定旋转预设角度,进而使吸附件30所吸附的侧部302与工件200之间稳定形成间隙303,提高了撕膜稳定性。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抵压件21包括抵压驱动部211和抵压部212。抵压驱动部211设于移载件10的一侧并连接于移载件10,抵压部212连接于抵压驱动部211,且抵压部212在第一方向上的横截面积从抵压部212指向旋转件22的方向逐渐减小,抵压部212在抵压驱动部211的驱动下抵压旋转件22,以使旋转件22沿第一方向移动并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抵压驱动部211可以为气缸。
如此,由于抵压部212在第一方向上的横截面积从抵压部212指向旋转件22的方向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抵压部212为锥形,在抵压驱动部211驱动抵压部212抵压旋转件22的过程中,两个旋转件22均受到抵压部212的抵推,且两个旋转件22之间的间距距离逐渐增大,使得旋转件22在抵压部212的抵推下持续沿第一方向移动并相对于移载件10转动,以使旋转件22所连接的吸附件30旋转预设角度,从而使侧部302和工件200之间稳定形成间隙303,进而提高了撕膜稳定性。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20还包括第一轴承25和复位弹性件26。第一轴承25套设于旋转件22并与吸附件30分别位于齿轮部221的相对两侧,复位弹性件26连接于第一轴承25和移载件10,用于使旋转件22复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25可以为滚动轴承,复位弹性件26可以为弹簧。
如此,通过复位弹性件26连接于第一轴承25和移载件10,当撕膜装置100撕膜时,抵压件21抵压旋转件22,以使旋转件22沿第一方向的移动并拉伸复位弹性件26,当撕膜装置100撕膜结束后,抵压件21取消抵压旋转件22,复位弹性件26提供弹力并带动旋转件22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使撕膜装置100重复进行撕膜作业,提高了撕膜效率;由于撕膜装置100撕膜时,旋转件22沿第一方向移动并相对于移载件10转动,通过设置第一轴承25套设于旋转件22,能够使旋转件22始终在第一轴承25内转动,从而使得复位弹性件26始终沿第一方向被拉伸或回缩,防止复位弹性件26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进而提高了撕膜稳定性。
请继续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当保护膜300包括两个侧部302时,第一轴承25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旋转件22,且复位弹性件2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轴承25。
如此,当撕膜装置100撕膜时,抵压件21抵压两个旋转件22沿第一方向相背移动,复位弹性件26沿第一方向被两个旋转件22拉伸;当撕膜装置100撕膜结束后,抵压件21取消抵压两个旋转件22,复位弹性件26提供弹力并回缩,以使两个旋转件22带动对应的吸附件30复位至初始位置,因此便于撕膜装置100重复进行撕作业,提高了撕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20还包括第二轴承27,第二轴承27套设于旋转件22并抵接于抵压件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可以为滚动轴承。
如此,由于旋转件22在撕膜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相对于移载件10旋转,通过设置第二轴承27套设于旋转件22,以使抵压件21直接抵压于第二轴承27,能够减小抵压件21和旋转件22之间的摩擦力,以避免抵压件21干涉旋转件22的旋转运动,提高了撕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4设有通孔241,旋转组件20还包括第三轴承28,第三轴承28设于通孔241内并套设于旋转件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轴承28可以为滚动轴承。
如此,通过第三轴承28设于通孔241内并套设于旋转件22,能够减小连接件24和旋转件22之间的摩擦力,以使旋转件22稳定相对于移载件10旋转,提高了撕膜稳定性。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件30包括连通的导气头31和吸盘32。导气头31连通外部的真空发生器,并连接于旋转件22远离齿轮部221的一端,吸盘32连接并连通于导气头31,吸盘32在导气头31的导通下抽真空以吸附保护膜300的侧部302。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气头31可以为真空发生器所连接的接头,用于控制吸盘32是否进行吸附。
如此,通过导气头31连接于吸盘32,能够使导气头31连通吸盘32稳定吸附保护膜300的侧部302,避免侧部302在撕膜过程中从吸盘32上脱落,提高了撕膜稳定性。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40还包括动力件42和抵持件43。动力件42设置于移载件10的一侧并连接于夹爪41,用于驱动夹爪41朝向与工件形成间隙303的侧部302移动。抵持件43与动力件42间隔设置于移载件10并用于抵接于夹爪41,夹爪41在抵持件43的抵推下夹持侧部302。
如此,由于夹爪41具有夹持空间,通过设置抵持件43抵接于夹爪41,当夹爪41在动力件42的驱动下朝向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的侧部302移动时,夹爪41持续受到抵持件43的抵推,以使夹爪41的夹持空间逐渐减小,使得夹爪41稳定夹持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的侧部302,提高了撕膜稳定性。
请参阅图7,动力件42包括上连接部421、动力部422和两个下连接部423。上连接部421设置于移载件10的一侧,上连接部42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动力部422和移载件10,两个下连接部423间隔设置于动力部422且分别连接于对应的夹爪41。在本实施例中,动力部422可以为气缸、电机或电缸。
如此,通过设置上连接部421连接于动力部422,能够使上连接部421稳定支撑动力部422,以避免动力部422通过下连接部423带动夹爪41移动时发生晃动,提高了撕膜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爪41包括下夹爪部411和上夹爪部412。下夹爪部411连接于动力件42,上夹爪部412转动连接于下夹爪部411并抵接于抵持件43,上夹爪部412在抵持件43的抵推下朝向下夹爪部411转动,以夹持保护膜300的侧部302。
如此,通过设置上夹爪部412转动连接于下夹爪部411并抵接于抵持件43,当夹爪41在动力件42的驱动下朝向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的侧部302移动时,上夹爪部412在抵持件43的抵推下朝向下夹爪部411转动,使得上夹爪部412和下夹爪部411之间的夹持空间逐渐减小,以使上夹爪部412和下夹爪部411稳定夹持于侧部302的相对两侧,提高了撕膜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40还包括夹爪弹性件44,夹爪弹性件44设于上夹爪部412和下夹爪部411之间,且夹爪弹性件44的两端分别抵持于上夹爪部412和下夹爪部411,用于使上夹爪部412复位。在本实施例中,夹爪弹性件44可以为弹簧。
如此,当夹爪41夹持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的侧部302时,夹爪弹性件44在上夹爪部412的抵压下压缩至下夹爪部411,待撕膜结束后,动力件42驱动夹爪41朝向远离侧部302的方向移动,抵持件43取消抵持上夹爪部412,夹爪弹性件44提供以驱动上夹爪部412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便于撕膜装置100重复进行撕膜作业,提高撕膜效率。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移载件10包括移载部12和移载驱动部13。旋转组件20和夹持组件40均连接于移载部12,移载驱动部13连接于移载部12,用于驱动移载部12带动夹持组件40移动,以使被夹持的保护膜300脱离工件200。在本实施例中,移载驱动部13可以为电缸滑台或伺服滑台等移载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移载驱动部13可以为机械臂。
如此,通过将旋转组件20和夹持组件40设置于移载部12上,能够使移载部12稳定支撑旋转组件20和夹持组件40,以使移载驱动部13稳定驱动移载部12带动夹持组件40移动,以使被夹持的保护膜300快速脱离工件200,提高了撕膜效率。
上述撕膜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大致为:
首先,移载驱动部13驱动移载部12朝着靠近工件200的方向移动,以使吸附件30移至工件200的上方,导气头31连通吸盘32抽真空以吸附保护膜300的侧部302;
接着,抵压驱动部211驱动抵压部212朝着靠近工件200的方向移动,以抵推两个旋转件22沿第一方向相背移动,齿轮部221在齿槽231上沿第一方向转动,使得旋转件22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并相对于移载件10旋转,以使旋转件22所连接的吸附件30旋转预设角度,被吸附的保护膜300的侧部302翘起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
然后,动力件42驱动夹爪41朝向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的侧部302移动,上夹爪部412在抵持件43的抵推下朝向下夹爪部411转动,使得上夹爪部412和下夹爪部411之间的夹持空间逐渐减小,以使上夹爪部412和下夹爪部411稳定夹持于侧部302的相对两侧;
最后,移载驱动部13驱动移载部12朝着背离工件200的方向移动,使保护膜300的贴附部301脱离工件200。
上述撕膜装置100通过齿轮部221在齿槽231上沿第一方向转动,使得旋转件22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并相对于移载件10旋转,以使旋转件22所连接的吸附件30旋转预设角度,使得被吸附的保护膜300的侧部302与工件200形成间隙303,能够使夹爪41准确夹持保护膜300的侧部302,并通过移载件10带动夹爪41所夹持的保护膜300背离工件200移动,以使保护膜300脱离工件200,实现快速撕掉工件200上所粘附的保护膜300,提高了撕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撕膜装置,用于将保护膜从工件上移除,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载件;
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移载件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移载件;
吸附件,连接于所述旋转组件,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工件上的所述保护膜的侧部,并在所述旋转组件的带动下转动,以使所述保护膜的所述侧部与所述工件之间形成间隙;及
夹持组件,连接于所述移载件,且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可移动地夹爪,所述夹爪用于移向并夹持与所述工件形成所述间隙的所述保护膜的所述侧部,所述移载件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组件背离所述工件移动,以使所述保护膜脱离所述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抵压件,与所述夹持组件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移载件;
旋转件,穿设于所述移载件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移载件,所述旋转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附件,所述旋转件的另一端设有齿轮部;及
齿条件,连接于所述移载件背离所述抵压件的一侧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齿槽,且所述齿槽与所述齿轮部相适配,所述齿槽卡接于所述齿轮部,所述旋转件在所述抵压件抵压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齿轮部在所述齿槽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旋转件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
连接件,套设于所述旋转件并滑动连接于所述移载件,用于限位所述旋转件的移动方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包括:
抵压驱动部,设于所述移载件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移载件;
抵压部,连接于所述抵压驱动部,且所述抵压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横截面积从所述抵压部指向所述旋转件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抵压部在所述抵压驱动部的驱动下抵压所述旋转件,以使所述旋转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
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旋转件并与所述吸附件分别位于所述齿轮部的相对两侧;
复位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移载件,用于使所述旋转件复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包括:
导气头,连接于所述旋转件远离所述齿轮部的一端;
吸盘,连接并连通于所述导气头,所述吸盘在所述导气头的导通下抽真空以吸附所述保护膜的所述侧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
动力件,设置于所述移载件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夹爪,用于驱动所述夹爪朝向与所述工件形成所述间隙的所述侧部移动;
抵持件,与所述动力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移载件,所述抵持件用于抵接所述夹爪,所述夹爪在所述抵持件的抵推下夹持所述侧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
下夹爪部,连接于所述动力件;
上夹爪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夹爪部并抵接于所述抵持件,所述上夹爪部在所述抵持件的抵推下朝向所述下夹爪部转动,以夹持所述保护膜的所述侧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
夹爪弹性件,设于所述上夹爪部和所述下夹爪部之间,且所述夹爪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上夹爪部和所述下夹爪部,用于使所述上夹爪部复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件包括:
移载部,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夹持组件均连接于所述移载部;
移载驱动部,连接于所述移载部,用于驱动所述移载部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移动,以使被夹持的所述保护膜脱离所述工件。
CN202221716446.0U 2022-07-04 2022-07-04 撕膜装置 Active CN218113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6446.0U CN218113262U (zh) 2022-07-04 2022-07-04 撕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6446.0U CN218113262U (zh) 2022-07-04 2022-07-04 撕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3262U true CN218113262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6446.0U Active CN218113262U (zh) 2022-07-04 2022-07-04 撕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32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3304A (zh) * 2023-06-30 2023-07-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洗装置、除杂系统和清洗方法
CN117182349A (zh) * 2023-11-01 2023-12-08 泰州汇品不锈钢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管件切割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3304A (zh) * 2023-06-30 2023-07-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洗装置、除杂系统和清洗方法
CN116493304B (zh) * 2023-06-30 2023-11-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洗装置、除杂系统和清洗方法
CN117182349A (zh) * 2023-11-01 2023-12-08 泰州汇品不锈钢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管件切割设备
CN117182349B (zh) * 2023-11-01 2024-03-01 泰州汇品不锈钢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管件切割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13262U (zh) 撕膜装置
CN113910622A (zh) 多轴联动包边装置
CN113199190A (zh) 治具及装配设备
CN215245778U (zh) 翻板贴合装置
CN110466995B (zh) 上料及贴附设备
CN209920525U (zh) 自动贴膜设备
CN215707715U (zh) 撕膜装置
CN116423343A (zh) 一种基于汽车模具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CN115008379A (zh) 简易旋转定位装置
CN114770070A (zh) 自动组装设备
CN213858896U (zh) 夹持治具
CN214392978U (zh) 焊接工装装置
CN215240912U (zh) 夹持装置
CN209920526U (zh) 贴辅标组件及自动贴膜设备
KR102033795B1 (ko) 시트 부착 장치 및 시트 부착 방법
CN216788919U (zh) 压合装置
CN220054459U (zh) 撕膜装置
CN220846544U (zh) 一种灰尘过滤布袋密封封边缝制装置
CN215548771U (zh) 防滑多轴机械手
CN216443091U (zh) 多轴联动包边装置
CN221050197U (zh) 一种撕膜机构
CN218254834U (zh) 装配装置
CN219685314U (zh) 组装装置
CN218431938U (zh) 自动贴膜装置
CN219106231U (zh) 一种电芯自动贴侧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