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5604U - 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05604U
CN218105604U CN202221247290.6U CN202221247290U CN218105604U CN 218105604 U CN218105604 U CN 218105604U CN 202221247290 U CN202221247290 U CN 202221247290U CN 218105604 U CN218105604 U CN 218105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barrel
thick bamboo
bin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472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伟伟
周毅
周忠宝
潘典国
许朋琦
瞿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472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05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05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05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其中,下米组件,包括:米箱,米箱设有第一下米口;架体,设于米箱;下米筒,设于架体,下米筒能够相对架体运动,下米筒设有接米口,下米筒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下米口连通接米口,下米筒关闭第二下米口,下米筒位于第二位置时,下米筒关闭第一下米口。通过下米筒完成设定次数下米操作,实现了定量下米的功能,解决了用户对下米量判断不准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烹饪器具的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电饭煲增加了能够实现下米功能的米箱,需要进行烹饪时,用户开启米箱,米箱内的米因重力下落,下米量由用户进行控制。
然而,在下米过程中,用户难以准确地掌握下米量,为用户对电饭煲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下米组件,包括:米箱,米箱设有第一下米口;架体,设于米箱;下米筒,设于架体,下米筒能够相对架体运动,下米筒设有接米口,下米筒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下米口连通接米口,下米筒关闭第二下米口,下米筒位于第二位置时,下米筒关闭第一下米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米组件,米箱设置有盛米腔和第一下米口,盛米腔对米粒进行容纳,米箱包括箱本体和盖体,盖体和箱本体围合形成盛米腔,用户可以移走盖体,从而可以向盛米腔内补米。第一下米口连通盛米腔,盛米腔内的米粒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由第一下米口排出。架体安装在米箱上,下米筒安装在架体上,架体对下米筒起到承载作用,下米筒能够在架体上运动,使得下米筒能够相对米箱的第一下米口运动。具体地,当下米筒位于第一位置时,下米筒上的接米口连通水箱的第一下米口,米箱内的米可以流入下米筒内。示例性地,可以将第一下米口设置在米箱的底部,接米口设置在下米筒的顶部,当接米口位于第一下米口的正下方时,米箱内的米因重力落入下米筒内,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连通部件将第一下米口和接米口连通。下米筒在位于第一位置时,接米口和第一下米口连通,下米筒内的米不易掉落。米箱内的米落入下米筒内并装满下米筒后,下米筒相对架体运动,使得下米筒关闭第一下米口,米箱内的米不再向下米筒流动,而且由于此时下米筒关闭第一下米口,米箱内的米也不易继续流出,避免造成粮食浪费。在下米筒关闭第一下米口时,接米口和第一下米口错开,此时接米口前面没有遮挡部件,下米筒内的米可以通过接米口排出,实现下米功能。在整个下米过程中,米箱内的米先装满下米筒,然后由下米筒完成下米,下米筒的容积可以预先得知,在下米筒完成一次下米后,用户能够知晓当前下米量,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通过下米筒完成设定次数下米操作,实现了定量下米的功能,解决了用户对下米量判断不准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烹饪器具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下米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架体包括:安装筒,设于米箱,安装筒设有容纳腔、连通口和第二下米口,连通口连通第一下米口,容纳腔连通第二下米口和连通口,下米筒位于第二位置时,接米口连通第二下米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米箱设置在安装筒的容纳腔内,容纳腔对米箱进行容纳,米箱能够在容纳腔内运动,安装筒设置有两个开口,分别为连通口和第二下米口,连通口和第一下米口连通,使得安装筒不会对米箱向下米筒进行下米时产生干涉。下米筒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下米口连通接米口,下米筒关闭第二下米口,此时米箱内的米可以流入下米筒内,而由于下米筒关闭第二下米口,即下米筒在装米过程中,下米筒内的米不会通过第二下米口排出,提高进米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下米筒内装满米后,下米筒相对安装筒运动,使得下米筒关闭第一下米口,米箱内的米不再向下米筒流动,而且由于此时下米筒关闭第一下米口,米箱内的米也不易继续流出,避免造成粮食浪费。下米筒位于第二位置时,接米口连通第二下米口,下米筒内的米依次通过接米口和第二下米口排出,实现下米功能。通过下米筒完成设定次数下米操作,实现了定量下米的功能,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烹饪器具的使用便利性。下米过程中,通过下米筒的运动开启或关闭第一下米口,不需要单独设置开关部件对第一下米口的启闭进行控制,简化产品的结构,有利于降低下米组件的加工成本和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下米筒转动连接于安装筒。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下米筒的运动方式是相对安装筒转动。下米筒位于第一位置时,下米筒上的接米口连通米箱上的第一下米口,米箱内的米可以流入下米筒内。在下米筒内装满米后,下米筒相对安装筒转动,在下米筒转动至第二位置时,下米筒上的接米口和安装筒上的第二下米口连通,下米筒内的米依次通过接米口和第二下米口排出。下米筒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接米口和第一下米口错开,而下米筒的筒壁对第一下米口进行遮挡,从而实现了关闭第一下米口的功能,通过下米筒既能实现下米功能,又能实现对第一下米口的启闭进行控制,实现了一物多用的功能,简化了产品的结构。
下米筒相对安装筒转动的方式,安装筒内供下米筒转动的空间和下米筒的体积基本相同,即下米筒的运动空间较小,从而可以减小安装筒的体积,减小下米组件的占用空间,进而可以减小装配该下米组件的烹饪器具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小型化,便于用户对烹饪器具进行收纳。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下米筒上设置转轴,安装筒上设置通孔,使得下米筒能够在安装筒上转动,当然,在其它设计中,也可以在下米筒上设置安装孔,安装筒上设置转动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下米组件还包括:密封件,下米筒和安装筒之间设置有间隙,密封件位于间隙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下米筒能够相对安装筒转动,为了避免安装筒对下米筒的转动造成干涉,需要在下米筒和安装筒之间设置供下米筒稳定转动的间隙,在下米过程中,米粒可能会进入到下米筒和安装筒之间的间隙内,造成卡米的问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设计中在下米筒和安装筒之间设置密封件,密封件能够对下米筒和安装筒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不论是米箱下米时,还是在下米筒转动时,密封件能够对米粒进行阻挡,使得米粒不易进入下米筒和安装筒之间的间隙内,避免发生卡米的问题,提高下米过程中的稳定性。
密封件既与安装筒的内壁接触,密封件也与下米筒的外壁接触,从而确保密封件的密封稳定性。由于密封件的质地较软,在下米筒转动过程中,密封件不易对下米筒的转动产生阻碍,确保下米筒下米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设于下米筒的外壁和安装筒的内壁中的一个上;第二密封部,第二密封部的第一端设于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的第二端与下米筒的外壁和安装筒的内壁中的另一个相抵靠。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密封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密封部与下米筒的外壁和安装筒的内壁中的一个相贴合,第二密封部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密封部上,第二密封部的第二端与下米筒的外壁和安装筒的内壁中的另一个相贴合,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与下米筒和安装筒贴合,使得米粒不易进入下米筒和安装筒之间的间隙内,避免发生卡米的问题。下米筒在转动时,下米筒相对安装筒转动,此时第二密封部也会发生折弯,本设计中仅将第二密封部与下米筒的外壁和安装筒的内壁中的另一个相贴合,使得第二密封部更容易发生形变,避免密封件对下米筒的转动产生干涉。
示例性地,如果密封件一侧的整个端面均与下米筒贴合,密封件的另一侧的整个端面均与安装筒贴合,在下米筒转动时,密封件因变形而容易发生局部堆积的问题,当密封件的局部厚度较厚时,可能会对下米筒的转动产生干涉,而且也容易发生密封件脱落的问题发生。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第一密封部设置在安装筒的内壁,第一密封部与安装筒的内壁具有较大地接触面积,能够提高对密封件的安装稳定地,第二密封部的第二端与下米筒相接触,在下米筒转动时,下米筒刮动第二密封部的第二端,第二密封部折弯变形,由第二密封部第一端至第二密封部第二端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所以第二密封部与下米筒的接触面积较小,第二密封部容易发生形变,第二密封部不易对下米筒的转动产生干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安装筒包括:第一筒体,设有连通口,第一筒体和下米筒之间设有第一间隙,密封件设于第一间隙内;第二筒体,设有第二下米口,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围合形成容纳腔,第二筒体和下米筒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筒由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两部分组成,第一筒体和下米筒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第二筒体和下米筒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即第一筒体和下米筒之间的间隙较大,第二筒体和下米筒之间的间隙较小。连通口设置在第一筒体上,第一筒体和第一下米口的间距较小,在第一筒体和下米筒之间设置密封件能够有效避免卡米的问题,第一筒体和下米筒之间的密封件已经对米进行阻挡,所以米粒不易掉落至第二筒体和下米筒之间的间隙内,从而不需要在第二筒体和下米筒之间设置密封件。设置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使得第一间隙的宽度较大,有利于提高对密封件的安装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筒体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筒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为分体式结构,便于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进行装配和拆卸,从而便于将下米筒和密封件装配至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在需要对下米筒和安装筒进行清理时,可以将第二筒体抄写与第一筒体,从而可以对下米筒和安装筒之间的米粒进行清理,避免下米组件发生损坏以及避免粮食浪费。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为分体式结构也便于对密封件进行更换,确保密封件能够起到稳定地密封作用。
示例性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可以通过螺钉等锁紧件进行锁定。也可以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设置卡扣件,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通过卡扣件进行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下米组件还包括:通孔,设于安装筒;转轴,设于下米筒,转轴穿过通孔;第一限位件,设于转轴;微动开关,设于安装筒,微动开关用于检测第一限位件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下米筒上设置有转轴,安装筒上加工成型有通孔,转轴能够穿过安装筒上的通孔,由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为分体式结构,可以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夹持转轴,实现对转轴的安装,可以在通孔内安装轴承,轴承对转轴起到承载作用,提高下米筒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安装筒对下米筒起到承载作用,所以安装筒为固定件,将微动开关设置在安装筒上。第一限位件设置在转轴上,第一限位件随转轴转动,微动开关能够检测第一限位件的位置,示例性地,在第一限位件转动过程中,当第一限位件转动至与微动开关相对的位置时,微动开关输出一次检测信号,说明下米筒已经完成一次下米,当微动开关再次输出检测信号时,说明又完成一次下米,通过微动开关输出检测信号的次数,可以确定下米筒的下米次数,从而可以实现定量下米的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下米筒包括:第一壁面,第一壁面为平面;第二壁面,第二壁面为弧面,第二壁面的第一端设于第一壁面的第一端,第二壁面的第二端与第一壁面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接米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下米筒的形状,第一壁面为平面,第二壁面为弧面,所以下米筒的内部空间是由一段平面和一段弧面组成。第二壁面为弧面,使得下米筒的一部分为弧形结构,便于下米筒在安装筒内转动,可以将安装筒的内壁设置为与下米筒的外壁相适配的弧形结构,可以减小安装筒和下米筒之间的间隙,减小产品的体积。在下米筒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壁面作为下米筒的底壁,当下米筒转动一段角度后,接米口和第二下米口相对,此时第一壁面为倾斜状态,下米筒内的米沿着第一壁面排出,由于第一壁面为平面,下米筒内的米均能够排出,不易在第一壁面上堆积,下米筒内的米能够全部排出,从而能够准确地完成定量下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下米口高于安装筒中的最低点。
在该技术方案中,下米筒位于第一位置时,由于第二下米口高于安装筒中的最低点,所以下米筒可以仅转动较小的角度就可以将接米口和第二下米口相对,不需要将第一壁面由水平状态转动至铅锤状态,由于下米筒转动较小的速度就可以完成下米功能,所以可以有效加快下米速度。在下米筒内的米排出后,下米筒翻转较小的角度就将接米口和第一下米口相对,再次实现进米功能。完成一次进米和下米的循环,下米筒的转动角度较小,相比于下米筒完成一次进米和下米的循环需要转动一周的方式相比,本设计中的下米组件下米速度较快,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以下米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设于安装筒,下米筒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下米口高于安装筒中的最低点时,为了使得接米口和第二下米口稳定地相对,设置第二限位件对第一限位件进行限位,当接米口与第一下米口相对时,第二限位件对第一限位件相接触,限制第一限位件继续转动,使得下米筒能够完成下米功能,提高下米过程的稳定性,壁面下米筒过度转动而导致接米口和第一下米口错开的问题。
第二限位件对第一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使得下米筒不能继续转动,避免因下米筒继续转动而造成米粒掉落至安装筒的最低点处,从而避免造成粮食浪费和卡米的问题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下米口位于安装筒中的最低点。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下米筒内装满米后,下米筒相对安装筒转动,接米口朝下时,接米口与第二下米口相对,此时下米筒内的米依次通过接米口和第二下米口排出。由于第二下米口设置在安装筒中的最低点,此时不需要对下米筒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米粒在掉落至安装筒中的最低点时,米粒会直接通过第二下米口排出,不会造成粮食浪费和卡米的问题发生。
在第二下米口设置在安装筒中最低点的情况下,在接米口和第二下米口相对时,接米口朝下,此时下米筒内的米可以完全排出,不易在下米筒内残留,所以可以将下米筒设置为圆筒,能够增加下米筒的容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连通口套设于第一下米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连通口套在第一下米口外部,所以由第一下米口排出的米粒不易掉落至下米筒外部,提高下米过程的稳定性,避免造成粮食浪费。
示例性地,如果第一下米口套设在连通口,就会有一部分米粒堆积在连通口的侧壁顶部,这部分米粒不能下落就造成了粮食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主体;锅体组件,可分离地设置于主体;如上述任一可能设计中的下米组件,下米组件设于主体,锅体组件上设有进米口,进米口与下米组件中的第二下米口连通。
锅体组件能够放置于主体上或与主体分离。即锅体组件和主体为可分离时结构,在需要放入食材、盛放食材或需要对锅体组件进行清洗时,可以将锅体组件分离于主体,从而方便用户单独对锅体组件进行使用。另外,由于锅体组件和主体为分离时结构,所以加热等部件可以设置在主体上,即锅体组件上不需要设置电器件,在对锅体组件进行清洗时,不易出现因电器件进水而导致锅体组件损坏的问题发生,提高用户对烹饪器具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锅体组件上设置有下米口,需要使用烹饪器具进行烹饪时,下米组件中的米通过第二下米口排出,第二下米口和接米口连通,从而实现自动进米的功能。
示例性地,锅体组件包括锅盖和锅体,锅盖盖设在锅体的开口处,可以在锅盖上设置可被推开的阀体,阀体能够关闭接米口,主体上可以设置推动部件,在需要进米时,推动部件推动锅盖上的阀体从而打开接米口,第二下米口落下的米可以直接掉落至接米口内。通过设置阀体关闭接米口,避免烹饪过程中锅体内温度快速散失。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主体设有容纳部,锅体组件位于容纳部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锅体组件放置在主体的容纳部内时,主体可以对锅体组件进行加热而实现烹饪功能,例如,可以在主体上设置加热件,加热件位于锅体组件的底部,加热件能够对锅体组件进行加热。容纳部对锅体组件起到容纳作用,在烹饪过程中,锅体组件不易与外界部件接触,从而避免造成烫伤用户的问题发生。而且,其它部件不易烹饪锅体组件,也能够提高烹饪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在主体上设置容纳部,从而不需要将锅体组件放置在主体的外表面,有利于降低烹饪器具的占用空间,便于用户对烹饪器具进行收纳,用户需要单独使用锅体组件时,可以将锅体组件取出于容纳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下米组件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下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下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下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下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下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下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米箱,110第一下米口,200安装筒,210连通口,220第二下米口,230第一筒体,240第二筒体,300下米筒,310接米口,320转轴,330第一限位件,340第一壁面,350第二壁面,400密封件,410第一密封部,420第二密封部,500微动开关,600第二限位件,700主体,710容纳部,800锅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下米组件,包括:米箱100、架体和下米筒300,米箱100设有第一下米口110;架体安装于米箱100;下米筒300安装于架体,下米筒300能够相对架体运动,下米筒300设有接米口310,下米筒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下米口110连通接米口310,下米筒300关闭第二下米口220,下米筒300位于第二位置时,下米筒300关闭第一下米口110。
本实施例提供的下米组件,米箱100设置有盛米腔和第一下米口110,盛米腔对米粒进行容纳,米箱100包括箱本体和盖体,盖体和箱本体围合形成盛米腔,用户可以移走盖体,从而可以向盛米腔内补米。第一下米口110连通盛米腔,盛米腔内的米粒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由第一下米口110排出。架体安装在米箱100上,下米筒300安装在架体上,架体对下米筒300起到承载作用,下米筒300能够在架体上运动,使得下米筒300能够相对米箱100的第一下米口110运动。具体地,当下米筒300位于第一位置时,下米筒300上的接米口310连通水箱的第一下米口110,米箱100内的米可以流入下米筒300内。示例性地,可以将第一下米口110设置在米箱100的底部,接米口310设置在下米筒300的顶部,当接米口310位于第一下米口110的正下方时,米箱100内的米因重力落入下米筒300内,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连通部件将第一下米口110和接米口310连通。下米筒300在位于第一位置时,接米口310和第一下米口110连通,下米筒300内的米不易掉落。米箱100内的米落入下米筒300内并装满下米筒300后,下米筒300相对架体运动,使得下米筒300关闭第一下米口110,米箱100内的米不再向下米筒300流动,而且由于此时下米筒300关闭第一下米口110,米箱100内的米也不易继续流出,避免造成粮食浪费。在下米筒300关闭第一下米口110时,接米口310和第一下米口110错开,此时接米口310前面没有遮挡部件,下米筒300内的米可以通过接米口310排出,实现下米功能。在整个下米过程中,米箱100内的米先装满下米筒300,然后由下米筒300完成下米,下米筒300的容积可以预先得知,在下米筒300完成一次下米后,用户能够知晓当前下米量,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通过下米筒300完成设定次数下米操作,实现了定量下米的功能,解决了用户对下米量判断不准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烹饪器具的使用便利性。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架体包括:安装筒200,安装筒200设于米箱100,安装筒200设有容纳腔、连通口210和第二下米口220,连通口210连通第一下米口110,容纳腔连通第二下米口220和连通口210,下米筒300位于第二位置时,接米口310连通第二下米口220。
在该实施例中,米箱100设置在安装筒200的容纳腔内,容纳腔对米箱100进行容纳,米箱100能够在容纳腔内运动,安装筒200设置有两个开口,分别为连通口210和第二下米口220,连通口210和第一下米口110连通,使得安装筒200不会对米箱100向下米筒300进行下米时产生干涉。下米筒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下米口110连通接米口310,下米筒300关闭第二下米口220,此时米箱100内的米可以流入下米筒300内,而由于下米筒300关闭第二下米口220,即下米筒300在装米过程中,下米筒300内的米不会通过第二下米口220排出,提高进米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下米筒300内装满米后,下米筒300相对安装筒200运动,使得下米筒300关闭第一下米口110,米箱100内的米不再向下米筒300流动,而且由于此时下米筒300关闭第一下米口110,米箱100内的米也不易继续流出,避免造成粮食浪费。下米筒300位于第二位置时,接米口310连通第二下米口220,下米筒300内的米依次通过接米口310和第二下米口220排出,实现下米功能。通过下米筒300完成设定次数下米操作,实现了定量下米的功能,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烹饪器具的使用便利性。下米过程中,通过下米筒300的运动开启或关闭第一下米口110,不需要单独设置开关部件对第一下米口110的启闭进行控制,简化产品的结构,有利于降低下米组件的加工成本和生产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下米筒300转动连接于安装筒200。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下米筒300的运动方式是相对安装筒200转动。下米筒300位于第一位置时,下米筒300上的接米口310连通米箱100上的第一下米口110,米箱100内的米可以流入下米筒300内。在下米筒300内装满米后,下米筒300相对安装筒200转动,在下米筒30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下米筒300上的接米口310和安装筒200上的第二下米口220连通,下米筒300内的米依次通过接米口310和第二下米口220排出。下米筒300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接米口310和第一下米口110错开,而下米筒300的筒壁对第一下米口110进行遮挡,从而实现了关闭第一下米口110的功能,通过下米筒300既能实现下米功能,又能实现对第一下米口110的启闭进行控制,实现了一物多用的功能,简化了产品的结构。
下米筒300相对安装筒200转动的方式,安装筒200内供下米筒300转动的空间和下米筒300的体积基本相同,即下米筒300的运动空间较小,从而可以减小安装筒200的体积,减小下米组件的占用空间,进而可以减小装配该下米组件的烹饪器具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小型化,便于用户对烹饪器具进行收纳。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下米筒300上设置转轴320,安装筒200上设置通孔,使得下米筒300能够在安装筒200上转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下米筒300上设置安装孔,安装筒200上设置转动轴。
在其它实施例中,下米筒300可以滑动连接于安装筒200,下米筒300位于第一位置时,下米筒300上的接米口310与米筒100的第一下米口110相对,在下米筒30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下米筒300上的接米口310与米筒100的第一下米口110错开。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下米组件还包括:密封件400,下米筒300和安装筒200之间设置有间隙,密封件400位于间隙内。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下米筒300能够相对安装筒200转动,为了避免安装筒200对下米筒300的转动造成干涉,需要在下米筒300和安装筒200之间设置供下米筒300稳定转动的间隙,在下米过程中,米粒可能会进入到下米筒300和安装筒200之间的间隙内,造成卡米的问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在下米筒300和安装筒200之间设置密封件400,密封件400能够对下米筒300和安装筒20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不论是米箱100下米时,还是在下米筒300转动时,密封件400能够对米粒进行阻挡,使得米粒不易进入下米筒300和安装筒200之间的间隙内,避免发生卡米的问题,提高下米过程中的稳定性。
密封件400既与安装筒200的内壁接触,密封件400也与下米筒300的外壁接触,从而确保密封件400的密封稳定性。由于密封件400的质地较软,在下米筒300转动过程中,密封件400不易对下米筒300的转动产生阻碍,确保下米筒300下米时的稳定性。
结合图1、图2和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密封件400包括: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第一密封部410设于下米筒300的外壁和安装筒200的内壁中的一个上;第二密封部420的第一端设于第一密封部410,第二密封部420的第二端与下米筒300的外壁和安装筒200的内壁中的另一个相抵靠。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密封件400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密封部410与下米筒300的外壁和安装筒200的内壁中的一个相贴合,第二密封部420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密封部410上,第二密封部420的第二端与下米筒300的外壁和安装筒200的内壁中的另一个相贴合,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与下米筒300和安装筒200贴合,使得米粒不易进入下米筒300和安装筒200之间的间隙内,避免发生卡米的问题。下米筒300在转动时,下米筒300相对安装筒200转动,此时第二密封部420也会发生折弯,本实施例中仅将第二密封部420与下米筒300的外壁和安装筒200的内壁中的另一个相贴合,使得第二密封部420更容易发生形变,避免密封件400对下米筒300的转动产生干涉。
示例性地,如果密封件400一侧的整个端面均与下米筒300贴合,密封件400的另一侧的整个端面均与安装筒200贴合,在下米筒300转动时,密封件400因变形而容易发生局部堆积的问题,当密封件400的局部厚度较厚时,可能会对下米筒300的转动产生干涉,而且也容易发生密封件400脱落的问题发生。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第一密封部410设置在安装筒200的内壁,第一密封部410与安装筒200的内壁具有较大地接触面积,能够提高对密封件400的安装稳定地,第二密封部420的第二端与下米筒300相接触,在下米筒300转动时,下米筒300刮动第二密封部420的第二端,第二密封部420折弯变形,由第二密封部420第一端至第二密封部420第二端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所以第二密封部420与下米筒300的接触面积较小,第二密封部420容易发生形变,第二密封部420不易对下米筒300的转动产生干涉。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安装筒200包括: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第一筒体230设有连通口210,第一筒体230和下米筒300之间设有第一间隙,密封件400设于第一间隙内;第二筒体240设有第二下米口220,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围合形成容纳腔,第二筒体240和下米筒300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筒200由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两部分组成,第一筒体230和下米筒300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第二筒体240和下米筒300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即第一筒体230和下米筒300之间的间隙较大,第二筒体240和下米筒300之间的间隙较小。连通口210设置在第一筒体230上,第一筒体230和第一下米口110的间距较小,在第一筒体230和下米筒300之间设置密封件400能够有效避免卡米的问题,第一筒体230和下米筒300之间的密封件400已经对米进行阻挡,所以米粒不易掉落至第二筒体240和下米筒300之间的间隙内,从而不需要在第二筒体240和下米筒300之间设置密封件400。设置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使得第一间隙的宽度较大,有利于提高对密封件400的安装便利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筒体24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筒体230。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为分体式结构,便于将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进行装配和拆卸,从而便于将下米筒300和密封件400装配至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内。在需要对下米筒300和安装筒200进行清理时,可以将第二筒体240抄写与第一筒体230,从而可以对下米筒300和安装筒200之间的米粒进行清理,避免下米组件发生损坏以及避免粮食浪费。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为分体式结构也便于对密封件400进行更换,确保密封件400能够起到稳定地密封作用。
示例性地,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可以通过螺钉等锁紧件进行锁定。也可以在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上设置卡扣件,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通过卡扣件进行固定。
结合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下米组件还包括:通孔、转轴320和第一限位件330,通孔设于安装筒200;转轴320设于下米筒300,转轴320穿过通孔;第一限位件330设于转轴320;微动开关500,设于安装筒200,微动开关500用于检测第一限位件330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下米筒300上设置有转轴320,安装筒200上加工成型有通孔,转轴320能够穿过安装筒200上的通孔,由于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为分体式结构,可以将第一筒体230和第二筒体240夹持转轴320,实现对转轴320的安装,可以在通孔内安装轴承,轴承对转轴320起到承载作用,提高下米筒300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安装筒200对下米筒300起到承载作用,所以安装筒200为固定件,将微动开关500设置在安装筒200上。第一限位件330设置在转轴320上,第一限位件330随转轴320转动,微动开关500能够检测第一限位件330的位置,示例性地,在第一限位件330转动过程中,当第一限位件330转动至与微动开关500相对的位置时,微动开关500输出一次检测信号,说明下米筒300已经完成一次下米,当微动开关500再次输出检测信号时,说明又完成一次下米,通过微动开关500输出检测信号的次数,可以确定下米筒300的下米次数,从而可以实现定量下米的功能。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干簧管或光电开关等代替微动开关500。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下米筒300包括:第一壁面340和第二壁面350,第一壁面340为平面;第二壁面350为弧面,第二壁面350的第一端设于第一壁面340的第一端,第二壁面350的第二端与第一壁面340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接米口310。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下米筒300的形状,第一壁面340为平面,第二壁面350为弧面,所以下米筒300的内部空间是由一段平面和一段弧面组成。第二壁面350为弧面,使得下米筒300的一部分为弧形结构,便于下米筒300在安装筒200内转动,可以将安装筒200的内壁设置为与下米筒300的外壁相适配的弧形结构,可以减小安装筒200和下米筒300之间的间隙,减小产品的体积。在下米筒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壁面340作为下米筒300的底壁,当下米筒300转动一段角度后,接米口310和第二下米口220相对,此时第一壁面340为倾斜状态,下米筒300内的米沿着第一壁面340排出,由于第一壁面340为平面,下米筒300内的米均能够排出,不易在第一壁面340上堆积,下米筒300内的米能够全部排出,从而能够准确地完成定量下米。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下米口220高于安装筒200中的最低点。
在该实施例中,下米筒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由于第二下米口220高于安装筒200中的最低点,所以下米筒300可以仅转动较小的角度就可以将接米口310和第二下米口220相对,不需要将第一壁面340由水平状态转动至铅锤状态,由于下米筒300转动较小的速度就可以完成下米功能,所以可以有效加快下米速度。在下米筒300内的米排出后,下米筒300翻转较小的角度就将接米口310和第一下米口110相对,再次实现进米功能。完成一次进米和下米的循环,下米筒300的转动角度较小,相比于下米筒300完成一次进米和下米的循环需要转动一周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的下米组件下米速度较快,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结合图1、图7和图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以下米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600,第二限位件600设于安装筒200,下米筒30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限位件330与第二限位件600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下米口220高于安装筒200中的最低点时,为了使得接米口310和第二下米口220稳定地相对,设置第二限位件600对第一限位件330进行限位,当接米口310与第一下米口110相对时,第二限位件600对第一限位件330相接触,限制第一限位件330继续转动,使得下米筒300能够完成下米功能,提高下米过程的稳定性,壁面下米筒300过度转动而导致接米口310和第一下米口110错开的问题。
第二限位件600对第一限位件330的限位作用使得下米筒300不能继续转动,避免因下米筒300继续转动而造成米粒掉落至安装筒200的最低点处,从而避免造成粮食浪费和卡米的问题发生。
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下米口220位于安装筒200中的最低点。
在该实施例中,在下米筒300内装满米后,下米筒300相对安装筒200转动,接米口310朝下时,接米口310与第二下米口220相对,此时下米筒300内的米依次通过接米口310和第二下米口220排出。由于第二下米口220设置在安装筒200中的最低点,此时不需要对下米筒300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米粒在掉落至安装筒200中的最低点时,米粒会直接通过第二下米口220排出,不会造成粮食浪费和卡米的问题发生。
在第二下米口220设置在安装筒200中最低点的情况下,在接米口310和第二下米口220相对时,接米口310朝下,此时下米筒300内的米可以完全排出,不易在下米筒300内残留,所以可以将下米筒300设置为圆筒,能够增加下米筒300的容积。
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连通口210套设于第一下米口110。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连通口210套在第一下米口110外部,所以由第一下米口110排出的米粒不易掉落至下米筒300外部,提高下米过程的稳定性,避免造成粮食浪费。
示例性地,如果第一下米口110套设在连通口210,就会有一部分米粒堆积在连通口210的侧壁顶部,这部分米粒不能下落就造成了粮食浪费。
结合图1、图2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主体700、锅体组件800和上述任一可能实施例中的下米组件。锅体组件800可分离地设置于主体700;下米组件设于主体700,锅体组件800上设有进米口,进米口与下米组件中的第二下米口220连通。
锅体组件800能够放置于主体700上或与主体700分离。即锅体组件800和主体700为可分离时结构,在需要放入食材、盛放食材或需要对锅体组件800进行清洗时,可以将锅体组件800分离于主体700,从而方便用户单独对锅体组件800进行使用。另外,由于锅体组件800和主体700为分离时结构,所以加热等部件可以设置在主体700上,即锅体组件800上不需要设置电器件,在对锅体组件800进行清洗时,不易出现因电器件进水而导致锅体组件800损坏的问题发生,提高用户对烹饪器具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锅体组件800上设置有下米口,需要使用烹饪器具进行烹饪时,下米组件中的米通过第二下米口220排出,第二下米口220和接米口310连通,从而实现自动进米的功能。
示例性地,锅体组件800包括锅盖和锅体,锅盖盖设在锅体的开口处,可以在锅盖上设置可被推开的阀体,阀体能够关闭接米口310,主体700上可以设置推动部件,在需要进米时,推动部件推动锅盖上的阀体从而打开接米口310,第二下米口220落下的米可以直接掉落至接米口310内。通过设置阀体关闭接米口310,避免烹饪过程中锅体内温度快速散失。
在烹饪过程中,下米筒300在位于第一位置时,接米口310和第一下米口110连通,下米筒300内的米不易掉落。米箱100内的米落入下米筒300内并装满下米筒300后,下米筒300相对架体运动,使得下米筒300关闭第一下米口110,米箱100内的米不再向下米筒300流动,而且由于此时下米筒300关闭第一下米口110,米箱100内的米也不易继续流出,避免造成粮食浪费。在下米筒300关闭第一下米口110时,接米口310和第一下米口110错开,此时接米口310前面没有遮挡部件,下米筒300内的米可以通过接米口310排出,实现下米功能。在整个下米过程中,米箱100内的米先装满下米筒300,然后由下米筒300完成下米,下米筒300的容积可以预先得知,在下米筒300完成一次下米后,用户能够知晓当前下米量,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通过下米筒300完成设定次数下米操作,实现了定量下米的功能,解决了用户对下米量判断不准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烹饪器具的使用便利性。
如图9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主体700设有容纳部710,锅体组件800位于容纳部710内。
在该实施例中,将锅体组件800放置在主体700的容纳部710内时,主体700可以对锅体组件800进行加热而实现烹饪功能,例如,可以在主体700上设置加热件,加热件位于锅体组件800的底部,加热件能够对锅体组件800进行加热。容纳部710对锅体组件800起到容纳作用,在烹饪过程中,锅体组件800不易与外界部件接触,从而避免造成烫伤用户的问题发生。而且,其它部件不易烹饪锅体组件800,也能够提高烹饪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在主体700上设置容纳部710,从而不需要将锅体组件800放置在主体700的外表面,有利于降低烹饪器具的占用空间,便于用户对烹饪器具进行收纳,用户需要单独使用锅体组件800时,可以将锅体组件800取出于容纳部710。
在容纳部710内可以设置定位槽,使得锅体组件800可以稳定地安装在主体700上,有利于提高烹饪过程中的稳定性。
主体700上设置加热件,加热件能够对锅体组件800进行加热,示例性地,加热件设置在锅体组件800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米箱,设有第一下米口;
架体,设于所述米箱;
下米筒,设于所述架体,所述下米筒能够相对所述架体运动,所述下米筒设有接米口,所述下米筒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下米口连通所述接米口,所述下米筒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下米筒关闭所述第一下米口;
安装筒;
密封件,所述下米筒和所述安装筒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
所述安装筒设于所述米箱,所述安装筒设有容纳腔、连通口和第二下米口,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一下米口,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下米口和所述连通口,所述下米筒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接米口连通所述第二下米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米筒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
第一密封部,设于所述下米筒的外壁和所述安装筒的内壁中的一个上;
第二密封部,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下米筒的外壁和所述安装筒的内壁中的另一个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包括:
第一筒体,设有所述连通口,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下米筒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间隙内;
第二筒体,设有所述第二下米口,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下米筒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筒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筒体。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米组件还包括:
通孔,设于所述安装筒;
转轴,设于所述下米筒,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通孔;
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转轴;
微动开关,设于所述安装筒,所述微动开关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米筒包括:
第一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为平面;
第二壁面,所述第二壁面为弧面,所述第二壁面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壁面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所述接米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下米口高于所述安装筒中的最低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以下米组件还包括:
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安装筒,所述下米筒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下米口位于所述安装筒中的最低点。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口套设于所述第一下米口。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主体;
锅体组件,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主体;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下米组件,所述下米组件设于所述主体,所述锅体组件上设有进米口,所述进米口与所述下米组件中的第二下米口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设有容纳部,所述锅体组件位于所述容纳部内。
CN202221247290.6U 2022-05-20 2022-05-20 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8105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7290.6U CN218105604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7290.6U CN218105604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05604U true CN218105604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47290.6U Active CN218105604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05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63266U (zh) 配料装置及炒菜机
CN218105604U (zh) 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4484208U (zh) 投料装置、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07468072B (zh) 一种限制开盖的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53024B (zh) 一种卧式智能磨米机
CN209899064U (zh) 一种立体化智能厨房
CN215899381U (zh) 一种下料模块及其组成的自动烹饪设备
CN204909156U (zh) 烤箱
CN112336229B (zh) 一种烹饪用加料方法及加料装置
CN217565654U (zh) 下米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0177190U (zh) 洗涤设备
CN212089183U (zh) 容纳组件及蒸汽烹饪装置
CN212574692U (zh) 自动化烹饪厨房设备
CN107468045B (zh) 一种电烹饪器具以及用于清理其中送米装置内的残留米的方法
CN217161850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空气炸锅
CN213909674U (zh) 烹饪器具
CN109480615B (zh) 一种智能米粉机
CN217524843U (zh) 洗米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7243827U (zh) 一种烹饪设备自动加料装置及烹饪设备
CN218960516U (zh) 一种自动炒菜装置
CN218651482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CN219516019U (zh) 一种烤箱内胆及易清洁烤箱
CN211748925U (zh) 调料预供给装置
CN211432411U (zh) 一种烤箱
CN217118168U (zh) 翻转定位机构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