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1522U - 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01522U CN218101522U CN202221845058.2U CN202221845058U CN218101522U CN 218101522 U CN218101522 U CN 218101522U CN 202221845058 U CN202221845058 U CN 202221845058U CN 218101522 U CN218101522 U CN 2181015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storage battery
- vehicle
- battery
- fly lea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贯穿外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板、横杆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受到挤压处于弹力压缩状态,由于第一弹簧的弹力恢复作用,将会对活动板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对蓄电池的施加力进行中和,防止蓄电池在外壳的内部发生过于激烈的晃动而与外壳的内壁发生撞击,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正以更快的速度成长,电动汽车销量均有明显提升,车载蓄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决定了电动车的续航历里程和动力。
现有技术中的车载蓄电池通常安装在电动车的底盘内,当电动车在进行高速形式时,由于路面并非绝对光滑,且具有较多的杂物,如小石子等,当电动车在上面快速行驶时,将会发生颠簸,由于车载蓄电池在底盘内部缺少良好的缓冲机构,使得车载蓄电池与电动车一同晃动,长时间容易造成车载蓄电池受损,且接线处易发生断裂,造成接触不良,影响电动车的正常行驶,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具有防晃抗震效果好和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贯穿外壳,所述横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活动板与外壳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放置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块,所述底盘顶部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运动块,所述底盘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滑移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所述运动块与底块之间通过连接杆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于第一凹槽内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的左壁和限位块的左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与蓄电池侧面接触的一面开设有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外壳前后两侧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外壳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板、横杆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受到挤压处于弹力压缩状态,由于第一弹簧的弹力恢复作用,将会对活动板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对蓄电池的施加力进行中和,防止蓄电池在外壳的内部发生过于激烈的晃动而与外壳的内壁发生撞击,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孔和第三凹槽,由于第三凹槽和螺纹孔的设计,可以增大蓄电池底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便于蓄电池通过螺纹孔进行固定,提高蓄电池的散热效果,防止蓄电池过热发生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外壳;3、放置板;4、蓄电池;5、活动板;6、横杆;7、第一弹簧;8、底块;9、运动块;10、第一凹槽;11、限位块;12、连接杆;13、限位杆;14、第二弹簧;15、限位槽;16、第二凹槽;17、螺纹孔;18、第三凹槽;19、第一通风孔;20、第二通风孔;21、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包括底盘1,底盘1的顶部放置有外壳2,外壳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放置板3,放置板3的顶部放置有蓄电池4,蓄电池4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板5,活动板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动板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横杆6,横杆6的另一端贯穿外壳2,横杆6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活动板5与外壳2之间的第一弹簧7,放置板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块8,底盘1顶部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运动块9,底盘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第一凹槽10的内部滑移安装有限位块11,第一凹槽10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运动块9与底块8之间通过连接杆12铰接;
当电动汽车载着蓄电池4进行高速行驶时,由于路面凹凸不平,且存在较多的碎石等杂质,使得蓄电池4在外壳2的内部发生晃动,此时蓄电池4将会对活动板5进行挤压,使得活动板5发生运动,第一弹簧7受到挤压处于弹力压缩状态,由于第一弹簧7的弹力恢复作用,将会对活动板5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对蓄电池4的施加力进行中和,防止蓄电池4在外壳2的内部发生过于激烈的晃动而与外壳2的内壁发生撞击,提高蓄电池4的使用寿命。
其中,限位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于第一凹槽10内部的限位杆13,限位杆13贯穿限位块11;
由于限位杆13的设计,可以对运动块9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使得运动块9在底盘1的顶部进行左右运动时更加的稳定,便于对蓄电池4进行辅助减震。
其中,限位杆13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10的左壁和限位块11的左端固定连接;
由于第二弹簧14的设计,当电动汽车发生颠簸时,此时蓄电池4将会对放置板3向下施加作用力,通过连接杆12使得作用力向运动块9进行推动,使得两个运动块9进行相背运动,此时第二弹簧14受到挤压,由于第二弹簧14的弹力恢复作用,将会对运动块9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避免放置板3与底盘1发生剧烈撞击,造成蓄电池4内部元件受损。
其中,活动板5与蓄电池4侧面接触的一面开设有限位槽15;
由于限位槽15的设计,可以提高活动板5与蓄电池4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蓄电池4与活动板5之间紧密接触,防止蓄电池4与活动板5发生意外脱离。
其中,外壳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凹槽16,放置板3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18;
由于第三凹槽18的设计,可以增大蓄电池4底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蓄电池4的散热效果,防止蓄电池4过热受损。
其中,放置板3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17;
由于螺纹孔17的设计,可以便于蓄电池4通过螺纹孔17进行固定,同时通过螺纹孔17进行辅助散热。
其中,外壳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风孔19,外壳2前后两侧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孔20,外壳2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1;
由于第一通风孔19、第二通风孔20和固定架21的设计,可以在外壳2的内部形成一个风向流通,通过第一通风孔19、第二通风孔20和固定架21之间互通作用,便于对蓄电池4散发的热量进行带出,提高蓄电池4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当电动汽车载着蓄电池4进行高速行驶时,蓄电池4在外壳2的内部发生晃动,此时蓄电池4将会对活动板5进行挤压,使得活动板5发生运动,第一弹簧7受到挤压处于弹力压缩状态,由于第一弹簧7的弹力恢复作用,将会对活动板5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对蓄电池4的施加力进行中和,防止蓄电池4在外壳2的内部发生过于激烈的晃动而与外壳2的内壁发生撞击,提高蓄电池4的使用寿命;
当电动汽车发生颠簸时,此时蓄电池4将会对放置板3向下施加作用力,通过连接杆12使得作用力向运动块9进行推动,使得两个运动块9进行相背运动,此时第二弹簧14受到挤压,由于第二弹簧14的弹力恢复作用,将会对运动块9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避免放置板3与底盘1发生剧烈撞击,造成蓄电池4内部元件受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部放置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顶部放置有蓄电池(4),所述蓄电池(4)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板(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另一端贯穿外壳(2),所述横杆(6)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活动板(5)与外壳(2)之间的第一弹簧(7),所述放置板(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块(8),所述底盘(1)顶部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运动块(9),所述底盘(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10)的内部滑移安装有限位块(11),所述第一凹槽(10)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所述运动块(9)与底块(8)之间通过连接杆(1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于第一凹槽(10)内部的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贯穿限位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3)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10)的左壁和限位块(11)的左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与蓄电池(4)侧面接触的一面开设有限位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凹槽(16),所述放置板(3)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3)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风孔(19),所述外壳(2)前后两侧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孔(20),所述外壳(2)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45058.2U CN218101522U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45058.2U CN218101522U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01522U true CN218101522U (zh) | 2022-12-20 |
Family
ID=84479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45058.2U Active CN218101522U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01522U (zh) |
-
2022
- 2022-07-18 CN CN202221845058.2U patent/CN2181015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06777U (zh) |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电池防护箱 | |
CN211428228U (zh) | 一种锂电池减震隔热保护装置 | |
CN218101522U (zh) | 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防护罩 | |
CN220076536U (zh) | 一种拖挂底座 | |
CN211790824U (zh) | 一种散热性能高的车载充电器 | |
CN208707853U (zh) | 一种减震散热的车载音响 | |
CN216436040U (zh) | 一种电动单车用缓震锂电池模组 | |
CN211907540U (zh) | 一种便于拆卸锂电池的轻型电池箱 | |
CN213892148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减震装置 | |
CN109110039A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底座 | |
CN212047202U (zh) | 一种抗击打型汽车底盘防护结构 | |
CN208198086U (zh) |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减震装置 | |
CN208873193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 |
CN212992814U (zh) | 一种车联网物理元件散热装置 | |
CN220341324U (zh) | 一种电动摩托车铝合金电池盒 | |
CN216069591U (zh) | 一种电动车的电池固定架 | |
CN217835911U (zh) | 一种安全防护型电瓶车架 | |
CN213637105U (zh) | 一种多用安装式车载充电器 | |
CN219164963U (zh) | 智能车载网联终端主板 | |
CN213751189U (zh) | 一种具有防抖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 |
CN213007879U (zh) | 一种上下汽车用侧踏板 | |
CN213973786U (zh) | 一种抗震型车辆大灯安装结构 | |
CN218548626U (zh) | 缓冲防撞型电池组外壳 | |
CN221418520U (zh) | 一种微动力助力车的驱动结构固定座 | |
CN215514174U (zh) | 一种国土资源监管用航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o. 339, Nancheng Section, Guantai Road, Nanche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Niuni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301, building 1, No.16, Industrial Road East,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Niuni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