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9863U - 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9863U
CN218099863U CN202221536662.7U CN202221536662U CN218099863U CN 218099863 U CN218099863 U CN 218099863U CN 202221536662 U CN202221536662 U CN 202221536662U CN 218099863 U CN218099863 U CN 218099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display screen
zero
liquid crysta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366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其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366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9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9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9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电子设备,包括外框、玻璃面板、液晶屏,外框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具有槽底和槽壁;玻璃面板贴合安装于槽底,液晶屏安装于玻璃面板的内侧,且伸出液晶屏的外周;零贴合显示屏还包括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压紧件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贴合部、第一压紧部、限位部和第二压紧部,限位部与贴合部位于第一压紧部的同侧;第二压紧部与压紧于液晶屏的内侧边缘区域,第一压紧部压紧于玻璃面板伸出液晶屏的边缘区域。将玻璃面板与液晶屏直接接触,二者之间基本没有空气层,且没有其他各种胶液,以提高零贴合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产品尤其是大尺寸的显示产品在教育和商务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显示产品的制造中,需要将玻璃面板、液晶屏相互贴合,有的在玻璃面板与液晶屏之间通过光学胶实现全贴合,有的只在玻璃面板与液晶屏的边缘处通过双面胶或者胶液进行框贴,前者虽然贴合后显示效果较好,但在装配中胶液不易控制,导致后续需要增加清胶工序,而且若贴合不好很难返工,降低了成品率;后者使用胶液时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使用双面胶虽然工序较简单,但是在玻璃面板与液晶屏之间会留有一个空气间隙,影响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装配和维修中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显示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零贴合显示屏,包括外框、玻璃面板、液晶屏,所述外框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具有槽底和槽壁;
所述玻璃面板贴合安装于所述槽底,所述液晶屏接触安装于所述玻璃面板的背面,且所述玻璃面板的边缘区域伸出所述液晶屏的外周;
所述零贴合显示屏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和缓冲垫,所述压紧件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贴合部、第一压紧部、限位部和第二压紧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贴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紧部的同侧,所述第二压紧部与所述第一压紧部平行,并向远离所述贴合部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压紧部与压紧于所述液晶屏的背面边缘区域,所述第一压紧部压紧于所述玻璃面板伸出所述液晶屏的边缘区域,所述贴合部与所述槽壁贴合。
可选地,所述外框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的中心区域;所述压紧件还包括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弯折连接于所述贴合部远离所述第一压紧部的一端,并向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延伸,所述搭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边缘部分。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还设置有第一锁紧孔;所述搭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压紧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一锁紧孔螺纹配合的第一锁紧件与所述外框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框的背面还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槽的槽底;
零贴合显示屏还包括背盖,所述背盖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第三安装槽的槽底还设置有插装槽,所述插装槽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间隔设置;
所述背盖包括盖本体和弯折连接于盖本体边缘的插装部,所述盖本体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槽,所述插装部插入所述插装槽。
可选地,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缓冲垫,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玻璃面板之间以及所述压紧件与液晶屏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缓冲垫。
可选地,沿所述外框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组压紧组件。
可选地,所述玻璃面板与所述液晶屏通过静电吸附或者真空吸附方式接触贴合。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零贴合显示屏,所述电子设备为交互式显示屏、交互智能平板、智慧黑板或平板电视。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零贴合显示屏的压紧件,用于将玻璃面板和液晶屏压紧于外框;所述压紧件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搭接部、贴合部、第一压紧部、限位部和第二压紧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贴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紧部的同侧,所述第二压紧部与所述第一压紧部平行,并向远离所述贴合部的一侧延伸,所述搭接部向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延伸。
【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零贴合显示屏,将玻璃面板与液晶屏直接接触,二者之间基本没有空气层,且没有其他各种胶液,以提高零贴合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并通过压紧件的第一压紧部将玻璃面板压紧于外框,通过第二压紧部将液晶屏压紧于玻璃面板,使得玻璃面板的背面与液晶屏的正面紧贴在一起,且压紧件通过其贴合部与外框实现定位,并通过限位部对液晶屏进行限位,以防止其在玻璃面板上发生滑动,因此,本申请的显示屏既能够实现较高的显示效果,同时在装配以及维修过程中不需要清胶工序,易于拆卸和组装,能够提高显示屏的成品率。
本申请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零贴合显示屏的正视图;
图2为零贴合显示屏外框部分的剖视图;
图3为外框的剖视图;
图4为取消背盖和背光源后,从背面方向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压紧件的剖视图。
1、玻璃面板;2、外框;3、液晶屏;4、背盖;5、压紧件;6、缓冲垫;7、背光源;8、红外光源;9、滤光条;10、电路板;
41、盖本体;42、插装部;
51、第一压紧部;52、第二压紧部;53、限位部;54、贴合部;55、搭接部;56、第一安装孔;
21、第一安装槽;22、第二安装槽;23、第三安装槽;24、前壁;25、侧壁;26、内壁;27、红外安装腔;28、开口;29、第二限位槽;30、第一限位槽;
211、第一安装槽的槽底;212、第一安装槽的槽壁;221、第二安装槽的槽底;231、插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申请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申请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中,如图2所示方向,为方便描述和理解,以显示屏的发光方向为正面方向,相反方向为背面方向。
参见图1-图7,本申请涉及一种零贴合显示屏,包括外框2、玻璃面板1、液晶屏3,外框2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21,第一安装槽21具有槽底(第一安装槽的槽底211)和槽壁(第一安装槽的槽壁212)。
玻璃面板1贴合安装于槽底(第一安装槽的槽底211),液晶屏3接触安装于玻璃面板1的背面,且玻璃面板1的边缘区域伸出液晶屏3的外周。
如图6和图7所示,零贴合显示屏还包括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5,压紧件5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贴合部54、第一压紧部51、限位部53和第二压紧部52,限位部53与贴合部54位于第一压紧部51的同侧,第二压紧部52与第一压紧部51平行,并向远离贴合部54的一侧延伸。
第二压紧部52压紧于液晶屏3的背面边缘区域,第一压紧部51压紧于玻璃面板1伸出液晶屏3的边缘区域,贴合部54与槽壁贴合。
外框2可以为型材,其横截面的形状近似为矩形,外框2通常由多个型材首尾顺次连接形成,围成的中间区域形成中空的视窗,使用者可通过该视窗观察到显示屏所显示的内容。外框的背面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21,玻璃面板1从背侧安装到该第一安装槽21内,并使得玻璃面板1的正面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底211贴合,同时大部分的玻璃面板1从视窗露出,液晶屏3安装于玻璃面板1的背面,也即液晶屏3的正面与玻璃面板1的背面接触贴合,即二者之间不设置其他结构或材料,在玻璃面板1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液晶屏3的投影的外轮廓位于玻璃面板1投影的外轮廓范围内,使得液晶屏3与玻璃面板1所形成的组合结构中的边缘部分呈阶梯结构,从而使玻璃面板1的整个周向边缘区域能够裸露出液晶屏3,在厚度方向上液晶屏3正对于视窗,以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视窗透过玻璃面板1看到液晶屏3所显示的图像。
压紧件5安装到外框2上,且从背侧压住玻璃面板1和液晶屏3,使得玻璃面板1的背面与液晶屏3的正面紧贴在一起,从而使得玻璃面板1与液晶屏3之间几乎没有空气,且也无需玻璃面板1与液晶屏3之间进行胶粘,从而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也避免了装配以及维修显示屏过程中的清胶工序。具体地,压紧件5包括贴合部54、第一压紧部51、限位部53和第二压紧部52,贴合部54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212贴合,使压紧件5在垂直于第一安装槽21的槽壁212的方向上基本固定;其中第一压紧部51从背侧压紧玻璃面板1,即第一压紧部51与玻璃面板1裸露出液晶屏3的部分贴合,第二压紧部52从背侧压紧液晶屏3,限位部53与第一压紧部51、第二压紧部52基本垂直,因而可通过压紧件5对液晶屏3的平面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液晶屏3相对玻璃面板1发生滑动。
压紧件5可依靠贴合部54安装在外框2上,从而为整个压紧件5提供支撑。
本申请的零贴合显示屏,将玻璃面板1与液晶屏3直接接触,二者之间基本没有空气,且没有其他各种胶液,以提高零贴合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并通过压紧件5的第一压紧部51将玻璃面板1压紧于外框2,通过第二压紧部52将液晶屏3压紧于玻璃面板,且压紧件5通过其贴合部54与外框2实现定位,并通过限位部53对液晶屏3进行限位,以防止其在玻璃面板1上发生滑动,因此,本申请的显示屏既能够实现较高的显示效果,同时在装配以及维修过程中不需要清胶工序,易于拆卸和组装,能够提高显示屏的成品率。
压紧件5与外框2可以通过贴合部54连接,也可以通过增加其他结构实现连接,不论哪种方式,压紧件5与外框2都可以通过卡接、粘接或者螺钉连接。一种实施例中,贴合部54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211紧贴并固定连接,其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钉连接或粘接等,也可以通过背盖4(下文详细描述)压紧贴合部54远离第一压紧部51的端面。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压紧件5通过搭接部55与外框2连接,也就是说,压紧件5还包括搭接部55,搭接部55弯折连接于贴合部54远离第一压紧部51的一端,并向远离限位部53的一侧延伸,搭接部55可以直接搭接于外框2的背面,并通过粘接、卡接或者螺钉连接。采用这种方式,通过搭接部55与外框2的背面(或者下文的第二安装槽的槽底221)的配合,能够对压紧件5的压紧深度进行限制,防止压紧件5的压紧压力太大而造成对液晶屏3和玻璃面板1的损伤。
优选地,如图3所示,外框2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2,第一安装槽21设置于第二安装槽的槽底221的中心区域;在该实施例中,搭接部55安装于第二安装槽22边缘部分。
第二安装槽的槽底221朝向背面,压紧件5从背面向正面的方向安装到第二安装槽22内,在搭接部55安装到第二安装槽22时,便可使得压紧件5从背侧分别压紧玻璃面板1和液晶屏3。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防止压紧件5的压紧压力太大而造成对液晶屏3和玻璃面板1的损伤,而且使搭接部55基本位于第二安装槽22内,能够充分利用外框2的厚度对压紧件5实现连接固定。
在此情形下,贴合部54可以与第一安装槽21可以进行固定连接也可以不进行固定连接,优选贴合部54仅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212贴合。在装配时,操作人员直面第二安装槽22,因而能够较容易地实现搭接部55与第二安装槽22之间的固定。
搭接部55与第二安装槽2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胶粘或螺钉连接,优选螺钉连接,具体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221还设置有第一锁紧孔;搭接部55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56,压紧件5通过穿过第一安装孔56并与第一锁紧孔螺纹配合的第一锁紧件与外框2连接。
搭接部55与第二安装槽的槽底221之间通过第一锁紧件进行固定连接,简化了这两者的之间的固定方式,操作人员可较容易地通过拧动第一锁紧件,实现压紧件5与外框2的装配或拆卸。
当然,在此基础上,搭接部55的正面与第二安装槽的槽底221之间还可以通过胶水粘接,使得搭接部55与第二安装槽的槽底221同时既有第一锁紧件进行锁紧连接,还具有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增强两者的连接强度,确保第一压紧部51和第二压紧部52分别从背侧压紧玻璃面板1和液晶屏3。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搭接部55安装到第二安装槽22时,搭接部55的背面可以与外框2的背面齐平,方便通过背盖4(见下文)从背侧将搭接部55限定在第二安装槽22内,增强压紧件5与外框2连接的稳固性,确保玻璃面板1与液晶屏3之间没有空气层,提高零贴合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外框2的延伸方向上,压紧件5包括贴合部54、第一压紧部51、限位部53和第二压紧部52,在一些情形下还包括搭接部55,这些部件的两端均对齐,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紧部51的两端分别伸出限位部53,即在外框2的延伸方向上,限位部53与第二压紧部52的长度一致,贴合部54、第一压紧部51(以及搭接部55)的长度一致,且第一压紧部51的长度大于限位部53的长度,如此,在形成压紧件的过程中,能够降低整体的变形;且第一压紧部51的两端伸出限位部53,使得第一压紧部51的长度大于限位部53的长度,使得第一压紧部51能够压住更大面积的玻璃面板1,提升对玻璃面板1的压紧效果;此外,第一压紧部51的长度、贴合部54的长度以及搭接部55的长度可以相等,从而也提升了搭接部55与第二安装槽的槽底221的接触面积,使得压紧件5能够更有效地与外框2进行固定连接。
玻璃面板1与液晶屏3通常都为长方体,因此,优选地,压紧件5的第一压紧部51、第二压紧部52(在有搭接部55时还包括搭接部55)基本平行,贴合部54与限位部53基本平行,且与第一压紧部51、第二压紧部52(在有搭接部55时还包括搭接部55)基本垂直。
第一压紧部51可以与玻璃面板1直接接触也可以间接通过缓冲垫6压紧于玻璃面板1的背面,第二压紧部52可以与液晶屏3直接接触也可以间接通过缓冲垫6压紧于液晶屏3的背面。在压紧件5通过缓冲垫6分别压紧玻璃面板1和液晶屏3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缓冲垫6,所述压紧件5与所述玻璃面板1之间以及所述压紧件5与液晶屏3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缓冲垫6。
第一压紧部51通过缓冲垫6压紧玻璃面板1,第二压紧部52也通过缓冲垫6压紧液晶屏3,限位部53也可通过缓冲垫6与液晶屏3的外边缘隔开,从而防止压紧件5压伤玻璃面板1或液晶屏3。同时,第一压紧部51与玻璃面板1之间的缓冲垫6、第二压紧部52与液晶屏3之间的缓冲垫6以及限位部53与液晶屏3外边缘之间的缓冲垫6可以为同一个缓冲垫6,也即,缓冲垫6被压紧件5压成阶梯形状,从而使得以上各处均通过同一个缓冲垫6隔开;当然,以上各处的缓冲垫6也可以为各自独立的一个缓冲垫6。
对于缓冲垫6,本申请中的缓冲垫6可以为泡棉垫或者橡胶垫。
缓冲垫6主要实现玻璃面板1与第一压紧部51之间、液晶屏3与第二压紧部52之间以及液晶屏3的外边缘与限位部53之间的软连接,防止压伤玻璃面板1和液晶屏3。泡棉垫或橡胶垫,能够完全满足上述需求,且制作成本也较低。
零贴合显示屏还包括背盖4,以从背侧封盖住外框2内的各个部件,背盖4可以直接安装于外框2的背面。优选地,外框2的背面还设置有第三安装槽23,第二安装槽22设置于第三安装槽23的槽底,背盖4安装于第三安装槽23,也就是说,外框2的背面设置有阶梯槽,从外到内依次为第三安装槽23、第二安装槽22和第一安装槽21。
在玻璃面板1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安装槽21投影的外轮廓位于第二安装槽22投影的外轮廓之内,第二安装槽22投影的外轮廓位于第三安装槽23投影的外轮廓之内。因而背盖4安装于第三安装槽23后,背盖4的背面基本外框2的背面齐平,背盖4可完全从背侧封住第一安装槽21和第二安装槽22,进而盖住外框2内的各个部件。通过设置第三安装槽23,能够更好地利用整个外框2的厚度空间,且使显示屏的后侧看起来比较平整,便于整个显示屏的后续安装和使用。
进一步地,第三安装槽23的槽底还设置有插装槽231,插装槽231位于第二安装槽22的外周,且与第二安装槽22间隔设置。背盖4包括盖本体41和弯折连接于盖本体41边缘的插装部42,盖本体41安装于第三安装槽23,插装部42插入插装槽231。
盖本体41的边缘向正面弯折形成插装部42,插装部42插入到插装槽231内,从而使得背盖4相对地与外框2进行固定。而且还可通过插装部42与插装槽231的配合使得背盖4与外框2之间进行准确地定位。插装槽231与第二安装槽22间隔设置,使得插装槽231位于第二安装槽22的外侧,从而避免插装槽231影响压紧件5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设置第二安装槽22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设置第三安装槽23,此时,第一安装槽21直接设置于第三安装槽23的中心区域。
上述各实施例中,零贴合显示屏还包括背光源7,背光源7安装于背盖4,并位于第一安装槽21。背光源7直接安装在背盖4的正面,在将背盖4安装于外框2后,即可使得背光源7正好位于液晶屏3的背面侧,使得液晶屏3能够正常显示图像。
当然,背光源7也可以不直接安装在背盖4上,只需确保背光源7位于液晶屏3与背盖4之间即可。
如图1和图6所示,如前所述,外框2可以由四个型材首尾顺次连接而成,在每个边框上均对应设置至少一个压紧组件,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沿外框2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组压紧组件,且对于每个型材来说,均分别设置有多组压紧组件。
在每个型材的长度方向上可间隔设置多组压紧组件,从而提升对玻璃面板1和液晶屏3的压紧效果,且每个压紧件5的长度可以适当减小,从而降低压紧件5的变形可能性。又或者,每个型材上均设置一个压紧组件,该压紧组件的基本与该型材等长。
参见图2和图3,零贴合显示屏还包括红外光源8和滤光条9,其安装于外框2的前侧,一种实施例中,外框2的前侧区域设置有红外安装腔27,红外安装腔27沿着外框2的延伸方向延伸,并贯通各型材的两端,红外安装腔27具有朝向零贴合显示屏中心的开口28;第一安装槽的槽底211形成开口28的部分侧壁25。红外光源8安装于红外安装腔27,且朝向开口28;滤光条9安装于开口28。
红外安装腔27的开口28位于玻璃面板1的正面侧,滤光条9呈条形,沿着外框2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安装于开口28处,红外光源8能够透过开口28处的滤光条9向对侧发出红外光线,以助于实现触控功能。
具体地,红外安装腔27具有位于外框2前侧的前壁24,前壁24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底211形成开口28,前壁24与槽底分别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二限位槽29,第二限位槽29沿着外框的延伸方向延伸,并至少一端贯通型材的端面;滤光条9的两个侧边分别卡入两个第二限位槽29,具体地,滤光条9可以从红外安装腔27的一端插入到第二限位槽29。
通过插装方式安装滤光条9,简化了滤光条9的安装。此外滤光条9还能够封闭该开口28,确保红外光源8处于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
继续参考图3,外框2具有侧壁25和内壁26,前壁24连接于侧壁25的前端,内壁26的一端连接于侧壁25,且与前壁24间隔设置,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212外部;侧壁25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212分别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一限位槽30。
零贴合显示屏还包括电路板10,电路板10安装于第一限位槽30;红外光源8安装于电路板10。
内壁26的设置,使得侧壁25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212进行连接,增强了外框2的结构强度。并使得侧壁25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212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从而能够通过这两者上的第一限位槽30对电路板10进行有效固定,确保触控时的定位精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玻璃面板1与液晶屏3通过静电吸附或者真空吸附方式接触贴合。采用这种方式更好地减少了玻璃面板1的背面与液晶屏3正面之间的空气,在外界大气压的挤压下使得玻璃面板1与液晶屏3紧贴在一起,进一步提升了零贴和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零贴合显示屏,电子设备为交互式显示屏、交互智能平板、智慧黑板或平板电视等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例如,电子设备为交互式显示屏或交互智能平板时,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触控功能;又如,电子设备为智慧黑板时,其除了显示屏之外还具有与显示屏拼接的书写板,其显示屏可以为交互式显示屏或者交互智能平板;又或者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视时,其具有显示功能,可以不具备触控功能。
在这些电子设备的零贴合显示屏,将玻璃面板1与液晶屏3直接接触,二者之间基本没有空气,且没有其他各种胶液,以提高零贴合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并通过压紧件5的第一压紧部51和第二压紧部52分别将二者与外框2压紧,且压紧件5通过其贴合部54与外框2实现定位,并通过限位部53对液晶屏3进行限位,以防止其在玻璃面板1上发生滑动,因此,本申请的显示屏既能够实现较高的显示效果,同时在装配以及维修过程中不需要清胶工序,易于拆卸和组装。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零贴合显示屏的压紧件5,用于将玻璃面板1和液晶屏3压紧于外框2;压紧件5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贴合部54、第一压紧部51、限位部53和第二压紧部52,限位部53与贴合部54位于第一压紧部51的同侧,第二压紧部52与第一压紧部51平行,并向远离贴合部54的一侧延伸。
压紧件5为预制件,通过多次弯折,使得压紧件5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因而在将其用于压紧玻璃面板1和液晶屏3时,压紧件5不会发生变形,从而确保对玻璃面板1和液晶屏3的压紧效果。
压紧件5可以采用诸如不锈钢、铸铁等具有一定硬度的材质制成,其可以为钣金件,通过弯折或者冲压等方式成型,也可以通过机加的方式成型。
优选地,压紧件5还包括搭接部55,搭接部55弯折连接于贴合部54远离第一压紧部51的一端,并向远离限位部53的一侧延伸。
搭接部55可以平行于第一压紧部51和第二压紧部52,因而可较方便可将压紧件5通过其搭接部55与显示屏的外框2进行固定连接,以对第一压紧部51和第二压紧部52进行支撑,确保对玻璃面板1和液晶屏3的压紧效果。
优选地,第一压紧部51为条形片,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均伸出限位部53和第二压紧部52。
第一压紧部51的两端伸出限位部53,使得第一压紧部51的长度大于限位部53的长度,使得第一压紧部51能够压住更大面积的玻璃面板1,提升对玻璃面板1的压紧效果;此外,第一压紧部51的长度、贴合部54的长度以及搭接部55的长度可以相等,从而也提升了搭接部55与第二安装槽22槽底的接触面积,使得压紧件5能够更有效地与外框2进行固定连接。
关于压紧件5的各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参考前文描述,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零贴合显示屏,包括外框(2)、玻璃面板(1)、液晶屏(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21),所述第一安装槽(21)具有槽底(211)和槽壁(212);
所述玻璃面板(1)贴合安装于所述槽底(211),所述液晶屏(3)接触安装于所述玻璃面板(1)的背面,且所述玻璃面板(1)的边缘区域伸出所述液晶屏(3)的外周;
所述零贴合显示屏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5),所述压紧件(5)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贴合部(54)、第一压紧部(51)、限位部(53)和第二压紧部(52),所述限位部(53)与所述贴合部(54)位于所述第一压紧部(51)的同侧,所述第二压紧部(52)与所述第一压紧部(51)平行,并向远离所述贴合部(54)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压紧部(52)与压紧于所述液晶屏(3)的背面边缘区域,所述第一压紧部(51)压紧于所述玻璃面板(1)伸出所述液晶屏(3)的边缘区域,所述贴合部(54)与所述槽壁(212)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贴合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2),所述第一安装槽(21)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221)的中心区域;所述压紧件(5)还包括搭接部(55),所述搭接部(55)弯折连接于所述贴合部(54)远离所述第一压紧部(51)的一端,并向远离所述限位部(53)的一侧延伸,所述搭接部(55)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2)边缘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贴合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221)还设置有第一锁紧孔;所述搭接部(55)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56),所述压紧件(5)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56)并与所述第一锁紧孔螺纹配合的第一锁紧件与所述外框(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贴合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的背面还设置有第三安装槽(23),所述第二安装槽(22)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槽(23)的槽底;
零贴合显示屏还包括背盖(4),所述背盖(4)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槽(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贴合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槽(23)的槽底还设置有插装槽(231),所述插装槽(231)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2)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二安装槽(22)间隔设置;
所述背盖(4)包括盖本体(41)和弯折连接于盖本体(41)边缘的插装部(42),所述盖本体(41)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槽(23),所述插装部(42)插入所述插装槽(23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零贴合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缓冲垫(6),所述压紧件(5)与所述玻璃面板(1)之间以及所述压紧件(5)与液晶屏(3)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缓冲垫(6)。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零贴合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外框(2)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组压紧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零贴合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1)与所述液晶屏(3)通过静电吸附或者真空吸附方式接触贴合。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零贴合显示屏,所述电子设备为交互式显示屏、交互智能平板、智慧黑板或平板电视。
10.一种零贴合显示屏的压紧件(5),用于将玻璃面板(1)和液晶屏(3)压紧于外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5)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搭接部(55)、贴合部(54)、第一压紧部(51)、限位部(53)和第二压紧部(52),所述限位部(53)与所述贴合部(54)位于所述第一压紧部(51)的同侧,所述第二压紧部(52)与所述第一压紧部(51)平行,并向远离所述贴合部(54)的一侧延伸,所述搭接部(55)向远离所述限位部(53)的一侧延伸。
CN202221536662.7U 2022-06-17 2022-06-17 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099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6662.7U CN218099863U (zh) 2022-06-17 2022-06-17 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6662.7U CN218099863U (zh) 2022-06-17 2022-06-17 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9863U true CN218099863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36662.7U Active CN218099863U (zh) 2022-06-17 2022-06-17 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9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2782A (zh) 显示模组
CN110544427A (zh) 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CN218099863U (zh) 零贴合显示屏及其压紧件、电子设备
CN201698390U (zh) 固定组件、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红外触摸系统
CN211479090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5824141B (zh) 显示装置
CN112114692A (zh) 红外触摸框及显示装置
CN215340622U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460251U (zh) 显示装置
CN113672126A (zh) 一种触控模组的固定结构
CN210378168U (zh) 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CN216084134U (zh) 一种电容屏的固定支架、屏幕组件及交互平板
CN220252332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20324082U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13109961B (zh) 显示模组
CN216626316U (zh) 宽屏有框液晶显示器外壳
CN216979498U (zh) 一种固定机构及显示器
CN21577030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20526144U (zh) 液晶模组及交互平板
CN220041346U (zh) 一种强密封液晶显示屏
CN216697670U (zh) 交互平板以及双屏智能交互平板
CN220020036U (zh) 一种全贴合式的全背板液晶模组
CN215954698U (zh) 显示设备
CN214427705U (zh) 一种直下式无边框液晶模组
CN216161082U (zh) 一种触控模组的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