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041U - 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6041U
CN218096041U CN202221536552.0U CN202221536552U CN218096041U CN 218096041 U CN218096041 U CN 218096041U CN 202221536552 U CN202221536552 U CN 202221536552U CN 218096041 U CN218096041 U CN 218096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tchen range
fan assembly
fan
integrated
kitch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365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东巧
王善旭
付成冲
王中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365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6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6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6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集成灶,包括:主体、灶台和风机组件。灶台设有双灶头,且双灶头之间设有间隔区;风机组件水平设置灶台下侧,且对应间隔区设置。在本申请中,一般情况下灶头安装在灶台上时,其位于灶台下侧具有为灶头供气的结构,因此在灶台下侧位于两个灶头之间的位置多为空置区域,通过将风机组件集成安装于灶台下侧的两个灶头之间,可由有效地利用该部分空间,优化集成灶内部的结构,提升对集成灶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并且风机设置在该位置相对于集成灶的油集烟部距离较近,能够减少吸油烟的距离,提高对油烟吸取效率。

Description

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为了实现蒸烤功能,现有集成灶会集成有蒸烤箱,其主要是在壳体内装有灶具和排烟装置,壳体内装有带箱门的烤箱,箱门设置在壳体的前侧壁。这种组合蒸烤箱的集成灶,将蒸烤箱、灶具和油集烟部集成在一起,空间利用率高,室内占用空间小。
但是相关技术中在集成灶中风机大多采用纵向设置的方式排布,对集成灶内部的空间占用较大不利于集成灶整体体积的缩小。
可见,如何优化集成灶的内部安装结构,提高对集成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灶,以优化集成灶内部的结构,提升对集成灶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灶,包括:主体、灶台和风机组件。灶台设有双灶头,且双灶头之间设有间隔区;风机组件水平设置灶台下侧,且对应间隔区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一般情况下灶头安装在灶台上时,其位于灶台下侧具有为灶头供气的结构,因此在灶台下侧位于两个灶头之间的位置多为空置区域,通过将风机组件集成安装于灶台下侧的两个灶头之间,可以有效地利用该部分空间,优化集成灶内部的结构,提升对集成灶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并且风机设置在该位置相对于集成灶的油集烟部距离较近,能够减少吸油烟的距离,提高对油烟吸取效率。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集成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灶台下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负压腔和风机组件结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灶台处结构的正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间隔区的剖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集成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叶轮与电机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组件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主体;101、排烟通道安装口;102、燃气管安装口;200、灶台;201、灶头;202、间隔区;203、第一隔温层;204、隔音层;205、第二隔温层;300、风机组件;301、负压腔;302、固定鼻;303、出风安装口;304、密封盖;305、蜗壳;306、离心叶轮;307、电机组件;308、进风口;309、连接部;310、轮盘;311、第一进风口;312、第二进风口;313、固定壳体;314、转轴;315、转动壳体;316、环形连接片;317、电源穿线管;318、油网;400、集烟部;401、集烟口;402、集烟通道;500、功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灶,包括:主体100、灶台200和风机组件300。灶台200设有双灶头201,且双灶头201之间设有间隔区202;风机组件300水平设置灶台200下侧,且对应间隔区202设置。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一般情况下灶头201安装在灶台200上时,其位于灶台200下侧具有为灶头201供气的结构,因此在灶台200下侧位于两个灶头201之间的位置多为空置区域,通过将风机组件300集成安装于灶台200下侧的两个灶头201之间,可以有效地利用该部分空间,优化集成灶内部的结构,提升对集成灶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并且风机设置在该位置相对于集成灶的油集烟部400距离较近,能够减少吸油烟的距离,提高对油烟吸取效率。
可选地,风机组件300设置于负压腔301内,且负压腔301与集烟部400连通。这样,将风机组件300设置于负压腔301内,并通过负压腔301与集烟部400连通,可以通过形成的负压提供稳定且均匀的吸力,更好地吸取油烟,通过负压腔301容纳风机组件300,并将风机组件300的出风口通出负压腔301,便于集成安装以及油烟的排放。
可选地,风机组件300水平设置于负压腔301内。这样,将风机水平设置,可充分利用集成灶内部的空间,与传统将风机组件300设置在集成灶内部后侧壁的方案相比,减少了风机组件300对集成灶内部纵深方向的空间占用,进而可以使其他功能电器安装后的纵深更大,提高集成灶内空间的利用效率。
可选地,负压腔301的深度大于风机组件300的高度,在风机组件300的上侧形成烟气流通区,且烟气流通区的一侧边与集烟部400连通。这样,利用负压腔301可将风机组件300包裹,提高风机组件300安装的稳定性,并且在负压腔301内位于风机组件300的上侧形成烟气流通区,可以更好地通过烟气流通区连通集烟部400,对集烟部400处的油烟进行吸取,更便于油烟的吸取。
如图3所示,可选地,风机组件300的侧边设有固定鼻302,固定鼻302通过螺栓与负压腔301内部底侧可拆卸连接。这样,通过螺栓将风机组件300固定设置于负压腔301内部底侧上,能够更好地将风机组件300与负压腔301内部底侧连接,并且便于风机组件300与负压腔301内部底侧之间的拆卸。
可选地,负压腔301左右两侧均具有出风安装口303,且出风安装口303可与风机组件300的出风口连通。这样,通过调整风机组件300的出风口的朝向,改变风机组件300排风的方向后,便于将风机组件300的出风口连通在对应的出风安装口303上,使负压腔301的左右两侧均可出风,更好地满足灵活性的需求。
可以理解地,出风安装口303与风机组件300的出风口连通是指风机组件300的出风口通过排烟管道将风机组件300吹出的气流通过出风安装口303引导至负压腔301外侧。
可选地,出风安装口303的出口处设有密封盖304。这样,在选择负压腔301左右两侧的出风安装口303中的一个进行使用时,可通过密封盖304将另一个出风安装口303封闭,防止漏风影响风机组件300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密封盖304可以为尺寸大于出风安装口303的盖板,通过螺栓等连接结构连接在出风安装口303处将出风安装口303封闭。
结合图4-5所示,可选地,灶台200上对应间隔区202的下侧贴附有第一隔温层203。这样,通过在间隔区202下侧设有第一隔温层203,可以有效隔绝温度,降低风机组件300吸取的油烟的温度透过灶台200传递出来,影响厨房内的温度环境,并且降低温度对灶台200造成的损坏。
可选地,灶台200上对应间隔区202的下侧还贴附有隔音层204。这样,由于在集成灶中风机组件300产生的噪声是其主要噪声,而将其风机组件300设置在灶台200下侧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噪音传递至用户,影响用户的体验,通过在灶台200下侧贴附隔音层204,可以更好地降低噪音的传递,提高静音效果。
结合图6所示,可选地,主体100两侧均设有排烟通道安装口101。这样,可以根据实际安装需求,选择使用两侧的排烟通道安装口101中的一个与风机组件300的出风口对应,使集成灶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出烟的方向,使用更加灵活,更好地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可选地,主体100两侧均设有燃气管安装口102。这样,同样可根据实际的安装需求,选择从不同的燃气管安装口102内为灶头201提供燃气,使集成灶整体安装更加灵活。
可选地,排烟通道安装口101和燃气管安装口102上均设置可拆卸的盖板,通过盖板可以将不使用的安装口封闭,保持集成灶整体的封闭性。
可选地,风机组件300下侧设置有功能模块500。这样,将功能模块500安装与风机组件300下侧,可以合理地利用集成灶内部空间,提高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可选地,功能模块500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安装烤箱;微波炉;洗碗机。这样,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安装不同的功能模块500,提高产品的灵活性,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可选地,风机组件300与功能模块500之间设有第二隔温层205。这样,通过第二隔温层205对风机和功能模块500之间进行隔温,防止风机组件300吸取的高温气流温度向功能模块500传递,影响功能模块500的正常运转。
可选地,风机组件300底部设有集油槽。这样,由于风机组件300用于吸取油烟,长时间运行容易沾染油渍,通过在风机组件300底部设置集油槽,可以更好地对风机组件300上滴落的油渍进行收集,防止油渍泄露。
可选地,集油槽滑动设置于风机组件300底部,且可抽拉拆卸。这样,将集油槽设置为可抽拉拆卸的结构,可以便于对集油槽进行拆卸清理。
可选地,集油槽与主体100滑动连接,相对于主体100可抽拉拆卸,其插入主体100内的情况下位于风机组件300的底部,其中集油槽与主体100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中通用的滑动连接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地,风机组件300通过风机安装架可活动抽拉地安装于主体100内。这样,便于风机组件300的组装,可根据用户场地的安装需求在现场对风机组件300进行安装,提高便捷性,并且便于对风机组件300进行拆卸清洗。
可选地,风机安装架后端设有与主体100配合的纵向限位结构。这样,在将风机安装架推入主体100之后,利用纵向限位结构可以对风机安装架进行纵向固定,提高风机安装架与主体1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风机组件300运行过程中带动风机安装架晃动,影响风机组件300的稳定性。
可选地,风机安装架前端与主体100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这样,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对风机安装架的前端进一步固定,配合纵向限位结构能够更好地保持风机安装架的稳定性。
如图7所示,可选地,集烟部400上端朝向一侧弯曲,且弯曲部分的内侧设有集烟口401,其内部设有集烟通道402,且集烟通道402一端与集烟口401连通另一端与负压腔301连通。这样,通过弯曲的集烟部400可以将集烟口401的位置更偏向于油烟产生位置的上方区域,与油烟的距离更近,提高油烟吸取效果。
可选地,集烟部400呈弧形弯曲,其集烟口401位于弧形的上半段。这样,利用弧形弯曲结构能够更好地聚集油烟,并且将集烟口401设置在弧形的上半段,距离油烟产生点保持一定的距离,更好地吸取油烟,同时弧形弯曲结构内部的集烟通道402也为弧形结构,风阻更小,提高吸油烟效率。
可选地,集烟通道402由上至下通风面积逐渐增大。这样,集烟通道402上端靠近集烟口401处的通风面积较小,在负压作用下,此处气流速度较快,可以更好地带动油烟向集烟通道402内部流动,提高集烟效果。
结合图8-11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机组件300包括:蜗壳305、离心叶轮306和电机组件307。蜗壳305其相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进风口308;离心叶轮306为筒状结构,且其两端均设有连接部309;电机组件307与蜗壳305可拆卸连接,其输出端上设有轮盘310,轮盘310与连接部309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通过在蜗壳305的两侧面上均设置进风口308,可根据使用需求翻转蜗壳305调整蜗壳305出风口的朝向,并且使翻转后蜗壳305朝向上侧的一面均能够具有进风口308,同时离心叶轮306与电机组件307之间也为可拆卸连接,可对离心叶轮306进行翻转安装,使离心叶轮306与蜗壳305配合向其出风口送风,进而改变风机组件300排风的方向,其中电机组件307与离心叶轮306之间通过轮盘310可拆卸连接,通过轮盘310可对离心叶轮306一端的进风端封闭,使其集中吸力由另一端进风,提高对气流的吸力,在蜗壳305以及离心叶轮306翻转后对其他安装结构以及空间的占用不产生影响,进而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更好的调整其出风方向。
可选地,离心叶轮306包括:固定圈和叶片。固定圈成对设置,且连接部309设置于两个固定圈相背的侧边;叶片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成对的固定圈之间,两端与固定圈固定连接。这样,离心叶轮306通过两个固定圈以及叶片组成,使其整体可呈圆筒状,两端均具备进风的能力,并且在每个固定圈的外侧设有连接部309,可与电机组件307上的轮盘310拆卸连接,进而便于根据使用需求对离心叶轮306进行翻转使用,提高离心叶轮306使用的灵活性。
为了提高离心叶轮306的稳定性,可以将固定圈与叶片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可选地,电机组件307通过连接辐条与蜗壳305连接。这样,通过连接辐条对电机组件307和蜗壳305进行连接,可以使电机组件307与蜗壳305之间存在空缺区域,进而便于蜗壳305内积累的油烟排出,保持蜗壳305内相对洁净。
可选地,蜗壳305的两个进风口308分别为第一进风口311和第二进风口312,在电机组件307通过连接辐条与蜗壳305的第一进风口311连通的情况下,离心叶轮306与轮盘310连接的一端朝向第二进风口312。这样,使风机通过第二进风口312进行气流吸取,将连接辐条设置在无需进风的第一进风口311,防止连接辐条影响进风。
可选地,电机组件307完全隐藏安装于蜗壳305内。这样,将电机组件307完全隐藏安装于蜗壳305内,从而整体安装后的厚度即为蜗壳305的厚度,降低纵向上的空间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便于将风机组件300水平安装。
可选地,电机组件307的长度蜗壳305的厚度相同。这样,可以更好地将风机组件300隐藏安装于蜗壳305内。
可选地,进风口308处固定设置有油网318,且油网318的圆心处设有套孔,套孔套设在电机组件307的外侧。这样,通过油网318可以对油烟进行初步的过滤,防止粘性过强的油渍进入风机,影响风机的工作效率,而在油网318上设置避开电机组件307的套孔,可以防止影响电机组件307的延伸,给电机组件307提供更充足的安装空间。
可选地,油网318的外圈与进风口308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既可将油网318固定在进风口308上,又能便于对油网318进行拆卸清洗。
如图12-13所示,可选地,电机组件307包括:固定壳体313、转轴314和转动壳体315。转轴314设置于固定壳体313的轴心,可相对于固定壳体313旋转;转动壳体315与固定壳体313同轴设置,部分套设在固定壳体313外侧,且转动壳体315与转轴314固定连接,可相对于固定壳体313旋转。这样,利用转动壳体315部分套设在固定壳体313上,使电机组件307的部分外侧区域均可传送动力,进而便于驱动离心叶轮306,在电机组件307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既可保证电机组件307内部线圈等结构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又能更好地控制动力输出的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动力输出更加稳定。
可选地,固定壳体313被转动壳体315套设的部分向内部凹陷,其未被转动壳体315套设的部分的外侧壁与转动壳体315的外侧壁直径相同。这样,可以保持电机组件307整体外侧的直径相同,便于电机组件307的安装,并且转动壳体315套设在固定壳体313上转动更加稳定。
可选地,转动壳体315套设在固定壳体313的部分的外侧与轮盘310固定连接。这样,通过转动壳体315的对轮盘310进行固定,便于通过轮盘310更好的驱动离心叶轮306,离心叶轮306运行的稳定性。
可选地,转动壳体315套设在固定壳体313的部分外侧壁设有突出的环形连接片316,轮盘310与该环形连接片316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这样,通过在转动壳体315上设置环形连接片316,便于其与轮盘310连接,提高驱动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轮盘310与离心叶轮306靠近固定壳体313的一侧边连接,且其与转动壳体315连接的一端向离心叶轮306的内部凹陷。这样,轮盘310与离心叶轮306靠近固定壳体313的一侧边连接,可利用轮盘310对离心叶轮306的一个侧边进行封堵,使离心叶轮306集中吸力由一侧吸取气流,且轮盘310与转动壳体315连接的一端向离心叶轮306的内部凹陷,可以使驱动离心叶轮306的发力点向离心叶轮306的中间位置偏移,进而提高离心叶轮306旋转的稳定性。
可选地,固定壳体313底部设有突出的电源穿线管317。这样,通过设置电源穿线管317用于保护连接电机组件307的电源线,可以避免电源线受损,并且防止电源线松动,同时防止电源线与风机组件300内的其他空间接触,保持风机组件300的密封性,降低风机组件300内热量对电源线的影响。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0);
灶台(200),设有双灶头(201),且所述双灶头(201)之间设有间隔区(202);
风机组件(300),水平设置在所述灶台(200)下侧,且对应所述间隔区(20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00)设置于负压腔(301)内,且所述负压腔(301)与集烟部(40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00)水平设置于所述负压腔(3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301)的深度大于所述风机组件(300)的高度,在所述风机组件(300)的上侧形成烟气流通区,且所述烟气流通区的一侧边与所述集烟部(40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200)上对应所述间隔区(202)的下侧贴附有第一隔温层(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200)上对应所述间隔区(202)的下侧还贴附有隔音层(20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两侧均设有排烟通道安装口(10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两侧均设有燃气管安装口(10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00)下侧设置有功能模块(5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00)与所述功能模块(500)之间设有第二隔温层(205)。
CN202221536552.0U 2022-06-17 2022-06-17 集成灶 Active CN218096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6552.0U CN218096041U (zh) 2022-06-17 2022-06-17 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6552.0U CN218096041U (zh) 2022-06-17 2022-06-17 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6041U true CN218096041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6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36552.0U Active CN218096041U (zh) 2022-06-17 2022-06-17 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6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6282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1878867B (zh) 一种导风箱结构及应用有该导风箱结构的内循环吸油烟机
CN218096041U (zh) 集成灶
CN109595641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8096108U (zh) 集成灶
CN218096112U (zh) 集成灶框架、集成灶
CN218379504U (zh) 灶台、集成灶
CN218096113U (zh) 用于集成灶的风道结构、集成灶
CN214791357U (zh) 抽油烟机以及厨房空调系统
CN218093488U (zh) 集成风机模块、集成灶
CN212178968U (zh) 集成灶的机壳组件和集成灶
CN111811007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8093602U (zh) 风机组件、集成灶
CN218237585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7952411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9222551U (zh) 集成灶
CN112161306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4198798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7876020U (zh) 风机系统外置的集成灶
CN212204668U (zh) 集成灶
CN210463175U (zh) 烹饪器具
CN214370372U (zh) 一种集成灶
CN114763917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7309931U (zh) 烹饪电器
CN216776740U (zh) 一种烹饪装置及具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