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5714U - 一种前桥转向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桥转向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85714U CN218085714U CN202222134942.1U CN202222134942U CN218085714U CN 218085714 U CN218085714 U CN 218085714U CN 202222134942 U CN202222134942 U CN 202222134942U CN 218085714 U CN218085714 U CN 2180857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ug
- air chamber
- front axle
- hole
-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桥转向节,包括本体、第一节臂、第二节臂以及气室支架,气室支架用于安装制动气室,本体、第一节臂、第二节臂以及气室支架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本体的一侧具有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开设有对应设置第一通孔,以用于安装主销,气室支架固定于第一凸耳,气室支架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同轴设置。前桥转向节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减少螺栓使用数量,降低重量,提高轻量化程度和装配效率,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不需要额外加装支架来安装制动气室,第二通孔且与第一通孔同轴设置,便于主销的安装,避免气室支架与主销发生干涉,增大对主销的限制,降低主销的振动幅度,进而降低噪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桥转向节。
背景技术
传统商用车前桥由气室支架、上节臂、下节臂和转向节这四个零部件分别承担着制动气室、转向直拉杆、横拉杆和主销的安装作用,这四个零部件均是分体独立加工成型的,且装配时,各个零部件之间需要用螺栓进行连接,装配过程繁琐,装配效率低,使用较多螺栓进行连接,不仅增加成本,还增加了重量,降低商用车轻量化程度,零件较多不易存放管理,增加了管理成本。
此外,在长时间工作后,螺栓会在各零部件反复相对运动的作用下发生松脱,影响螺栓的紧固作用,进而影响车辆的转向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桥转向节,以提高各部件之间连接强度的同时,减少使用螺栓的数量,降低重量、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前桥转向节,包括本体、第一节臂、第二节臂以及气室支架,所述气室支架用于安装制动气室,所述本体、所述第一节臂、所述第二节臂以及所述气室支架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开设有对应设置第一通孔,以用于安装主销,所述第一节臂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所述第二节臂固定于所述第二凸耳,所述气室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所述气室支架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
所述气室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用于安装制动气室,所述支架主体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的顶壁,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底座。
所述支架主体具有朝向远离所述本体延伸的连接筋位,所述连接筋位为两个且所述连接筋位之间具有镂空区域。
两个所述连接筋位之间采用弧形过渡。
所述气室支架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底座。
所述气室支架还包括减振垫,所述支架主体背离所述第一凸耳的一侧具有安装槽,所述减振垫至少部分区域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避让槽。
所述本体具有制动安装孔,以在所述本体背离所述第一凸耳的一侧安装制动底盘。
所述第一节臂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的侧壁,所述第二节臂固定于所述第二凸耳的侧壁,所述第二节臂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本体固连。
所述第二凸耳背离所述第二节臂的一侧具有与所述本体固连的加强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所述本体、所述第一节臂、所述第二节臂以及所述气室支架一体成型形成所述前桥转向节,相比于四个部件采用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将其一体成型的方式,减少了螺栓的使用数量,降低整体的重量,提高车辆轻量化程度,简化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在存放时,相比于四个部件分别存放管理,一体成型的所述前桥转向节的存放管理更加容易,降低存放管理的成本,并且一体成型的方式还大大提高了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气室支架能够用于安装制动气室,使所述前桥转向节不需要额外加装支架来安装制动气室,所述气室支架具有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一方面,便于主销的安装,避免所述气室支架与主销发生干涉,另一方面所述气室支架与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共同形成主销的安装孔,增大对主销的限制,降低主销的振动幅度,进而降低噪声。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主体用于安装制动气室,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的顶壁,使得所述气室支架与所述第一凸耳的连接面积增大,提高所述气室支架与所述第一凸耳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可靠,还能降低所述气室支架的振动幅度,减小噪声。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连接筋位与制动气室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固性,降低制动气室工作时的晃动幅度,避免工作时制动气室发生较大晃动产生异响,所述镂空区域的存在能够使制动气室的部分结构由所述镂空区域穿过所述支架主体,便于制动气室安装,避免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制动气室发生干涉,还能降低所述前桥转向节的重量,提高车辆的轻量化程度。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底座,提高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所述气室支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所述支架主体的振动幅度,降低制动气室工作时向所述气室支架传递的振动,进而降低噪声。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振垫将所述气室支架与制动气室隔离开,降低制动气室工作时向所述气室支架传递的振动,同时也避免了制动气室与所述气室支架发生硬性碰撞,从而降低噪声,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减振垫,避免安装和工作过程中所述减振垫发生偏移或脱落,影响所述减振垫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一种实施例的所述前桥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视角下的所述前桥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一种实施例的所述减振垫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本体;11第一凸耳;12第二凸耳;13第一通孔;14避让槽;15制动安装孔;
2第一节臂;
3第二节臂;31加强结构;
4气室支架;41第二通孔;42底座;43支架主体;431连接筋位;432安装槽;44加强筋;45减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前桥转向节,包括本体1、第一节臂2、第二节臂3以及气室支架4,所述气室支架4用于安装制动气室,所述本体1、所述第一节臂2、所述第二节臂3以及所述气室支架4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本体1的一侧具有第一凸耳11和第二凸耳12,所述第一凸耳11和所述第二凸耳12开设有对应设置第一通孔13,以用于安装主销,所述第一节臂2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11,所述第二节臂3固定于所述第二凸耳12,所述气室支架4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11,所述气室支架4具有第二通孔41,所述第二通孔42与所述第一通孔13同轴设置。
所述本体1一侧具有所述第一凸耳11和所述第二凸耳12,所述第一凸耳11的位于所述本体1的顶部,所述第二凸耳12位于所述本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凸耳11和所述第二凸耳1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以安装车辆前桥的端部,所述本体1的另一侧具有轴颈,所述轴颈用于连接车轮;所述第一节臂2用于连接转向拉杆,所述第二节臂3用于连接横拉杆。
所述本体1、所述第一节臂2、所述第二节臂3以及所述气室支架4一体成型形成所述前桥转向节,相比于四个部件采用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将其一体成型的方式,减少了螺栓的使用数量,降低整体的重量,提高车辆轻量化程度,简化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各部件取消用于相互安装的结构,减小了各部件的体积,进而进一步降低所述前桥转向节的重量以及生产成本;相比于四个部件分别管理,一体成型的所述前桥转向节的管理更加容易,降低管理成本,而且四个部件采用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在长时间工作后,螺栓会在各零部件反复运动的作用下发生松脱,影响转向节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车辆的转向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前桥转向节一体成型的结构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所述气室支架4能够用于安装制动气室,使所述前桥转向节不需要额外加装支架来安装制动气室,所述气室支架4具有第二通孔41且与所述第一通孔13同轴设置,一方面,便于主销的安装,避免所述气室支架4与主销发生干涉,另一方面所述气室支架4与所述第一凸耳11和所述第二凸耳12共同形成主销的安装孔,增大对主销的限制,降低主销的振动幅度,进而降低噪声。
作为本实用新型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气室支架4包括底座42和支架主体43,所述支架主体43用于安装制动气室,所述支架主体43固定于所述底座42,所述底座42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11的顶壁,所述第二通孔41开设于所述底座42。
所述支架主体43用于安装制动气室,所述底座42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11的顶壁,使得所述气室支架4与所述第一凸耳11的连接面积增大,提高所述气室支架4与所述第一凸耳11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可靠,还能降低所述气室支架4的振动幅度,减小噪声。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支架主体43具有朝向远离所述本体1延伸的连接筋位431,所述连接筋位431为两个且所述连接筋位431之间具有镂空区域。
两个所述连接筋位431与制动气室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固性,降低制动气室工作时的晃动幅度,避免工作时制动气室发生较大晃动产生异响,所述镂空区域的存在能够使制动气室的部分结构由所述镂空区域穿过所述支架主体43,便于制动气室的安装,避免所述支架主体43与制动气室发生干涉,还能降低所述前桥转向节的重量,提高车辆的轻量化程度。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2所示,两个所述连接筋位431之间采用弧形过渡。
弧形的过渡结构能够提高两个所述连接筋位431之间的强度,避免在制动气室的作用下使两个所述连接筋位431之间发生开裂,影响安装稳固性,而且由于所述前桥转向节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连接筋位431之间采用弧形过渡更容易处理和打磨。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气室支架4具有加强筋44,所述加强筋44连接所述支架主体43和所述底座42。
所述加强筋44连接所述支架主体43和所述底座42,提高所述支架主体43和所述底座42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所述气室支架4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所述支架主体43的振动幅度,降低制动气室工作时向所述气室支架4传递的振动,进而降低噪声。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气室支架4还包括减振垫45,所述支架主体43背离所述第一凸耳的一侧具有安装槽432,所述减振垫至少部分区域容置于所述安装槽432内。
所述减振垫45将所述气室支架4与制动气室隔离开,降低制动气室工作时向所述气室支架4传递的振动,同时也避免了制动气室与所述气室支架4发生硬性碰撞,从而降低噪声,所述安装槽432用于安装所述减振垫45,避免安装和工作过程中所述减振垫45发生偏移或脱落,影响所述减振垫45的使用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凸耳11和所述第二凸耳12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避让槽14。
由于车辆前桥的端部通过主销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耳11和所述第二凸耳12之间,所述前桥转向节以插入所述第一通孔13内的主销为转动轴相对于前桥转动,所述避让槽14用于使所述本体1与前桥的端部存在一定间隙,方便所述前桥转向节相对于所述前桥转动,避免二者之间发生剐蹭或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本体1具有制动安装孔15,以在所述本体1背离所述第一凸耳11的一侧安装制动底盘。
具体地,所述制动安装孔15分别开设于所述本体1的四角位置和所述本体1的中上部,并且位于所述本体1的四角位置的所述制动安装孔15为用于连接螺钉的螺钉孔,位于所述本体1的中上部的所述制动安装孔15为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孔,所述本体1朝向所述第一凸耳11的一侧对应螺栓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以使螺栓的头部能够容置于所述凹槽。
通过制动安装孔15能够直接将制动底盘安装在所述本体1上,使得所述本体1无需额外安装制动支架来安装制动底盘,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所述本体的四角和中上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制动底盘的所述制动安装孔15,使制动底盘的安装更加稳固,受力更加均匀,保证连接强度,四角的制动安装孔15为螺钉孔便于通过螺钉紧固制动底盘,所述本体1朝向所述第一凸耳11的一侧对应螺栓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使得安装后的螺栓的头部容置于所述凹槽中,避免螺栓与安装后的前桥端部发生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一节臂2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11的侧壁,所述第二节臂3固定于所述第二凸耳12的侧壁,所述第二节臂3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本体1固连。
所述第一节臂2是由所述第一凸耳11的侧壁向所述第一凸耳11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延伸形成的结构,所述第二节臂3是由所述第二凸耳12的侧壁向左侧延伸形成的结构,并且所述第二节臂3的部分区域与所述本体1左下角的部分区域固连。
所述第一节臂2分别所述第二节臂3由所述第一凸耳11和所述第二凸耳12延伸而出形成的结构,结构更加紧凑,强度高的同时使用更少的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所述前桥转向节的重量;由于前桥的端部安装完成后,所述第二凸耳12承托所述前桥的端部,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凸耳12会承受较大的压力,所以需要对所述第二凸耳12与所述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所述第二节臂3的部分区域与所述本体1固连,提高所述第二节臂3的强度的同时,还能提高所述第二凸耳12与所述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所述第二凸耳12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二凸耳12背离所述第二节臂3的一侧具有与所述本体1固连的加强结构31。
所述第二凸耳12背离所述第二节臂3的一侧,即所述本体的左下角具有加强结构31,所述加强结构31连接所述第二凸耳12和所述本体,进一步增加了所述第二凸耳12与所述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所述第二凸耳12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提高所述前桥转向节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桥转向节,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第一节臂、第二节臂以及气室支架,所述气室支架用于安装制动气室,所述本体、所述第一节臂、所述第二节臂以及所述气室支架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开设有对应设置第一通孔,以用于安装主销,所述第一节臂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所述第二节臂固定于所述第二凸耳,所述气室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所述气室支架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桥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用于安装制动气室,所述支架主体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的顶壁,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桥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具有朝向远离所述本体延伸的连接筋位,所述连接筋位为两个且所述连接筋位之间具有镂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桥转向节,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筋位之间采用弧形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桥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支架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桥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支架还包括减振垫,所述支架主体背离所述第一凸耳的一侧具有安装槽,所述减振垫至少部分区域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桥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避让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桥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制动安装孔,以在所述本体背离所述第一凸耳的一侧安装制动底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桥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臂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耳的侧壁,所述第二节臂固定于所述第二凸耳的侧壁,所述第二节臂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本体固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前桥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耳背离所述第二节臂的一侧具有与所述本体固连的加强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34942.1U CN218085714U (zh) | 2022-08-15 | 2022-08-15 | 一种前桥转向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34942.1U CN218085714U (zh) | 2022-08-15 | 2022-08-15 | 一种前桥转向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85714U true CN218085714U (zh) | 2022-12-20 |
Family
ID=84446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34942.1U Active CN218085714U (zh) | 2022-08-15 | 2022-08-15 | 一种前桥转向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85714U (zh) |
-
2022
- 2022-08-15 CN CN202222134942.1U patent/CN2180857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32144C (zh) | 车辆横向稳定杆装置安装结构 | |
US20090033056A1 (en) | Wheel-guiding stabilizer device | |
KR100530031B1 (ko) | 토션 빔 액슬 서스펜션 | |
US20030234504A1 (en) | Wheel suspen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 |
JPH0986124A (ja) | フロント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 |
US20200331339A1 (en) | In-wheel motor unit coupling structure | |
CN218085714U (zh) | 一种前桥转向节 | |
CN209634206U (zh) | 一体式空气悬架及货车 | |
CN208962805U (zh) |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悬架角总成 | |
CN112758185B (zh) | 全地形车 | |
JP2007504999A (ja) | 自動車用の独立ピボット懸架装置 | |
CN219339123U (zh) | 车辆及其叉臂安装架组件 | |
CN110816658B (zh) | 一种直驱式轮毂电机车辆的前悬架系统 | |
CN211730962U (zh) | 车用减震器安装结构 | |
CN107415614A (zh) | 一种新型汽车下摆臂 | |
CN111845235A (zh) | 汽车悬架后控制臂 | |
CN221214226U (zh) | 10立方flc车用浮动车桥结构 | |
CN220549100U (zh) | 转向节结构及车辆 | |
CN212827739U (zh) | 一种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 | |
CN216240902U (zh) | 一种消声器吊耳结构及汽车 | |
CN220281593U (zh) | 一种新型后平叉 | |
CN213768711U (zh) | 后轮前束调节装置 | |
CN212979775U (zh) | 用于车辆的悬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257603U (zh) | 双叉悬臂架及汽车 | |
CN215096858U (zh) | 衬套组件及悬置纵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