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27739U - 一种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27739U
CN212827739U CN202021816363.XU CN202021816363U CN212827739U CN 212827739 U CN212827739 U CN 212827739U CN 202021816363 U CN202021816363 U CN 202021816363U CN 212827739 U CN212827739 U CN 212827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suspension
bracket
bush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63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奇谋
张益辉
何开平
吴兰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63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27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27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27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包括前摆臂和后摆臂;所述前摆臂的一端设置有前摆臂支架,所述前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前摆臂第一衬套;在所述前摆臂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前摆臂第二衬套;所述后摆臂的一端设置有后摆臂第一支架,所述后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后摆臂衬套;在所述后摆臂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前摆臂延伸的后摆臂第二支架;在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连接头,所述支架连接头与所述前摆臂第二衬套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通过衬套连接,存在小幅度的相对运动,增加了横向扭矩刚度,并减化了结构,为整车布置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布置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悬架作为整车连接地面与车身的重要部件,其运动性能直接关系了整车稳定性、操纵性、乘坐舒适性、NVH性能等等一系列性能。后悬架更是底盘操纵稳定性的关键一环。通常按照运动特性,我们将悬架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独立悬架因良好的运动性能使得其成为中高端车型的标配。
传统多连杆悬架通常有3-5根连杆组成,结构较简单的三连杆悬架和四连杆悬架在车辆前后方向有一根纵臂,该纵臂结构对车身纵梁有相关安装要求,在电动汽车布置中,该纵臂通常会与电池包结构相互冲突;结构较复杂的梯形臂悬架和五连杆悬架一般没有车身前后方向的纵臂,但因其结构复杂导致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并满足安装要求的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成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悬架摆臂组件,包括前摆臂和后摆臂;
所述前摆臂的一端设置有前摆臂支架,所述前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前摆臂第一衬套;
在所述前摆臂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前摆臂第二衬套,所述前摆臂第二衬套位于所述前摆臂第一衬套与所述前摆臂支架之间;
所述后摆臂的一端设置有后摆臂第一支架,所述后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后摆臂衬套;
在所述后摆臂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前摆臂延伸的后摆臂第二支架,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位于所述后摆臂第一支架与所述后摆臂衬套之间;
在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连接头,所述支架连接头与所述前摆臂第二衬套连接。
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通过前摆臂第二衬套与支架连接头连接,存在小幅度的相对运动,增大了横向扭矩刚度,可以具有悬架所具备的悬架性能,并减化了结构,仅包括前摆臂和后摆臂,为整车布置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布置提供便利。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前摆臂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前摆臂第二衬套;
在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上对应地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架连接头;
两个所述支架连接头分别与两个所述前摆臂第二衬套对应连接。
通过设置两个支架连接头和两个前摆臂第二衬套,并使得两个支架连接头分别与两个前摆臂第二衬套对应连接,可以提高前摆臂和后摆臂连接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中设置有加强板,可以提高后摆臂第二支架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减重孔,利于减轻结构重量。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加强筋,进一步提高加强板与后摆臂第二支架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与所述后摆臂一体成型,提高了后摆臂及后摆臂第二支架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摆臂支架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一耳板,每块所述第一耳板都与所述前摆臂连接,每块所述第一耳板上都设置有第一耳板通孔;
所述后摆臂第一支架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二耳板,每块所述第二耳板都与所述后摆臂连接,每块所述第二耳板上都设置有第二耳板通孔。
前摆臂支架由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一耳板组成,并在每块第一耳板上都设置有第一耳板通孔,方便与羊角件第一衬套连接;后摆臂第一支架由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二耳板组成,并在每块第二耳板上都设置有第二耳板通孔,方便与羊角件第二衬套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摆臂支架与所述前摆臂一体成型,所述后摆臂第一支架与所述后摆臂一体成型,提高了前摆臂、后摆臂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汽车后悬架装置,包括减震器、羊角件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悬架摆臂组件;
所述减震器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器支架;
所述羊角件的上部设置有羊角件支架,所述羊角件的下部间隔地设置有羊角件第一衬套和羊角件第二衬套;
所述羊角件支架与所述减震器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羊角件第一衬套与所述悬架摆臂组件中的所述前摆臂支架连接,所述羊角件第二衬套与悬架摆臂组件中的所述后摆臂第一支架连接。
该汽车后悬架装置包括悬架摆臂组件,其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通过前摆臂第二衬套与支架连接头连接,存在小幅度的相对运动,增大了横向扭矩刚度,可以具有悬架所具备的悬架性能,并减化了结构,仅包括前摆臂和后摆臂,为整车布置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布置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汽车后悬架装置。该汽车包括汽车后悬架装置,其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通过前摆臂第二衬套与支架连接头连接,存在小幅度的相对运动,增大了横向扭矩刚度较大,可以具有悬架所具备的悬架性能,并减化了结构,仅包括前摆臂和后摆臂,为整车布置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布置提供便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其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通过衬套连接,存在小幅度的相对运动,增加了横向扭矩刚度,可以具有悬架所具备的悬架性能,并减化了结构,仅包括前摆臂和后摆臂,为整车布置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布置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悬架摆臂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前摆臂的立体图;
图3为后摆臂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悬架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组装在一起的减震弹簧、减震器和羊角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悬架摆臂组件,包括前摆臂1和后摆臂2。
前摆臂1的一端设置有前摆臂支架11,前摆臂1的另一端设置有前摆臂第一衬套12。
在前摆臂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前摆臂第二衬套13,前摆臂第二衬套13位于前摆臂第一衬套12与前摆臂支架11之间。
后摆臂2的一端设置有后摆臂第一支架21,后摆臂2的另一端设置有后摆臂衬套22。
在后摆臂2上还设置有朝向前摆臂1延伸的后摆臂第二支架23,后摆臂第二支架23位于后摆臂第一支架21与后摆臂衬套22之间。
在后摆臂第二支架2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连接头231,支架连接头231与前摆臂第二衬套13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摆臂组件主要用于安装在汽车后悬架装置中。该悬架摆臂组件为二连杆机构,其仅包括前摆臂1和后摆臂2。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前后是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划分的。前摆臂1又称为前下摆臂,后摆臂2又称为后下摆臂。
前摆臂1靠近车身外侧一端具有前摆臂支架11,前摆臂1朝向车身内侧一端具有前摆臂第一衬套12。后摆臂2靠近车身外侧一端具有后摆臂第一支架21,后摆臂2朝向车身内侧一端具有后摆臂衬套22。
前摆臂支架11和后摆臂第一支架21用于与图4-5所示的羊角件4连接,前摆臂第一衬套12和后摆臂衬套22用于与车身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前摆臂1和后摆臂2通过衬套连接,具体地:在前摆臂1上设置有前摆臂第二衬套13,前摆臂第二衬套13位于前摆臂第一衬套12与前摆臂支架11之间;在后摆臂2上设置有后摆臂第二支架23,后摆臂第二支架23位于后摆臂第一支架21与后摆臂衬套22之间,后摆臂第二支架23朝向前摆臂1延伸;在后摆臂第二支架23上设置有支架连接头231,支架连接头231与前摆臂第二衬套13连接。
前摆臂1和后摆臂2之间通过前摆臂第二衬套13与支架连接头231连接,存在小幅度的相对运动,增大横向扭矩刚度,可以具有悬架所具备的悬架性能,并减化了结构,其仅包括前摆臂和后摆臂,为整车布置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布置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摆臂组件,其结构简单。无论对比现有结构中复杂的梯形臂悬架和五连杆悬架,还是对比现有结构中较简单的三连杆悬架、四连杆悬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摆臂组件仅有两根摆臂或连杆,结构上极为简单,这将极大优化生产线装配工序工艺、零件生产管理成本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在前摆臂1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前摆臂第二衬套13,在后摆臂第二支架23上对应地设置有两个支架连接头231。两个支架连接头231分别与两个前摆臂第二衬套13对应连接。
通过设置两个支架连接头231和两个前摆臂第二衬套13,并使得两个支架连接头231分别与两个前摆臂第二衬套13对应连接,可以提高前摆臂1和后摆臂2连接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在后摆臂第二支架23中设置有加强板24,可以提高后摆臂第二支架24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在加强板24上设置有减重孔241,利于减轻结构重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在加强板24与后摆臂第二支架23之间连接有加强筋25,进一步提高加强板24与后摆臂第二支架23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后摆臂第二支架23与后摆臂2一体成型,提高了后摆臂2及后摆臂第二支架23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前摆臂支架11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一耳板111,每块第一耳板111都与前摆臂11连接,每块第一耳板111上都设置有第一耳板通孔112。
后摆臂第一支架21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二耳板211,每块第二耳板211都与后摆臂21连接,每块第二耳板211上都设置有第二耳板通孔212。
即,前摆臂支架11由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一耳板111组成,并在每块第一耳板111上都设置有第一耳板通孔112,方便与羊角件第一衬套42连接。在将图4-5所示的羊角件4的羊角件第一衬套42与前摆臂支架11连接时,将羊角件第一衬套42插入在两块第一耳板111之间,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耳板通孔112和羊角件第一衬套42,然后与螺母锁紧。羊角件4和前摆臂1之间存在小幅度的相对运动。
后摆臂第一支架21由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二耳板211组成,并在每块第二耳板211上都设置有第二耳板通孔212,方便与羊角件第二衬套43连接。
在将图4-5所示的羊角件4的羊角件第二衬套43与后摆臂第一支架21连接时,将羊角件第二衬套43插入在两块第二耳板211之间,连接螺栓穿过第二耳板通孔212和羊角件第二衬套43,然后与螺母锁紧。羊角件4和后摆臂2之间存在小幅度的相对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前摆臂支架11与前摆臂1一体成型,后摆臂第一支架21与后摆臂2一体成型,提高了前摆臂1、后摆臂2的结构强度。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悬架装置,包括减震器3、羊角件4和前述任一实施中所述的悬架摆臂组件。
减震器3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器支架31。
羊角件4的上部设置有羊角件支架41,羊角件4的下部间隔地设置有羊角件第一衬套42和羊角件第二衬套42。
羊角件支架41与减震器支架31通过螺栓连接,羊角件第一衬套42与悬架摆臂组件中的前摆臂支架11连接,羊角件第二衬套43与悬架摆臂组件中的后摆臂第一支架21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悬架装置,包括减震器3、羊角件4和悬架摆臂组件。
有关悬架摆臂组件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对悬架摆臂组件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减震器3又称避震器,其为液压活塞,包括缸筒和活塞杆。
减震器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安装盘33,顶部安装盘33固定安装在活塞杆上。减震器3上还固定安装有弹簧安装盘32,弹簧安装盘32固定安装在缸筒上。弹簧安装盘32位于顶部安装盘33的下方。减震弹簧30连接在弹簧安装盘32与顶部安装盘33之间。顶部安装盘33用于与车身连接。
当车身震动时,活塞杆被带动伸缩,从而带动减震弹簧30作动,通过减震弹簧30吸收震动。
羊角件4为汽车零件中的羊角或连接件,其与车轮的轮毂连接。羊角件4的上部或顶部设置有羊角件支架41,羊角件4的下部间隔地设置有羊角件第一衬套42和羊角件第二衬套42。羊角件支架41也称为羊角上安装支架,羊角件第一衬套42也称为羊角前下衬套,羊角件第二衬套42也称为羊角后下衬套42。
组装时,羊角件支架41与减震器支架31通过螺栓连接,使得减震器3与羊角件4之间固定,无相对运动。
羊角件第一衬套42与悬架摆臂组件中的前摆臂支架11连接,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摆动幅度或小幅度相对运动。
羊角件第二衬套43与悬架摆臂组件中的后摆臂第一支架21连接,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摆动幅度或小幅度相对运动。
该汽车后悬架装置包括悬架摆臂组件,其前摆臂1和后摆臂2之间通过衬套连接,存在小幅度的相对运动,其中整车横向扭矩刚度较大,可以具有悬架所具备的悬架性能,并减化了结构,仅包括前摆臂1和后摆臂2,为整车布置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布置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摆臂组件,其仅有两根摆臂、且同时具有多连杆悬架所具备的悬架性能。
与三连杆悬架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摆臂组件,减少了整车前后方向的纵臂,为整车布置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布置提供便利,且对车身纵梁没有了相关安装要求。
与四连杆悬架、梯形臂悬架和五连杆悬架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摆臂组件,减少了一根纵臂和一根横臂,除了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布置的优势外,其减震弹簧还可以更加靠近外侧布置,还可以提升减震弹簧的杠杆比,提升了隔振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后悬架装置。
汽车后悬架装置中减震器3的顶部安装在车身上,前摆臂第一衬套12和后摆臂衬套22与车身连接,阳角件4与车轮的轮毂连接。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悬架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摆臂和后摆臂;
所述前摆臂的一端设置有前摆臂支架,所述前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前摆臂第一衬套;
在所述前摆臂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前摆臂第二衬套,所述前摆臂第二衬套位于所述前摆臂第一衬套与所述前摆臂支架之间;
所述后摆臂的一端设置有后摆臂第一支架,所述后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后摆臂衬套;
在所述后摆臂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前摆臂延伸的后摆臂第二支架,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位于所述后摆臂第一支架与所述后摆臂衬套之间;
在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连接头,所述支架连接头与所述前摆臂第二衬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摆臂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前摆臂第二衬套;
在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上对应地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架连接头;
两个所述支架连接头分别与两个所述前摆臂第二衬套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中设置有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减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摆臂第二支架与所述后摆臂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摆臂支架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一耳板,每块所述第一耳板都与所述前摆臂连接,每块所述第一耳板上都设置有第一耳板通孔;
所述后摆臂第一支架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二耳板,每块所述第二耳板都与所述后摆臂连接,每块所述第二耳板上都设置有第二耳板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摆臂支架与所述前摆臂一体成型,所述后摆臂第一支架与所述后摆臂一体成型。
9.一种汽车后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羊角件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摆臂组件;
所述减震器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器支架;
所述羊角件的上部设置有羊角件支架,所述羊角件的下部间隔地设置有羊角件第一衬套和羊角件第二衬套;
所述羊角件支架与所述减震器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羊角件第一衬套与所述悬架摆臂组件中的所述前摆臂支架连接,所述羊角件第二衬套与悬架摆臂组件中的所述后摆臂第一支架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后悬架装置。
CN202021816363.X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12827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6363.XU CN212827739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6363.XU CN212827739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27739U true CN212827739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41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6363.XU Active CN212827739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27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80440A1 (en) Linkage suspension system
KR101826566B1 (ko) 차량의 현가장치용 캐리어
JP380958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ギヤフレームを利用した前輪懸架装置
CN11088431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多连杆后悬架
CN201254064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后悬架
KR101201895B1 (ko) 그린카용 섀시프레임
CN209634206U (zh) 一体式空气悬架及货车
CN208962805U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悬架角总成
CN212827739U (zh) 一种悬架摆臂组件、汽车后悬架装置及汽车
CN2823017Y (zh) 轿车的后悬架系统
US11926191B2 (en) All-terrain vehicle
EP4173857A1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CN110816658B (zh) 一种直驱式轮毂电机车辆的前悬架系统
CN212499773U (zh) 汽车后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9256979U (zh) 后悬架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20332409U (zh) 车辆后独立悬架及车辆
CN216184321U (zh) 一种重卡空悬车型集成式支撑结构
CN113602054B (zh) 全地形车
CN217073968U (zh) 一种下摆臂安装结构、悬架及车辆
CN219191849U (zh) 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
CN218489750U (zh) 副车架及具有其的卡车
CN214928936U (zh) 后悬置支架、抗扭悬置结构及车辆
CN216861171U (zh) 全地形车
CN216101398U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
CN214492430U (zh) 车辆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