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0227U - 一种按压式接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压式接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0227U
CN218070227U CN202220956914.5U CN202220956914U CN218070227U CN 218070227 U CN218070227 U CN 218070227U CN 202220956914 U CN202220956914 U CN 202220956914U CN 218070227 U CN218070227 U CN 218070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board
wiring
wire
push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569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Ful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Ful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Ful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Ful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569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0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0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0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包括外壳、安装座、接线板、夹线组件和推块,安装座两端面部均开设有进线通道,安装座一侧面开设有安装槽,进线通道一端与安装槽连通,夹线组件和接线板均安装于安装槽内,推块推动接线弹片往远离接线板的方向弯折,导线通过进线通道进入安装槽后,外力撤离推块,接线弹片趋向接线板弯折直至与接线板夹紧导线,本申请导线通过进线通道进入安装槽,在接线状态下导线即可与接线板连接形成导电通路,整体结构构造简单,可节省材料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按压式接线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接线端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按压式接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维修电器设备和电子产品时,需要做大量连接两根软质绝缘导线的工作,一般会将导线的一端连接到夹线组件的接线端口上,通过夹线组件能实现两导线之间的连接。
市面上现有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夹线笼架,该夹线笼架由汇流排和弹片组成,汇流排由上汇流排、下汇流排和金属块组成,上汇流排和下汇流排通过金属块连接并形成“匚”字形状,且该汇流排一体成型,弹片被汇流排三面包围设置。初始状态下弹片的一端翘起并与上汇流排的底面接触,使用时弹片的一端被壳体上的压块按压后弯折,导线顺利接入连接端子中并与上汇流排接触,当两根导线均与同一上汇流排接触后即形成导电通路。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该夹线笼架为三面环绕的钣金件,但实际导线连接时只需与顶面上汇流排接触连接即可,其余面无需电连接,采用上述中的夹线笼架,材料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接线器中与导线连接的结构构造复杂、材料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按压式接线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包括安装座、接线板和夹线组件,所述安装座两端面部均开设有进线通道,所述安装座一侧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进线通道一端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夹线组件和接线板均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接线板位于夹线组件上方,且所述接线板位于进线通道的上方,所述夹线组件包括接线弹片和弹片底座,所述接线弹片一端与弹片底座相连;
初始状态下,所述接线弹片远离弹片底座的一端翘起并与接线板相接触或靠近接线板;
接线状态下,所述接线弹片朝远离接线板的方向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线通过进线通道进入安装槽,在接线状态下导线即可与接线板连接形成导电通路,整体结构构造简单,可节省材料成本。
可选的,还包括推块,所述安装座设置有进线通道的端面部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安装槽连通,且所述定位槽的长度方向与进线通道方向一致,所述推块置于定位槽内且可沿定位槽的长度移动至安装槽内驱使接线弹片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块的移动方向与导线进入进线通道的方向一致,推块不会阻碍导线进入安装座,提高导线连接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推块与接线弹片接触的一面设置成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块与接线弹片的接触面积增加,在外力不变的情况下,接线弹片所受的压强减小,减少对接线弹片的磨损,延长接线弹片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推块的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定位槽远离安装座端部的一侧,所述凸块卡设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推块在定位槽内的位置,防止推块脱离安装座。
可选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设置,所述安装座位于外壳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未密封,外壳可限定夹线组件的位置,防止夹线组件脱离安装座,提高安装座与夹线组件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座外侧面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外壳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卡设于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安装座在外壳内的位置,防止安装座与外壳脱离。
可选的,所述卡块呈楔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减少安装座与外壳进行组装时的阻力,且有利于安装座顺利推入外壳内部。
可选的,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内凹部,所述外壳设置有卡嵌部,所述安装座的内凹部嵌设于卡嵌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安装座脱离外壳,提高安装座与外壳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接线板之间形成让位空间,所述弹片底座卡嵌于定位块与安装槽侧壁形成卡嵌区域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弹片底座在安装槽内的位置,防止弹片底座带动接触弹片移动,从而影响导线与接线板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位于两进线通道之间并隔绝两进线通道,所述加强块的一端与接线板底面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障两导线连接接线板形成导电通路,避免两导线接触不良影响导电通路;提高安装座与接线板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导线通过进线通道进入安装槽,在接线状态下导线即可与接线板连接形成导电通路,接线器与导线连接的结构构造简单,可节省材料成本。
2.推块推动接线弹片的方向与导线进入进线通道的方向一致,推块不会阻碍导线进入安装座,解决推块会阻碍导线进入夹线组件的问题,提高导线连接的效率。
3.安装座未密封,外壳可限定夹线组件的位置,防止夹线组件脱离安装座,提高安装座与夹线组件的连接稳定性。
4.卡块卡设于卡槽内,限定安装座在外壳内的位置,防止安装座与外壳脱离;卡块呈楔形状可减少安装座与外壳组装或拆卸时的阻力。
5.安装座的内凹部嵌设于卡嵌部内,防止安装座脱离外壳,提高安装座与外壳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的安装座的剖面图;
图4是实施例1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的初始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2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的底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壳;11、卡嵌部;12、卡槽;
20、安装座;21、进线通道;22、卡块;23、安装槽;24、加强块;25、定位槽;26、限位槽;27、定位块;28、容置槽;29、内凹部;
30、夹线组件;31、接线弹片;32、弹片底座;
40、接线板;
50、推块;51、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按压式接线器。
实施例1:
参照图1,包括外壳10和安装座20,外壳10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设置,外壳10套设于安装座20外,外壳10和安装座20均采用绝缘材料,可隔绝电压和电流,避免发生电力事故,保护人们的人身安全。
安装座20两端面部均开设有进线通道21,两根导线的连接端可分别进入进线通道21内,如需要连接更多导线,安装座20的两端面部可设置更多进线通道21,且安装座20两端面部的进线通道21数量可相同,可不同,该连接器可根据需要提供不同的导线连接方式。
参照图2和图3,安装座20的一侧壁设置有安装槽23,安装槽23与进线通道21连通,导线通过进线通道21进入安装槽23,在安装槽23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容置槽28,容置槽28内安装有接线板40,该接线板40的厚度与容置槽28的高度一致或稍小于容置槽28的高度,接线板40的两端分别抵在容置槽28的两侧壁上,防止接线板40在容置槽28内移动影响导线连接的稳定性;安装座20的一侧未密封,接线板40可从未密封的一侧装入安装座20,接线板40可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导电碳材料,导线进入安装槽23后与接线板40连接,接线板40与导线连接之后可连通电路。
参照图4,外壳10一侧端面设置有卡槽12,安装座20外侧面上设置有卡块22,卡块22呈楔形状,进行组装时,将卡块22呈斜面的一侧朝向外壳10开口装入外壳10,把安装座20推入外壳10后,卡块22卡接于卡槽12内,限定安装座20在外壳10上的位置,提高安装座20与外壳10的连接稳定性。
安装槽23内设置有加强块24,加强块24的上表面与接线板40的下表面相抵接,加强块24与接线板40相接触的位置位于接线板40的中间部分,隔绝两道进线通道21,防止两导线接触不良。加强块24还能够加强接线板40与安装座20的连接强度,避免接线板40长期使用后脱离安装槽23影响导线连接。
在安装槽23内安装有夹线组件30,夹线组件30包括接线弹片31和弹片底座32,夹线组件30可从安装座20未密封的一侧装入安装座20,弹片底座32设置在安装槽23的底部,接线弹片31的数量与进线通道21的数量一致。初始状态时,各接线弹片31一端端部与弹片底座32连接,另一端端部翘起并与接线板40接触或靠近接线板40。
安装槽23内设置有定位块27,定位块27的上端低于进线通道21的下侧面,定位块27与接线板40之间形成让位空间,弹片底座32卡嵌于定位块27与安装槽23侧壁形成的卡嵌区域内,限定弹片底座32的位置,防止弹片底座32带动接线弹片31在安装槽23内移动,影响导线与接线板40之间的连接。
参照图3和图4,安装座20设置有进线通道21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槽25,定位槽25内安装有推块50,定位槽25的一侧与安装槽23连通,且定位槽25的长度方向与进线通道21的长度方向一致,推块50位于定位槽25内且可沿着定位槽25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与接线弹片31接触,外力作用于推块50时,推块50推动接线弹片31朝远离接线板40的方向弯折,导线通过进线通道21进入安装槽23后,导线与接线板40连接,外力撤离推块50,接线弹片31在弹力作用下趋向接线板40复位,直至将导线的接线端抵在接线板40上与接线板40接触,从而形成导电通路。
参照图3,定位槽25内设置有限位槽26,限位槽26位于定位槽25远离安装座20端面的一侧,定位槽25在安装座20的端面上设置有倾斜倒角,减小推块50进入安装座20的阻力,有利于推块50的安装。
参照图4,推块50推动接线弹片31远离弹片底座32的一端朝弹片底座32的一端靠近,当接线弹片31弯折至一定角度时与定位块27相接触,定位块27阻止接线弹片31继续弯折,防止接线弹片31被外力无限制作用导致长期使用后接线弹片31的损坏,延长接线弹片31的使用寿命。
推块50呈“L”字形状,推块50包括接触部和作用部,接触部和作用部相连,且作用部远离接触部的一侧面设置有凸块,推块50进行组装时,推块50设置有凸块的一侧朝向定位槽25,把推块50装入定位槽25后,凸块卡设于限位槽26内,限定推块50的位置,防止推块50脱离安装座20。
推块50作用部的一端端面设置成倾斜面,推块50与接线弹片31接触面更贴合,增加推块50与接线弹片31的接触面积,在外力相同的情况下,接线弹片31所受的压强减小,减小接线弹片31的磨损。
参照图3和图4,外壳10一端开口靠近定位槽25的边缘处设置有卡嵌部11,卡嵌部11的上端面低于定位槽25的下端面高度,安装座20一侧靠近定位槽25的边缘处设置有内凹部29,将安装座20装入外壳10时,首先将卡块22呈斜面的一侧朝向外壳10未设置卡嵌部11的开口,再把安装座20推入外壳10内,安装座20的内凹部29与外壳10的卡嵌部11卡嵌后停止装入,可防止安装座20从外壳10开口处脱离外壳1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按压式接线器的实施原理为:将夹线组件30与接线板40从安装座20未密封的一侧装入安装座20;将安装座20装入外壳10时,将卡块22呈斜面的一侧朝向外壳10开口装入外壳10,卡块22卡接于卡槽12内,限定安装座20在外壳10上的位置,推块50推动接线弹片31朝远离接线板40的方向移动,导线通过进线通道21进入安装槽23后,外力撤离推块50,接线弹片31在弹力作用下趋向接线板40弯折直至与接线板40夹紧导线,操作过程简便高效。
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壳10的侧面内凹形成卡嵌部11,安装座20的侧面内凹形成内凹部29,内凹部29嵌设于卡嵌部11内,即安装座20和外壳10均呈“凸”字形状,可防止安装座20脱离外壳10。
本实施例中,将安装座20装入外壳10时,安装座20的内凹部29卡嵌于外壳10的卡嵌部11,限定安装座20在外壳10上的位置。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20)、接线板(40)和夹线组件(30),所述安装座(20)两端面部均开设有进线通道(21),所述安装座(20)一侧面开设有安装槽(23),所述进线通道(21)一端与安装槽(23)连通,所述夹线组件(30)和接线板(40)均安装于安装槽(23)内,所述接线板(40)位于夹线组件(30)上方,且所述接线板(40)位于进线通道(21)的上方,所述夹线组件(30)包括接线弹片(31)和弹片底座(32),所述接线弹片(31)一端与弹片底座(32)相连;
初始状态下,所述接线弹片(31)远离弹片底座(32)的一端翘起并与接线板(40)相接触或靠近接线板(40);
接线状态下,所述接线弹片(31)朝远离接线板(40)的方向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块(50),所述安装座(20)设置有进线通道(21)的端面部还开设有定位槽(25),所述定位槽(25)与安装槽(23)连通,且所述定位槽(25)的长度方向与进线通道(21)方向一致,所述推块(50)置于定位槽(25)内且可沿定位槽(25)的长度移动至安装槽(23)内驱使接线弹片(31)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50)与接线弹片(31)接触的一面设置成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50)的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定位槽(25)内设置有限位槽(26),所述限位槽(26)位于定位槽(25)远离安装座(20)端部的一侧,所述凸块卡设于限位槽(2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设置,所述安装座(20)位于外壳(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外侧面上设置有卡块(22),所述外壳(10)设置有卡槽(12),所述卡块(22)卡设于卡槽(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2)呈楔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设置有内凹部(29),所述外壳(10)设置有卡嵌部(11),所述安装座(20)的内凹部(29)嵌设于卡嵌部(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3)内设置有定位块(27),所述定位块(27)与接线板(40)之间形成让位空间,所述弹片底座(32)卡嵌于定位块(27)与安装槽(23)侧壁形成卡嵌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3)内设置有加强块(24),所述加强块(24)位于两进线通道(21)之间并隔绝两进线通道(21),所述加强块(24)的一端与接线板(40)底面相抵接。
CN202220956914.5U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按压式接线器 Active CN218070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6914.5U CN218070227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按压式接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6914.5U CN218070227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按压式接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0227U true CN218070227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26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56914.5U Active CN218070227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按压式接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02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7678A (zh) * 2023-11-06 2023-12-29 广东材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17374621A (zh) * 2023-12-08 2024-01-09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规格夹持适配的电力线缆防脱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7678A (zh) * 2023-11-06 2023-12-29 广东材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17317678B (zh) * 2023-11-06 2024-05-28 广东材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17374621A (zh) * 2023-12-08 2024-01-09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规格夹持适配的电力线缆防脱连接器
CN117374621B (zh) * 2023-12-08 2024-02-09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规格夹持适配的电力线缆防脱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70227U (zh) 一种按压式接线器
US8100722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spring arms and protrusions to increase retaining force for cards
EP3611802B1 (en) Multifunctional high-voltage connector and battery product
CN111585062A (zh)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CN111262074B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
CN215552648U (zh) 一种agv车辆的充电桩
CN214957448U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
CN114914749A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JPS5934064Y2 (ja) 板フユ−ズ装置用中継端子
CN202076583U (zh) 电连接器
CN216624596U (zh) 一种杠杆式接线端子
CN211404824U (zh) 一种短接片结构及接线端子组件
CN214957468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连接器
CN205159705U (zh) Sim卡卡座及电子设备
CN218525474U (zh) 一种具有新型接线端子的开关
CN218677616U (zh) 电子卡座
CN217956157U (zh) 一种用于接线端子的内件
CN220233648U (zh) 电连接结构及继电器插座
CN219979390U (zh) 按压开关
CN211605441U (zh) 导线连接器
CN219018768U (zh) 一种条形光伏接线盒
CN217215100U (zh) 一种回拉杆双变形弹片式接线端子
CN219286245U (zh) 一种插接式微动开关组件
CN220651842U (zh) 一种双压板接线端子结构及隔离开关
CN219979447U (zh) 一种电流继电器保险片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